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考研清华大学机械制图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2章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2章

2-1求各点的未知投影。

2-2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

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已知点A(25,15,20);点B 距W 、V 、H 面分别为20、10、15;点C 在点A 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 在点A 之上5、与H 、V 面等距、距W 面12。

求作各点的三面投影并填写下表。

2-4已知直线AB 的实长为15,求作其三面投影。

⑴AB ∥W 面,β=30°;点B 在点A之下、之前。

⑵AB ∥V 面,γ=60°;点B 在点A 之下、之右。

⑶AB ⊥H 面,点B 在点A 之下。

2-5求直线AB上点K的正面投影。

2-6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其到H及V面的距离相等。

2-7标出交叉二直线上的重影点并判别可见性。

2-8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行、相交、交叉、垂直相交、垂直交叉)并将答案填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2-9由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并使交点距H 面12。

2-10求直线AB、CD的交点K。

2-11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2-12作与已知直线AB、CD平行且相距为15的直线MN,并使MN的实长为20,点M距W面30,点N在点M之右(任求一解)。

2-13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4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15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6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17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18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参考答案要点:现代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改进是极其复杂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1描述。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负反馈系统,它描述了机械产品依据用户需求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中包含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编制、产品制造、市场检验等环节。

上述环节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

因此上述环节都具有与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每个组成环节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因此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很重要,很有意义。

图1.1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1-2参考答案要点:按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大纲,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机械加工工艺学和机器装配工艺学。

它们分别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

其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冷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特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

此外,机械制造工艺学还包括非常规加工方法概述,随着技术发展进步,非常规制造方法越来越多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应有,并取得效果。

1-3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过程是指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工艺规程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作用。

1-4参考答案要点:人们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投入生产的批量,可将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类型。

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如下表:工艺特点单件或小批量生产中批量生产大批或大量生产毛坯的制造方法铸件用木模手工造型;锻件用自由锻部分铸件用金属模造型;部分锻件用模锻铸件广泛用金属模机器造型,锻件广泛用模锻《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2-1参考答案要点:机械工艺规程在指导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2)工艺规程是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3)工艺规程是新、扩建工厂或车间的基本资料。

清华大学机械制图习题答案

清华大学机械制图习题答案

步骤 3 检查、整理,最后结果如下图所示
【例 二】补全主、俯、左三个视图中的漏线。
步骤 1 形体分析
根据已知的三个视图, 正垂面P2’ 侧垂面Q” 可以确定这是一个切挖式的 组合体。原始形状是一个长 方体。 由主视图可知,长方体 的上方左右两端各被两个正 垂面 P1、P2 切去一个斜角;
方槽
正垂面P1’
组 合 体 习 题 课
【例 一】补全主视图中的漏线。
步骤 1 形体分析
圆柱 长方块
阶梯孔
底板
根据已知的主、 俯视图,可以确定这 是一个以叠加为主的 组合体,该组合体由 底板、圆柱、长方块 三个基本形体叠加后, 再挖出两个同轴圆柱 孔(阶梯孔)而形成。
步骤 2 逐个分析各形体之间表面的连接关系,补上漏线
由左视图可知,长方体 的前上方也被一个侧垂面Q 切去一个斜角; 由主、俯、左视图可 知,长方体正下方挖了一 个不通的方槽。
步骤 2 作出正垂面 P1和 P2 的侧面投影和水平投影
正垂面P1’ 正垂面P2’
P1” (P2 ”)
y1 y2
首先求正垂面 P1、P2 的 侧面投影,其形状为两个重 叠的梯形; 再求其水平投影,同样 为梯形(类似形)。
步骤 1 形体分析(续):俯视图分线框,对投影 6’ 1’ 5’ 2’
然后将俯视图分成五个 实线框,对应主视图,分清 它们的形状; 线框1、2 同属长方体的顶面, 为水平面; 线框3、4、5 为三个同轴的 半圆柱面;
3’
4’
(6) 5 1 3 4 2
虚线框6 为一圆柱孔。
步骤 2 根据前面的形体分析,画出左视图
相贯线
截交线
U形槽与圆柱内外 表面都相交,与外表面 有截交线生成。 圆柱与半圆柱筒相 交,内外表面都有相贯 线生成;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

*7-28 求作俯视图。
*7-29 求作左视图。
*7-30 求作左视图。
*7-31 求作俯视图。
*7-32 求作俯视图。
*7-33 求作俯视图。
*7-34 求作俯视图。
*7-35 求作俯视图。
*7-36 求作俯视图。
8-1 已知物体的主、俯、左视图,画出物体的 其它三个基本视图。
5-28 求作俯视图。
5-29 求作俯视图。
5-30 求作俯视图。
5-31 求作左视图。
5-32 求作左视图。
5-33 求作左视图。
5-34 补全左视图并求俯视图。
5-35 圆锥台切一方槽,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6 补全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37 求圆球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
平面ABCD是什么位置的一平般面位? 置
4-11 求作左视图。
4-12 求作左视图。
4-13 求作俯视图。
4-14 求作俯视图。
4-15 求作左视图。
4-16 求作左视图。
4-17 求作主视图。
4-18 求作俯视图。
4-19 看懂所给视图,分别找出它们的立体图,将对应 序号填写在方格内。
3-10 已知△ABC和△DEF相互垂直,补全△ABC 的正面投影。
3-11 过点A作直线BC的垂线并求点A到直线BC 的距离。
3-12 过点K作直线与AB、CD相交。
3-13 已知两交叉直线AB,CD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8,补全AB的正面投影。
3-14 作直线MN与直线AB、CD相交并与直线EF 平行。
2-36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7 求直线EF与△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2-38 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并与△EFG 相交,求出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工程制图练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版)

工程制图练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版)

平面是
水平

平面是
铅垂

平面是
侧垂

平面是
水平

平面是
正垂

平面是 一般位置 面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
2.2
主要内容
习题详解及答案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根据轴测图求作各点的投影图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2已知点A的两投影,求作它 们的第三投影 2-3试回答下列各点在哪个投影 面或投影轴上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4作出点A(15,20,25) 的三面投影 2-5点B在点A的正前方10mm,求作 B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
2习题详解及答案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1根据轴测图求作各点的投影图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2已知点a的两投影求作它们的第三投影23试回答下列各点在哪个投影面或投影轴上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4作出点a152025的三面投影25点b在点a的正前方10mm求作b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是线是线是线是线是线是线26求下列直线的第三面投影说明它们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是线是线线是是线是是线线是线是线27对照投影图和轴测图标出字母所指直线在对应图上的投影并填空回答问题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8求下列直线的第三面投影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10判断点k是否在直线ab上并求出直线ab和点k的水平投影29已知点k在直线ab上且ak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6根据轴测图求作 2-17完成四边形ABCD 2-18画出平面内的五 各点的投影图 的水平投影 角星的H面投影 (1)取一水平线距离H 面20mm;(2)取一正 平线距离V面18mm

2020机械制图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2020机械制图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选择填空题(共 20分,每空2分)1 •在R10优先数系中,若首项为10 ,则其第五项的优先数是2 •下列孔轴配合代号中属于过渡配合的代号是_____________ ;属于过盈配合的代号A. 22.4 B • 20 C • 25 D • 31.5 。

A • H8 / s7 &nbs p;B • H6 / g5C • H7 / k6 &n bs p;D • G6 / h53 •下列孔轴配合代号中属于配合性质完全相同的同名配合的是:A • H8 / 门和 H8/ m7 C • H7 / k6 和 h7 / K6B • H6 /g5 和 G6/ h5 D • H7 / k6 和 k6 / H74 • M20 -5g6g -L 的含义:M20 :   ,5g :   ,L :   。

5 • $ 30m5 $ 30m6、$ 30m7三个轴的公差带相比较,其是相同的。

A .公差 C .基本偏差B •极限偏差 D •实际偏差。

6 •基本偏差为a~h的轴与基本偏差为 H的孔可构成 _________________ 。

A •基孔制的间隙配合;B •基轴制的间隙配合;C •基孔制的过渡配合;D •基轴制的过渡配合。

7 •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 h的轴颈形成配合,这也说明了与一般基孔制相比,其配合性质变紧了。

A •间隙;B •过盈;C •过渡;D • 一般联接二、简答题(共15分)1 •某齿轮的精度要求为 7-6 -6 E K ,试解释该标注代号中各符号的含义是什么?( 5 分)2 •国标规定的基准制有哪两种?简述基准制的选择原则。

(5分)3 •评定轮廓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性的参数有哪些?反映形状特性的附加评定参数有哪些?国标推荐采用的评定参数是哪个?(5分)三.标注综合题(共 40分)1 •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1上。

(16分)(l )少空旅翼采用包容要求;(1分)(2 )圆锥面的直线度公差为 0.012mm ;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 0.015mm ;( 2分)(3 )圆锥面对03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 ;( 4分)(4)軸昭皿1轴线对少宠*03和°込jjg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 0.025mm ;(4分)(5)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的上限值3.2 ym;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西上g、32诃0£1和^32-0.03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的上限值A .间隙;B .过盈;C .过渡;D 般联接分别为0.8、0.4 ^m 和0.8 ym ,其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Ra 的上限值均为12.5卩m ;( 5 分)图一2.改正图 2 中各项形位公差标注上的错误(不得改变形位公差项目)并直接标注 在图 3上。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

7-5 求作左视图,并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7-6 求作主视图。
7-7 求作俯视图。
7-8 求作左视图。
7-9 分析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上所缺的线。




7-10 求作左视图。
7-11 求作左视图。
7-12 求作俯视图。
7-13 求作左视图。
7-14 求作俯视图。
7-15 求作主视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 三版)最全整理_图文.ppt
2-2 已知点B距点A15;点C与点A是对V面的重影点;点D
在点A的正下方15。求各点的三面投影。
2-3 已知点A(25,15,20);点B距W、V、H面分别为20、10、15; 点C在点A之左10、之前15、之上12;点D在点A之上5、与H、
*6-26 求作俯视图。
*6-27 求作主视图。
*6-28 求作左视图。
7-1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体 图上量取)。
7-2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3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7-4 参照立体图画出三视图(未定尺寸从立 体图上量取)。
3-15 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实形。
3-16 求作∠ABC的角平分线。
3-17 求两相交直线AB、CD之间夹角的实际大小。
3-18 过点A作直线AD与直线BC相交于D并使 ∠ADC=60°。
4-1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4-2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棱线AB的投影并 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4-8 求作左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面 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第3页图线、比例、制图工具的用法、尺寸注法、斜度和锥度●要掌握和理解比例、斜度、锥度的定义;各种图线的画法要规范。

第4页椭圆画法、曲线板用法、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圆弧连接1、已知正六边形和正五边形的外接圆,试用几何作图方法作出正六边形,用试分法作出正五边形,它们的底边都是水平线。

●注意多边形的底边都是水平线;要规范画对称轴线。

●正五边形的画法:①求作水平半径ON的中点M;②以M为圆心,MA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H。

③AH为五边形的边长,等分圆周得顶点B、C、D、E④连接五个顶点即为所求正五边形。

2、用四心圆法画椭圆(已知椭圆长、短轴分别为70mm、45mm)。

●参教P23四心圆法画椭圆的方法做题。

注意椭圆的对称轴线要规范画。

3~4、在平面图形上按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

5、参照左下方所示图形的尺寸,按1:1在指定位置处画全图形。

第6页点的投影1、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2、已知点A在V面之前36,点B在H面之上,点D在H面上,点E在投影轴上,补全诸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两面投影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3、按立体图作诸点的两面投影。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

4、作出诸点的三面投影:点A(25,15,20);点B距离投影面W、V、H分别为20、10、15;点C在A之左,A之前15,A之上12;点D在A之下8,与投影面V、H等距离,与投影面W的距离是与H面距离的3.5倍。

●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空间点的直角坐标与其三个投影的关系及两点的相对位置做题。

各点坐标为:A(25,15,20)B(20,10,15)C(35,30,32)D(42,12,12)5、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并表明可见性。

●根据点的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做题,利用坐标差进行可见性的判断。

(由不为0的坐标差决定,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1-5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1-5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 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三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四章变换投影面法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第五章基本体的三视图班级姓名学号日期。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机械制图清华大学答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三版)最全整理-机械制图清华大学答案
2020/12/9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020/12/9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020/12/9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14 过点C作直线CD与直线AB垂直相交。
2020/12/9
2-15 作正平线EF距V面15,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6 作直线EF平行于OX轴,并与直线AB、CD相交 (点E、F分别在直线AB、CD上)。
2020/12/9
2-17 过点C作一直线与直线AB和OX轴都相交。
2020/12/9
4-5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标出轮廓线AB的投影 并求体表面上点C的未知投影。
2020/12/9
4-6 求作体的第三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 余两投影。
2020/12/9
4-7 求作左视图并补全体表面上点的其余投影。
2020/12/9
4-9 求作主视图,在主视图和左视图上标出平 面ABCD的投影并回答问题。
2020/12/9
2-40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1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2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3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4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2020/12/9
2-11 过点C作直线CD与已知直线AB平行。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 第三版

2-18 作一直线MN,使其与已知直线CD、EF相交,同时 与已知直线AB平行(点M、N分别在直线CD、EF上)。
*2-19 作正平线MN与直线AB、CD、EF都相交。
*2-20 作直线MN与已知直线AB、CD、EF均相交, 其中与直线AB的交点距H面15。
*2-21 作任一直线MN分别与已知直线AB、CD、EF 相交于M、K、N点,且使MK=KN。
7-5 求作左视图,并比较它们的形状有何不同。
7-6 求作主视图。
7-7 求作俯视图。
7-8 求作左视图。
7-9 分析形状的变化,补齐主视图上所缺的线。




7-10 求作左视图。
7-11 求作左视图。
7-12 求作俯视图。
7-13 求作左视图。
7-14 求作俯视图。
7-15 求作主视图。
5-8 补全三棱锥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左视图。
5-9 补全四棱台被截切后的俯视图并求主视图。
5-10 求作俯视图。
5-11 求作左视图。
*5-12 求作俯视图。
*5-13 求作俯视图。
*5-14 求作左视图。
*5-15 求作左视图。
*5-16 补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所缺的线。
*5-17 补全主视图和俯视图上所缺的线。
6-7 求作俯视图。
6-8 求作主视图。
6-9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0 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选择正确的左视图。




正确的左视图是 ⑷ 。
6-11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6-12 补全主视图上的相贯线。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 编

机械制图习题集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图学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室 编
利用三面共点法求解 取 PV∥a’f’ 点 K 为所求。
e’ b’
PV 1’3’ l’
k’ 2’
a’
c’
X
f’
a
3f b 2
1l k
ec
方法二
O
利用三面共点法求解 PV∥a’f’ ,且过点c’ 。 点 K 为所求。
a’
X a
PV e’ b’ 1’
k’ l’
2’ c’
f’ d’
f db
1 k
l
2
ec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点的投影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平行问题
方法四 利用侧面投影求解 点 K 为所求。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e’ b’
PV
1’
视图
平面体与平面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平面体与回转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两回转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多形体相交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和直观图画出第三视图
第三单元 体的构成及投影
根据组合体的两个视图 画出第三视图
方法四 利用侧面投影求解 点 K 为所求。
第二单元 几何元素的投影
几何元素间的相交问题
e’ b’
PV
1’
3’ k’
2l’’
4’
a’
c’
X
f’
a
1
3f kl 2
b 4
ec
提示: 点A为△ABC与△AEF的共有点!
方法一
O

工程制图练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版)

工程制图练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版)

平面是
水平

平面是
铅垂

平面是
侧垂

平面是
水平

平面是
正垂

平面是 一般位置 面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9已知点K在直线AB上,且 AK:BK=3:2,求作点K的 两面投影 2-10判断点K是否在直线AB 上,并求出直线AB和点K的 水平投影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1已知AB、CD两直线相交, AB为一水平线,求作a’b’ 2-12过点A作直线AB与直线CD 相交,其交点B距V面15mm
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1主要内容22习题详解及答案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1根据轴测图求作各点的投影图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2已知点a的两投影求作它们的第三投影23试回答下列各点在哪个投影面或投影轴上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4作出点a152025的三面投影25点b在点a的正前方10mm求作b点的三面投影并判别可见性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7对照投影图和轴测图标出字母所指直线在对应图上的投影并填空回答问题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8求下列直线的第三面投影判断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第二章制图的基本原理210判断点k是否在直线ab上并求出直线ab和点k的水平投影29已知点k在直线ab上且ak
'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3根据轴测图看懂三视图,画出指定平面的投影并判断积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4求作物体的左视图,在视图中标出指定平面的投影并填空
是 是 面 面 是 是 是 面 面 面
是 是
面 面
是 是
面 面
第二章 制图的基本原理
2-15按已知条件完成各平面的投影 (1)铅垂面β=30° (2)正平面 (3)侧垂面α =60 °

工程制图习题答案(清华版)

工程制图习题答案(清华版)

( a)
( b)
a
( c)
( d)
6
第四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4-5看懂物体的主、左视图,选择正确的俯视图,并将答案填在横 线上
( a)
( b)
d
( c)
( d)
7
第四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4-6补画下列图中相贯线的投影, 将(1)和(2)、(3)和(4)比较
(1)
分析:从形体上看,两圆柱正交,
相贯线是一条封闭的空间曲线,且
(1)
28
4-17 看懂物体的主、俯视图,求作左视图。
(2)
29
4-18 看懂物体的两个视图,画出第三视图。
(1)
30
4-18 看懂物体的两个视图,画出第三视图。
(2)
31
4-19 补画俯、左视图中缺漏的图线。
32
4-20 补画俯、左视图中缺漏的图线。
33
4-21 标注下列各形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的 比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
(1)
38
4-22 标注下列物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的比 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
(1)
39
4-22 标注下列物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的比 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
(2)
40
4-22 标注下列物体的尺寸(尺寸数值按1:1的比 例从图中量取并取整)。
(2)
41
4-23 看懂物体的主、俯视图,画出左视图,并标 注尺寸。8第四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4-6补画下列图中相贯线的投影, 将(1)和(2)、(3)和(4)比较 (2)
9
第四章 组合体的三视图
4-6补画下列图中相贯线的投影, 将(1)和(2)、(3)和(4)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