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的《红楼梦》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拉美文学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赢得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近年来,中国当代小说家们也开始借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
魔幻现实主义强调对于现实与幻想的交织,以及对于生活细节的精致描写。
中国当代小说家们通过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使他们的作品更加丰富多样。
一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家们在创作中注重现实与幻想的融合。
他们通过描写奇特的人物和情节,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创造出一个个令人惊奇的故事世界。
这种融合不仅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也增加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与想象。
另一方面,中国当代小说家们在描写生活细节时也注重细致入微。
他们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琐碎细节的描写,使作品更加真实可信。
这种注重细节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与意义。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为作品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当代文学带来了新的探索方向。
借鉴拉美文学的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当代小说家们不断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作品。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借鉴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模仿。
中国当代小说家们在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元素时,也要结合自身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创造出与拉美文学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
只有在保持独立性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创新。
综上所述,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给予了中国当代小说家们新的创作灵感。
通过借鉴魔幻现实主义的元素,他们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文学风格,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内涵。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家们不仅注重现实与幻想的融合,也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中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魔幻的《红楼梦》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来那块“ 灵性已通” 的石头被一僧一道幻化 为一块 鲜明莹洁 的美玉, 带到凡尘 。作者虚构的一个癞头
和 尚和一 个跛 足道人 起到 了连 接天 上与人 间 、 梦幻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2— 2 8 作者简介 : 李晓军( 1 9 6 5 一 ) , 男, 贵州凯里人 , 凯里学院人文学 院副教授 , 研究方向为文 学理论 与写作 。
是 日常 生活 的一 部 分 , 和 普 通 的现 实 没 有 什 么 不 同。人鬼 世界共 存 , 周 围的生活 变成 了一个 半 梦幻
半 现实 的世界 , 给 一切 都 涂 上神 秘 色彩 。而 《 红 楼
大战的灾难 , 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使人变得更 加焦虑、 迷茫 、 压抑和封闭, 也加速了西方传统理性 主义 文化 的毁灭 而使 非理 性 主义 的文化思 潮兴起 。 对宗教信仰 的动摇 、 对人类本性的怀疑 、 对未来命 运 的悲观 使得 和现 代 心 理 学结 合 后 的 现代 主义 文
( 凯 里学 院人 文学 院 , 贵 州 凯里 摘 5 5 6 0 1 1 ) 要: 2 0世 纪 中叶 以来拉 美魔 幻现 实主 义 文 学 蜚声全 世界 , 作 家作 品 众 多、 理 论 构 架 完整 , 造
成 了拉丁美洲文学的空前繁荣, 其魔幻现 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给小说 的创作 带来了革命性的 变化。而比它早两百多年的曹雪芹却在其作品《 红楼梦》 中已娴熟地运 用了魔幻现 实主义 的表
现实 主 义 的创 作 手 法 。那 么 能 打破 这 个 手法 的又 是 什么 强大 的力量 呢 ?用 2 0世 纪风靡 欧美 的现代
现象 , 变现实为魔幻而又不失其真。作品根植于拉 美丰富的社会 、 地理和人文土壤 , 利用本土的印第 安神话把拉丁美洲的那种天然的神秘色彩和魔幻 氛围通过夸张、 怪诞 、 变形等手法 , 表现出迥异于前
第五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第五章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第五章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一、魔幻现实主义概说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文学流派,在整个20世纪西方文学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50年代,六七十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
至今在世界文坛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拉丁美洲,全称:拉丁亚美利加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地处北纬32°42′和南纬56°54′之间,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
因长期曾沦为拉丁语组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现有国家中绝大多数通行的语言属拉丁语族,故被称为拉丁美洲。
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在拉丁美洲形成,和其深厚而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拉丁美洲杂居着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移民、印欧混血人以及被贩运来的非洲黑人,他们的生活形态十分复杂。
一方面,这儿有着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学文明的现代化生活,而同时也还存在着大量宗教迷信的封建式的,甚至是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
这些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非常和谐地混合成一体,构成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
直至今天,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习惯于用神话知识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
而且,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中认为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的。
比如他们坚信,一个人死了之后仍然可以在现实社会中生活。
有的印第安部落到现在还保留着一年一度和死去的亲人"对话"的风俗。
一个人梦中所经历的事,一定会在现实中继续进行下去。
许多印第安人至今仍把梦境和现实混为一谈,等同看待…这些印第安人的古老神话传说以及传统观念像乳汁一样哺育着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成长。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就认为影响他创作的是来自外祖母所讲述的印第安人神话传说。
说中国古典小说下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
說中国古典小说下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作者:袁加鹏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5期【提要】魔幻现实主义滥觞于20世纪的拉丁美洲,其与中国古代文学在魔幻与现实的交融上不期而遇。
虚幻与现实的交响曲,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奏响已久,其运用实现了文学审美与社会功能的和谐统一,最典型的便是《红楼梦》。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探究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于上世纪中叶在拉丁美洲脱颖而出,因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被更广大的中国文学爱好者所认识和接受,譬如同一颗新星在文坛熠熠生辉。
其实这种虚幻与现实交融的艺术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早有笔墨,犹在古典小说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一、作品叙事的虚幻性魔幻现实主义最大特征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以神奇、虚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把神奇和怪诞的人物和情节,以及各种超自然的现象插入到反映现实的叙事和描写中”。
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丰碑,《红楼梦》在叙事内容和结构上正体现这一虚幻性特征,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整个故事情节无不透着玄幻色彩。
僧道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频频现身,其中经常描写求佛问卦之事,与拉美文学中的巫卜之术暗合,文化共性反映在文学上。
其在《红楼梦》中亦为重要角色,开篇一僧一道携“顽石”入那“温柔富贵之乡”,及之后“空空道人”“癞头和尚”等,亦有“绛珠仙草”“神瑛侍者”等诸仙,并且众多人物、事物、地点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甄士隐(真事隐)”“潇湘馆(消香馆)”。
作品以“梦”为题,写顽石入世、梦游太虚幻境等,神话传说、离奇故事贯穿其中,整个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由来同一梦”。
在叙事结构上,以某个奇幻性的方式或线索为端,由此展开广阔的延伸,构成一张脉络网。
《红楼梦》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百年孤独》,二者叙事结构上的共同性,通过预言、神谕等方式来暗示人物命运或故事发展的结局。
《红楼梦》中绛珠仙草(黛玉)受露还泪、十二钗判词,《百年孤独》中吉普赛人的手稿、神父的预言,异域文化中体现了共同的预言模式,暗含人物命运和故事结局的悲剧性,一切终归虚无。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重要代表作家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重要代表作家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是拉美文学的一种流派,它将现实主义与魔幻主义相结合,以描绘出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家有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墨西哥的奥斯卡·温斯坦、巴西的瓦尔特·费尔南德斯等。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受拉美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极具创造力,把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完美结合,把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完美融合,他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把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悲伤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代表作有《百年孤独》、《失乐园》、《秘密花园》等。
奥斯卡·温斯坦是墨西哥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墨西哥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色彩,把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完美结合,把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完美融合,他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把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悲伤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代表作有《玛丽亚的礼物》、《玛丽亚的秘密》、《玛丽亚的梦想》等。
瓦尔特·费尔南德斯是巴西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深受巴西文学的影响,他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色彩,把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完美结合,把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完美融合,他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把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悲伤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的代表作有《玛丽亚的礼物》、《玛丽亚的秘密》、《玛丽亚的梦想》等。
总之,加西亚·马尔克斯、奥斯卡·温斯坦和瓦尔特·费尔南德斯都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深受拉美文学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神秘色彩,把现实主义和魔幻主义完美结合,把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完美融合,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把现实世界的痛苦和悲伤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们的。
拉美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
拉美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拉美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引发了广泛讨论和研究的话题。
拉美地区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历史经历,使得拉美文学在世界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魔幻现实主义则是拉美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无疑为拉美文学增添了许多色彩和魅力。
拉美文学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以来,就经历了殖民与解放的历程。
这个过程中,拉美人民经历了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同时也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这种双重背景让拉美文学兼并了独特的元素,既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又有本土文化的血脉。
在拉美文学中,“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由作家卡尔维诺所提出。
魔幻现实主义通过将一些超现实的元素融入到现实情境中,展现出一种奇异、梦幻、离奇又真实的情感。
拉美地区的创作环境给了作家们充分的想象力和自由度,他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超现实的元素,并用其来叙述自己的故事。
由于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魅力,拉美文学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例如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等。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其奇幻、夸张的叙事风格,描绘了一个神秘的“魔幻镇”,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件和人物。
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和诗歌也充满了幻想与超现实的元素,展现了他对时间、空间和现实的独特思考。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不仅让读者体验到了超越现实的奇妙,也让他们思考现实世界的本质。
作家们常常通过夸张和隐喻来描述社会的不平等、政治的腐败以及人性的复杂性。
而且,通过超现实的手段来讲述这些故事,也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感悟。
拉美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的关系并不仅仅体现在作品的创作上,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拉美文化的发展。
魔幻现实主义的独特风格在绘画、雕塑、电影、音乐等艺术领域也有所表现。
比如墨西哥艺术家弗里达·卡罗等许多拉美艺术家都受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总之,拉美文学与魔幻现实主义是一对紧密相连的概念。
拉美地区独特的历史经验和文化背景为魔幻现实主义的诞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之美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之美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之美红楼梦,一部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命运为线索的小说,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融合了虚幻与现实两个极端,展现了独特的艺术美和哲学思考。
正是由于这种交织之美,红楼梦才能在几个世纪后依然被人们深深地喜爱和研究。
虚幻的美是红楼梦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整个小说中,太虚幻境的描述使得故事充满了神秘和幻想色彩。
例如,故事开始时的“通灵宝玉”就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虚幻元素,它象征着主人贾宝玉的命运和性格。
随着故事的发展,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梦幻情节也进一步增加了小说中的虚幻元素。
虚幻的美使得红楼梦具有超乎现实的魅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世界,享受着种种乐趣。
然而,尽管红楼梦中有很多虚幻的元素,但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现实元素,使得小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
小说中真实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和生活细节,使得读者不禁思考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贾府和其他富贵人家的描写展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作者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揭示和表达,传达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批判。
现实的美使得红楼梦更具触动人心的力量,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够享受艺术的美,还能对社会和人性产生深思。
正是由于虚幻与现实的交织,红楼梦成为了一部具有独特魅力和深刻意义的作品。
虚幻与现实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为整个故事增添了层次和厚度。
在小说中,贾宝玉的宠爱之路既是一个开头和结局的象征,也是现实和梦境的象征。
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纠葛和感情纠葛的交织,既是现实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关系的体现,又是人们心中理想世界的追求。
尽管红楼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却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通过对红楼梦的思考和解读,人们可以深入思考现实与虚幻的关系,发现其中的人性之美和社会之殇。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之美,使得这部作品在历经岁月洗礼后依然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总结起来,红楼梦作为一部具有虚幻与现实交织之美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哲学思考,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融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融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融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部作品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红楼梦以其中国式的现实与虚幻交融的叙事方式,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在这个世界上,虚幻与现实并不是彼此对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以独特手法塑造了一系列典型而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娇艳美丽,或深沉忧郁,或聪明灵巧。
这些人物虚幻地展现了丰富而多样的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的故事,虚幻而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与民众的苦难。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作者展示了现实社会中无法改变的困境,同时也透过虚幻的情节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红楼梦的情节中,特别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充满浓郁诗意与超脱尘世气氛的表达,赋予了小说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们宛如现实中的梦境般虚幻,有时俏皮玲珑,有时忧伤动人。
无论是贾府里面的世故权谋,还是荒郊野外的幽静意境,红楼梦通过诗词和音乐,把人们引入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奇幻的世界。
这种虚幻的表现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小说中真实和虚幻相互交织的艺术境界。
红楼梦中展现的虚幻并不仅仅局限于人物形象和情节的表达,还体现在小说的结构和意象上。
小说以大观园为中心,以倒叙的方式展开,给人一种虚幻与现实交错的感觉。
小说中描绘了大观园的繁华与衰落,通过这个虚拟的现实空间,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幻灭和无常。
同样,红楼梦中的诸多意象也充满了神奇和诗意的色彩,如宝玉梦游情境、莺莺燕燕的蝴蝶飞舞、荷塘月色的如画画面等等,这些虚幻的意象使小说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
然而,红楼梦中的虚幻并非只是一种艺术手法,而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表达。
正是通过虚幻的叙事手法和形象塑造,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世态炎凉和人性的复杂。
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人性的善恶同在。
贾宝玉代表着兼具诗性与超凡情操的一面,而贾母、王熙凤等现实人物则代表着血腥的权力斗争与世俗利益。
红楼梦中的虚幻与现实交错
红楼梦中的虚幻与现实交错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古典名著,被誉为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
其中融合了虚幻与现实的元素,使得这部小说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红楼梦中虚幻与现实的交错。
一、梦幻的叙事红楼梦中穿插着许多梦幻般的叙事,这些场景往往具有神奇和超现实的特点。
比如贾迎春的黛玉梦,她在梦中与贾宝玉相爱,预示了她对贾宝玉的深情;贾宝玉被打入冷水井,与水灵子等神仙交谈,展现了他的遗世独立和高洁志向。
这些梦境中的情节虽然离奇,却又与现实相呼应,为人物情感的表达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
二、人物的虚幻形象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虚幻的。
比如林黛玉,她是一个有着千般风情的女子,足智多谋、聪明伶俐、诗才出众,但却不幸而病弱,最终以病故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林黛玉的虚幻形象给人以美丽而悲凉的感觉,使得她成为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
三、情感的虚幻与现实红楼梦中的情感也是虚幻与现实相交织。
比如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他们对彼此的情感深沉而纯真,但却无法得到彼此的怜爱。
他们之间的爱情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和波折,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种虚幻与现实的交错,使得小说中的情感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色彩。
四、命运的虚幻与现实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常常也是虚幻与现实的反复。
比如薛宝钗,她出生在官宦之家,有着优越的条件,但却无法与贾宝玉达成真正的爱情。
她的婚姻最终成为了一场政治联姻,而她也被迫接受了现实的选择。
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常常受到家族和社会的制约,虚幻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成为了小说的一大特色。
五、红楼梦的虚实结合红楼梦以虚实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世界。
小说中穿插了许多神话传说和奇幻情节,这些虚幻的元素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使得故事更加多姿多彩。
虚实的结合不仅使小说的故事更加吸引人,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总之,红楼梦中的虚幻与现实交错使得这部作品充满了魅力。
通过运用梦幻的叙事、虚幻的人物形象、情感、命运等元素,红楼梦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与真实的世界。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错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错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交错经典之作《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部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复杂的情节结构,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阅读完毕后,我深感《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虚幻与现实的交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虚实交替的描绘恰如人生常态。
虚幻的世界,是小说中诸多荒诞而奇特的情节,如黛玉的情感纠葛、宝玉的生死悲喜、贾母的奇幻梦境等等。
这些情节虽然离奇但并非完全离谱,它们揭示出了人性中那种追逐、幻想、厌世等各种情感。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是情感世界中一种本质的存在。
而这些虚幻的情节也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让读者在阅读时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说中所表达的情感。
然而,虚幻并不意味着毫无现实基础。
虚幻的情节渗透其中的是作者对于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红楼梦》不仅揭示了封建官僚社会的黑暗面,也深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欲望、品格等。
贾母和王夫人对权力的争夺、贾母对强求贾妃还清贾家债务等情节,都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礼教束缚下人性扭曲的深刻认识。
这些现实情节通过小说虚幻的艺术手法得到了独特的呈现,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入胜。
《红楼梦》的虚实交错也展现了作者视角的多样性。
小说创作初期,曹雪芹笔下的故事就以现实为基础,注重对现实生活的再现。
后来,兴盛派的作家所加入的部分,成为了小说中的一些虚幻情节,使得作品呈现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这种多角度的文学表达方式,使《红楼梦》成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无论是现实还是虚幻的情节,都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让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文学作品与生活的关系。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虚幻与现实的交错更深远地启示了人们对于人生的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既有种种荒诞离奇的情节,也有现实中的无奈和疲惫。
这些交错的情节就如同人生路上的岔道,无法预料每一个转折的结果。
而作品中所展示的虚幻世界则扩宽了我们阅读的想象空间,并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和思索。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对比红楼梦读后感——虚幻与现实的对比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巨著,自诞生以来便享誉国内外。
作为一部畅销书和不朽之作,红楼梦不仅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文化体验,更引人思考其中所呈现的虚幻与现实的对比。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丰满生动的人物形象为载体,通过绚丽的语言和细腻入微的描写,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庞大而虚幻的世界。
小说中,许多情节和人物都展示了对虚幻与现实的强烈对比。
首先,红楼梦中的许多场景和事件都超越了现实的界限,呈现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比如,大观园的建设、黛玉的诗画才情以及宝玉的玩耍等等。
小说中诸多形容细腻而又诗意盎然的描写使读者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瑰丽的仙境之中。
然而,红楼梦同时也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不完美。
作为一个明清社会的写实作品,红楼梦以批判现实为基调,通过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荒谬。
比如,贾府世代奢靡浪费的生活方式,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受限,以及无情的官场斗争等等。
这些现实题材不仅使作品更真实,也更引发了读者对社会争议的思考。
红楼梦中虚幻与现实的对比不仅局限在情节上,还体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人公,被赋予了一种天真烂漫的精神,他身上的纯真与善良常常与周围环境的险恶和矛盾产生碰撞。
这种对比使得贾宝玉的形象更加鲜明,同时也凸显了封建社会中个体的困境。
林黛玉则是红楼梦中另一个具有鲜明对比的角色。
她个性独立、聪明才智过人,与其它角色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在虚幻与现实之间的挣扎紧密相连,同时也揭示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无奈与悲哀。
红楼梦中的虚幻与现实对比不仅仅是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呈现上,在思想与情感的交织中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小说中对于人性的审视以及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表达更是展现了作者对于现实世界的态度。
通过小说中富有诗意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方式,读者深入感受到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并在此基础上思索着红尘中的沧桑和无常。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是一部千古传世之作。
这部小说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错综复杂的情节,展示了一个虚幻与现实相互交织的世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剖析红楼梦中虚幻与现实的交织,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首先,红楼梦中的虚幻世界表现在角色的塑造上。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命运。
贾宝玉作为主角,他的性格充满了纯真和理想主义的色彩,他追求着一种虚幻的人生,对尘世间的功名利禄不感兴趣,只追求心灵的自由和纯洁的情感。
而他的表妹林黛玉则是一个深情、敏感而又脆弱的女子,她具有一种超凡的灵性,常常和自然界中的花草鸟兽相互体味,她遥望着外面纷繁喧嚣的人世,却总是能够找到内心的慰藉和安宁。
其次,红楼梦中的虚幻世界还体现在故事情节的交织上。
小说中融入了大量的幻想元素,通过一系列的梦境、幻境和神话传说,使得故事充满了神秘和想象力。
比如,贾宝玉在梦中与黛玉相见,情意绵绵;宝玉化作石头,成为了大观园的灵魂;还有一些鬼魂、仙子等等,都给整个故事注入了一种奇幻的氛围。
这些虚幻的情节不仅增添了小说的趣味性,也为读者带来了一种虚拟与超脱的感觉,使得他们可以从中寻找到自己的遐想和遗憾。
然而,尽管红楼梦中存在着种种虚幻的元素,但它也紧紧地围绕着现实中的人情世态展开。
小说中的人物命运的起伏、家庭的兴衰以及封建礼教的压迫等等,都是作者对现实社会的真实揭露与反思。
贾宝玉身处豪门世家,却唯独追求心灵的自由,他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家族的批判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家族制度的不满。
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与她对爱情的执着,以及其他家族成员的种种相爱相杀的争斗,在红楼梦的世界中展现了人性中的善与恶、真与假、悲壮与荒诞的矛盾与冲突。
红楼梦虚幻与现实的交织,实质上表达了作者对封建世界的幻灭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小说中的虚幻与现实相互依存,互为表里。
在这个世界里,人物们通过追求虚幻的与现实的平衡,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
对比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魔幻”元素
对⽐中西⽅⽂学作品中的“魔幻”元素2019-08-19摘要:本⽂旨在通过对《百年孤独》、《红楼梦》、《西游记》这三部作品中的三种魔幻元素“神话”、“梦”、“孤独”进⾏对⽐分析,从⽽探讨中西⽅⽂学创作中的魔幻⾊彩在其各⾃时代背景下所反映出的社会现实以及深层内涵,并进⼀步挖掘中西⽅魔幻元素的异同以及其形成的具体原因。
关键词:魔幻百年孤独中国古典⽂⼀、绪论(⼀)概念界定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就已经出现。
⼆⼗世纪初期,继德国⽂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和意⼤利⽂艺评论家马西莫·邦滕佩利在著作中使⽤这个名词之后,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从⼩说创作的⾓度,进⼀步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了理论阐述。
1967年哥伦⽐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版了长篇⼩说《百年孤独》,使得“魔幻现实主义”正式出现在拉美⽂学评论中。
(⼆)研究背景、⽬的和意义⾃莫⾔的作品获得诺贝尔⽂学奖之后,对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法的研究受到了国⼈的追捧。
⼤家把注意⼒纷纷转向了这种“新潮的”写作形式。
本⽂想从魔幻的⾓度⼊⼿,研究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学作品。
但单纯看⼀篇⽂章或是⼀本著作的写作⽔平技巧是⽆法深⼊其中的,⽽是希望从⽂学作品⼊⼿,对这⼀⽂学流派有⼀个更为深刻、⼴泛意义上的认识,对世界⽂学中其他地域的⽂学也能做出对等的判断,对⽂学的⽀架、渊源、体系、⾻骼有⼀个系统⽽⼜具体的认识。
魔幻,到底怎样魔;现实,⼜是如何现实,这种⽂学流派反映的、揭⽰的,跟时代、⽂明的共同处是什么。
⼀⾔以蔽之,就是,⼈需要思考,⼀个民族需要思考,⼈类更需要思考。
玛雅⽂明的消失,楼兰⽂化的掩埋,都是⼀种缺失,⼀种遗憾。
⽂化振兴的背后,是民族的⾎泪史,也是想通过对魔幻现实的研究,来进⼀步在这个⾓度上观察我国古典⽂学、⽂化的精髓。
笔者发现近些年来对拉美魔幻现实写作的研究多数是从它产⽣的背景出发,这确实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但笔者还想通过此次论⽂写作在这基础上进⼀步对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元素加以探究,进⽽⽐较中西⽅⽂学作品⾥“魔幻”元素的异同,发现“新⼤陆”。
魔幻的《红楼梦》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的《红楼梦》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李晓军
【期刊名称】《凯里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31)001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蜚声全世界,作家作品众多、理论构架完整,造成了拉丁美洲文学的空前繁荣,其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给小说的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而比它早两百多年的曹雪芹却在其作品《红楼梦》中已娴熟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
【总页数】4页(P104-107)
【作者】李晓军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每一根魔幻的褶皱里都是现实为什么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生长在拉美 [J], 黄薇;
2.“西藏新小说”之魔幻现实主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关系 [J], 张莹
3.魔幻与现实──浅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J], 张珂
4.莫言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书写的融创机制研究 [J], 王春艳;李静;钱晨
5.《红楼梦》与魔幻现实主义——《红楼梦》与《百年孤独》比较 [J], 王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_透明的红萝卜_看莫言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_王莹
与拉美文学结缘,并初次产生了借鉴拉美文学的兴趣 0"阎同年 ,加西 亚 #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在当时的中国掀起了 / 马尔 克斯热 0,莫言在这一时期的一系列作品,如 5透明的红萝 卜6!5球状 闪电 6 !5枯河 6 !5金发婴儿 6!5爆炸 6等等,明显地带有马尔克斯的痕 迹 "14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 年代, /莫言一方面继续感觉魔 幻的实验, 另一方面又不时地从马尔克斯 的作品中获得素材和灵 感 ,来强化魔幻的效果 ".,协在这一阶段,莫言对马尔克斯的模仿主要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象设置上 "莫言模仿 5百年孤独6中喜欢吃 湿土和石灰块的女孩,在其作品5铁孩 6中塑造了两个喜欢吃铁并能 辨别不同铁的口味的男孩 " 二是鬼神问题上 "同样还是在马尔克斯 的5百年孤独 6一书中, 已经死去的梅尔加德斯和普罗登肖#阿基拉 尔等人因为受不了死人国的寂寞 ,又回到活人的世界 "莫言在他的 作品5奇遇6里也讲到类似的情节 , 已经死了两天的三大爷在村冈遇 到了回乡探亲的/我0"当然,鬼神问题上 ,墨西哥作家胡安 #鲁尔福 也给了他诸多灵感 "网下面仅以莫言的一部小说 5透明的红萝 卜6为 例来看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在莫言作品中的显现 "
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季候到了, 即是人主宰世界的季候到了 "这个世 界将会因为人类的出现而发生重大的改变, 大地间万物发生的任何 反应都是人类之母对/地之子 0的偏爱 " 大地给予人类的太多 , 而人 类回报大地的却少之甚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不平衡的感情诉求 就带出了幻灭的味道" 那种看不见的大地之优伤便如一股暗流, 在 苍凉的底片上撕裂所有温暖的假象, 心碎无声却一样的惊心动魄, 那一叶理想之舟也最终搁理置在悲剧的岸边 "许辉想表白的不是人 类的伟大, 而是天 !地 !人 !我(你)和谐关系的伟大" /人种 0是进化成 /人类0的发端, 在进化的过程中那种淡然的平凡的过程才是赋予人 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doc
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中国当代小说视野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摘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小说的视野中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技巧。
本文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视野中的边界,探讨了根源于拉美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深入分析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方式被掩盖的视野及其“情欲叙事”与“土地叙事”,并以阿莱霍?卡彭铁尔及其作品为例,说明文学的内部与外部统一不可割裂。
关键词:当代小说视野情欲叙事土地叙事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学是为了秉持、坚守一种理想,而中国文学的视野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拉美小说开启了小说美学大门,其核心特征是“标准的对抗”,具体地说,表现在以非线性的时间处理手段以及赞美式的空间描述来揭示苦难主题的实质,最具代表性的就阿莱霍?卡彭铁尔的作品,即对现实文明进程的有意模拟。
一当代小说视野中“魔幻现实主义”的边界德国艺术评论家弗朗茨?罗首次在他的著作里提出“魔幻现实主义”的概念,当时主要是用来说明绘画艺术富于幻想的夸张构思,以及独特原始艺术的神秘。
后来,阿杜罗又把这个术语运用于美洲文学评论,以突出某种文学方式的现实富于诗意的猜测,在20世纪8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开始在中国当代文学中流行起来,拉美文学在80年代刊物上公开露面,受拉美的历史与国际金融力量资本运作影响,拉美作家将外国先进文学与本地文化传统交融在一起,因此,中国文学界认为“魔幻现实主义”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外在于文学,是其文化体系自身的产物。
至此,中国当代文学中出现的许多感官性的创作,换句话说,可以看成是“魔幻现实主义”与中国文学的对接,受拉美小说影响,使得本土文化而被赋予超越世界的使命,即呈现出非故事性、荒诞、梦幻、超感觉特征。
如莫言创作的小说《两座灼热的高炉――加西亚?马尔克斯和福克纳》中,其实就是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的宣言,它体现了“中国的就是世界的”创作思想,而莫言的《生死疲劳》借言“六道轮回”,也是“魔幻现实主义”意识的一种体现。
《红楼梦》中的魔幻现实世界解析
《红楼梦》中的魔幻现实世界解析
罗筱娟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3(0)02X
【摘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随着加西亚《百年孤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晓谕世界。
其实,我国古典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创作中也具有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与加西亚的《百年孤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页数】2页(P41-42)
【关键词】红楼梦;魔幻;现实
【作者】罗筱娟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11
【相关文献】
1.《红楼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在翻译中的淡化--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英译本为例 [J], 刘娟
2.一路向南,在魔幻与现实中漫步跟着谷岳,去世界的尽头 [J],
3.一路向南,在魔幻与现实中漫步跟着谷岳,去世界的尽头 [J],
4.魔幻而真实的观念世界——论《百年孤独》中的魔幻现实主义特色 [J], 王理香
5.《红楼梦》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在翻译中的淡化——以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英译本为例 [J], 刘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量运用神话及宗教元素是魔幻现实主义小 说的普遍法则。这得益于20世纪神话主义思潮的 兴起和拉丁美洲这块有着深远的神话传统的土地 为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们更普泛地运用神话提供了 充足的营养。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里,天堂神话、 原罪与堕落神话、出埃及记神话、田园牧歌神话、启 示录神话等得到了充分运用。如《百年孤独》除了 本土的印第安人神话外,还模仿了《圣经》中从“创 世纪”和“伊甸园”一直到“启示录”的所有核心情 节。同时还可见阿拉伯《天方夜谭》的影响。同样 另一代表作家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把幻想与现实、虚构与写实 融为一体,现实魔幻化或魔幻现实化构成魔幻现实 主义的基本手法。代表人物哥伦比亚作家加・马 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以最精细的现实主义手法 描写魔幻化的虚拟世界,认为魔幻情境和现实情境 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和普通的现实没有什么不 同。人鬼世界共存,周围的生活变成了一个半梦幻 半现实的世界,给一切都涂上神秘色彩。而《红楼 梦》在写实中同样穿插神话的、魔幻的、梦幻的人 物和故事,以穿越时空的手法通过一系列诡谲的梦 境暗示人物的宿命结局,使读者置身于一种“假作 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迷离境地。小说 开头就写到女娲炼石补天后被遗弃在青埂峰的一 块石头:“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②后 来那块“灵性已通”的石头被一僧一道幻化为一块 鲜明莹洁的美玉,带到凡尘。作者虚构的一个癞头 和尚和一个跛足道人起到了连接天上与人间、梦幻
现手法。
关键词:魔幻;红楼;拉美;手法
论文编码:Doi:10.3969/j.issn.1673—9329.2013.01.28
鲁迅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 想和写法都打破了。”④这里被打破的“传统”是指 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那么能打破这个手法的又 是什么强大的力量呢?用20世纪风靡欧美的现代 主义文学作比对,正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在《红楼梦》中的运用使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遭到了 革命性的颠覆,而《红楼梦》的问世却比魔幻现实 主义的流行早了两百多年。与之相比,曹雪芹在魔 幻手法的构建上与拉美作家既有惊人的共性又有 根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化风采。 已经过去的20世纪堪称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 杂的一个世纪。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 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欧洲两次世界 大战的灾难,破坏了人们生存的稳定感使人变得更 加焦虑、迷茫、压抑和封闭,也加速了西方传统理性 主义文化的毁灭而使非理性主义的文化思潮兴起。 对宗教信仰的动摇、对人类本性的怀疑、对未来命 运的悲观使得和现代心理学结合后的现代主义文 学染上了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色彩。反传统、意 识流、陌生化、荒诞、真实与幻象交错构成了现代主 义文学的表征。而在20世纪上半叶拉美本地文学 和西方现代文学相结合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更把 神奇魔幻的神话传说和对现实生活的描写结成一 体,产生一种人鬼难分、魔幻现实混淆的特殊效果。 在现实中融入神奇怪诞的人物、故事和各种超自然
蚪
万方数据
实主义的基调更多地呈现出象征的、唯美的氤氲
氛围。
种文学艺术的深度模式。
而《红楼梦》则干脆以“梦”命名,书名就象征 着人生如梦,红尘与人生与色都是虚空。从道家人 物的“庄子梦蝶”到佛家的“梦幻泡影”,曹雪芹继 承了中国文化中儒、道、释梦看世界的思路。另一 方面,“人生如梦”又是人在生命个体与时光无垠 的矛盾下无奈的感叹。晚清没落王朝“乱哄哄你 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乱象和曹雪芹家族盛极而 衰的沧桑巨变,让作者倍感生命无常。从“锦衣玉 食”到“举家食粥”,在灾难瞬间来临的时刻,生活 难道不是一场恶梦?因而写梦也就是写自己的真 实心态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弗洛伊德主张作家
力量。
《红楼梦》的象征宿命色彩就更为浓郁了,宝 玉与黛玉的尘世爱情,只不过是续了神瑛侍者和绛 珠仙草的一段宿缘,而金陵十二钗的命运,早在太 虚幻境的“薄命司”中就注定了。宝玉时时处处置
于“通灵宝玉”的控制之下,宝玉的每一次癫狂与
‘白日梦。”旧弗洛伊德在《诗人同白日梦的关系》 就是将梦境和人物的幻觉通过对话和独自与现实 交织在一起,追求一种意境,而有意忽略空间的界 限。《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就用此法, 贾宝玉与秦可卿之间的关系看不出空间的界限,似 在梦中又似在人间,亦真亦幻,分不清是现实还是 梦境,留给读者一个极大的审美想象空间。由此可
现象,变现实为魔幻而又不失其真。作品根植于拉 美丰富的社会、地理和人文土壤,利用本土的印第 安神话把拉丁美洲的那种天然的神秘色彩和魔幻 氛围通过夸张、怪诞、变形等手法,表现出迥异于前 人的荒诞美。而反观《红楼梦》,上述在拉美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中的所有美学特征几乎都能在她身
上鲜明地呈现出来。 一、魔幻现实主义
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
魔幻现实主义运用陌生化的技巧把人们熟知 的事物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或角度重新加以观照和 传达,以重新造成一种新鲜感,重新唤醒人们对这 个事物的认知和体验。如《百年孤独》中关于马孔 多的第一代创始人布恩蒂亚带领孩子们见识他们 从未见过的冰块的描写:“箱子里有一大块透明的 东西,这玩意儿中间有无数白色的细针,傍晚的霞 光照到这些细针,细针上面就出现了五颜六色的星 星。布恩蒂亚接触这个神秘的东西心里充满了恐 惧和喜悦……奥雷连诺大胆将手放在冰上,可是立 即缩回手来。‘这东西热得发烫!’他吓得叫了起 来。”④马尔克斯这个神奇的细节使冰块显示了奇 特的光芒,使读者也有一种神奇之感。读者正是借 助小说中人物的眼光重新打量冰块,从而使冰块产 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而《红楼梦》中的陌生化效 果就更加神奇。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中 “灵性已通”的石头听僧道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 之事后,“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红尘中去享一 享这荣华富贵。”后来,“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 仙,忽从这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 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 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入世,蒙茫茫大士渺渺 真人携人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 事。”㈣这块石头投人人胎后借贾政之口叙述了三 次奇幻经历:“头一次是那僧道来说玉的好处;第 二次便是宝玉病重,他来了将那玉持诵了一番,宝 玉便好了;第三次送那玉来,坐在前厅,我一转眼就 不见了。”⑨如此诡奇地营造出荒诞世界的手法我 认为这是陌生化技巧在中国文学中最经典的运用, 而此时的曹雪芹比马尔克斯整整早了两百多年,这 实在令人称奇。
收稿日期:2012—12—28 作者简介:李晓军(1965一),男,贵州凯里人,凯里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与写作。
地
万方数据
与现实的艺术重任。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
就揉杂了古希腊神话、印第安人古代神话和《圣 经》中的一些故事。用非纪实性、时空颠倒与变 形、结构错乱等手段的运用,表现出内心生活和心 理真实的需要,用象征性的神话艺术世界揭示生活 中更深刻、更广泛的人生体悟和思考。 《红楼梦》则揉杂了女娲的神话和《南华经》等 古代经典著作中的典故。“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 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
三、对神话及宗教,便弃在此山 青埂峰下。”以此为引子,曹雪芹最精彩的虚构是 在营造的太虚幻境中编了一段石头的神话,由绛珠 仙草与石头幻化成的神瑛侍者双双下凡到世间,上 演了一个凄美绝伦的还泪故事,这两位神话中的人 物就是大观园中的黛玉和宝玉。他们的真实性被 神话解构:两位主人公来自神话,并不是现实的凡
终。《红楼梦》中类似的例子就太多了,我们随时 都可以体味到弥漫其间的象征意蕴与宿命色彩,即 便看似闲散的日常生活处处都有象征、事事都有寓 意,且不说花、水象征着女子清纯等这些明显的象 征,就是一句文词都充满着象征的意味。如“听曲 文宝玉悟禅机”这一回目,当宝玉听到宝钗念道: “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时,“‘不觉泪下’仿佛有心 灵感应般为自己的宿命而悲鸣。”对此,王国维在 《<红楼梦>评论》中有精彩论述:“所谓玉者,不 过生活之欲之代表而已矣。故携人红尘者非彼二 人之所为,顽石自己而已;引登彼岸者亦非二人之
第31卷第1期 2013年2月
凯里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li University
VoL 31
No.1
Feb.2013
魔幻的《红楼梦》与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
李晓军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贵州凯里556011)
摘要:20世纪中叶以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蜚声全世界,作家作品众多、理论构架完整,造 成了拉丁美洲文学的空前繁荣,其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运用给小说的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 变化。而比它早两百多年的曹雪芹却在其作品《红楼梦》中已娴熟地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表
要努力“创造一个‘幻想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
在运用象征的同时把宿命思想、预感和预兆纳 入对意识的描写中,更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和读者 对生命的深深疑惑。196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危地马拉作家阿斯图里亚斯在其小说《总统先生》 中就突出地表现了“凶有凶兆,吉有吉兆”的思想。 在墨西哥作家胡安・卢尔福的中篇小说《金鸡》 中,通篇都贯穿着宿命的思想,主人公两次成为富 翁都靠一种神秘的前定。在魔幻主义文学中,人已 经丧失了主体性,不再有主体意识可言。神秘替代 了理性,成为一种无形的、无所不在的绝对控制
大荒山无稽崖的青埂峰下,这是一个圆环,无始无
用象征隐喻的思维营造宿命的因果轮回世界, 以象征的意境表达生与死、灵与肉、永恒与变幻等 哲理主题,以象征暗示的方法既不过分强调主观精 神也不过分强调客观事物,主张情与理、主观与客 观、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从而更好地表现内心“最 高的真实”。他们擅长用生活琐事象征和影射现 实的政治和社会状况,或者用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 隐喻重大历史事件的本质。马尔克斯在长篇小说 《百年孤独》中,用“俏姑娘”雷梅苔丝象征美,而每 一个向“俏姑娘”无礼的男人都受到命运的严厉惩 罚,来隐喻美是不可侵犯的;以黄色象征没落、死 亡、失败和苦难等凶兆。《红楼梦》则以白色为主 调,经常写到白色和雪。薛宝钗的“薛”就是“雪” 谐音,“金钗雪里埋”,象征薛宝钗的命运。书中在 写尽了一系列“白”之后,归结为一片大白之境,那 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 净!”这正是基于我国汉族对白色的传统观念。艾 略特的《荒原》用古代繁殖神性能力丧失而造成的 土地荒芜、庄稼枯死来建构一个象征体“荒原”,意 象重叠、意蕴纷呈而艰深。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 娴熟地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使文学对生活的 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现实走向超现实,形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