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赏析

合集下载

诗经名篇精选赏析

诗经名篇精选赏析
无衣 岂曰无衣①?与子同袍②。王于兴师,修我戈矛④,与子同仇⑤!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⑥。王于兴师,修我矛戟⑦,与子偕作⑧!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⑩,与子偕行(11)! 注释 ①岂曰:难道说。 ②与子:和你。袍:长袍。犹今之披风,白天当衣,夜晚当被。 ③王:指秦
2
君。因秦人称其国君为王。于:语助词,犹“川’。兴师:起兵。 ④修:整治。戈、矛:古代的主要兵 器。 ⑤同仇:共同对敌。⑥泽:通“祥”,贴身内衣。 ⑦戟(jǐ已):古代一种戈、矛合一的兵器。既能 直刺,又能横击。 ⑧偕作:协同行动。 ⑨裳:战裙。 ⑩甲:铠甲,即用皮革或金属片制的护身衣。 兵:兵器。 (11)偕行:一起前往。
1
桃夭 桃之夭夭①,灼灼其华②。之子于归③,宜其室家④。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⑤。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⑥。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释 ①夭夭:树枝柔嫩随风摇曳的样子。一说茂盛而艳丽的样子。 ②灼灼:花朵鲜艳盛开的样子。华: 同“花”。 ③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女子出嫁。 ④宜:和顺、善。室:谓夫妻所居。家:谓一门之 内。此句言善处室家和家人。 ⑤有蕡(jī):指桃实大而多。 ⑥蓁蓁(zhēn 真):叶子茂密的样子。 导读 这是一首祝贺女子新婚的诗。全诗构思工巧,层层递进。首章“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句就给读 者带来一片生机勃勃、春光明媚的自然景色,又象征正是青年男女嫁娶的大好时光,并烘托着容貌如花 的美丽新娘的青春气息,预示着婚姻的美满幸福。接着二章、三章,用桃实硕大且多,象征新娘多子多 孙;用桃叶茂密葱绿象征新娘于归后,家族昌盛,使全诗洋溢着民间婚嫁热情欢快的生活气氛,真是天 然妙笔!清人姚际恒说:“桃花色最艳,故以取喻女子;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诗经通论》)而且《桃 夭》所创造的比兴,已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的成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被后世奉为结婚的楹 联,可见其影响深远。

《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

《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

《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资料、求职资料、报告大全、方案大全、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教学资料、教案设计、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s, such as work materials, job search materials, report encyclopedia, scheme encyclopedia,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plan design,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other model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诗经》古诗鉴赏(优秀8篇)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经》鉴赏

《诗经》鉴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 (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 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诗经》又称 《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 《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 经》,并沿用至今。汉朝毛亨、毛苌曾注释《诗 经》,因此又称《毛诗》。《诗经》中的诗的作 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其所涉及的地域, 主要是黄河流域,西起陕西和甘肃东部,北到河 北西南,东至山东,南及江汉流域。诗同乐不能 分。
【中心思想 】 诗人巧妙地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凄迷气氛,以此来烘托主人 公怀人而不得见的怅惘心情。诗的第二、三章采重章回复的方式,反复咏唱。但 景物又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二章“白露未唏”, 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每章开头两句 写芦苇上霜露的变化,以此来暗示时光的流逝,使人意会到他(她)已经在秋水 畔徘徊了一个清晨。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 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 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这篇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赏析】 本诗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诗经中四字句节奏鲜明而略显短促,重章叠句和双 声叠韵读来又显得回环往复,节奏舒卷徐缓。《诗经》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不仅 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诗三章兴句写景物的细微变化,不仅点出了诗人追求“伊人”的时间地点,渲 染出三幅深秋清晨河滨的图景,而且烘托了诗人由于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迫切地怀 想“伊人”的心情,将情感表现得深隽细腻、绵邈不竭。 诗篇呈现朦胧的意境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诗· 蒹葭》一篇,最得风 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 洒落,一悲壮耳。”本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 确指。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无疑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 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的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 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 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 依然遥不可及。

《诗经》全集译注与赏析

《诗经》全集译注与赏析

《诗经》全集8《诗经·周南·关雎》译注赏析23 《诗经·周南·葛覃》译注赏析30 《诗经·周南·卷耳》译注赏析16 《诗经·周南·樛木》译注赏析18 《诗经·周南·螽斯》译注赏析19 《诗经·周南·桃夭》译注赏析21 《诗经·周南·兔罝》译注赏析24 《诗经·周南·芣苢》译注赏析26 《诗经·周南·汉广》译注赏析28 《诗经·周南·汝坟》译注赏析29 《诗经·周南·麟之趾》译注赏析31 《诗经·召南·鹊巢》译注赏析32 《诗经·召南·采蘩》译注赏析34 《诗经·召南·草虫》译注赏析35 《诗经·召南·采苹》译注赏析37 《诗经·召南·甘棠》译注赏析38 《诗经·召南·行露》译注赏析39 《诗经·召南·羔羊》译注赏析40 《诗经·召南·殷其雷》译注赏析41 《诗经·召南·摽有梅》译注赏析43 《诗经·召南·小星》译注赏析44 《诗经·召南·江有汜》译注赏析46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译注赏析47 《诗经·召南·野有死麕》译注赏析49 《诗经·召南·驺虞》译注赏析50 《诗经·邶风·柏舟》译注赏析51 《诗经·邶风·燕燕》译注赏析53 《诗经·邶风·绿衣》译注赏析55《诗经·邶风·终风》译注赏析58 《诗经·邶风·击鼓》译注赏析59 《诗经·邶风·凯风》译注赏析61 《诗经·邶风·雄雉》译注赏析62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译注赏析64 《诗经·邶风·谷风》译注赏析65 《诗经·邶风·式微》译注赏析68 《诗经·邶风·旄丘》译注赏析69 《诗经·邶风·简兮》译注赏析71 《诗经·邶风·泉水》译注赏析72 《诗经·邶风·北门》译注赏析73 《诗经·邶风·北风》译注赏析75 《诗经·邶风·静女》译注赏析76 《诗经·邶风·新台》译注赏析77 《诗经·邶风·二子乘舟》译注赏析79 《诗经·鄘风·柏舟》译注赏析80 《诗经·鄘风·载驰》译注赏析81 《诗经·鄘风·墙有茨》译注赏析86 《诗经·鄘风·桑中》译注赏析87 《诗经·鄘风·鹑之奔奔》译注赏析89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译注赏析90 《诗经·鄘风·蝃蝀》译注赏析92 《诗经·鄘风·相鼠》译注赏析93 《诗经·鄘风·干旄》译注赏析94 《诗经·卫风·淇奥》译注赏析95 《诗经·卫风·考盘》译注赏析97 《诗经·卫风·硕人》译注赏析98 《诗经·卫风·氓》译注赏析100《诗经·卫风·芄兰》译注赏析107 《诗经·卫风·河广》译注赏析108 《诗经·卫风·伯兮》译注赏析111 《诗经·卫风·有狐》译注赏析113 《诗经·卫风·木瓜》译注赏析115 《诗经·王风·黍离》译注赏析116 《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译注赏析118 《诗经·王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20 《诗经·王风·君子阳阳》译注赏析121 《诗经·王风·中谷有蓷》译注赏析122 《诗经·王风·兔爰》译注赏析123 《诗经·王风·葛藟》译注赏析125 《诗经·王风·采葛》译注赏析126 《诗经·王风·大车》译注赏析127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译注赏析128 《诗经·郑风·缁衣》译注赏析129 《诗经·郑风·将仲子》译注赏析130 《诗经·郑风·叔于田》译注赏析132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译注赏析134 《诗经·郑风·清人》译注赏析136 《诗经·郑风·羔裘》译注赏析138 《诗经·郑风·遵大路》译注赏析139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译注赏析140 《诗经·郑风·有女同车》译注赏析141 《诗经·郑风·山有扶苏》译注赏析143 《诗经·郑风·萚兮》译注赏析144 《诗经·郑风·狡童》译注赏析145 《诗经·郑风·蹇裳》译注赏析146《诗经·郑风·丰》译注赏析148《诗经·郑风·东门之墠》译注赏析149 《诗经·郑风·风雨》译注赏析150 《诗经·郑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53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译注赏析155 《诗经·郑风·野有蔓草》译注赏析156 《诗经·郑风·溱洧》译注赏析158 《诗经·齐风·鸡鸣》译注赏析160 《诗经·齐风·还》译注赏析161《诗经·齐风·著》译注赏析162《诗经·齐风·东方之日》译注赏析164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译注赏析165 《诗经·齐风·南山》译注赏析168 《诗经·齐风·甫田》译注赏析170 《诗经·齐风·卢令》译注赏析171 《诗经·齐风·敝笱》译注赏析172 《诗经·齐风·载驱》译注赏析174 《诗经·齐风·猗嗟》译注赏析175 《诗经·魏风·陟岵》译注赏析178 《诗经·魏风·园有桃》译注赏析179 《诗经·魏风·硕鼠》译注赏析181 《诗经·魏风·十亩之间》译注赏析183 《诗经·魏风·葛屦》译注赏析184 《诗经·魏风·汾沮洳》译注赏析185 《诗经·魏风·伐檀》译注赏析186 《诗经·唐风·杕杜》译注赏析188 《诗经·唐风·扬之水》译注赏析190 《诗经·唐风·蟋蟀》译注赏析191 《诗经·唐风·山有枢》译注赏析193《诗经·唐风·绸缪》译注赏析196 《诗经·唐风·羔裘》译注赏析197 《诗经·唐风·鸨羽》译注赏析199 《诗经·唐风·无衣》译注赏析200 《诗经·唐风·有杕之杜》译注赏析202 《诗经·唐风·葛生》译注译注赏析204 《诗经·唐风·采苓》译注赏析207 《诗经·秦风·车邻》译注赏析209 《诗经·秦风·驷驖》译注赏析210 《诗经·秦风·小戎》译注赏析212 《诗经·秦风·蒹葭》译注赏析214 《诗经·秦风·终南》译注赏析216 《诗经·秦风·黄鸟》译注赏析218 《诗经·秦风·晨风》译注赏析219 《诗经·秦风·无衣》译注赏析221 《诗经·秦风·渭阳》译注赏析223 《诗经·秦风·权舆》译注赏析224 《诗经·陈风·宛丘》译注赏析225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译注赏析226 《诗经·陈风·衡门》译注赏析228 《诗经·陈风·东门之池》译注赏析229 《诗经·陈风·东门之杨》译注赏析230 《诗经·陈风·墓门》译注赏析232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译注赏析234 《诗经·陈风·月出》译注赏析235 《诗经·陈风·株林》译注赏析237 《诗经·陈风·泽陂》译注赏析238 《诗经·桧风·羔裘》译注赏析239《诗经·桧风·隰有苌楚》译注赏析242 《诗经·桧风·匪风》译注赏析243 《诗经·曹风·蜉蝣》译注赏析244 《诗经·曹风·候人》译注赏析246 《诗经·曹风·鳲鸠》译注赏析248 《诗经·曹风·下泉》译注赏析250 《诗经·豳风·七月》译注赏析251 《诗经·豳风·鸱鴞》译注赏析256 《诗经·豳风·东山》译注赏析258 《诗经·豳风·破斧》译注赏析260 《诗经·豳风·伐柯》译注赏析262 《诗经·豳风·九罭》译注赏析 2。

《诗经三首》赏析

《诗经三首》赏析

《诗经三首》赏析诗经是一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学名著,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全称是《尚书诗经》,统计数据显示,它由三万四千多首诗歌组成,每首歌都表达了诗人关于宇宙及自然界等方面的思考。

它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正式”被记载下来的古籍,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根基,是中国文化的大宗。

以下是三首诗经的赏析:第一首诗经《何播》,出自《尚书诗经大雅何播》。

它描述的是五帝时期传说中的神话故事,故事发生在山川湖泊之中,流传到当今的伊甸园。

何播的故事里,五帝时期的争斗到了极致,黄帝、蚩尤、何仙姑等都投入到了争霸的战斗中,如同一场大战般。

它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掌握宇宙规律,但是作为人类,我们要不忘初心,勇敢担当,为实现人类共同美好的梦想而奋斗。

第二首诗经《大雅河之畔》,出自《尚书诗经大雅河之畔》。

它描述了汉王刘邦来到河边上,静静欣赏河湖泊之风景,被它的绝美景色所吸引。

他仰望天空,认识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也发现了自己的渺小;他放弃了建立帝国的理想,而改变了自己的统治方式,转而着重于时下的社会和革新。

它告诉我们,一个好的君主应该要学会以前人的眼光来审视事物,努力改善社会状况,为民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第三首诗经《蒹葭》,出自《尚书诗经小雅蒹葭》。

它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主人公朱高祖爱上了蒹葭,两人通过一段经历无数艰辛的爱情终于走到了一起。

它告诉我们,即使经历过无数艰难的坎坷,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力,爱情依然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最终绽放出它自己的光芒。

从三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经中深刻的教育意义,它们教会我们勇于担当、不怕困难,坚守真诚、奋斗不止。

们也可以从中学到爱和勇气,它们教会我们如何去爱,和如何去坚持最美好的梦想。

诗经中的歌词写尽了古人的梦想、痛苦、感慨,在我们现代的日常生活里,它们也给我们带来无穷的灵感。

诗经的精神很重要,它们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初心,勇敢担当,坚持自己的梦想,去爱和去经历,它们也让我们从中获得智慧,在未来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

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通用9篇)《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诗歌,以下是小编分享的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一起来阅读吧!诗经经典名篇的赏析篇1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毛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关雎》是一首意思很单纯的诗。

它的美首先在于音韵,此有孔子的评论为证,《论语·泰伯》:“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乱,便是音乐结束时候的合奏。

孔子的评论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意味。

它的美还在于意思。

《关雎》不是实写,而是虚拟。

戴君恩说:“此诗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便尽了,却翻出未得时一段,写个牢骚忧受的光景;又翻出已得时一段,写个欢欣鼓舞的光景,无非描写‘君子好逑’一句耳。

若认做实境,便是梦中说梦。

”牛运震说:“辗转反侧,琴瑟钟鼓,都是空中设想,空处传情,解诗者以为实事,失之矣。

”《诗》写男女之情,多用虚拟,即所谓“思之境”,如《汉广》,如《月出》,等等,而《关雎》一篇最是恬静温和,而且有首有尾,尤其有一个完满的结局,作为乐歌,它被派作“乱”之用,正是很合适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毛传:“兴也。

”但如何是兴呢,所谓“兴”,可以说是引起话题,或者说是由景引起情。

这景与情的结合多半是诗人当下的感悟,它可以是眼前见的实景,也可以是浮想联翩。

人与生物都是息息相通的,这是自然予人的最朴素也是最直接的感悟,因此它很可以成为看待人间事物的一个标准:或万物如此,人事亦然,于是喜悦,如“桃之天天,灼灼其华”(《周南·桃夭》),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如此诗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或万物如此,人事不然,于是悲怨,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邶风·雄雉》),如“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邶风·谷风》),如“毖彼泉水,亦流于淇”(《邶风·泉水》)。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全文及赏析

诗经全文及赏析《诗经》就整体而言,是周王朝由盛而衰五百年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的形象反映,其中有先祖创业的颂歌,祭祀神鬼的乐章;也有贵族之间的宴饮交往,劳逸不均的怨愤;更有反映劳动、打猎、以及大量恋爱、婚姻、社会习俗方面的动人篇章。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全文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诗经全文及赏析1诗经雨雪霏霏雨雪霏霏,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解释单字解释昔:指出征时。

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

思:语末助词。

雨(yù):雨为动词,雨雪指下雪像下雨一样,形容雪很大。

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句子解释这是诗经里一个著名的句子,它象一幅画,把一个久战归乡的征夫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是春天,杨树柳树依依飘扬,而回来时已经是雨雪交加的冬天。

在一年的时间内,他经历了什么已经尽在不言中了。

想象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妻子在家等着他。

我们可以想象他的恋人在故乡等着他。

即便是一年中受尽苦难,也要等到相见的一天。

寓意联想寓意大雪中有一个人在独行,远处有一盏灯在为他亮着。

那是他全部希望所在,是他活着的动力。

为了杨柳依依,他可以忍受雨雪霏霏。

整充满着人性的美。

古代人的交通不便,造就了人们思维的发达,把人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

不敢想象,现在的男女会创造出如此动人心魄的图画。

婚姻如同时尚,几天过后就觉得不新鲜了。

流行歌曲唱几天,换新的是很正常的。

新的式样不新的,那么换上更新的吧。

如果是这样还倒罢了,以心换心,没什么不对。

夫妻忠诚,恋人坦荡。

合则留,不合则去,本来是一种理想状态。

精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时代已经终结。

有时候我想,为什么我们时代出不了大作品,能永远影响后来者的作品,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更,文化这个精神层次的东西也成了赚钱机器,其他的能逃脱吗。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

诗经最美的十首诗赏析1、《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赏析】《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

此诗首章以关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配君子的联想。

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全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章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2、《邶风·击鼓》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赏析】此诗描写主人公被迫从军南征,调停陈、宋两国关系,长期不得归家而怀念家乡亲人。

诗从体现战争气氛的鼓声写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马乱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怨怼而又无奈的心情。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以往事与现实进行对比,在结构上形成顿宕;在叙事中又间以抒情,在情感上形成波澜,手法独到。

3、《邶风·凯风》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赏析】《邶风·凯风》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

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

设喻贴切,用字工稳。

诗中虽然没有实写母亲如何辛劳,但母亲的形象还是生动地展现出来。

4、《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诗经》三首课文鉴赏说明

《诗经》三首课文鉴赏说明

《诗经》三首课文鉴赏说明《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是中国古代五部经典文集之一,共收录了305首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

今天我们将重点鉴赏其中的三首课文,让我们一起深入解读这些古老文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第一首课文是《关雎》,讲述了一个关周姬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以“关雎”为题,描绘了周文王履阶祭天时,他的美妃关周姬心思纷扰,感叹着自己在宫中的孤寂,最后希望君王注视自己,抚慰她的心情。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贵族社会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同时也表达了周姬对君王的深情厚意。

第二首课文是《静女》,描写了一位温柔贤淑的女子。

诗中通过描述女子的容貌和品行,赞美了她具备丰富美德和高尚品质。

这首诗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女性美德的崇尚,弘扬了传统的女德观念,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三首课文是《采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象。

诗中描述了女子们在采摘薇草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风采和美丽,赞美了她们的劳作勤奋和美好品行。

这首诗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通过对这三首课文的深入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诗经》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古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古老的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珍贵遗产,希
望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永远在中华大地上闪耀璀璨的光芒。

诗经诗句赏析

诗经诗句赏析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语出《诗经·周南 ·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

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语出《诗经·卫风 ·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

这两句诗从动态的角度描述了卫庄公的夫人庄姜令人消魂的风采.微笑时酒窝中贮满了爱意,双目流动时,明亮的眸子更是黑白分明。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语出《诗经·王风 ·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

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东周初年,王朝大夫重返镐京,见到宗庙破败,黍稷离离的荒凉景象,不由得感慨万千,诗人说,了解他的人知道他心怀忧郁,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在寻找什么,老天在上,到底是谁造成了这种局面?后一句尤为发人深省,其中既有对周幽王无道的谴责,也有对犬戎入侵的不满。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

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这几句诗反映了守边战士在返回故乡的途中所表现的凄凉之感,诗中的“杨柳”和“雨雪”已经完全人格化了,它们和作者一道担负着人生的重压,成了人生聚散离合的直接参与者,此中语言的清新圆润,很容易使人想起魏晋以后诗歌的风调。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雨交加,天色昏暗,群鸡乱叫,这个时候, 女主人公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因此, 当意中人到来时,不由得欣喜若狂.诗句风格直率,无忸怩之态,十分快人心意。

0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语出《诗经秦风蒹葭》。

译:芦荻青青,白露成霜,在这寂寞的秋日,亲爱的人儿却在水的那一边.诗人以秋景作为发端,可谓道尽了人生的忧患.因为秋天是生命走向死亡的季节,天人相对,不能不激起满怀的悲绪,这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的悲凉感,而这几句诗可谓其滥觞。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

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诗经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1[先秦]诗经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5首】

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5首】

【导语】《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春秋中叶500多年的三百多篇诗歌。

《诗经》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琅琅上⼝的诗句让⼈⽿熟能详,天趣盎然的曲调像天籁之⾳娓娓动听。

下⾯是®⽆忧考⽹分享的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5⾸】。

欢迎阅读参考!1.经典诗经名篇精选赏析 关雎 佚名〔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君⼦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钟⿎乐之。

赏析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篇。

古⼈把它冠于三百零五篇之⾸,说明对它评价很⾼。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道之⼤伦也。

”⼜《汉书·匡衡传》记载匡衡疏云:“匹配之际,⽣民之始,万福之原。

婚姻之礼正,然后品物遂⽽天命全。

孔⼦论《诗》,⼀般都是以《关雎》为始。

……此纲纪之⾸,王教之端也。

”他们的着眼点是迂腐的,但对诗的本义的概括却基本正确。

问题在于它所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婚姻。

这关系到我们对《风》的理解。

朱熹《诗集传》“序”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巷歌谣之作,所谓男⼥相与咏歌,各⾔其情者也。

”⼜郑樵《通志·乐略·正声序论》说:“《诗》在于声,不在于义,犹今都⾢有新声,巷陌竞歌之,岂为其辞义之美哉?直为其声新⽿。

”朱熹是从诗义⽅⾯论述的,郑樵则从声调⽅⾯进⾏解释。

我们把⼆者结合起来,可以认为《风》是⼀种⽤地⽅声调歌唱的表达男⼥爱情的歌谣。

尽管朱熹对《关雎》主题的解释并不如此,但从《关雎》的具体表现看,它确是男⼥⾔情之作,是写⼀个男⼦对⼥⼦爱情的追求。

其声、情、⽂、义俱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孔⼦说:“《关雎》乐⽽不*,哀⽽不伤。

”(《论语·⼋佾》)此后,⼈们评《关雎》,皆“折中于夫⼦”(《史记·孔⼦世家》)。

《诗经》赏析(三)

《诗经》赏析(三)

《诗经》赏析(三)《诗经》赏析(三)《诗经》是中国第⼀部诗歌总集,共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编成于春秋时代,据说是由儒家创始⼈孔⼦编定,本只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故称《诗经》。

是中国韵⽂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起点,在中国⽂学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50篇),颂(40篇),三⼤部分。

它们都得名于⾳乐。

“风”的意义就是声调。

古⼈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陕西调、⼭西调、河南调。

“雅”是正的意思,分为⼤雅⼩雅。

周代⼈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种尊崇的意味。

“颂”是⽤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对中国两千年来的⽂学史发展有深⼴的影响,⽽且是很珍贵的古代史料。

1、《⿉离》彼⿉离离,彼稷之苗。

⾏迈靡靡,中⼼摇摇。

知我者谓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哉?彼⿉离离,彼稷之穗。

⾏迈靡靡,中⼼如醉。

知我者谓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哉?彼⿉离离,彼稷之实。

⾏迈靡靡,中⼼如噎。

知我者谓我⼼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哉?赏析:《国风·王风·⿉离》是东周都城洛⾢周边地区的民歌,是⼀⾸有感于家国兴亡的诗歌。

此诗作者在写法上采⽤了⼀种物象浓缩化⽽情感递进式发展的⽅式,因此这⾸诗具有宽泛和长久的激荡⼼灵的⼒量。

全诗共三章,每章⼗句。

三章间结构相同,取同⼀物象不同时间的表现形式完成时间流逝、情景转换、⼼绪压抑三个⽅⾯的发展,在迂回往复之间表现出主⼈公不胜忧郁之状。

诗⾸章写诗⼈⾏役⾄宗周。

过访故宗庙宫室时,所见⼀⽚葱绿,当年的繁盛不见了,昔⽇的奢华也不见了,就连刚刚经历的战⽕也难觅印痕了。

看哪,那绿油油的⼀⽚是⿉在盛长,还有那稷苗凄凄。

“⼀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间词话》),⿉稷之苗本⽆情意,但在诗⼈眼中,却是勾起⽆限愁思的引⼦,于是他缓步⾏⾛在荒凉的⼩路上,不禁⼼旌摇摇,充满怅惘。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

《诗经》名篇十首及赏析

十首《诗经》名篇,美了三千年《诗经》是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诗经》中的内容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从《诗经》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们的生活与情感。

在《诗经》中,先民们将诗歌与劳动生活紧密相连,使得这些诗歌清新而真诚,至今仍让人思之。

《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隐娘说:《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诗,历来为人称道。

也是历来《诗经》中流传最广的诗歌。

一句话总结《关雎》就是“思无邪”。

这首诗歌将一个男子相思追求女子的真挚情感表现得十分单纯而美好,在几千年后依然打动着现代的读者。

《蒹葭》【诗经·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隐娘说:《蒹葭》也是《诗经》中的名篇,一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将爱而不知,追而不及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缺撼的爱情总让人感到回味,镜花水月的事情总引得人再三追寻,念念不忘。

《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隐娘说:《静女》中的女主人公是狡黠有趣的姑娘,当爱人来时,她躲起来捉弄他。

但她也是聪慧的,她送给心上人彤管,告知自己的心意。

真真是一个有趣的姑娘,也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场景。

隐娘觉得《静女》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展示了古人的生活情态。

隐娘每每追寻古人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就会想起这首诗。

他们也谈恋爱,就像现代人一样,有着丰富的情感。

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

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

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1.诗经中的经典名篇赏析桃夭先秦: 佚名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 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 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 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 宜其家人。

赏析这是一首祝贺年青姑娘出嫁的诗。

据《周礼》云: “仲春, 令会男女。

”周代一般在春光明媚桃花盛开的时候姑娘出嫁, 故诗人以桃花起兴, 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

旧说如《毛序》等以为与后妃君王有关, 为今人所不取。

全诗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

人们常说: 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 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 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所以说这里是第一个用花来比美人, 并不为过。

自此以后用花、特别是用桃花来比美人的层出不穷, 如魏·阮籍《咏怀·昔日繁华子》: “天天桃李花, 灼灼有辉光。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宋·陈师道《菩萨蛮》词: “玉腕枕香腮, 桃花脸上开。

”他们皆各有特色, 自然不能贬之为庸才、蠢才, 但他们无不受到《诗经》这首诗的影响, 只不过影响有大小, 运用有巧妙而已。

这里所写的是鲜嫩的桃花, 纷纷绽蕊, 而经过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兴奋又羞涩, 两颊飞红, 真有人面桃花, 两相辉映的韵味。

诗中既写景又写人, 情景交融, 烘托了一股欢乐热烈的气氛。

这种场面, 即使在今天还能在农村的婚礼上看到。

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

桃花开后, 自然结果。

诗人说它的果子结得又肥又大, 此乃象征着新娘早生贵子, 养个白白胖胖的娃娃。

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以桃树枝头的累累硕果和桃树枝叶的茂密成荫, 来象征新嫁娘婚后生活的美满幸福, 真是最美的比喻, 的颂辞。

朱熹《诗集传》认为每一章都是用的“兴”, 固然有理, 然细玩诗意, 确是兴中有比, 比兴兼用。

全诗三章, 每章都先以桃起兴, 继以花、果、叶兼作比喻, 极有层次: 由花开到结果, 再由果落到叶盛;所喻诗意也渐次变化, 与桃花的生长相适应, 自然浑成, 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的赏析
《诗经》的赏析《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小雅》中另有六篇“笙诗”,有目无辞,不计在内),所以又称《诗三百》,与《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古者《诗》三百余篇,及于孔子,去其重……”(《史记·孔子世家》),据传为孔子编定。

最初称《诗》,被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

《诗经》里的内容,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这些说法虽或尚可探究,但《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是无疑的。

《诗经》不仅是最早的诗歌总集,而且也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的百科全书。

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及代表作。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

“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

鄘:后来并入卫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汲县东北。

卫:诸侯国名,
在今河南省北部、河北省南部一带。

王:周平王东迁后的国都地区,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县一带。

齐:今山东省大部分地区。

魏:古魏国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东北。

唐:晋的前身,在今山西省。

秦:在今陕西省境内。

陈:在今河南省淮阳、柘城以及安徽省毫县一带。

桧:桧国后为郑国所灭,二国领土相当于今河南省郑州、新镇、荥阳、密县一带。

曹:在今山东省曹县、荷泽、定陶一带。

豳:也作邠,在今陕西郴县、旬邑县一带。

)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共 105 篇,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

其中周颂为西周王朝前期的作品,均为西周统治者用于祭祀的乐歌,内容多歌颂周代贵族统治者及先公先王,共31篇;鲁颂为公元前7世纪鲁国的作品,歌颂鲁国国君鲁僖公,共4篇;商颂是公元前 8 世纪到公元前 7 世纪宋国的作品,共5篇。

《诗经》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对我国历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诗经》中的许多篇章﹐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2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

尤其是从西周末年到春秋中叶﹐周王朝及各诸侯国横征暴敛﹐攻伐兼并﹐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诗经?国风》中的许多诗篇就反映了这一时代人民的痛苦生活﹐表达了人民的不满﹑怨愤和反抗情绪。

如《魏风》中的《伐檀》﹐写一群伐木者边劳动边歌唱﹐对不劳而获的奴隶主领主们作了愤怒斥责:“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硕鼠》更痛斥那些剥削者为
大老鼠。

《国风》中还有不少作品﹐反映了繁重的劳役和兵役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

如《唐风·鸨羽》写没完没了的“王事”迫使人民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赡养父母。

《魏风·陟岵》写一行役者望乡思家﹐回忆起父母兄长的嘱咐﹐叫他自己当心﹐不要死在异乡﹐《邶风·击鼓》﹑《王风·扬之水》等也反映了类似的情况。

伴随着徭役﹑兵役的苛重﹐因而出现离人思妇之作﹐士兵们厌战思家﹐妻子们怀念征人。

这一类作品有《召南·殷其雷》﹑《卫风·兮》﹑《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等。

《东山》写一士兵出征已久﹐役满还乡时心情。

他想到家园可能已经荒废﹐心里感到悲哀﹐但是他仍执着地怀念家乡﹐深沉感人。

在《国风》中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数量最多﹐也最富情采。

有的表现热恋的欢乐﹐有的表现相思之苦﹐都显示了古代人民单纯开朗的性格和纯洁质朴的心灵。

如《卫风·木瓜》﹑《郑风·萚兮》﹐表现了青年男女两无嫌猜﹑和谐欢乐的爱情﹔《郑风》中的《狡童》和《褰裳》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戏谑﹐显得幽默而风趣。

另外如《邶风·静女》﹑《郑风·溱洧》﹑《郑风·风雨》﹑《王风采葛》等﹐写爱情中的各种表现和心理变化﹐都十分真挚动人。

而象《邶风·谷风》﹑《墉风·柏舟》﹑《卫风·氓》﹑《王风·中谷有蓷》﹑《郑风·遵大路》诸篇﹐或者反映了妇女被遗弃的悲惨命运﹐或者描写了她们敢于争取自由婚姻的斗争精神。

其中的《氓》可称为代表作。

诗中女主人公是一位弃妇﹐她诉说着自己当初如何钟情于一位男子“氓”??弃了她。

诗中唱出了她的悔﹑她的恨和她的决绝。

劳动诗歌也是《国风》中重要的一类﹐象《周南·芣苜》﹐
是妇女采集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诗篇以简单的语言﹐简《国风》单的韵律﹐唱出了劳动的欢乐情绪和热烈气氛。

又如《魏风·十亩之间》﹐写采桑者劳动将结束归家时的高兴心情。

《豳风·七月》更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农事诗﹐诗中不仅叙述了农奴们全年的辛勤劳动﹐而且还反映了他们忍受奴隶主经济上的掠夺和人身的侮辱。

此外﹐《国风》中还有些揭露﹑讽刺诸侯荒淫无耻的作品﹐如《邶风·新台》﹑《墉风·墙有茨》﹑《齐风·南山》﹑《陈风·株林》等等。

这些诗针对奴隶主贵族的丑行﹐作了尖锐辛辣的抨击。

卫宣公把儿子的新娘占为己有﹐《新台》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癞蛤蟆。

齐襄公淫其妹﹐《南山》篇里就将他比作一只雄狐狸。

在《雅》诗里﹐有一部分是贵族祭祀用的乐歌。

如《小雅》中的《楚茨》﹑《信南山》﹑《甫田》﹑《大田》等﹐都是祈求丰年的乐章﹐中间描绘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至于《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诸篇﹐则颂扬自周族的始祖后稷建国﹐到武王灭商的历史功绩﹐中间有一些神话传说﹐曲折地反映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生活情景。

《小雅》中的《采薇》﹑《出车》和《六月》写周宣王时对玁狁的一些军事活动。

到了西周后期﹐统治阶级日趋腐朽﹐各种社会矛盾加剧﹐二《雅》中的一部分作品﹐其作者虽为贵族统治集团中人物﹐却反映了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的现实。

代表作有《小雅》中的《节南山》﹑《正月》﹑《十月之交》﹑《巧言》﹑《青蝇》﹐《大雅》中的《民劳》﹑《板》﹑《荡》等。

《小雅》里也有少数民间作品﹐如《苕之华》﹑《何草不黄》﹐或写饥寒之苦﹐或写征夫之劳﹐和《风》诗的风格完全一致。

《周颂》全是西周初年周王朝祭祀宗庙的舞曲歌辞﹐用典重的词章歌颂祖先的功德并祈求降福子孙。

其中有几首写到当时农业生产的情况﹐如《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等﹐可以从中了解西周初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情景﹐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

《鲁颂》是鲁国贵族用于宗庙的乐章。

其中《泮水》﹑《閟宫》二篇是臣子对国君的歌颂﹐有许多夸张的描写﹐它对汉大赋的形成﹐曾有影响。

《商颂》是宋国贵族用于祭祀祖先商王的颂歌﹐如《玄鸟》﹑《长发》﹑《殷武》等篇﹐描叙商民族在开国时期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成就大业﹐虽属歌功颂德﹐却颇有宏伟气象。

《诗经》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的广泛而深刻地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精神﹐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中国古代诗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诗经》的熏陶。

《诗经》之关雎的原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经》之关雎的译文鱼鹰儿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

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

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

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光。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