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典型经验介绍
乡镇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9篇
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XX郊区XX镇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着力打造“综合性”“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服务新平台,推动实体化运行,依法专业、便捷、高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打造新时代“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XX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以提升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把群众当亲人、为群众化怨言、帮邻里添和谐,为群众搭建起了连心桥,构筑起了和谐墙,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一、搭建平台,打造“一站式”解纷新体系依托XX镇综治中心设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由派出所、司法所及民政办等多部门派员入驻,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值班律师、诉前调解、信访接待、群团组织服务窗口,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高效便捷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整合资源,建立联动调解工作机制,设置接待大厅、矛盾纠纷调处室、心理服务室等矛调阵地,签约公益律师X名,聘请X名兼职调解员,切实做到“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一条龙办理”,为群众提供最专业、最满意的服务,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掉,着力打造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的实战平台。
二、整合力量,构建“多元”解纷新格局全镇形成以镇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主导,村(社区)调委会为基础,村(居)民小组和网格员为触角的调解网络。
综合采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专业性调解、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第三方调解、个性化品牌调解“八调联动”和仲裁、公证、法律援助等措施,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积极统筹妇联、公安、民调、司法等力量共同发力,设置群众接待大厅、法律服务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反邪教关爱之家等功能性办公场所,充分利用法律顾问、心理咨询师及镇司法所、派出所等机构及专业人员开展多元化矛盾调处,推动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多元结合,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村级文化建设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型 的戏 曲、歌舞 、 曲艺 等文 艺表演 活动 ,村 民们 已逐 渐从 单纯 的欣 赏者 向积 极 的 参 与 者转 变 。通 过 这 样 的 演 出 活 动 ,不 仅使 他们 的在身 心上 得到 了愉悦 ,而且 增进 了群众
之间 的感情 交流 ,营造 出 了稳 定 和谐 的新 农村 环境 。再如 村 级文 化室 中的 图书 阅读 、各类 知识 讲座 和远程 教育 等活 动 ,让村 民们 真 正 开 阔 了视 野 ,增 加 了知 识 ,提 高 了素
室率达 10 ;其 中 4 % 的村 委会 建起 了高标 准 的村 级文 0% 0 化室 ,基本 实现 了 “ 个 有 ” 五 :即有 现 代 化 的 电教 设 备 ;
有 门类较 为齐 全 、数 量较 为丰 富的图 书 ;有群 众开 展文 体 活动 的器 材 ;有 有线 或调频 广播 ;有桌椅 齐全 的办公设 备 等 ,基本 上 能 达 到 供农 民群 众 学 习 、活 动 、娱 乐 的硬 件
点 ;昌吉州在村 级文化 室的建设 上加 大政 府 对村级公 共 文化 资源的供 给 ,促 进 了文化 阵地建设 、文化队伍 建设 、机 制体
制 建设 ;创新 了基层公 共 文化服务 方 式 ,逐 步形成 了 “ 府 引导 、群 众 主 体 、社会 参 与 ” 的村 级 文化 建 设格 局 ,为社 政
终把 促 进基 层 公 共 文 化 服 务 体 系 建 设 作 为重 点 。为 此 ,
专 门成 立 了T作 协 调领 导 小组 ,制 定 出台 了 《 级 文 化 村 建设 与 基 层 公 共 服 务 目标 管 理 考 核 标 准》,并 明确 了 阶 段 性具 体 目标 、任 务 和 要 求 ,同 时加 以量 化 ,下 发 到 各 乡 镇 和村 级单 位 。在执 行 中 ,注重 分类 指 导 、适 时监 督 , 不 断完 善创 新 机 制 ,鼓 励 创 新 实 践 ,构 建 创 新 体 系 ,不 仅 形成 了社会 的联 动 ,而 且促 进 了参 与 文 化 共 建 的 合 力
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与经验透视
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进路与经验透视作者:吴亮芳赵星宇来源:《出版参考》2024年第04期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经历了自发之举、转型之需和责任之行三阶段。
如今,实体书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且已基本建立保障机制,初步形成两中心辐射全国的开拓格局,呈现典型引领多元的参与方式。
同时,从自发到自觉的演进中,实体书店在服务理念、政策制定、服务模式、科技应用、服务范围等方面积累了实践经验。
关键词:实体书店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效举措,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的重要路径。
作为文化设施与文明载体,实体书店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4月,中宣部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标志着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入新时期。
在此背景下,纵向梳理实体书店参与历程,横向分析参与进展,在此基础上透视实践经验尤为重要。
这既是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阶段性总结,又是实体书店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力全民阅读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探寻。
一、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并非一蹴而就。
纵观其参与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
结合实体书店自身发展情况,以及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供给,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自发之举”。
新中国成立至《关于开展实体书店扶持试点工作的通知》(2013)出台前,实体书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往往出于自身的文化情怀或生存压力,与政府并未形成合作治理模式。
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的一种形式。
我国于2005年10月出台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之后很长时间内并未确定公私合作治理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案。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
附件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10年文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建立若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工作方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文化部、财政部拟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充分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地政府的积极性,集成、整合、提升“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二、基本做法(一)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确定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意义的地区和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设工作,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典型经验材料
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典型经验材料乡镇文化事业发展典型经验材料XX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具体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推进文化事业和谐发展为目标,着力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文化队伍建设、文化惠民演出、文化精准扶贫等四项工作重点,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完善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打牢文化发展基础一是推进完善综合文化站建设。
按照标准,在镇驻地打造了集多功能活动室、排练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培训教室、健身室、书画室、综合展示厅等功能于一体,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的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并投入20余万元进行整体提升。
活动中心每周开放时间达48小时以上,为基层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二是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
6个社区建成面积8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活动室,配套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等文化活动场所,建设文化广场28个。
依托XX镇国家气象站的气象防灾减灾指挥系统,投入80余万元建成XX镇气象站“村村响”广播站,依托现代互联网技术,搭建了“两系统、两平台、一基地”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设置XX天气预报、新闻直通车、音乐天地、致富信息、科普田园、道德讲堂、惠农政策我知道、法制在线等8个播出栏目,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掌握最新动态,增加群众获取信息的便利性,极大提升群众满意度;三是完善文化设施配套。
自20xx年至今,XX镇财政累计投入近120余万元,用于全镇文化广场的体育设施、灯光音响、乡村大舞台的配套建设,先后更新6个社区文化广场的健身器材,新增室内乒乓球活动室5个,老年体育活动中心3处,同时以社区为单位建立了文化管理员队伍,进一步加强文化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保证文化场地、设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团队为确保全镇文化工作正常运转,XX镇不断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站长1人,专、兼职文化工作者各1人。
社区文化工作者6人,组成了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文化员队伍。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篇)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为扎实做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根据示范区创建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订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通过开展简报、新闻、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于示范区创建重要性的认识,凝聚全社会的力量,推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宣传内容重点宣传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先进典型等。
包括文化场馆服务、民间文艺团队发展、公共文化活动开展、公共文化品牌打造、文化进基层、特殊群体文化权益保障、文化人才培养以及公共文化政策扶持等方面的内容。
三、宣传形式1、信息简报。
发送至文化部、省文化厅、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
2、媒体宣传:在市级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刊播新闻稿件。
3、对上宣传:向《中国文化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中央级媒体发稿。
4、公益广告宣传。
包括户外广告、看板以及媒体公益广告宣传。
四、任务分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覆盖广、内容多、要求高。
做好宣传工作,既是推动创建工作的需要,也是文化部“信息报送及宣传评分制度”的要求,市文广新系统各科室、各单位都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及时报送简报信息,积极在市级媒体和中央级媒体开展新闻宣传(刊播稿件的情况,要及时上报市局示范区创建宣传策划组)。
具体任务指标是,各下属单位、管理单位每个月至少要报送___条工作信息,在市级媒体每个月至少要刊播___条新闻稿件。
五、考评办法各单位信息报送和新闻宣传情况,市局将每周汇总一次,并在系统内部进行通报。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二)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旨在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参与文化活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
接诉即办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
接诉即办基层社会治理的典型案例基层社会治理是指在基层社区中,通过组织居民自治、社区自治和社会组织参与等方式,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事务的过程。
下面是十个典型案例,展示了不同地区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经验。
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政府、社区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共同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中心设有党务服务区、居民服务区、文化活动区等功能区,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社区服务、文化娱乐等多元化服务,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一些社区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组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活动。
志愿者服务队成员包括社区居民、大学生、退休人员等多个群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区治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社区矛盾调解委员会是社区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解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委员会成员由社区居民代表、社会组织代表等组成,通过开展调解工作,有效减少了社区纠纷,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满意度。
四、社区安全巡逻队社区安全巡逻队由社区居民自发组织,通过定期巡逻、防范犯罪等方式,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
巡逻队成员和居民一同参与,加强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促进社区治安的改善。
五、社区文化活动推广社区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例如,组织文艺演出、书画展览、手工制作等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
六、社区环境整治社区环境整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改善社区的环境质量。
例如,清理垃圾、绿化美化等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
七、社区公共设施建设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工作,通过建设公园、健身设施等,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社区居民可以在公共设施中进行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等活动,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八、社区网络治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社区网络治理越来越重要。
社区通过建设社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加强与居民的沟通交流,发布社区动态、政策信息等,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3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____镇是于都的东大门,距于都县城仅____公里,____国道穿境而过,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
近年来,____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政策,健全设施网络,拓宽服务渠道,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面向广大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推进我镇经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一、加强设施网络建设,夯实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直文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____镇文化硬件和软件的建设都取得了明显的改善,为我镇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全镇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综合文化站功能凸显____镇综合文化站于____年改建,坐落于政府大院左侧与____道路____汇处,同年____月正式对外开放。
站内设置多功能活动厅、书刊阅览室、培训教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等基本功能室,同时配套了室外篮球场、乒乓球场、露天舞台、宣传栏等文体娱乐宣传设施及场所。
站内建筑面积____㎡,总投资____余万元,是集书报刊阅读、宣传教育、文艺娱乐、科普培训、信息服务、体育健身等各类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标准化综合文化站。
(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管理并重加强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其活动面积均达____平方米,整合农家书屋、党员远程教育、共享工程资源和体育活动场所,形成村级(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各村配备____名文化管理员,确保文化活动室功能齐全、环境整洁,管理规范。
积极向上争取农家书屋惠民工程指标,农家书屋拥有的图书平均达____多册,书籍种类涉及农业、科普、法律法规、文艺书刊等。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实现全覆盖,通过共享平台,村级服务站点成为培训、学习和娱乐中心。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确保文化活动室与农家书屋、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利用率,使广大群众享受免费、优质的文化资源,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2023常州市优秀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
2023常州市优秀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一、概述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也日益突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常州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的路径,不断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常州市优秀基层治理创新典型案例的介绍和分析,探讨常州市在基层治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孵化示范小区建设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辖内城市,城市建设一直是其重点工作之一。
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常州市通过推动孵化示范小区建设,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路径,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服务。
这一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小区规划设计:常州市政府与相关部门合作,对示范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研。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和社区的公共设施需求,提升了小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2. 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在孵化示范小区内,常州市政府加大了社区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公共健身设施、文化活动场所、儿童活动中心等。
这些设施的建设不仅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增进了社区的凝聚力。
3. 智慧社区建设:常州市政府积极推动智慧社区建设,通过智能化设备和信息技术手段,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例如智能停车系统、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等。
这种智慧化建设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提升了小区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孵化示范小区建设这一举措,常州市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除了孵化示范小区建设之外,常州市在基层治理创新方面还进行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居民日常健康服务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管理对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常州市政府在这方面做了以下工作:1. 健康档案管理:常州市政府加大了对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力度,建立了全市统一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的统一存储和共享,方便了医疗人员对居民健康情况的掌握,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的方案
附件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10年文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建立若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工作方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文化部、财政部拟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充分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地政府的积极性,集成、整合、提升“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二、基本做法(一)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确定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意义的地区和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设工作,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区地处浙东沿海,紧邻浙江宁波市区,原为。
5月撤县设区,现区域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乡(街道)和3个工业区。
历史悠久,夙有“诗书之乡”、“文化之邦”美誉,22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人文荟萃。
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等都在留下了历史遗迹,南宋词人吴文英,《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元曲圣手张可久,明代文学家屠隆、沈明臣,台湾文献始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等都是人。
在近现代,更是涌现出翁文灏、童第周、沙耆、沙孟海、周尧和马友友、王丹凤、俞峰、金彩风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时作出了实施新工程和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倾力打造“实力、生态、文化、富裕、平安”,着力推进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实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迅猛发展。
,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1.3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75.5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1位。
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活跃群众活动、创新工作模式四位一体整体推进,激发了全区人民建设文化强区热情,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人民充分感受到共建共享“文化”带来的成果。
区先后获得“全国万里边疆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先进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规划与落实并行,着力完善文化工作机制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文化工作机制作为解决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形成以文化规划为龙头,以文化工程为载体,以考核督查为抓手,以经费补助、表彰奖励为杠杆的文化工作机制。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七)深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实施监督和评价。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信息公开共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信息资源库,集中公开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主动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咨询和解释工作。建立基本公共服 务标准实施反馈机制,畅通意见建议反馈渠道,方便群众获取信息、参与标准实施监督。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评价、社会满意度相关标准,支撑开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
——优军服务保障领域。加快制定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优抚医院、光荣院建设等设施设备配置、服务管 理标准。
——文体服务保障领域。完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应 急广播等广播电视设备设施标准,提升面向少儿、老年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便捷性。健全体育公园、全民健身 中心、公共体育场馆、社会足球场地、健身步道、户外运动设施等建设和服务标准规范,完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标 准,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体系。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组织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标准化在促进基本 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中的基础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增进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 幸福感一)持续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围绕《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列出的9大领域、22类服务事项,重 点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等资源配置、服务流程与质量要求、运行管 理、绩效评价等标准,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配套、科学适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见附件),更好支撑《国家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中各服务事项有效落实,以标准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和治理效能。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及东、中、西部标准
附件1: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方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今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10年文化工作要点》提出的“建立若干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的要求,努力探索“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的工作方式,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文化部、财政部拟将共同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以下简称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
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出发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全民为服务对象,以基层特别是农村为重点,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创建一批网络健全、结构合理、发展均衡、运行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充分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各地政府的积极性,集成、整合、提升“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经验、提供示范,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效能转变。
二、基本做法(一)按照创建标准要求,确定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意义的地区和项目,着力解决制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力和服务能力,积极探索不同类型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模式,以及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模式。
(二)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相结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工作针对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区域差异、城乡差异的具体实际,结合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设工作,对涉及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和具体解决方案,形成一系列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努力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
村级文化基地建设现状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趋势--以岳阳市文化志愿者及其村级文化建设为例
启动“ 三千文化志愿者下 乡镇( 社 区) 活动” ( 被文化部评 为“ 文化 志愿者基层服务年 ” 示范项 目) , 标 志着这一模式将逐渐 辐射到
“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完善 的公共
全市各县 ( 市、 区) 、 乡镇和村一级 。
( 二) 办班 培 训
文化 服务体系。2 0 1 0 年1 1 月, 文化部在 云南昆明首次 召开 《 全 国村 级文化建设座谈会 》 , 推 广村级文化建设典 型经验 , 部署村 级文化建设工作 , 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 十八届三 中 全会 通过《 中共 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再 次强调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 可见 , 加强公 共文化服务 体系建设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总体 布局的重要 内容 , 是实 现经济 、 政治 、 文化 、 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安排 ; 做好基 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 , 已经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大繁 荣和构建具有 中国特色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题 中之义。 于本文中, 笔者结合 自 身工作实际 , 以岳阳市群 众艺术馆 的
( 三) 搭 台演 出
愿者在村级文化建设 中的重要性 ,探索研 究文化 志愿者与基 层
公共文化服务 的发展趋势 。
一
、
村级文化基地建设现状
通过辅导、 培训打下的扎实基础 , 岳阳市群众艺术馆指导和 扶持组建 了金秋艺术团、 秋韵艺术 团 、 红叶艺术 团等一批艺术水
社 区万家乐” 、 “ 社 区邻里乐 ” 和 “ 十一五” 时期 , 岳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建设 取得 了重要 准较高 的基层文化团队。还 以 “ “ 欢乐潇湘 ” 等 品牌 活动为平台 , 为广 大基层文化志愿者 提供展 突破 , 公共财政投入大幅度增 长 , 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山东省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山东省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7•【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记者就《实施意见》的有关问题采访了省委宣传部负责人。
问:请谈谈制定《实施意见》的意义和背景依据。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从不同方面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
去年6月16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随之,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明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从我省的情况看,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省第九次党代会把着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3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工作总结经验做法亮点成效
3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工作总结经验做法亮点成效标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工作总结经验做法亮点成效一、引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治理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工作。
本文旨在总结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工作经验、做法、亮点和成效,为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工作经验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核心力量,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治理工作顺利开展。
2、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民主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完善民主决策程序,提高公民参与度,增强基层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3、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公共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做法1、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建设。
2、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合理配置资源,确保方案的有效实施。
3、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增强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和创新力,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建设的顺利进行。
4、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工作进展进行实时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亮点成效1、提高了基层治理水平: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和提高基层公共服务水平等工作,基层治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
2、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等工作,居民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
xx区农村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xx区农村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篇一:XX村强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报告XX村强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报告近年来,XX村党委、政府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投资洼地”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活跃群众活动、创新工作模式四位一体整体推进,激发了全村人民建设文化强区热情,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村人民充分感受到共建共享“文化盛宴”带来的成果。
主要措施有:一、领导重视,把文化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村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文化部提出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为抓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强化投入保障,努力夯实文化阵地设施。
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成立了XX村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全镇文化建设工作。
同时,村党委、政府在制订全村年度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文化工作给予了充分考虑,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要求予以具体落实。
二、完善设施,为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文化工作的着力点主要放在基层,面向公众。
村党委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拿出一定的经费,不断完善农村文化设施,尽力为群众创造一个良好的娱乐、休闲活动场所。
同时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积极建立了图书阅览室,收集各类书籍杂志报刊,并且配置了数台电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高。
图书室既是村民查询致富信息、学习科技文化的主战场,又是他们群众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二是整修完善村广播站,定期广播思想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致富信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结构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制约着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01 02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 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优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
会力量的参与。
1
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根据 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 当地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实现均衡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人 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改革创新,提升效能。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 制机制创新,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效能。
建设重点任务
01 02 03 04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的、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背景介绍 • 建设目标与原则 • 建设方案与措施 • 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 •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后续工作安排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背景介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等多种主体共同提供 的,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的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产品和文化活动。
农村社区化服务模式典型经验材料
今年,我镇组织工作的重点是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精神,服务大局,以党建项目目化建设为管理手段,以党的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载体转转变和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以村“两委”换届工作为契机机选好用好村“两委”干部,,大力推进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力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探索农农村社区化管理服务的新模式式。一、具体做法一是高起点点设计,超前谋划组织工作。。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践活动、村“两委”换届工作作,指导村制定届期内组织建建设规划,完善党组织三会一一课制度,加大党员教育培训训力度,以统一责权利为重点点,着力完善基层组织运转保保障机制,扎实推进村级组织织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基层组组织运转保障经费,建立健全全基层党建工作考评激励机制制,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层党建工作格局,实现全镇基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推进。二是是落实党建服务发展的理念。。针对全镇当前发展现状,树树立服务目标。以镇机关支部部、村居党组织为引领,着重重培育一个新型社区,以惠民民新村回迁、和园回迁作为建建设新型社区的抓手,按照““统筹规划、产业支撑、因地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建成适度规模、生活便利、、群众满意的新型社区,促进进人员和生产要素聚集。进一一步发展劳动密集型居家、餐餐饮等服务产业,有效承载农农民就近创业或入园就业,逐逐步形成服务业、居住在社区区、就业在园区(企业)的良良性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员员作用。三是着重做好“领头头人”建设工作。选好、用好好、育好、管好干部是党的事事业的关键,也是今年乡镇组组织工作的重点内容。1、选选好人。一是选齐配强村“两两委”干部。充分考虑各村侯侯选人的威望、品德、知识、、工作经验,能力等综合素质质,在村两委干部、镇干部的的选拨中充分倾听群众的声音音,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注重重自下而上的民主推荐,严格格履行党组织考察程序。经过过镇村共同努力,5个村成功功选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300人。本次换届选举呈现了党党员群众参与热情高、党员参参会率高和候选人当选得票率率高等特点,实现了镇党委组组织意图和党员群众意愿的有有机统一,新一届班子结构更更加优化,职数配备,知识文文化、年龄等结构比例更趋合合理,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二是选齐配强村民组长。村村民组是农村基层组织的基础础和细胞,村民组长品质劣、、素质高低、能力强弱,直接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政策能否在群众中得到贯彻落落实。依据尊重历史现状,便便利生产生活的原则,村党总总支和村委召集村民代表会选选举产生,并建立激励措拖,,除予以一年固定补贴外,对对表现好的村民组织积极培训训,符合条件的及时吸纳到党党组织中。2、育好人。重点点是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来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学习习教育。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学学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镇党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精神、领导讲话和作风案例,,增强党性意识转变作风的意意识。二是组织召开镇党委民民主生活会和各支部组织生活活会。通过镇党委主要பைடு நூலகம்导和和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与与村居、办所人员、支部班子子和党员的谈心谈话中找准问问题,并在会上开展对照检查查和互相批评。三是抓好整改改。抓好各党委班子成员、各各支部班子成员发现问题的整整改,制订了整改措施并公示示。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活动,给全镇党员干部上了一一课高质量的党性课,接紧了了作风弦,提高了为民服务意意识。此外,高度重视村干学学历教育。实施“一村一名大大学生”工程。把开展村干部部学历教育,农村基层培养““本土”大学生,作为提高村村干部队伍素质、拓宽村干部部选拨渠道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村两委换届后,各村均均实现了本土大学生村干部的的目标,全镇5村1居共有111名是全日制大专以上本土土大学生,占两委干部总数的的近30%。同时,积极响应应市区组织部关于村干部学历历教育培训的政策,鼓励工作作经验丰富的、群众威信高的的非大学生村干接受在职学历历教育培训,现有7名高中起起点的村干正在接受安农大的的农村经济管理的函授培训。。3、用好人。按照党员干部部“哪里需要哪里去”的原则则,根据中心工作需发将党员员干部分配到急需的工作岗位位上去发挥带头作用,实现工工作重心下沉,确保工作任务务保质保量完成。今年,仍保保留3名党员干部在村居内支支持村级工作,11名党员干干部支持工业区园区的发展工工作,同时向回迁社区委派22名党员干部从事社区的筹备备建设工作。在阶段性重点工工作中,实行临时抽调机制,,如村“两委”换届、重点项项目征迁工作中,按需向各村村居实行领导班子包联制、派派送镇工作组,为工作提供充充分的人力支持。4、管好人人。建立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小四风整治。上下班工作制制度。考核制度。四是坚持完完善一套工作制度。坚持书记记抓党建述职例会制度。镇党党委每季度召开基层党组织书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例会,不不断强化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第一责任人意识,树立“围绕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保发发展”的大党建理念。在全镇镇营造“抓党建、保发展”的的浓厚氛围。坚持落实村级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村级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每每年经贯包干制度用于村极工工作运转,通过年初的考核,,测评一类、二类、三类村居居党组织并相应奖励。此外研研究制定《南岗村(居)工作作人员社会保险实施意见》,,对在职村干部应保尽保。对对于正常退休的离任村干部,,全部摸底建档,按堆积上报报给予生活补助。坚持村居党党组织三级网络制度。优化村村(居)党组织设置,适应城城乡一体化进程,实际适时调调整党组织设置,以行政村((居)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础上,按照在村民集中居住地地划分党小组,分片设立党员员中心户,形成“村(居)党党组织—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户”的三级网络。坚持控量提提质发展党员。按照“控制总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坚持持不懈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工作。狠抓源头建设,广大视视野、拓宽渠道,积极将先进进分子和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组组织周围,着重在青年工作、、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员。坚持设计切实有效的活动动裁体。各支部结合实际,因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党组织活活动。如在各村居开展无职党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双塘、鸡鸡鸣村开展了党员干部为民代代理服务制度;新城社区开展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镇机机关实现党员干部包联村居制制度,将服务送到村居、村民民手中。坚持党内关爱制度。。七一、春节期间关爱老党员员干部、特困党员。五是建好好服务阵地。高标准考虑村民民回迁后群众的生活需求,设设立党群社区服务中心,中心心内新建小区内公共文化活动动场所、儿童、老年活动中心心,同时周边配套规划中小学学、幼儿园、卫生院等基础服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村与居居的对接,成立了临时性服务务机构—惠民新村社区筹备工工作组,负责领导服务小区的的配套设施建设、小区的物业业管理等各项工作的衍接。各各村居党组织也针对水源保护护区建设和轨道二号线用地造造成居民大量征迁现状,因地地制宜,采取一系列举措,做做好便民服务工作,如双塘村村,鸡鸣村,为了方便已搬迁迁的村民办事,在村民集中居居住地公路沿线边设置了村便便民服务场所,并安排村干部部、党员轮流值班,为村民代代理相关事宜。六是建立一套套服务机制。建立为民做好实实事机制。确切来说,做好““问、诊、治”三个程序的工工作。一是问。即问需求。一一是以春节大走访活动为载体体点,组织领导干部进村入户户,问需求,求建议,寻找服服务群众的切入点。二是在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为主要内容,形式多样开展征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开展展“五进五访五问”活动、““基层听音”活动、开展“开开门评风”活动、发放调查问问卷表、设置意见箱问。二是是诊。将收集到的问题梳理归归纳,归类为哪几类问题,看看哪些是四风问题,哪些是群群众的服务需求,哪些是社会会问题,召开镇党委扩大会议议有针对性地研究出解决各类类问题的办法。三是治。针对对收集到的合理问题,服务百百姓的小事村里专人解决,村村里不能解决的镇上联合部门门解决,镇村不能解决的,代代表提议上报区里解决。
镇“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典型经验介绍材料
镇“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典型经验介绍材料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是中国政府旨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计划旨在选取一批典型乡村,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共服务、发展产业等方式,打造一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优美、市民生活便利的示范性乡村。
「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强化整体规划:在示范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当地乡镇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乡村振兴发展思路。
同时,需注意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因素,确保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还包括对乡村自然资源、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保护与传承。
2. 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为了保障示范工程顺利进行,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这包括建立健全的工作组织,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并实施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对示范工程的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
3. 积极探索创新模式: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的发展模式。
这包括发展特色产业,如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等;引进新技术、新模式,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和发展效益;推动乡镇间合作,共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4.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因此,在示范工程建设中,需要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供专业的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支持,帮助乡村干部和农民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5. 强化宣传推广:为了让更多地区受益于示范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这包括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宣传示范工程的成果和经验,组织交流研讨活动,让更多地区了解和学习到示范工程的成功经验,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
通过以上的经验,「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将为中国乡村振兴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推动更多地区实现农村现代化,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典型经验介绍材料(续)在「百千万」示范工程建设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典型经验值得总结和分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典型经验介绍近年来,我市以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念为指导,以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均等化、标准化为目标,夯实了城乡文化设施基础;以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地挖掘城乡各地区域特色历史文化内涵,展示不同的文化亮点,分类指导,梯级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科学性;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文化建设投入长效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强化保障,设施建设夯实基础,优质服务惠及群众”的公共文化发展之路。
为把德兴建设成为赣浙皖三省交界最具魅力山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我市按照完善城区一批大型群众性文化体育场馆,再建设一批乡镇文化站,最后实现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各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政府主导,全力完善城区公共文化场馆功能。
按照《德兴市城乡总体规划》和《德兴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细则》的标准要求,先后建成了德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城乡科技规划馆、文广新办公大楼、德兴市图书馆和文化馆新大楼、江西矿冶博物馆、德兴市艺术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大型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场馆。
尤其是江西矿冶博物馆,占地7.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布展面积达2000度平方米,成为江西省十大主题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二是以乡镇文化站设施建设为抓手,逐步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效能。
十一五期间建成了达到“三室一厅”功能要求的12个乡镇文化,实现了乡镇文化站全覆盖,并全部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乡镇街道文化站每个面积都达到300平方米以上。
每个文化站阅览室配备了电脑、阅览架、期刊架、2000册以上图书,并有电子阅览功能。
教育培训室配备了电子琴、二胡、笛子、锣鼓等音乐教学器材。
多功能厅配备了投影机、点歌系统和各类艺术培训设施和室内健身器材。
文化站成为当地群众享受文化服务的最佳场所之一。
三是重心下移,力争实现村(居)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
我市按照各村(社区)设施条件、服务辐射范围、突出地方文化特色、进行示范先行、标准分类、梯级推进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全市128个村居按一类点16个、二类点48个、三类点64个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今年内力争完成80%的建设任务,2018年基本全面完成。
一类村居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十个一”标准进行建设。
既一个文化礼堂或戏台、一套专业演出音响、一套舞台灯光设备、一套投影设备和点歌系统、一条文化长廊(含带身边好人榜阅报栏)、一个综合文化活动室、一个村史馆、一套网络广播系统、一套体育健身器材、一个5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体育、健身广场(含一条健身路径)。
在16个一类村居文化建设点中选择条件成熟的村居率先实施网络广播系统覆盖每个自然村的广播“村村响”示范工程,力争在2018年上半年完成市、乡、村三级广播系统全覆盖;二类村居文化服务中心按照“七个一”标准进行建设,在“五个一”标准基础上增加了村史馆、文化礼堂或戏台;三类村居文化服务中心达到“五个一”标准。
通过一类建设点的示范带动,二类三类点梯次跟进,到2019年前全部达到一类建设点标准,2020年前全面实现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工作目标。
突出“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地方特色文化打造村居文化服务中心。
以总分馆制建设为契机,覆盖市、乡、村(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化逐步成型。
以图书馆、文化馆为县市文化服务总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的全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正按规划有序推进。
为夯实乡村(社区)文化基础设施,打造地方文化特色,打通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服务需求最后一公里。
目前全市共建有村(社区)文体广场101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88个;全市共建有农家书屋106家,总面积2160平米,总藏书量16.6万册。
目前,全市从事文化工作人员达到120余人,文化志愿者50余人,其中各类文化类协会6个,会员400多人,各村(社区)都成立了人数不等的文艺队伍。
二、满足需求,全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1.文化服务项目品牌化。
将大型的、群众参与度广的、对外美誉度高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项目品牌化,一直是我市努力的方向。
通过近几年的上下齐心努力,已经形成固定的品牌化文化服务项目。
一是每年一届的旅游美食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深受群众欢迎,成为在外乡友必参加的明星类群众文化活动;二是民俗文化进社区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2届,将德兴的民风民俗和非遗展示等活动送入各个社区,群众好评如潮;三是“首届幸福德兴日”、“江西(德兴)首届声乐艺术节”、“首届国医日”和“首届珠宝文化节”都分别成功举办,今后将每年举办一次,逐步形成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活动。
2.文化服务活动常态化。
一是传统的文化服务项目常态化。
近年来,年均开展市级大型群众文化活动5场次,如“走进高铁时代”、“健康德兴,魅力山城”、“喜迎十九大”等大型主题晚会。
市文化馆主办的连续28年的谷雨诗会,连续19年的元宵猜灯谜,连续26年的送春联等文化下乡活动已成为广大文字爱好者和群众熟悉而认可的文化活动。
二是创新“文化三项”活动形式。
将原来送戏下乡固定场次调整出部分任务集中在市艺术中心,开展戏剧展演周活动。
既让广大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免费分别欣赏到京剧、越剧、黄梅戏和歌舞剧目,又让基层农村的群众进城在环境良好、设施完善的艺术中心享受艺术大餐;送电影下乡活动也在原有模式上增加了“新片广场展演周”、“爱国主义教育片放映”主题周等特色放映活动;着力提高乡镇自办文体活动质量。
市文广新局组织市文化馆、艺术团和文化志愿者指导乡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年平均100多场,并根据全市性普遍开展的群文活动项目进行重点指导,集中展示。
如城乡居民普及的广场舞活动,在全市每年举行一次广场舞大赛,并将获奖节目在市区文化广场、艺术中心进行展示,同时对特别优秀的广场舞代表队送至上饶,全省乃至全国参加比赛。
让广大广场舞爱好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精神风貌,又极大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
三是壮大了文化服务队伍。
近期我市“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除了专业文艺工作者外,将文化爱好者、文化志愿者和各类协会组织起来,成立了送电影小分队、送图书小分队、艺术辅导小分队、文艺演出小分队等,人员多达200多人,深入农村、企业、军营和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惠民服务,深受了群众欢迎。
3.文化服务活动特色化。
近年来,我市各乡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地方特色文化活动,基本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格局。
比如花桥镇的农民艺术节,新营街道的端午龙舟赛,银城街道的龙灯表演,绕二的庙会和红色文化展示活动,黄柏乡的农民艺术团进村巡演、新岗山镇的红歌会、龙头山乡的农民管弦乐队、香屯街道的农民文艺汇演等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都在逐步形成。
在生动、活泼、持久的公共文化活动中,文化爱好者们走进社区,走上舞台,尽情释放文化激情,展示文化才能。
我市黄柏乡尚和村的无腿女孩蒋张子怡,在我市少儿才艺大赛中脱颖而出后,分别被邀请到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等多家国家级、省级电视台录制节目。
以村史馆建设为契机,挖掘并集中展示各乡镇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池口的农垦知青文化、罗家墩生态农耕文化、海口镇的古文化等,使村史馆成为当地爱家乡的乡愁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场所。
通过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了优秀文化熏陶,提升了综合文化素养,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
三、强化措施,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系统性工程,需要上下联动,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这次工作落到实处。
我市的做法有如下几点体会:1.领导重视,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德兴市委、市政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列入了重要的工作议事日程,市委书记和市长带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领导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制定下发了《德兴市关于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细则》、《德兴市村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
文件中对工作内容、标准、责任、完成时间和资金保障做了明确的要求。
市长郭峰同志亲自主持召开了由市直各有关单位和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大会,统一了思想,明确任务和责任。
分管领导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文广新局召开了业务培训会,市里主要领导经常调度工作的进度,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如文化站效能整改,村居文化中心建设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等问题都排在了市长的重点工作进度调度公示牌。
将村居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做为年初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社会承诺的“十件实事”。
使有关部门和乡镇绷紧了弦,鼓足了劲,工作落到实处。
2.考评长效化,为工作推进提供了机制保障。
一是实行文广新工作考评制度。
从2014年起,政府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对各乡镇(街道)年终综合考评内容。
对乡镇文化站服务效能,村居文化中心建设和农村五项活动等列入考评重要内容。
文广新局对村级文化管理员的岗位进行了严格的业务技能选拔,并将村级文化中心服务效能进行业务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对村级宣传文化管理员实行优胜劣淘动态管理。
二是加大了监督力度。
充分借助市人大、政协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多次调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起到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协商作用,并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列入市人大“一年三问”工作内容。
三是细化了工作责任。
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的责任、任务和目标量化,各负其责,尤其是文广新局有一支业务精通、工作扎实、乐于奉献、充满工作热情的工作队伍,深入基层调研,制定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村居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工作方案,对村(社区)的业务指导上下足了功夫。
如根据基层交通条件、经济水平、设施现状等提出了分类实施、有序推进;工作建议结合原有的文化设施情况,提出了政府采购配送基层的不同货物、数量清单,保证了财政投入最大效益。
为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为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实施立下了汗马功劳。
3.政府投入为主导,为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财力保障。
按照政府主导、地方自筹、企业和社会捐助的模式,实现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日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当地财政投入4亿多元,先后建成了德兴市革命烈士纪念馆、江西矿冶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文化馆、市文广局大楼、德兴市艺术中心、德兴市城乡科技规划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群众性的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场馆。
投入400多万元配套资金完成了乡镇文化站全覆盖。
本级财政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农村文化“五项”活动配套资金落实到位,为鼓励艺术创作,多出精品,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10万元作为艺术创作专项资金。
截止2017年,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筹、企业和乡贤捐助7000多万元新建和修缮了70多个文化礼堂、100多个文化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