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2024版检验机构内审员培训教材
![2024版检验机构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46acfb0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0.png)
33
不符合项报告编写和整改跟踪
不符合项描述
原因分析
准确描述不符合项的性质、严重程度及影响 范围,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
深入分析不符合项产生的原因,识别根本原 因,为制定整改措施提供依据。
整改措施制定
跟踪验证
根据原因分析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 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 不符合项得到有效纠正并防止再次发生。
检验报告发放与存档
经审核确认的检验报告应及时发放给申请方,并同时存档备查。对于不 合格的检验结果,内审员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进行处理。
14
04 实验室安全与环 保要求
2024/1/27
15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准入制度
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人员 才能进入实验室,降低安全风险。
2024/1/27
检验计划与准备
根据检验申请的内容和要求,内审员应制定详细的检验计划,包括检 验方法、设备、人员和时间等安排,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现场检验与记录
内审员应按照检验计划进行现场检验,详细记录检验过程中的操作、 数据和结果等信息,确保检验记录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结果分析与判定
内审员应对检验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依据相关标准对检验结果进行 判定,并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
培训方式
可采用集中授课、案例分析、模 拟练习等多种培训方式,提高内
审员的实战能力。
考核要求
内审员需通过理论考试和实操考 核,获得内审员资格证书后方可 上岗。同时,检验机构应定期对 内审员进行复训和考核,确保其
持续满足岗位要求。
2024/1/27
6
02 检验机构质量管 理体系
中启计量体系教材-内审员
![中启计量体系教材-内审员](https://img.taocdn.com/s3/m/2336abeaaeaad1f346933fef.png)
对测量的计量要求
15
按ISO10012国际标准建立测量管理体系
1.能确保测量设备和测量过程能满足预期要求; 2.对实现产品质量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3.可以有效控制不正确的测量结果,如控制物料、能源、安 全、环保等各方面因测量失准引起的风险; 4.作为保证组织决策正确和增强效益的基本依据。
11
接上页(引 言)
p179
组织有责任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作为其整个 管理体系的一部分。除非经过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 准的任何要求。
要点 组织规定体系要求和控制程度 1.规定测量管理体系要求 2.决定所需的控制程度 3.作为其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 4.除非认同,本标准不拟增加、节略或代替其它标准的任何要求。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培训统一教材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第一部分 条文解释 (12小时) 第二部分 标准的实施(8小时) 第三部分 内部审核 (4小时)
考试 (2小时)
1
第一部分 条文解释
2
学员手册
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
代替GB/T 19022.1-1994GB/T 19022.2-2000
5.2002 经过世界各国计量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个以当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计量科学为基 础,反映了当代世界计量管理领域成功经验的新标准ISO10012《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 量设备的要求》,已经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投票表决中以95 % 的赞成票获得通过,新的国际标 准ISO10012:2003已经于2003年4月15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 国家质检总局非常重视该标准在我国的贯彻实施,及时将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
ISO14001内审员培训资料
![ISO14001内审员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94075d8ddccda38366baf19.png)
u 3.9 环境目标 environmental objective
u 与组织(3.16)所要实现的环境方针(3.11)相一致 的总体环境目的。
u 3.10 环境绩效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u
组织(3.16)对它的环境因素(3.6)进行管理所取
得的可测量结果。
u
注:在环境管理体系条件下,可对照组织(3.16)
u 3.1 审核员auditor u 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u [GB/T19000-2000,3.9.9]
u 3.2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u 对环境管理体系(3.8)进行强化的反复发生
的过程,目的是根据组织(3.16)的环境方针( 3.11),实现对环境绩效(3.10)的全面改进。 u 注:该过程不必同时发生于活动的所有方面
u
为了降低有害的环境影响(3.7)而采用(或综合采
用)过程、惯例、技术、材料、产品、服务或能源以避免
、减少或控制任何类型的污染物或废物的产生、排放或废
弃。
u
注:污染物预防可包括源的减少或消除、过程、产品
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代、再利
用、恢复、再循环、回收和处理。
ISO14001内审员培训资料
u
组织(3.16)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用来制定和实施
环境方针(3.11),管理环境因素(3.6)。
u 注1:管理体系是用来建立方针和目标,并进而实现这 些目标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的集合。
u 注2:管理体系包括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 、程序(3.19)、过程和资源。
ISO14001内审员培训资料
ISO14001内审员培训资料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9376c3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a9.png)
3.3 审核方法--逆向追踪取证
逆向追踪取证 ➢ 从已形成的结果追溯到影响因素的控制; ➢ 按照业务流程的逆向顺序; ➢ 从现场记录查询到到文件要求,确保实施的和要求的一致。 优点 ➢ 从结果找问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发现问题。 缺点 ➢ 问题复杂时不易理清,对审核的知识面要求较高。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3.4.7 审核证据—案例1
审核员在现场发现,全公司都使用同一个口令来登录内 部MIS系统,网络管理员解释说主要是为了节省向公司50 个用户分发和再次分发口令的时间,并且到目前为止也 好像没发现有什么问题,大家也觉得挺方便。
请问以上回答能否作为审核证据?理由?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1.5 审核概论—审核分类
第一方审核--(通常)指的是组织内部的自我审查改进。 第二方审核--(通常)指的是供方(提供商)或客户对组织的审核。 第三方审核--(通常)指的是认证机构对组织的审核。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1.6 审核概论—内审目的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1.7 审核概论—审核时机、范围及频度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3.4.6 审核证据—提问技巧
澄清式:结合以上两项方法,用以获得更多专门的信息, 例如:
➢ 贵公司(组织)是否建立资产清单,想看看资产清单识 别要求与文件要求是不是一致,识别范围怎么超出文件 要求或识别范围不全面等。
优点 ➢ 可获取更多专门信息。 缺点 ➢ 带有个人主观导向,不能常用。
的逐级审核报告。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2 审核策划与准备—审核流程图
ISMS内审员培训教材
2 审核策划与准备
明确审核决定 确定审核组 文件审核 编制审核计划 编制审核检查表 发布审核通知
内审员审核知识培训
![内审员审核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69b30cb8b0717fd5360cdc63.png)
录
第五章 审核活动
第六章 审核员的能力和评价 结束语 Triumph Lead Group
LSC-HR-F63 A 2014-04
LS Tech
前言
内部审核的正面效应 1、不仅能在形式上而且能在实质效果上进行审核。在某一领域的细致、认真的审 核,可以较深刻地检查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2、可以节约外部审核费用。 3、可以带来技术上的改进。内部审核员能对不符合提出有效的具体的意见,对考 虑技术对策会有帮助。 4、还可期望如下效果: a) 确实保持质量管理体系; b) 使第三方认证变得容易; c) 向顾客提供合格产品;
3.5 审核的分类:按受审内容分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过程审核 产品审核
Triumph Lead Group
LSC-HR-F63 A 2014-04
LS Tech
第二章
3.6 审核的目的 3.6.1第一方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概述
a、依据某一标准评价自身质量管理体系;
b、验证自身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正常运行;
LSC-HR-F63 A 2014-04
Triumph Lead Group
LS Tech
第一章 管理体系审核术语
1.2审核准则: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 1.3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3.2)有关的并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注:审核证据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的。 审核证据通常来自审核范围内所进行的面谈、文件审 阅、对活动与情况的观察、测量与试验结果或其他方法。 1.4审核发现: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3.3)对照审核准则(3.2)进行评价的结果。 注:审核发现能表明符合或不符合审核准则,或指出改进的机会。 1.5审核结论: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审核发现( 3.4)后得出的审核(3.1) 结果。 内部审核员实施内部审核后所下的结论有三种情况: a)符合审核标准; b)基本符合,但有一些需纠正之处; c)不符合,质量管理体系(QMS)存在重大缺陷或区域性不符合,必须立即纠正 。 在上述b)、 c)两种情况下,内部审核员必须要求受审核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内审员可以和受审核部门讨论纠正措施的具体方法。 审核结论作为报告书必须文件化,然后将其发送至最高管理层、管理者代表 、有关部门负责人等。
内审员培训教材
![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f4782e00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3.png)
部质量审核员培训教材课程准备一、当您即将接受本教程培训前,请再次回顾一下ISO9001:2000版标准。
1.有关的重要术语2.质保标准的各要素内容第一讲基本概念一、质量审核:1定义:1.1标准中对质量审核定义:确定质量活动及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实施并适合于达到预定目标的系统的和独立的检查。
1.2注:1.3质量审核一般应用于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这样的审核通常称为:“质量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但也不仅限于此。
1.2.2质量审核应由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实施,但他们最好能取得有关人员合作。
1.2.3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在于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
审核不应与“监督”或“检验”活动相混淆,后两者的目的只在于过程控制或产品验收。
1.2.4质量审核可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进行。
2 涵义2.1 从定义可知,质量审核包括了对三个依次递进的层面的检查。
2.1.1 存在性2.2.2 符合性2.1.3 有效性2.2 其检查的对象包括:1.1.1质量活动1.1.2质量活动的结果2.3这种检查的特点:2.3.1系统性2.3.2独立性2.4质量审核也是质量活动,因此:2.4.1应事先进行策划并作出计划安排;2.4.2其活动及结果也是质量审核的内容之一。
2.5质量审核目的:为了下列一种或多种原因进行:2.5.1确定是否符合规定要求;2.5.2确定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2.5.3为受审方提供改进的机会;2.5.4满足法规要求;2.5.5使受审方能被注册。
2.6质量审核分类2.6.1审核按原因可分为:——内部审核--------- 甲方审核(第一方审核)质量审核一一乙方审核(第二方审核)一外部审核--------——丙方审核(第三方审核)2.6.2按对象可分为:a.产品审核b.过程审核c.体系审核d.服务审核2.7质量审核的原因2.7.1第一方审核(内部审核)出于组织内部原因而进行的质量审核,审核的对象为组织自身的质量活动及结果,为了验证是否满足规定的要求,且正在运行或依据某一标准对此作出评价。
ISO9001-2015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共131张)
![ISO9001-2015新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共131张)](https://img.taocdn.com/s3/m/277ccf8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c.png)
第15页,共131页。
第二章 ISO9001:2015标准条款要求和理解要点
4 组织(zǔzhī)的环境
4.4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4.4.1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
系,包括所需过程及其相互作用。 组织应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整个组织中的应用,且应: a)确定这些过程所需的输入和期望输出;
供应商采购,与关联公司的安排,到外包组织的过程和职能,及任何其他方
式。要求组织采取基于风险的管理办法去确定适宜的控制类型和程度。减
少规定性要求!
H.增强了最高管理者的领导作用和承诺,以增强顾客满意,强调质量绩效和有 效性! 原八项质量管理原则(yuánzé),新版修订整合为七大原则.
I.新版标准不仅仅表现为实际要求的改变,更是从理念上/方法上的不同,是一种
a) 适应组织的宗旨和环境并支持其战略方向; b)为建立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c)包括满足适用要求的承诺,
d)包括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5.2.2
质量方针应: a)作为形成文件化的信息,可获得并保持; b)在组织内得到沟通、理解和应用;
c)适宜时,可为有关相关方所获取;
20
第20页,共131页。
第二章 ISO9001:2015标准条款要求和理解要点
第二章 ISO9001:2015标准条款要求和理解要点
2 .规范性引用(yǐnyòng)文件
下列文件的引用对于本标准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包括所有修订版)。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过程,绩效,外包,监视,测量,审核,符合,不符合,纠正,纠正 措施,持续改善。
OHSAS18001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
![OHSAS18001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0f0fa4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d.png)
不符合跟踪验证
原因分析 纠正预防措施拟订及实施 评价和验证
结束
委托方或受审核方书面申请
申请受理、评审 N 不受理 任命审核组长Y、组建审核组
第一阶段审核
限期纠正
第二阶段审核 N 不推荐注册
对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编制和提交审核报告
认证评定 N Y
可接受危险清单、法律法规清单、目标指标及方案、 内审报告、管理评审报告)
文件审核-环境管理手册审核
手册是否简要描述了OHSMS的17个要素并体现了它们 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每一要素论述中是否针对下级文件给出索引途径; 是否阐明组织的OHS方针; 是否明确OHSMS各个职能与层次的组织机构与职责; 是否清晰描述了OHSMS文件,包括其层次、结构和相
-基本定义
审核准备
-明确审核目的 -文件审核 -确定审核范围 -制定审核计划 -组成审核组 -编制检查表
主 要 内 容-2
现场审核
-召开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 -确定不符合项和编写
不符合报告 -审核结果综合分析 -末次会议
-纠正措施及跟踪
学习要求
积极参与培训全过程 上课时将手机、BP机关闭 上课时不随便离开座位 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勤 不从事与培训无关的活动 课堂内禁止吸烟
否明确界定其范围,在其范围内是否描述充分并满足 标准要求; OHSMS文件之间是否层次清晰,逻辑关连;
文件审核-文件体系审核
OHSMS文件从整体上能否体现各要素间关系,每个文 件与其它文件的接口是否内容协调统一;
OHSMS文件在组织管理中是否具备权威性; OHSMS文件是否覆盖了全部不可接受危险的控制; 审查OHSMS运行的重要资料(OHS危害危险清单、不
ISO内审员培训教材
![ISO内审员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63f5b36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b8.png)
新维管理顾问
第二章 ISO9001:2008标准知识及审核重点
4.2.4 审核要点
标识 贮存 保护 检索 保存期限 处置
第二章 ISO9001:2008标准知识及审核重点
4.2.1 审核要点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层次
质量计划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
组织编写体系文件遵循的新三维个管理条顾问件
记录
第二章 ISO9001:2008标准知识及审核重点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 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 的细节与合理性(见1.2; 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 其引用; 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实施和保持。 注 2:一个单一文件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要求,一个文件化程序的要求可被
多于一个文件覆盖。 注 3: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 人员的能力。
新维管理顾问
注 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的媒体。 。
新维管理顾问
第二章 ISO9001:2008标准知识及审核重点
4.1 审核要点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PDCA循环圈 了解、鉴别我们有哪些过程(环节 过程相互作用 过程控制标准 过程所需要的资源 过程评价标准
新维管理顾问
第二章 ISO9001:2008标准知识及审核重点
4.2 文件要求
新维管理顾问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
![2024版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1923167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9.png)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contents •引言•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内审员必备技能与素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与评审•内部审核实施流程与技巧•管理评审及持续改进策略探讨•总结与展望目录引言01CATALOGUE培训目的和背景提高内审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确保内审员具备开展内审工作的能力。
适应组织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需要,提升内审员的专业素养和审核技能。
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推动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内审员角色与职责角色定位内审员是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医生”和“顾问”,负责诊断问题、提供改进建议,并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主要职责包括制定内审计划、实施内审、编写内审报告、跟踪验证等,确保内审工作的有效性和客观性。
素质要求内审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培训内容与安排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内审员深入了解内审工作的实际情况,提高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内审技巧与方法讲解内审的流程、方法、技巧等,培养内审员独立开展内审工作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原理、标准等,帮助内审员全面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求。
相关法律法规与行业标准介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增强内审员的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培训时间与地点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培训时间和地点,确保培训的顺利进行。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02CATALOGUEISO 9000族标准概述ISO 9000族标准的产生和发展介绍ISO 9000族标准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和应用情况。
ISO 9000族标准的核心内容和结构详细阐述ISO 9000族标准的核心思想、主要内容和标准结构,包括术语和定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业绩改进指南等。
ISO 9000族标准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联探讨ISO 9000族标准与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其他管理体系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52aee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1.png)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完整版)教学内容: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1. 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2. 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如客户 focus、领导作用、全员参与等)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1.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2.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如策划、设计、实施、检查和改进)三、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1. 内部审核的目的和意义2. 内部审核的流程(如审核计划的制定、审核员的培训和选择、审核的实施和报告等)教学目标:1.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能够解释和应用在实际工作中。
2. 掌握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能够运用相关工具和技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
3. 熟悉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内部审核,并提供改进建议。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
难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构成和编写,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技术的应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黑板、粉笔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幻灯片、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质量管理案例,引发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审核的兴趣和关注。
二、教学内容讲解:1. 讲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通过实例和案例进行解释和应用。
2. 讲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步骤,通过流程图和实例进行说明。
3. 讲解内部审核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实际审核案例进行演示和讲解。
三、随堂练习:1. 根据讲解的内容,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的理解。
2.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情景,设计一份简单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以检验学生对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实施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审核案例,制定一份审核计划,并进行内部审核,以检验学生对内部审核流程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板书设计:1. 板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
![测量管理体系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fdb421a0508763230121245.png)
3.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工作 例如: 国家质检总局2007年4月印发了《产品质量国家免检工作 规范》(国质检监[2007]176号),其中,“申报条件和证 明材料”中规定“产品应符合标准化、计量相关法律、法 规规定的要求。鼓励和支持通过计量检测体系确认,开展 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定量包装 商品取得C标志的优秀企业申报免检”。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Measurement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measurement processes and measuring equipment
(ISO 10012:2003 )
16
本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不拟作为用于证明符合GB/T 19001、GB/T 24001和任何其它标准 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 理体系要求的输入。
系)和任何其它标准的必要条件,相关方可以允许在认证活动中使用本 标准作为满足测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条件; 4.范围:不拟替代或增加GB/T 15481(idt ISO/IEC 17025)的要求。
17
1. ISO 9000族— 2000版
核心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
基础和术语
支持性标准
技术报告 小册子 其他文件
为完成计量确认并持续控制测量过程所必需的一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 的要素。 “测量管理体系”是在测量方面具有指挥、控制、协调作用的体系。
3.2 测量过程 measurement process 确定量值的一组操作。
23
2.本标准包括的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计量确认管理的通用要求,并提 供了指南,用于支持和证明符合计量要求。它规定了测量管理体系的 质量管理要求,可由执行测量的组织作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以 确保满足计量要求。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共48页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共4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769dd2bf90f76c660371a91.png)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Biblioteka 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①测量设备的2管理
测量设备的流转 测量设备的确认 ②测量过程的管理
2、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ISO10012:2003(GB/T19022-2003) 1)标准要素(条款)解析,共8大条:
①范围 ②规范性引用文件 ③术语和定义 ④总要求 ⑤管理职责 5.1计量职能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质量目标 5.4管理评审 ⑥资源管理 6.1人力资源 6.2信息资源 6.3物资资源 6.4外部供方
2)体系文件的结构 2.1测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 原则 范围:体系覆盖的范围 职责:各部门职责都要明确,不能有余漏 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都要说清楚 计量确认:是编写的重点 要将计量确认过程的各个环节描述清楚 检定(校准); 周期间隔; 验证; 记录。 测量过程:首先要对测量过程进行分类,是编写的重点 要将测量过程各个环节描述清楚 测量过程策划; 测量过程设计; 测量过程实现; 测量过程记录; 测量不确定度评价。
2、对企业(公司、厂矿)原有的计量管理、计量技术行之有效的, 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方法、规范、制度等进行系统的梳理, 与ISO10012:2003标准进行对照。 有的保留,归纳到ISO10012相关的条款; 有的修改后并入ISO10012相关条款; 对不适用、不符合ISO10012原则的废除。
3、体系文件的编写 1)编写的原则 符合ISO10012:2003标准要求; 符合企业的实际; 标准涉及到的原则均应全覆盖; 好理解、方便操作。
⑦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的实现 7.1计量确认 7.2测量过程 7.3测量不确定度和溯源性 ⑧测量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 8.1总则 8.2审核和监视 8.3不合格控制 8.4改进
二、测量管理体系的组建
1、测量管理体系的策划 1)为什么要建测量管理体系; 2)要有一个组织,有一支队伍来管理测量管理体系; 3)要明确测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测量管理体系(既不是计量处、 计量科的也不是某个职能管理部门的体系),各有各的职能,都在体系 中担有一定的职责。
4、体系的运行 1)体系文件的批准发布; 2)体系文件的发放、登记; 3)体系的运行 记录 5、体系审核 1)内审计划、发文,内审的主要内容、目的 文件发布——组织机构——实施——记录——报告——整改——跟踪。 2)管理评审 参加人员——主持人员——管理评审的输入——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的主要内容、目的(与内审区别)。 3)外审 6、体系的监视和改进 1)监视、方法 2)改进
2)区别不同的测量过程,实行不同的控制 一般性的控制 与生产的风险相适应 严格的控制 3)需要进行严格控制的测量过程 ① 关键的生产工艺参数 ② 易燃易爆的控制参数 ③ 影响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 ④ 产品最终检验参数 ⑤ 涉及贸易结算的数据测量 5、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评定 1)根据顾客要求导出计量要求 2)根据计量要求设计过程控制限 3)计算测量过程的测量不确定度 4)判断能否满足控制限的要求 5)确认测量过程控制方案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员 培训教材
中启计量体系认证中心 江西分中心
一、测量管理体系的理解
1、什么是测量管理体系 1)ISO10012:2003版测量管理体系与ISO9000质量体系、ISO14000 环保体系等的关系; 2)测量管理体系与企业生产工艺,经营核算,节约能源,产品质量 的关系;
3)测量管理体系与传统的计量管理的区别;
测量管理体系的审核: 内审 外审
测量管理体系的监视:巡检、巡查 计量确认的监视 测量过程的监视 不合格的控制: 不合格测量设备 不合格测量过程 不合格测量体系 改进: 整改、追踪、关闭
2.2测量管理程序文件 对测量管理手册中只作了原则说明的都应有相应的程序文件加以细 化说明; 程序文件是比较具体的操作文件; 手册中提到的计量行为(活动)要加以细化(如计量检定,计量 校准,计量验证,测量过程控制,计量设备管理,计量人员管理,文件 管理,内审,管理评审,监视及改进等)。如何做,由谁做,记录要求 都要在相应的程序文件里加以说明,做出规定。具体每个企业程序文件 写几个,由企业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2.3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属第三层次文件,有些在手册和程序文件中仍说不清楚 的则要编写第三层次文件——作业指导书。 第三层次文件就更具体、更详细、现具操作性。 有的企业将检定规程、校准规范、自编的校验方法都作为作业指导 书,编入第三层文件。 还可将近常用的一些规范、方法、制度等也编入作业指导书。
3、测量过程的策划 1)过程的策划 设计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过程确认 过程实施 过程记录 设计包括:设备选型、测量方法、测量软件、 测量环境要求、 测量人员要求、测量记录格式、测量控制要求、核查标准的选择等。 2)测量过程方案(规范)的编制 方案包括:策划、设计中的相关内容条项。 4、测量过程控制的管理 1)目前多数企业测量过程控制的管理 有二种模式 集中统一管理:注意与相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 分散管理:由相关部门管理 ※ 我们推荐由计量管理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由相关部门协作配合。
“测量过程”的概念是把测量当作一个完整的过程来看待
2、测量过程的识别
1)每一个测量都有一个测量过程。
2)识别现有的测量过程能否满足顾客(内、 求;识别测量过程的组成部分。
外顾客)的计量要
3)识别测量过程在整个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和 地位。 4)将全部测量过程分为 一般简单的测量过程 ------ 简单控制 重要的测量过程 ------ 重点控制 关键重点的测量过程 ------ 严格控制
三、测量过程控制的理解与实施 1、什么是测量过程 1)测量管理体系引进过程管理的概念 ① 计量确认过程 ②测量过程 ③审核过程 2)测量过程 测量过程是指确定“量值”的操作 计量器具 确定“量值” 测量设备 测量数据 3)测量过程采用“过程方法”进行管理 测量 数据 测量设备、测量方法 测量过程 数据准确 测量环境、测量软件、 取决于 测量人员 举例说明:压力表测压力 孔板流量计测流量 热电偶测温度 用分析天平测质量 无线电测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