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学会“偷懒”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师,学会“偷懒”吧!
发表时间:2011-03-11T11:27:16.903Z 来源:《时代英语报教学研究月刊》2010年第11-12期供稿作者:魏玉平
[导读] 众所周知,学习,是学习者构建其内在心理表征的复杂过程。新课程观和新课程标准都大力提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
常态教学下的“偷懒”,不是指生活行为懒散,不是敷衍了事,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是指教学行为中的一种技能或手段。它是指在一定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巧妙地给予主体更多更好的互动机会,是苦思冥想后富有前瞻性的预设与谋划,是主导者苦于心智后乐于心田的编码艺术,是教育哲学中“精神立人”、“以课立人”的标杆与高度,是教育社会学中践行“课堂即社会”的崇高理念,是教育心理学召唤“生命化课堂”的展现与张扬。正如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提倡的那样,“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了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作,多了一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脚步”。
众所周知,学习,是学习者构建其内在心理表征的复杂过程。新课程观和新课程标准都大力提倡“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可当下,一方面,我们在着力让学生养成好的“学”的习惯,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严重忽视了对“教”的习惯的养成与监控。我们对某些现象已熟视无睹:案前那一群群孜孜不倦地批改着学生作业的疲惫的身影,讲台边那一阵阵带着助麦却依然嘶哑的传道声,教室里晨读时的那一份份乏味与单调,班会课上那一片片严厉的训斥与责备,家长会上那一张张困惑无助的脸庞,还有那么多的单调歌喉中鸦雀无声、催人入眠的课堂……
带着凝重的思索,我们不禁要问:《课程标准》更新了,我们的课程观随之更新了吗?我们的教学方法更新了吗?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非得让自己这么累不可吗?鉴于此,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力于实效教学,在以下几种常态教学情景下教育的思路和方法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旨在抛砖引玉。
1.早读课(领头羊和羊群效应)
常态下的放养式自由的早读,通常效率不高。早读课该怎么才能实现高效?这是许多文科老师,尤其是英语老师经常琢磨的一个问题。从外语教学的互动角度,我们尝试了这样的“偷懒”。
“偷懒”前,我们以备课组为单位,借助“同事互动”,把近期学习过的语汇知识(含语用、短语、句式及经典句型等),在课堂适当的讲习后,分批打印,发给同学。
“偷懒”中,我们先让课代表(“领头羊”)示范领读(在一节早读课上,通常可以诵读相关内容2~3 遍)。以后的早读课上,每次由老师指定、同学推荐或自荐的同学到台前领读。这样下来,每个同学在每个学年度可轮到两至三次领读的机会。他(她)带领着伙伴们一起滚雪球,共同提高。通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同学们的语言积淀厚实了,语感增强了。
“偷懒”后,我们发现,同学之间的差距渐渐地缩小了,考试检测时丰收的面扩大了,尤其是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学习能力提高了不少。
2.互动课堂(“伙伴互动”中的及时反馈)
实效教学离不开及时的反馈。在常态教学的检测环节上,我们扬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偷懒”地借助“伙伴互动”(魏玉平,靳贺良,2006),有效地实现了及时反馈。
“偷懒”前,师生达成共识,每周进行3-4次的课堂检测。检测前,事先告知学生待检测的内容(通常是早读课所诵读的语汇知识)。
“偷懒”中,我们采用传统的听写方式,且略给学生时间重温检测内容。但听写之后,我们打破了传统的老师课后批阅、次日反馈的惯例,让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以同桌、同组或分组交叉的方式当堂批改,合作纠错。约两分钟后,小组长将结果当堂反馈。在师生共同反馈的过程中,及时总结,及时表扬和批评,充分认同学生认知能力差异的合理性,尤其关注那些进步较大的“问题学生”。
“偷懒”后,我们发现,语汇知识过不了关的学生,越来越少。究其因,可能是主体的互动批改,让师生双方得到了检测的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与此同时,在相互批改的过程中,学生们又一次温习了必须掌握的相关知识,也强化了对伙伴的责任感。
3.班会课( 植根于心灵深处的班级文化)
班会课是师生之间心灵交融、共识达成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常规教育过程中,我们“偷懒”地和学生们一起,建设和管理班级。
“偷懒”前,我们以“理解他人、挑战自我”为班训,会同班委会和团支部,商讨本学期班级建设和管理的计划,在反复征求同学的意见后,确立方案。
“偷懒”中,在常规教育任务完成后,我们放手,让班委会组织主题班会活动(如就时尚话题展开的讨论或辩论等),或让团支部组织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如班级郊游、爱心义卖、关注弱势群体等)。更多的时候,我们采用班会书面小作文或口头演讲等方式,以“理解他人、挑战自我”、“假如我是……,我会……”等话题,人人展示、相互交流、共同研讨,通过思维碰撞,迸发火花,产生思想共鸣。
“偷懒”后,我们发现,班级氛围和谐、上进,凝聚力加大了,进取心增强了。究其因,可能是老师从班会的“组织者和训导者”转化成了“参与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文化的建设者和管理者。同学们把集体的成功放在首位,真正理会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在班训的感召下,“理解”成了诸多情感交流与沟通的催化剂。
毋庸置疑,生活中最有用的知识是方法。针对教育教学的效果检验与评估而言,我们认为,过程好了,结果就不会差;学生动起来了,他们的发展就一定不会差。余慧娟老师在解读基础教育专家邓可清的“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管理理念时,提出了“位育,教育之最大民生”的教育见解(余慧娟,2010)。我国著名教育家学潘光旦早在1933年就提出,“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叫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之大欲”。让我们大胆推测,如果在常态常规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能从学生的实际(过去、现状、角度、高度)出发,着眼实效,“安所遂生”,少一些徒劳,多一些“偷懒”,少一些包办和控制,多一些预设和谋划,如问题、困难的前瞻,方略、技巧的揣摩等,担当热心帮助者和平等参与者的角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位”,给予他们松紧适度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师生互动”和“伙伴互动”,借助适切的监控和反馈机制,唤起许多沉睡的潜能,开启若干幽闭的心扉,让他们释放出无比灿烂的阳光,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不会如此的这般沉重,我们的教育才会真正实现其要义,才会抵达“教育之最大民生”(余慧娟,2010)。
我们坚信:只有唤醒师生个体灵魂且释放其生命活力的教学,才是适用的、高效的、美丽的,只有“内化”、“境化”、“趣化”、“情化”且“活化”了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是实质上的以人文素养为目标的“生命化课堂”,才能从教育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才能达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