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的含义、特征和功能
简述注意的特点
![简述注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399ad54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2.png)
简述注意的特点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指向性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指向性是注意的首要特征,它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是不可分割的,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指向的范围就缩小。
例如,对一个熟练的汽车司机来说,他在驾驶汽车时可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同时能熟练地操纵方向盘,观察仪表,注意来往行人、车辆及交通信号,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这是由于他长期的驾驶经验,使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得到了高度的统一。
总之,注意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心理功能,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感知、思考和行动。
了解注意的特点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章-注意
![-第四章-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57b9e26852ea551811a6870b.png)
• 4、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 疲劳。( )
• 5、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小动作, 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
名词解释:
• .注意 • 有意注意 • 无意注意 • 有意后注意
简答:
• 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 • 教学中怎样引起和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 教学中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 3、注意是下列哪一种心理现象 ( )
• A 心理过程
B个性心理学
• C组织特性
D认识过程
• 4、学生上课时边听边记笔记主要运用了 注意的哪种品质?
•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判断:
• 1、“一目十行”“一览无余”等说明人 的注意力的范围很大。( )
• 2、当注意力不集中时,人们对当前感知 的事物很难有清晰的认识,因此,注意 是很重要的认识过程。( )
(二)影响无意注意的因素
1.刺激物的特点 刺激物的强度 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的主观因素
• 人的需要、兴趣 • 情绪和精神状态 • 知识经验与期待
二、有意注意
(一)什么是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是自觉而有预定目的,必要时还需要一定 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 2、注意的基本品质有:注意的广度、 、 和、。
• 3、注意的特征包括(
)和(
)
• 4、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
是
;二是
。
单项选择题
• 1、有的学生听课时做小动作,这是注意 的( )
• A转移
B分配
• C分心
心理学基础 4第四章 注意
![心理学基础 4第四章 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e71b402167ec102de2bd895e.png)
二、注意的神经机制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作用: 调节皮层的紧张性,对新旧刺激作出选择
轻度受损 “注意神经元” 严重损伤
高度分心 精神错乱和虚构,意识 的组织性和选择性丧失
二、注意的神经机制
(三)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大脑皮层: 产生注意的最高部位 作用: 不仅对皮层下组织起调节、控制的作用,而且是主 动地调节行动、对信息进行选择的重要器官
二、分类
(二)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2.持续性注意(sustained attention) 注意动摇的原因:
注意动摇是由于感觉器官的局部适应,使对 物体的感受性交替而短暂地下降;
有机体的一系列机能活动都具有节律性,注 意动摇是由这种节律性活动引起的。
二、分类
(二)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
第四章
注意
武 萌 新乡医学院心理学系 基础心理学教研室
授课大纲
注意的概述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基本概念
分类
注意的含义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注意的外部表现 注意的功能
不随意注意、随意 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选择性注意、持续 性注意和分配性注 意
一、基本概念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attention): 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特点:
一、注意的认知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功能
2.衰减理论 特瑞斯曼 主要观点: 当信息通过过滤装置时,不被注意或非 追随的信息只是在强度上减弱了,而不是完 全消失。 不同的刺激也都有着不同的激活阈限, 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刺激激活阈限较低,容易 被激活,如果这些刺激出现在非追随的感觉 通道,就容易被人接受。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
![心理学第六章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555e33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a6.png)
注意的神经基础
前额叶是注意控制的关键区域,它通过调节大脑皮层其他 区域的激活状态来影响我们的注意选择和集中。
注意与神经元
神经元的放电机制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当一个神经元接收到足够强度 的刺激时,它会放电,将信息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注意对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注意能够影响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和模式。例如,当我们专注于某项 任务时,与该任务相关的神经元放电频率会增加。
注意在临床心理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心理治疗
心理医生需要关注患者的 情绪和行为变化,以便更 好地诊断和治疗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需要关注来访 者的需求和情感体验,以 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和指 导。
精神卫生
在精神卫生领域,医生需 要关注患者的认知和情感 状态,以预防和治疗精神 疾病。
THANKS
1
通过注意选择性地关注某
些信息,而忽略其人们
通过注意来监督和评估自
身和他人的行为和思维活
动。
保持功能
2
注意的保持功能是指人们
能够将信息保持在意识中
一段时间而不遗忘。
调节功能
3 注意的调节功能是指人们
通过注意来协调和控制自 身的行为和思维活动。
Part
02
注意的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可以解释人们在处理信息和任务时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动化和意识控制两种不同 的加工方式。
Part
03
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注意与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的功能分区
大脑皮层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负责不同的认知功能。 例如,顶叶负责空间感知,额叶负责决策和规划。
注意与大脑皮层的交互
注意通过影响大脑皮层不同区域的激活程度,实现对信息 的优先处理。当某事物成为注意的焦点时,相关的大脑皮 层区域会更加活跃。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28e67aef61fb7360b4c65a1.png)
注意概述 学前而 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和规律 学前儿童注意的培养
第一节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概述
观察并思考: 请你仔细观察 右图的服装,并围绕此服装 说一段话。
问:图上写着什么数字?它们的总和是多少?
答案:数字分别是9,7,5,3 总和:24
(一)注意的含义和特点
——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 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新鲜、独特、生动有趣,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大; 反之,对象单调、普通、无变化,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小,
2.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持续时间比一般条件下(特别是 比枯燥的活动条件下)长的多。
3.幼儿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稳定性大大提高。
(三)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
生活中如打字员,司机等职业都需要较大的注意广度。 “一目十行”、“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 c.当和别人直接交谈时,经常似乎没有倾听(如,即使环 境并没有明显干扰也经常走神)。
• d.经常不能遵守指令,并且不能完成功课、家务或工作 (如,刚开始工作很快就分心并且容易转移目标)。
• e.组织任务和活动经常有困难(如,维持任务顺序困难; 乱放物品、材料;工作组织混乱;时间管理无序;不能按时完 成任务。
1.遗传因素:父母小时候也多动。 2.生物化学及代谢因素:维生素缺乏或某些食 物添加剂或色素所致的代谢紊乱。 3.精神发育受损或成熟延迟:儿童行为较幼稚, 动作笨拙,协调性差,手脚不灵活,剖宫产和 早产儿患多动症的概率更高。 4.其他因素:社会、家庭、心理等因素。
力不集中。
(三)目的要求不明确
案例三:
今天上午张老师在家生气了,来到幼儿园给小朋友上绘 画课的时候也没有心情讲课了,于是随便就给小朋友说小 朋友们今天自己想画什么就画什么。于是活动室里大乱。
学前儿童注意的含义及分类
![学前儿童注意的含义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26cdefb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8.png)
学前儿童注意的含义及分类1、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一节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注意及其功能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一般认为注意有两大功能: (1)选择功能(2)监督和调节功能,二、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一)注意使婴幼儿从周围获得更加清晰、更加丰富的信息(二)注意是婴儿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刚出生的新生儿有注意吗?如果有注意的话?会是什么注意呢?有意注意?还是无意注意呢?,猜猜看?,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注意的发生,婴儿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随着儿童成长,注意不断发展. (一)原始的注意行为大的声音:暂停动作明亮物体:视线片刻停留,一、注意的发.2、生,(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思考:如果当声音和物体不在同一个方位上同时出现,你觉得新生儿会选择注意声音,还是选择注意物体呢?,新生儿听觉刺激也引起注意,往往倾向于注视声音的方向,而不是视觉方位. 先听后视觉,婴儿选择性注意发展的特征:,(1)越来越偏好复杂的人脸轮廓,(2)偏好曲线多于直线,1.越来越偏好复杂的刺激物,(3)偏好不规则图形多于规则图形,(4)偏好轮廓密度大的图形多于密度小的图形,2.偏向于有同一中心的、对称的图形,(5)偏好具有同一中心的图形多于无同心的刺激物,(6)偏好对称的刺激物多于不对称的刺激物,3.越来越关注与自己经验有关的事物4.越来越喜欢与成人交往,(三)有.3、意注意的萌芽七、八个月以后,能够注视物体藏匿的地方,甚至能把物体找出来.说明注意已带预期性,这是注意目的性的萌芽. 有意注意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 1.儿童的注意通过成人的言语和指令引起和调节. 2.通过自言自语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通过内部语言指令控制、调节行为.,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一)无意注意的发展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本身的特点问题:具有哪些特性的刺激物容易引起注意?2.人本身的状态与幼儿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事物,逐渐成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原因,(一)无意注意的发展:婴儿期:急剧变化的、强烈的外部刺激,发光的、运动的、鲜艳的物体.4、;与生存相关的、满足生理需要的事物先学前期: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浓,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有意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学前期:无意注意相当发达,注意的持续时间、范围、集中度都有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二)有意注意的发展:思考:哪些因素影响有意注意?(p135 )婴儿期:急剧变化的、强烈的外部刺激,发光的、运动的、鲜艳的物体;与生存相关的、满足生理需要的事物先学前期:探索周围世界的兴趣更浓,以无意注意为主,但有意注意范围有所扩大,稳定性有所增长.学前期:无意注意相当发达,注意的持续时间、范围都有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二)有意注意的发展:婴儿期:按照成人要求完成极简单的任务,有.5、意注意萌芽.先学前期:有意注意发展较慢,只有成人提出非常具体的任务时,才能集中,且极易分心;稍复杂些的任务,需成人不断提醒、督促才能完成.学前期:有意注意逐渐发展(额叶的发展提供了生理条件).规律的生活和教育环境、成人要求促进了发展.有意注意的持续性从35分钟可延长到15分钟左右,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自觉性.但发展水平仍大大低于无意注意.,(三)注意品质的变化1.注意的稳定性2.注意的转移3.注意的广度4.注意的分配,1.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指把注意力集中保持在某一对象上时间的长短.与注意对象及自身状态都有关系.学前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随年龄增长不断提高.,【案例分析】教师组织小班幼儿.6、的诗歌活动“芭蕉扇”,既没有直观的教具,也没有让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教幼儿朗诵诗歌,许多孩子很快坐不住了,有的在与身边的幼儿打闹,有的表现出反感的情绪.这是为什么?你认为保持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思考:具有什么特点的事物或活动有利于幼儿保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对象新鲜、独特、生动有趣,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大;反之,对象单调、普通、无变化,则注意的稳定性就小. ()在游戏条件下,幼儿注意持续的时间比在一般条件下,特别是比在枯燥的活动条件下长得多. ()幼儿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意稳定性大大提高.,2. 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任务主动、及时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
第二章_幼儿的注意
![第二章_幼儿的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a1c479e9910ef12d2af9e758.png)
(一)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属于无意注意。 幼儿的注意主要还是无意注意,而且已经相当 成熟,许多事物都能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容易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诱因有两大类,即:
1.刺激比较强烈,对比鲜明,新异和变化多动的事物
2、与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有关系的事物 小班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着的 刺激物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但注意也容易被其他新异 的刺激所转移。 中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且比较稳定,对于有兴趣 的活动能较长时间保持注意 大班幼儿无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和稳定,对于有兴趣的活动 比中班幼儿更长时间保持注意,对于干扰其注意的活动会 表示出不满,并设法排除。
3.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与良好的活动方式 幼儿如果对所进行的游戏或活动感兴趣,那么,幼儿就会自觉地使自己投入 活动,并且主动参与活动。如许多幼儿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所以当老师一 说要讲孙悟空的故事时,他们就会自觉地放下手中的活动,安静地等待,甚 至有的孩子还制止别的小朋友吵闹,迫切希望马上就能听到老师要讲的故事。 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最好把幼儿的智力活动与幼儿的实际操作活动结合 起来,这样有助于维持幼儿的有意注意。如让小朋友看图画书时,’可以让 幼儿用手指着画,这样就可以帮助幼儿注意图画书中的内容。反之,如果让 幼儿单纯坐着听老师讲解,幼儿就不易将注意保持在这一活动上。
幼儿兴趣、需要和生活经验的丰富,使得幼儿对更多 的事物产生无意注意。只要幼儿感兴趣和爱好的事物 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兴趣是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一因素。每一个幼儿各有 不同,引起注意的对象也有可能不同。有的孩子在街 上看见汽车特别注意,而且可以注意很长时间,但对 自行车则不去注意。这是因为他对汽车特别感兴趣。
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
![第八章 意识与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85df45e96294dd88d0d26b0a.png)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三、意识状态
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意识所呈现的特征。 1、正常的意识状态:主动的、有组织的觉醒意识 状态。 2、异常的意识状态:即变更了的意识状态,包括 从鲜明幻想的分心状态到由药物中毒所引起的迷幻和 知觉异常的各种状态。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第二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义 1、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 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 忽略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 去。 故事:“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 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人类独具的高级注意。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A.对活动目的意义的深刻理解。 B.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 C.排除外界的干扰,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普通心理学
(二)根据注意指向的对象不同分为环境注意和自我 注意(或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环境注意: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也称外部注 意。外部注意是伴随着人的感知觉进行的。 自我注意:对自己的身体、行为和观念的注意,也称内部 注意。内部注意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注意和环境注意是交互抑制的。当你在观看你十分感 兴趣的关键性比赛时,甚至身体不适也没有注意到;而在一 个单调的环境中,更易注意自己的机体感觉。
内江师院教科院
普通心理学
3、有意后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 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 <特征>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 它既服从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意志的努 力,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有利。 有意后注意形成的条件: ○对活动浓厚的直接兴趣 ○活动的自动化
[教育学]第4章心理学《注意》
![[教育学]第4章心理学《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5551e6d0f61fb7360b4c65b9.png)
• 每种图形的颜色分别是什么?
• 图形的顺序是怎样的?
9
7
5
3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及应用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及应用
一、无意注意
(一)什么是无意注意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任何意志 努力,自然而然地发生的注意。
下面图形中,你先注意到的是哪个圆?
你注意到了图中的哪一个小脸?
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同:注意离开一个对象到另一对象 异:“转移”有目的、任务需要 “分散”无目的、不该转移却转移
(二)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1.先前注意对象的专注度 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3.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
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托诺夫(platonov)说: “要想使自己成为一个注意力很强的人,最好的方 法是,无论干什么事,不能漫不经心!”培养自己 注意力的可靠途径就是训练自己能在各式各样的环 境条件下都专心学习或工作。一旦确定了要干的事, 你就有计划有目的集中注意力,去干好要干的事, 不受其它刺激的影响和干扰。据说毛泽东主席青少 年时为了自己的注意力,就常到繁华闹市去读书, 而且能不受周围的影响。坚持无论读书学习,还是 干事情,都把它们当作锻炼注意力的机会和场合, 经常训练就会逐步形成良好注意的习惯。
教师教育课程
现代心理学
第四章
注意
本章主要内容
注意概述 注意的规律及应用
注意的品质
教学目标
• 掌握注意的概念及其规律。 • 理解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 学会分析自己的注意品质并培养良好 的注意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 注意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普通心理学注意
![普通心理学注意](https://img.taocdn.com/s3/m/5156eb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5.png)
02
意识选择性的表现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人的意识行动的一个组
成部分,是心理活动以何种事物为对象而进行的有选择性的取舍。
03
心理活动清晰度的表现
注意能使所选择的对象处于清晰的意识状态,而无关的事物则处在模模
糊糊的知觉背景之中。
注意的特性
指向性
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们在任何时 刻都必须有某些心理活动处于激 活状态,即心理活动所选择的对
提升创造力
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注意可以帮助人们从不同的 角度思考问题,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注意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改善情绪调节
在心理治疗中,注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识别和调节情绪,从而 改善情绪状态。
增强自我意识
通过注意,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自我意识, 促进自我成长。
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
注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提高抗压能力 。
注意的影响因素
04刺激的特征刺激 Nhomakorabea强度一般来说,刺激的强度越大,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 如,巨大的噪音或强烈的光线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
刺激的新异性
新奇、不寻常的刺激往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例如, 突然出现的闪光或声音变化可能会立即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
刺激的对比度
当一个刺激与其他背景形成明显对比时,它更容易被注意 到。例如,在一片绿色的草坪上放置一个红色的物体,这 个红色的物体往往会成为注意的焦点。
象。
集中性
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 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表 现为心理活动对特定对象的投入程 度。
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 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对象或某种活动 上的程度。
消费者的注意感觉和知觉
![消费者的注意感觉和知觉](https://img.taocdn.com/s3/m/5db5a75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56.png)
(1)适应性运动 (2)无关运动旳停止 (3)呼吸运动旳变化
补充阅读资料:注意旳外部体现
消费者在注意紧张时还会出现心跳加速、牙关紧闭、握紧 拳头等现象。
研究表白,在视觉注意中眼睛有三种基本运动形式:注视、 跳动和追随运动。
当消费者注意某个物体时,眼球运动并不是平稳地滑动, 而是以跳跃旳方式移动。视线先在对象旳某一部位停留片 刻,注视后又跳到另一部位上,并开始对新旳部位进行注 视。
2. 感觉旳产生
生理心理学旳研究以 为,感觉旳产生是分 析器工作旳成果。分 析器是一种复杂旳神 经机构,是产生感觉 全过程旳生理通路。 每一种分析器都由三 个部分构成:① 外周 部分;② 传递神经; ③ 中枢部分。
传入神经
外周
中枢
传出神经
4.2.2 感觉旳分类
根据感觉旳性质, 能够把感觉分为
问题:根据本课程及心理学中有关感觉旳 理论,这种方法在何种条件下才干奏效?
2. 人们都有这种经验:假如在路边新树立一块大型 广告牌,就会吸引行人旳目光,行人经过旳时候都 会多看它几眼。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这块广告牌 就成了路边风景旳一部分,行人不再注意它,虽然 经过也不会看它一眼,或者虽然看到了广告牌,也 是“视若无睹”,企业旳广告费用也就付诸东流了。
(2)人本身旳状态
第一,需要和爱好 第二,人旳情绪和精神状态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旳条件和措施 有:
(1)加深对活动目旳、任务旳了解。 (2)培养间接爱好。 (3)合理地组织活动。
4.1.4 注意旳特征
衡量一种人注意旳心理活动,经常从下列几种注意 旳特征去分析。
(1)注意旳稳定 (2)注意旳广度
(1)外部感觉 ——接受外部刺激,反应外 界事物个别属性旳感觉。涉及:视觉、 听觉、味觉、嗅觉、肤觉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概念和分类》教学设计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概念和分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f5794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b.png)
幼儿心理学——注意的概念和分类一、简介幼儿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而“注意”是幼儿心理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也是认知功能的基础。
本文将从注意的概念入手,介绍幼儿注意的特点、发展过程以及分类,为幼儿心理学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二、注意的概念1. 注意的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个体有意识地选择并集中精神能量对某一对象进行深入思考或分析的心理过程。
2. 注意的特点•有选择性:选择性是注意的一个重要表现,即个体能够根据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特定对象上。
•集中性:集中性是指在某一时刻,个体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排除其他干扰。
•分配性:注意可以自主分配,个体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分配注意力,使得多个任务能够同时进行。
•持久性:持久性是指个体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长短,不同任务对持久性的要求也不同。
三、幼儿注意的发展1. 幼儿注意的特点•注意力的不稳定性:幼儿注意力往往难以持续聚焦,容易被外界刺激干扰。
•注意力的易分散性: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缺乏维持长时间注意的能力。
2. 幼儿注意力的发展过程在幼儿期,注意力逐渐从简单的自发性注意向主动控制的有目的性注意发展。
幼儿在适宜的环境下,通过游戏、学习等活动,逐步提高注意力的持久性、选择性和分配性。
四、注意的分类1. 按注意力的内容分•持续注意:指持续关注某一对象或任务。
•分散注意:同时关注多个对象或任务。
2. 按注意力的方向分•外向注意:关注外界环境,接收外界信息。
•内向注意:关注内在世界,思考、回忆等。
3. 按注意力的稳定性分•稳定注意:持续关注某一对象或任务,不易受干扰。
•不稳定注意:注意力容易被外部刺激干扰,难以集中。
五、教学设计基于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教学设计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 设置任务简单明了,符合幼儿认知水平。
- 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活动有声有色,丰富幼儿体验。
- 给予积极的反馈,增强幼儿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与投入。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
![学前心理学 (4):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96af3835192e45361066f5a5.png)
注意概述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特点
学前心理学概述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向性和 集中性的特点。注意的指向性是指人在清醒状态时,某一时刻 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关注某些事物,并且能忽视其他的事物的 特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注意状态所达到的程度,如聚精会神 或者心不在焉,表明的就是注意的不同程度。 当个人的注意集中时,神经系统就会增强对某些兴奋的刺 激,同时也会抑制其他无关刺激,从而使心理活动的对象得到 鲜明而清晰的反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就是对无关刺 激抑制的结果。
学前心理学概述
注意概述
四、注意的品质
(四)学前儿童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主 动地、有目的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 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难易和 快慢,主要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度、前后活 动的联系、个人的兴趣和情感强弱以及已有的 习惯等因素。一般来讲,如果原来注意的紧张 度高、前后活动关系不大、人们依恋并沉浸于 前一活动或新注意的对象不大符合自己的情感 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困难;反之就较容 易。例如,写文章时,起初总觉得很难下笔, 写好开头后,注意完全转移并集中在这方面, 写作的效率也会提高。
• 主体本身的状态,如需要、兴趣、 情绪和精神状态等,是产生无意注 意的另一个因素。但并不是所有新 奇的、运动的、异于常态的刺激物 都能够引起人们注意,它们只是为 无意注意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关键还在于人们不同的主观条件。
学前心理学概述
注意概述
二、注意的分类
(二)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且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 意。它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并受人的意识自觉调节和支配。 有意注意依赖于很多因素,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注意的定义及类型
![注意的定义及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ecc07e3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3.png)
注意的定义及类型注意的定义及类型:【题目】:注意的含义和种类。
【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
“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等就是指“注意”的意思。
注意有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些现象而离开其余对象。
二是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
指向性表现为对出现在同一时间的许多刺激的选择;集中性表现为对干扰刺激的抑制。
它的产生及其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刺激的特点和人的主观因素。
根据注意的功能分类:根据注意的功能,注意可分为:根据引起注意及维持注意的目的是否明确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的概念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要注意的东西没有任何准备,也没有明确的认识任务。
注意的引起不是依靠意志努力,而主要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比如:学生们正在认真听讲,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
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
包括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积极的情感态度,个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个人的心境、主观期待等。
不随意注意具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的作用。
它既可帮助人们对新异事物进行定向,使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清晰认识,也能使人们从当前进行的活动上被动地离开,干扰他们正在进行的活动。
2.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的概念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比如学生在上课时,需要控制自己的注意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产生有意注意。
(2)引起有意注意的原因第一,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
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注意的一般概述
![注意的一般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ac5abeb84ae45c3a358c88.png)
《普通心理学》教案注意的一般概述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注意的般概述【课程】普通心理学【教材】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注意的含义及种类【教学重点】1.随意注意、不随意注意、随意后注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难点】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及研究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注意的含义(一)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不能离开一定的心理过程而独立存在。
(二)特征1.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总是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事物,而离开或忽略其它对象,即心理活动在哪个方向上进行活动。
2.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事物上的强度或紧张度,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保证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注意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注意集中性是注意指向性的体现和发展。
(三)注意和意识1.区别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
意识主要指心理内容或体验,与觉知更直接相关,包括觉知感和觉知内容。
2.联系注意是通过感觉、已储存的记忆和其他认知过程对大量现有信息中有限信息的积极加工。
既包括有意识加工,也包括无意识加工。
注意决定了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
在意识层面,人们处于注意状态时,意识内容比较清晰。
(四)注意的功能1.选择注意将有关信息线索区分出来,使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向性。
对信息进行选择,使心理活动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任务相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其他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维持注意指向并集中在一定对象之后,会保持一定时间的延续,维持心理活动的持续进行。
人们从外界获得的感知信息只有加以注意才能保持在意识中进行精致的加工。
3.调节和监督在注意状态下人才能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注意是个体完成各种行为的重要条件。
讲课第三章__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
![讲课第三章__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533d424915f804d2b16c1fb.png)
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 (一)含义:是指注意集中于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 中所能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越长,注意的稳定 性就越高,反之,就低。它是一种重要的注意品质, 是幼儿游戏、学习等活动获得良好效果的基本保证。 (二)影响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因素: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及幼儿自身状态都有 关系。注意对象单调无变化,不符合幼儿的兴趣, 注意的稳定性就小;反之,对象新颖生动,活动方 式适宜、有趣,注意的稳定性就大。 (三)幼儿注意的稳定性的特点:随年龄增长而增 强。但从总的来说,幼儿注意的稳定性不高,特别 是有意注意的稳定性水平较低,容易受外界无关刺 激的于扰。
(二)注意的选择性的变化发展过程 研究指出,头3个月的婴儿对简单几何形体的 注意,有两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从注意局部轮廓→注意较全面的轮廓 2、从注意形体外周→到注意形体的内部成分 (三)经验在注意活动中开始起作用 3个月以后的婴儿,生理成熟对他的注意的制 约作用已不那么重要,经验开始对婴儿的注 意起作用。6个月以后,婴儿对熟悉的事物更 加注意。这在社会性方面更为突出,比如, 婴儿对母亲特别注意和依恋。
(二)选择性注意的发生发展 1、含义:是指儿童偏向于对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多, 对另一类刺激物注意得少的现象。 2、发生:在新生儿时。即在儿童最初的定向性注意 之后就已出现。其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选择性注意性质的变化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注意的选择性最初决定于刺激 物的物理特点,以后逐渐转变为主要决定于刺激物 对儿童的意义,即满足儿童需要的程度。 (2)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变化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注意 的事物日益增加;二是选择性注意对象的复杂化, 即从更多注意简单事物发展到更多注意较复杂的事 物。
四、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 是无意注意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一)无意注意占优势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刺激物的物理特性仍然是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要因素 强烈的、鲜明的、生动的、突然出现的刺激物或事物发生了 显著的变化,都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2、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密切关系的刺激物,逐渐成为引起无 注意的原因 3-6岁幼儿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富了,对于一些事物有了自己 的兴趣和爱好,符合幼儿兴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幼儿的无意 注意。幼儿期出现了渴望参加成人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新 需要,成人的许多活动如开汽车,练兵,维持交通秩序,医 生看病,护士打针,售货员售货等等活动,都常常成为幼儿 无意注意的对象。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的教学内容,以游戏 形式出现的教学方式,也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注意的概念 ➢ 注意的特征 ➢ 注意的功能 ➢ 注意的外部表现 ➢ 注意与心理过程
填空
习题
1. 注意是______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
2. 注意的两大基本特征是
和
。
3. 注意的主要功能有:
功能、
功
能、 ______功能。
判断 4. 注意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你 看 到 了 什 么 ?
注意的概述
社科教研组 王贵平
注意的概述
基本内容及学习目标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掌握概念,理解其特点和功能,
能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判断注意情况)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了解) 三、注意的种类(掌握概念及各种注意的影响因素) 四、注意的品质(掌握概念并能分析生活中的注意现象)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一)什么是注意
1. 定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 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3. 注意的功能:选择、 保持、 调节和监督
9
7
5
3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1. 适应性运动——“举目凝视”、“侧耳倾 听”、“凝神沉思”
2. 无关运动的停止——一动不动 3. 呼吸运动的变化——轻微缓慢、“屏息”
1
2
பைடு நூலகம்
他们注意听课了吗?
5
3 4
67
8
一、注意及其外部表现
思考:注意的外部表现和内部状态是否总是相一致?
真正的注意
真正的不注意
似注意: 貌似注意 实际没有注意
似不注意: 貌似没注意 实际注意
二、注意与心理过程
思考:注意是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答: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 而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