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合集下载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2)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 (2)

《畜牧学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畜牧业概述1. 畜牧业的定义:畜牧业是指利用动物的生物学特性,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管理等措施,生产肉、蛋、奶、毛、皮等畜产品的农业生产部门。

它包括家畜、家禽的饲养以及与之相关的饲料生产、疾病防治、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

2. 畜牧业的重要性:- 满足人类营养需求:畜产品是人体所需优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 经济价值:畜牧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生态循环:畜牧业能够促进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提高土地利用率。

- 社会就业:畜牧业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3.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 传统畜牧业:以家庭为单位,手工操作,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依赖自然草地和农作物秸秆。

- 现代化畜牧业:采用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生产方式,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注重环境保护和动物福利。

二、饲料与畜体的化学组成1. 饲料的概念:饲料是指能供给动物食用,满足其生长发育和生产需要的物质。

饲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饲料的分类:- 按来源分:植物性饲料(如谷物、豆类、草料)、动物性饲料(如鱼粉、肉骨粉)、矿物质饲料(如食盐、石粉)、微生物饲料(如酵母培养物)。

- 按营养成分分:能量饲料(如玉米、大麦)、蛋白质饲料(如豆饼、鱼粉)、粗饲料(如干草、秸秆)、青绿饲料(如青草、叶菜)。

3. 畜体的化学组成:- 水分:占畜体比重最大,约为50%-70%,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 蛋白质:约占畜体16%-20%,是构成动物机体细胞、组织的主要成分,参与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

- 脂肪:约占畜体10%-20%,是储存能量的主要形式,同时具有保温、缓冲和保护内脏的作用。

- 碳水化合物:主要包括糖类、淀粉和纤维,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 矿物质:包括钙、磷、钾、钠、氯、镁等常量元素和铁、铜、锌、锰、碘、硒等微量元素,参与骨骼、牙齿的形成和生理功能的调节。

《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背景饲料是动物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饲料配制技术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掌握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为将来从事养殖业或相关领域的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设计目标1. 了解配合饲料的基本原理和配制要求;2. 掌握饲料原料的分类、性质及配例如法;3. 进修饲料配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4. 能够独立设计和配制适合不同动物的饲料。

三、设计内容1. 饲料配制原理及要求- 饲料配制原理:了解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作用和互相干系,掌握合理配比的原则;- 饲料配制要求:进修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标准和要求,了解不同动物对饲料的需求差别。

2. 饲料原料的分类、性质及配例如法- 饲料原料分类:介绍主要的饲料原料种类及其特点;- 饲料原料性质:进修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消化率、适口性等性质;- 配例如法:掌握饲料原料的配例如法,了解如何根据动物的需求设计合理的配方。

3. 饲料配制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饲料配制常见问题:介绍饲料配制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如破坏不均匀、混合不彻底等;- 解决方法: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能够及时应对和解决问题。

4. 饲料配制实践- 实验设计:设计实验方案,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饲料配制实践;-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饲料原料的称量、混合、加工等操作;- 实验结果分析:让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掌握饲料配制的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

四、设计方法本次作业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案例分析等,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要求1. 撰写《配合饲料的配制技术》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分析和结论;2. 参与实验操作,独立完成饲料配制实践;3. 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积极分享观点和经验。

六、评判标准1. 实验报告内容完备,结构清晰,数据准确,分析合理;2. 实验操作规范,操作技能熟练,注意安全;3. 讨论和案例分析积极参与,思维活跃,观点独到。

第五章_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_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方法
316
▪ 检验:45%×16.22%=7.3%

6.7%+7.3%=14%
▪ 因此,35~60kg体重生长猪的混合饲料,由83.78%玉米 与16.22%豆粕组成。
▪ 2.两种以上饲料原料的配合
▪ 例如,用玉米、高粱、小麦麸、豆粕、棉籽粕、 菜籽粕和矿物质饲料(骨粉和食盐),为体重 39-60kg的生长猪配成含粗蛋白质14%的混合饲 料。
0.27 0.92 0.62 1.04 3.05 18
0.23 0.58 2.66 1.97 5.12
⑵ 将所得结果与饲料标准进行比较,若有某一营养成
分超过或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原料比例 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直至所有营养指标都基本满 足为止.
(1)确定饲养标准
ME
CP
(MJ/Kg) (%)
11.92 18
Ca (%)
0.8
P (%)
0.7
Lys
Met
Cys
(%) (%) (%)
0.85 0.30 0.30
③ 矿物质饲料一般占配合饲料的2%,其成 分为骨粉和食盐,按饲养标准食盐应占混 合饲料的0.3%,则食盐在矿物质饲料中占 15%,(即0.3/2×100=15%),骨粉占 85%。
④算出未加矿物质饲料前混合饲料中CP的含量
先将矿物质饲料用量从总量中扣除. 即未加矿物质饲料前的混合料总量为 100%-2%=98% 那么未加矿物质饲料的蛋白质含量为: 14÷98×100=14.3%

玉米8
31(45-14,玉米份数)
14

豆粕45
6(14-8,豆粕份数)
▪ 第三步,上面计算的各差数,分别除以这两差数之和,就 得到两种饲料原料混合的百分比。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在养殖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产效益。

正确科学的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能够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的成本,并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的相关内容。

饲料配方设计是根据动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发育需要,科学地选择和配制各种饲料原料,以达到满足其营养需求的目的。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之前,需要先了解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体重、性别、饲养方式以及环境条件等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动物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量,并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来满足这些需求。

饲料配方设计的目标是使饲料成本最低化,同时保证动物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发挥最佳的生产潜力。

在进行饲料配方设计时,需要根据动物种类和阶段的不同,合理选择饲料原料。

一般来说,饲料原料可以分为能源和营养成分两大类。

能源类原料主要包括谷类(玉米、大豆等)、豆粕、麦麸等,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能量。

营养成分类原料包括蛋白质源、维生素源和矿物质源等,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根据动物的能量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配制,得到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的饲料。

除了饲料配方设计外,还需要进行饲料的配合和加工。

饲料配合是将各种饲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以达到动物所需的营养要求。

在饲料配合中,需要考虑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消化吸收率以及配合比例等因素。

合理的饲料配合可以使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得到充分利用,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降低饲料的成本。

饲料加工是将饲料原料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使其更好地适应动物的饲养需求。

常见的饲料加工方法包括粉碎、混合、蒸煮、发酵、压片、颗粒等。

通过饲料加工,可以改善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可利用性,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饲料的损失,并且有助于动物的消化吸收。

5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5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第五章 饲料配方设 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
(见实验) 第Biblioteka 节 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 第四节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
(见实验)
2
第一节 概述
一、配合饲料种类 二、配合饲料优越性
一、配合饲料种类
配合饲料是指按照动物饲养标准及饲料原料的 营养特点,结合实际生产状况,按照科学的饲料配 方生产出来的由多种饲料原料组成的均匀混合物。
(一)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分类:
1.添加剂预混料 2.浓缩饲料 3.全价料 4.精料补充料
4
(二)按饲料形状分类:
1.粉料 2.颗粒料 3.碎粒料 4.压扁饲料 5.膨化饲料
5
二、配合饲料优越性
(一)科技含量高 (二)能充分、合理、高效的利用各种饲料资源 (三)质量稳定,饲用安全、高效、方便 (四)可减少养殖业的劳动支出,实现机械化养
殖,促进现代化养殖业的发展
6
第三节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
添加剂原料
预混工艺 膨化工艺
原料接收 原料贮存 粉碎工艺 配料工艺 混合工艺
液体原料
成品包装
制粒工艺
8

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

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

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全价配合饲料产品是一种通过混合多种预先称量的饲料原料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的产品。

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确保饲料的形成和改进都是基于科学和经济的原则。

以下是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的基本步骤和考虑因素。

1.目标动物:首先需要明确饲料的目标动物是哪种动物,如禽类、畜类或特定种类的动物。

不同的动物对营养需求有所不同,例如家禽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比较高,而奶牛对纤维素和能量的需求更高。

2.营养需求:明确目标动物的营养需求是设计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

这包括饲料中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的含量。

可以参考国内外相关的饲养标准和指南来确定这些营养需求。

3.原料选择:选择适当的饲料原料是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的关键步骤。

原料应具有高营养价值,容易消化吸收,并且能够满足目标动物的营养需求。

通常,谷物类、豆类、鱼粉、肉骨粉、酒糟等都可以作为饲料原料。

4.饲料配比:根据目标动物的营养需求和所选的饲料原料,进行精确的配比计算。

这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或手动计算完成。

配比时需要考虑原料的营养含量、价格、可用性和稳定性等因素来得出最合适的配比方案。

5.饲料成本:全价配合饲料产品的成本是设计和修改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权衡不同原料的价格和效果,可以找到在满足动物营养需求的同时,尽量降低成本的配方。

6.营养价值评估:设计和修改全价配合饲料产品之后,需要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分析和饲养试验来完成。

实验结果将提供关于饲料的能量、蛋白质和营养素含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信息。

7.饲料品质改进:根据营养评估的结果,可以对配方进行修改,以改善饲料品质。

这可能包括调整原料配比、添加特定的添加剂或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总之,全价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及修改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全面考虑目标动物的营养需求、原料选择、配比计算、饲料成本和品质改进等因素。

第五章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第五章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第一节概述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配合饲料的分类及概念,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掌握各类配合饲料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各类配合饲料的特点;日粮与饲粮概念的异同点。

授课内容:一、配合饲料的种类和特点(一)、配合饲料的概念配合饲料是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和原料的营养特点,将多种饲料原料(包括添加剂)混合均匀,组成的混合物。

日粮:一头动物一昼夜的采食的饲料量。

平衡日粮: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相互比例符合畜禽的营养需要,这种日粮称为平衡日粮。

饲粮:按日粮的百分比配制的大量混合饲料称为饲粮。

(二)、配合饲料的种类1、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分(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简称预混料,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稀释剂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均匀混合物。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动物。

一般在配合饲料中占0.5—5%。

(2)、浓缩饲料是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按比例混合起来制成的均匀混合物。

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一样,浓缩饲料也是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动物,必须与一定的能量饲料混合才能制成全价饲料。

浓缩饲料一般占全价饲料的20%—40%。

(3)、全价配合饲料是完全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饲料。

是可以直接饲喂单胃动物的营养平衡饲料。

(4)、反刍动物精料补充饲料专门用于反刍动物,补充反刍动物采食清、粗饲料、青贮饲料时营养的不足。

它由浓缩饲料和能量饲料组成。

2、按饲料形状分(1)、粉料粉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易与其他饲料搭配。

但加工粉料时粉尘较大,采食时容易造成损失。

(2)、颗粒饲料颗粒饲料是以粉料为基础经过蒸汽调质、加压处理、冷却后制成的颗粒状配合饲料。

颗粒饲料多为圆柱性。

这种饲料容重大,适口性好,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还能避免动物挑食,保证了饲料营养的全价性,饲料报酬高。

主要用于幼年动物、肉用型动物的饲料和鱼的饵料。

但制粒过程中,部分维生素、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配合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
(1)科学性饲料配方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养殖对象(鱼虾)的营养需要,按其食性及不同阶段的营养要求拟出伺料的营养标准,再根据伺料原料营养价值,将多种动、植物词料及添加剂进行科学配比,充分发挥各自的营养物质效能,起S!取长补短(即互补)作用,从而提高伺料的消化率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2)据国情和地情来选择,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选用营养丰富、少运输、力,降低成本
(3)经济性在设计配方时,组成配方的原料一定要根来源广和价格低廉的伺料原料来配制。

这样,可减贮藏环节,原料新鲜,养鱼效益高,节省人力、物实用性设计的词料配方要有实用性,而不是脱离实际的配方。

按设计配方生产的配合饲料,必须使鱼虾等养殖对象适口、喜食,并在水中稳定性能好,鱼虾吃后生长快,词料效率高。

(4)安全卫生性在设计配方时,应考虑词料的卫生安全要求。

在考虑词料营养指标时,必须注意伺料其他质量问题。

如有严重变质发霉的伺料,不宜做配合饲料的原料。

含泥沙多、含有毒有害成分的饲料原料,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范围,一定要符合安全卫生指标的要求。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引言在畜牧养殖业中,饲料配方设计和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是提高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合理的饲料配方设计可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的相关概念、原则和方法。

饲料配方设计的概念饲料配方设计是根据动物的特性和需求,选用不同的饲料原料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合理的营养水平下满足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

饲料配方设计的关键在于平衡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需求,以及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品种的需求做出合理的调整。

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1.营养平衡原则:饲料配方应根据动物需求平衡蛋白质、能量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及比例。

2.经济适用原则:饲料配方应合理选用价格合适、返还率高的饲料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3.适口性原则:饲料配方应考虑饲料的风味和口感,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摄食量和摄取率。

4.灵活性原则:饲料配方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动物生长需要进行调整和矫正。

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1. 饲料原料的选择饲料原料的选择主要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和所处的生长阶段。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谷类、豆粕、鱼粉、油料、矿物质补充剂等。

不同的饲料原料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选择时需要考虑其蛋白质含量、能量水平、消化率等因素。

2. 饲料成分的配比饲料成分的配比是饲料配方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配比时需根据动物的需求和饲料原料的特性,确定各种饲料原料的比例。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配比法、百分比配比法和标准回归法等。

3. 饲料成分的混合将选用的饲料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是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混合时要注意饲料原料的质量、颗粒度、湿度等因素,以确保混合后的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均匀的营养分布。

4. 饲料配方的校正饲料配方的校正是根据实际需求对配方进行修正和调整。

校正时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饲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性等因素作出决策,以保证饲料配方的科学性和经济性。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是将饲料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配方进行混合,经过破碎、混合、压片或造粒等工艺制成成品饲料的过程。

配合饲料加工技术与原理课程设计

配合饲料加工技术与原理课程设计

配合饲料加工技术与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背景饲料加工技术是畜牧养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的配合及加工技术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效益。

因此,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系统地学习饲料加工技术与原理,提高学生对饲料加工技术的认识与理解,以及掌握饲料加工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课程设计目标1.了解饲料加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2.掌握饲料加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3.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和技巧;4.掌握饲料加工中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5.能够完成简单饲料加工任务,并对加工质量进行监控和检测。

三、课程设计内容1. 饲料加工原理•饲料成分及其作用;•饲料加工的作用和流程;•饲料加工的原理和技术。

2. 饲料加工设备•饲料加工设备的种类和用途;•饲料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

3. 饲料配方设计•饲料成分分析;•饲料配方设计方法和技巧;•饲料配方调整和改进。

4. 饲料加工实验操作•饲料加工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方法;•饲料加工实验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饲料加工实验结果的判定和分析。

四、课程设计方法1. 理论教学在教授饲料加工技术原理和知识方面采用讲授、授课资料、教材阅读、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了解饲料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教学饲料加工实验教学是本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在操作中加深对饲料加工技术的认识。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会采用观察、操作、数据处理、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论文写作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一篇与饲料加工相关的论文,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饲料加工技术与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五、课程设计评价针对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将采用考试和论文评分相结合的方式,其中考试占60%的权重,论文占40%的权重。

考试包括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总分100分,每个环节所占的分数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六、总结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饲料加工技术在畜牧养殖业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了饲料加工需要掌握的理论与实践技能。

《配合饲料的生产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饲料的生产作业设计方案》

《配合饲料的生产》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的生产和配制成为了畜牧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饲料配方能够提高畜生的发展速度、增加产量,并且保障畜生的健康。

因此,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学生对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并设计出符合畜生需求的饲料配方。

二、作业目标1. 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原理和配方设计方法;2. 熟悉饲料配方中各种原料的作用和互相干系;3. 掌握饲料配方计算方法,并能够根据不同畜生的需求设计出合理的配方;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三、作业内容1. 饲料配方设计原理及方法的进修: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及作用,不同畜生的饲料需求等。

2.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比例计算:学生根据不同畜生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并通过计算各种原料的比例,设计出符合畜生需求的饲料配方。

3. 饲料配方的实际制作:学生根据设计好的饲料配方,实际操作进行饲料的配制和加工,掌握饲料生产的基本技能。

4. 饲料配方效果评估:学生对设计好的饲料配方进行实验喂养,观察畜生的发展情况、产量等指标,评估配方的效果,并对配方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作业要求1. 学生需认真进修饲料配方设计的原理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的饲料配方;2. 学生需按照实验要求,认真操作完成饲料的配制和加工;3. 学生需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包括配方设计过程、配方效果评估等内容;4. 学生需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作业评判1.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50%,包括设计过程、配方效果评估等内容;2. 实际操作和实验效果占总成绩的30%,包括饲料配制和加工过程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评估;3. 参与讨论和交流占总成绩的20%,包括教室表现、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评判。

六、作业总结通过本次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将能够深入了解配合饲料的生产过程,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技术概述饲料配方设计是一项关键的工作,对于农业养殖业而言,合理的饲料配方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率和生产能力,降低饲料成本。

本文将介绍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和配合饲料生产技术,帮助养殖者更好地制定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原理1.营养需求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是有差异的,根据动物的种类、品种、体重、年龄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确定其营养需求。

常见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合理的饲料配方应能满足动物的基本营养需求。

2.饲料成分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成分进行配方设计。

常见的饲料成分有粗蛋白质源、粗纤维源、能量源和添加剂等。

在设计配方时,要根据成分的种类和含量进行科学搭配,以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

3.能量和蛋白质比例能量和蛋白质是动物饲料中最重要的两个营养物质。

不同阶段的动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有所不同。

合理的配方设计需要满足动物对能量和蛋白质的比例要求,以保证动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4.添加剂的使用在饲料配方设计中,添加剂的使用是可以考虑的。

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酸化剂、氨基酸和矿物质等。

添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饲料的品质,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1.原料选择和处理在配合饲料生产中,原料的选择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常见的饲料原料包括玉米、大豆粕、鱼粉和鸡粪等。

在原料选择时,要考虑其营养成分、质量和价格等因素。

同时,对原料进行适当的处理,如研磨、蒸煮和发酵等,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利用率。

2.混合和调整配方混合是将不同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的过程。

混合时要注意混合时间和混合均匀度,确保饲料各个成分充分混合。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的调整,如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

3.挤压和颗粒成型挤压和颗粒成型是将混合好的饲料料浆经过挤压机或颗粒机进行成型的过程。

挤压和颗粒成型可以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口感,增加饲料的可保存性和可消化性。

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教案

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配合饲料制造工艺与技术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课程类型:专业课程适用对象:饲料制造专业学生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配合饲料的基本概念、制造工艺、设备选择、配方设计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配合饲料概述1.1 配合饲料的定义及分类1.2 配合饲料的发展历程1.3 配合饲料的优势与劣势第二章:配合饲料制造工艺2.1 原料准备与处理2.2 混合设备与工艺2.3 制粒设备与工艺2.4 冷却、破碎与包装第三章:配合饲料配方设计3.1 配方设计原则3.2 饲料添加剂的选择与应用3.3 配方实例分析第四章:配合饲料设备选择4.1 常用饲料设备类型及特点4.2 设备选型依据与注意事项4.3 设备维护与保养第五章:配合饲料质量控制5.1 饲料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5.2 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5.3 饲料质量控制措施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工艺及技术要点。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产中的配方设计、设备选型及质量控制案例。

3. 讨论:组织学生针对饲料制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

4.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饲料生产企业,了解实际生产过程。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掌握。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写作能力。

4. 实践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表现。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3课时3. 第三章:2课时4. 第四章:2课时5. 第五章:2课时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控制6.1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6.2 常用自动化控制设备及原理6.3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与优势第七章:配合饲料环保与安全生产7.1 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措施7.2 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与措施7.3 饲料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第八章:配合饲料市场营销与服务8.1 饲料市场的现状与趋势8.2 饲料产品的营销策略8.3 饲料企业的售后服务与技术支持第九章:配合饲料产业的发展趋势9.1 国内外饲料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9.2 饲料企业竞争策略分析9.3 配合饲料新技术与新应用第十章:配合饲料制造案例分析10.1 国内外知名饲料企业案例分析10.2 配合饲料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0.3 饲料企业的发展经验与启示七、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工艺及技术要点。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配合饲料生产技术

第一节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
(一)先配合后粉碎工艺
原料清理除杂
计量入仓
配料
粉碎
颗粒饲料计量 包装
制粒
混合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图
粉料计量包装
4
优点:
原料仓即是配料仓,节省了贮料仓的数量; 工艺连续性好;工艺流程较简单。
缺点:
粗细粉料不易搭配;易造成某些原料(主要 是粉碎的饲料原料)粉碎过度现象;粒度、容 重不同的物料,容易发生分级,配料误差大。 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图
9
三、简单的加工设备加工饲料技术 1、各种原料的称量必须准确 ,并制作 配料批次表,防止原料的漏加或多加。 2 、混合均匀
10
配合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11
12
动物性饲料生产工艺流程
13
第二节 配合饲料的质量控制
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标准 配合饲料质量管理的基本措施
14
一、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标准
(一)配合饲料的质量指标
衡量配合饲料质量指标主要包括 1.感官指标、 2.水分指标 3.加工质量指标 4.营养指标 5.卫生指标。
15
(二)配合饲料质量标准与饲料法规
国家强制执行标准:饲料标签标准、 饲料卫生标准和饲料检验化验方法标 准。
推荐执行标准 :饲料名词术语标准、 饲料产品标准、饲料原料标准、饲料 添加剂质量标准。
7
二、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
(一)载体预处理
载体干燥,使水分降至8%以下,然后粉碎。载 体的粒度在0.216-0.61mm间较理想,与被承载 的物料粒度比为3-6:1。
(二)预混合饲料生产工艺
8
原料清理除杂
计量入仓
粉碎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一、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1.合理均衡:饲料需要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合理均衡的配方能够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提高生产性能。

2.经济适用:饲料配方设计要考虑成本,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料,以实现经济性,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3.新鲜菜单: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的品种需求,设计新的饲料配方,避免单一的饲料组合。

4.稳定性:饲料配方应尽量稳定,保证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都能保持一定的营养价值。

二、饲料配方设计的方法1.根据动物生长阶段和需求设计配方:不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营养需求不同,所以要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确定不同的饲料配方。

比如,幼崽期的动物需要较高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而成年期的动物对纤维素的需求更高。

3.使用营养学模型:借助营养学模型来指导饲料配方设计,以保证配方的合理性。

常见的模型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和动态规划等。

4.考虑原料价格和可行性:饲料配方设计要综合考虑原料的价格和可行性,选择价格合理的原料以降低成本。

三、配合饲料生产的步骤1.原料检测与验收:对进货的原料进行检测,检验其质量和营养成分,确保满足要求后验收。

2.原料加工和研磨:对原料进行加工和研磨,使其适合饲料生产操作流程。

3.配料混合:根据配方设计,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

混合过程要确保均匀度和混合度,避免出现不均匀的情况。

4.蒸煮和颗粒化:将混合好的配料进行蒸煮、颗粒化处理,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和口感。

5.干燥和冷却:对颗粒饲料进行干燥和冷却处理,以提高饲料的保存性和可储存性。

6.包装和贮存:将加工好的饲料进行包装和贮存,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7.质量检测和监控:对生产出来的饲料进行质量检测和监控,确保符合要求,并及时调整配方和生产工艺。

总结: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系到动物的生长性能和营养需求的满足。

合理均衡地设计饲料配方,使饲料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以提高生产性能。

《配合饲料学》复习思考题

《配合饲料学》复习思考题

《配合饲料学》自学考试复习思考题(补充材料)第一章序论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精料补充料:是为补充以青、粗饲料为基础的草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2、稀释剂:是与高浓度组分混合以降低其组分浓度的可饲用物质。

第二章饲料的组成成分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干物质:饲料中去除水分后所得部分。

2、粗蛋白质: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物。

3、粗脂肪:动植物体内油脂类物质的总称。

4、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5、必需脂肪酸:指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需由饲料中供给的脂肪酸。

6、常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大于0.01%的元素。

7、微量元素:动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元素。

8、游离水:分布于动植物体细胞间,与细胞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9、吸附水(束缚水、结合水):分布于细胞内,与细胞内的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二、简答题(请简单回答下面问题)1、简述饲料含水量与饲料质量及贮存稳定性的关系。

(1)饲料含水量高,其干物质含量则少,该种饲料营养价值就低。

(2)饲料中水分含量过高会使饲料发热、发霉或变质,这种饲料不易贮藏。

第三章配合饲料原料一、名词解释(请解释下列名词)1、矿物质饲料:是指天然和工业合成的含矿物质丰富的饲料。

2、青绿饲料:天然水分含量为60%以上的饲料。

3、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

二、简答题(请简单回答下面问题)1、简述高粱的主要营养特点。

(1)高粱淀粉含量与玉米相近,但有效能值低于玉米。

(2)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玉米,但品质不佳,缺乏赖氨酸、含硫氨酸和色氨酸。

(3)脂肪含量低于玉米,脂肪中饱和脂肪酸比玉米稍多,而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含量比玉米低。

(4)矿物质中含磷、镁、钾较多,而钙含量少,磷中有40-70%为植酸磷。

(5)单宁是高粱主要的抗营养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60kg的生长肉猪配制饲料,步骤如下: §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或根据实际经验及质
量要求制定营养需要。35~60kg 生长肉猪 要求饲料的粗蛋白质水平为14%。经取样 分析或查饲料营养成分表,设玉米含粗蛋 白质为8%,豆粕含粗蛋白质为45%。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 第二步,作交叉图。把需要混合饲料达到的粗蛋白质含量 14%放在交叉处,玉米和豆粕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放在左 上角和左下角;然后以左方上、下角为出发点,各项对角 通过中心作交叉,大数减小数,所得的数值分别记在右上 角和右下角。
0.15 0.13 0.62 0.58 1.66
0.15 0.26 0.68 0.68 0.55
36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3) 按代谢能和粗蛋白的需求量初拟配方
饲料名称 比例 %

玉米
64
麦麸
7
ME(MJ/Kg)
饲料原料 中②
13.47
6.82
饲粮中①×②
64×13.47=8.6 21
7×6.82=0.477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一)线性规划法
(Linear programming) 1. 应用线性规划的目的
–解决配方设计、计算中最低成本问题。 –解决合理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问题。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一)线性规划法
(Linear programming)
2. 线性规划法的实质. 是在一定约束条件下, 求解一
P (%) 0.181 0.037 0.118 0.031 0.122 0.489 0.70
-0.561 -0.211
Lys (%) 0.154 0.023 0.505 0.059 0.205 0.95 0.85
+0.10
Met (%) 0.100 0.005 0.118 0.017 0.066 0.306 0.30
食盐
0.2
蛋氨酸 维生素预混料
0.013 0.3
微量元素预混料
0.5
合计
100
营养水平 ME(MJ/Kg)
CP(%) Ca(%) P(%)
Lys(%) Met(%)+Cys(%)
11.91 18.02 0.80 0.67
0.85 0.60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4. 计算方法小结 •试差法是一种先根据专业知识和实际生产情况拟定配方,
玉米 麦麸 豆粕 棉粕 鱼粉 磷酸 氢钙 石粉
13.47 6.82 9.83 8.49 12.18
7.8 15.7 44 43.5 62.5
0.02 0.11 0.33 0.28 3.96 23.3
0.27 0.92 0.62 1.04 3.05 18
0.23 0.58 2.66 1.97 5.12
豆粕 棉粕
19 9.83
3
8.49
19×9.83=1.86 8
3×8.49=0.255
鱼粉 合计
4
12.18
97
4×12.18=0.48 7
11.71
CP(%)
饲料原料 中③
7.8
15.7
44
43.5
62.5
饲粮中①×③
64×7.8=4.9 9
7×15.7=1.1 0
19×44=8.36
3×43.5=1.3 1
一、手工计算法
•(一)交叉法
• 在饲料种类不多及营养指标少的情况下,采用此法较 简便。在采用多种类饲料及复合营养指标的情况下,亦可采 用这种方法,但由于计算要反复进行两两组合,比较麻烦, 而且不能使配合日粮同时满足多项营养指标。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 1.两种饲料原料的配合 § 例如,用玉米、豆粕为主要原料给体重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① 根据经验和养分含量把以上饲料分成三 组饲料,即混合能量饲料、混合蛋白质饲 料和矿物质饲料。把混合能量饲料和混合 蛋白质饲料当作两种饲料做交叉配合。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② 按类分别算出能量和蛋白质饲料组粗蛋 白质的平均量
玉米60% (CP8.0%) 能量饲料 高粱 20% (CP8.5%) 平均CP 9.5%
计算饲料配方。优点是条理清晰,方法简 单。缺点是饲料种类多时,计算较复杂。 (三)试差法
此方法简单可用于各种配方技术,应 用面广。缺点是计算量大,十分繁琐,盲 目性较大,不易筛选最佳配方,相对成本 较高。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计算步骤 第一步:确定动物营养需要 第二步:确定配方中使用的饲料原料数及营养成分含量。 第三步:结合营养和饲料学知识确定试配比例。 第四步:根据饲料营养价值和试配比例计算营养指标。 第五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营养需要:若不符合要求,重

6.7%+7.3%=14%
▪ 因此,35~60kg体重生长猪的混合饲料,由83.78%玉米 与16.22%豆粕组成。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 2.两种以上饲料原料的配合 § 例如,用玉米、高粱、小麦麸、豆粕、棉籽粕、
菜籽粕和矿物质饲料(骨粉和食盐),为体重 39-60kg的生长猪配成含粗蛋白质14%的混合饲 料。
高粱 20%× 84.23%×98%= 16.51%
麸皮 20%× 84.23%×98%= 16.51%
豆饼 70%×15.77%×98% = 10.82%
棉饼 20%× 15.77%×98%= 3.09%
菜饼 10%× 15.77%×98%= 1.54 %
骨粉 85%×2%
= 1.70%
食盐 15% ×2%
⑶若用3%玉米代替3%麦麸,则能量与蛋白与标准接近, 则配方中玉米改为67%,麦麸改为4%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5)计算矿物质饲料和氨基酸用量
饲料
玉米 麦麸 豆粕 棉粕 鱼粉 合计 标准
与标准 比较
饲粮组成 (%) 67 4 19 3 4 97
Ca (%) 0.013 0.004 0.063 0.001 0.158 0.239 0.80
麦麸20% (CP13.5%) 豆饼 70% (CP45%) 蛋白质饲料 棉饼 20% (CP41.5%)• 平均CP43.4% 菜饼 10% (CP36.5%)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③ 矿物质饲料一般占配合饲料的2%,其成 分为骨粉和食盐,按饲养标准食盐应占混 合饲料的0.3%,则食盐在矿物质饲料中占 15%,(即0.3/2×100=15%),骨粉占 85%。
然后用各自的比例去乘该原料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 的百分含量,再将各种原料的同种营养成分之和相 加,即得到该配方的各种营养成分的总量。
⑵ 将所得结果与饲料标准进行比较,若有某一营养成
分超过或不足时,可通过增加或减少相应原料比例 进行调整和重新计算,直至所有营养指标都基本满 足为止.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函数的最大或最小值. 即最优化问题。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1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动物保健和防病的特殊要求 •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的特殊要求 •与配合饲料产品性状有关的附加要求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第二节 饲料配方设计的计算方法
§ ①手工计算法,包括交叉法、方程组法和试差法。 § ②计算机规划法则主要是根据有关数学模型编制专
门程序软件进行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涉及的数学 模型主要包括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糊规划、 概率模型和多配方设计。
4×62.5=2.5 0
18.26
标准
11.92
18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4)调整配方,使能量和粗蛋白符合饲养标准
⑴采用的方法:降低配方中某一原料比例同时,增加另一 原料比例,二者增减数相同
⑵用能量高和粗蛋白低的玉米代替麦麸,每代替1%使能 量升高(13.47-6.82) ×1%=0.066MJ/Kg;粗蛋白降低 (15.7-7.8) ×1%=0.08%
做交叉方法即:
•混合能量 9.5
• 29.1
•14.
3
•混合蛋白质 43.4
§ 混合能量饲料比例:
• 4.8
29.1/(29.1+4.8)×100=85.8%
§ 混合蛋白饲料比例: 4.8/(29.1+4.8)×100=14.2%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⑥计算出混合料中各种成分应占的比例
玉米 60%×84.23%×98% = 49.53%
•配方
的百分比构成,就称为饲料配方。
二、设计饲料配方的意义
地区性典型饲料配方
三、饲料配方的类型 •高效饲料配方
通用型饲料配方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四、饲料配方的共性及特殊要求
•(一)饲料 •配方的共性
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量 •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应的校正参数、管理方式和环境条件等
•营养指标的特殊要求 (二)饲料配 •强化动物生长和产品生产的特殊要求 方的特殊要求 •改善畜产品品质和性状的特殊要求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 计原理和
2020/12/11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第一节 饲料配方的概念


•日粮
是指满足一头动物一昼夜所需各种营养物质而采 食的各种饲料总量。
、 概
•饲粮
在饲养业中为区别于日粮,将这种按百分比配合 成的混合饲料成为饲粮。

•饲料
根据营养需要量所确定的饲粮种各饲料原料组成
= 0.30%
合计
100
第五章配合饲料产品设计原理和
§ 3.蛋白质混合料配方连续计算 § 例如,要求配一粗蛋白含量为40%的蛋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