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土匪的日常生活模板
东北土匪的黑话
![东北土匪的黑话](https://img.taocdn.com/s3/m/e97b752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fe.png)
东北土匪的黑话东北土匪的黑话一、人称尖头——商人:并肩子——兄弟。
斗花子——姑娘。
裹章子、平头子——媳妇。
蛐蛐——亲戚。
扯——朋友。
线头子——带路人。
签字——插签的人。
走头子——为胡子贩卖物品的人。
崽子、马拉、把式——身边警卫。
底柱子——亲近的人。
打着吃的、吃打饭的、吃横把的——胡子。
瞭水——岗哨。
皮子——刚入伙的小土匪。
拉线、踏线的——侦查的。
跳子——兵、警。
风头——捕快。
里码人——同行。
熟脉子——同伙。
空子、空码、老空、外码——外行人。
念昭子——瞎子。
念语子——哑巴。
外哈——外地盘子的人。
长脖——商贩。
跳坑子—要清钱——赌博的。
要混钱的——胡子。
明连子——说书的。
拉网子——占卜的。
靠死扇的——乞丐。
开局的——赌头。
水滚子——地头蛇。
吃长路的——人贩子。
里口来的——本地盘子的同伙。
吃臭——盗墓的。
海占子——娼妓。
二、饮食吃饭——啃富,也有叫“上啃”的。
喝水——富海。
喝酒——搬姜子,板山、也有叫“梦头春”。
大米饭——押腰子。
珍珠散——粳米饭。
小米饭——星星闪。
马牙子散——玉米饭。
扣手子——黄米饭。
雪花子——白面。
黑雪花子——荞麦。
打牙子——咸菜。
海沫子——大酱。
汲菜——酸菜。
池菜——韭菜。
黑菜——木耳。
顶水子——鱼。
蹬探子——白菜。
吃土子——萝卜。
地里拱——土豆。
空心子——葱。
和气菜——蒜。
狼心子——辣椒。
饺子——漂洋子,也有叫“掐边”。
烙饼——翻张子。
面条——排龙、挑龙。
鸡蛋——滚子。
喝茶——软富。
烟——草卷。
大烟也叫“海草”或“黑土子”。
抽烟——啃草卷。
齿轮——月饼。
干枝子——粉条。
办富——做饭打管——打尖吃饭。
槽空——饿了。
啃严了——吃饱了。
燎海——烧水。
漂五腹子——肚子饿了。
浆子——酒。
海——水。
气——馒头。
圆光子——鸡蛋。
山串——喝醉。
口串——冰糖。
三、服饰叶子——衣服。
换叶子——换衣裳。
直毛——皮毛。
皮暖墙子——皮袄。
直毛插档子——皮裤。
暖墻子——棉袄。
棉插档子——棉裤。
通天大叶——长单衣。
东北当年的土匪黑话有多少?
![东北当年的土匪黑话有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6c81ab5a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a.png)
东北当年的土匪黑话有多少?其实全国各地都有土匪,而且各个地区有各个地区的特色,但由于土匪这个行业的限制,各土匪之间的交流不能使用明文,老百姓一听就懂了,那还怎么绑架、打劫呢?土匪黑话叫《唇典》,几乎都是口口相传的,因此未能流传至今。
土匪据点——绺子打劫——开差劫道——别梁子死了——睡了睡觉——躺桥J淫妇女——压裂子和绺子讲情的中间人——花舌子子弹——白米踩点——采盘子绑人票——拉票子指路——引线杀人票——撕票外人——勾子情况不好——风紧成员死——滑了烧房子——红窑子钻山洞——迭钢窑民俗学者曹保明先生著有《土匪》一书。
该书根据伪满康德2年1月《临江县志》,对土匪黑话进行了编篡整理,比较全面,现转录如下,供大家把玩、参考。
据《临江县志》载:碰码——见面。
碰——有交情。
顶——无交情。
滑——走。
蹻——行路。
水——官兵。
项——钱财。
板山——饮酒。
山串——饮醉。
押白——休息。
活窖——有认识人可以里外勾结。
顶天——帽子。
拉线、线头子——侦探。
嘈腹肯腹——吃饭。
开克——打仗。
踢筋——打伤了。
狗子——巡警。
皮子——狗。
风子——马。
水柜——看人票。
跳子——兵。
飞子柴火——子弹。
别梁子——劫路。
放亮子——放火。
压水——设卡。
漂洋子——水饺。
翻张子——饼。
珍珠闪——粳米饭。
马牙敢——玉米饭。
肯海草——吸食鸦片。
拉篇子——分脏。
手提子——马勒。
摔手子——马鞭子。
顺旗子、插旗子——藏枪。
摔旗子、摔条子——打枪。
挂柱——入伙。
拉柱——纠合。
追秧子——绑票。
响窑——有枪的人家。
打窑——堵。
楼子——日头。
插蓬——阴天。
越边——解散。
脱下——散邦。
睡觉——击毙。
蹚桥、安根、脱条——睡眠。
马刺——黑天。
上窑拢窑——进屋。
梗子——山。
山头——匪号。
黑页——信件。
换叶子——换衣裳。
分类说,东北土匪黑话共分九类。
一、吃、穿、戴黑话吃饭——啃富,也叫上啃。
喝水——富海。
喝酒——搬姜子,也叫梦头春。
大米饭——压腰子。
小米饭——星星散。
饺子——漂洋子,也叫掐边。
土匪对话模版
![土匪对话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a1ff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3.png)
土匪对话模版
在这个世界上,土匪们常常被人们视为罪恶的化身,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故事和
信念。
他们或许并不是天生的恶人,而是被逼迫和不公平对待推向了犯罪的道路。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一位土匪的故事吧。
土匪,你们这些富人家的子弟,怎么会理解我们这些穷苦人的苦衷呢?我们不
是天生就想当土匪的,但是社会的不公平让我们无法忍受。
我们也曾是勤劳的农民,但是土地被霸占,粮食被抢夺,我们的家人被欺压。
我们只是为了生存,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才走上了这条道路。
记者,但是你们犯罪伤害了无辜的人,这难道不是错误吗?
土匪,我们也知道这样做是错的,但是我们没有选择。
我们被迫走上了这条道路,我们也曾经想过放弃,但是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无法退缩。
我们只希望能够有一天,社会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
记者,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土匪,当然有,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需要勇气和机会
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希望能够有人能够帮助我们,给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记者,你们觉得勇敢者才有资格活下去吗?
土匪,是的,我们相信勇敢者才有资格活下去。
我们愿意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
福而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也希望社会能够给我们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让我们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土匪们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和信念。
或许,我
们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他们,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土匪和铃铛面
![土匪和铃铛面](https://img.taocdn.com/s3/m/0abd85e37c1cfad6195fa76f.png)
土匪和铃铛面爷爷在镇上当差的那些日子,我们那里乡下的土匪简直多的跟跳蚤一样,并且各个生龙活虎,活动异常。
那时,各村老实的村户人家,除了晚上担惊受怕的躲土匪,依旧日出而做,日没而息。
那年月,由于匪患,家乡的丝绸生意还受到了牵连,尽管县城出了一个吃豹子胆的人物叫老彭先,已经招兵买马准备收拾土匪了,也就是家乡县志上记载的“宛西自治”。
但是,外地客商还是不敢来我们那里收购蚕丝。
我们村上却有一大户叫老十七的人家,种了十亩地的桑田。
每天,公鸡一打鸣,老公公便张罗着一家老少的劳力去采桑叶。
春五月,露水还挂在草上,桑田里的人影早晃动不已。
虽然说这两年丝绸生意不好,老十七家的生产总是不间断的。
按老十七的想法,正是别人家不肯继续努力养蚕了,生意才好做。
可以卖个独门独户。
土匪哪就清理不完呢!说实话,老十七家的日子过得还殷实。
去年刚给大儿子敬业完成了婚事,娶的姑娘是隔村仇文善家的二姑娘凤蛾,那凤蛾长得远近闻名是个大美人。
虽然这年月土匪多,自己家人都还本分,也没有闹出个败坏事来,银子多少还积攒了一些。
本来嘛,“妾美不如妻贤,钱多不如景顺”。
一想到这些,老十七越来越觉得乱世里还能够这样操持这么个大家庭,也实在不容易。
却说他家的大儿媳妇凤蛾扭着笨身子去了桑田,敬业也跟在身后照看着已经有了身孕的女人。
原则上还是不让她下地干活的。
凤蛾早起的意思只是去看看大家劳动的情景,没有说真要去干。
家里那只已经养了八九年的老黄也“狗夹热处闹”的跟着。
眼看早饭的时间就要到了,大伙把一筐一筐肥绿绿的桑叶子搁在田间地头准备稍微休息一下,突然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有人从远处刚喊了一声“土匪来了”,随即声音便像一把刀劈开后消失了。
敬业站在田埂上寻找自己混乱中的媳妇,但早已被一群黑衣人拖进了茂密的林带。
凤蛾被“绑票”的消息立马传遍了整个村庄。
闻听消息的老十七一屁股蹲在自家门前的麦场上,吓得尿了一裤子尿。
瞪目看着一群从地里逃命回来的幸存者,各个披头散发鬼头神脑的不成个样子。
土匪黑话
![土匪黑话](https://img.taocdn.com/s3/m/aa1b054e866fb84ae45c8dcd.png)
土匪黑话土匪的黑话,也叫暗语。
凡是在江湖闯荡的人,不懂这些黑话寸步难行。
新入伙的人,更是要过好语言关。
土匪流行黑话的原因很多,但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迷信:土匪行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他们有很多忌讳,这样说话时就要有一些代用词来代替它们。
二是土匪的行动诡秘,猜疑心大,不肯轻易相信别人,为了保密,他们在一些活动中创造了一些只有他们自己能听懂的黑话。
三是大凡土匪,都是隐姓埋名的,意思怕人知道,对他不利,也怕对家人不利,也怕对家人不利,因此不称呼姓氏,如遇询问,则以黑话回答。
东北土匪的黑话(一)道路方向、人称、数字线—道。
滑—走。
高挑—远走。
叉上滑—骑马走。
秘线滑—黑夜走。
明线滑—白天走。
到—东。
阳—南。
切—西。
列—北。
尖头—商人。
并肩子—兄弟。
斗花子—姑娘。
平头子—媳妇。
蛐蛐—亲戚。
线头子—带路人。
踏线的—侦查的。
跳子—兵、警。
里码人—同行。
空子—外行人。
念昭子—瞎子。
念语子—哑巴。
长脖—商贩。
要清钱—赌博的。
要混钱的—胡子。
开局的—赌头。
海台子—娼妓。
一—平头。
二—空工。
三—横川。
四—侧目。
五—缺丑。
六—断大。
七—皂底。
八—分头。
九—缺丸。
十—田心。
(二)房屋建筑、服饰、武器框子—县城。
鸡毛店—村屯。
响窑—有武装的院落。
台上拐着—上炕坐。
流水窑—旅店。
古楼子—寺庙。
翅子窑—兵营。
活窑—有交情的院落。
苦水窑—药铺。
啃水窑—饭馆。
老秋家—理发店。
苦窑—监狱。
叶子—衣服。
直毛—皮毛。
暖墙子—棉袄。
顶天—帽子。
蹚土子—鞋。
通天—大衣。
盘条子—皮带。
喷子、拐子、杆子—枪。
管亮—枪法准。
(三)姓氏报报蔓—报个姓名。
什么蔓—姓什么。
灯笼蔓—赵。
虎头蔓—王。
花纸蔓—钱。
雪花蔓—白。
针线蔓—冯。
单人蔓—郝。
龙子龙—孙。
一脚门—李。
千金蔓—陈。
张嘴等—魏。
十将军—蒋。
东北风—韩。
杀猪宰—杨。
滑子蔓—尤。
心头愿—许。
双口蔓—吕。
跟头蔓—张、章。
圣贤蔓—孔。
地下湿—曹。
梁下住—严。
庚子蔓—金。
两角蔓—姜、江。
平头蔓—戚、齐、祁。
土匪黑话大全
![土匪黑话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ae127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f.png)
土匪黑话大全一称流、二称月、三称汪、四称则、五称中、六称神、七称心、八称张、九称爱、十称足;百称尺、千称丈、万称方;元称皮锦、毫称星、金子称黄:江相派。
并肩子,朋友。
踩盘子,踩点子,指事先侦察要劫的对象。
青帮黑话,强盗为扑风;抢为爬;偷为寻;贩私盐称为走沙子;贩女人称为开条子;贩小孩为搬石头;杀人称作劈党。
天王盖地虎——你好大胆子,敢气你祖宗!宝塔镇河妖——要是这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地上有的是米,唔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拜见过阿么啦?——从小拜谁为师?房上没瓦,非否非,否非否——不到正堂不能说。
徒弟不言师讳么哈,么哈?——以前单干么?正晌午时说话,谁也没有家——许大马棒山上的。
好吧哒——内行,是个老手。
天下大大的啦——不吹牛,闯过大队头的。
佛爷:即指窃贼。
此类人多犯有相当程度的盗窃罪行。
一般都有数次被拘审的记录。
此语流传于京、津一带。
不法分子中尤甚。
扒包:即指装扮成行家权威,用话让卖东西的人主动高低。
此语多流传于我东北一带。
生意人中尤甚。
闯啃:指闯到人家屋里骗取财物。
此语流行于我国北方江湖客或不法分子中间。
插了:即杀了,系东北土匪黑话。
如东北土匪拜香时常这样跪地起誓:如违犯了……千刀万剐,叫当家的插了我。
挂注:即指入伙。
这是本世纪初东北土匪中流行的黑话。
对买:即用事先准备好的钱包或提包换取对方的钱包或提包。
此语多流行于我国北方的江湖客或不法分子中间。
胡子:即指土匪。
二十世纪初,流行于我国东北一带的黑话,又谓“响马”。
伤票:匪首取猪头割口条让“花舌子”(送信人)送往被害者其家。
声称是其家人的舌头,并威胁再不按要求赎票,则三天送其耳,五天送其眼,十天送其人头,此称“伤票”。
炮头:即指神枪手。
属土匪黑话。
扒子:即指完蛋货。
属土匪黑话。
主刀:时下流行于东三省的黑话,意为主要作案者,即亲自动手的人。
野鸡:即指杂牌。
这是旧时东北地区土匪集团流行的黑话。
东北真实的土匪黑话打家劫舍竟有“七不抢”你知道么!
![东北真实的土匪黑话打家劫舍竟有“七不抢”你知道么!](https://img.taocdn.com/s3/m/bcd74b3f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79.png)
东北真实的土匪黑话打家劫舍竟有“七不抢”你知道么!
东北土匪在整个民国时期大体可以分三种。
第一种是纯土匪,即红胡子。
第二种是武装土匪称为“长毛”。
第三种叫棒子手。
东北土匪有许多行话、黑话,反映了其组织内部的规矩和忌讳,也反映了匪徒们的心态。
干土匪称作“吃打饭”,长期干这一行叫“挂住”,打劫叫“开差”、“砸窑”,劫道叫“别梁子”,杀人叫“插人”,分钱叫“挑片”。
他们忌讳“死”字,故称死了为“睡了”,睡了则称“躺桥”;又忌“犯”字,故称吃饭为“啃付”;忌蹲大牢的“蹲”字,故点灯叫“上亮子”、“点明子”,放火叫“放亮子”。
犯了这些忌讳,轻则受打骂,重则被杀。
而且看过《杨子荣》的都知道,杨子荣乔装胡彪上山时,座山雕和崽子们检验他,就用了不少黑话!
东北胡匪常有些规定,哪些是不可以抢的。
例如:喜丧事、邮差货郎、走村行医、算命摇卦、鳏寡孤独、大车店、棺材铺,均在规定之列。
图片来源网络。
历史上真实的东北土匪有多凶残
![历史上真实的东北土匪有多凶残](https://img.taocdn.com/s3/m/c76c918fd4d8d15abe234e78.png)
历史上真实的东北土匪有多凶残?土匪有多凶残?近代以来,东北匪患为啥这么猖獗?当然你可以说与东北人进击的日常对话“你瞅啥?”“瞅你咋地”有关,说着说着就干起来了。
但还有一个最重要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局势。
从清末至民国,东北地区各种打仗,社会动荡不安,政府管控能力被严重削弱,有这么得天独厚的“优势”,东北匪患就这么一点点的兴起了。
在落草为寇的人中,有一批人确实是被“逼上梁山”的,但主要的还是为了钱和色。
据说,东北土匪中流传过这样的歌谣:“当响马,快乐多,骑着大马把酒喝,搂着女人吃饽饽(乳房)”。
这都是有实打实好处的。
抢劫和绑票是东北土匪的主要活动,也最真实地展现出匪徒的凶残一面。
1936年,一个叫王志超的人票被吉林匪首“中山好”绑架,据他后来的回忆,他和另外几名人票被关在阴森的地窖里,每天早上五点钟起来放风(出外大小便),除此之外有了大小便也不许出去,所以有的人实在憋不住,就只能拉在裤兜里。
有时候渴得实在没办法,只好硬挤点尿,尿在衣服上,再拧出来,用舌头舔舔来解渴。
按照规矩,绑票之后,五到十天,大当家得派人去人票家里送“海叶子”(信件),要是对方家里不痛快交钱,那就坏了,人票基本就会被各种拷打折磨甚至直接被撕票。
当时,一名姓张的人票家里没来人交赎金,“中山好”将这个人票衣服扒光,绑在板凳上灌辣椒水,肚子鼓起来之后,再用杠子把水压出来,直到把这个人票折磨死为止。
类似残忍的行为也发生在抢劫中。
比如在1915年,浑江一带土匪“冰上飞”一天抢劫到了一个老太太家里,发现人家老太太手上戴个金镏子,但光捋又捋不下来,于是直接用菜刀活活把老太太的手指剁了下来。
在那个年月,惹了土匪可绝不是闹着玩儿的。
1927年,吉林临江地区有个12岁的小牛倌,晚上东家对他说:“睡觉时小心点,当心土匪!”小牛倌不知天高地厚,开玩笑地大声说:“土匪来了怎的?还能把我xx(生殖器)割去?”没想到这话竟然全被土匪听见了,第二天小牛倌就失踪了。
一个“肉票”的回忆:土匪讲究“七不抢八不夺”,满嘴都是黑话
![一个“肉票”的回忆:土匪讲究“七不抢八不夺”,满嘴都是黑话](https://img.taocdn.com/s3/m/65ae53b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9c.png)
⼀个“⾁票”的回忆:⼟匪讲究“七不抢⼋不夺”,满嘴都是⿊话胡⼦中流传⼀句话:“秧⼦好⽐摇钱树,不打它就不掉⾦。
”“胡⼦”指的是清末民初东北的⼟匪,“秧⼦”就是被⼟匪绑架的⼈,也就是所谓的“⾁票”。
⼟匪绑票的⽬标主要就是富户和财主,把家⾥重要的⼈绑⾛之后,限定时间交赎⾦,不然就要⽤刑,⼟匪⿊话是“叫秧⼦”。
之后会专门有⼈把⽤刑的事⼉传到“秧⼦”的家⾥,让他们着急上⽕赶紧筹钱。
要是再拖拖拉拉,那就割了⽿朵送过去,表⽰真敢下⼿。
所以,只要被⼟匪绑了,⼗有⼋九要遭罪的。
我们的主⼈公姓崔名右任,吉林农安县⼈。
1932年,右任还不满15岁,就经历了⼀次毕⽣难忘的“⾁票”⽣活。
那是农历⼆⽉初⼋晚上,刚下过⼀场⼤雪,右任已经收拾好⾏李,准备第⼆天早上坐⼤车去镇上中学读书。
没想到,⼀家⼈正准备睡觉,忽然听到外⾯⼏声枪响,然后就是呼喊声。
这下⿇烦了,听着动静⼗有⼋九是胡⼦来了,⽽且肯定是绑⼈来了。
没过多⼤会⼉,⼀个满脸⿇⼦的⼤⾼个就闯进了右任家⾥,⼿⾥拎着短枪,⼀下⼦把右任从被窝⾥拎出来,让他端着油灯照亮。
这个⼟匪开始在屋⾥翻箱倒柜,连⽑⾐⽑裤都不放过。
之后,⼜拎着右任找“盖⼦”——⼀般⽼百姓哪知道啥叫“盖⼦”,右任还以为⼟匪想要锅盖,于是赶紧领着他去厨房。
谁知道⼀进屋这⼟匪看到了⼀个马鞍⼦,⾼⾼兴兴地拎着就⾛了,“盖⼦”原来是马鞍的意思。
这伙⼟匪是三个绺⼦(即⼟匪团伙)临时凑在⼀起的,有差不多300⼈,到右任家翻箱倒柜的那个名叫“⽼天合”,他头⼀天就悄悄到屯⼦⾥来来回回⾛了⼀遍,摸清了路。
⽽且,⽼天合认为右任的爷爷,所以谁也不搭理,直接把⽼⼈家绑⾛了。
⼟匪绑了不少⼈,但并不着急⾛,他们⼈多势众,胆⼦也⼤。
绑完票就在各家杀猪宰⽺,开始做饭吃。
与此同时,专门有⼈折腾那些⾁票,让他们赶紧给钱。
每个⾁票的后背上,都贴了⼀块⼀尺见⽅的⽩布:万⼀有⼈想逃跑,在夜⾥容易辨认好抓回来;⼆是⼟匪觉得⾁票值钱,不想伤了他们性命,万⼀官兵打来了,看见后背有⽩布就知道是⾁票,不能随便打。
我在东北的特务活动(文强 余秀豪)
![我在东北的特务活动(文强 余秀豪)](https://img.taocdn.com/s3/m/e395941b10a6f524ccbf8586.png)
我在东北的特务活动一、日本投降之后的东北军统活动情况日本投降之前,军统局的特务组织,尚未伸入到东北境内。
日本投降后,美蒋合谋抢夺人民胜利果实,大举海、空运兵到东北之时,军统局抓住这一时机,配合进军和接收的行动,有计划地在东北开始建立特务统治。
当时戴笠认为哈尔滨市是称为东北国际都市的所在,特别挑选了曾留学美国专门学警察的余秀豪,随着新发表的哈尔滨市市长杨绰庵前往担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一职,名义上对外是警察局长,实际上是要求余秀豪借警察局的掩护,建立特务组织。
余秀豪是负双重任务的。
同时军统局曾电令“北平办事处”(又称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处长马汉三遴选熟悉东北情况的军事人员携带电台随杜聿明指挥部进入东北。
经军统头目陈轶珍的提名,马汉三介绍荆有章前往。
荆见杜聿明后,被发表为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少将高参,以之作掩护,实际上是按军统指示,进入东北作特务活动。
军统局在上述两处作了布置的同时,又曾令原住界首(苏鲁豫皖边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要地)担任对日汪进行策反任务的特别站站长陈旭东,将该站全部人员移调东北,配合余秀豪、荆有章进行特务活动。
陈旭东是东北铁岭县人,张学良统治东北时的情报科长,西安“双十二”事变之后,才投入戴笠的门下的。
因而军统局电令陈旭东率全站人员移调东北,对其寄托的希望远在余秀豪、荆有章之上。
余秀豪到哈尔滨不久,由于牵扯到谋杀抗日联军高级将领李兆麟一案,眼看在哈尔滨难以站住;荆有章与军统历史关系不深,加之其到达东北之后,招兵买马,到处收容日伪军,为一己私图在活动,被认为是不羁之马,难以驾驭。
戴笠对陈旭东原来的期望甚殷,不料他率领站部,经济南、青岛、天津等地沿途停留时久,比荆有章迟了两个多月,方到达锦州。
戴笠早已得知以上各情,对最先一批派遣入东北的特务均不满,因而又在1945年12月底,调我赶到北平与他见面。
当时东北行营尚在北平寄居,因而我到北平与戴笠初次见面时,决定暂留北平待命,视情况再作出关的打算。
同时由于戴笠在北平停留期间对马汉三印象甚坏,又欲留我在北平主持华北办事处兼负东北之责。
奉系军阀的搞笑日常,普通人绝对不知道的土匪幽默
![奉系军阀的搞笑日常,普通人绝对不知道的土匪幽默](https://img.taocdn.com/s3/m/cfb6b345783e0912a2162ac5.png)
北洋军阀里有这样一只部队,他们幽默、诙谐、残暴、愚昧,却又不乏天真与质朴,这支军队里许多高级将领都写在了历史书上,就是这样一支叱咤风云的军队,也闹出了一系列搞笑的事情。
1、奉系军队的首长张作霖同志,发迹之前就是一支保安团团长,他青年时候嗜赌如命,有一次输钱赌红了眼,张作霖抽出一把尖刀从腿上割下一块肉扔到桌子上,喝道:“这块肉,能当多少钱!”赌徒们见此,连忙把赢的钱都还给了张作霖。
后来张作霖逐鹿中原,周旋在军阀和日本人中间,在政治上仍然喜欢冒险,终于在皇姑屯被关东军暗算,这也和他偏于冒险,好赌的性格不无关系。
2、张作霖在东北执掌政权的时候,有次做寿,有人从南方带来了香蕉。
当时香蕉在东北是稀罕水果,好多人都没见过。
张作霖手下大将吴俊升见了香蕉,伸手拿来就吃,却不知道剥皮。
奉军将领中有见过市面的忍住笑告诉吴俊升吃香蕉要剥皮,吴俊升很尴尬,但是嘴上还不服气,大声边吃边说:“我家那边吃香蕉都是连皮一起吃的!”3、张宗昌是个大老粗,论文化水平还不如偷听过几个月私塾的张作霖。
可当上了山东督军之后,张宗昌便开始附庸风雅起来,还做了几首诗,其内容让人忍俊不禁。
《天上闪电》“忽见天上一火链,好像玉皇要抽烟。
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大风歌》“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4、张作霖有一次出席日本人的酒会,一个日本名流知道张作霖大字不识几个,就故意跟张作霖要墨宝,想让张作霖当众出丑。
没想到张作霖满口答应,并且认认真真写了一个大大的“虎”字。
可是到了落款着,日本人忍不住笑了,原来张作霖在落款上把“张作霖手墨”写成了“张作霖手黑”。
其他人提醒张作霖应该是“手墨”而不是“手黑”。
谁知张作霖两眼一瞪大骂:“他妈拉巴子的,跟日本人打交道,手不黑能行么?我张作霖还不知道墨字怎么写吗?墨可以给日本人,土,咱是一寸都不行,咱这叫寸土不让!”闻听此言在场的中国人无不鼓掌欢迎,而日本人则惊讶的望着张作霖目瞪口呆。
当土匪的俗语
![当土匪的俗语](https://img.taocdn.com/s3/m/b7e5d6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25.png)
当土匪的俗语
嘿,你知道吗?“当土匪”这个事儿啊,那可真是有不少俗语呢!就
像“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这句话多霸气啊!想象一下,一群土
匪站在山路上,对着过往行人喊出这句话,那场面,啧啧,多威风!(就好比电影里的那些土匪,一脸的凶神恶煞,让人不寒而栗。
)还有“留下买路财”,这简直就是土匪的标志性话语呀!每当听到这
句话,人们就知道遇到土匪了。
(这就好像是土匪的口头禅一样,一
说出来大家就都懂了。
)这俗语多直白,多干脆,一点都不拖泥带水。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句俗语可太经典了!感觉充满了神
秘和玄机呢。
(就好像是土匪之间的暗语,只有他们自己才懂其中的
深意。
)这要是两个土匪对起这句来,那肯定特有意思。
你说,这些当土匪的俗语是不是特别有趣?它们就像是土匪生活的
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特殊时代的特点。
(这就跟现在的流行语似的,能反映出当下社会的一些现象。
)这些俗语虽然带着些霸道和蛮横,
但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想象的空间,让我们能更直观地了解过去的那
段历史。
我觉得这些俗语虽然来自于土匪,但它们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呢。
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
在的和平与安宁。
毕竟,谁也不想生活在一个充满土匪的世界里,对吧?。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https://img.taocdn.com/s3/m/3d61b8b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f.png)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清末民初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加之国家贫弱人民生活惨淡,一部分人为了生计上山为匪。
我们在相关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土匪的形象,他们在外打家劫舍、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在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赌博耍钱,好不快活。
那么真实的土匪生活是这样吗?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小编搜罗了很多资料,最终得出结论:真实的土匪生活并非影视剧中表现的那般快活。
据说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批土匪是闯关东时期一些来自山东和河北的亡命之徒。
当时清廷调东北八旗军入关围剿太平天国,这些亡命徒趁着关外兵力空虚,落草为寇。
之后还有一些军队的逃兵、溃军流窜到了东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此外,一些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羡慕土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加入了土匪的行列。
当然想成为土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期间要通过土匪首领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
在东北地区想成为土匪有两种途径:推荐和自荐。
推荐需要由保举人推荐,通过土匪首领的盘问和考察后就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了。
自荐成为土匪比较繁琐一些,首先自荐人要懂得一些土匪黑话,因为在上山途中会遭到土匪守卫的盘问,不懂黑话连守卫这关都过不了,这个就相当于“笔试”。
通过守卫的盘问后,才能见到土匪首领,之后就和前面的很像了,也是要通告土匪首领的严格考察最终才能成为土匪。
自荐过程可参考电影《智取威虎山》。
刚当上土匪的人,被称为崽子。
他们是土匪里边最辛苦的,往往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白天行军,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铡草喂马。
抢劫分赃的时候也只能等到土匪首领和元老们分完后,自己才能拿一点。
东北地区的土匪把抢劫称为砸窑。
砸窑分为:软窑和硬窑两种,砸软窑那就是欺负手无寸铁的寻常老百姓,砸硬窑那就是吃大户。
那时候平民老百姓家里都比较穷,砸软窑最多也就抢一点吃的,抢不到钱。
大户人家有钱有粮,但是抢劫过程十分困难,大户人家墙高院子大,还有众多装备齐全的护院保镖。
如果土匪的实力不够强大,那么抢劫大户人家往往会得不偿失。
东北英雄事迹铺排作文
![东北英雄事迹铺排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d2c1d4ba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86.png)
东北英雄事迹铺排作文
东北往事。
那年冬天,东北的雪下得特别大。
有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帮
土匪,嚷嚷着要抢东西。
大家都慌了,但老猎人却挺身而出,说,“别怕,有我在!”。
老猎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枪法还是一流的。
他带着几个年轻人,埋伏在村口,等土匪一来,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
土匪们被打得
落花流水,狼狈地逃跑了。
女人们也没闲着,她们在家里忙着做吃的,给战士们补充体力。
有的还亲自上阵,拿着菜刀、擀面杖,跟土匪搏斗。
她们说,“咱
们村的人,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小孩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在村里放风,传递消息。
有的还躲在
树上,用弹弓射土匪。
虽然力量有限,但他们的勇气和智慧,也让
土匪们头疼不已。
就这样,大家齐心协力,把土匪赶出了村子。
从那以后,村里
的人更加团结了,大家都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真是惊心动魄啊。
但正是那段经历,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也更加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五匪子作文素材集锦
![五匪子作文素材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8a8594bb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9.png)
五匪子作文素材集锦
《“五匪子作文素材集锦”》
嘿,大家好!今天来和大家分享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关于“五匪子”的。
有一次,我去逛菜市场,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啊。
我正在那慢悠悠地走着呢,忽然听到一阵嘈杂声。
顺着声音一看,好家伙,有五个年轻人咋咋呼呼地在那,其中一个留着长长的头发,还染成了红色,看着就跟个鸡冠似的。
他们勾肩搭背的,在各个摊位前晃悠,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些什么,那神情就像他们是这菜市场的老大似的。
有个卖水果的大爷不小心挡了他们一下,他们就不乐意了,对着大爷就开始嚷嚷,把大爷吓得不轻。
这时候旁边的人都投去了不满的眼神,但这几个家伙根本不在意,还自顾自地在那闹。
我就一直在那看着他们,心里想着这“五匪子”也太嚣张了。
这就是我遇到的关于“五匪子”的一件事儿,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呢,他们那副德行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在生活中这样的人还真是存在啊,也算是一种特别的“作文素材”吧。
以后要是再写作文,说不定我还能把这事儿给写上呢,哈哈。
以上就是我关于“五匪子”的分享啦,你们有遇到过类似的人或事儿吗?一起来说说呗。
东北大抗范文
![东北大抗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aa1f33e8762caaedd33d4e7.png)
(1) [东北大抗]东北大炕(全集)东北大炕(全集)小说家庭幻想| 作者风景画----- 我出生在东北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山村,我家爹娘、两个姐姐再加上我一共是五口人。
娘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爹,第二年就生下了我大姐,在我娘20岁的时候又生下了我二姐,原本计划生育的问题,爹娘他们应该不能再生了。
不过农村是非常封建的,女儿是不能当做继承家业的后代的,这个观念是牢牢盘踞在大家脑海中不可动摇的。
爹是村里最大的官——村支书,虽然同样也有着这个观念,但顾及自己的身份,也就不敢去考虑这些问题了。
不过,在二姐出生两三年后,亲戚朋友村人开始有了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当这些言语传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耳中时,四个老人立刻冒着风雪从百里之外翻山越岭的赶到我家,据那时只有四五岁的大姐回忆,当时爷爷奶奶指着娘亲骂,而外公外婆则指着爹来骂,骂了一阵后,他们又调转来开导自己的子女。
虽不知道他们讲了些什么,但是事后一年,我就哇哇叫着来到这个世界。
虽然事后听说当时的爹和娘都被人抓走动了什么手术,而且爹的公职也被革去了。
但是当为我百日进行摆酒的时候,爹和娘以及四个老人都腰骨挺直,满脸红光,带着笑得合不拢的嘴接待着乡亲们。
在我出生后,据说再也没有听到那些风言风语了,爹娘在村人面前神se都很傲然。
不过因为爹的公职没了,除了自己的一亩两分地外,再也没有什么收入,生活开始艰难起来,爹和娘那骄傲的神se也不见了。
为了养活五张嘴,爹一咬牙,离开了这个乡村,出外打工了。
家里就留下娘和我们三姐弟。
不过,虽然家里只剩下娘一个妇道人家和三个未成年的小孩。
但是由于爹在外面打工很顺利,每半年回来一次的时候总是带了许多礼物和蛮丰厚的生活费回来。
我们家又在村人当中威风了起来,而我家也是全村第一户把泥房换成水泥房的。
再加上爹爹以前当村支书时留下的权威,在村里是没有人敢来欺负我们这些妇幼的。
过了一两年,当爹爹带回全村第一架彩电的时候,全村都轰动了,调试彩电的时候,几乎全村的老少爷们都来了,把屋里屋外都挤得满满的。
东北土匪
![东北土匪](https://img.taocdn.com/s3/m/6ffb350a0740be1e640e9a07.png)
《东北土匪》
-乱世下的人生轨迹
是所谓盗亦有道,从曹保明先生收集的历史残片中,仿佛又见到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是一群在乱世中挣扎的生命,他们有的劫富济贫,替天行道,也有的快意恩仇,行侠仗义,有的心怀大义,平愤外族,也有嗜杀成性,伤害无辜,这里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性泯灭,盗匪生于乱世,基因却在民族的血液里,他源于我们民族不屈的灵魂,源于我们对人的尊严的追求,谢谢曹保明先生历尽千辛万苦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口口相传的历史更应该得到尊重,这里有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我们对后世子孙的睿智。
解放前的土匪,常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的有这么潇洒吗?
![解放前的土匪,常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的有这么潇洒吗?](https://img.taocdn.com/s3/m/dd56393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0.png)
解放前的土匪,常常“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真的有这么潇洒吗?说到土匪,在我们的认识中,给人的感觉就是十分的“屌”,他们永远都给人一种“我就是老大”的感觉,十分威风,尤其是土匪头子,手下带着一帮小喽喽,可别提有多威风了,十分猖狂,只要是在没有被攻打的情况下,日子过得那时十分之潇洒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他们的日子真的这么好过吗?其实,并不是的,其实大多数的土匪并不是心甘情愿做土匪的,他们大多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为了生活,逼不得已,没有办法,为了可以混口饭吃,只能这样做。
我们常常会看到的那些土匪,他们十分威风,而且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看到土匪们居住的山寨前面有碉堡,背面是悬崖,就光是一个大厅就已经让人觉得十分阔气了,其实,真实的土匪,他们住的就是木板房,四周也都是土墙,而且,其实他们也就是可以吓唬吓唬老百姓,没什么大的权力。
但你还别说,想要成为一名“土匪”,门槛还是挺高的,可是需要具备好多能力的呢。
首先,想要成为一名土匪,最起码你得有胆量,也就是胆子要大,如果你是那种有一点动静就吓得没魂儿了的人,那肯定不行,你自己都吓得手足无措了,还怎么能唬的住别人,并且,你还要身强体健,对于那些个子矮小,有没什么胆量,没什么本事的人,肯定不可能指望他拿着刀枪去和别人战斗的。
这是首层考核,然后,你就需要去实战了,要去山下打劫,从实战中,就是要看你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其次,也就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了,那就是看你对于土匪是否足够忠心,也只有这样,你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合格的小兵了。
而且,我们其实也可以看到,土匪他们手里拿着的,并不是十分真的枪炮之类的武器,大多都只是一些刀棍类的,所以,其实是真的造不成什么大的伤害的。
其实,土匪他们自己心里也是十分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他们打劫,通常不会走太远,更不敢去招惹那些大户人家,只是就在周边抢一抢那些不认识的人的钱财。
所以,土匪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些潇洒,他们居无定所,吃不好,穿不好,还要时刻面临危险,所以说,日子其实过得还算很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土匪的日常生活东北土匪真实生活情况,远没有影片中那样潇洒。
在东北匪团混生活者,同样是辛苦忙碌的打工族。
一、土匪也需要面试和实习期“人逼急了为匪,狗逼急了咬人”。
自清末开始,东北历经甲午战争、俄军入侵和日俄战争蹂躏,导致地方上枪支泛滥,土匪多如牛毛。
如此情形下,是什么样的人才在当土匪?基本以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居多。
他们当土匪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发财。
土匪歌谣唱道:“当胡子,不发愁,进了租界住高楼;吃大菜,住妓院,花钱好似江水流,枪就别后腰,真是神仙太自由”。
虽然三百六十行里没有匪行,但对于一无技术二无资本的人来说,这是最有可能发财、当官、吃好喝好的工作。
几个土匪首领们。
这些土匪的祖师爷是咸丰年间闯关东的山东和河北流民当中的亡命之徒,由于清廷调东北八旗军入关围剿太平天国,因此关外兵力空虚,土匪即“胡子”趁虚而起。
在甲午战争时期,大批淮军、湘军和东北驻防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战败,也导致不少溃军在关东地区到处流窜,时间一长便“起局”、“占山”、“建绺子”,落草为寇,当地一些游手好闲的流氓无产者贪羡土匪“骑大马、喝小酒、吃大肉、抢娘们”的逍遥生活,也纷纷投奔入伙。
甲午战争之后东北地区“胡子”的数量大增,每股胡子少则上千,多则上万。
后来叱诧风云的“东北王”张作霖就是在这一时期通过一边办团练武装、一边吸收小股土匪武装而慢慢起家的。
想要加入土匪团伙并不容易,因为土匪首领害怕混进奸细,或者其他匪团到这里拐带枪马,故规定新人入伙必须要有保举人保荐。
其次还要进行面试,也就是“过堂”。
“过堂”主要是土匪首领们要看看面试者是不是有胆量。
第一种考验是,让面试者跟着寻找抢劫对象,在不发给武器的情况下,孤身打探消息,对预定犯罪现场进行踩点等等。
第二种考验是在头上放上葫芦,土匪首领突然举枪射击葫芦,以看面试者是否吓破胆尿裤子。
面试关过了,就是入职仪式。
土匪入职要“拜香”,新入职者当着大家插香并对天起誓,起誓内容大致包括:要和大伙一条心,不出卖朋友,不叛变,不走漏风声,如果违犯则千刀万剐之类。
起誓完毕,还要挨个拜访土匪团伙“四梁八柱”各位领导,接受训导。
刚当上土匪的人,被称为崽子。
团伙平时只管崽子们吃住,不发工资。
工资要到年底时才一次性发放,只是这工资并不容易拿到。
刚入伙的崽子无枪无马,每次出去打仗抢劫,只是用红布包着木头枪吓唬人。
有了真枪以后才能分赃,崽子们一旦有了真枪就要辛苦卖命,如冲锋在前,撤退在后。
崽子们每天白天行军,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和铡草喂马,根本没有睡觉时间,比做长工还要累。
土匪马队准备进入村子。
东北人多称土匪为“胡子”,也称为“绺子”、“响马”或“马贼”。
这些土匪的武器一般是土枪,枪口平时塞着木塞,上面系着红缨。
在开枪时,土匪将木塞从枪口中拔出来,衔在口中,远远望去就像长了一绺红色的胡子,故而得名。
俄国人(以及后来的日本人)则称之为“红胡子”。
1896年有几股土匪武装袭击珲春-宁古塔地区的居民点和俄国中东铁路工地,甚至进入俄国的乌苏里地区,被当地的哥萨克百人骑兵队打败,俄方称这次土匪袭扰为“红胡子战争”。
二、土匪抢劫须知土匪最赚钱的行动,肯定是砸响窑,也就是抢劫有钱人家的大院。
打进去叫砸响了,没打进去叫没砸响。
这些地主富商都会给大院修建大院墙,筑有炮台,还会花高价雇佣猎手和好枪手担任护院保镖。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若干村庄会组成联庄民团,以应对大股土匪进犯。
响窑并不好打,比如1923年,德惠县万宝镇,大土匪大龙率领100多土匪围攻善人屯一家地主遭惨败。
这家地主院墙有3米多高,墙顶有垛头,院子四角修有炮台,内有20多名护院保镖。
土匪虽一度冲进院子,最后还是被护院保镖打出来。
战斗结束,土匪被打死20多人,所有死者都被护院保镖割下脑袋,送往县城请赏。
1932年土匪攻打伊通,更是倒霉到直接被警察伏击。
战后,警察把土匪脑袋全部割下来,装满11条麻袋,送上公主岭报功。
当打下响窑,大掌柜和各位首领要先揣满自己口袋,再往下是大掌柜亲信枪手们分赃。
大多数普通土匪只是奴仆,分钱给多少是多少,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份。
但到了执行纪律时,肯定要拿那些没有背景的崽子开刀。
崽子们不仅要打仗,还要做垫背的。
比如土匪团伙绑票绑错有权势的人,引发地方势力恼怒,土匪团伙会交出几个新人崽子给人家砍头,以平息对方怒气。
土匪在进行警戒。
这些人平时或是盘踞在山林之中,或是几百人骑马在平原地区呼啸来去,从事砸买卖、抢富户、绑肉票、打官兵、贩鸦片等种种无法无天的活动。
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守防官兵驻地动辄相隔六七百里、八九百里,难以进行有效控制。
此外,在开拓东北的早期年代,居民往往半以狩猎为生,因此都拥有火枪,很多时候是冬为猎户、夏为响马;一旦被官兵俘获,往往有地方乡绅联名具保,所以日渐横行,肆无忌惮。
久而久之,“胡子”甚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并且与满洲地区自发的拓荒活动结合起来。
这是动荡而荒蛮的边疆地区常有的现象,在十九世纪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得克萨斯,中国的内外蒙古、甘肃青海,以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地区也有很多类似于“胡子”的劫匪、马贼一类武装团伙。
东北土匪大多各据一方,没事不能跑到其他土匪团伙地盘犯案,那会引发激烈火拼。
自己的地盘呢,可供匪团下手攻打的地方并不多。
乡镇里各种护院保镖、民团、自卫队林立;县城驻扎有军队警察;山上林场、矿山大多都有枪械护卫。
还有很多目标是需要维护的“朋友”,不能动一根毫毛。
威震热河、辽宁的大马匪李守信曾感叹:“打开地图十几个县,几乎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地方。
结果跑到千里之外,做上一趟买卖回来,自己所剩无几”。
土匪团伙风里来雨里去,奔波几个月赚不到钱是常有的事情。
在第2年,李守信就因不赚钱而洗手不干,投入军队改行剿匪。
土匪砸窑也不一定能发财。
1931年11月,伊通县驻军2个连叛变为匪,联合北山皮匪帮围攻县城。
经过激战,匪徒们冲进县城,大肆抢掠商号店铺,打砸大户人家。
洗劫县城让土匪们吃上小米饭和猪肉炖粉条,匪徒各个里三层外三层穿着花衣服、皮大袄、长袍马褂,看上去五颜六色、千奇百怪。
这一切却没有让土匪们发财。
哗变为匪的东北军连长,背着三八枪大骂:“我说不出来,你们非拉出来,打了一次县城,每人才分7钱金子,13钱银子,挣饷钱也比这个多,当一次胡子一辈子也扒不掉贼皮”。
土匪们虽然更喜欢白花花的银洋,但在抢劫或索取赎金时对“钱票”也来者不拒。
伪满成立之前,东北地区流通纸币有东三省官银号的“奉票”,吉林永衡官钱号和黑龙江永信公司的“官帖”,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的纸币,以及日本朝鲜银行的“金票”、“老头票”等等。
伪满洲国成立后发行“国币”,最大面值是一百圆,背面印有一群绵羊,因此被土匪们称为“老绵羊票子”。
东北土匪抢什么?当然不仅仅是罕见的金银财宝和快枪骏马,实际是见啥抢啥的套路。
1933年8月,土匪抢劫临江县大青沟时,抢劫物品如下;钱票30元,红布被1床,红色斜纹褥子1床,刀牌香烟1大盒,洋蜡4包,正蓝细布裤褂1套,青布夹裤1件,礼帽1顶,美人皂2块,青粗布2匹……不要说衣服,就是罐子里的咸菜疙瘩,土匪都要捞走。
抢劫完毕后,崽子们若私带钱财不交公、浪费子弹和谎报子弹消耗,都属于违纪。
被殴打一顿必不可少,严重的会被直接处决。
如果一次抢掠到的钱财数额较大,为防止引发内部火拼,或预防官兵民团看到后眼热而从四面八方过来围攻上来,土匪当天就会分赃,之后崽子们各自逃到指定地点隐蔽。
如果大掌柜经常带领大伙扑空,或是被官兵民团围住了连番恶战,损耗大量弹药还阵亡不少崽子,那么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跟随这位大掌柜。
此时,大掌柜须要非常注意部下,防止他们逃跑、打黑枪和做内奸。
平时在匪团,无时无刻都有大掌柜心腹亲信监督所有崽子,所有匪团成员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上报给各级首领。
那些平时表现不能让首领们满意的崽子,在打仗时就会被人家“借刀杀人”。
匪首会让所有他们厌恶和怀疑的人打头阵,却不通知其撤退或突围,还让人报告给官兵。
1916年,“蒙匪”巴布扎布带领数千人逃窜到辽宁、吉林两省。
奉军28师奉督军张作霖之命阻击,并进驻郑家屯。
三、舌尖上的土匪土匪吃什么呢?平时,土匪团伙特别是崽子们伙食很差,粗茶淡饭是主流,吃顿饺子像过年。
1937年初,安图县,“野马”“老三省”等土匪团伙决心组成联军。
它们在木场举行宴会,这些著名匪首们围坐在木桌旁,每人都得到一份菜,仅仅是一碗老白干、一碟油饼和一盘子焖羊肉。
1941年,共产党辽西县委书记李然去招降梨树县一股大土匪的掌柜“九头鸟”。
据李然在匪穴的观察,土匪宿舍就是一排排地窝子,匪首“九头鸟”正在吃饭,桌子上只有咸菜条和窝窝头。
解放军著名侦察员杨子荣抓捕座山雕时,在土匪联络站只能吃到苞米面、荞麦面。
“百鸡宴”肯定不存在,土匪只提供了2只小鸡给杨子荣和其他6名侦察员开荤。
只有攻进村庄,土匪们才能改善伙食。
1946年6月,于福匪团侵入抚松县下属村庄,土匪到处抓鸡,让村民包饺子和备酒。
就在屯子当中,他们支上两口大锅煮上猪头、方肉和小鸡举行庆功宴。
在威逼下,全村居民都忙着杀猪宰羊、炖肉、饺子、面条和烙饼。
村民们用几口大锅不停地做饭,做了一顿又一顿,土匪们饿死鬼投胎样拼命吃。
土匪最喜欢说:“打粳米骂白面,不打不骂小米饭”。
折腾一天或者几天后,土匪吃几顿好的,就要离开村庄赶紧跑路。
一旦被军警盯住,会很难脱身。
1922年,东北军警队在东丰、西安、海龙、磐石四县,辗转900 里,驰骋于冰天雪地,连续追踪报号“南平”匪团150多人。
发生多次交火,军警队从土匪处抢回大批被劫人质和财物。
可以看到贪吃,就有可能被盯死。
土匪们在用餐。
四、怎么才能穿出土匪范土匪穿什么呢?东北秋冬季节寒冷漫长,土匪长期风餐露宿,需要轻便保暖的衣物。
在匪团里,掌柜大哥与各位首领大多戴着水獭皮帽子,崽子们则是狗皮、猫皮、兔皮和狼皮帽。
土匪很注意用帽子遮住后脖颈,以免冷风雪片钻入。
外套方面,首领们多是内穿一件对襟黑棉袄,外套棉袍袍子一角还要撩起来掖在腰带上以方便骑马。
崽子们里面穿小棉袄、外套一件棉坎肩或者皮袄。
屁股上还要绑一块老鼠皮,或猪皮、狗皮垫子。
土匪到处跑,屁股上多一块皮子,可以随走随座,不怕着凉。
土匪穿好外套,外面系上一条黑色或者蓝色布腰带。
这条腰带既可以别手枪、刀子、也可藏金银,遇到危险还能当绳子下房下井。
最后再戴上狗皮套袖和护肘,没事时把手插入就能保温。
土匪们下身穿紧腿裤,小腿打绑腿。
与其他在山野生存的行业诸如;捕鱼、伐木和猎人一样,土匪也在裤子外面加一条套裤,以免风寒侵袭腿部。
土匪们脚下蹬着的皮靴,是一种非常肥大的牛皮靴,不分左右脚。
脚上不穿袜子,只绑着靰鞡草(又名乌拉草,生长于中国东北地区及外兴安岭以南,具有保暖防寒的作用,可以用来填充在鞋中)。
每晚睡觉,都要解开脚上的靰鞡草,摊开了放在地上吹风散味。
絮着靰鞡草的靰鞡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