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1799f37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c3.png)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
接种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防止疾病的传播,避免造成疫情的爆发。
但是在进行预防接种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免疫程序
在接种前,需要确定接种计划和免疫程序。
不同地区、不同年龄
段及不同目的的人群,接种的程序和接种的疫苗也会有所不同。
所以,建议大家在接种前,先咨询医生或者公共卫生机构的专业人员,认真
了解接种计划和免疫程序。
二、选择正规接种单位
为了保证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接种单位,比
如医院、疾控中心、预防保健机构等。
这些单位都具有正规资质和专
业技能,能够对接种疫苗进行质量控制和跟踪调查,保障接种的安全
和有效性。
三、遵守接种规定
接种前,需要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并严格遵守接种规定。
比如,要注意接种的时间、接种部位、疫苗种类等方面,避免接种不规范或
超过推荐时间的疫苗。
四、应抗拒错误观念
在接种时,不应听信谣言和错误观念。
许多谣言会误导公众,以致不愿接种疫苗,这会影响接种效果和疫苗免疫效果,也可能造成个人和公共卫生的风险。
五、关注接种后的反应
接种后,需要注意身体反应和不良反应。
一般来说,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发红、发肿等轻微反应,这些反应通常是正常的,不需要太过担心。
但如果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重度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就医。
总之,预防接种对于维护个人和公共卫生非常重要。
在进行接种时,需要从接种程序、接种单位、规定、错误观念、接种反应等方面都要注意,这样才能保证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服务注意什么
![预防接种服务注意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02b010b8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71.png)
预防接种服务注意什么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能够让人体获得对特定疾病的免疫保护。
为了确保接种服务的安全和有效,以下是值得注意的几点:1. 接种前的咨询和评估:在接种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咨询和评估,了解接种者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等重要信息。
医务人员应该询问关于接种者的过敏史、既往接种史、个人疾病史和家族疾病史等问题,以便确定合适的接种方案。
2. 接种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在确定接种计划时,医务人员需要注意接种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是指接种者符合接种指南中的接种条件;而禁忌症则是指接种者因为某种健康原因而不适合接种或推迟接种的情况。
常见的禁忌症包括免疫缺陷病、白血病、恶性肿瘤、对接种疫苗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等。
医务人员应该仔细评估接种者的禁忌症,并据此决定是否进行接种。
3. 接种现场的卫生环境:在接种现场,医务人员应该确保卫生环境的干净和整洁。
接种器具、废弃物的处理,以及接种现场的通风等都需要符合卫生标准,以防止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4. 接种器具和疫苗的质量控制:医务人员应该使用符合质量控制要求的疫苗和接种器具。
疫苗和接种器具的质量控制包括对生产和储存的控制,以确保其效力和无菌性。
5. 接种者知情同意:接种者或其监护人应该在接种前充分了解疫苗的种类、接种目的、效果和可能的副作用等信息,并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接种。
医务人员应该向接种者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解答相关问题,并与接种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6. 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接种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接种者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关记录。
观察期间需要特别关注接种反应的情况,如局部红肿、疼痛等,以及可能的过敏反应。
对于接种反应较严重的情况,医务人员应该及时处理,并记录相关信息以供后续参考。
7. 接种后的护理和咨询:接种后,医务人员可以为接种者提供相关的护理和咨询。
这包括如何处理可能的接种反应、如何监测免疫应答的效果以及接种后的注意事项等。
适当的护理和咨询可以帮助接种者更好地应对接种过程中的不适和理解接种的效果。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护理的注意事项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护理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1e782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d.png)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每个儿童在成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接种各种疫苗,除了预防一些基础性疾病以外,最关键的是可以减少后期潜在疾病的威胁,为后期身体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在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怎样做好儿童的护理工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是充分确保疫苗接种效果以及应对各种不良反应的关键所在。
那么,在儿童预防接种前后应该怎样做好各方面护理工作?下面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些注意事项。
1、预防接种前护理注意事项(1)检查儿童身体每次预防接种前均应携带儿童预防接种证到指定接种点进行接种,在预防接种之前,最先要做的护理工作就是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状态良好,所以家长要带领儿童到医院做一些基础性身体检查,或者是按照预防接种要求检查一些常规项目,以此来保障儿童身体健康程度符合接种要求。
如果检查出儿童患有一些过敏性疾病或者是存在一些急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可以暂时不进行预防接种,按照医生嘱咐延后接种时间,如果不暂停接种,不仅会对实际预防接种效果造成巨大影响,最关键的是会加重病情,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最关键的是要向医生报备孩子是否有过疾病史,或者是近期使用过免疫球蛋白或者是免疫抑制剂等情况,在医生系统检查后如果没有接种禁忌症,便可以接种,之后由接种人员在证件上记录、签字、盖章,防止发生错种、漏种、重种。
(2)提前给儿童洗澡在疫苗接种完成以后,儿童皮肤位置会留下针眼,所以,为了防止局部细菌感染情况的出现,在二十四小时内不可以给儿童洗澡。
因此家长就需要在预防接种的前一天给儿童洗澡,确保其皮肤清洁度。
(3)做好饮食搭配在进行预防接种之前,家长还需要做的护理工作就是做好基础饮食搭配,保障日常饮食的合理性,主要就是要尽可能的给儿童吃一些较为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药粥、小米粥等,但是要控制食量,防止饮食过多,导致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哭闹而发生呕吐,导致身体不适。
另外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之前,在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之间内不可以给儿童和牛奶或者是热水,防止对疫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预防接种须知
![预防接种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b29cfc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a.png)
预防接种须知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为了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以下是预防接种的须知事项:1. 接种时间: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接种时间通常在婴儿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随后按照接种计划进行接种。
接种计划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和疫苗种类的需要进行调整。
2. 接种地点:接种通常在医疗机构或指定的接种点进行。
确保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有合格的医生或护士进行接种。
3. 接种疫苗:根据接种计划,选择正确的疫苗进行接种。
不同的疫苗可以预防不同的疾病,例如百日咳、麻疹、流感等。
接种前,医生或护士会详细解释疫苗的种类、作用、副作用等信息。
4. 接种前的准备:在接种前,应向医生或护士提供相关的健康信息,例如过敏史、病史等。
如果有特殊情况,如孕妇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群,需要在接种前咨询医生。
5. 接种过程:接种通常通过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进行。
医生或护士会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注射。
接种过程可能会有一些短暂的不适感,如轻微的疼痛或红肿,但通常会很快消失。
6. 接种后的观察:接种后,应在医疗机构等待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发红、发热等,但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微和暂时的。
7. 注意事项:在接种后,应注意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或按摩注射部位。
如果出现持续的不适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
8. 接种记录:接种后,医生或护士会提供接种记录,包括接种日期、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批号等信息。
保留好接种记录,以备将来参考或需要。
9. 接种计划:根据国家卫生部门的要求,接种计划可能会有更新或调整。
及时了解最新的接种计划,确保按时接种所需的疫苗。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遵循以上须知事项,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建议咨询医生或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士。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75dfa0f8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9.png)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与禁忌症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接种,接种前应详细咨询医生,明确相关剂量、注射部位及有关注意事项。
2、选择正规厂家的疫苗,且疫苗必须保存在恒温冰箱中,不得放置在阳光下或高温环境,以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效力。
3、接种时应携带有关疫苗的处方书,并在处方书上记录每一次的接种时间及接种人员,以备后续随访使用。
4、注射完疫苗后要在医院安排好监测和随访,特别是对于新生儿接种疫苗时,应根据医生的指示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的禁忌症:
1、患有急性传染病的患者不宜接种。
2、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不宜接种,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白血病等。
3、接种后如出现发热、皮疹、肿胀、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治疗。
4、孕妇不宜接种疫苗,注射时应避免接触血液及其他体液。
预防接种前后需注意的事项
![预防接种前后需注意的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0809b5d108a1284ac85043f1.png)
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家长最主要的是应该确定宝宝近几天有没有接触过正在患传染病的人,有没有发热、拉肚子、咳嗽等症状2、看宝宝有没有禁忌症和过敏史。
如先天性心脏病等心脏疾患、肝肾疾病、活动性肺结核、皮肤化脓性疾病;有急性传染病或尚未超过检疫期;有过敏史、惊厥史等都属不能进行预防接种的范畴。
3、一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的不宜接种活疫苗外,如果宝宝正在接受皮质激素、放射治疗或抗代谢药物治疗,就应咨询医生推迟预防接种时间。
4、家长要事先准备好宝宝的《预防接种证》,以便让医生凭证接种,并在证上登记接种的疫苗名称和日期,以防止错种、重种和漏种。
要了解这次接种的是什么疫苗,如果宝宝接种过这种疫苗,并在上次接种这种疫苗后出现过发高热、抽搐、尖叫等严重的反应,或有荨麻疹、哮喘等过敏反应时,都要告诉医生,看这次能不能再接种这种疫苗。
如果是以前没有接种过的疫苗,家长要了解这种疫苗的性质、作用和接种后的反应,以便回家后注意宝宝的适应状况。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一定要留在医院观察30分钟,以防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2、注射疫苗后的三天内洗澡时要避免注射部位被污染,以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受凉和剧烈活动。
3、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应用凉开水溶解后服下或直接吞服,服药前后一小时内避免过热饮食,保证减毒活疫苗发生效应。
4、接种卡介苗后二至三周,局部可逐渐出现红肿、脓疱或溃疡,三周后结痂。
形成小疤痕,如果反应较重,可形成脓肿,则应速去医院处理,但禁忌切开排脓,否则切口不易愈合。
5、注射疫苗后,个别孩子在二十四小时内体温会有所升高,可给孩子多喝些开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与降温,切莫随意使用抗菌素类药物,若有高热或其它异常反应,则应及时请医生诊治。
6、注射完流感疫苗后,很多孩子会出现低热、头痛、乏力等症状,个别的还会伴有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
但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用担心,1—2天后反应就会自然消失。
7、当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毛巾做热敷,每天4—5次,每次10—15分钟;对较重的全身反应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一点药。
预防接种及其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f041d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8.png)
预防接种及其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是指通过注射疫苗,引发免疫机体,使身体可以抵御其中一种疾病的感染。
预防接种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人群的免疫力。
下面将介绍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的一些疫苗。
注意事项:2.接种前要告知医生或疫苗接种人员个人病史,包括过敏史、呼吸道疾病史、免疫系统疾病史等,以便医生进行评估和决定是否能接种疫苗。
3.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的人不宜接种疫苗。
4.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接种疫苗会对孕妇、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但孕妇最好在怀孕前或孕早期完成一些必要的疫苗接种,例如风疹疫苗、乙肝疫苗等。
5.接种前应检查疫苗的保存条件和使用期限,确保接种的疫苗是在有效期内。
6.接种后要注意观察接种者的反应,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一般比较轻微,如发热、红肿、疼痛等,通常在数天内自行消失。
但如果出现过敏反应、高热持续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就医。
7.接种后需避免在一段时间内接触到可能引发疾病的环境,尤其是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应避免与病原接触。
8.儿童接种时,家长要及时记录疫苗的接种时间和疫苗的类型,以备不时之需。
常见的一些疫苗:1.百白破疫苗: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建议儿童定期接种。
成人和青少年也可以接种。
2.麻疹、腮腺炎和风疹联合疫苗:用于预防麻疹、腮腺炎和风疹,建议于儿童年龄接种。
3.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建议婴儿出生24小时内接种,至少接种3剂。
4.肺炎球菌疫苗:用于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建议婴幼儿和年长者接种。
5.流感疫苗:用于预防流感病毒感染,每年根据季节变化接种。
6.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建议儿童接种。
预防接种的目的旨在预防和控制人群中疾病的传播,提高人群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但是预防接种并不可以代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正确的手卫生和健康饮食等也是防止疾病传播和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措施。
总之,预防接种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接种最全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最全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2adb3fc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c4.png)
预防接种最全的注意事项对于正处在生长发育重要阶段的儿童,对其进行预防接种成为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被各类疾病传染的重要措施。
但是你知道预防接种也不是随便进行的吗?其实,预防接种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1.在预防接种之前需要家长做什么?首先,在儿童出生后,需要家长在其出生后或迁入后的一个月内,到当地卫生院防保科进行登记和建簿,同时领取《儿童预防接种证》和《儿童预防接种票据》;当拿到这两本证件后,就可按照相应接种流程带领儿童到指定医疗机构接种。
其次,儿童家长要知道,预防接种后,疫苗的效果并不是立即生效的,其生效时间与疫苗接种的类别、次数、途径,以及儿童身体情况相关。
同时,还有一些疫苗需要根据生效后的儿童机体免疫情况确是否应该再次接种。
简而言之,需要儿童家长在带领儿童进行第一次预防接种时,问清接种次数。
最后,为了避免预防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前问好本次接种前的相关适宜,并要将儿童近期的情况,以及以往预防免疫接种情况告知医生。
除此以外,还需要儿童家长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在带领儿童预防接种前,要确保儿童精神充沛,不能过度劳累。
(2)对于即将要接种的部位,要做好清洁工作,不要让儿童抓挠。
(3)在进行预防接种之前,不要给儿童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4)如果不是给儿童服用脊灰糖丸,那么在预防接种前,可让儿童多喝一些温水。
2.预防接种后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关于预防接种,主要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到儿童的机体内,然后促使机体产生一种抵抗感染的良性免疫反应,以此实现预防疾病的目的。
需要家长们了解,这些生物制品对机体而言是外来物,无法保证儿童在接种后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但是,大多数的不良反应都是无害的,具有一过性,也就是可在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
比如,有些儿童在进行完预防接种后,会出现发烧、局部红肿、局部疼痛等问题,其属于正常现象,并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大概两三天即可消失。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f57ba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7a.png)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注意事项
1.预防接种前:
-了解疫苗信息:家长应该主动了解疫苗的基本信息,包括疫苗的种类、用途、副作用和禁忌症等。
这有助于家长在接种前做好相关准备和了解可能的反应。
-检查孩子的健康状况:家长要确保孩子在接种前身体健康,没有发烧或其他不适的症状。
如果孩子有任何健康问题,应及时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重新制定接种计划。
2.预防接种后:
-观察反应:在接种后的几小时到几天内,家长应认真观察孩子的反应。
正常反应可能包括接种部位红肿、轻微发热、一时性疲倦等。
如果出现持续高热、剧烈疼痛、呕吐或其他严重不适症状,应尽快就医。
-饮食和休息:接种后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时性疲倦和食欲不振的情况。
家长应提供丰富的营养饮食,并让孩子多休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避免剧烈活动:家长应告诉孩子接种后一段时间内避免过多剧烈活动,以免引发接种部位的不适和并发症。
-注意接种记录:家长应妥善保管接种记录卡,并定期向儿童医生确认接种情况。
接种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保护孩子的免疫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注意疫苗接种时间表:根据医生的建议和疫苗接种时间表,家长应确保及时接种所需的疫苗,避免错过接种的最佳时机。
总的来说,儿童预防接种前后需要家长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做好接种后的护理。
及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并与儿童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有助于确保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
在家长的关注和护理下,孩子能够更好地度过接种后的恢复期,并在日后免受疾病侵袭。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4eea5ab3b3567ec112d8a9e.png)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1.接种的准备工作接种场所应光线明亮,空气流通,冬季室内应温暖。
接种用品及急救用品要摆放有序。
严格遵守消毒制度,要做到每人用一副注射器、一个针头,以免交叉感染。
2.受种者的准备做好解释、宣传工作,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争取家长和儿童的合作。
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应清洁,防止感染。
接种最好在儿童饭后进行,以免晕针。
3.严格掌握禁忌证接种前认真询问病史及传染病接触史,必要时先做体检。
(1)一般禁忌证:急性传染病,包括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而未过检疫期者;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病、较重的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哮喘、荨麻疹等过敏史者;严重的湿疹或化脓性皮肤病者;有癫病或惊厥史的小儿;慢性疾病急性发作者;以及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
(2)特殊禁忌证:有过敏史者慎用动物血清制品;体温高于37.5oC,或一周内每日腹泻4次以上的儿童,严禁服用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如放射治疗、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和细胞毒药物均能降低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应尽量推迟常规的预防接种;近1个月内注射过丙种球蛋白者,不能接种活疫苗;各种制品的特殊禁忌证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执行。
4・操作要点(1)严格查对:仔细核对儿童姓名和年龄;严格按照规定的接种剂量接种;注意预防接种的次数,按使用说明完成全程和加强免疫;按各种制品要求的间隔时间接种,一般接种活疫苗后需隔4周,接种死疫苗后需隔2周,再接种其它活或死疫苗。
(2)生物制品的准备:检查制品标签,包括名称、批号、有效期及生产单位,并做好登记;检查安额有无裂痕,药液有无发霉、异物、凝块、变色或冻结等;按照规定方法稀释、溶解、摇匀后使用;严格无菌操作;抽吸后如有剩余药液,需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安部口;在空气中放置不能超过2小时;接种后剩余药液应废弃,活菌苗应烧毁。
(3)局部消毒:用2%碘配及75%乙醇消毒皮肤,待干后注射;接种活疫苗、菌苗时,只用75%乙醇消毒,因活疫苗、菌苗易被碘配杀死,影响接种效果。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14c33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0.png)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种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
接种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人的健康,还可以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
然而,在进行预防接种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我们注意。
1. 先进行健康评估:在接种前,医生会进行一次健康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接种疫苗。
告知医生有关个人和家族的疾病史,以便医生进行评估。
2. 遵循接种时间表:根据不同疫苗的推荐接种时间表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和几岁时,婴儿和儿童需要接种多种疫苗以建立免疫力。
成年人也需要进行疫苗接种来强化免疫力。
及时、准确地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3. 检查疫苗有效期和保存条件:在接种前,检查疫苗的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确保疫苗质量和有效性。
过期或保存不当的疫苗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作用。
4. 了解疫苗免疫策略:不同疫苗的免疫策略可能有所不同,其中包括剂量、接种次数和接种间隔等。
了解疫苗接种策略,按照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并接种所需次数的疫苗。
5. 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很少数人在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发热等。
但是,这些反应通常是轻微的,并在短时间内消失。
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寻求医生的帮助。
6. 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在一次接种中同时接种多种疫苗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因此,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在不同时间点接种不同的疫苗。
7. 接种部位和方法:疫苗的接种部位和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脊灰疫苗通常是通过口服给药接种,麻疹疫苗和流感疫苗通常是通过注射接种。
确保正确的接种方法和部位,以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8. 接种后保持接触:接种后,保持与医生的接触,及时报告任何异常反应或症状。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和相关检测,以确保接种后的免疫反应。
9. 注意免疫接种的禁忌症:接种前需要注意是否有接种的禁忌症。
有些人可能存在某些疾病或情况,禁止接种某种疫苗。
例如,孕妇通常不建议接种活疫苗。
儿童体检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儿童体检预防接种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bb18395f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0.png)
儿童体检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准备
1.确保儿童身体健康,如有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应推迟接种。
2.提前准备好相关证件和资料,如儿童预防接种证、身份证明等。
3.避免儿童空腹接种,建议在接种前适当进食,以避免晕针等不良反应。
二、接种时间
1.按照规定的接种时间进行接种,确保接种效果。
2.如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接种,应咨询医生或相关部门,以确定是否需要补种。
三、接种部位
1.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接种,避免接种部位错误导致不良反应。
2.接种后应保持接种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
四、接种后护理
1.接种后应留观30分钟,如有异常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接种后应多饮水、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刺激性食物。
3.如出现发热、红肿、疼痛等轻微不良反应,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五、疫苗保存
1.疫苗应存放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疫苗使用前应检查有效期和外观质量,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
六、按时复查
1.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复查,确保疫苗接种效果。
2.如出现漏种等情况,应及时补种。
七、预防意外伤害
1.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应避免摔倒、碰撞等意外伤害。
2.如出现意外伤害,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八、心理疏导
1.儿童在接种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家长应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
2.可以通过与医生交流、观看疫苗接种相关绘本等方式来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286aff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3.png)
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是一种重要的防疫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很多传染病。
但是,在进行接种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项,以保证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注意事项。
一、接种前的准备1.了解接种计划:在进行接种前,需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的接种计划,并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相应的接种。
2.检查身体状况:如果您感觉身体不适或患有某些疾病,应该先咨询医生并等待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接种。
3.告知医生过敏史:如果您有过敏史或对某些物质过敏,应该提前告知医生。
二、选择合适的接种场所1.选择正规医院:在进行预防接种时,应该选择正规医院或卫生机构,并确认其具有合法资质。
2.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尽量避免在人群密集场所进行接种,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3.注意卫生环境:选择卫生环境良好的场所进行接种,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1.遵守医生指导:在接种前,应该听从医生的指导,按照要求进行准备。
2.检查疫苗包装:在接种时,应该检查疫苗包装是否完好,并确认其未过期。
3.注意注射部位:注射部位应该选择正确,并保持清洁和干燥。
4.观察接种反应:接种后,应该留意身体反应,如发热、红肿等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
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休息充足:接种后需要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2.观察身体反应:接种后需要留意身体反应,并及时告知医生。
3.避免交叉感染: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或与患有传染病的人近距离接触。
五、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接种。
2.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接种,并在接种后留意身体反应。
六、其他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接种:过度接种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应该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应的接种。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风险。
以上就是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接种须知
![预防接种须知](https://img.taocdn.com/s3/m/8330fd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19.png)
预防接种须知一、背景介绍预防接种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注射疫苗,使人体产生免疫力,从而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为了确保接种的效果和安全性,以下是预防接种的须知事项。
二、接种前的准备1.了解接种计划:根据当地卫生部门的规定,了解儿童和成人应接种的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
2.咨询医生建议:在接种前,咨询医生了解个人的接种需求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孕妇、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
3.检查接种禁忌症:某些人群存在接种禁忌症,如过敏史、免疫缺陷等,应在接种前排除。
三、接种时的注意事项1.选择正规接种机构:选择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或接种点进行接种,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核对疫苗种类和批号:在接种前,核对疫苗种类和批号,确保接种的准确性和追溯性。
3.告知医生个人情况:接种前告知医生个人的健康状况、过敏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接种的适宜性。
4.注射部位的选择: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上臂三角肌或臀部外上侧。
5.接种后的观察:接种后在医生或护士的监护下观察30分钟,以应对可能的过敏反应。
四、接种后的注意事项1.观察接种部位:接种后应密切观察接种部位,如果出现红肿、疼痛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2.注意接种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一些轻微的接种反应,如发热、疲倦等,一般会在几天内自行缓解。
3.避免接种禁忌行为:接种后一段时间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酒等可能影响免疫效果的行为。
4.接种证明的保留:接种后,妥善保留接种证明,以备将来需要查询或证明接种情况。
五、常见疫苗的接种须知1.乙肝疫苗:乙肝疫苗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按照接种计划完成3针基础免疫后,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2.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按照接种计划完成5针基础免疫后,需要进行加强免疫。
3.麻疹疫苗:麻疹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按照接种计划完成2针基础免疫后,可以获得长期免疫力。
4.流感疫苗: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更为重要。
简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简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1235022b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c.png)
简述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接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以下是一些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1.了解疫苗种类和适应症:在接种前,应了解疫苗的种类、作用、适用人群以及接种的禁
忌症等。
每种疫苗都有其适用的年龄范围和特定的接种程序,家长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接种。
2.确保孩子健康状况良好:在接种前,应确保孩子的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热、咳嗽、腹泻
等症状。
若有慢性疾病或过敏史,应在接种前告知医生。
3.按时接种:每种疫苗都有规定的接种时间和程序,家长应按照规定时间带孩子去接种。
若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接种,应咨询医生或疫苗接种机构。
4.留观30分钟:接种后,应在留观区观察30分钟,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
留观期间,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5.注意饮食和运动:接种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过量出汗,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
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6.避免洗澡:接种后,应避免让孩子洗澡,以免引起局部感染或不良反应。
7.留意不良反应:接种后,部分孩子可能会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不良反应。
这些
反应大多属于正常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高热、过敏反应等,应及时就医。
8.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在接种疫苗时,应避免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
每种疫苗都需
要一定的时间来产生免疫力,同时接种可能会影响免疫效果。
总之,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需要注意上述事项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82c804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bc.png)
预防接种注意事项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了确保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
第一,接种前了解病种和疫苗的相关信息。
在接种之前,应该了解接种的疫苗种类、接种方法、接种时间和接种单位的资质等信息。
同时,也需要了解被预防的病种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和症状,以便正确理解和评估接种对自身和他人的保护作用。
第四,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
接种后,应留在接种单位观察一段时间,观察有无异常反应。
接种部位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搔抓。
根据医生的建议,提前备好可能使用的退烧药和止痛药。
第五,接种时告知医生接种史和用药史。
告知医生自己和家人的接种史和用药史是非常重要的。
一些疫苗不宜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或者可能会与之相互影响,因此告知医生是为了确保接种的安全性。
第六,避免在传染期接种。
如果自己或家人处于传染期,应推迟接种。
一方面,因为传染期时身体正处于病毒繁殖和免疫反应的关键时期,接种可能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另一方面,接种疫苗后,身体免疫系统会被激活,对病毒产生免疫反应,可能会引起症状加重或并发症。
第七,接种后定期复诊。
接种后,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诊。
复诊可以了解接种后的免疫效果和副作用,及时给予评估和处理。
同时,定期复诊也有助于了解疫苗种类和接种时间的调整。
总结起来,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接种前和接种后都有注意事项。
了解疫苗和病种相关信息,确保自身健康状况适合接种,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注意接种后的观察和护理,告知医生接种史和用药史,避免在传染期接种,定期复诊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正确进行预防接种,才能更好地预防传染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南辰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家长告知书
![南辰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家长告知书](https://img.taocdn.com/s3/m/e241146caf1ffc4ffe47ac85.png)
南辰乡卫生院儿童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家长告知书
为了保证预防接种安全,接种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必须首先知晓有关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预防接种前和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在每次预防接种时应进行对照,如果有符合本告知书注意事项的情况,或者有其他本告知书未提及但接种对象/监护人认为有可能影响预防接种安全的情况,必须事先告知医生。
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
有以下情况者暂缓进行预防接种,情况缓解或痊愈后再进行接种:
●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湿疹及化脓性皮肤病者;
●发热>37.5℃者(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可能会加重病情,并可能发生偶合事件);
●每天排便次数超过4次者,暂缓服用脊灰疫苗(腹泻会使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腹泻可能还为病毒所致,可能发生偶合事件)。
有以下情况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结核病者(体质较差,患病器官不堪重负);
●神经系统疾病者,如癫痫、脑发育不全;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不够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欠佳);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者(可能对疫苗的某些成分过敏);
●罹患各种疫苗说明书中规定的禁忌症者。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后应多休息,多饮开水,并注意注射局部的清洁,以防局部感染。
●接种后如果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反应,应及时告知接种单位医生做好对症处理。
●极个别人可能会出现高热(>38.5℃)或持续发热数日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防延误病情。
并告知接种单位做好相关记录。
预防接种的哪些注意事项,你知道吗
![预防接种的哪些注意事项,你知道吗](https://img.taocdn.com/s3/m/7012a30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9.png)
预防接种的哪些注意事项,你知道吗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家长带孩子去接种疫苗时,由于穿的衣服袖子太紧,不方便露出接种部位;有的家长带孩子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后不到14天,又跑去门诊打其他疫苗,因接种间隔未到时间,只能无功而返;有的家长带孩子接种疫苗忘记带预防接种证……诸如此类情况时有发生。
为了更好地预防疾病,健康成长,我们从出生起就接受各种疫苗接种。
对于这些疫苗接种,不仅要注射,还要了解疫苗接种前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一、接种疫苗前,家长需知晓这3点首先,家长应带儿童到政府部门认定合格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防接种。
其次,接种前向接种人员如实提供受种人的健康状况,以便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再次,如发现接种后出现可疑情况,应立即咨询接种工作人员,必要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二、以下8种情况不宜接种疫苗1、体温超过37.3℃;2、重度营养不良,患有严重佝偻病、贫血等;3、处于疾病急性期,比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4、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处于过敏发作期;5、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6、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7、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8、防御机能不全,患有某些严重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等。
三、预防接种前的注意事项接种前一周内要精心照顾孩子,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
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1、带上儿童疫苗接种证。
这是婴儿接种疫苗的身份证明。
以后你需要检查宝宝的入学情况。
2、和医生好好谈谈。
如果有任何禁忌症和谨慎,让医生准确知道,以保护宝宝的安全。
3、给宝宝洗澡。
接种前一天给宝宝洗澡,保持接种部位清洁。
给孩子穿干净、宽松的衣服,最好是上下分身的衣服,便于露出接种部位且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并根据天气的变化穿合适的衣服,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4、接种当天在家给孩子提前量一下体温。
凡口服疫苗前30分钟避免喂奶喂水,但也需避免饥饿状态。
5、需要注意结核病、急性传染病、肾炎、心脏病、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湿疹、免疫缺陷病皮肤敏感等会对接种产生影响,以医生建议为主。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a173c503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4.png)
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但在接种后,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接种效果和保障个体健康。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1. 疼痛和不适:
正常反应: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的局部疼痛、红肿、发热等反应,这些是正常的生理反应,通常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
缓解措施:可以在接种部位冷敷或使用非处方药物如布洛芬缓解不适,但请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
2. 饮食和休息:
保持充足休息:在接种后,为了让免疫系统更好地应对疫苗,建议保持充足的休息。
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3. 避免感染:
接触感染:在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避免与有感染病症状的人密切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公共场所:尽量避免在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逗留,特别是在接
种后的首几天。
4. 注意体征变化:
观察异常症状:定期观察身体有无异常症状,如持续发热、呼吸急促、皮肤出现不适等,及时就医。
5. 注意副反应:
严重反应:尽管疫苗接种通常是安全的,但极少数人可能出现过敏反应等严重副作用。
若接种后出现呼吸急促、胸闷、意识模糊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6. 遵循医嘱:
医生建议:在接种前后,务必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接种,完成所有必要的疫苗。
7. 记录接种信息:
疫苗证明:妥善保管接种证明,记录接种的疫苗类型和接种日期,以备将来参考。
这些是一般情况下的注意事项,具体情况可能因疫苗类型、个体差异等而异。
在接种前,最好咨询专业医生,了解相关信息,并在接种后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求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二区邓金霞
一、与新生儿相关的疫苗
1、卡介苗 2、乙肝疫苗
(一)卡介苗接种安全注意事项
规格和稀释 1、每安瓿5人份含卡介菌0.2-0.3m安瓿自稀
释时起 ,在2小时内用完,以防污染。
(二)卡介苗接种对象和时间
1、初种:以新生儿为主要对象,除禁忌症 外,新生儿应在出生后三天内接种,特殊 情况,新生儿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接种。
(四)接种方案
左上臂三角肌外下缘1/3处皮内注射0.1ml 卡介苗可与百白破、麻疹、小儿麻痹糖丸、
乙肝疫苗采用同时不同臂接种。但其它生 物制品预防接种后半个月,方可进行卡介 苗接种。卡介苗接种后一个月,可进行其 他预防接种
(五)卡介苗一般正常反应
接种BCG:局部红肿-化脓或溃疡-结痂-疤痕 1、2-3天:局部皮肤红色,无硬结,可消退 2、2-3周:局部红肿硬结-小脓疱-破溃结痂 3、2-3月:吸收或形成4-6mm瘢痕。
(六)实施差错事故
1、部位错误(接种到右手臂) 在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登记,并注明接种部位,
并告知家属接种部位和注意事项。 2、剂量错误(0.1ml)
接种过程中如遇到针头脱出,剂量不足时,在 原针眼处继续注射,总量不得超过0.1ml 3、深度错误(误注皮下或肌肉)
立即停止、并回抽已注入的药液,在保持回抽 状态的同时拔针,报告护士长,医生。
2、未接种卡介苗的3月龄以下儿童可以直 接补种。3月龄至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 试验阴性者可补种。 4岁以上儿童(含4岁) 不予以补种。
(三)卡介苗禁忌症
体重在2500克以下,生活能力不够成熟,早产或未 成熟儿。
难产分娩创伤并有显著临床症状者 。 病理性黄疸 伴有明显先天性畸形和先天性疾病者 发热(>37.5℃) 有顽固性呕吐及严重消化不良者 有皮疹或脓皮病者 感染性疾病
(六)实施差错事故
3.2. 12小时内及早给予局部封闭。异烟肼注身液 50mg加0.5%普鲁卡因注射部作环形封闭。每日一 次,连续3天后改为每3日一次,共8-10次。
3.3. 按医嘱化验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 尿常规,胸部X片检查,以备鉴定之用。
做好记录和知情告知,随访和追踪。 报告护理部、医务科、质控科、疾控中心。
疫球蛋(HBIG), 0-1-6 3、母亲HBsAg不清:12h内接种乙肝疫苗,检测
母亲HBsAg(+),7天内补种HBIG ,0-1-6
(九)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新生儿体重<2000g
母亲HBsAg(+)或不清:12h内种乙肝疫 苗和HBIG 0 + 0-1-6
二、预防接种后的工作
1、剩余疫苗处理 2、废弃已开启疫苗瓶的疫苗(75%酒精浸
(七)乙肝疫苗接种安全注意事项
1、乙肝疫苗10ug(CHO细胞) (疫苗为白色混悬液体,可因沉淀而分层,
易播散,不应有摇不散的块状物。) 2、储存:避光,2-8℃冷藏保存,严禁冻结。
(八)乙肝疫苗接种对象和时间
对 象:所有未接种、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史不详者。
禁忌症:对乙肝疫苗有严重的过敏史(如荨麻疹、 呼吸困难、口和咽喉部水肿、血压下降、 休克),不要再接种。
3、接种者严格执行按照法律法规、遵守技术规 范与常规,特别是按国家和省发布的接种程序。
4、准确填写疫苗接种的剂量,部位,方法,生 产日期及厂家批号。
谢谢!
泡30分钟)。 3、冷藏容器内未开启的疫苗做好标记,
放冰箱保存,于有效期内在下次接种时首 先使用。
三、如何避免预防接种纠纷
1、在知情同意书清楚写明可能出现的免疫副反 应和接种疫苗禁忌症,让家长对疫苗接种副反应 有正确的认识。
2、把握好禁忌症:接种前要询问病史、过敏史、 现时的健康状况,接种后观察30分钟才离开。
暂缓接种 :1、急性感染或其它严重疾病者应暂缓接 种,待病愈或病情缓和后进行接种。2、新 生儿有以下情况应暂缓接种:严重畸形; 新生儿窒息。
(九)乙肝疫苗接种方案
乙肝疫苗:在右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新生儿体重>2000g 1、母亲HBsAg(-):24h内种乙肝疫苗,0-1
-6 2、母亲HBsAg(+):12h内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