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总结
2022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知识点总结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1 空气1、空气成分①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1/5。
②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③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水进入集气瓶。
点燃文字表达式: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 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可支持燃烧;(4)实验注意事项:A、装置不能漏气;B、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C、红磷要过量;D、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5)实验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A、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耗尽;B、瓶塞未塞紧,是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D、导管内未事先充满水。
②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A、弹簧夹没有加紧;B、红磷升入瓶中的速度太慢。
③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木炭、硫粉燃烧产生的分别是二氧化碳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内气体压强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测出氧气的体积。
(6)推论: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溶于水。
2. 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如空气、海水是混合物。
(3)常考的纯净物与混合物①纯净物:冰水混合物、干冰、蒸馏水、五氧化二磷等具体的物质······②混合物:空气、自来水、矿泉水、海水、石灰石、石灰水、所有的溶液····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成分主要性质 主要用途氧气 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氮气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根据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作保护气;医疗上用作冷冻麻醉;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等稀有气体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惰性)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利用惰性作保护气;用于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的电源;用于激光技术,制造低温环境等4.保护空气2、三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空洞。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知识点

课题1 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1)反应原理实验一:汞+氧气氧化汞(银白色)(红色)实验二:氧化汞汞+氧气(红色)(银白色)(2)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
5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将瓶内氧气消耗掉,生成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知识拓展实验成功的关键(1)红磷要足量:若红磷不足,氧气不能耗尽,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2)装置不能漏气:装置漏气会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并塞紧塞子:伸入过慢会使装置内的气体受热逸出,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大,测量结果偏高。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过早打开止水夹会使装置内气体的温度偏高,压强偏大,导致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偏小,测量结果偏低。
3.空气的组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二、纯净物和混合物知识拓展(1)洁净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净化后的自来水仍是混合物,洁净的空气、新鲜的空气等都是混合物。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断依据是看该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
(3)状态不是区别的标准,如冰水共存物是一种物质两种状态,所以不是混合物。
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氧气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的作用。
氧气的主要性质及用途如下:(1)能供给呼吸,如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等。
(2)能支持燃烧,如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等。
2.氮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小于空气,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
九年级化学 第二单元课题一 空气 知识点总结

1.测定空气成分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现象:①产生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1/5。
2.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1)装置气密性要良好;(2)为了确保氧气被消耗完,红磷要足量;(3)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3.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中,体积往往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1)红磷的量不够(2)实验装置漏气(3)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4.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还能说明氮气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6.氧气(O2)的主要用途是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7.通常情况下,氮气(N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氮气(N2)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作保护气,如食品包装中充氮气防腐。
液氮可以创造冷冻环境:如医疗上可用液氮冷冻麻醉条。
9.稀有气体包括氦气(He)、氖气(Ne) 、氩气(Ar) 、氪气(Kr) 、氙气(Xe)和氡气(Rn),是混合物10.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
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电光源,如氙气灯、霓虹灯等;氦气可制造低温环境。
11.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在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混合物中各成分保持着它们各自的性质。
(2)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性质。
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如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
12.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O3)等。
等级越大质量越差。
2024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空气与氧气”的必背知识点

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空气与氧气”必背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与性质1. 空气的成分氮气(N₂):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氧气(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21%。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主要包括氦、氖、氩等。
二氧化碳(CO₂):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2. 空气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烟尘和有害气体 (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
污染指数: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污染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工厂废气、汽车尾气等。
3. 空气的保护措施:使用清洁能源、加强空气质量监测、积极植树造林等。
二、氧气的性质与用途1.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无色无味。
状态:在标准状况下为气体,不易溶于水 (但有一定溶解性,1L水中大约能溶30ml氧气),在特定条件下可变为淡蓝色液体或固体。
密度:略大于空气。
2. 化学性质活泼性: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反应现象: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
3. 用途供给呼吸:用于动植物呼吸、潜水、登山、医疗急救等。
支持燃烧:用于炼钢、气焊、航空航天、化工生产等。
三、氧气的实验室制取1. 制取原理高锰酸钾分解:2KMnO₂ → K₂MnO₂ + MnO₂ + O₂↑(加热条件下)。
过氧化氢分解:2H₂O₂ → 2H₂O + O₂↑(二氧化锰催化下)。
2. 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包括固固加热型和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
3. 操作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
装入反应物(如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固定装置,点燃热源(或加入催化剂)。
收集气体。
验证气体(如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4. 注意事项确保装置气密性良好。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空气

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空气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 空气空气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化学九年级上册中关于空气的知识点。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氮气占空气的大部分,约为78%,氧气约占21%。
其他成分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氩气、氦气等。
二、氮气氮气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它的化学式为N2。
氮气是一种气体,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氮气的主要来源是大气中的氮气固定和植物的光合作用。
氮气在工业生产、农业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氧气氧气是空气中的第二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O2。
氧气是生物体进行呼吸所需的气体,它参与燃烧和氧化反应。
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以及空中的氧气固定。
四、水蒸气水蒸气是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的气体状态。
水蒸气的含量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它在地球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水蒸气通过蒸发、植物蒸腾和人类活动等方式进入大气中。
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成分,化学式为CO2。
它是生物体呼吸过程中产生的产物,也是燃烧和腐化过程中生成的气体。
二氧化碳的含量对于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六、其他成分除了氮气、氧气、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之外,空气中还包含少量的氩气、氦气和其他气体。
这些成分虽然比例较小,但也对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七、空气污染随着工业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空气污染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工业废气、机动车排放物和燃煤等活动释放出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严重影响了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
八、空气的重要性空气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和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它为动植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助力火焰燃烧,调节地球的气候和温度,参与大气污染的清除过程等。
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是维护健康和保护环境的关键。
综上所述,空气是地球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由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 空气、物质的构成中考必备知识点(1)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考必备知识点2.1 空气的成分一、课堂笔记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反应原理:红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P) (O 2) (P 2O 5) (2)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白烟; ③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4)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误差分析:①实验测得氧气的体积往往小于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完全反应;b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致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减小;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过少。
2.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如下图所示):3.氮气和稀有气体的作用 (1)氮气特性用途①化学性质很稳定,低温、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作保护气(①充入灯泡,延长钨丝使用寿命;②充入包装袋或粮仓内,延长食物保质期) ②在高温、高能量的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用氮气来合成氨,制取氮肥、硝酸、合成染料、制造炸药等(2)稀有气体特性用途①很稳定,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作保护气。
①填充灯泡;②焊接保护气。
②充有稀有气体的放电管,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氦气→粉红色光氖气→红光氩气→紫蓝色光氙气→特强白光广泛用于电光源。
①用于制作霓虹灯;②用于激光技术。
③氦气密度很小,很稳定。
填充探空气球。
4.混合物和纯净物(1)概念①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②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5.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一、分子的定义:1.(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氮气是由氮分子构成,氢气是由氢原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去保持。
例如: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气分子,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氢气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总结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 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 氧气(O 2)五氧化二磷(P 2O 5) 化学方程式: 4P + 5O 2 点燃2P 2O 5 5、注意事项:A 、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 、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 、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 、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 红磷量不足;B 装置气密性差;C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 2)78%,氧气(O 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 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六、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知识点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为大家整理了空气知识点,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知识点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同时钟罩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课后练习1.(山东泰安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硫酸除锈C.液氮作致冷剂D.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2.山西云冈石窟有很多佛像雕塑,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现如今已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 ) A.O2 B.CO C.N2D.SO23.下列气体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小白鼠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存活了一段时间__________。
(2)酥脆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逐渐变软__________。
(3)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固体物质__________。
4.目前,我国按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不包括( )A.二氧化硫(SO2)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物(TSP)5.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焚烧落叶B.增加绿地面积C.减少用煤作燃料D.汽车改用清洁燃料参考答案1.思路解析:氧气用于炼钢利用的是氧气可以助燃的性质,是化学性质;稀硫酸除锈利用的是硫酸和铁锈发生化学反应的性质,也是化学性质;液氮作致冷剂利用的是液氮升华吸热的性质,是物理性质;氮气用于填充灯泡作保护气利用的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化学性质。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公式
1.氧气(O2)
氧气是空气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在维持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动物呼吸作用的基础。
氧气也是许多化学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氧化剂。
氧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但当温度升高时,它会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氧化物。
2. 氮气(N2)
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高,约占空气体积的78%。
氮气的化学惰性稳定性很高,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空气和氮气气体。
氮气也是生物体内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3. 氩气(Ar)
氩气是空气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
它在工业中用作充填气体、保护气体和焊接气体。
氩气还用于生理监护和激光技术等领域。
4.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大气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二氧化碳的含量很低,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不断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问题。
5. 微量气体
空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气体,如氩气、氦气、氙气、氪气等。
这些气体对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有一定影响。
总之,了解化学空气的组成和性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对化学空气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希望通过对化学空气的深入了解,能够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维护人类健康。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点空气是我们每天都会呼吸的,但是你是否真正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性质呢?化学空气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涉及空气的组成、特性以及与生活和工业生产相关的化学反应。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索九年级上册化学中有关空气的知识点。
1. 空气的组成所有空气中主要成分是氮气(约占78%)和氧气(约占21%),还包括少量的二氧化碳、氩气和氦气等。
其中,氮气可以稳定大气的压力,而氧气则是我们呼吸所必需的气体。
2. 空气中的杂质空气中还存在各种杂质,例如水蒸气、尘埃、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等。
这些杂质对空气的质量和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3. 空气的特性空气是无色、无味和无形的。
它具有弹性,能填充容器,并且易于压缩和膨胀。
空气还可以形成气团、气流和风。
4. 燃烧与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是燃烧的关键因素之一。
大部分的燃烧都需要氧气作为氧化剂,而燃料则是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反应物。
例如,当我们点燃一根蜡烛时,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和光亮正是由于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致。
5. 空气污染尽管空气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条件,但是人类的活动也会导致空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和燃煤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有害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危害性。
6. 空气中的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氧气和其他物质可以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例如,当过热的铁丝与氧气反应时,就可以生成铁的氧化物,形成锈。
当硫化氢与氧气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
这些反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7. 空气中的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是由水分子蒸发而来的。
水蒸气可以通过冷却或加热等过程转化为液态水或固态水。
这是天气变化和降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8. 空气与生命空气中的氧气是人体生命维持所必需的。
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进入肺部,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配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支持我们的生命活动。
9. 空气和环境保护保护空气质量对维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保意识和技术以及合理使用能源等都是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空气的重要措施。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的归纳

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的归纳初三化学空气知识点的归纳初三学习化学的时候,要对课本中的主要原理,定律概念以及重要的结论熟悉,你还记得空气的知识点是在哪里学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三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初三化学空气知识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一、基本概念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 O2 CO2 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 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 KClO3 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 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问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N2 :78% O2:21% 稀有气体:0.94% CO2:0.03%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 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空气在九年级化学上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空气的知识。
空气是地球上至关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是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少量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本文将围绕空气的组成、性质以及对生命和环境的影响展开论述。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主要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约20%,是我们呼吸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约78%,它在自然界中起到稀释和稳定空气的作用。
此外,空气中还有一小部分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CO2)、氩气(Ar)等。
二、空气的性质1. 空气是透明的:我们通常看不见空气,因为它是透明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只能看见空气中的物体或者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空气本身。
2. 空气是轻质的:相较于水和其他液体,空气是非常轻的。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轻松地呼吸和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3. 空气是可压缩的:空气具有可压缩性,这意味着它的体积可以根据压强的变化而改变。
这一性质在气体状态变化、气体储存以及气体传输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空气的作用1. 呼吸作用:空气中的氧气是动植物呼吸所必需的。
动物通过呼吸将氧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维持了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
2. 燃烧作用:氧气是燃烧的必需品。
当物质燃烧时,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火焰和燃烧的热能。
这也是为什么火灾通常需要氧气的原因。
3. 环境调节作用:空气对于维持环境平衡和生物生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风的吹拂,空气能够调节地球上的温度、湿度和气候。
同时,空气还承载着气溶胶、尘埃等微细颗粒物质,对环境污染和净化起着一定的作用。
总结:空气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由氧气、氮气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空气的特性使其在呼吸、燃烧和环境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地保护和利用空气资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空气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对于九年级学生来说,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以及与生活和环境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九年级化学中关于空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空气的组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包括氮气、氧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等。
其中,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占21%,其他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占1%。
二、空气的性质1. 氧气是维持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气体,可促进燃烧反应和呼吸作用。
2. 空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产生自燃和爆炸。
3. 高浓度的水蒸气会导致空气潮湿,低浓度的水蒸气则难以感知。
三、空气的净化与污染1. 空气净化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排放废气的处理和使用环保燃料等方式来实现。
2. 空气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和室内污染,如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四、与空气有关的常见现象和实验1. 空气的膨胀性: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热胀冷缩现象,即加热空气会使气体膨胀,冷却则会使气体收缩。
2. 空气的压缩性:空气可被压缩,如通过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
3. 空气的对流:空气受热后会形成对流,如天气变化时的风。
五、空气中环境问题的关联1. 温室效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会导致地球气温上升,引发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2. 酸雨: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水蒸气反应形成硫酸和硝酸,降落到地面上造成酸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伤害。
3. 大气污染: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人类健康和大气环境造成危害。
六、空气的利用和保护1. 空气可用于燃料燃烧和空气动力装置中,如火箭发动机、风力发电等。
2. 保护空气的方法包括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倡环保出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
通过对九年级化学中关于空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可以增强学生对空气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参考。
在学习中,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进一步深入了解空气的性质和变化,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基本概念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
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
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如:N2、O2 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如:N2 、O2 、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
如:CO2、KClO3、SO2 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 =AB)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A +B)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
(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2.空气的成分: N2:78%;O2:21% ;稀有气体:% ;CO2:% ;其它气体和杂质:%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4.氮气的用途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总结空气,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整理的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九年级化学空气知识点1. 空气的组成: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及杂质(0.03%)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药品:红磷(2)步骤:①检查气密性;②集气瓶中加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塞紧塞子。
(3)实验关键:红磷必须过量;装置必须密封;冷却至室温再打开弹簧夹。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按物质种类),单质,化合物(按元素种类)氧气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①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②收集方法:向上排气法:排水法:③装置:固固加热型(高锰酸钾制氧气、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制氧气)④验满:利用排水法:水面有大量气泡说明已收集满:利用向上排气法: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⑤气密性检查:连接好仪器,手紧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中能形成水柱,则气密性好。
⑥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根据实验回答以下问题:(a)、为什么试管口部略下倾?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b)、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c)、停止加热时为什么先把导管移出水面?防止由于降温管内压强减小,水被吸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化合反应:特点:“多变一” 字母表示:a+b→ab分解反应:特点:“一变多” 字母表示:ab→a+b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催化剂:特点:“一变两不变”一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两不变: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空气》知识总结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注意事项:⑴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逸散)
⑵红磷要过量(将氧气耗尽)
⑶点燃后立即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塞子(防止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逸散)
⑷红磷熄灭待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防止瓶内气体在受热时仍然膨胀)讲授原理:过量的红磷燃烧时基本耗尽了集气瓶内空气的氧气,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大气压将烧杯里的水压入集气瓶
中,集气瓶内被消耗的氧气体积就是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观察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面上升至原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
总结:反应原理: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误差分析:偏低:⑴红磷量不足
⑵装置漏气
⑶为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⑷导管内未事先注满水
偏高:⑴实验前没夹紧弹簧夹
⑵插入燃烧匙过慢
3.改进实验
①可以用铁生锈的反应;②用白磷在密闭的装置中反应(钟罩、试管均可)
4.空气成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实验仪器的不断精密化,空气中的其他成分也被科学家通过实验一一发现。
实验表明: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讲授: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混合物。
而空气中的氮气或氧
气都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我们把它们叫做纯净物。
⑴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
⑵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纯净物
区分方法: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可以用化学符号表示,比如红磷、氧气。
混合物则不能用化学符号表示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运输、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
1.氧气
概括:①医疗急救(可供给呼吸)
②登山潜水(可供给呼吸)
③燃料燃烧(助燃性)
④炼钢气焊(助燃性)
⑤宇宙航行(可供给呼吸)
讲授:性质决定用途
2.氮气
概括: ①化工原料
②作保护气如食品充氮防腐(化学性质稳定)
③医疗冷冻麻醉
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环境下能显示超导性能
结论: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化学性质稳定
3.稀有气体
概括:①电光源(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②保护气(化学性质稳定)
③制造低温环境
结论: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稳定
问题:稀有气体是纯净物吗?
不是,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的总称。
三、保护空气
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②臭氧层破坏(制冷剂氟利昂)
③酸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保护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积极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