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教学文案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演示文稿

减数分裂演示文稿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问题探讨在腐烂的水果周围常可看到飞舞的果蝇。

果蝇的生长周期短,繁殖快,染色体少且容易观察,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

右图是黑腹果蝇雌雄个体的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示意图。

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2.针对插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猜想?(1)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2)配子的染色体是由体细胞的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组合而成的。

思考:如果配子的形成与体细胞的增殖一样,也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结果会怎样?概念: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特征: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的范围?时期?特点?结果?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时期: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特点:在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1 次,而细胞连续分裂 2 次。

结果:新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

问题探讨1、产生部位:2、过程:间期精细胞精原细胞睾丸(曲细精管)变 形精子精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精原细胞内染色体数和正常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相同。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 次分裂曲细精管中有大量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前,每个精原细胞的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

这两次分裂分别叫做减数分裂I(也叫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II(也叫减数第二次分裂)问题探讨精子的形成过程减Ⅰ精子的形成过程联 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一个四分体含有两条染色体,四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相应片段——交叉互换。

减数分裂图解PPT课件

减数分裂图解PPT课件

.
3、如图是连续分裂 的细胞在各个不同
时期DNA含量(单 位C)的测定结果。 请据图回答:
(1)完整的细胞周期从__f__开始,到____k_为止。
(2)细胞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纺锤体形成是在_g__-h_或__b_-_c___。 (3)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分离在_i-_j或__d_-e_。 (4)观察和研究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好在_h_-_i或__c_-d__。
练习:下图为细胞分裂曲线图,请回答问题: 4N
2N N
O A B C D E FG H I J
①、图中
表示__D_N__A__的含量变化;
表示__染__色__体__的含量变化
KL
分裂时期
② 、图中处于减数Ⅰ分裂的是_O_-_-_-_-B__, 分裂的分裂期的是___F_-. -_-_-_K__.
处于有丝
同源染色体排 列在赤道板上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排列赤道板上 着丝点分离
.
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图像的鉴别
一般来讲,鉴别某一细 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 裂,最关键的是看染色 体的行为。可按如下原 则判定。
.
A组 前期图形
是否有同 源染色体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A2
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A1) 有:
特殊状态(联会、四分体) (减 –I;A3、A4)
时期: 减数I中期 细胞的名称: 初级精(卵)母细胞 产生子细胞的名称:次级精母细胞或
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
.
练习:下图中A图是某雄性动物的体细胞,请据图回答问题:
(1)B细胞的分裂方式和分裂时期是__有___丝___分__裂___后___期___。
(2)图中具有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_______B_________。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

减数分裂图解课件
植物研究
利用植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研究,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植物 细胞的分裂方式。
减数分裂基因的定位与分离
基因定位
通过对减数分裂相关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研究其结构和功能,进一步了解减数 分裂的分子机制。
基因分离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方法分离与减数分裂相关的基因,研究其表达和调 控减数分裂过程的作用。
04
减数分裂与遗传学
基因重组与多样化
基因重组是减数分裂的一个重 要产物,它通过重新组合遗传 物质,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来 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的四 分体时期和后期阶段,为后代 提供了多种遗传变异。
基因重组可以增加物种的适应 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环 境变化。
染色体异常与疾病关系
染色体异常是指染色体数目或结 构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
减数分裂发生时期
减数分裂主要发生在个体发育的特定阶段,即从原始生殖 细胞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进行多次分裂,最终形成配子中的染 色体数目只有亲本细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生物学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变异和多样性的重要基础之一。
通过减数分裂,生物可以在保持染色体数目稳定的同时,增加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从而实现物种的进化与适应。
结构
联会复合体是由多个同源染色体间的配对区域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每个配 对区域包含两个同源染色单体的一端。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与染色体分离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Ⅱ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随之分离,并分别 进入两个子细胞。
染色体分离
着丝粒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被拉向两极,形成两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只有 一组染色体,这一过程称为染色体分离。

12.减数分裂柱形图分析

12.减数分裂柱形图分析
减数分裂柱形图分析
[典型图示1]
若图1表示件数分裂的连续过程,则甲为 性原细胞;乙为初级性母细胞;丙为次级 性母细胞;丁为性细胞。
[典型图示2]
若图2表示二倍体动物分裂细胞,则A可表示处于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性母细胞,以 及性细胞;B可表示性原细胞、初级性母细胞和处 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性母细胞;C表示处 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性原细胞(体细胞)。
解题技法]
(1)分析此类问题的根据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 DNA和染色单体的数目变化规律。 (2)据染色体数目判断细胞分裂方式: ①染色体数目可达到4N⇒有丝分裂。 ②染色体数目最大值为2N⇒减数分裂。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案例(精选5篇)一、案例背景及学情分析《减数分裂》是苏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的第1节内容。

本节课内容与上学期学过的有丝分裂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变异的基础,所以本节课内容在整个高中生物学习中有着承上启下,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本节课内容由于图像多,曲线多,变化抽象等特点,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减数分裂是高中生物教材比较经典的一个内容,也是我们广大教育者值得思考的一节课。

为了学生便于理解,这节课采用多媒体动画、绘图和列表等方法来模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变化以及整个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

在整个减数分裂的学习中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让学生用建好的彩纸到讲台上演示减数分裂染色体的变化。

另外,由于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中要做到形象化、整体化和直观化,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减数分裂的概念;精子的形成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化。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体验合作的力量,养成团体意识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精子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的变化教学方法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模型模拟教学法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来学习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用ppt打出“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动画,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进入学习目标做好心理准备。

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我们人类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

教师提问:假设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两性生殖细胞,这个假设成立吗?通过学生的假设,从而进入新课《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课件

《减数分裂》课件

实验操作过程
01
3.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和 结构。
02
4. 记录观察结果,包括细胞分裂 的过程和特点。
实验操作过程
01
注意事项
02
03
04
1. 确保实验材料新鲜,避免 使用已经死亡或老化的细胞。
2. 在染色过程中,要控制染 色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以免
影响观察结果。
3.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选 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和视野,以 便全面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半。
配子形成
03
经过染色体分离,最终形成两种类型的配子,一种是含有X染色
体的雌配子,另一种是含有Y染色体的雄配子。
04
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基本过程之一,它涉及到配子(精子 和卵细胞)的形成,这些配子携带着父母双方的遗传信息, 通过受精作用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为新个体。
05
减数分裂的实验研究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实验材料 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显微镜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染色剂
显微镜
实验设备
减数分裂的实验材料和设备
恒温培养箱 离心机 摇床
实验操作过程
01
实验步骤
02
1. 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如植物或动物生殖细胞。
2. 对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以便观察。
03
在这个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最终形成 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只有原来母细 胞的一半。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是生物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 重要环节,对于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 性和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减数分裂也是生物生殖和繁殖的重要 过程,对于维持生物种群的稳定和繁 衍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版教学教案_减数分裂_的概念解析 教案 1

人教版教学教案_减数分裂_的概念解析 教案 1

"减数分裂"的概念解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认识同源染色体(包括概念和图形),会计算有关同源染色体、DNA 、染色体、染色单体、四分体的相关试题。

(2)能概括图形判断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子的形成及其种类,并能用数学方法加以总结。

2.技能目标:(1)识图,画图能力的提高;(2)应对复杂问题时分步解决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以生物配子形成的复杂性出发,对生物进化原理的深入理解,从而加强生物学素养。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减数分裂过程图形的分步演示,相关概念的的分析。

教学难点:配子的种类及形成原因三.学情分析:减数分裂这一知识点是学习遗传规律的基础,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都是发生在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但是学生往往不能理解,总认为两在规律是发生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为了纠正这一错误,采用配子的形成为突破口,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的染色体变化是遗传规律的基础。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够,从书本的关于减数分裂的插图,学生并不能很好对交叉互换这一生物学现象。

而关于连锁交换规律书本已经删除,但关于这一知识的相关知识可以作为一个信息使对减数分裂的理解加深。

四.教学过程:一.同源染色体的认识,①大小(长度)…………………………相同②形状(着丝点的位置)………………相同③来源(颜色)…………………………不同例1: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含有同源染色体组的是二、 减数分裂各期的染色体、DNA 、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数量计算例2:计算下例两图中染色体、DNA 、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的数目例3: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计算减Ⅰ后期和减Ⅱ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DNA 、同源染色体的数目。

三、关于配子的种类 1.一个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例4:如图所示,该细胞可以产生几个几种类型的配子2.有多个性原细胞,设每个细胞中有B bn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

(1) 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可产生2n种配子(2) 如果在四分体时期有m对染色体发生互换,则可产生2n+m种配子四、应用:(1)基础知识:基因型为Dd的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D、d两种类型的配子,其中,D:d=1:1,而基因为DD或dd的个体只产生D或d一种类型的配子。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完整版)减数分裂课件
生物学意义
通过减数分裂,生物体实现了遗传物质 的重组和分配,增加了遗传多样性,为 生物进化提供了基础。
减数分裂过程简述
01
02
03
间期
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 成,细胞适度生长。
前期Ⅰ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 双线期和终变期,同源染 色体配对、联会和交叉互 换。
中期Ⅰ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 上,准备分离。
染色体形态
此时染色体形态清晰,可观察到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为后续的遗传分析提供重要信息。
后期II: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着丝点分裂
在后期II,着丝点分裂成两个,每个着丝点带有一个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随着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逐渐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末期II:子细胞形成与特点
染色体行为与遗传物质传递
染色体行为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经历了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分 离和自由组合等复杂行为,确保了遗传物质的准确传递和重新 组合。
遗传物质传递
通过减数分裂,亲代的遗传物质被分配到子代配子中,实现了 遗传信息的传递和重组。这为生物体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提供 了基础。同时,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变异和重组也为生物进化提 供了原材料。
学特性。
单倍体产生途径和生物学意义
要点一
产生途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要点二
生物学意义
单倍体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孤雌生殖等方式产生。
单倍体在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可用于快速获得纯合品 系、研究基因功能等;此外,单倍体还可作为生物进化研究 的模型系统。
06
实验方法与技术应用于减数分裂 研究
细胞学观察法在减数分裂研究中应用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图解96页PPT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图解96页PPT
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减数分裂PPT教学课件(1)

减数分裂PPT教学课件(1)
1.请辨认出下列属于书法中的何种字体?
文字题
视听题
1。中国画的特点是什么? 1。下列作品属于什么时 2。绘画注重以形写神的是谁?期?名称是什么?
3。“吴带当风”说的是谁的画 2。请辨认下列属于什 4。隋唐时期,宗教壁画盛极一时么,时期的绘画? 当时哪个地方的壁画兴盛?
5。中国有这样一幅风俗画,被称为画苑 “国宝”之一。其最早收藏者是宋徽宗 (赵佶)。请问是什么画 ?
(2)乙细胞处于 有丝分裂后期
(时期)。
(3)丙细胞处于 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时期)。
四、坐标曲线的应用
增加原因及时间 减少原因及时间 与母细胞相比
DNA
DNA复制 (间期Ⅰ)
染色体
着丝点分裂 (后期Ⅱ )
DNA 染色体 量的变化
2N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Ⅱ结束)
细胞一分为二 (末期Ⅰ、Ⅱ结束)
A
B
趋势:由繁到简
E
C
D
时期
魏晋时期 隋唐时期 两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特点 绘画理论 吸取外来美术风格
风俗画 文人画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
2N
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与染色体的 数目变化集中到同一个坐标系中:
2N
有丝分裂
减Ⅰ
减Ⅱ
某生物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分析:有丝分
裂后期染色体数是( 48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着丝点数是( 2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 色体数是(24 )。
着丝点一分为二
减Ⅱ后期 减Ⅰ后期 有丝分裂后期
同源染色体:一般形态大小相同,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 色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大小相同,颜色不同

减数分裂 ppt 图文解说

减数分裂 ppt 图文解说

讨论3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 染色体有何变化?
染色体不再复制, 着丝点 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讨论4
你能归纳出减数分 裂的主要特征吗?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
A
B
C
D
E
F
G H
I 请按照自己的想法给他们排列次序
A
B
C
D
E
F
G
G C H E A F D B IH
时期
分裂间 期
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特点
主要特点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复制和有关蛋白 2N
质合成
0 → 4N
DNA
2N → 4N
前期 膜仁消失显两体
2N
4N
4N
分 中期 形数清晰赤道齐
2N
4N
4N

后期 点裂数增均两极
4N
0
4N

末期 膜仁出现无两体
4N
0
4N
有丝分裂的结果是:亲代和子 代细胞中的染色体保持一致
可以产生不同类型的生殖细胞,增加了生 物的变异,增强了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讨论2 减数第一次分裂各个时 期染色体有何变化?
间期: 染色体 复制
前期: 同源染色体 配对——联会、出现四分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 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同源染色体 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末期: 染色体数目 减半子,细胞中 同无源染色体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柱形图、曲线图 学案

减数分裂柱形图、曲线图 学案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重难点突破01【折线图、柱形图】(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动物2n)(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DNA、染色体组、同源染色体对数数量变化曲线)(柱形图先有丝分裂再减数分裂)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对点练习】P80 第2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分析P80第5、6题小本P271第6题P272第15题1.某高等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1)图1中①细胞中染色体组的数目为________。

(2)在无突变和交叉互换情况下,图1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

(3)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__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__。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2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1中的________对应。

2.用32P标记果蝇一个精原细胞中所有的DNA分子,然后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开始培养后一个细胞核中DNA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段与GH段的细胞中Y染色体数目一定不同B.IJ段细胞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之比都是1∶2C.GH段细胞中含32P的核DNA分子占总数的1/2D.KL段每个细胞核中含32P的染色体条数都相等3.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时期与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关系曲线图,以下对图示的理解错误的是A.A~E段细胞完成有丝分裂过程B.F~H段内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B点和H点都发生染色体的着丝点断裂D.H~I段细胞中有可能含2个染色体组4.下面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DNA变化曲线图。

在该分裂过程中其他相关物质变化曲线图错误的是()5.如图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目变化的相关曲线,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3B.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6C.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1D.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6.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曲线和各分裂时期对应的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处。

高中生物两幅图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两幅图讲解教案

高中生物两幅图讲解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细胞有丝分裂和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分裂是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教学重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的细节理解
教学准备:图片、PPT、实物模型等教具
教学步骤:
第一步:介绍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1. 展示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的图片,简要说明有丝分裂的四个主要阶段: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2. 解释每个阶段的具体过程和关键特点,如染色体复制、纺锤体形成、染色体对分裂等。

第二步:介绍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1. 展示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的图片,简要说明减数分裂的特点和意义。

2. 解释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例如减数分裂只进行一次DNA复制,但有丝分裂进行两次DNA复制。

第三步:让学生分组讨论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第四步:总结复习
1. 综合讲解有关生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细胞的分裂过程对生物产生的影响。

2. 提醒学生重点记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反馈:让学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带领学生探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变和畸变,以及对细胞分裂过程的影响。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评估学生对细胞分裂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后续教学的调整和完善。

人教版教学教案“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人教版教学教案“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063302)边双顺减数分裂历年是高考命题重点,常以图像、图表、曲线、数量变化分析形式出现,并与遗传规律、发育联系起来出题。

教与学中总是对教材的正常分裂过程情有独钟,熟知减数分裂中的图形信息转化是此节的重要应考内容,但我们对“柱形图的分析”往往会有太多的忽略,下面就此考点加以例析。

1. 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图表分析例1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A. 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B. 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C. 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 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解析由图A、D中d为0,故d肯定不是染色体或DNA,而是染色单体。

A表示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 : 1,无染色单体;B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 : 2 : 2 ; 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1 : 1 ,无染色单体。

由此得出b为DNA 分子数,c为染色体数,d为染色单体数。

答案A思维警示(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2次,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1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又减半,故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未变;DNA减半2次,第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第二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着丝点分开而减半。

(2 )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如果没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3)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之柱形
图”解析
“减数分裂之柱形图”解析
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063302)边双顺
减数分裂历年是高考命题重点,常以图像、图表、曲线、数量变化分析形式出现,并与遗传规律、发育联系起来出题。

教与学中总是对教材的正常分裂过程情有独钟,熟知减数分裂中的图形信息转化是此节的重要应考内容,但我们对“柱形图的分析”往往会有太多的忽略,下面就此考点加以例析。

1.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数目变化的图表分析例1 下图A、B、C、D分别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2N)进行减数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a表示细胞数目。

请判断b、c、d依次代表()
A.DNA分子数、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
B.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
C.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
D.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DNA分子数
解析由图A、D中d为0,故d肯定不是染色体或DNA,而是染色单体。

A表示染色体没有复制时,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无染色单体;B表示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C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D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DNA=1∶1,无染色单体。

由此得出b为DNA分子数,c为染色体数,d为染色单体数。

答案A
思维警示(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连续分裂2次,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1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减半1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又减半,故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未变;DNA减半2次,第一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因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减半;第二次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因着丝点分开而减半。

(2)若细胞中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单体数,如果没有染色单体时,其DNA分子数等于染色体数。

(3)染色单体形成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出现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消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4)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最大为2N,DNA数最大为4N。

变式训练1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

下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①②
B.②③
C.④②
D.③④
答案 C
变式训练2 细胞周期的各阶段,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分子数量比不可能是下
列中的()
答案A
变式训练3 下图是对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同时期的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有关叙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分裂后期可以用图②表示
C.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到赤道板时的细胞在图①中
D.图③表示的细胞一定处于分裂末期
答案D
变式训练4 下面是人体细胞分裂时,不同细胞分裂期的A、B、C、D四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统计数据,那么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以发生在(多选)()
答案 AD
2.考查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DNA分子、染色单体的图表与图像综合辨析例2 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

请分析并回答:
(1)图A中a~c柱表示染色体的是,图B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
是。

(2)图A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B中的,图B中丙所示的细胞有个染色体组。

(3)图A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
是;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B中的→过程。

(4)符合图A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

与图A中对应的细胞内不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相关的知识及识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1)由于图A中Ⅰ、Ⅳ期b为0,故b肯定不是染色体或DNA,而是染色单体,又从Ⅱ期可知a是c的一半,所以a是染色体,c是DNA。

图B中甲图所示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两两相同,即含有同源染色体,有两个染色体组,所以表示二倍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2)由图A中Ⅲ期时a、b、c的数量比是1∶2∶2可知,Ⅲ所示的细胞中,一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又因染色体数目是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的一半,故Ⅲ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与图B中丙图对应。

(3)由图A中Ⅰ期变化为Ⅱ期过程可表明DNA复制,出现了染色体,由Ⅱ期变化为Ⅲ期表明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都减半,说明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与B图中乙→丙对应。

(4)A图中Ⅳ期,染色体、DNA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无染色单体,所以此时期细胞为卵细胞或第二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A图中Ⅲ、Ⅳ期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1)a 甲(2)丙 1 (3)DNA复制乙丙(4)卵细胞或(第二)极体Ⅲ和Ⅳ
思维警示(1)三种分裂后期的判断方法是: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

(2)动物既能进行有丝分裂又能进行减数分裂的器官是生殖腺,雄性动物是睾丸,雌性动物是卵巢。

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产生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也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精细胞或卵细胞)。

(3)细胞分裂图像辨析程序:一看染色体数目,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三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行为: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等。

(4)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第一极体细胞质为均等分裂,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细胞质是不均等分裂。

变式训练1 下图是某一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和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数目关系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图Ⅰ中的2和6表示两个Y染色体,则此图可以表示的细胞是()
A.体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2)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条。

假设该生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在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子细胞中,含15N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3)图Ⅱ中有个染色单体,如果①上某位点有基因B,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有。

(4)图Ⅱ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关系可用图Ⅲ中的表示。

答案(1)A (2)8 50% (3)4 基因突变或染色体交叉互换(答对一点即得分)(4)乙
变式训练2 下图的图一中A、B分别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二表示A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数。

据图回答:
(1)A细胞表示分裂后期;B细胞表示分裂后期。

(2)要想同时观察到这两个时期的细胞,应选择该动物的(器官)。

该动物产生的精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

(3)在图二中B处绘制B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在C处绘制该动物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柱形图。

答案(1)有丝减数第一次(2)睾丸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