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香教堂建筑细部设计的启示_徐笑非
朗香教堂建筑结构的美感特征研究
朗香教堂建筑结构的美感特征研究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廉明恒高宁摘要:法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的作品朗香教堂被视为是建筑史上的“怪咖”,本文通过对朗香教堂的设计作品陈述,从美的角度来解析朗香教堂,并对朗香教堂中的建筑设计的相关特征展开探究,分析解释柯布西耶如何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美的概念,并挖掘出所蕴含的建筑设计与美的价值,最后提炼出在建筑设计中美的体现。
关键词:柯布西耶建筑设计朗香教堂空间一、教堂建设背景勒·柯布西耶被后人公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现代主义建筑是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
朗香教堂是坐落于法国东部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是由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50-1953年设计并于1955年落成,是柯布西耶在二战后的重要作品,是他粗野主义的代表作,也被视为是他作品当中“反传统”的建筑代表。
在功能定位上,教堂是用于信徒朝圣的场所,教堂前有一开阔场地可容纳万人,供宗教节日时来此朝拜的教徒使用。
在风格造型上,由于过于前卫的外部造型与内部空间设计,颠覆了人们对于过去传统教堂建筑风格的认知,这种一改往常的设计风格,在当时那个时期引起了巨大反响,直至今日对于朗香教堂的褒贬仍不绝于耳。
二、总体设计规划(一)设计构思柯布西耶是学术界公认的四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之一,同时是现代主义设计流派的代表人物,一生也创作了许多现代主义的作品,如马赛公寓、萨伏伊别墅等,但是朗香教堂却不属于现代主义所代表的典型的功能至上、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理念,反而成为现代主义中的“异类”。
专家学者根据柯布西耶生前口头或书面上的陈述,整理出了不少关于朗香教堂的资料,但关于朗香教堂的设计构思,却没有得到直接的依据,可能柯布西耶连自己都无法完整的叙述出来,他也曾感叹地问自己:“可是,我是从哪里想出这一切来的呢?”也或许是建筑大师的思想依靠纸和笔无法进行更深层次理解,而教堂的诞生好比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当人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就已经拔地而起。
朗香教堂设计理念
朗香教堂的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反传统:作为现代建筑,朗香教堂在形式上需要反传统,体现新技术的优越性。
它摒弃了传统教堂的模式和现代建筑的一般手法,把重点放在建筑造型和给人的感受上。
2. 强调混凝土的雕塑感:勒·柯布西耶把朗香教堂当作一件混凝土雕塑作品来塑造,突出了混凝土的重塑性和表现力。
3. 空间与光:室内主要空间不规则,墙面呈弧线形,光线透过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和镶着彩色玻璃的大大小小的窗洞投射下来,营造出一种特殊的气氛。
4. 对场地的回应:教堂的屋顶坡度可能回应了场地的起伏特性,一个斜向的大屋顶也能很好地统一屋顶下的功能和环境的性质。
5. 仿生设计:教堂的屋顶形象灵感来源于海边的蟹壳和飞机机翼,具有仿生设计的哲思。
同时,这也包含了对居住机器的反思,体现了对现代技术局限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朗香教堂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主义、功能主义、表现主义等多种元素,是现代建筑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
大师作品分析——朗香教堂
朗光 香与 影 教的 梦 堂幻
教 堂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 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 秘主义。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 堂的所有形制,超常变形,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几立在群山环 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香教堂建成之时,即获得世界 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勒氏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 的驾驭体形的技艺和对光的处理能力。无论人们赞赏与否,都得承 认勒.柯布西耶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设计 —— 分析
来设计这座建筑运用抽象的特征来表达对“个性”和“象征”的追求。乍看之 下人们无法识别它究竟是何建筑,因为它的形体着实难以形容。在宗教徒看来, 教堂是人与上帝对话之处,故设计师将教堂作一个听觉器官似的东西,以便上帝 能听到教徒的祈祷。可见,此教堂本身即具有明确的象征意义。柯布西耶还在教 堂的各部分运用了许多特殊的象征手法,如向上翻起的大屋顶象征指向苍天;沉 闭的房屋暗示它是一个安全的庇护所;墙体倾斜,大小形状各异的窗洞,室内光 线暗淡神秘,墙面弯曲、屋顶下垂等,都易使精神上本不稳定的宗教失去衡量大 小、方向、及水平竖直标准,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宗教信仰。 在创作朗香时,动笔之前勒氏便试图深入了解天主教的仪式及活动,深 讨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查阅各种信息。之后他去现场 看查,并在山头上 画了些简单速写,那时他便已有想法,他说他要把朗香搞成一个“视觉领域的听 觉器件”,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香的一个别开生面的巧妙立意。
细节
勒·柯布西耶
勒· 柯布西耶于1887年10月6日出生在 瑞士小镇 Chaux- des-Fonds,查尔 斯· 艾都阿德· 吉纳瑞特 (Charles· Edouard Jeanneret)是他出生 时的姓名。 1920年,在他还是一名艺 术家的初期,他就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即 将从事建筑而非严肃的艺术,因此,他 更名为勒· 柯布西耶。尽管他从未接受 过任何正规的教育,但柯布西耶受到过 很多专家的影响。最初影响他的是著名 的建筑大师奥古斯特· 贝瑞(Auguste Perret),并教会他如何使用钢筋混凝 土。 1910年,他又受到与他一起工作 的建筑大师彼得· 贝伦斯(Peter Behrens)的影响。然而,对他最大的 影响来自他经常的旅行,同时他还从所 从事的立体油画和着色等工作中得到相 当多的启示。
法国朗香教堂参观心得
参观朗香教堂的心得体会
在法国的朗香教堂,我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这座由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教堂,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我。
一踏入教堂,我被其粗犷、原始的建筑外观所震撼。
教堂的墙体厚重,窗户设计别致,屋顶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教堂内部的空间布局更是令人惊叹,光线透过彩色玻璃窗洒在墙壁和地面上,营造出神秘而神圣的氛围。
在参观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朗香教堂所传递的宗教情感和人文精神。
教堂内部的雕塑和绘画,以及精心布置的座椅和祭坛,都体现了设计者的匠心独运和对宗教文化的深刻理解。
教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此外,我还领略到了朗香教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教堂四周绿树环抱,环境幽静,与教堂内部的庄重氛围相得益彰。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设计理念,让我对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参观朗香教堂让我收获颇丰。
我不仅领略到了独特的建筑之美,还体会到了宗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这座教堂的设计理念和艺术价值,让我对建筑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我相信这次参观经历将会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怀的回忆。
朗香教堂建筑解析
朗香教堂(Chapelle de Ronchamp),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接受这个重建朗香教堂的工程之后,采用了一种雕塑化而且奇特的设计方案。
他突破了历来的天主教堂惯用的模式,用一个曲率复杂的黑色屋顶覆盖在弯曲的墙面上,由于它的曲面卷曲向上,于是好像是飘浮在墙面上一样,南面的墙被称之为“光墙”,这个墙体很厚,上面留有一些不规则的空洞,室外开口小,而室内开口大,比例奇特,靠外墙的部分装上教堂里常用的彩色玻璃,同时,墙体和屋顶的连接并不是无缝的,而是有一定间隙的,同时它的三个弧形塔把屋顶的自然光引入室内,这些做法使室内产生非常奇特的光线效果,而产生了一种神秘感。
朗香教堂的屋顶东南高西北低,显出东南转角挺拔奔昂的气势,这个坡度很大的屋顶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屋顶的雨水全部流向西北水口,经过一个伸出的泻水管注如入地面的水池。
朗香教堂以一种奇特的歪曲的造型隐寓超常的精神,是一个表意性建筑,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勒·柯布西耶设计的一件最引人注意的作品,它代表了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的转变,并对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图片为摄影师Ezra Stoller 1955 为Holiday Magazine所拍摄。
摄影师以素描一样的画面感将教堂的立体感与光影表现得淋漓尽致!。
移情与光、影在宗教建筑中的相互交融
移情与光、影在宗教建筑中的相互交融——以朗香教堂为例Blend of empathy and Light, Shadow in religious architecture——As example of Ronchamp李晓娟 li xiaojuan摘要:宗教建筑是宗教思想意识物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宗教建筑中光影的巧妙应用,又给建筑注入了灵魂和血液。
在移情心理的作用下,宗教信徒又将自己对上帝的敬仰和建筑中的光影理解融为一体,产生物我交融的精神境界。
柯布西耶将这一移情理论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体现的尽善尽美,使朗香教堂的光影与信徒的思想产生共鸣。
关键词:移情;光影;宗教建筑;朗香教堂Abstract:Religious architecture is a manifestation of religious ideology materialized, clever use of light and shadow in religious architecture, aiso into the soul and blood to the building. Influencing by empathy psychological, religious believer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ir respect for God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iritual realm of light, and produce biological blending. Empathy theory perfectly embodied by Corbusier in the design of the Ronchamp , which make the light become a part of the believers ideas .Key word: Empathy Light and shadow Religious buildings Ronchamp一、什么是移情移情说是西方现代美学和心理学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建筑分析之朗香教堂分析详
然而,在朗香,勒氏放弃了往日的追求,走向简化的反面——复杂。试看朗香教堂的立 然而,在朗香,勒氏放弃了往日的追求,走向简化的反面——复杂。试看朗香教堂的立 面处理,那么一点的小教堂,四个立面竟然那样各个不同,你初次看它如果单看一面,绝想 不出其他三面是什么模样,看了两面,也还是想象不出第三面第四面的长相,四个立面,各 有千秋,真是极尽变化之能事,与萨伏伊别墅几乎不可同日而语。再看那些窗洞形式,也是 不怕变化,只怕单一。再看教堂的平面,那些曲里拐弯的墙线,和由它们组成的室内空间, 也都复杂多变到家了。当年勒氏很重视设计中的控制线和法线的妙用,现在都甩开了,平面 构图上找不出什么规律,立面上也看不出什么章法。如果一定说有规律,那也是太复杂的规 律。萨伏伊别墅让人想到古典力学,想到欧几里得几何学,朗香教堂则使人想到近代力学, 非欧几何。总之,就复杂性而言,昔非今比。 然而有一点要指出的,也是朗香的好处:它 然而有一点要指出的,也是朗香的好处: 的复杂性与中世纪哥特式教堂不同。哥特式的复杂在细部,那细部处理达到了繁琐的程度, 而总体布局结构倒是简单的,类同的,容易查清的。朗香的复杂性相反,是结构性的复杂, 而其细部,无论是墙面还是屋檐,外观还是内里,其实仍然相当简洁 朗香教堂有一个复杂结构,而复杂结构比之简单结构更符合现在人们的审美心理。如果 说萨伏依别墅当初是新颖的,有人喝采的,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厦当年也是新颖的,有人叫好 的,那么,今天再拿出类似的货色,绝对不会受到广泛的欢迎。简单整齐的东西,举一可以 反三,容易让人明白的东西,现在被看成白开水一杯,失去了吸引力。简单和少联系在一起, 密斯坚持到底,也就栽在这里。不是吗,文丘里一句“少不是多”,又一句“少是枯燥” 密斯坚持到底,也就栽在这里。不是吗,文丘里一句“少不是多”,又一句“少是枯燥”, 就把密斯给否了。语云“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就把密斯给否了。语云“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当代人喜欢复杂的东西,揆之时下的服装 潮流,即可证明。 这是就社会审美心态的变迁而言。格式塔心理学家在学理上也有解释。他们研究证明, 格式塔即图形有简单和复杂之分。人对简单格式塔的知觉和组织比较容易,从而不费力地得 到轻松、舒适之感,但这种感觉也就比较浅淡。视知觉对复杂的格式塔的感知和组织比较困 难,它们唤起一种紧张感,需要进行积极的知觉活动。可是一旦完成之后,紧张感消失,人 会得到更多的审美满足。所以简单格式塔平淡如水,复杂格式塔浓酽如茶如酒。付出的多, 收获也大。朗香教堂的复杂形象就有这样的效果。 对于朗香教堂的形象,人们观感不一。概括起来,认为它优美、秀雅、高贵、典雅、崇 高的人很少,说它怪诞的最多。晚近的美学家认为怪诞也是美学的范畴之一。朗香教堂可以 归入怪诞这一范畴。
朗香教堂
神秘的上帝之光——朗香教堂摘要:通过对郎香教堂的光影运用与宗教隐喻等方面的解读,了解朗香教堂的审美特性以及设计师勒·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朗香教堂造型光影宗教勒·柯布西耶正文:朗香教堂——这座1955年坐落在法国东部浮日山区朗香山顶上的小天主教堂,将具体的现代建筑形式与抽象的宗教内容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是迄今为止最具形式美,又蕴含宗教情感内容的现代风格教堂。
一、刚柔并济的造型设计这个可以容纳百余人的礼拜堂,主礼拜堂位于东面,这是符合基督教义的,如果有大量信徒来教堂,宗教活动就改在室外东面的开阔场地上进行,此时可容纳1万多人。
教堂的内部空问由自由曲面围合而成,而不像其他建筑那样规整的划分,迂回的墙面将建筑空间巧妙划分,使这个小教堂显得并不拥挤。
勒·柯布西耶自己也不知道哪里来的灵感,但这样的设计确实有良好的折声效果,实用第一位是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首要宗旨。
朗香教堂喻意着生命的内涵,其曲线与柔和,暗指着潜意识中温暖、柔软的母体;从建筑的形体塑造、墙体与屋顶的连接方式,充分体现钢筋混凝土的柔化特性;而在充满着柔性与优雅的曲线南墙面上,开出了楔形的窗洞,用光线来完成这一尖锐的直与曲的冲击;同样,在东侧的墙面上,优美的弧线以尖锐的折角作为终止符,如同中国书法中的提顿般有神,凸显着建筑的张力,同时也为两面弧墙的连接提供了喘息的空隙。
然而有趣的是,在平面上反应尖锐的楔形窗洞,却在表达光线上有着柔和、神秘的效果;光与影的阴柔相间体味对上帝之光的崇尚和敬畏。
柔与刚的视觉冲击,同样映射在立面设计中。
以南立面为例,西侧的采光塔虽然是向上升腾的趋势,但在造型上圆滑柔和;横向的混凝土屋顶,虽然也是曲线状,但在两端都以较为犀利的方式结束,与采光塔的浑圆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向上腾飞的屋顶尖角,隐含着灵魂的超脱。
二、迷幻神奇的光影空间当人们从室外进入教堂内部时,立即被室内巨大的黑暗吞噬,接着,弯曲倾斜的深色屋顶似乎正缓缓向下压,扑朔迷离的彩色光线穿过厚厚的墙体洒向中厅,震撼着每个人的心灵。
浅析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设计的非理性成份
浅析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设计的非理性成份非理性是指失去一定规则,带有情感色彩因素的个人或群体的一种思想表现。
即感性。
建筑是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是人类用物质材料修建或构筑的居住和活动的场所.建筑(Architecture)这个词,在拉丁文中原来的涵义是”自大的工艺”,说明建筑的技术与艺术密不可分.所谓建筑艺术则是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是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早在两千年前,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实用、坚固、美观。
从总体上讲,任何建筑都应当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对于艺术作品,即建筑艺术,它的构成因素除了以上三方面还有其他方面。
其中,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有着重要意义,既建筑艺术的感性形式与理性内容的统一,也就是指作品的情感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统一。
从黑格尔关于美的定义中体现出来。
他说:“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显然,这个著名的定义肯定了美与艺术既要有感性形象,又要有理性内容,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黑格尔又明确指出:“艺术作品却不仅是作的感性的对象,只诉之于感性领会的。
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
”后来在1952年,建筑师格罗皮乌斯从建筑的角度上又说:“我认为建筑的艺术起源于人类存在的心理方面超乎构造和经济之外。
它发源于人类存在的心理方面。
”从中可以看见后者和前者的某些统一。
从绘画艺术的非理性既感性创作到柯步西耶的朗香教堂的建造。
确实,虽然艺术作品呈现给人们的总是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在艺术作品的理性中又渗透着感性形式的因素。
例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代表作品《格尔尼卡》,这幅画把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熔于一炉。
在这幅画中,毕加索调动各种技法,运用了立体主义的变形和任意组合的手法,也采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夸张,象征等造型手法,笔画只用黑、白、灰三色,强调悲剧的气氛和复杂的象征,毕加索创作这幅画是为了抗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野蛮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据画家自己的解释,这幅画中心形象是匹受伤的马正在发出痛苦的哀鸣,这是惨遭法西斯血腥屠杀的西班牙人们的象征,这画左上角一只还在狞笑的牛头是兽行、残暴与黑暗的象征。
勒·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之设计形式分析研究
一、朗香教堂之叙事朗香教堂于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设计,坐落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的浮日山区群山之中,落成于1955年,对现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朗香教堂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层积着历史和时间的洗礼,受到大家的普遍关注和喜爱,人们不断对其进行研究。
它就像是一个谜,牵引着人们去揭开包裹着它的一层又一层面纱。
它就像晨光照耀之下,呈现出的玫瑰花色一般,令人欣羡。
那么,是什么铸就了它此般气质与魅力?柯布西耶进行创作之前,一方面与教会人员进行了谈话,这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天主教会仪式活动情况以及相关历史传统。
另一方面,还查找了大量和朗香有关的书籍文献资料,细心研读,做了很多摘录,输入头脑大量的背景信息。
在第一次去到现场时,柯布西耶画了一些速写,记录下对这个场所的认识和感受。
他还写下这样一句话:“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场所之中。
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
”或许此时,在他的脑海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想法。
现在能搜集到柯布西耶关于朗香教堂的最早的一张草图作于1950年6月6日,草图上画有一条朝南的凹曲线和一条朝东的凸曲线,在北面和西面是两条直线,与南面和东面的弧线一起围合成了教堂的内部空间。
另一幅草图勾勒出了教堂的东立面以及一个上圆下方的窗子轮廓。
在东立面显示,顶部是一个微微向上翻卷的屋檐,屋檐下面的空间位置是露天仪式中唱诗班的位置,右边的柱子上面有神父的讲经台。
此外,其他一些草图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教堂的平面形状:东南两面的透视效果,西北两道直墙的顶端部分向内部空间卷进,形成三个半分隔的小祷告室,并且,在垂直方向上凸出屋顶部分,成为朗香教堂部分的三个高塔(图1、2、3、4)。
二、朗香教堂之形式分析古往今来,大艺术家们在自己的艺术生涯中往往会进行艺术上的变法。
柯布西耶也不例外,朗香教堂(图5)的设计建造正处于他艺术创作后期的变法阶段。
这一时期,柯布西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他此时的思想偏向非理性和悲观主义。
论朗香教堂
论朗香教堂题要:一、朗香教堂何以令人产生强烈印象二、朗香教堂是如何构思出来的三、从走向新建筑到走向朗香四、再领风骚1955年,勒柯布西耶设计创作的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落成,它立即在全世界建筑界引起轰动。
几十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我每次向我们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询问他们的看法时,仍然听到大量热烈的赞叹。
几位研究生告诉我,在他们的心目中,朗香教堂的建筑形象在当今世界建筑艺术作品中排名不是第一也是第二。
这是令人惊讶的。
在世界建筑史上,基督教教堂何止千万,著名杰作也不在少数,何以这个山中的小小教堂竟如此引人注目,令许多人赞赏不迭,连与基督教丝毫沾不上边的人都为之心折,这是什么原故呢?再说,勒柯布西耶是大家知道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旗手,当年他大声号召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要从汽车、轮船、飞机的设计制造中获取启示。
他的名言:“房屋是居住的机器”言犹在耳,人们记得他是很主张理性的。
那么,这么一位建筑师怎么又创作出朗香这样怪里怪气的建筑来了呢?难道我们可以说朗香教堂还是理性的产物么!如果不是,那又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背景和思想促成了那个朗香教堂?大家都说建筑创作要有灵感,勒柯布西耶创作朗香时从那儿来的灵感呢?我想这些都是有兴趣的问题。
朗香教堂诞生至今已经过去了37年,37年在建筑通史书上不算长,在当代建筑史上又不算太短。
许多建筑物和世间许多事物一样,距离太近不容易看得清楚,不容易评论恰当。
间隔一段时间倒好一点。
朗香落成37年,勒氏过世27年。
现在更多的资料、文献、手迹、档案被收集,被整理、被研究了;研究者们发表了许多研究报告,帮助我们了解得多一些,使我们可以再作一番思考。
看法自然仍是此时此地的一孔之见。
一、朗香教堂何以令人产生强烈印象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不管你信教还是不信教,也不论你见到了实物还是只看到照片或影片,朗香教堂的形象都会令你产生强烈的、深刻的、从而是难忘的印象。
朗香教堂设计分析
。
在朗香教堂的设计中,勒.柯布西耶的创作风格脱离了理性主义, 转到了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
这是一座位于群山之中的小小天主教堂,它突破了几千年来天主教堂的所有形制,超常变形,
怪诞神秘,如岩石般稳重地几立在群山环绕的一处被视为圣地的山丘之上,朗香教堂建成之时, 即获得世界建筑界的广泛赞誉它表现了勒氏后期对建筑艺术的独特理解、娴熟的驾驭体形的技艺 和对光的处理能力。无论人们赞赏与否,都得承认勒.柯布西耶的非凡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剖面
朗香教堂的怪诞同它那原始风貌有关。它兴建于1950—55年间,正值20世纪的半中间,可是除 了那个金属门扇外,几乎再没有什么现代文明的痕迹了。那粗粝敦实的体块,混沌的形象,岩石般 稳重地屹立在群山间的一个小山包上。“水令人远,石令人古”,它不但超越现代建筑史,近代建 筑史,而且超越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建筑史,似乎比古罗马和古希腊建筑还早,……它很象原始社会 巨石建筑的一种,“白云千载空悠悠”。朗香教堂不仅是“凝固的音乐”,甚且是“凝固的时间” 永恒的符号时间。时间都被它打乱了,这个神秘的建筑物!
勒柯布西耶
柯布西耶的设计思想在这一时期开把一系列发表在《新精神》上的建筑专栏文章 编辑成自己的第一本论文集《走向新建筑》,与瓦格纳的《新建筑》一样,同为 划时代的著作。他提出了机器美学的观点和理论系统,而且奠定了他毕生成为一 个具有争议的、不断制造争论题目的、积极参与争议的建筑家的基础。他主张在 设计上要向前看,否定传统的装饰。他认为最代表未来的是机器的美,“房屋是 居住的机器”,意思是说房屋建筑必须如同机器那样简单明了,毫无累赘、合理 合用、制造标准化、大量生产、维修简易。建筑如果这样,就与机器有共性了。 从这时起,在以后45年的建筑生涯中,他不断讲学、发表著述,提出自己的现代 建筑思想和理论,成为二战后整整两代建筑师的圣经,评论界有不少人认为他是 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建筑家,但柯布西耶自己却认为他的建筑生涯是一个失败。 对他的评价的矛盾性一直是理论界的焦点,对他的讨论也是评论界一个热点。他 的思想,特别是有关城市规划、社区设计的设想,既是成功的,因为已经有不少 发展中国家自觉或不自觉地采用了他的想法;又是失败的,因为他的设计建议基 本上被所有发达国家否决。他常常被左派认为是右派的代言人,因为他的专制性 的设计,他的都市规划基于强权领导;他同时又常常被右派认为是左派的代言人, 因为他强调民主化、设计为大众服务、公社化等等。
朗香教堂
摘要:朗香教堂,又译为洪尚教堂,位于东部索恩地区距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
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技术及艺术成就以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影响这三方面对朗香教堂做简要赏析。
关键字:朗香背景艺术成就正文:1955年,勒.柯布西耶设计创作的朗香教堂(The Pilgrimage Chapel of Notre Dame du Haut at Ron-champ)落成,它立即在全世界建筑界引起轰动。
这是令人惊讶的。
在世界建筑史上,基督教教堂何止千万,著名杰作也不在少数,何以这个山中的小小教堂竟如此引人注目,令许多人赞赏不迭,连与基督教丝毫沾不上边的人都为之心折,这是什么原故呢?想要知晓其中缘由就必须对其文化背景、技术及艺术成就以及对世界建筑发展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本文将从这三方面对朗香教堂做简要分析。
一、朗香教堂的文化背景二、朗香教堂在技术、艺术方面的成就朗香教堂像人们习见的房屋吗?不像。
像人们见过的那些基督教堂吗?也不像。
它太“离谱”了,因此反倒引人注意。
本世纪初,俄国文学研究中的“形式主义学派”对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做过专门研究。
他们说,文学的语言、诗的语言同普通语言相比,不仅制造陌生感,而且本身就是陌生的。
诗歌的目的就是要颠倒习惯化的过程,使我们已经习惯的东西“陌生化”,“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东西、标准的东西,以便“把一种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灌输给我们”。
又说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把我们从语言对我们的感觉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出来”,诗歌就是对普通语言的破坏,是“对普通语言‘有组织”的侵害”。
(见特•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P61,70)从文学中观察到的这些原理,我想在建筑和其他造型艺术门类中也大体适用。
陌生化是对约定俗成的突破或超越。
论朗香教堂的设计
论朗香教堂的设计凡是对勒·柯布惜耶有点认识的人,当看到朗香教堂时,是无法想象出这一教堂竟然出自柯布惜耶的手。
于是就会产生一个疑问,朗香教堂时如何产生的?“我们的现代生活,曾创造了自己的动:衣服、铅笔、电话办公家具等”柯布西耶不仅看到机器和机器产品的优越性能,,而是将机器提升到道德、情感和美学的的高度。
他写道:“每个现代人都有机器观念,对机器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被我们日常所证明,它是一种赞赏一种感激”对工业化时代的兴奋与满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是无法想象如此一个现代建筑的旗手,会设计出这样一个建筑,因为二战的柯布西耶对工业化、信息化、理性主义抱有的信念,对西方社会的未来持有乐观态度,然而二战时期,柯布西耶目睹战祸之惨烈,朝夕与乡民工业者和其他下层人士为伍,无数建筑物化为灰烬,文明的欧洲中心地带,相隔20年掀起了两次空前屠杀,人性在哪里?理性在哪里?工业,科学、技术进步有什么用?人类的希望在哪里?柯布西耶目睹惨祸,无法逃脱,无法逍遥,过去的信念不得不破碎。
任何科学都是由哲学指导,哲学起到的是大方向指导,而任何一个科学家,他向那个方向走,能走多远,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与其经历密不可分,战争前柯布西经历了机器时代所带来的喜悦,于是他为机器时代而感到无限的喜悦,他崇拜机器美,并主张向飞机、汽车等机器学习,颂扬理性,所设计的建筑都充满了理性。
然而,战后他经历了机器时代带来的战乱,他对机器时代的信念不得不破碎了,有原来的确信变成怀疑。
“哪扇窗子开向未来?它还没有别设计出来呢。
谁也打不开这扇窗子。
现代天边乌云翻滚,谁也说不清明天将带来什么。
一百多年来,游戏的材料具备吗?这游戏是什么?游戏的规则又在哪里?”柯布西的战乱经历改变了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他不再称颂理性,相反,更多地显露出非理性,反理性的倾向。
人的经历塑造出人的世界观,这些指导着人的行为。
郞香教堂
朗香教堂的解读
设计目的: 第一次到现场,勒氏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那个 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身于 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在另一场合,他解释 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 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 建筑激发音响效果——形式 领域的声学”。 把教堂建筑视作声学器 件,使之与所在场所沟通。 进一步说,信徒来教堂是为 了与上帝沟通,声学器件也 象征人与上帝声息相通的渠 道。这可以说是勒氏设计朗 香教堂的建筑立意,一个别 勒· 柯布西耶希望创造一个诗意的、雕 开生面的巧妙的立意。 塑般的空间——一个强烈的集中精神和共
设计特色
石灰的白色是 纯粹的”—建筑采 用混凝土喷枪来实 现,由由此生成布 满颗粒的坚硬且粗 糙的表皮,内外均 涂以白色的石灰乳, 不进行任何装饰。
设计特色
由一对相互平行的6厘米厚的混凝土 壳体组成,色彩机理清晰可见与白色粗 糙的质感形成鲜明对比。 教堂的荷载 由嵌入南北 两侧的柱子 承载,不由 墙体。
你抓过一只铅笔,一根炭条,一 些色笔(颜色很关键),在纸上画 来画去,想法出来了。 这段话讲的是动笔之前, 要作许多准备工作,要在脑子中 酝酿。
构思过程
在创作朗香时,在动笔之前勒氏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解 天主教的仪式和活动,了解信徒到该地朝山进香的历史传统,探讨 关于宗教艺术的方方面面。勒氏专门找来介绍朗香地方的书籍,仔 细阅读,并且作了摘记。大量的信息输进脑海。 过了一段时间,勒氏第一次去到布勒芒山(Hill of Bourlemont) 现场时,他已经形成某种想法了。勒氏说他要把朗香教堂搞成一个 “视觉领域的听觉器件”(acoustic component in the domain of form),它应该象(人的)听觉器官一样的柔软、微妙、精确和不容改 变”(《勒柯布西耶全集1946—52》P.88) 第一次到现场,勒氏在山头上画了些极简单的速写,记下他对 那个场所的认识。他写下了这样的词句:“朗香?与场所连成一气,置 身于场所之中。对场所的修辞,对场所说话。”在另一场合,他解 释说:“在小山头上,我仔细画下四个方向的天际线,……用建筑激 发音响效果——形式领域的声学”。
解读朗香教堂
解读朗香教堂摘要:结合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朗香教堂的平面、立面、剖面等,进一步理解朗香教堂的设计构思以及布局结构等。
从而,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原理这一门课程。
关键字:朗香教堂公共建筑朗香教堂坐落在法国东部上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一座小山上,从13世纪以来这里就是朝圣的地方。
它是由现代建筑里程碑式的人物,法国已故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于1950—1953年设计建造的郎香教堂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
从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来看,设计方法有三种:一种是“由外向内”,另一种是“由内向外”,还有一种是“内外结合”。
柯布选择的是“由外向内”的设计方法,也就是说从场地分析和功能模型分析入手进行设计。
所以,我们首先要分析地形,并且要了解当地的人文环境。
柯布在设计朗香教堂之前,同教会人员谈过话,深入了了解天主教的传统习俗。
朗香教堂位于一座小山上,山周边铺展开的是一大片广袤的绿色地貌,其地形微微起伏,往西是朗格勒高原,往北是延绵的孚日山麓丘陵,往东是贝尔福山峡,往南和西南可以主要分辨出侏罗、索恩平原小山高500m,两侧有很多树,两条上山的通道从中大通,一直到山顶终结,圆形的山头形成了一块高地平台。
建筑的基地位于小山的顶部。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柯布选择的人流路线是从南北两个方向的路线。
“建筑的性质是场地布局和功能分析的基础,场地特征是影响建筑的形态及空间组合的主要因素。
”既然是教堂,它的功能主要是给朝圣者提供朝圣的地方。
柯布第一次去布勒芒山现场时,就确定了自己建筑的立意。
他有意把建筑设计成一个接收器,就像是圣母的听觉器官,旨在圣母聆听朝圣者的祷告。
空间的类型有:目的空间、辅助空间以及交通空间。
而交通空间是一种积极空间,它有明确的目的与组织原则。
目的空间主要在一层内部,辅助空间主要是在通过斜梯上去的二层。
从草图中可以看出,柯布设计了两条向外张开凹曲线,一条朝南象是接纳信徒,教堂大门即在这一面,另一条朝东,面对在空场上参加露天仪式的信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校风采 Colleges 134/ 总第274期 / 2016 / 02内容摘要:勒·柯布西耶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其代表作品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典范。
它在同时期大量现代建筑作品中别具一格,其建筑的细部设计为后世作品开拓了新的道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思路,它是现代建筑设计的精神源泉。
再次探究其细部设计对于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朗香教堂、细部设计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水晶宫成为现代建筑萌芽的标志。
这种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建造方式因两次世界大战而中断。
当它再次出现并引起人们关注是在1926年,格罗皮乌斯在德国德绍建造设计的包豪斯新校舍,这标志着现代建筑的成熟,现代主义开始在全球盛行。
柯布西耶就是这一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浪潮中最旗帜鲜明的建筑师之一,他是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
其作品之一萨伏伊别墅,完整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
白色的简单几何外观彻底与古典主义的金碧辉煌与烦琐式样决裂,体现出简洁与秩序。
内部空间及构造解决了建筑的实用功能需求和经济问题,新材料与新技术符合建筑的快速及大量建造的需求。
那一时期,理性的白色“方盒子”几乎成为所有新建现代建筑的标志。
1953年,柯布西耶意识到了现代建筑另一种精神意义,设计建造了法国朗香教堂(图1),这个被称为第一个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作品成为影响后世建筑设计的里程碑,是现代主义建筑和至今边界依旧模糊的后现代主义建筑之间重要的一环。
自1955年落成以来,无数的建筑师及参观者慕名来到法国朗香小镇,一睹朗香教堂的真容。
当下很多建筑师及其作品都从这所蕴藏了丰富设计理念及建造细部的小型建筑中受到启发,而由此创造出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
一、现代主义中的“曲线”朗香教堂之所以成为现代建筑设计承上启下的坐标,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其“形”。
1923年,柯布西耶在参观了雅典卫城后认为:它们已经到达如此完美的程度,以至于不能再取走一物,也不能再添加一物,而只有那些结体紧密而激烈的要素在发出清晰而悲壮的钟声。
[1]“破碎与完整”这一主题正是他对建筑与所在场所建立起“雕塑性”共鸣的关注的开始。
如何将“神圣”这一抽象概念转换为一种视觉可读之物,正是朗香教堂所要回答的问题。
在满是“直线与理性”的国际现代主义建筑丛林中,朗香教堂正如它的所在地——法国朗香小镇一样,寂静而孤傲。
柯布西耶对现代建筑的“形”的探索直接影响到当代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
她的建筑作品以流动的有机形态而著称,空间丰富多变,如巴黎的香奈儿移动艺术馆。
(图2)扎哈·哈迪德对其设计作品评论道:“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企图要改变人们对空间的看法和感受,只是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研究之后自然而然产生了大胆而又有创新性的特殊设计。
”而这种“自然而然”恰恰与现代主义风行年代中“特立独行”的朗香教堂不谋而合。
对于朗香教堂的“形”有多种的解读,比如类似祷告合拢的手、“声学元件”等等,这些解读大多从“可视”的角度出发。
中国先贤老子认为,自然与美从来没有固定的形式,至美的音乐、至美的形象与自然融为一体,反而给人以无音、无形的感觉,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朗香教堂的“形”正是无为而为的作用,看似无,却又令人遐想。
(图3)它是柯布西耶对于建筑精神自我探索的结果,既遵循又打破了现代主义理性与严谨的数理原则。
上帝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曲线是其形态特点。
上帝的居所,我们从未见过,或许应该是高耸入云的哥特塔尖,或是神秘莫测的彩色花窗,亦或是飘扬着婉转入耳的管风琴之声。
柯布西耶用曲面和不规则的几何,为后人建立了一种“无形”的神的居所。
“无”正是“有”,虚无的上帝仿佛落脚于这片山林之中。
扎哈·哈迪德在设计中对柯布西耶的建筑造型进行了延展,同时融入后现代建筑的隐喻理论,形成自己的建筑设计风格,而这正是归功于柯布西耶对建筑形式的开创与探索。
二、光从天上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创世纪》)。
对柯布西耶影响深远的作家阿波利奈尔曾写到:“经由19世纪的诗人而重新复活,表达了所有物质的原始的统一性,以及灵魂对与光重新结合的渴望——光是神圣的万物之源。
”[2]这座建造在太阳神废墟旧址上的建筑似乎从一开始就将“光”作为重要的元素进行运用。
这是上帝的居所,光是最直接与神沟通与交流的载体。
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中对光线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极限运用。
朗香教堂内部的光线,都由建筑上的“洞”产生。
柯布西耶通过改变“洞”的形状和位置,让光线产生了令人震撼的效果。
1.来自天上的光——神圣的光顶光从三个弧形塔中引入室内,柯布西耶称其光线“非常特别”。
这是因为存在着光线与声音、情欲与精神的关联,圣母通过她的耳朵藉由上帝的话语而受孕的说法曾被好几位中世纪诗人所传诵。
柯布西耶很可能是在暗指这种光线与声音之间神秘的交融。
当然他深信,音乐的和谐所产生的力量可以使我们更接近。
[3]柯布西耶将塔楼比喻为耳朵,而光线成为传递上帝与子民的交流媒介。
光线以漫反射的方式散落,仿佛神的谕旨从天而降,信众沐浴其中,上帝的话语回响在塔楼之中,神圣感油然而生。
(图4)顶光给人以崇高神圣及希望的寓意,而柯布西耶正是把握住这一点,创造出神秘的光线效果。
解构主义建筑师丹尼尔·里布斯金在犹太人纪念博物馆也运用了这一方式。
在博物馆的局部,高耸的天井(图5)下是镂空的挣扎呼喊的人脸钢盘。
人在其上行走,钢盘相互撞朗香教堂建筑细部设计的启示Inspiration of Ronchamp Chapel Architectural’s Detail Design徐笑非 Xu XiaofeiDOI:10.16272/11-1392/j.2016.02.036院校风采 Colleges135总第274期 / 2016 / 02 /徐笑非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击,回荡在天井之中,仿佛犹太人的含泪诉说。
而光线从尖锐菱形天窗上散落而下,希望如此之近。
丹尼尔·里布斯金的处理手法与柯布西耶如出一辙。
在这个博物馆里,随处可见这种精心组织的光线,而这些光线共同构成了犹太人那段艰难岁月的时光记忆。
2.侧向的平行光在教堂的南面,厚重的墙体上是不规则内大外小的矩形方洞,这种向内倾斜的窗口将光线的透视感进一步加强。
这种透视的变化加强了观者对几何关系的感知,同时也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动感与张力。
[4](图6)扑面而来的光线将信众包裹其中,“在此处,窗侧壁的色彩与窗玻璃上的绘画一起发生作用,讲述了一个和柯布西耶的《直角之诗》异曲同工的故事——即作品通过文字、色彩和画线的组合来创造意义”。
“光墙”成为朗香教堂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通过改变建筑形体交界处的形状而达到控制光线的方法同样也出现在教堂屋顶与弧形墙面之间。
正如图7所示:屋顶与墙面之间的缝隙,圣母玛利亚周围星星点点的小孔,共同构成了仪式坛的背景。
柯布西耶对于建筑内部空间所营造的光影氛围被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进一步发展。
安藤忠雄在其著名建筑作品“光之教堂”中反复利用了朗香教堂中通过建筑形体组合创造出特有光线形式的方法。
安藤忠雄在其论著中曾写道:“朗香教堂启示了我对光的认识。
单单追求光也能使建筑成为一种可能。
通过光的演出来表现空间、摸索空间的原型成为我此后建筑创作的一个主题。
光是表现建筑精神化的素材之一。
”[5]在光之教堂中(图8),安藤忠雄将自然的各种因素限定为光,通过一种种抽象自然的手法实现了能触及人们精神根源的空间。
而这一方法,正是柯布西耶在朗香教堂中所运用的。
三、神秘的混响——色彩色彩是有声音的。
柯布西耶曾说:“一旦有人可以清楚地命名色彩,他就可以像说出音叉中的A 一样精确地说出某种红色。
”[6]他参考了诸如钢琴这种乐器键盘的排列方式,为巴塞尔墙纸生产厂制作了两本色彩集,被称为“色彩键盘”。
色彩被柯布西耶引入室内外,形成一种新的流动性,同时被用作一种空间限定的元素。
1.白色——现代建筑的“标准”白色作为医疗机构常用的一种颜色,代表了整洁与秩序。
对柯布西耶来说,白色是一种普遍而抽象的理念,一种基本的色彩类别,包括很多种不同的色调、细微区别以及价值。
而这正是与朗香教堂圣洁与公允的宗教性质相吻合的。
白色作为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色,成为许多设计师在处理建筑颜色中首选的颜色。
在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作品中,白色与有机形总是如影随形,它们如雕塑般将建筑的形体完整而肆意地体现出来。
2.红色——生命与情欲前面提到三个耳状的空腔塔,其中有一个塔的内部是红色的。
如图9所示:光线从红色内腔中反射进来,产生出一种强烈的玫瑰色光晕,上帝的话语以光的形式进入圣母玛利亚的身体,塔楼耳状的形式使其成为声音的接收器,而红色则强化了它的肉体主题,它既是耳朵又是阴道,隐含着精神或情欲的寓意。
[7]柯布西耶利用色彩作为音乐类似的“通感”,运用多样色彩,使每一个观者体验到令人激动的效果。
这正是柯布西耶强化教堂作为精神圣地的方式。
结语建筑的出现,让人类的生活有了空间与时间的立足点。
朗香教堂是现代主义建筑中伟大的样本,它利用“形”“光”“色”,通过一系列设计师精心设计的细部,将教堂中神圣与神秘的主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可以说,朗香教堂不仅仅是勒·柯布西耶创作风格转变的标志,同时也是对世界现代建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灯塔”。
它是后世建筑师参观、学习与再创造的经典之作。
对于其细节的研究与分析,为其后的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与帮助。
注释:[1] [瑞士]勒·柯布西耶:《勒·柯布西耶全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5,第79页。
[2] [英]弗洛拉·塞缕尔:《勒柯布西耶的细部设计》,邓敬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第74页。
[3]同[2]。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第247页。
[5] [日]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3,第45页.[6] [瑞士]维雷娜·辛德勒:“勒·柯布西耶的《建筑色彩:1931年与1959年的色彩键盘》”,《世界建筑》,2006.12,第111页。
[7]同[2],第87页。
1.朗香教堂2. 香奈儿移动艺术馆3.朗香教堂耳塔4.朗香教堂内部5.犹太人纪念博物馆6.充满神秘与神圣感的光墙7.通过控制建筑形体来营造光线8.光之教堂9. 红色——教堂内部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