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三版)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3版)---全部习题new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第三版)钱雪忠等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05第第11章章 绪绪论论一、选择题1、A2、A3、A4、A5、B6、C7、C8、A9、A10、C1、(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在建立、使用和维护时由其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A .DBMSB .DBC .DBSD .DBA2、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学生的档案记录、货物的运输情况等,这些都是( )A .DATAB .DBSC .DBD .其他3、目前( )数据库系统已逐渐淘汰了网状数据库和层次数据库,成为当今最为流行的商用数据库系统。
A .关系B .面向对象C .分布D .对象-关系4、( )是刻画一个数据模型性质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在数据库系统中,人们通常按它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
A .数据结构B .数据操纵C .完整性约束D .数据联系5、( )属于信息世界的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A .数据模型B .概念模型C .非关系模型D .关系模型6、当数据库的( )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 )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 )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1)模式 (2) 存储结构 (3)外模式/模式 (4)用户模式 (5)模式/内模式A .(1)和(3)和(4)B .(1)和(5)和(3)C .(2)和(5)和(1)D .(1)和(2)和(4)7、数据库的三级体系结构即子模式、模式与内模式是对( )的三个抽象级别。
A .信息世界B .数据库系统C .数据D .数据库管理系统8、英文缩写DBA 代表( )A .数据库管理员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定义语言D .数据操纵语言9、模式和内模式( )。
A .只能各有一个B .最多只能有一个C .至少两个D .可以有多个10、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
A.数据 B.信息 C.数据和数据之间的联系 D.数据模型的定义二、填空题1、数据库就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_有组织的__、_可共享__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 章数据库概述2.与文件管理相比,数据库管理有哪些优点?答:将相互关联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具有较少的数据冗余,程序与数据相互独立,保证数据的安全可靠,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数据可以共享并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3.比较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数据的主要区别。
答: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相比实际上是在应用程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之间增加了一个系统软件,即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得以前在应用程序中由开发人员实现的很多繁琐的操作和功能,都可以由这个系统软件完成,这样应用程序不再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方式,而且数据的存储方式的变化也不再影响应用程序。
而在文件系统中,应用程序和数据的存储是紧密相关的,数据的存储方式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应用程序,因此不利于应用程序的维护。
4.数据库管理方式中,应用程序是否需要关心数据的存储位置和结构?为什么?答:不需要。
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存储位置以及存储结构保存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从数据到物理存储位置的转换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的。
6.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可以不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而直接访问数据库文件吗?答:不能。
7.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它能带来哪些好处?答:数据独立性指的是数据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逻辑独立性带来的好处是当表达现实世界信息的逻辑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以不影响应用程序;物理独立性带来的好处是当数据的存储结构发生变化时,可以不影响数据的逻辑组织结构,从而也不影响应用程序。
8.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在数据库系统中的作用大致是什么?答:数据库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库是数据的汇集,它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于存储介质上;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管理数据库的系统软件,它可以实现数据库系统的各种功能;应用程序指以数据库数据为核心的应用程序。
9.在文件服务器结构和客户/服务器结构中,对数据的处理有什么区别?.k5.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答: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场所。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下载.doc
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 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三版)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1. SELECT*FROM Student结果:2. SELECT Sname 姓名,Sage 年龄FROM StudentWHERE Sdept='计算机系'结果:3. SELECT Sno 学号,Cno 课程号,Grade 成绩FROM SCWHERE Grade BETWEEN 70 AND 804. SELECT Sname 姓名,Sage 年龄FROM StudentWHERE Sdept='计算机系'AND Sage>=18 AND Sage<=20 AND Ssex='男'5. SELECT MAX(Grade)最高分数FROM SCWHERE Cno='c01'6. SELECT MAX(Sage)最大年龄,MIN(Sage)最小年龄FROM StudentWHERE Sdept='计算机系'7. SELECT Sdept 系名,COUNT(*)学生人数FROM StudentGROUP BY Sdept8. SELECT Cname 课程名,COUNT(*)选课门数,MAX(Grade)最高分FROM Course,SCGROUP BY Cname9. SELECT Sno 学号,COUNT(*)选课门数,SUM(Grade)总成绩FROM SCGROUP BY SnoORDER BY'选课门数'ASC10. SELECT Sno 学号,SUM(Grade)总成绩FROM SCGROUP BY SnoHAVING SUM(Grade)>20010.CREAT TABLE BOOK(Snobook nchar(6) PRIMARY KEY,Snamebook nvarchar(30) NBOT NULL,Writer char(10) NOT NULL,Time smalldatetime,Price numeric(3,1))CREAT TABLE BOOKSHOP(Snoshop nchar(6) PRIMARY KEY,Snameshop nvarchar(30) NOT NULL,Tel char(8)CHECK(Tel =0 AND Tel <=9),Place nchar(40),Snoemail char(6))CREAT TABLE BOOKSELL(Snobook nchar(6) NOT NULL,Snoshop nchar(6) NOT NULL,Selltime smalltime NOT NULL,Snosell tinyint,PRIMARY KEY (Snobook, Snoshop, Selltime),FOREIGN KEY (Snobook) REFERENCES BOOK(Snobook), FOREIGN KEY (Snoshop) REFERENCES BOOK(BOOKSHOP) )11.ALTER TABLE BOOKADD Nomber intADD CONSTRAINT DF-NomberCHECK (Nomber>1000)12.ALTER TABLE BOOKSHOPDROP COLUMN Tel13.ALTER TABLE BOOKSELLALTER COLUMN Snosell int。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三版)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学生选课(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1)候选码(学号,课程号)(2)该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学号,课程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R1(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主码:学号R2(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主码:课程号R3(学号,课程号,成绩)主码:(学号,课程号)学号是引用了R1关系模式的外码,课程号是引用了R2的外码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已经是不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所以也是第三范式了7.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1)候选码(学号,班号)(2)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学号,班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R1(学号,姓名,所在系,系主任)R2(班号,班主任)R3(学号,班号)(删去)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是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学号—f—>所在系,所在系—f—>系主任所以:R1(学号,姓名,所在系)主码:学号所在系是引用了R3中“所在系”的外码R2(班号,班主任)主码:班号R3(所在系,系主任)主码:所在系8.教师授课(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号,教师名,授课时数)(1)候选码(课程号,授课教师号)(2)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课程号,授课教师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4)R1(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主码:课程号R2(授课教师号,教师名)主码:教师名R3(课程号,授课教师号,授课时数)主码:(课程号,授课教师号)课程号是引用了R1中的“课程号”的外码,授课教师号引用了R2的“授课教师号”的外码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已经是不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所以也是第三范式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示范系统(第三版)习题与答案
习题一1. 试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数据库?(2)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3)什么是数据库系统?答:(1)数据库是被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属于系统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
(3) 数据库系统(DBS)通常是指带有数据库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按照数据库方法存储、维护和向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的系统,它是数据库、硬件、软件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的集合体。
2. 计算机数据管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3. 试述文件系统的缺点。
答:(1)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
(2)数据不一致性。
(3)数据联系弱。
4. 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答:(1)采用复杂的数据模型表示数据结构。
(2)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3)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4)数据由DBMS统一控制和管理。
5. 试述概念模型的作用。
答:概念模型是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模型,它完全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系的信息结构。
概念模型用于建立信息世界的数据模型,强调其语义表达能力,概念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它是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是用户和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这一模型中最著名的是“实体联系模型”。
6. 解释下列概念:内模式、模式、外模式、DDL、DML答: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Storage Schema)。
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3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C5. D6. A7. A8. B9. D 10. B11. C 12. D 13. A 14. D 15. B16. C 17. D 18. A 19. D 20. A二、填空题1. 数据库系统阶段2. 关系3. 物理独立性4. 操作系统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6. 一对多7. 独立性8. 完整性控制9. 逻辑独立性10. 关系模型11. 概念结构(逻辑)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14. 数据字典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C3. C4. B5. B6. C7. B8. D9. C 10. A11. B 12. A 13. A 14. D 15. D二、填空题1. 选择(选取)2. 交3. 相容(或是同类关系)4. 并差笛卡尔积选择投影5. 并差交笛卡尔积6. 选择投影连接7. σf(R)8. 关系代数关系演算9. 属性10. 同质11. 参照完整性12. 系编号,系名称,电话办公地点13. 元组关系域关系14. 主键外部关系键15. R和S没有公共的属性第3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C4. B5. C6. C7. B8. D9. A 10. D二、填空题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数据查询、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外模式、模式、内模式数据库、事务日志NULL/NOT NULL、UNIQUE约束、PRIMARY KEY约束、FOREIGN KEY约束、CHECK 约束聚集索引、非聚集索引连接字段行数定义系统权限、对象权限基本表、视图12.(1)INSERT INTO S VALUES('990010','李国栋','男',19)(2)INSERT INTO S(No,Name) VALUES('990011', '王大友')(3)UPDATE S SET Name='陈平' WHERE No='990009'(4)DELETE FROM S WHERE No='990008'(5)DELETE FROM S WHERE Name LIKE '陈%'13.CHAR(8) NOT NULL14.o=o15.ALTER TABLE StudentADDSGrade CHAR(10)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D4. B5. C6. D7. B8. D9. C 10. A二、填空题1. 超键(或超码)2. 正确完备3. 属性集X的闭包X + 函数依赖集F的闭包F +4. 平凡的函数依赖自反性5. {AD→C} φ6. 2NF 3NF BCNF7. 无损连接保持函数依赖8. AB BC BD9. B→φ B→B B→C B→BC10. B→C A→D D→C11. AB 1NF12. AD 3NF第5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A5. C6. D7. A8. C9. D 10. D11. B 12. B 13. A 14. D 15. A二、填空题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并发性控制、数据库恢复数据对象、操作类型授权粒度、授权表中允许的登记项的范围原始数据(或明文)、不可直接识别的格式(或密文)、密文事务、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丢失更新、污读、不可重读封锁、排它型封锁、共享封锁利用数据的冗余登记日志文件、数据转储事务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完整性登录账号、用户账号public服务器、数据库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C4. A5. C6. B7. C8. B9. D 10. C11. D 12. B 13. B 14. D二、填空题数据库的结构设计、数据库的行为设计新奥尔良法分析和设计阶段、实现和运行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逻辑结构设计确定物理结构、评价物理结构数据库加载运行和维护物理数据字典需求分析载入第7章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C3.B4.D5.A二、填空题局部变量、全局变量- -、/*……*/DECLARESQL、流程控制AFTER 触发器、INSTEAD OF 触发器插入表、删除表数据库备份、事务日志备份、差异备份、文件和文件组备份简单还原、完全还原、批日志还原硬盘、磁带、管道下面是古文鉴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九歌·湘君屈原朗诵:路英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 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第三版)部分简答题答案--陈志伯
计算机硬件系统
为存储和运行数据库系统提供硬件设备支持。包括 CPU、内存、大容量的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外 部设备等。
计算机软件系统
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为用户操作 数据库提供界面和接口。包括DBMS及其开发工具、 OS和应用系统。
6
7. 试述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说明三级 模式结构的优点是什么。(P11、13)
数据库系统内部的体系结构从逻辑上分为三 级: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模式(逻辑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 数据的逻辑结构的特征的描述。一个数据库只 有一个模式 。 外模式(子模式、用户模式)是与应用有关的 数据的逻辑表示,是数据库终端用户能够看到 幵允许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 述。 内模式(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存储结构的描 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区别
自然连接要求相等属性值的属性名相同,而等 值连接不要求 自然连接是去掉重复列的等值连接
等值连接与自然连接的联系
在等值连接的情况下,当连接属性X与Y具有相 同属性组时,把连接结果中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就可得到自然连接的结果。
15
6. 已知关系R,S,T如图2-12所示,求 下列关系代数的运算结果:
(1)R∩ S A B (2)R∪S a1 b1 (3)R- S (4)∏A(S) a1 b2 a2 b2 (5)R*T ∏ (S) (6)R∞T A <C (7)R.A=‘a2’ (R ×T) A
R
A
A S A a1 a1 a2 R -S B b2 b3 b2 A a1 a1 R ∪S a1 a2
第3章作业
P.134 三、设计题
2
P.135 四、简答题
5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3、4、5页)答: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12页)答: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8、9、10页)答: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
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9、10、11页)答: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答: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7.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13页)、数据模型的作用、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14、15页)答:数据模型(Data Model)也是一种模型,它是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下载
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1.1.1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
(4)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定义,两类数据模型,逻辑模型的形式定义,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数据结构以及联系的实现方式。
(5)DB的体系结构三级结构,两级映像,两级数据独立性,体系结构各个层次中记录的联系。
(6)DBMSDBMS的工作模式、主要功能和模块组成。
(7)DBSDBS的组成,DBA,DBS的全局结构,DBS结构的分类。
1.1.2本章的重点篇幅(1)教材P23的图1.24(四种逻辑数据模型的比较)。
(2)教材P25的图1.27(DB的体系结构)。
(3)教材P28的图1.29(DBMS的工作模式)。
(4)教材P33的图1.31(DBS的全局结构)。
1.2 教材中习题1的解答1.1 名词解释·逻辑数据:指程序员或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
·物理数据:指存储设备上存储的数据。
·联系的元数:与一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个数,称为联系的元数。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1:1联系”。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和E2的联系是“1:N联系”。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可以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和E2的联系称为“M:N联系”。
·数据模型:能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下载(可编辑)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免费下载第1章数据库概论1.1 基本内容分析本章的重要概念(1)DB、DBMS和DBS的定义(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等各阶段的特点。
(3)数据描述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各阶段中数据描述的术语,概念设计中实体间二元联系的描述(1:1,1:N,M:N)1.7 与“文件”结构相比,“数据库”结构有些什么不同?答:与文件结构相比,数据库结构主要有下面三点不同:数据的结构化。
文件由记录组成,但各文件之间缺乏联系。
数据库中数据在磁盘中仍以文件形式组织,但这些文件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用数据模型来描述,整体结构化。
数据模型不仅描述数据本身的特点,还要描述数据之间的联系。
数据独立性。
文件只有设备独立性,而数据库还具有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访问数据的单位。
访问文件中的数据,以记录为单位。
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以数据项(字段)为单位,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1.8 什么是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中有哪两级独立性?答: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与DB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在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物理数据独立性;在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称为逻辑数据独立性。
1.9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和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各有哪些特点?答:DDBS主要有三个特点:??数据物理上分布在各地,但逻辑上是一个整体;??每个场地既可以执行局部应用,也可以执行全局应用;??各地的计算机由数据通信网络相连接。
面向对象数据系统主要有两个特点:??面向对象数据模型能完整地描述现实世界的数据结构,能表达数据间嵌套、递归的联系。
??具有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和继承性的特点,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1.10 逻辑记录与物理记录,逻辑文件与物理文件有些什么联系和区别?答:逻辑数据是用户用以操作的数据形式,是抽象的概念化数据。
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答案杨爱民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三版答案杨爱民一、解释概念(共5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三范式 [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SQL语句集数据查询、数据操纵、数据定义和数据控制功能于一体,语句INSERT、DELETE、UPDATE实现哪类功能?() [单选题] *A、数据查询B、数据操纵(正确答案)C、数据定义D、数据控制2、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体系中,当概念模式改变时,通过对各个外模式/概念模式映象做响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
[单选题] *A、数据独立性B、逻辑独立性(正确答案)C、物理独立性D、操作独立性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单选题] *A、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B、关系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C、实体,属性和联系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正确答案)4、E-R模型是数据库设计工具之一,它一般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单选题] *A、概念模型(正确答案)B、结构模型C、物理模型D、逻辑模型5、专门的关系运算不包括下列中的() [单选题] *A、联接运算B、选择运算C、投影运算D、交运算(正确答案)6、在SQL中,与关系代数中的投影运算相对应的子句是() [单选题] *A、SELECT(正确答案)B、FROMC、WHERED、ORDER BY7、关系模式中,满足2NF的模式()。
[单选题] *A、可能是1NFB、必定是1NF(正确答案)C、必定是3NFD、以上都不对8、一个关系模式R{x1,x2,x3,x4},假定该关系存在着如下函数依赖:x1?x2,x1?x3,x3?x4,则该关系属于()。
[单选题] *A、4NFB、3NFC、2NF(正确答案)D、1NF9、在SQL的SELECT查询结果中,消除重复记录的方法是()。
数据库系统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层次模型:用树型(层次)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网状模型。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表达实体集的数据模型。
答:在层次、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实现的;
在关系模型中,数据之间联系通过外键和主键间联系实现的;
在面向对象模型中,数据之间嵌套、递归联系通过对象标识符(OID)实现的(见第8章)。
1.13 DB的三级模式结构描述了什么问题?试详细解释。
答:DB的三级模式结构是对数据的三个抽象级别,分别从外部(用户)级、概念级和内部级去观察数据库。
1.11 试述ER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和面向对象模型的主要特点。
答:ER模型直接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与计算机系统无关,充分反映用户的需求,用户容易理解。
层次模型的数据结构为树结构,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较快,但DML属于过程化的,操作复杂。
网状模型的数据结构为有向图,记录之间联系通过指针实现,查询较快,并且容易实现M:N联系,但DML属于过程化的语言,编程较复杂。
·非过程性语言:用户编程时,只需指出“做什么”,不需要指出“怎么做”的语言。
·DD(数据字典):存放三级结构定义的DB,称为DD。
·DD系统:管理DD的软件系统,称为DD系统。
1.2试解释DB、DBMS和DBS三个概念。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
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1.5 数据管理的数据库阶段产生的0世纪60年代末发生的三件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