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
法律开题报告范文
法律开题报告范文一、研究背景1.1 研究领域简介法律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维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法律的适用和解释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
因此,研究法律的适用与解释问题,对于提高法律实施效果,保障社会稳定和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1.2 主题选择的原因法律的适用和解释问题是一个具有广泛关注的研究主题,相关文献和研究也较为丰富。
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比较法和理论层面上,对于实际中的具体案例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本研究选取了法律实务中的一个具体案例,以深入探讨法律适用与解释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2.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探讨法律适用与解释的问题。
具体来说,我们将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法律适用的标准:法律适用的标准是什么?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存在不同的标准?•法律解释的方法:法律解释的方法有哪些?对于模糊和争议性的法律条款应如何解释?•法律适用与解释的实际困难:在实际操作中,法律适用和解释存在哪些困难?这些困难如何影响法律实施效果?2.2 研究意义研究法律适用与解释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研究可以为法律适用和解释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提高法律的适用准确性和解释的科学性。
其次,通过研究实际案例,可以发现法律适用和解释中存在的问题,为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最后,研究可以促进法律适用与解释的规范化和统一,提高法律实施效果,保障社会稳定和公正。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我们将选择一个典型的法律案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案情描述和分析。
其次,我们将从法律适用和解释的角度,解析该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最后,我们将通过资料收集、文献综述等方式,对案例进行论证和验证。
四、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研究背景:介绍本研究的研究领域和选择主题的原因。
2.研究目的和意义: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法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篇一」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
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1.拟定毕业论文题目:论跟单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的适用2.选题依据:(选题经过与选题意义)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一种主要支付方式,在学习国际经济法的过程中我对这一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经与指导老师商定选定跟单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的适用问题作为我论文题目。
这一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业务发展到国际领域,应运而生的国际贸易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在中国,信用证业务在经济活动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一方面,对缩短企业收汇时间,减少银行和出口企业人力成本,减少不符点扣费,防止收汇风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对此问题的研究为司法人员的司法活动提供相应的标准和依据,有利于正确处理贸易纠纷,节约司法资源。
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新修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银行审单原则,银行职责和行为等做了更加明确的修改和完善,但针对信用证银行审单标准仍有一定争议。
因此,有必要对跟单信用证的严格相符原则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商讨,这样有助于从理论上扫清障碍,为进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以此统一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标准不一的难题,并借鉴国际惯例,完善我国的信用证法律制度。
针对信用证严格相符原则在事务中的应用这一问题,我进行了社会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在信用证交易中,单证的不符点达到60%~80%,这就意味着银行拒付达到了60%以上的概率。
尽管这些单证的不符点在第二次交单中,大部分被接受,但银行第一次的高概率拒付会导致交易成本的增加,从而造成了信用证运行机制效率的低下,甚至引发法律纠纷,无疑对信用证的.固有价值造成损害。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单据相符性的判断往往缺乏专业的银行业和商业知识作为支撑。
法学开题报告样本优秀范文(推荐3篇)
法学开题报告样本优秀范文(推荐3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法学开题报告样本优秀范文(推荐3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法学开题报告样本优秀范文(推荐3篇)》。
第一篇:法学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研究生开题报告范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1开题呈文格式与开题呈文写作技巧开题呈文是研究生毕业论文任务的首要环节,是指为叙述、审核和肯定毕业论文标题而做的专题书面呈文,它是研究生实施毕业论文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首要措施,同时也是教练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作品撰写能力的有用的施行活动。
《中国青年报》报道:复旦大学信息学院2002级研究生所做毕业论文开题呈文,仅有不到1/3的博士研究生获一次性通过,而78位硕士研究生,10人没获通过,仅有19人获一次性通过。
这在复旦大学乃至于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上“都很少见”。
但据笔者了解,倘若以肃穆的眼力见识审视目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论文开题呈文任务,可以说,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
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够的问题——视“论文开题呈文为走过场”、视“论文开题呈文为形式”。
除思想上重视不够外,对毕业设计开题呈文的撰写伎俩缺少了解也是首要因由之一。
鉴于此,笔者纠合自己的管理任务体会,就毕业论文开题呈文的写法和技巧做一探讨。
1.11毕业论文选题的原则毕业论文选题一般条件餍足以下原则:①开辟性:古人没有特地研究过或虽已研究但尚无空想的结果,有待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或是学术界有差别,有必要长远研究探讨的问题;②先辈性:硕士毕业论文要有新的见解,博士毕业论文要做出创设性劳绩;③劳绩的必要性:所选课题应有必要背景,针对实际的和迷信开展的必要,即应有实际效益或学术价值;④劳绩的可以性:课题的形式要有迷信性,难易程度和任务量要妥善,满盈琢磨到在必定时间内获得劳绩的可以性。
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
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引言法律原则是司法实践中的重要指导原则,它在法律适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往往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法律原则的内涵及其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问题,旨在深入分析法律原则的适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完善法律适用提供理论支撑。
一、法律原则的内涵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的基本规范,它是对法律的一种概括性表述,具有普遍适用性和稳定性。
法律原则包括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公平正义原则、法治原则、合理预期原则、信赖保护原则等等。
这些原则在法律实践中具有统一的指导作用,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规范要求。
二、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在具体的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法律原则是抽象的概括性规范,其适用需要考虑到具体案例的特殊情况。
不同的法律原则之间可能存在互相制约和冲突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具体的案件中进行权衡和取舍。
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是一个需要权衡和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具体案例中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在当前的法律实践中,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法律原则的具体适用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导致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不同法官和裁判员在具体案例中对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不同的案例可能得到不同的判决结果。
法律原则的适用与具体案例的联系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一些案例在适用法律原则时存在一定的辨证困难。
法律原则的适用方法和标准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导致在具体案例中的适用效果不尽如人意。
以上种种问题表明,当前法律原则的具体适用存在一定的不完善性和挑战性。
这主要是因为法律原则的具体适用需要兼顾到法律体系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又需要兼顾到具体案例的特殊性和公正合理的要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深入研究法律原则的适用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以期为法律原则的适用提供更为有效的规范和指导。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
摘要适用法律规则处理个案是法律适用的常态,法律原则只有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才直接适用于个案。
相对于法律规则而言,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法律规则一样具有适用的必要性与价值,其在克服法律规则的僵硬性缺陷,补充法律规则的漏洞、解决法律规则的冲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意义还体现在指导法官审理案件、实现个案正义等方面。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规范与事实之间的缝隙,从而能够使法律更好地与社会相协调一致。
但另一方面,法律原则也有其明显的缺陷:由于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对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有具体明确的规定,所以当法律原则直接作为裁判案件的标准发挥作用时,会赋予法官较大的自由裁量权,从而不能完全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同为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和方法却不同于法律规则。
在法律实务中,为保证法律原则被援引的合法性不被质疑,援引必须遵循严格的条件和方法。
此外,在发挥法律原则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防止法律原则的滥用,只有在一定范围和界限内适用才能使法律原则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超过这个度只能适得其反。
关键词法律原则;必要性;条件;方法;限制;范围AbstractApplicable law rule processing of legal application case is the norm, legal principle only in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s ar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case. Relative legal rule, legal principle as a kind of legal norms, and the rule of law are as the necessity and value, its in overcoming the rule of law stiff disfigurement, and added the rule of law loophole, solve the conflict rules of law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ts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judge which case, realize case etc. Justice。
法律原则论文司法适用论文:论法律原则及其司法适用
法律原则论文司法适用论文:论法律原则及其司法适用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国的法律框架基本搭建完毕,较于相对完备的规则适用理论体系,同为法律规范的法律原则在司法操作层面仍困难重重,国内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对其他国家理论和实践的介绍,中国本土性问题研究的不够充分。
因此,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登的典型案例为研究范本,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在中国司法环境下运用法律原则裁判的困境,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困境的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原则裁判的方法,以期裨益于法律原则更规范地适用于司法实践。
关键词法律原则司法适用法律技术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法律技术在司法中的运用”(编号sg31510210)的阶段性成果。
最近几年,“能动司法”成为活跃在司法领域的一个新理念,但是司法能动必须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任由法官依照个性判案,那么无疑会导致司法腐败,难以实现法制的统一。
如何避免司法能动演化为司法乱动,为能动设置必要的限度?比德林斯基认为:“这些标准应该来自一些——媒介法理念(或最高的法价值)与实证法的具体规定之间的——法律原则。
”如何适用法律原则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不仅在法学理论上颇具价值,在司法实践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于法律原则适用的探讨,不能仅仅局限在理论上的思考,更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语境,通过对真实裁判的总结和反思,在理论和操作层面上更加深入地分析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过程。
一、法律原则适用的概况及其司法效果要开展法律原则在司法中运用的实证分析,需要以真实典型的案例数据库为基础。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下文简称《公报》)作为国家权威平台的,其发布的案例发挥着典型性的指导作用,截止2010年第12期,《公报》共出版170期,刊登770①个案例。
在对案例进行筛选的过程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准确把握法律原则的含义和范围。
然而在国际学术界,较之于法律规则,法律原则的概念迄今几乎还没有得到哪怕是大致统一的界定。
法律原则司法适用论文
法律原则司法适用论文摘要: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原理或真理,具有高度抽象性、普遍适用性、相对稳定性等特性,它是法治精神的精华和集中体现。
它与法律规则相比有自身的特点,在司法实践中是否具有可诉性,如何具体适用到司法实践中,有很大的争议。
通过法律原则的可诉性、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具体的适用程序及限制等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制度,旨在完善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法律原则;司法适用;可诉性 1 法律原则的内涵法律原则是社会意识和道德意识的产物,是社会成员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和标准的法律表现形式。
它高于于具体规则,始终“体现着法的本质和根本价值,是整个法律活动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构成法律体系的灵魂,决定着法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法律原则问题是当代法理学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
哈特认为法律原则是用来进行法律推理的权威性出发点,它不预先假定任何确定的具体事实的状态,也没有赋予具体的法律后果。
英国法学家沃克从法律原则的功能―解决疑难案件的角度将法律原则定义为:许多法律推理所依据的前提,不断地、正当地使用比较具体的规则解决不了或不能充分明确解决的案件的一般原则。
中国主流法理学者较多地受到德沃金法律原则理论的影响,主张法律要素的“规则――原则――概念”模式,从广义上理解法律原则,将法律原则概括为“可以作为规则的基础或本源的综合性、稳定性原理和准则。
”笔者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原理或真理,为其他规则提供基础性或本源性的综合性规则或原理,是法律行为、法律程序、法律决定的决定性规则。
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其存在形态是多钟多样的。
法律原则可以是非常抽象的,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等,也可以是具体的,如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审判者。
2 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可诉性及必要性 2.1 法律原则司法适用的可诉性法律原则的可诉性是指当事人能否以其作为起诉和辩护的理由,或者能否作为法院适用裁判的标准。
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
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1. 引言1.1 引言背景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的基本原则,对于司法实践和法律规范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实际应用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一直是法学界和司法实践中的一个热点话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法律原则的概念、分类以及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以期能够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在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不仅仅是法官判案的理论指导,更是实际判案中的具体运用依据。
对于涉及法律原则适用问题的案件,法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综合考量,以求达到公正、合理的判决结果。
研究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对于完善司法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展开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法律体系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司法实践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旨在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案例中的运用情况,并且进一步探讨法律原则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揭示法律原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为司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经验。
通过对不同种类法律原则的比较和研究,探讨其适用范围、优先级别和冲突解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法律原则适用的规范体系,提高司法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通过分析法律原则与法律制度的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及影响机制,为进一步推动法治建设和完善现行法律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最终旨在为加强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法律的适用效果和司法公正性。
法律原则的适用涉及到法律的具体实践操作,对于法律从业人员,特别是法官、律师等专业人士来说,掌握好法律原则的适用方法和技巧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对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保障法治建设的顺利进行。
法律适用范本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法律适用范本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法律适用范本-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一、引言法律适用是指在具体案件中,判断和确定适用哪个法律以及如何适用的过程。
合理、公正的法律适用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二、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法律适用过程中,法律应当平等适用于所有人,不分国籍、种族、性别、宗教等身份和背景。
法律的适用不能因个人的特殊地位或特权而有所偏袒,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法律优先原则法律优先原则意味着,在法律上存在冲突或矛盾时,较高级别的法律具有优势地位。
通常,宪法是最高法律,其他法律应与宪法保持一致。
而法律与行政法规、规章、合同等其他法律文件之间存在冲突时,应首先遵循法律的规定。
四、公正原则公正原则是法律适用的核心价值观。
它要求法律的适用不仅需合法和合理,还要在公正中体现。
法律适用的过程和结果对所有当事人都应当公正无私,维护公平正义。
公正既是法律的要求,也体现了法律适用的目的。
五、法律解释的一致性原则法律解释的一致性原则要求对同一法律条款的解释应该是一致的。
法律解释应当保持连贯性和统一性,避免因解释的不一致而导致法律适用的混乱和不公。
当相关法规存在争议时,应尽可能寻求一致的解释,以确保法律适用的稳定性。
六、司法确定性原则司法确定性原则要求法律适用的结果应当明确、可预见。
法律适用应该基于具体案件的事实和适用法律的规定,避免不合理、随意的法律解释和裁判。
司法确定性有助于当事人在法律适用中具备充分的预测性和信赖性。
七、适用地区原则适用地区原则是指在有国际法规定适用国际私法的情况下,确定适用哪个国家的法律。
该原则考虑到当事人的国籍、居住地、合同签订地等因素,旨在确保法律适用与实际情况紧密相关。
八、时效性原则时效性原则要求法律适用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法律的适用需要不断地加以调整和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
法学开题报告范文精选5篇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法学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呢?小编精选了一些法学开题报告优秀范例,一起来看看吧。
毕业论文答辩致谢词大学毕业论文评语法学开题报告1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一)研究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流动人口大量增多。
随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在研究了众多学者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文献的基础上,首先对流动人口及受教育权的相关概念作了界定,并分析了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现状,得出完善受教育权益保障迫在眉睫。
其次,分析了我国在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的建设成就及法律保障存在的漏洞或不足。
再次,根据问题结合原因并借鉴国外经验对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法律保障提出建议。
2、研究意义我国的流动人口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叶出现的,是在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特有现象。
流动人口尤其是流动民工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必然出现的特殊群体,也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本文主要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保障现状分析出发,探究目前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缺损的原因,有利于明确我国当前面临的保障困境,探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问题的对策,促进受教育权益问题的解决。
有助于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益,实现教育和社会的公平,并对维护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及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1、国内研究动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农民工大军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大批农民工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以下是我国学者的主要观点:陈信勇,蓝邓骏在《流动人口子女平等受教育权的应然与实然》一文指出当前流动人口子女权益缺损主要有几点表现:1.入学条件遭受不公正对待。
法的原则的作业范文
法的原则的作业范文法律原则是司法实践中的基本准则和指导原则,具有普遍适用性和长期稳定性。
它们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法律体系的完善而形成的,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合理性、公正性和稳定性三个方面来探讨法律原则的作用。
首先,法律原则的合理性是其基础。
合理性是指法律原则在制定和运用时要符合人的理性思维和社会公认的道德价值。
法律原则的合理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原则应当符合正义和公平的原则,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平衡和秩序。
二是法律原则应当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合理性,既要与宪法和法律法规等上位法相一致,又要与司法实践相适应,体现法律的刚性和灵活性。
三是法律原则应当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预测性,为司法实践提供便利和保障。
只有在合理性的基础上,法律原则才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有效的落实,成为司法活动的指导准则。
其次,法律原则的公正性是其核心价值。
公正性是指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要坚持公正、公正和公正的原则,遵循法理和道义的要求,确保司法活动的公正性和公正性。
法律原则的公正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原则应当具有公正的立场和公正的原则,对关系人的地位、责任和利益进行公正的判断,保护社会正义的平衡和稳定。
二是法律原则应当具有公正的程序和公正的方式,保障人权和法治原则的实现,避免权利的滥用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三是法律原则应当具有公正的效果和公正的结果,确保司法决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只有在公正性的基础上,法律原则才能够得到司法工作人员和公众的信任和支持,确保司法实践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最后,法律原则的稳定性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稳定性是指法律原则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要保持相对稳定和连续性,确保法律制度的内在逻辑和整体效果的稳定性。
法律原则的稳定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原则应当具有相对稳定的权威性和广泛性,不受个人和群体的干扰和攫取,保障司法活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开题报告模板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论法律原则的适用学院:法学院系法学专业:法学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填表日期:年月日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依据:(一)法律原则的必要性我国的法律实践告诉我们,法律原则对于一国法制体系来说是完全必要的。
由于我国是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法律规则是具体的行为准则,它由明确的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组成。
我们力图凭借精密的立法技术手段,制定最明确的法律使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具有善良的可预期性。
但是法律的制定归根结底是立法者对社会运作规律的良性总结和预期规范,从大陆法系立法技术的视角观察,所谓的法律规则实际上是立法者结合典型的社会生活关系类型对法律原则进行具体化、类型化以后形成的产物。
出于保持法律稳定性的考虑,虽然在立法时会有前瞻性的考虑,但实践上却往往具有滞后性,而这种滞后性通常会导致无法可依或者依法不公的现象。
法律规则的滞后性往往会在很多新时期或很多新生事物上出现,这种滞后性往往在社会转型期或者高速发展的阶段表现的尤为明显。
而法律原则由于具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它是对从社会生活或社会关系中概括出来的某一类行为、某一法律部门甚或全部法律体系均通用的价值准则,使得它能在规则穷尽时,以及规则由于面对新的现象发生个案不公时继续发挥定纷止争的作用。
(二)法律原则的客观性法律除了规则外,还有一些规则中的规则,虽然他们看不见,但是却实实在在存在并影响和操纵着法律规则。
这种规则中的规则,就是法律原则。
笔者认为法律原则应当包涵两个方面:其一,由外在道德所衍生出来的法律原则,它源自于人类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例如公平正义,公序良俗等原则;以及由法律内在道德所衍生出来的法律原则,它源自于接受法律调整的人们对于法律本身正当性的要求,例如法不溯及既往。
(三)。
法律原则的仍然有很大的局限性。
1.法律原则过于抽象法律原则具有普遍性或者说一般性,因为法律原则是从复杂的法律关系中抽象而来,是规则中的规则,它舍弃了具体法律关系的特殊性,而表现为同类法律关系的一般共性。
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尊敬的导师:您好!非常荣幸和感激能在法学专业学习和研究,并在此向您汇报关于我的法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在当今社会,法学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我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一定的法学课题,探索和分析其中的问题,以期对我国的法律体系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本论文将选取我国刑法领域中的一个热门问题——“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研究现行刑罚规定在未成年犯罪问题上的适用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具体论述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前我国刑罚规定对于未成年犯罪的适用情况分析;2. 与国外成熟刑法体系相比,我国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存在的问题;3. 从刑法学理论的角度,探讨对于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应考虑的因素;4.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提出改进我国刑罚规定的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论文将采用比较法、实证法等方法进行研究,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为基础。
具体步骤如下:1. 收集相关法律资料和文献,围绕未成年犯罪的刑罚规定进行深入研究;2. 比较分析我国现行刑罚规定与国外成熟刑法体系的异同;3. 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收集并整理我国未成年犯罪的相关数据;4. 分析数据,结合刑法学理论,探究我国刑罚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方向;5. 提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为我国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的完善和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
四、论文预期的创新点和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价值在于:1. 充分调研国内外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国际刑法发展趋势的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2. 探讨未成年犯罪刑罚规定中应考虑的因素,为相关部门和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 为刑法学理论的继续发展做出贡献,并为我国未成年犯罪问题的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化,法律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作为法学专业的学生,深入研究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毕业设计中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为未来的法律实践奠定坚实基础。
二、选题意义选择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法律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为未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三、研究内容本毕业设计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研究:法律法规概述: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包括宪法、民法、刑法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原则。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结合相关法律条文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案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法。
立法建议: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法律漏洞或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立法建议,以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案例并开展实地调研,以全面了解和把握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所需内容。
五、预期成果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研究,预期可以达到以下几点成果: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具备较强的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出具有建设性的立法建议,为完善我国现行法律体系贡献力量。
结语基于法律法规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旨在通过对相关领域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运用法律知识的平台。
希望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实践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我国法治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篇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篇Model text of opening report of legal paper编订:JinTai College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篇前言: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
本文档根据开题报告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2、篇章2: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章1:法学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税法效率原则释义》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始终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过整整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蛋糕”已经做大,人们对蛋糕的分配问题越来越关注,党的xx大要求经济发展从“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向的这种转变是必然的趋势,任何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都会寻求这种转变,但对于一个被“不患贫而患不均”传统思想影响着的民族,一个从大锅饭历史中走出的国家而言,这种转变却隐藏着极度的危险,为了追求公平而忽视效率,面临着平均主义思想重新回到我们的生活的潜在危险。
我国正在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同时财政支出也在逐年扩大,国际上的对外援助不断加强,财政压力较大,经济发展如果不能满足财政需要,那么会影响到税法的稳定性。
税法的税率增长是有着滞后性和谨慎性,如果没有效率作保障,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财政支出,又会不自觉的陷入“黄宗羲定律”当中。
税法有着很强的行政性。
体制改革在我国稳步推进,政府职能正在发生变化,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变。
服务型的政府是一个有着高效率的政府,税法效率的深层次研究必将推进税收体制效率的提高,从而为整个社会的体制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法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法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写论文之前,首先确定自己的法学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明白题目后再立开题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西方法观念对比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一)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法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法律制度或法律规范;一种是法律意识或法律现念。
现实生活中,约束和调整人们行为的是前者,但在幕后起作用的却是后者。
中西法律规范、法律制度上的差异,实际上是法律观念、法律文化上的差异。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已制定法律300多件,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制定行政法规900多件,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法可依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问题却依然存在。
原因固然很多,如体制、环境等等,但是,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法律观念的淡薄。
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西方成功的法治经验和法治文明的成果。
但是中国的法制建设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其现代的法观念也必然与西方有着巨大差异。
探寻中西方法观念的差异,对我国从根本上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对我国的法治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我国学者在中国与西方的法观念相关内容上作出了丰富的研究。
魏胜强在《中西方古代法观念的差异及其文化解析》中研究了中西方古代法观念在法的本体、法的状况、法的价值、政体形式、治国方略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指出这些差异实际上是由不同的文化选择造成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决定不同土壤培养出了不同的法观念。
韩振文则从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一般理论、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生成基础的角度概括了培养公民现代法律意识的必要性,以及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培育公民社会、构建多元的理性文化等方面论述了培养公民法律观念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公民现代法律意识探究》一文中,何卫勇认为法律意识在公民意识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提高公民政治素质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论法律原则的适用毕业论文
密级:NANCHANG UNIVERSITY学士学位论文THESIS OF BACHELOR(20 —20 年)题目论法律原则的适用学院:法学系法学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职称:起讫日期: 2012.2——2012.5南昌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南昌大学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论法律原则的适用专业: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法律原则,作为法学领域内的一个基本问题,有关于此的讨论从未停息。
各个学派之间与之相关的理论也大相径庭。
在哲学的观点中,任何事物都有其起源、发展以及消亡的过程。
因此本文将从法律原则的起源出发,通过揭示其内在本质,描述其外在特征,以及展示其现实作用,来对法律原则作出新的阐述,以期对现代中国的法制事业有所补益。
关键词:法律原则道德法律价值法律原则的适用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awAbstractLegal principle, as a law in the area of a basic problem, there are discussions of this never stop. Schools and the relatedtheory between differ greatly. In philosophy's point of view,all things have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dy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the legalprinciples from start, by revealing its inner essence,described the exter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w the realeffect, to make new expounds legal principle, so as to thelegal system of modern China career makes compensation. Keyword:Legal principle legal ethics Legal value T he defect of the legal principl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law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法律原则客观存在于法律中 (1)1 .1各学派有关法律原则的观点 (1)1. 2法律原则的客观性与必然性 (2)第二章、法律原则的效力与适用 (4)2.1从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区别来看法律原则的效力 (4)2.2从法律原则与规则的区别来看法律原则的适用 (4)第三章、法律原则适用的局限性问题 (7)3. 1法律原则局限性的表现 (7)3. 2法律原则局限性的解决之道 (7)结语: (9)参考文献(Reference) (10)致谢 (11)第一章、法律原则客观存在于法律中(一)各学派有关法律原则的观点“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
法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论法律原则的适用
法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论法律原则的适用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个要素,对法律活动有着深远—O 它不仅是法的宗旨与目的的凝练,更集中体现了法的价值追求。
但是,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被应用到司法实践中的合法性常常受到质疑,这严重制约了法律原则理论价值的发挥。
关于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该如何适用,以及适用的场合、适用限制等问题,我国法学界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加之我国法官判案能力、学识水平参差不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没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往往导致实践中滥用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关于法律原则的概念,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沃克认为,法律原则是当具体的规则不能解决案件或不能为案件充分的说明理由时,司法者可以适用的一般原则,是司法者运用法律推理判断案件的前提。
而布莱克则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①,为其他确定性规则提供宏观上的、最基本的价值指引。
笔者认为,以法律原则适用为基点出发,法律原则应该时刻指引着法官对具体规则的理解,甚至在有些时候是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适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
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律要素,法律原则和规则自然是不相同的,二者必然存在差异。
哈特的理论认为,原则和规则之间虽然存在不同,但只是在“度”上有所不同,并不存在完全对立的矛盾。
德沃金也对二者做出了比较,他认为原则与规则间存在着尖锐对立,它们都是对不同情况下做出不同法律后果决定的依据,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做的指示的特点”②。
我赞同哈特的观点,区别于规则的适用,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如下:第一,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法律规则的适用只发生在将规则具体化的情景一一司法和执法领域。
而法律原则不仅存在于这一场合, 还存在于立法领域,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指导着立法活动的进行。
第二,适用的不确定性。
法律规则是一种确定性规范,一般都明确具体的规定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义和责任,而法律原则没有严密的逻辑机构,内容和效力都相对不明确,属于不确定性规范。
法律原则适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法律原则适用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法律原则是指适用于判案中的一般性原则,是一国法律制度中的重要内容。
法律原则是法律体系中最为基本、根本的规则,有着指导国家法律实践的重要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法律原则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刑法、民法、商法等。
同时,法律原则还是判决案件的重要依据,能够保障公正的判决。
由于法律原则涉及到极其广泛的领域和复杂的法律问题,因此本文将对法律原则的适用进行探讨,找到法律原则的运用方法,从而提高司法的公正与判决的合理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论文将主要研究以下内容:
1.法律原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种类。
2.法律原则的适用范围和方法。
3.案例分析,探讨法律原则在案件中的应用。
本论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法以及比较研究法,通过实证案例来探讨法律原则在判案中的运用。
三、预期研究成果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法律原则的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法律原则的适用方法和实现方式,为提高司法公正和保障公民权益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同时,本文将也有助于提高法学研究中对法律原则的认识和重视,为我国法律体系的持续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适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适用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法律原则是司法审判中的重要指导原则,是判断案件的权利和义务、事实和证据、法律和法规等的准则。
在司法实践中,各种法律原则的适用情况直接关系到案件的公正、公平、合理性,也关系到司法公信力和社会的认同度。
因此,研究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分析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推动司法实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分析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类型。
2. 探讨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适用的难点和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及成因。
3. 研究相关法律文献和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及启示,为提高司法判决质量提供参考。
4. 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司法实践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司法审判中的法律原则适用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主要包括:法律原则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的适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法官在司法审判中如何把握法律原则的适用等方面展开研究和探讨。
同时,也将通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总结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司法判决质量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展开研究,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在研究过程中,还将通过对法官进行访谈和庭审观察等形式,深入了解司法实践中法律原则适用的具体情况。
最后,将综合分析所获得的数据和信息,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
四、可行性分析从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分析,本研究选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和手段也比较成熟和可靠,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司法审判中法律原则的适用问题,分析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2. 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总结司法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提高司法判决质量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论法律原则的适用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的一个要素,对法律活动有着深远 ___。
它不仅是法的宗旨与目的的凝练,更集中体现了法的价值追求。
但是,法律原则作为法律规范被应用到司法实践中的合法性常常受到质疑,这严重制约了法律原则理论价值的发挥。
关于法律原则在司法实践中该如何适用,以及适用的场合、适用限制等问题,我国法学界的研究还有很多不足,加之我国法官判案能力、学识水平参差不齐,法官的自由裁量权没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往往导致实践中滥用法律原则。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基础或在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准则。
关于法律原则的概念,各国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沃克认为,法律原则是当具体的规则不能解决案件或不能为案件充分的说明理由时,司法者可以适用的一般原则,是司法者运用法律推理判断案件的前提。
而布莱克则认为法律原则是“法律的基础性真理或原理”①,为其他确定性规则提供宏观上的、最基本的价值指引。
笔者认为,以法律原则适用为基点出发,法律原则应该时刻指引着法官对具体规则的理解,甚至在有些时候是法官审理案件时能够适用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标准。
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律要素,法律原则和规则自然是不相同的,二者必然存在差异。
哈特的理论认为,原则和规则之间虽然存在不同,但只是在“度”上有所不同,并不存在完全对立的矛盾。
德沃金也对二者做出了比较,他认为原则与规则间存在着尖锐对立,它们都是对不同情况下做出不同法律后果决定的依据,区别就在于“它们所做的指示的特点”②。
我赞同哈特的观点,区别于规则的适用,法律原则适用的特征如下:第一,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法律规则的适用只发生在将规则具体化的情景――司法和执法领域。
而法律原则不仅存在于这一场合,还存在于立法领域,作为一种价值取向指导着立法活动的进行。
第二,适用的不确定性。
法律规则是一种确定性规范,一般都明确具体的规定了法律关系主体的权义和责任,而法律原则没有严密的逻辑机构,内容和效力都相对不明确,属于不确定性规范。
因此法律规则可以直接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准则,而法律原则能否适用于个案,只有通过分析该个案的具体情况才能加以确定。
第三,价值取向性。
法律原则的适用有个利益衡量的问题,当两个法律原则相冲突时,或者当原则与规则相冲突时,就需要衡平二者所代表的利益群体,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实现法律的价值。
法律原则在司法过程中的适用情况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在不同情形下有不同的适用方式。
其适用的关键点在于,个案中能否适用原则以及如何适用原则,取决于与个案相关的规则的具体情况。
换言之,只有根据明确具体的规则才能确定能否适用原则以及如何适用原则。
法律原则的间接适用是指个案中有相适应的规则并可以适用该具体规则,同时存在着赋予该规则正当性的某种原则,又没有同该原则冲突的其他原则存在。
法律原则的间接适用绝大多数都体现在一般案件中,对于案件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清晰、规则明确的案件,法律规则一般都明确规定了其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这种情况下应优先适用法律规则,原则的适用只是方便法官做出更加准确合理的解释。
法律规则,由于其固定性和滞后性,很有可能随着 ___的发展而丧失其应有的效力,此时,究竟是继续适用法律规则还是适用更加合理的法律原则呢?在这里,“泸州遗赠案”③给了我们启示。
在号称中国“公序良俗第一案”的泸州遗赠案中,法院没有将遗产判给接受合法遗赠的“第三者”张学英,而是依据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判决蒋某胜诉。
尽管在本案中遗赠事实成立,也符合继承法具体条文的规定,但是,不管是继承法还是婚姻法,这些特别法都必须以民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思想,法官断案时也不能完全三段论式的裁判,必须充分领会到每个制度,每个条文制定背后的价值意义。
该案法官因放弃具体规则转而引用法律原则判决的做法曾引起巨大争议。
实践中,当有明确具体的规则,但该规则却与某些法律原则相对立时,该如何裁决呢?陈金钊认为,法律原则应该指引着法官运用明确具体的规则对案件进行裁判。
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可取的,当个案中适用的法律规则与其他相关法律原则发生冲突时,原则应该优先适用。
此时法律原则的优先适用足以说明,即使立法已经制定了明确具体的规则,司法者在适用规则时依然要审查规则的适用是否与法律的基本精神,与法律体系中的其他原则相冲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法律目标的实现,体现立法的价值。
人类认知能力总是有限的,在这种认知下制定出来的法律也是会有瑕疵的。
即使再先进的制度,再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会有或多或少的疏漏,这便是法律规则的漏洞。
那么,法律不可避免地有了漏洞怎么办?我们知道可以采用立法的方式救济,但立法的过程往往过于漫长,不能立即解决问题。
因此,实践中如何应用规则与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此时,法律原则对规则的补充完善作用,对法官断案的指引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在判例法的英美国家更是如此。
规则不存在时,法律原则的适用又分为两种情况:第一,没有法律规则,只有一种适合该个案的法律原则。
在这种情形下,法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行使自由裁量权。
为了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度”,避免法官恶意造法,我们就必须对法律原则的适用条件做出限制,关于该问题,我将在下文提到。
第二,没有法律规则,有两种相冲突的原则都适合该个案。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原则与原则之间的冲突问题。
在个案中,往往多个相互矛盾对立的法律原则都可以适用于个案,到底该适用哪一个原则,要解决这个问题,法官必须对依各个法律原则判决产生的结果进行价值考量,选出具有最大社会效益和法律效益的结果,并对该判决结果进行充分的法律解释。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法律原则所代表利益进行衡平,尽量使判决结果倾向于更大的利益一方。
但是有的学者认为法律的这种衡平,往往造成法律原则的滥用。
基于此,我认为在衡平的过程中加上一个约束性的规定,比如,每一个用法律原则衡平的案件都要报经上一级 ___或者高级 ___核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防止了原则被滥用。
美国霍姆斯大法官有一句至理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法律原则的适用就是一种经验的东西,它对于司法审判的意义重大。
但是由于内涵高度抽象,外延宽泛,不像法律规则那样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当法官援引法律原则裁判案件时,个人主观因素 ___往往导致裁判结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
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法律原则的适用是一种法律适用的假象,它掩盖了法官造法的真相。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并不能因为法律原则的适用存在风险而限制其适用,最好的方式是防患于未然,给法官适用法律原则进行裁判设置严格的限制条件,最大可能的减少适用原则带来的不确定性。
第一,前提条件:唯一适用法律原则,禁止适用风俗习惯、网络民意、政治原则等非法律原则。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民意正在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对司法审判 ___,在药家鑫案,李启铭案中便可见端倪。
诚然我们必须考虑到判决对传统习惯和网络民意 ___,以及由此带来的反作用,但司法是独立的,恶法亦法,适用其他非法律原则以迎合民意,必然破坏法律的权威,法也失去了其强制作用。
因此,法律原则的适用必须以确定、当然、有效的法律原则存在为前提。
第二,顺序条件:穷尽法律规则,方得适用法律原则。
这主要是法律规则优先适用问题。
在个案审判中,优先适用法律规则,例外适用法律原则。
因为法律规则更加细化和具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要个案符合规则设定的条件,即可以适用,而法律原则的抽象性程度大大高于规则,非有专业知识的人,适用还是有很大困难的。
因此,在法律规则存在的前提下,应适用规则。
特殊情况下,才允许排除法律规则而适用法律原则。
第三,价值追求条件:法是人民意志的体现,法律规则必须被强制执行和遵守。
同时,法律原则必须反映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
因此实践中,裁判者不能擅用法律原则断案,除非是为了实现个案公平或者维护公序良俗。
只有把更大的价值放在重要的位置,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平,也才能保证法治的尊严。
第四,严格说明条件。
法律原则的高度抽象性决定了法律原则的适用是一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因为此时法律原则适用者不但扮演者司法者的角色,还同时扮演者立法者的角色。
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限制适法者个人主观因素对法律的侵害,保障当事人的权利与法律秩序的正常运行,适法者必须就原则的适用情况向社会与当事人充分说明理由。
法律原则作为法律体系中的根本规则,在个案中的适用不仅能起到同具体规则一样的作用,还可以引导裁判者更加深刻的领会规则制定背后的意图和价值。
但是,一切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超越一定的限度往往导致相反的结果。
法律原则适用的意义绝不能夸大,因为其自身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可能会带导致法律原则的滥用,也可能会导致法官过度自由裁量的恶意造法。
因此在严格的适用条件下适用原则,同时不断丰富法律原则适用的理论,加强裁判者的综合素质,实现真正的 ___,才能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也才能保证法律原则适用价值的实现。
①Blacks’LawDictionar.WestPublishingCo.1983.1074.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著.信春鹰,吴玉章译.认真对待权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③王甘霖.“第三者”为何不能继承遗产.南方周末.xx年.[1]张文显.法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xx年版.[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3]陈林林.基于法律原则的裁判.法学研究.xx(3).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