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第四章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4]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4]PPT课件

1999年10月初的《参考消息》上连续转 载了两篇报道,一条译自9月21日的美国 《洛杉矶时报》,题目是“中国电器走向世 界”,另一篇是美国《芝加哥论坛报》9月 28日的文章,“赫菲公司开始自行车’远 足’”,报道赫菲(Huppy)公司将自行车 生产转移到中国。
中国电器从进口到出口,美国自行车从早 期生产出口到完全放弃生产,都反映了产品 技术周期和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2021/2/8
-
24
电视机
1923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视机。但 到90年代以后,美国国内连一台电视机都 不生产了,全部靠进口。日本在60年代后 成为电视机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90年 代以来,韩国和中国也逐渐成为电视机的生 产和出口国。
2021/2/8
-
25
中国电器走向世界,美国自行车“远足”中国
-
21
产品周期理论的国际贸易演变图示
创新国 内消费
创新国向 其他
发达国出 口
其他发达国 减少进口, 创新国向发 展中国出口
-
创新国进口,其 他
发达国家向创新 国和发展中 出口
发展中国 家净出口
22
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
2021/2/8
-
23
纺织业
欧美最早向其他国家大宗输出,20世纪 初,洋布占领中国,挤垮了土布;几十年 后情况正好相反,欧美成为净进口国,主 要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2021/2/8
-
4
挑战之一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0年)
数据202来1/2/源8 :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 (2002年3月)计算。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4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4章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4-8
生产可能性
• 在这个模型中棉布对粮食的机会成本是可变的:
当经济中生产大量粮食和少量的棉布时,棉布的机 会成本就小。
当经济中生产大量的棉布和少量的粮食时,棉布的 机会成本就大。
• 为什么?这是因为当把经济中的所有资源都用来生产一种 产品,生产率的稍微降低,就会造出生产的机会成本趋向 于升高。
4-23
要素价格、商品价格和生产要 素的数量
• 生产中要素的投入组合决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 上的产量最大化的点。
• 分析两要素经济中分配资源的的一个方便的办 法是,有一个如同4—8所示的盒状图。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如果允许生产中劳动力对土地的替代,反过来 也行,那么生产可能性边界就会变为弓形。
例如, 许多工人可以在一小块土地上或者很少的工 人在一大块土地上生产相同数量的产品。
每单位要素需求能够恰当地运用到棉布和粮食的生 产中 。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 土地租金改变的影响大小取决于生产中使用的 土地数量。
土地租金增加对食物产量的影响比棉布的要大,因 为食物是土地密集型产品。
• With competition, changes in w/r are therefore directly related to changes in PC /PW .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使用一些资源来更有效的生产量另外一 种产品。
Copyright © 2009 Pearson Addison-Wesley.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际经济学4

国际经济学4

“美国有成千上万个利益集团,这些集 团之间有共同的利益和要求,也存在着相互 对立的关系。因而在政府和国会活动期间, 这些利益集团都要将总统府的门挤破,把国 会山给踏平了。而这些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 相互排斥、相互监督、相互制衡。使政府的 决策不能只偏向某一个,从而保证了政策的 大众化,公正性”。如反华利益集团与援华 利益集团,在国会山上不停地决斗,从而使 国会时而通过有利中美关系的政策,时而又 搞僵中美关系。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出口前: 生产者剩余: e 消费者剩余:a+d 出口后: 生产者剩余:a+b+c+e 消费者剩余:d 出口前后各利益集团的 福利变化情况如下: 生产者剩余: a+b+c 消费者剩余: a 社会福利水平: b+c
二、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
d p1 a p0 e D b c S
出口前后各利益集团的剩 余变化情况
G’ G Lr
0C
第二节
生产要素的价格

(三)一种产品价格下降,另一种产品价格上升
同时考虑产品价格升降 大米 (进出口),则价格下降部门 VMPS 专门生产要素收入减少显得更 VMPS’ 加明显;价格上升部门专门生 产要素收入水平增加更加明显; 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是升? W1 C’ 是降?取决于进出口商品价格 W2 相对变化程度。 VMP r’ VMPr 0S G’
(二)进口部门产品价格降 低对生产要素收入的影响
进口部门产品价格水平的 下降会造成共同生产要素 在部门间的重新分配,并 造成共同生产要素报酬的 降低。产品价格上升部门 的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 平上升,但会使共同生产 要素流出部门的专门生产 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大米
C C’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中文版PPT第八版第四章)

相对价格与贸易模式
在预算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交点上:一国总是 可以消费得起自己所生产的产品。
然而,在贸易的情形下,一国不必只消费自己所 生产的产品和劳务。
出口和进口可大于零。
而且,贸易后一国可以消费得起更多的两种产品 。
4-36
图4-13: 贸易均衡
4-37
图4-14: 贸易扩展了经济体消费 的可能性
此模型的结论:丰裕要素所有者将从贸易中获益 ,而稀缺要素所有者则受损。
of cloth, PC/PF
RS*
3
2 1
RS RD
Relative quality
of cloth, QC + Q*C QF + Q*F
国际贸易对两要素经济的影响
Heckscher-Ohlin Theorem: 每一个国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在本国 较为丰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 进口本国稀缺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
proportions theory)
两要素经济模型
▪模型假设
• 一个经济体生产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 • 生产这些产品需要两种有限供给的投入:劳
动(L)和土地(T)。
• 在两国,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的,布的
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 所有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生产可能性
生产可能性受所需要的土地和劳动两种资源的约束:
TF/LF > TC/ LC
Example: 如果粮食生产使用 80 单位工人和200 英亩土地,而布的生产使用20单位工人和20英亩 土地,那么粮食是土地密集型的,而布是劳动密 集型的。
生产与价格
经济会在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哪点上生产呢?这 取决于两种产品的价格
一般来说,经济会在产值最大化的点上生产, V: V = PCQC + PFQF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二、短期与长期的比较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 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 者区分的。 1.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 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着相同的方 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 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 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 化。 2.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 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 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 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
(二)、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资本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 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将上升。因此,在 自由贸易下,X部门的资本实际收入提高了。
(三)、Y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 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同样,相对于本部门产品,Y部门的资本际报 酬可表示为:
(二)模型的均衡解 1. 两点说明: (1) 模型是以短期内一国供给面的情况为 基础,不涉及需求面因素。 (2) 由于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所以在商 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两个部 门间如何分配,便可确定要素市场的均衡和要 素价格。
2. 模型的均衡: (1)与封闭条件下的生产均衡相比,开展贸易以后, 将依据比较优势原则 比较优势原则,出口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要素的 比较优势原则 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稀缺的商品。那么国际贸易 将促使该国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上升。 (2)由于价格上升,所以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超过 了进口部门。(wf>w)。这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出口部门的边际劳动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生产力将下降,而进口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力则上升。 于是出口部门的劳动报酬开始回落,进口部门的劳动 报酬开始回升。 (4)随着劳动的在两个部门间的流动,两个部门的 劳动报酬又重新趋于一致,最后达到新的均衡, 具体均衡情况如下图所示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一、经济增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含义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 经济增长中的供给变化与贸易效果,称为经济增 长的供给效果。 长的供给效果。 供给效果的类型 1.中性增长 1.中性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出口型增长( 2.偏于出口型增长(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超偏于出口型增长( 顺贸易倾向增长) 3.超偏于出口型增长(超顺贸易倾向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偏于进口型增长( 4.偏于进口型增长(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超偏于进口型增长( 逆贸易倾向增长) 5.超偏于进口型增长(超逆贸易倾向增长)
三、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发生在资本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 密集型产业,使生产要素投入减少,但不是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 等比例减少。资本用的更少一些,劳动用的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相对多一些。每单位资本使用更多的劳动, K/L随之减少 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随之减少, K/L随之减少,这就是节约资本的本意。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偏 向资本密集性产品的生产。 向资
除了基于技术差距与产品生命周期的贸易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 在本质上是动态的以外,到现在为止讨论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 的贸易理论全部为静态的。也就是说,给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 定一国的要素禀赋、技术、偏好后,我们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就可以决定该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所得。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 但是,要素禀赋随时间改变,技术也经常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 改进,偏好也可以变化。所以,一国的比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较优势也会随时间而改变。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免费)国际经济学--第4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只有劳动是可变要素,在商品价格已知的条件下,只要知道劳动在 两个部门间如何分配(进而知道劳动的边际产出),就可确定要素 市场的均衡和要素价格
二 模型均衡解
(封闭条件下)劳动的分配和劳动价格的确定
VMPLX代表X部门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VMPLY代表Y部门对 劳动的需求曲线 当两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部门的分配就达到均衡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X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rX MPKX PX
X部门劳动投入增加,则其特定要素资本的边际产出增加
rX MPKX PX
观察: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如何变化?
X部门资本的名义报酬rX也是上升的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相对于Y产品,X部门的实际报酬可表示为
w MPLX PX
贸易后,Y部门的劳动投入减少,则MPLY上升,则该国以Y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上升
w MPLY PY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X部门资本实际报酬的变化
当X部门由于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劳动流入时,其特定要素—— 资本的边际产出(MPKX)将上升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wX
VMPLX′
VMPLY
wY
贸易后均衡点为E‘,X部门劳 动使用量为OXL’,Y部门劳动 使用量OYL‘ 总结: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 入增加,Y部门的劳动投入下 降,该国工资水平w上升
VMPLX
E′
W’ W
E
OX
L
L′
OY
L
一 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
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
贸易后X部门的劳动投入增加,则MPLX下降,则该国以X商 品价格衡量的劳动实际收入下降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国际经济学第4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Specific-Factors-and-International-Trade
• 贸易模式
# 贸易前: DM = QM DF = QF
# 贸易后:
PM * DM + PF * DF = PM * QM + PF * QF 或: DF- QF=(PM/PF)*(QM- DM)
预算约束等式 (budget constraint)
四、收入分配和贸易所得
• 收入分配
# 日本 # 美国
一、特定要素模型
• 模型的均衡
∵ MPLM * PM = w, MPLF * PF = w
∴ MPLM * PM = MPLF * PF = w 或: MPLF / MPLM = PM / PF 或: -MPLF / MPLM = -PM / PF
在均衡生产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等于 负的制造品的相对价格
小结
6.尽管如此,在实际的贸易政策制定中, 收入分配是非常关键和非常重要的。这 主要因为,与贸易受益者相比,贸易受 损者常常是一个信息更充分、更团结、 更有组织的集团。
思考题
假设某一国能源部门(如石油部门)和制 造业部门除劳动是共同的投入要素外, 各使用一种不同的特定要素,那么,世 界市场上能源价格的上涨对该国制造业 部门的生产会产生什么影响?请结合图 表给予说明。
小结
1.国际贸易通常影响各国内部的收入分 配,所以贸易中有受益者也有受损者。 产生收入分配效应的原因有两个:生产 要素不能迅速地、无成本地从一个生产 部门转移到另—个生产部门;一个国家 产品组合的变化对不同生产要素需求的 影响不同。
小结
2.特定要素模型是一个有关收入分配效 应的很有用的模型,它把可以在部门间 转移的一般用途的要素和有特殊用途的 特定要素区分开来。在这个模型中,资 源的不同使各国的相对供给曲线不同, 并因而产生了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4章

国际经济学课件 第4章

两要素经济模型
图 4-1: 粮食生产的要素投入组合
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 的土地aTF (英亩)
生产1卡路里粮食 所有可能的投入组合
//
.
生产1卡路里粮食投入 的劳动aLF (小时)
Slide 4-10
两要素经济模型
• 要素密集度
– 在两产品(棉布和粮食),两要素(劳动和土地) 的世界中,如果在任何给定的实际工资率条件下, 粮食生产中所使投入的土地-劳动比率都高于棉布生 产的相应比率,那么粮食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 – TF/LF > TC/ LC – 比如: 如果粮食的生产使用80个单位劳动力和20 英亩土地,而棉布的生产使用20单位劳动和20英 亩土地,那么我们就说粮食的生产是土地密集型 的,而棉布的生产是劳动密集型的。
腹胀生产中土地使用量
O1 F
T1C T2C F2 OC 棉布生产中劳动土地量
1
C
2
F1 L2C L1C
T1F T2F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加
Slide 4-22
雷布津斯基定理 (效应):
– 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如果一种生产要 素量增加(T 或L) ,那么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 品的供给会增加,而其他产品的供给会减少。 – 反之亦然。 – 荷兰病
. Slide 4-16
(TC/LC)1 (TC/LC)2(TF/LF)1 (TF/LF)2 土地-劳动 比率, T/L Increasing
两要素经济模型
如果棉布对于粮食的相对价格PC/PF上升,那么会:
的投入比率,从而提高劳动相对于土地的边际 产出。 由于用两种产品衡量的实际工资的提高和实际 地租的减少,增强了工人的购买力而减弱土地 所有者的购买力。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 第四章

第一节 特定要素模型(保罗· 萨缪尔森和罗纳德· 琼斯)
一、基本假设 X、Y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 规模收益不变; 劳动是同质的,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 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 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 相使用; 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 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Y Ey E’y E E’ P=Px/Py P=P’x/P’y
相对价格变化 带来的影响: X产量增加, Y产量降低。
O
Ex
E’x
X
第二节 相对价格与收入分配
一、相对价格与要素价格报酬的变化
边际 劳动 产品 的价 值, 工资
W MPLY · Py 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MPLX · Px X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X部门使用的劳动Lx 头 Y部门使用的劳动Ly 尾
第四章 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


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短期 分析和长期分析两种,短期和长期并不是完全按时 间长短划分的,而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 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的需要。

国际贸易使得一国内X产品价格上升,Y产品 价格下降,或反之。那么对于要素价格有何 影响呢?
*模型假定劳动可自由流动所以两部门工资相等 *工资可由劳动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来决定 总供给为: Lx+Ly=L总
边际劳动 产品的价 值(VMPLx), 完全竞争条 件下也是工 资 W MPLX · Px
Ox到Oy表示 总劳动L总
MPLY · Py Y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Lx+Ly=L总
MPLX · Px X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 X部门使用的劳动Lx Ox 图4-1 Y部门使用的劳动Ly Oy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详细描述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各国之间生产成本的差异。即使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都不具备绝 对优势,它仍然可以通过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获得贸易利益。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一产 品时的机会成本低于其他国家的情况。
资源禀赋理论
总结词
资源禀赋理论,也称为H-O理论,认为各国 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产 品,并从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 品进口。
创造就业
贸易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 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收 入来源,帮助他们摆脱贫困。
04
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全球化的定义与影响
定义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趋 势。
影响
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加速了技术、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平衡和不稳定。
贸易政策
关税政策
关税定义
关税是一种对进出口商品征收的税种,其目的是增 加国家财政收入或保护本国产业。
关税种类
关税可以根据征收方式、税率、征收对象等不同标 准进行分类,如普通关税、最惠国关税、反倾销关 税等。
关税影响
关税会对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量、产业结构、 消费者福利等方面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一国的经济 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
贸易促进了产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使国家能够更加专注 于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 步推动经济增长。
贸易与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调整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调整产业结 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转移
贸易可以促使国家引进先进技 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要素禀赋理论
proportions theory)
两要素经济模型
■ H-O 模型的基本假定: 没有运输成本、自由贸易、完全竞争以及要
素在国际上不能流动。 在生产函数中,每一种要素的收益都为正,
但是递减,并且规模收益不变。同类商品的 生产函数在各国相同,但是两种商品的生产 函数并不一样。 需求结构,也就是在既定的相对价格下两种 商品的消费比例,在两个国家相同并独立与 收入水平。 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上述假定主要是为 了排除两国之间在技术和需求方面的任何差 别,从而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要素禀赋的差
两要素经济模型
K 5.6A 4A
KA B
D
E
D’
E’
1.4B
1B
L
图3:商品相对价格与要素的相对价格
B A
L
两要素经济模型
■商品价格比率改变时要素价格比率的变化
考察图4,假定相对价格比率PB/PA 从4变到5, 则可以找到一条同时于5A于4B同时相切的等 产量线。由于tanβ>tanα较高的商品价格将 对应较高的要素价格比率。因为它们是以一一 对应的,可以断言,随着劳动相对价格上升, 商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也随之 提高。这一关系可以见图5a。
两要素经济模型
K/L K/L
(K/L)A
(K/L)B
(K/L)A (K/L)B
PL/PK 图2:存在和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时,不同的K/L比率
PL/PK
两要素经济模型
■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要素的相对价格
在没有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下,对于 每一种商品价格比率而言,只会有一个 要素价格与之相对应,反之亦然,也就 是说,商品的相对价格与要素的相对价 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图3可以直 观说明。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国际经济学》大学教学课件 第四章  国际贸易纯

吸收到对方的出口。如果对手对于本国商品的需求强度大于本国对于对
手商品的需求强度,则交换比率越接近于外国国内的交换比率;反之, 则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率。
y
B国国内交换比率
国际贸易区
A国国内交换比率
x
2.贸易的静态均衡
图示 p
出口
pw
p1
p2 进口
x
二、提供曲线与贸易的动态均衡
图示 Y
E E’
X
三、贸易条件及其度量
一国的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和该国 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一个两国世界中,一国的出口正是其贸 易伙伴的进口,所以,在两国条件下,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另一 国贸易条件的倒数。
在一个具有多种贸易商品(不只两种)的世界中,贸易条件定义 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该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这个 比值通常要乘以100,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2.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基础 教材P105
3.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贸易利益 教材P105-106 (1)基于分工的利益 (2)基于交换的利益
三、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机会成本递增是指随着一种商品的生产量的增加,该种商品的机会成本
二、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贸易基础与贸易利益
1.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可以表示为下图。图1表示A国固 定机会成本条件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图2表示B国固定机会成本条件下 的生产可能性曲线。
y
y
MRTxy=0.5 x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关税和配额理论

国际经济学-第四章  关税和配额理论

第四章关税和配额理论4.1贸易壁垒及其形式贸易壁垒是进口国或出口国为了限制进口和出口而设立的相关限制措施。

根据限制措施的透明程度,可分为:-----明显或者透明(transparent)贸易壁垒。

包括:关税,通过税收形式间接限制进口;配额,直接限制进口数量-----隐蔽或者不透明(nontransparent)贸易壁垒。

包括:倾销和反倾销、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幼稚产业保护、技术贸易壁垒、其他贸易限制措施等。

4.2关税(Tariff)及其关税的成本收益分析4.2.1关税(Tariff)1)含义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个国家的关境时,由海关代表国家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分为进口关税与出口关税。

进口关税比出口关税更重要!2)不同国家征收关税的态度和做法工业化国家:一般禁止征收出口关税,主要采用增设进口关税、非关税贸易壁垒等保护优质产业,通过征收所得税增加收入。

发展中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为增加税收、保护幼稚产业(征收),允许征收出口关税。

在进出口关税问题上,根据情况决定。

3)关境和国境的含义国境:一个国家行使全部国家主权的空间,包括领陆、领海、领空。

关境:完全实施同一海关法的地区(海关合作理事会,Customs Co-Operation council,CCC),是国家或地区行使海关主权的执法空间我国属于国境大于关境的国家。

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目前仅适用于中国大陆,不适用于中国澳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澎金马等三个单独关税区。

4)关税计价方法从价关税(ad Valorem tariff):按贸易商品价值征收一个固定百分比的关税;从量关税(specific tariff):按贸易商品的数量单位征收固定数额的关税。

混合关税(compound tariff):二者的结合。

美国使用从价关税与从量关税基本持平,欧盟主要采用从价税。

我国也主要试行从价税。

例如:自行车进口税。

A厂商进口一辆价值100美元的自行车,存在三种情形:——国家对其征收10%的从价税,则其进口关税为10美元;——国家对其征收每辆10美元的从量税,则其进口关税为10美元;——国家对其征收混合关税,即征收10%的从价税和每辆10美元的从量税,则进口关税为20美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性技术进步与产出不平衡增长 当一国仅有一个生产部门发生技术进步且为中性技术进步,而无论是X部门还 是Y部门,都会造成产出的不平衡增长。
WHQ
14
Y
PPC2
PPC0
PPC1
O
X 中性技术进步与产出不平衡增长
PPC0表示初始状态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PC1表示仅有X部门发生中性技术进 步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Y部门没有发生技术进步),PPC2表示仅有Y部 门发生中性技术进步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假设X部门没有发生技术进步) 。与要素供给不平衡增长导致的产出不平衡增长不同的是,中性技术进步使 生产可能性曲线只在发生技术进步部门的方向向外扩张,而要素供给不平衡 增长会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在两个方向同时向外扩张。技术进步在封闭条件下 意味着国家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WHQ
12
二、技术进步与产出增长 假设只有两种生产要素(L、K)、两种产品(X、Y),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 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1、中性技术进步与产出平衡增长 Y C 生产扩 展线
PPC1
PPC0
0
中性技术进步与产出平衡增长 WHQ
13
X
若一国X、Y两生产部门中都发生了同样的中性技术进步,即两部门中劳动 与资本的生产效率等比例提高,此时,要素相对价格、要素数量和要素配合 比例将保持不变,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会平衡向外移动,这种变化与要素等比 例增长时的影响效果是一样的,都表现为产出的平衡增长,PPC等比例外移 ,即由PPC0移动到PPC1。从原点出发的生产扩展线(如OC)与两条生产可 能性曲线交点处的切线斜率相等,这说明经济增长前后产品的相对价格也保 持不变。
第 四章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经济增长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的经济增长对生产格局、 贸易格局和福利水平的影响,重点掌握罗勃津斯基定理和贫困化增长理论。
关键术语:
经济增长,要素增长,技术进步,罗勃津斯基定理,贫困化增长,贸易条 件恶化
WHQ
在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均假设短期内各国的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是 给定不变的,但是,从长期来看,一国的要素资源数量是不断增加的,生 产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些变化必然会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从 而对生产格局、贸易条件和贸易流量产生重要影响。
WHQ
5
2、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时产出的非平衡增长 Y PPC1 PPC2
×
PPC0 O X
注意:当仅有资本供 给增加(k>0),而 劳动供给完全没有增 加(n=0)时,X产品 的产量也会增加,即 生产可能性曲线不会 出现图中PPC2的情况
当劳动增长比例小于资本增长比例(n<k)时,资本的相对价格就会下降, 两部门都会用更多的资本替代劳动进行生产,从而使X和Y的资本密集度较 前都有所提高(K/L增大)。尽管要素供给增加会导致两种产品的产量都增 加,但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产量的增加幅度将大于劳动密集型产品X的增 加幅度,所以,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在Y轴方向更大程度地向外扩展。
WHQ
7
(二)定理的基本内容 英国经济学家罗伯津斯基(T· M· Rybczyski)指出:在满足上述假设前提的基 础上,一国某一种生产要素的单方面供给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 品部门生产扩大,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产品部门生产缩减。 (三)定理的证明 Y p0 Y0 Y1 O
WHQ
U0 C0 E0
本章依次介绍要素供给增长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经济增长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本章内容安排:
第一节 要素供给与经济增长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第三节 经济增长与国际贸易 第四节 贫困化增长
WHQ
2
第一节
要素供给与经济增长
一、要素供给增长与产出增长 在技术不变情况下,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必然导致产出水平的提高,产出水 平的提高表现为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简称PPC )向外移动,但是PPC外移的程度和具体形状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增 长比例。 本章仍以两部门(X、Y)、两要素(L、K)为例,假设X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且X和Y产品的机会成本递增。用n表示劳动 力增长比例,k表示资本增长比例。
U1 C1 PPC1 E1 p0 X0 X1 X
8
PPC0
仅劳动要素供给增加条件下的罗勃津斯基定理
上图描述了一国仅劳动要素供给增加对该国两部门均衡产量产生的影响。假 设初始状态下,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PPC0,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为P0 ,生产均衡点为E0(X0,Y0),PPC1为仅劳动要素供给增加后该国的生产可 能性曲线。 劳动要素供给增加后,要保持两生产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不变,又要充分利 用所有的生产资源,只能把新增的劳动供给都投入到劳动密集的X生产部门 ,这会使X部门的资本密集度变小,由于假定X、Y两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 变,因此会使资本密集型Y部门的一部分资本和劳动按其要素密集度的比例 流入X部门(资本和劳动按此比例流出保证了Y部门的资本密集度保持不变 ),直到X部门的资本密集度重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为止,这意味着密集使 用劳动要素的X产品部门生产扩大,而密集使用资本要素的Y产品部门生产 缩减。如图所示,劳动供给增加后,该国新的生产均衡点为E1(X1,Y1) 。由于假定X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且生产可能性曲线PPC1较PPC0在X轴上 扩展的幅度大于在Y轴上的扩展幅度,因此,新的均衡点E1所对应的Y的均 衡产量Y1必然小于E0点所对应的Y的均衡产量Y0。
WHQ
11
3、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是指某一生产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大 于资本边际生产率提高的幅度。在要素相对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将用 更多的劳动替代资本,使得该部门产品的资本密集度下降,即生产既定产量 的产品需要一定量的劳动和更少的资本,节约了资本,因此,称该部门发生 了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WHQ
6
上述三种要素增长类型,都会增加产出,这在封闭条件下就意味着国民整 体福利的提高。但在开放条件下却不一定,例如可能存在的“悲惨增长” ,即经济增长了,自己国家的福利水平反而会下降。 二、罗伯津斯基定理 罗伯津斯基定理考察了仅有单一要素供给增长时,一国均衡产出发生的变化。 (一)前提假设 (1)假设一国经济中仅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X 和Y两个生产部门, 且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资本密集型产品。 (2)生产技术既定,且要素相对价格给定不变,两种商品相对价格不变,这 意味着两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不变。 (3)市场出清,消费结构与生产结构相适应。 (4)资源充分利用,包括新增要素。
4
(二)要素非平衡增长与产出非平衡增长
1、劳动增长比例大于资本增长比例(n>k )时产出的非平衡增长 Y 注意:n>0,k=0时,Y产品的 产量也会增加,而不会维持原 有的产量,即生产可能性曲线 不会出现图中PPC2那种情况, 这是因为劳动和资本是可以相 互替代的,当仅有劳动增加时 ,Y部门也会使用更多的劳动 进行生产,产量也会扩大。
WHQ
15
三、技术进步与均衡产出 1、劳动密集型部门中性技术进步与均衡产出
Y
U0 p0 Y0 Y1 O PPC0 C0 E0
U1 C1 PPC1 E1 p0 X
X0
X1
WHQ
16
上图描述了资本密集型部门没有发生技术进步,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中 性技术进步时对均衡产出的影响。设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 品。技术进步前该国X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为P0,生产可能性曲线为PPC0, 生产-消费均衡点为E0(X0,Y0)。若X部门发生了中性技术进步,此时生 产可能性曲线仅在X轴方向上向外扩张,如PPC1所示,并且扩张后的生产可 能性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都比原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纵坐标相同点处的切线更 加平坦。若发生经济增长后X产品的相对价格不变,仍为P0,那么新的生产 -消费均衡点E1(X1,Y1)必定落在E0(X0,Y0)的右下方,即X1>X0,Y1 <Y0。这就意味着,当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发 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扩大,而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未发生技术 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缩减。
WHQ
17
2、资本密集型部门中性技术进步与均衡产出
Y Y1 PPC0 E1来自P0 E0 PPC1 P0
Y0 O
X1
X0
X
WHQ
18
上图描述了劳动密集型部门没有发生技术进步,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发生中 性技术进步时对均衡产出的影响。假设X是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 产品。技术进步前该国X产品的国内相对价格为P0,生产可能性曲线为PPC0 ,生产-消费均衡点为E0(X0,Y0)。若Y部门发生了中性技术进步,那么 生产可能性曲线仅在Y轴的方向上向外扩张,如PPC1所示,并且扩张后的生 产可能性曲线上每一点的切线都比原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横坐标相同点处的切 线更加陡峭。若发生经济增长后国内X产品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仍为P0 , 那么新的生产均衡点E1(X1,Y1)必定落在E0(X0,Y0)的左上方,即X1< X0,Y1>Y0。这就意味着,当产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时,资本密集型生产部 门(发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扩大,而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未发 生技术进步的部门)的均衡产量缩减。 总的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产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假设条件下,劳 动密集型生产部门单方面的中性技术进步会使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均衡产 出扩大,而使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均衡产出缩减;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单 方面的中性技术进步会使资本密集型生产部门的均衡产出扩大,而使劳动密 集型生产部门的均衡产出缩减。 (第二节完)
技术进步不同于要素增长,要素供给增长时,各个部门面临的条件是一样的 ,生产决策取决于生产者,而技术进步却有不易模仿性甚至保密性,因此, 技术进步可能在不同的生产部门发生而且类型可能完全不同。关于技术进步 对经济增长效应的分析要涉及到两个部门、两种要素和三种技术进步类型的 不同组合,这就使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复杂。本节只介绍中性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