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自学教程大全
经筋疗法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促进身体健康的方法。
它源自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被认为可以调理内脏功能,舒缓疼痛,促进血液循环等。
下面是一些经筋疗法的自学教程,供参考。
1. 概述:了解经筋疗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明确它与其他按摩疗法的区别和特点。
2. 经络与穴位:学习主要经络的走向和与内脏器官的关联,掌握常用的穴位名称和位置。
3. 推拿按摩:学习不同的推拿按摩手法,例如点按、搓揉、推拿等,了解每种手法的适用范围和技巧。
4. 经筋疏通:学会寻找和疏通经络的方法,如运用手指、拇指、掌心等按压和揉捏经络。
5. 穴位按摩:了解常用穴位的按摩方法和作用,例如气海穴、关元穴、足三里等。
6. 按摩顺序:学习按摩时的顺序和节奏,如从上往下、从外往内的按摩顺序。
7. 注意事项:了解经筋疗法的禁忌症和注意事项,例如孕妇、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应避免按摩。
8. 自我练习: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在自己身上进行自我按摩和调理,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和改善情况。
9. 学习交流:加入经筋疗法的学习交流群体,与其他爱好者分享经验和提问问题。
10. 持续学习:经筋疗法是一个广阔的学科,持续深入学习和研究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以上是经筋疗法的一些自学教程概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请注意遵循专业人士的指导,在实践过程中确保安全和效果。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综述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达到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的效果。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操作方法、适应症等方面对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进行综述。
一、技术原理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基于中医理论的实践,认为人体经络分布于皮肤和肌肉之间,通过刺激经络,可以调理气血运行,调整阴阳平衡。
推拿手法的力度和频率可以引导经络的流动,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身体机能。
同时,推拿手法还可以刺激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操作方法皮部经筋推拿技术主要通过手部进行操作,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
在进行推拿时,按摩师需要根据不同的病症和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法和力度。
揉捏手法主要是用拇指和其他手指按摩和揉捏经络和穴位,推拿手法则是用手掌按压和推动,拍打手法则是用掌根或拳头轻拍患者的身体表面。
按摩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反应和感觉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推拿效果。
三、适应症皮部经筋推拿技术适用于多种疾病和不适,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例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常见病症可以通过推拿手法缓解疼痛、舒缓肌肉紧张。
皮部经筋推拿技术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对于疲劳、失眠、消化不良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总结起来,皮部经筋推拿技术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刺激人体的皮肤、肌肉和经络,以调理身体、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它的技术原理基于中医理论,操作方法包括揉捏、推拿、拍打等手法,适应症广泛,特别是与皮肤、肌肉和经络有关的病症。
这种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从皮肤入手,通过刺激经络调理身体,对身体的整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经筋疗法在头颈部疾病的应用概述
中医认 为“ 筋” “ 经 是 经脉 ” 的连属成 分 , “ 即 经络 ” 的内涵 阳明、 少阳脉络 , 以致经气阻滞 , 经筋失养 , 筋肌纵缓不收而发 之一。 素问・ 《 痿论 》“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因此 , 。 经筋在人 病l 现代 医学 称为周 围神经性 面瘫 , 圳 , 认为 是由于面神经 非化 体经络 中占据很重要 的地位 ,发掘具有 医疗实用价 值的经筋 脓性炎症 导致 面部 肌 肉活动 降低 或者瘫痪 ,与局部循环障碍 疗法 , 不仅在扩大针灸治疗 范围上 , 到协 同针灸 提高疗效具 和病毒感染有关 在周 围神经性 面瘫 的研究上 , 氏r 治疗 起 。 刘 l 。 在 有 现实意义 ,而且在推动非药物疗法 向新 的认识领 域伸展方 该病上 , 局部选穴上侧重 用鱼腰 、 丝竹空 、 四白、 禾寥 、 夹承浆 、 面, 无疑具有更深远 的影 响。现将近年来经筋疗法在治疗头颈 地仓等位于 口、 眼轮匝肌上 的穴位 , 以更好地调整面部经筋_。 l 】 1 部疾病 的收获与体会方面 , 作简要概述 。 秦 氏口 治疗周 围性面瘫 的研究上 , 在 主要采用 提捏 、 切按、 切拨 1头面部疾病 及切揉 的理筋 手法 , 配合切按合谷 、 并 翁风 、 阳、 太 迎香 、 承浆、 在 现代 医学研 究 中 , 经筋 不仅 与 人体 的肌 腱 、 肉的分 颊 车等经行治疗 , 果显示 3 例 中 , 肌 结 1 痊愈 2 , 6 . 显 0例 占 45 %; 布、 起点 以及走 行上 基本 一致 外 , 与 面神 经系统 的关 系密 效 6例 , 1 . 有效 4例 , 1 .%; 效 1 , 3 %。总 还 占 94 %; 占 29 无 例 占 . 2 切 。有研究表 明 , 手太 阴病 候为耳 鸣病 , 手少 阳经病候则为舌 有效率为 9 . 68 %。 卷, 推断手三 阳经筋在头 面部 与脑 神经 有密切 的关 系 , 因此 , 2颈部疾病 经 筋病变多 以“ 筋结 ” 为主要 病因 。 筋疗法 主要通过理筋手 经 颈部经 筋疗 法借 助 于“ 筋节 点 ” 以及经 筋病 变 系列 具有 法 , 用于躯 体结 构最 庞大 的筋 肉系统 , 接作 用 于病态 之 的特殊 的形态 的特点认识 , 作 直 在治疗 颈部疾病上有 了一定 的进 “ 筋结 ” 使 之从病 理性 的紧 结 、 血 闭阻状 态转 为生 理性 的 展 。韦 氏f利用 经筋刺 法 并恰 当 的结 合 外敷 壮药 治疗 神 经 , 气 1 形态并 使气 血通 畅 , 而达 到通 经活 络止 痛 、 气 活血祛瘀 根性 颈椎病 , 到 了很 好 的活 血化瘀 解结 、 从 行 起 散寒除 痹止痛 的 的功效[ 1 ] 。 功效 。 氏 治 疗 颈肩综 合 征方 面采用 “ 冯 理筋查 灶 ” 以及 “ 手 李氏 为经筋 的实质是 以周 围神经 的躯体神经 为主, 少 法一 刺一 罐 一 针 拔 系列 解 锁 ” 经筋 疗 法 , 等 综合 消 灶理 筋法 , 部分 以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 功能为代表 ,所 以临床上常见 的 对 颈 、 、 的筋 结 , 肩 肘 分别 施 以解 结 、 解锁 、 固灶行 针及拔 罐 神经系统为周 围神经疾病 , 凡能 引起 肌 肉疼痛 、 功能 障碍 的都 法等 综合 的经筋 治法 , 以期 达 到疏 通经 络 , 通而不 痛 的治 疗 属于经筋病的范 围。有关学者研究 , 人体的经络系统是有一定 目的 。 的连续性和依附关系 的 ,例 如从 足 阳明经 筋的循行途径 可看 综上所述 , 经筋 疗法 已经被广 泛应 用于头颈部疾病 , 是 但 到从趾 长伸肌 到股 内肌 、 耻骨 肌 、 直肌 、 大肌 、 锁乳 突 经筋病变 的研究机理研 究甚少 ,单纯 的停 留在治疗结果 的研 腹 胸 胸 肌、 颞肌 、 面肌相互附着的关系E 1 。林氏 在治疗偏头痛方 面 , 主 究上 。 现今 , 经筋疗法在古典经筋疗法提供的综合疗法施治手 要采用对颞经 区、 眶膈经 区、 枕经 区及 颈经区的穴位行 经筋疗 段启示下 , 创立 的新型综合 疗法 , 其特点 主要 是充分发挥传统 法, 发现该法 能有效的解除持续性 收缩状态筋结 的功效 , 起效 单项疗效基础上 的群体 协 同功效 的殊途 同归作用 ,它 同针灸 迅速 , 期疗 效巩 固, 远 总有 效率达到 10 0 %。韦 氏 主要采用经 疗法相 比较而 言 ,更具有特色 ,提 高了非药 物疗法的临床疗 筋手法加上经筋 针刺 、拔 罐等综合 的经筋疗法治疗偏头 痛 3 效 。它既联 系针灸 而又区别于针灸的特色 , 4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 例, 并与传统针灸方法 3 4例( 照组 ) 疗效 比较 。结果 显示 景 。我们 应该认 真仔细的对该疗法进行总结研究 , 同为继续 对 作 共 治疗组 总有效率 9 . %, 照组 总有效 率 7 . %, 41 对 2 9 2 两组 总有 开发这一祖 国传统 医学遗产而努力 ,从 而为临床上治疗头颈 4 效率 比较 , 统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 < .5 。提示经筋疗法中 部疾病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P 00 ) 的“ 以痛为腧 ” “ 、松筋解结 ” 的治 疗方法 比传统单 纯的“ 辨证取 参考文献 穴” “ 、通经活络” 的针灸方 法更 能有 效地治疗偏头痛。王氏 等 [1 1黄敬伟 主编. 经筋疗法『 . M] 北京. 中国中医药 出版社 ,9 6 19 . 研究显示 , 通过选用 阳 白四透 、 四白两 透等透 刺 , 地仓与颊 车 []李 洁.浅谈经 筋理论在 针灸 中的应 用 『.针 灸临床 杂志, 2 J 2 0 ,0 3 :. 1 04 2 ( ) 7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的原理是什么
经筋疗法是一种中医疗法,其原理基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有一套经脉,这些经脉贯穿全身,类似于一个网络系统,通过这些经脉,气血可以流动。
经筋疗法认为,当人体的经络系统发生堵塞、疲劳、扭曲等问题时,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各种病症。
经筋疗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刺激和调节经络,使气血恢复正常的流动。
它主要通过按摩、推拿、拔罐、针灸等手法来刺激经络和相应的穴位,以增强血液循环、舒缓肌肉、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
此外,经筋疗法还认为,人体的筋络与经络密切相关,筋是人体腱肌的主要成分,与经络相通。
经筋疗法还可以通过调整筋与经络的关系,来治疗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疾病。
总之,经筋疗法通过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和筋络系统,以促进气血的流通和调整身体的能量平衡,达到治疗病症和保护健康的目的。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Cangyih Ginghginh Liuzfaz壮医经筋疗法是运用壮医经筋手法查灶、消灶、经筋针刺、经筋拔罐等三联疗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一、适应证偏头痛、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胸椎功能紊乱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质增生症、腰三横突综合征、梨状肌损伤、腰腿腹三联征、退行性膝关节病变等多种病症:二、器具准备推拿按摩味、针灸针、拔罐器、了矾酒精:三、治疗方法1.体位:患者根据治疗部位应仰卧或俯卧在治疗味上,全身放松2.查灶:医者运用右手拇指的指尖、指腹及四小指的指合力,对经筋线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至深,由轻至重,以切、循、按、摸、弹拨、推按、拨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诊查病灶之点、线、面。
3.消灶分三步第一步,壮医经筋手法。
医者先用右手手畹在病变部位来旧滚动3~5遍,使局部充分放松发热:然后采嗣时关节之尖(鹰嘴)、钝(眩骨内髁)、硬(前臂尺骨面)、软(前臂内侧面)旧个部位配合拇指及凹小指倾着病变部位的经筋线进行全线按、揉、点、推、弹拨、捏拿等分筋理筋手法,手法要“中灶”,力量从轻到重,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
第二步,壮医经筋针法。
以“固灶行针”为原则:医者左手固定病灶,右手持2寸或3寸毫针,对准病灶快速进行,要求以“中灶调气”为目的,可根据不同病灶选用“一孔多针、局部多针、透针穿刺、移行点刺、尺筋分刺、轻点刺络”等多科;针法,使针刺部位出现酸、嘛、张或传电感为宜.不留针。
第三步,经筋拔罐法。
采用闪火拔罐法在针刺病灶部位或经筋浅上拔罐10分钟即可。
四、注意事项1.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配合协作。
2.手法时注意患者状况,操作细致,直巧力,忌蛮力,以防折伤。
3.针法刺激要按患者的承受能力,因人、因病施法。
4.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5.严防刺伤重要部位及脏器。
6.拔罐注意火力和时间,严防烧伤及起泡。
五、禁忌证1.年老体弱者禁用。
2.严重心脏病患者禁用。
3.严重皮肤病患者禁用。
经筋疗法
【一】、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制浅析--------------------------------------------------------------------------------(一)、经筋病症概念经筋病症,系指由于外界环境及体内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人体筋肉系统发生病变,表现现筋肉急慢性损伤症、病理体征、功能异常以及不同程度的机体整体影响的临床证候群。
由于筋肉系统机体组织结构的庞大体系,其结构成份复杂、生理功能多样化、涉及面广泛、承受的任务繁重、受损伤的机遇多等,故经筋病症属临床的常见多发病症;不少的疑难病症及未明原因的疾病,可由经筋病症直接或间接导发,这是医学潜在课题。
但由于我国的经筋学科处在萌芽发展的形成阶段、经筋病症的定义及其范畴等,有待于提高和统一认识而逐步确定。
(二)、经筋病症的病因病理机转浅析 1.外界异常气候变化因素正常的外界气候,俗称正气。
异常的外界气候,称为“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皆可成为致病的邪气;以风、寒、湿三邪致病者最常见、其中毒邪.是经筋病的最常见致病因素。
机体遇寒,首先毫毛收缩、络脉收缩,随之肌筋收缩。
寒邪不去,肌筋挛缩不解,发生“筋结”性疼痛;久结之肌筋,成为“结块”,可触到其结块的变化形体,经筋病症患者,对异常的气候变化比常人敏感,称为“阳虚”素质;遇上寒邪,卫气受伤、肌腠闭塞,体内气机枢转失调,内邪比热,热气蒸腾,出现全身不适、舌红口干脉数,通过揭闭疏筋理腠,起到解郁泄热作用,把病症治愈。
2.外界大学作用因素外界力学作用,如挫、擦、换、碰、撞、击等作用于机体筋肉,轻者致不同程度的肌筋受伤,发生“瘀积”为患;严重者,损筋削肉,以致骨折或损及脏腑。
是常见致病因素,也是肌筋病的常见致因之一。
3.机体自身动态活动的动、静力学因素机体于空间活动,离不开肌、筋、膜、带的参与。
任何肢节、肌筋的活动,都具有活动量度及方向性等的生理因素制约.凡超越生理性负荷的活动,皆可成为肌筋膜带的致伤。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
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45例壮医经筋疗法是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调理筋脉,疏通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而疏肝消癖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以疏肝解郁,行气消癖为主治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疾病。
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疾病,大部分患者都是肝郁气滞型,因此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选取45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
经过治疗,患者的乳腺增生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以下是本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选取对象本研究选取了45例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均为女性。
患者均有乳房胀痛、结节、乳房胀块、乳房胀痛等典型症状,符合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的诊断标准。
二、治疗方法采用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进行治疗。
具体方法为,采用经筋疗法进行穴位按摩和推拿,疏通气血,调理筋脉;同时服用疏肝消癖散进行内服调理,疏肝解郁,行气消癖。
治疗周期为3个月。
三、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乳腺增生症状变化,包括乳房胀痛的程度、是否有结节、乳房胀块的大小等,以评估疗效。
四、观察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发现45例患者的乳腺增生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
乳房胀痛的程度减轻了,有结节的患者结节的大小也有所减小,乳房胀块的大小也明显减小。
总体上来说,患者的乳腺增生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五、结论壮医经筋疗法联合疏肝消癖散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乳腺增生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中风后遗症的经筋疗法
病症概述】中风后遗症,中医又称“偏枯”。
本症同现代医学所称脑血管意外的病变基本相称。
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出血、脑梗塞、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为临床上一组多发而急重病症。
中风后遗症,乃指上述病症急性期已过而遗留的病症。
【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多因病变发生的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而有差异。
但常见的语言障碍、偏瘫等,乃本症的基本表现。
病灶体证:中风后遗症的病态形征表现特点,在中医古籍《内经》中叙述了本病变的左而右、右而左的“维筋相交”关系,指出“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这段经文,阐明了中风的病变部位同肢体阳性体征的交叉关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治疗方法】中风后遗症,顾名思义,既有中风的存与去的问题,又有中风与后遗原封不动的并存问题。
经筋疗法,临床注重上述三个问题的区别与识别,从中明确:①中风脑损伤的病症仍存在,治疗脑的康复工作应当继续。
②中风过后,脑的损伤已基本恢复或已全恢复,则主要医治后遗症。
③脑损伤继续影响着后遗症,两者都需要同时治疗,以治疗脑的康复来解除后遗症的遗留的康复。
一般说来,脑已康复的后遗症,其虽然不会自然自愈地康复,但治疗获得康复的工作任务轻得多了。
经筋疗法对于中风后遗症的治疗基本原则,是以舒筋活络来调整脑海的康复,而带动后遗残体的康复;同时,对因中风造成的残体及肢节,同样以舒筋解结的综合疗法,促使其尽早获得康复。
构成上下并治,治脑与治残肢并举的施治手段。
在上述基本原则指导下,从经筋治病原理考究,经筋疗法探索到治瘫的基本方法是:①脑的康复法。
以头、颈、肩及华佗挟脊的舒筋来促进脑的康复,称为近位“舒筋健脑”法。
近位“舒筋健脑”,尤以颞部经筋穴位为主要施治部位,其中颞7针的疗效堪优。
在近位健脑的同时,以手足的六条经筋的远端指爪穴位,作为远程调节经络施治,形成远近调节经络疗法(详见施治穴位图)。
经筋疗法——07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二)
第六章常见病症的经筋疗法(二)12.青少年近视眼的经筋疗法【病症概述】近视眼,是指眼的屈光度数太大、或眼的纵轴长度较大,当平行的光线进入眼球之后,其成像于视网膜之前,因此看远物时视力不好,而看近处的物体时较清楚,故称近视眼。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成长时期,眼球内的睫状肌肌力充沛,但若使用眼的习惯不科学,致使睫状肌的调节视力产生疲劳乃至痉挛时,这时晶状体的凸度加大,平行光线的焦点便移到视网膜之前,这便形成假性近视,是青少年早期的近视眼。
假性近视如不及时防治,或防治失当,发展下去,则睫状肌痉挛可发展为眼球代偿变长,即成为真性近视。
轻度近视(-200D以下,即负2屈光度以下),其视力一般在0.1以上;3~6屈光度以上为中度近视;6屈光度以上为高度近视。
高度近视者,其远近的视力均明显下降,且可伴有眼肌疲劳,眼球外斜,乃至伴发眼底的其他病变。
【机制释义】①中医学认为本病同脏腑有关系。
如《灵枢·大惑》云:“五脏六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目眼的视力,与脏腑之虚实关系密切。
②眼为经筋之枢纽,据古医籍的记载,十二经筋中,手足三阳的经筋都与眼睛有联系,其中足太阳及足阳明,分别于眼形成“目上网”及“目下网”。
③近视同劳伤关系密切。
青少年在校学习,高度用脑力及视力。
脑力与视力,相辅相成。
视力的降低,影响脑力;脑力下降,影响视力。
因此,调节脑力及视力,需同步进行。
【临床表现】青少年近视眼的经筋病态表现:①在眼眶周围的肌筋,可用手触检查法-“柑弓手”方法,即将手的四个小指并拢为一方,与大拇指互相对应,形成小指与拇指的指合力关系,状如柑样。
检查经筋病变时,首先将四指固贴于头上,以大拇指的指尖作为检查工具,尔后依靠指合力的力学作用,运用大拇指指尖的灵敏性,于常见的穴位,作切拨、揉拨等手法,通过正与异的对比方法,识别出筋结穴位。
眼眶周围常见的穴位,一般有7个(详见经筋穴位施治图的眶膈筋区穴位图示)。
②高度近视病例及已出现头晕头痛、颈部僵紧感者,其病变多累及到颞筋区及颈筋区,在理筋调节近视眼时,亦宜对这些筋区进行查灶及消灶的理筋治疗(参阅有关筋区图示)。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经筋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按摩和按压特定的经络穴位,从而调理身体的气血流通和功能。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首先,进行经筋推拿前,需要准备一些工具和环境。
工具包括按摩油或按摩膏、按摩床或按摩椅、毛巾等。
环境需要安静、温暖和舒适,以提供良好的放松和治疗效果。
操作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准备阶段、按摩推拿、调理阶段、收官阶段和整理收尾。
1.准备阶段:在进行经筋推拿前,需要向患者了解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初步的体检。
确保患者没有严重的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然后让患者脱去上衣,只穿上内衣或者保持赤膊,以方便进行按摩和触摸。
同时,也需要确保患者心情舒畅,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2.按摩推拿: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按摩和推拿。
经筋推拿主要是通过按压经络、穴位,疏通气血,调和阴阳,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效果。
按摩方法主要有按压、推拿、拿捏、搓揉、推拿、滚动等。
按压是以手指或指关节对穴位进行直接压力,力度适中,主要用来刺激穴位,促进气血的流通。
推拿是通过手掌的推压和揉捏来按摩经络和穴位,可以调理气血、理顺经络。
拿捏是使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对穴位进行捏拿,可以增加局部的压力和刺激效果。
搓揉是使用手掌和指腹按摩和揉捏穴位,可以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推拿是使用整个手掌和小臂对穴位进行温和的推动按摩,使得经络得到通畅。
滚动是以大拇指的指关节、指腹或整个手掌对穴位进行循环按摩和揉捏,增加刺激和放松效果。
按摩手法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调整,力度和频率也需要适当。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感受,避免造成不适或疼痛。
3.调理阶段:在按摩推拿后,还需要进行调理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把握穴位的固有属性和经络的走向,按摩推拿相应的经络和穴位,以调理局部和整体的气血运行。
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调理方法和穴位,如灸法、拔罐、刮痧等。
灸法是使用艾灸或其他熏热物质对穴位进行热刺激,通过传导热能,进而增加穴位和经络的温度,调理身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
经筋疗法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经•经筋篇”,可用于治疗各类内科、妇科以及骨伤科等疾病。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所连接的筋肉系统,故经筋是受经脉支配的,即“脉引筋气”(杨上善《太素・经筋》注)。
经筋连属骨骼,不入脏腑,但其与经脉相通,故间接与脏腑相连。
人体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变化,可通过与之连接的经络反映出来。
经络向外反映至经筋,而经筋通过与皮部相连,最终将身体的变化反映到体表肌肤。
当人体的一些小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利用经筋疗法直接调节筋骨、筋肉,便可将这些小症状杜绝于萌芽,避免大病的产生。
经筋疗法是通过手法在确定病位病性的基础上,以调整人体上下左右阴阳平衡,通过舒理经筋而达到治疗目的。
通常采用手指触诊法,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指合力作为探查工具,对检查部位作各种手法探查,结合“常与异”感觉的对比和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
治疗时,针对相应的经筋穴位,“以灶为腧”,先用揉、按等手法放松局部,再施以弹拨,提弹为主的手法进行梳理,以求通畅经气、经水,从而使病灶消失,恢复到原本健康的状态;
经筋疗法作为一门古老而新兴的疗法,能够解决临床许多痛症与疑难杂症,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经筋用于美颜则是其最大和最为突出的特点。
这种按摩手法是一种非常朴素、实用、改变提升效果神奇的技术,虽然深奥,但确实易学易掌握。
筋经筋推拿技术
筋经筋推拿技术筋经筋推拿的原理筋经筋推拿技术基于中医的理论,认为人体的筋经筋络是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通道,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器官相连。
通过刺激和按摩这些筋经筋络,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调和阳气和阴气的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身体和疾病的效果。
筋经筋推拿的手法筋经筋推拿技术包括了多种手法和技巧,每种手法都有特定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筋经筋推拿手法:1. 揉捏:用手指、掌心等部位对筋经筋络进行揉捏,可以促进局部的血液流通,舒缓肌肉疼痛。
2. 推拿:通过按摩和推压的手法,刺激经络,调理和平衡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3. 捏拿:用手指、拇指等部位对特定的穴位或筋经进行捏拿,以达到调理身体和舒缓症状的效果。
4. 拨挫:用手指或掌心在特定的穴位上来回快速按压并稍微摇动,以刺激穴位和筋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筋经筋推拿的应用筋经筋推拿技术在中医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如肌肉酸痛、运动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此外,筋经筋推拿还可以用于调理身体,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注意事项在进行筋经筋推拿技术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由专业的中医师或推拿师进行操作,避免自行操作导致不良后果。
2. 如果有特定的疾病或症状,应当事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3. 避免在有明显疼痛、炎症或肿块的部位进行推拿。
4. 避免过度使用筋经筋推拿技术,以免引起不适或损伤。
以上是关于筋经筋推拿技术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更多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推拿师的意见,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经筋推拿疗法
【Ⅰ】仰卧位:㈠肩颈头部:<1> 头部:(指)分推前额、揉太阳穴、疏头皮、弹头皮。
<2> 肩颈部:捏拿肩颈部㈡上肢:<左侧先、右侧后><1> 掌推左臂3次~4次(手臂自然平放床上)<2> 双(捏)理〔缕顺法〕左臂3次(双手一捏一松,从上到下,将上肢肌肉逐一放松,分内、外、中三条进行时,两手掌心相对,两掌四指一瓣松,并向小臂滑行)(亦可单手操作、一般情况下,先中、后内、再外)〈3〉单理左臂(同上)〈4〉点肩四穴(肩前、肩髑、肩糯;曲池、合谷)〈5〉弹筋腱:肩臂外侧、肘外侧〈6〉掌推全臂3次(同一)〈7〉屈肘外摆位:(a)双理手三阴经,[类似(2)唯换四指为双拇指。
从上到下左右拔动下滑至手腕,先中后内,再外侧](b)点肩肢懦、肩俞穴.(c)弹拔肘内侧肌腱!〈8〉对拧上下臂3次;轻捶3次;掌拍3次;振手臂2~3次;理五指1次;臂指隙(夹)2~3次;捶掌心5~10次㈢下肢:〔先左侧、后右侧〕左大腿小腿推拿法:[1] 掌推3~5次[2] 双拇指摆拔三阴经2~3次[3] 捏拿3~5次[4] 点穴[5] 前臂推揉大腿前侧3~5次[6 ] 振弹左腿3~5次(右手握左脚跟,左手令患者屈膝后突然放松,自然坠落振弹)[7] 脚底抓掐3~5次;点掐2~3次;捶击脚底3次;理五趾。
[8] 拳扣大小腿3~5次,掌拍3~5次经皆有筋,筋皆结,结者皆痛,以灶为腧”“结解则松,筋松则顺,筋顺则动”【Ⅱ】俯卧体位:㈠颈`背`腰〈1〉掌推背、腰3~5次。
〈2〉捏拿肩峰队〈3〉指压大椎〈4〉推揉大椎〈5〉掌揉背部〈6〉弹拔肌腱〈7〉攘法〈8〉掌捶击〈9〉掌拍打3~5次㈡腰部:〈1〉掌揉腰眼<2> 双掌左右分推3~5次<3> 点拔腰肌腱<4> 点按穴位<5> 揉摩腰肌<6> 掌拍<8> 扳腰<9> 掌揉腰肌 <10> 提腰振腰(术者立患者两肋,双手抱起患者腰部,成(桥)弓形,松手,迅速抱起上提,反复多次)㈢颈部:<1> 捏拿颈肌→双拇指摆拔颈肌腱(先中、后左、再右)→拇指揉左右侧肌腱→抹刮肩颈左右侧肩颈肌→掌拍大椎﹝严重者用肘压、肘推、肘揉肩颈肌、大推附近肛肉筋腱)→牵拉(或半卧位屈颈牵引、靠自然体重、医者手托顶患者枕骨成45°∠)→拔拉颈部(左手扶枕骨、右手拉下巴、突然发颈向下捩拉)→捏揉颈。
经筋疗法——04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
第四章几种主要的经筋疗法经筋疗法及临床应用经筋疗法,即中医经筋学理论叙述的经筋病证的诊疗方法。
由于经筋是经络的连属部分,故经疗法实质是经脉针灸疗法新领域的开发。
筋经疗法沉寂千年重返医坛放异彩,使我国传统医学的针灸和筋经疗法,形成了“华叶递荣”的新格局。
这无疑对于针灸在世界的吸引力、对中医的国际地位、对经筋疗法自身医术优势的发挥等,皆具有实际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经筋疗法,源远流长。
据有关中料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甲骨文卜辞中,便有“手病、臂病、关节病”等筋病概念医术启蒙。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礼·天宫》,便载有“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甘养肉”等描述筋脉疾患的治疗法则。
分元前五至七世纪马五堆出土的帛书记载的《十一脉》,首次在我国医史上提出“经络”名词,同时,描述了“十一脉”的循行路践;它便是我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的鼻祖。
约于公元前350年成书的《黄帝内经》、分别在,‘经脉篇”和“经筋篇”等,系统而较完整地记载了我国传统医学著名的“经络学说”雄文,成为中医、针灸、按摩推拿、气功等医术的核心。
此外,中医古籍《类经》等,对经络,”学术理论,作了充实、注解和发挥;特别是对经筋学所作的重要而简明的充实,为经筋疗法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经筋疗法,基础立论,源于中医经络学说,包括经脉学和经筋学两大理论体系;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络脉组成的经脉体系;由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和十二皮部组成的经筋体系。
经脉体系是我国针灸疗法的基础理论,它已经获得举世闻名的长足发展。
但由于历史因素及认识上的原因,经筋体系理论阐述的我国经筋疗法医术,长期缺乏系统性的发掘研究,至今仍然未得到应有的开发;故社会人士以至今日中医队伍的多数医务人员,只熟悉经脉针灸,而对经筋学理论和经筋疗法疏解。
业已发掘而得经筋疗法,便是在上述我国经筋疗法的历史背景,在当前国际形式需求,在中医经络学说阐述的经筋学理论基础上。
按照《内经·大惑》叙述的“脉与脉并为系”为启导,通盘考究《内经》各个篇章的有关论述,阐述人体科学理论;结合民间“经筋医术”现代医学和边缘科学知识,遵循“古为今用”、“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的精神;融通古今医学哲理,创立新的经筋疗法医学理论体系;尔后将理论回到临床实践,接受实践检验,历时一载,系统总结其精华,遂告其成。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有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有经筋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主要通过按摩、压搓等手法,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筋络以达到防治疾病、保健养生的目的。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
经筋推拿的操作方法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基本操作和结尾收功三个部分。
一、准备工作1. 创建良好的治疗环境:确保治疗场所的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安静舒适。
2. 为患者做好准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并告知治疗过程及注意事项。
3. 术前准备:医师应对自己的行为、语言、仪表等方面做出必要的整理和准备。
二、基本操作1. 起推:医师将双手置于患者身体的起点处,用适当的力量沿着经脉的走向进行推动,可通过两手的协同动作,以掌心或手指等部位对经络进行一定的刺激。
2. 摩搓:在推拿过程中,医师常常用手掌、拇指、指腹等部位对患者的身体经络部位进行按摩,以刺激穴位、舒经活络、通血气。
3. 按揉:通过以手掌、拇指等部位运用适当力量对患者体表的经络进行按摩。
4. 法术手法:经筋推拿术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手法,如点按、反复揉搓、推撒、钻转、绕转、排拿等手法,它们在特殊的经脉部位和特殊病症上有特殊的功效。
三、结尾收功1. 按摩调理:在经筋推拿的最后阶段,医师会对患者的全身进行综合性按摩,以促进气血循环,缓解疲劳,达到舒筋活络的效果。
2. 教导患者:医师应该向患者讲解他们的相关体质情况,提供饮食、运动、保健等方面的建议,以提高治疗的效果。
3. 结束语:医师与患者互动,给予情感支持,以增加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信任感。
4. 加强保健教育:医师向患者介绍一些健康养生知识,教授适当的保健方法和自我按摩手法,以延长疗效并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除了以上的基本操作方法外,医师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操作。
同时,医师在进行经筋推拿过程中,应注重自身的操作技巧、力度和节奏,以保证推拿的效果和安全。
总结起来,经筋推拿是一种通过手法刺激和调节人体经络的中医疗法。
它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医学技术,需要医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经筋疗法——01 第一章经筋结构在机体的作用地位
第一章经筋结构在机体的作用地位第一节经筋的的来源经筋疗法来源于《黄帝内经·经筋》篇,经筋与经脉同源共史,筋与脉并为系。
十二经筋是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间、相互关联的循行体系,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调控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
发掘经筋扩大了“经络”的临床应用范围。
经筋,即人体筋肉系统之缩称。
同经脉名称相对应,含意近似。
包含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及十二皮部。
以一二经筋为核心。
包括人体全身皮肤、肌肉、肌健、筋膜、韧带等的机联体结构。
与脉并为系的有机联体,是机体的生物活性的庞大器官。
发挥“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着藏经脉”维护机体整体流一,护脏固腑,保证躯体正常“趋翔”活动等功能作用。
经筋学。
即经筋学理论,它包含经筋组织结构体系形态学论述,生理功能,病因病理、经筋病变,临床证候,检查诊断手段,治疗法则及施治疗法等的叙述。
中医古代的经筋学理论,已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的统一方面,初步构成诊与疗的古代经筋疗法模式,但比较简朴,并且在重在环节上,存在缺陷。
例如,古人对十二经筋循行图上,缺乏固定治疗穴位描述记载。
可能由于这个主要原因之故,我国的经筋疗法,直至今日,仍未得到应有的系统性开发。
经筋体系、即经筋学所叙述的经筋结构系统,以十二经筋为其核心,十二皮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十二经别理应作为十二经脉体系的成分,但从《内经》所述的“筋与脉并为系”,及经别从四肢别出,重合于颈项头面之肌筋溪谷,本疗法将十二经别刎旧经筋范畴加以应用。
形成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及十二皮部的经筋体系。
附:《中华经筋瑰宝》临床发掘应用我们跟据经筋原理建立了经筋查灶法应用于临床。
①查明人体“经筋系统”功能特殊的治疗穴位,填补了古典十二经筋缺乏固定治疗穴位空白,创建了我国临床医疗新兴学科。
②揉明经筋穴位内部联系及分布规律,发现多种难治病症存在筋性致因的医学新课题,为经筋施冶提供治疗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施治直达病所,得气显著,起效迅速,根治彻底。
培训经筋疗法感想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理念的日益重视,中医养生疗法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在众多中医疗法中,经筋疗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简便的操作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我有幸参加了经筋疗法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经筋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感悟。
首先,经筋疗法让我认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忽视了身体的保养,导致各种疾病频发。
而经筋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经筋,疏通经络,达到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
这种疗法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预防和保健,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养生理念的博大精深。
其次,经筋疗法的操作简便,易于掌握。
在培训过程中,老师详细讲解了经筋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
我发现,经筋疗法并不像其他中医疗法那样复杂,它主要通过按摩、拉伸、点穴等方式,对人体的经筋进行调理。
这种疗法不仅适合专业人士学习,也适合普通民众自我保健。
再次,经筋疗法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多种经筋疗法,如推拿、拔罐、刮痧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感受到了经筋疗法的神奇魅力。
比如,在治疗颈椎病时,通过按摩颈椎周围的经筋,可以缓解疼痛,改善颈椎的生理功能。
这种疗法对于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等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此外,经筋疗法还注重个体差异。
在培训中,老师强调了在治疗过程中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使我认识到,中医养生疗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最后,经筋疗法让我更加热爱中医文化。
在培训过程中,我了解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以及与西方医学的区别。
这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自己能够学习并传承这一古老而神奇的医学体系而自豪。
总之,这次经筋疗法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
我不仅学到了一门实用的养生保健技能,还对中医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经筋疗法,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健康和快乐。
经筋疗法讲座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对中医养生和治疗方法充满好奇的学习者,我有幸参加了近期举办的经筋疗法讲座。
通过这次讲座,我对经筋疗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其独特的魅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讲座背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中医养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经筋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养生爱好者。
本次讲座由我国著名经筋疗法专家主讲,旨在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提供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二、讲座内容1. 经筋疗法的基本原理讲座首先介绍了经筋疗法的基本原理。
经筋疗法认为,人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筋则是经络的延伸,具有调节人体气血、抗病保健的作用。
通过按摩、推拿等手法,可以疏通经络,调整经筋,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2. 经筋疗法的特点与西医治疗方法相比,经筋疗法具有以下特点:(1)整体观念:经筋疗法强调人体是一个整体,治疗疾病时注重调整全身的经筋,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2)个体化治疗:经筋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年龄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无副作用:经筋疗法主要是通过手法治疗,不涉及药物,因此无副作用。
3. 经筋疗法的应用讲座详细介绍了经筋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包括:(1)治疗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2)治疗内科疾病:如失眠、头痛、高血压等。
(3)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4)养生保健:如改善睡眠、增强免疫力等。
三、心得体会1. 增强了对中医养生理论的认知通过本次讲座,我对中医养生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筋则是经络的延伸。
通过调整经筋,可以疏通经络,改善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2. 认识到经筋疗法的独特魅力经筋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无副作用、个体化治疗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经筋疗法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特色疗法之----经筋疗法
中医特点疗法之---- 经筋疗法一、经筋病变;临床阳性体征观点(一)经筋病变体征观点经筋病变体征,是在经筋系统所属的肌筋膜带及结缔组织等,人体软体组织病变所形成的临床病态形证表现。
因为这组人体组织构造系统宏大、成分复杂,起止、散布及功能各异,并形成纵横交叉状态,故经筋病变临床体征,拥有宽泛性、多形性等候点。
临床检查时,需依据经筋的不一样散布部位、不一样组织性质,来加以辨别确认。
经筋病变体征,在经筋学科换称为经筋病灶。
(二)经筋病变体征检查任务要求1.按医疗惯例咨询病史,体格检查,惯例化检,以认识浑身健康状况,并为进行特别检查供给基础依照。
2.对基础检查发现疾患可疑迹象,进行必需的特别检查,以明确疾病性质。
3. 对经筋病症可疑的恶性变及骨性病变,要加以鉴识和清除。
4.进行经筋专科相关检查。
如肌电图检查,电刺激喜悦点检查,经络测定仪检查,经穴区带检查,内脏皮肤反响过敏区检查,经筋病灶检查等。
本节要点介绍经筋病灶检查的手触查灶法。
(三)经筋查灶法的地位作用经筋查灶法在经筋疗法的应用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发挥踊跃的作用。
1.它于人身躯体直到 200 多个经筋穴位,填充了古医籍中十二经筋图线缺乏经筋胸穴的缺点,为经筋疗法学科确定了坚固的基石。
2.查明上述的经筋脑穴,拥有定位正确、得气明显、治疗功能特别等候点,为经筋疗法形成高疗效的学科确定了基础,同时为针灸探究高效、特别脑穴,供给重要门路。
3.经筋查灶法,在明确经筋病症拥有纯真型的经筋病灶喻穴点的基础上,深入查明复合型的经筋腧穴,拥有点一线一面一多维性的特点,为经筋疗法确定由点的局部治疗,发展成为点、线、面及多维性的整体辨证施治,供给了科学依照;在临床运用中,对经筋病症的施治,产生了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效应。
4.经筋查灶法,揭露出经筋病症临床表现拥有多种特征,如结灶性、瘀滞性、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涉及反响性、缩短性及缩短失均性、致疲惫或紧张性、隐蔽性、压迫性、症状近似性等,对解决临床医疗面对的诸多课题,产生了踊跃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筋疗法一、经筋病变;陆床阳性体征概念(一)经筋病变体征概念经筋病变体征,是在经筋体系所属的肌筋膜带及结缔组织等,人体软体组织病变所形成的临床病态形证表现。
由于这组人体组织结构体系庞大、成分复杂,起止、分布及功能各异,并形成纵横交织状态,故经筋病变临床体征,具有广泛性、多形性等待点。
临床检查时,需根据经筋的不同分布部位、不同组织性质,来加以识别确认。
经筋病变体征,在经筋学科换称为经筋病灶。
(二)经筋病变体征检查任务要求1.按医疗常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常规化检,以了解全身健康状况,并为进行特殊检查提供基础依据。
2.对基础检查发现疾患可疑迹象,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以明确疾病性质。
3.对经筋病症可疑的恶性变及骨性病变,要加以鉴别和排除。
4.进行经筋专科有关检查。
如肌电图检查,电刺激兴奋点检查,经络测定仪检查,经穴区带检查,内脏皮肤反应过敏区检查,经筋病灶检查等。
本节重点介绍经筋病灶检查的手触查灶法。
(三)经筋查灶法的地位作用经筋查灶法在经筋疗法的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积极的作用。
1.它于人身躯体直到200多个经筋穴位,填补了古医籍中十二经筋图线缺乏经筋胸穴的缺陷,为经筋疗法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2.查明上述的经筋脑穴,具有定位准确、得气显著、治疗功效特殊等待点,为经筋疗法形成高疗效的学科奠定了基础,同时为针灸探索高效、特殊脑穴,提供重要途径。
3.经筋查灶法,在明确经筋病症具有单纯型的经筋病灶喻穴点的基础上,深入查明复合型的经筋腧穴,具有点一线一面一多维性的特点,为经筋疗法确立由点的局部治疗,发展成为点、线、面及多维性的整体辨证施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临床运用中,对经筋病症的施治,产生了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效应。
4.经筋查灶法,揭示出经筋病症临床表现具有多种特性,如结灶性、瘀滞性、累及性及累及演进性、牵涉反应性、收缩性及收缩失均性、致疲劳或紧张性、隐蔽性、压迫性、症状类似性等,对解决临床医疗面临的诸多课题,产生了积极作用。
5.经筋查灶法,首次在医界揭示出48种难治病及病因未明疾患,存在经筋病变的致因,对医治奇难杂症具有现实意义。
二、经筋病灶检查经筋病灶检查,即经筋临床阳性体征检查,简称经筋查灶,是经筋专科恃有的检查方法。
本检查法,以双手密切配合的物理触诊检查为主,查明经筋病灶所在部位、形证特点,及其连锁反应规律,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
多年的临床实践说明,本检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识别力强,定位准确、操作方便、实用,安全可靠等优点,是目前解决经筋病症疑难课题便捷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前准备及检查程序病人一般取卧位,医者于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基础上,进行经筋查灶检查。
全身性查灶,一般的检查顺序是从头部起始,延及颈、肩、胸、腹、背、腰及四肢。
首先从中了解病人躯体所患经筋病变的大体情况,接着对重点病区及继发连锁反应形成的体证详细检查,以全面查出明显的及隐伏性的阳性病灶体征为目的,记录病灶的分布部位,为分别分次施治提供依据。
(二)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检查方法:采用手触诊查法。
两手密切配合,左手着重协助固定诊察部位及提供诊察之方便,右手根据所检查部位的生理形态、肌筋的厚薄及层次、正常组织的张力、结构形状等情况,分别运用拇指的指尖、指腹及拇指与四小指的握合力(即指合力),构成主要探查工具。
同时,运用指力、撑力、腕力、臀力及时力协调配合,对行检区域,作浅、中、深层次、由浅而深、由轻而重地,以循、触、摸、按、切、拿、弹拨、推按、拔刮、钳掐、揉捏等手法行检。
通过正与异触觉的对比方法,结合患者对检查的反应,识别阳性病灶是否存在及其表现的特征、所出部位的所在,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以确定阳性病灶。
对于一时难以认辨的病灶,需作反复的复检,或作会诊检查及待殊检查。
对可疑菌性感染、恶性变等异态病灶,要及时作相应检查,鉴别确诊。
技术要求:对行检查的技术基本要求是,①对行检的部位区域的生理结构状况熟悉;②能够发挥拇指指尖及指腹的灵敏作用;③切实学会使用指合力的功能作用;④双手密切配合,能及时、准确地发挥及认辨阳性病灶;⑤具有识别真假阳性病灶的能力;⑥查出阳性体征,具有疾病形成性质,要用通盘考虑的联系思维方法去认识。
(三)躯体阳性病灶高发区及病灶形征特点择述在对经筋病灶的行检中,应特别注意高发病区域的重点检查,及病灶连锁反应区、线的检查,在此基础上再作多维病灶的检查。
这是经筋病灶检查及治疗的关键课题之一。
据古代医典十二经筋图线形成原理,结合人体动态活动的考究认定,由于机体的动态活动产生具有犹似医典十二经筋的牵拉线力作用。
当这些线力群“超阈限”地作用干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点发生病理性筋结点(病灶点);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维化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的点、线、面及多维系列病变的形成。
这是经筋除去外因作用之外的,内在病变规律。
这一规律,不仅较符合实际,科学地解释了十二经筋图线,及古人所称之“筋结”形成原理;而且,根据这一原理运用于经筋查灶检查,可获得在躯体的经筋病灶前的规律分布图(详见绘制的经筋病灶图)。
驱体高发病灶区、线以及多维性病变系列,便是根据上述原理和规律,进行检查而确认的经筋学科内容。
1.常见经筋高发区,病灶示范检查(1)常见经筋病灶高发点:①肌筋的起点及终止附着点(拟似古人所称的左右尽筋头),②肌筋的交会点。
例如,胖肠肌肌筋的承山交会点、髂肌与腰大肌肌筋干腹股沟(冲脉处)的交会点等。
③肌筋的力学受力点。
例如,肩胛提肌肌筋2~4颈椎横突点、颈侧受力点及肩胛骨内上角点。
④游离骨质点。
例如,腰3横棘突、颈2横突、十二游离肋端、剑突尖端点等,⑤骨粗隆。
例如,肱骨粗隆、肱骨内上踝、外上踝及股骨内外踝等。
(2)常见经筋病灶高发线:①骨缝沟、线。
例如,颞上线、项上线、颅骨人字缝、冠状缝等。
③经筋循行径线连锁反应型病灶。
例如,手太阳经筋循经的头颈侧-肩背-臂时-腕部的线性灶;足阳明的下侧腹-中腹-胸-颈部的连锁反应病灶等。
十二经筋的循行路径,皆可查到相应的线性型反应病灶。
(3)面性型反应病灶:面性型的病灶,系指在同一的平面,可查到多经并病的病灶。
例如,手三阳经所循经的颈、肩、臂部位,常可查到三经并病的阳性病灶,是经筋疗法病灶区的划分基础(下述)。
(4)多维性型反应病灶:多维,系指具备两个层次面以上的物理像结构,它构成物质的立体感。
人体的构形,有前后左右四个侧面,呈扁圆形构体。
肌筋在机体动态活动过程,皆多发生左与右、前与后的既是桔抗,又是协调统一的动作。
故肌筋的损伤,具有多维性并存的客观规律。
经筋疗法依据上述原理,在检查经筋症灶时,确立起多维性的查灶消灶方法。
例如,腰痛病人,既要作腰部及腿部的局部性及线型性病灶阳性体征的检查;同时,要对病人进行腹股沟及腹部深层“缓筋”的查灶。
又如肩周炎患者,经筋疗法不仅把目光集中于肩周的局部体征检查;而且,对其颈、肩、臂的连带关系,依次进行前后上下的四维查灶,及多维系列性“解锁”。
根据人体构形及经筋呈多维性分布特点,经筋疗法确认,经筋病灶的点、线、面及多维性分布构形的内在规律,体现了本疗法的整体辨证观,成为本学科具有高疗效的基础。
2.经筋阳性病灶形征特点综述经筋阳性病灶,系指病理状态下经筋组织的生物体态变异,用经筋查灶可以识别、辨认的临床阳性体征。
正确识别辨认阳性病灶形证特点、是经筋疗法学科的重要课题。
现将经筋阳性病灶,形征特点归纳综述如下。
(1)阳性病灶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注析:前已述及,经筋阳性病灶,乃是经筋组织在病理状态下的生物体态变异。
因此,阳性病灶应具备形征形成的基本因素是:①在原经筋组织生理形态的基础上形态改变。
它可以通过“知其常则知其变”的正常与变异对照比较,获得识别及分类。
②经筋阳性病灶(或称经筋穴位)同针灸腧穴,虽然在诊疗的应用方面具有相同的含意,但在形态及分布方式、使用方法、治疗手段等,存在较大的差别。
例如,阳性经筋病灶位置的确认,必须在机体查到有形的体征始可确定。
其确立的阳性体证治疗穴位,体现出中医因人、因病而治的辨证施治法则,不限于以固定的穴位来套治同类的病症。
经筋阳性病灶,建立的点、线、面及多维性构成的体系,既具有局部性的点性、线性及机体一个侧面的面性腧穴,又能从机体的整体确立了多维性的诊疗法则,是经筋学科显著区别于一般疗法之所在;它起到经筋病症的原发与继发、标与本并治的作用。
(2)经筋阳性病灶形证的一般临床表现形式:经筋病灶临床表现,多因人、因病、因经筋组织成分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它具备可查及的形征。
其形征特点分述如下:①粗糙状病灶。
粗糙状病灶,是经筋阳性病灶的一种表现形式,临床较为常见。
好发于经筋组织活动度较大、受磨擦损伤机遇较多的部位。
例如,腕关节的桡骨茎突远端、上胸胸肋关节附近周边,硬、软肋骨衔接处的筋膜等,是单调固定体位的职业病患者、超限阈活动量较大运动员、部队战士及体质较单薄的妇女等常见阳性的经筋病灶出现者。
于患部检查,可触知患处经筋组织呈粗糙样病态形征,用切拨法及指尖按旋法的检查易于查出;切按时,医者的触感同患者病态异常感觉相吻合.粗糙样病灶,临床多处于隐蔽状态,患考常以其他症状苦诉而就诊,极易造成临床上的误诊。
X光、CT、B超等先进食品检查工具,对本病灶的分辨力较低,多不作阳性体征报告,成为现行医疗的误区之一。
②增厚型病灶。
增厚型经筋阳性病灶,系临床常见的经筋病灶之一。
其;临床表现,是经筋病变部位组织增厚,疼痛明显,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急性发作期,多伴随局部组织发生水肿,以至反应性轻微红肿。
患者常以明确的定位病症求医。
主诉的起病成因,有挫伤、捩伤、跌仆及撞击病伤史等;亦可有自身不明其起病原因者。
病程较长是本病型的一般共同点。
好发于头部、胸廓、肢体远端及关节周围。
用指尖切拨法检查,可查出局部经筋组织增厚、硬度增加,以至局部隆突、周围水肿等。
病灶面积较宽者,在查及增厚性病灶范围内,尚可检到索样性的病灶伴存。
增厚型病灶,除了局部疼痛、功能障碍等之外,临床上常因其所处的不同部位,产生牵涉性反应的多种不易察觉的症状。
③微粒样病灶。
病灶呈芝麻状、绿豆样大小,好发于微小关节周围,浅而薄层的肌筋膜机体部位。
例如,指指关节腕关节伸侧的骨性小关节,桡骨茎突远端及足跟关节周围的骨小突等,多系微小筋膜及微韧带附着点损伤所形成的筋结病灶,是造成关节炎混淆致因之一;筋膜性的筋头结灶,好发于颞筋区、颈项筋区、胸腰筋膜区及大腿外侧的阔筋膜张肌、胫前肌筋膜区等。
①颗粒及结节型病灶。
病灶大小如黄豆,花生米、蒜米、蚕豆样不等,好发于微小的肌性组织及尽筋头的附着点,如大皱眉肌、小皱眉肌、遮肌等;股内侧肌及股外侧肌于膝关节附近的尽筋头附着点;肱桡肌肌腱于桡骨远端的茎突附着部位等。
肌肉及附着于骨性组织的膜性筋膜,皆有可发生附着点的筋结病灶,但其疼痛症状导致病人主诉者,多在远端的尽筋头,是中医所称的着痹及现代医学所称的骨性关节炎的常见致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