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版)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管线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管线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地下管线调查报告地下管线调查报告继房屋调查后,对地铁沿线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这是保证盾构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由于得到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电缆、普陀市政建设公司、上海市沪北燃气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市南所以及电信公司的大力协助,使得这项管线调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管线调查的范围本次调查是按隧道上方距左、右边线15m以内的地下管线作为重点范围,以上海京海院物探技术研究所提供的铜川路~曹杨路的《地下管线图》作为调查内容和依据。
二、地下管线的现状1、轨道交通11号线8标铜川路~枫桥路~曹杨路盾构掘进沿线的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一)铜川路~枫桥路区间的地下管线基本上与隧道的上下行线处于同方向和平行的位置,即分布于曹杨路的东西两侧。
其中穿越的两条横向道路为枫桥路和武宁路。
枫桥路口管线相对较少,武宁路口管线比较集中。
(二)枫桥路~曹杨路区间的地下管线基本上也沿曹杨路走向,与隧道呈平行状。
其中穿越的横向道路有兰溪路与中山北路内环高架。
(三)所有管线比较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与隧道平行走向的整条曹杨路区域,集中分布的管线由煤气管、上水管、雨污水管、信息管等各种管线。
二是曹杨路、武宁路口为一个区域。
三是曹杨路、兰溪路口区域。
四是曹杨路、中山北路一个区域,管线交错复杂。
详见《11.8标铜川路~枫桥路~曹杨路区间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2、铜川路~枫桥路地铁沿线的地下主要管线总共为28根,其中:煤气管道6根,上水管6根,雨污水管5根,电力电缆线3根,信息管线6根,空军军缆线1根。
每根管线的直径、选用材料、埋深以及相对隧道的位置,详见《管线情况调查表》和《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3、枫桥路~曹杨路地铁沿线的地下主要管线总共为34根,其中:煤气管道9根,雨污水管6根,上水管9根,电话线7根,电力电缆线3根。
每根管线的直径、选用材料、埋深以及相对隧道的位置,详见《管线情况调查表》和《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报告【南海现代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工程编号:工程负责:工程审核:工程审定:山东省地质测绘院2011年12月27日目录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 (3)二.作业依据 (3)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 (3)四.控制测量 (4)五.管线调查与探测 (5)六.数字化综合地下管线图 (6)七.遗留问题及说明 (6)八.人员和设备 (7)九、提交资料 (7)南海现代路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任务来源及探测区域概况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质量,高效率运转的基本保证,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是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资料。
地下管线探测包括地下管线探查和地下管线测绘两个基本内容。
地下管线探查是通过现场调查和不同的探测方法探寻各种管线的埋设位置和深度,并在地面上设立测量点,即管线点;地下管线测绘是对已查明的地下管线位置即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测量,井编绘地下管线图。
为配合燃气管线的设计,了解地下综合管线清况,我院对南海现代路进行了管线探测,工程位于文登市南海新区。
现场踏勘有上水检修井、排污井,电信井、消防井,电力入地、等。
我院自2011年12月11日开始收集资料,到2010年01月24日内外业全部结束。
共完成如下工作:1、测量地下管线探测及管线特征点测量共计15千米。
二.作业依据1、坐标系统:西安80坐标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2、DGJ08-85-2000《地下管线测绘规范》;3、CJJ 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三.探测内容及探测方式1、探测范围探测区域南海现代路北路沿石以北30米范围内,位于文登市南海新区,长约15公里。
2、探测内容本次探测的管线包括电力(不含路灯、信号灯和各类摄像装置电缆),通信(含电信、联通、移动、电视),上水,雨水,污水;本工程只探测管线的平面位置、走向和埋深,不进行敷设年代及产权单位调查。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地下管线是保证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为城市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运营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即由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煤气、热力、电视、路灯、工业、公交等组成,地下管线线位的选址在数据上的一点偏差都可能带来增加工程量或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
长期以来,由于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只见投资不见效益等原因,使地下管线管理手段和水平滞后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主要表现有城市地下管线投资多元化、难规划、地下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等实际问题。
目前呈现出先修路后建管线被百姓称为“拉链马路”的现象普遍存在。
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地下管线基础资料严重缺乏,致使地下管线事故频发。
由于对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缺乏应有的了解,给城市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随着xx新区的迅速启动,张店旧城改造的日益紧迫,地上开发强度不断增长,城市化水平势必快速提升,这必将使城市的排水、电力的供应、燃气的供应等城市管线综合承载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
鉴于此,我们更要运用科学完善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规划各类市政管线设施,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综合承载力,发挥其社会效益。
一、xx市地下管线及管理现状城市建设管理长期以来重视地上忽视地下,难以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程序,因人员变动、地下管线的更新等因素,使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不统一、残缺不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线资料实时性。
我市1995年进行过一次地下管线普查,当时采用丈量、数据统计的方式进行,并将资料存于各区县的城建档案馆或市建委的城建档案馆。
1998年市建委城建档案馆、xx区建委、齐鲁石化公司、南定铝厂等单位应用各种先进的地下管线设备、地下管线成图管理系统进行了第二次底线管线普查,并建立了数据库,xx区在规划局垂直以前已形成了地下管线管理与规划总图的管理,实现了同步的数据化、动态化管理目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标题】: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状况调研报告【报告时间】:2021年XX月XX日【报告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运行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城市地下管线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且很多管线的埋设年限已经较长,管线的老化状况和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状况,本次进行了调研。
【调研目的】:1. 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和布设情况。
2. 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维护和管理状况。
3. 分析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改进措施。
【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查阅相关的政府文件、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基本情况和管理政策。
2. 访谈调研:与相关城市规划、市政设施和燃气、电力等部门进行访谈,了解管线的具体情况和管理措施。
3. 实地调研: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段进行实地调研,观察管线的现状,并了解相关管理措施和问题。
【调研结果】:1. 城市地下管线种类和数量:根据调研结果,城市地下管线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水管、排水管、燃气管、电力管、通信管等。
其中,水管数量最多,占比约为40%,其次是排水管、燃气管和电力管,通信管占比相对较少。
2. 城市地下管线的维护和管理状况:根据访谈和实地调研的结果,城市地下管线的维护和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管线维护投入不足:由于管线数量庞大,有限的资源往往难以满足管线维护的需求。
- 管线老化和损坏:部分城市地下管线埋设年限较长,出现老化和损坏的情况,对管线运行和城市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 管线数据不完善:部分城市缺乏完善的管线数据记录和更新机制,导致管线管理困难。
- 管线管理部门分散:多个部门共同管理城市地下管线,缺乏协同和统一规范,导致管线管理效率低下。
【建议改进措施】:鉴于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城市地下管线维护和管理的投入,提高管线的维修率和更新速度。
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与管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绪论1.1项目实施的目的和意义1.1.1项目实施目的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城市高效运转的基本保证,是维持城市正常运转的大动脉。
山东青岛市作为全省的重要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地下管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为了准确掌握本市的地下管线现状,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地下空间,需对改建道路的地下管线进行普查,以期通过物探的方法探测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埋设情况,建立现代化的地理信息管理系统,为城市道路综合改造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提供完整的基础数据,为道路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提供及时、适用的基础设施信息保证。
本次地下管线普查工程是对青岛城市地下埋设的给水、雨污水、燃气、电力、电讯、热力、路灯、交通信号灯、工业管道及其它地下隐蔽工程等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高程、走向、性质、规格、材质、埋设时间和权属单位等进行全面的探测与调查。
按照《青岛市地下管线探测及信息化技术规程》,将所有普查成果转入青岛市自主研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并且按规程要求绘制综合地下管线图、专业地下管线图和结点放大示意图,建立相应比例尺的管线图形数据库。
1.1.2项目实施的意义城市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电力、工业管道等几大类,它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传递信息和输送能量的工作,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同时,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完整准确的地下管线信息,就会变成“瞎子”,到处碰壁,寸步难行,甚至造成在重大的损失,所以说地下管线的图纸、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基础信息。
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城市功能所形成的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加速现代化进程的保障。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负载也越来越重,对地下管线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一、引言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多种管线系统。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管线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管线管理和维护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地下管线隐藏在地下,难以被直接观察和检测,因此需要通过探测技术来获取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状态信息。
本报告将介绍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二、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原理1.电磁感应法: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磁场对地下管线的感应信号进行检测,进而确定管线的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金属管线的探测,但对非金属管线效果较差。
2.高频声波探测法:该方法通过发射高频声波信号,依靠声波在地下管线内的波动传播来确定管线的位置。
该方法适用于水管、排水管和燃气管等非金属管线的探测。
3.智能雷达探测法:智能雷达技术能够扫描地下区域,并根据反射信号来确定管线的位置和状态。
该方法具有高精度和强穿透力,适用于各种类型管线的探测。
三、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方法1.传统探测:传统的管线探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勘测和测量。
通过调查地面标志和管线图纸,结合地下管线的标志标识和可见部分,推测出地下管线的走向和位置。
然而,这种方法耗时耗力,且精度较低。
2.地球物理勘测:地球物理探测使用电磁、声波等物理量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结合地下管线物理特性,通过测量和分析,确定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和状态。
3.现代无损检测技术:现代无损检测技术包括电磁感应、声波探测和智能雷达等。
这些技术通过对地下管线的信号发射、接收和分析,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管线的位置和状态。
四、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应用1.基础设施建设: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有效避免对地下管线的破坏和冲突。
2.综合管线管理:通过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以及时了解管线的位置和状态,为维护和管理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3.管线事故预防: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可用于检测管线的损坏和腐蚀,预测潜在的事故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地下管线数量的快速增长,地下管线的探测和管理越来越成为城市建设和维护管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对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的现状分析,分析了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期为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意见。
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各种设施的快速增长,地下管线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分布繁杂、类型多样的地下管线,如何高效地进行管线探测和管理,成为城市建设和维护管理的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对地下管线的探测和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的现状分析1. 地下管线探测现状目前,地下管线探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地下雷达法地下雷达法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技术。
它能够将电磁波发送到地下,通过监测电磁波的反射来确定地下管线的位置和种类。
(2)物探法物探法主要是利用电磁、电位、磁力、重力等物理现象来探测地下管线。
其中,电磁法和电位法应用较为广泛,可用于探测地下金属管线、非金属管线和电缆等。
(3)GPSGPS又称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是通过卫星定位技术来确定地面点位和地下管线位置的信息。
2. 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地下管线管理主要包括管线的维护管理、监督管理、信息管理和事故管理等。
目前,地下管线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信息不透明由于地下管线建设多年,管线信息存档分散,信息不完善,信息更新不及时,所以导致地下管线信息不透明,难以维护和管理。
(2)管线交叉、错位、重叠等问题管线维护管理多年来,地下管线的布置方式、更新工艺等存在混乱、重叠、交叉、错位等问题,使得管线维护难度加大。
(3)安全风险不可忽视由于地下管线较难维护,加上人为损坏、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下管线安全风险不可忽视,需要更加重视和及时处理。
三、改进措施1. 加强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研发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地下管线探测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
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空间位置和翔实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和避免管线事故的需要,是保证城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工作,近期,市建委组织力量对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xx至xx年,由市政府组织、市建委牵头、市城建档案馆具体承办,开展了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规格、材质、管径及地上建筑物、道路、绿地等情况的数据、图表,全部输入数据库,并由二维平面显示提高到三维立体显示,地下管线排列的层次从各个角度清楚可见。
至xx年7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共录入地形图2400多幅,共形成地下管线图2600幅,共录入地下管线总长2497公里,其中:电力125公里、热力230公里、天然气200公里、供水400公里、雨水230公里、污水250公里、路灯230公里、交警30公里、网通450公里、联通100公里、有线电视252公里。
(二)健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机制。
xx年,市城建档案馆组建了专业测量队伍,并取得国家丁级测绘资质,配备了静态全球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探管仪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车辆,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标准化、动态更新资料入库、系统运行与维护。
近xx年来,坚持对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力、热力、天然气、供水、雨水、污水、路灯、交警、网通、联通、有线电视等11种地下管线进行跟踪探测。
目前,动态探测范围覆盖市中心区和两个开发区,并向东至延伸华能电厂、向南由江家寨立交桥延伸到温泉镇大部,向西南延伸到鹿道口,向西延伸到张村镇驻地以西。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报告
以一定的技术描述和分析
地下管线综合探测技术是一种在地下构筑管线的工程中,利用多种电
子测量仪器来测量、监测地下管线的位置及其在地下空间中的分布,从而
指导施工与布线等工作的技术。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的
管线碰撞、施工质量降低、降低施工工作量的情况,而且能够准确的识别
地下管线的位置,从而有效的防止安全事故和管线受损。
地下综合管线探测技术主要包括仪器检测和非仪器检测。
仪器检测主
要有电子诱发技术、机械检测、电磁检测等。
其中电子诱发技术是一种基
于电磁理论的电磁测量方法,它可以利用电磁场侵入管线来测量管线的位置,从而控制施工时的布置。
机械检测是利用机械探头及特殊仪器测量管
线的特性,如管径、材质等,以准确的判断管线的特性。
电磁检测是利用
电磁测量仪器来测量管线位置及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发现施工中的隐患,从而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管线探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城市的正常运行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地下管线的安全,减少因管线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我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管线探测工作。
本报告针对某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项目进行总结,旨在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城市地下管线探测项目2. 项目地点:某城市市区及郊区3. 项目时间:2021年3月-2021年11月4. 项目内容:地下管线探测、管线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提交三、项目实施过程1. 前期准备- 项目立项:根据城市规划和建设需求,对地下管线探测项目进行立项。
- 技术方案制定:结合项目特点,制定详细的探测方案,包括探测方法、设备选择、数据处理流程等。
- 人员组织:组建项目团队,明确各成员职责。
2. 现场实施- 管线探测:采用多种探测方法,如地面雷达探测、管道声波探测、电磁探测等,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
- 数据采集:使用专业设备采集管线数据,包括管线类型、走向、埋深、管径等。
-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完整的管线数据库。
3. 成果提交- 成果编制:根据项目要求,编制地下管线探测报告,包括探测成果、数据分析、结论建议等。
- 成果审核:提交成果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确保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关键环节及问题1. 关键环节- 探测方法选择:根据地下管线类型、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
- 数据采集: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准确处理和分析,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2.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问题一:部分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探测难度大解决方案:采用多种探测方法相结合,提高探测精度。
- 问题二:部分管线资料缺失,影响探测工作解决方案:通过查阅历史资料、咨询相关部门等方式,尽可能完善管线资料。
最新-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精品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
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空间位置和翔实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和避免管线事故的需要,是保证城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工作,近期,市建委组织力量对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999至2019年,由市政府组织、市建委牵头、市城建档案馆具体承办,开展了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规格、材质、管径及地上建筑物、道路、绿地等情况的数据、图表,全部输入数据库,并由二维平面显示提高到三维立体显示,地下管线排列的层次从各个角度清楚可见。
至2019年7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共录入地形图2400多幅,共形成地下管线图2600幅,共录入地下管线总长2497公里,其中电力125公里、热力230公里、天然气200公里、供水400公里、雨水230公里、污水250公里、路灯230公里、交警30公里、网通450公里、联通100公里、有线电视252公里。
二健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机制。
2000年,市城建档案馆组建了专业测量队伍,并取得国家丁级测绘资质,配备了静态全球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探管仪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车辆,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标准化、动态更新资料入库、系统运行与维护。
近10年来,坚持对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力、热力、天然气、供水、雨水、污水、路灯、交警、网通、联通、有线电视等11种地下管线进行跟踪探测。
目前,动态探测范围覆盖市中心区和两个开发区,并向东至延伸华能电厂、向南由江家寨立交桥延伸到温泉镇大部,向西南延伸到鹿道口,向西延伸到张村镇驻地以西。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调研报告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调研报告城市道路交通作为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健康照护发展、市民切身利益基本保障及和谐社会构建的大事。
近年来,区丰硕成果城市道路建设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但是由于前所未有的建设规模及短促的建设周期,地下管线工程渐渐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市民为此反映不断,“拉链马路”已成为市民投诉的研究重点。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对区城市道路地下调查管线的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报告,并听取社区居民的居委意见建议,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当前区城市道路地下管线存在竖井的问题经初步调查发现区道路地下管线状况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管线新建、改建、扩建频繁,自行车道拉链现象严重,已经成为道路设施的第一杀手根据市政吉长道提供公用局的数据,每年经过批准的地下管道施工开挖就有1500处,如果加上却未开挖经过批准擅自开挖的2021件,结合道路建设改造工程的1500多件,全市每年有5000处左右。
在区,也长期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许府巷马路扩阔拓宽工程刚铺好沥青,因为忘记埋设电缆,开膛破腹,再次挖开。
如此间歇性地给马路“破膛开肚’’动手术,路面重复施工,致使政府养护路面的费用逐年增加,造成了巨大的部分资金浪费。
同时,管线施工带来的噪音和尘土污染了周围环境,影响着市民身心健康,城市市容也遭到摧残,每年各部门收到的投诉和人民来信仅此类投诉占70—80%。
这不仅拖累了城市形象,还造成了偏远地区,军费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广大群众对政府机构的公信力也大打折扣。
(二)管线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放手不管浪费严重,已经成为集约发展、技术进步的巨大障碍目前依托城市道路的各类管线都由运营商自行设计,毫无章法,盲目扩展,无人管理。
一般道路下面少则30孔管道,多则60多孔管道,在汉中门长江大桥改建工程,规划部门审批了80孔管道,搞得桥梁降低了建设成本。
西方年后国家在二战期间就已建成了规模大些、用地省、以利于发展的共同沟,成为了反法西斯战场的地底下战场,相互配合而我国城市的通力合作沟目前很少见,我市目前不但没有一条。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线调查

工程勘察报告地下管线调查一、项目背景在进行工程建设前,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需要进行地下管线调查工作。
地下管线调查是工程勘察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该项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工程地点地下的各类管线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以便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避免对地下管线造成破坏。
本报告旨在详细介绍地下管线调查的过程、结果及相关建议。
二、调查方法为了有效地进行地下管线调查,本次调查采用了以下主要方法:1.现场勘察:由专业的勘察人员对工程地点进行实地勘察,观察地下和地表相关线索,如井盖、标志牌等。
2.数据查询:通过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查询相关数据,如地下管线图纸、管线设施使用记录等。
3.地质雷达:利用地质雷达设备对地下进行扫描,以探测地下管线的存在。
4.探地雷达:采用探地雷达技术,对地下进行扫描和测量,以获取地下管线的位置和深度信息。
5.地下鳞片震动法:通过在地下进行震动排查,观察地表及地下的震动响应,以获取地下管线的大致位置。
三、调查结果地下管线调查的结果如下:1. 电力管线:在工程地点的西北方向发现一条电力管线,管线埋深约为1.5米。
2. 给水管线:在工程地点以东约50米处发现一条给水管线,管线埋深约为2.0米。
3. 污水管线:在工程地点以南约30米处发现一条污水管线,管线埋深约为2.5米。
4. 通信管线:在工程地点以东北方向发现一条通信管线,管线埋深约为1.2米。
四、评估与建议根据地下管线调查的结果,对工程设计和施工提出以下评估与建议:1. 对于电力管线的存在,建议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与其相交,以防止电力设施遭受破坏,同时也要注意工程安全。
2. 给水管线的存在要求施工过程中谨慎操作,避免损坏给水管线,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影响供水安全。
3. 污水管线的存在要求施工过程中注意保护,以防止污水外溢和环境污染。
4. 通信管线的存在要求施工过程中避免对其造成破坏,以确保通信设施的正常运行。
五、结论通过本次地下管线调查工作,我们准确了解了工程地点地下管线的分布情况,并对其进行了评估和建议。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WORD版【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
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空间位置和翔实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和避免管线事故的需要,是保证城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工作,近期,市建委组织力量对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999至2019年,由市政府组织、市建委牵头、市城建档案馆具体承办,开展了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规格、材质、管径及地上建筑物、道路、绿地等情况的数据、图表,全部输入数据库,并由二维平面显示提高到三维立体显示,地下管线排列的层次从各个角度清楚可见。
至2019年7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共录入地形图2400多幅,共形成地下管线图2600幅,共录入地下管线总长2497公里,其中:电力125公里、热力230公里、天然气200公里、供水
第1 页。
地下管线调查报告

地下管线调查报告青岛路、厦门路是市政工程改造项目,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沿线管线的基本参数,包括走向、位置、埋深等,以及对现场施工的影响,为合理的管线迁改和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青岛路、厦门路施工沿线的管线现状,我们采用了走访、坑探等方式进行详细周密的调查,收集了施工范围内沿线管线的信息。
走访有关管线的管理单位,获取更多的管线设计施工资料,实地调查中邀请各管线权属单位的管理人员熟悉管线情况的人员协助。
同时,根据走访信息和设计图纸,沿线有管线埋藏的剖面在横向或纵向用人工开挖坑道将管线暴露出来,以证实其准确性。
最后,我们将各种数据资料汇总,形成书面报告交送业主、监理、设计等相关单位,作为详细分析所能预见到的问题,研究各种保护方案、措施的基础性文件。
我们的调查成果包括青岛路管线调查情况迁改汇总表,其中列出了各管线的规格、覆土深度、现有位置以及迁改措施等详细信息。
例如,自来水管道规格为D800钢筋砼管,覆土深度为0.75m,现有位置位于右侧人行道上,管中心距现有路边2.3m-2.5m,道路扩宽后位置不变,迁改措施为现状保留。
我们将这些数据资料汇总,形成书面报告,交给相关单位作为参考,并为管线迁改和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厦门路管线调查情况迁改汇总表序号项目规格覆土深度现有位置道路扩宽后位置迁改措施备注1 热力管道一道 1.4m宽*1.1m高 0.9m 位于右侧绿化带上,管沟中心距现有路边3.1m-3.4m 位于车行道上迁移 0.65m 现状保留2 弱电管道一道 1.2m宽*1.1m高砖砌24墙 0.75m 位于左侧人行道上,弱电杆架空,距路边3m 位于人行道上不变3 电力管道Φ100一条位于右侧绿化带上,管道中心距右侧路边6.5m-8.2m 位于人行道上迁移不变4 燃气管道Φ100一条 0.25m 管中心距现有右侧路边2.3m-2.6m,位于人行道上。
位于人行道上不变5 自来水管道 D150管一道位于现有人行道上。
地下管线调查报告

地下管线调查报告xx年xx月xx日•引言•地下管线现状•地下管线数据分析•地下管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目•结论与建议录01引言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下管线的铺设规模和密度逐渐增加,对于地下管线的调查和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城市现代化建设由于地下管线涉及到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电力等重要设施,其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地下管线调查是防范安全风险的重要措施。
安全风险防范背景介绍掌握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通过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可以了解各类管线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研究目的防范安全风险通过对地下管线进行调查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避免因管线损坏或老化而引起的安全事故。
优化城市管理通过对地下管线的调查,可以为城市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为优化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调查方法现场踏勘01通过实地勘察和测量,获取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埋深、规格等信息。
仪器探测02利用电磁感应、超声波等探测仪器,对地下管线进行非开挖探测,获取管线的相关参数和数据。
数据分析03对探测获取的管线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绘制相应的地下管线图,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
02地下管线现状主要包括钢管、铸铁管、PE管等。
给水管道材质给水管网多呈环状布置,保障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布情况部分老旧管道存在锈蚀、结垢等问题,需及时维修更换。
使用情况分布情况排水管道多呈枝状布置,连接污水处理厂或污水泵站。
材质主要为铸铁管、混凝土管、PE管等。
使用情况部分管道存在淤积、破损等情况,需及时清淤维修。
排水管道主要为钢管、PE管等。
材质分布情况使用情况燃气管道多呈环状布置,保障供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部分管道存在锈蚀、变形等问题,需定期进行巡检维护。
03燃气管道0201主要为电缆、电线等。
材质电力管线多呈环状布置,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分布情况部分老旧线路存在老化、破损等问题,需及时更换。
管线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管线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地下管线调查报告地下管线调查报告继房屋调查后,对地铁沿线的地下管线进行调查,这是保证盾构顺利进行的又一重要环节。
本次调查由于得到了上海市电力公司、市南电缆、普陀市政建设公司、上海市沪北燃气公司、上海自来水公司市南所以及电信公司的大力协助,使得这项管线调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一、管线调查的范围本次调查是按隧道上方距左、右边线15m以内的地下管线作为重点范围,以上海京海院物探技术研究所提供的铜川路~曹杨路的《地下管线图》作为调查内容和依据。
二、地下管线的现状1、轨道交通11号线8标铜川路~枫桥路~曹杨路盾构掘进沿线的地下管线的分布状况:(一)铜川路~枫桥路区间的地下管线基本上与隧道的上下行线处于同方向和平行的位置,即分布于曹杨路的东西两侧。
其中穿越的两条横向道路为枫桥路和武宁路。
枫桥路口管线相对较少,武宁路口管线比较集中。
(二)枫桥路~曹杨路区间的地下管线基本上也沿曹杨路走向,与隧道呈平行状。
其中穿越的横向道路有兰溪路与中山北路内环高架。
(三)所有管线比较集中分布在三个区域,一是与隧道平行走向的整条曹杨路区域,集中分布的管线由煤气管、上水管、雨污水管、信息管等各种管线。
二是曹杨路、武宁路口为一个区域。
三是曹杨路、兰溪路口区域。
四是曹杨路、中山北路一个区域,管线交错复杂。
详见《11.8标铜川路~枫桥路~曹杨路区间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2、铜川路~枫桥路地铁沿线的地下主要管线总共为28根,其中:煤气管道6根,上水管6根,雨污水管5根,电力电缆线3根,信息管线6根,空军军缆线1根。
每根管线的直径、选用材料、埋深以及相对隧道的位置,详见《管线情况调查表》和《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3、枫桥路~曹杨路地铁沿线的地下主要管线总共为34根,其中:煤气管道9根,雨污水管6根,上水管9根,电话线7根,电力电缆线3根。
每根管线的直径、选用材料、埋深以及相对隧道的位置,详见《管线情况调查表》和《盾构掘进沿线地下管线分布图》。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汇报

地下管线探测工作汇报第1篇: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知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知识 2012-10-24 23:16:171、地下管线探测的重要性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
他就像人体内的“神经”和“血管”,日夜担负着输送能量、传递信息等重大职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生命线”。
2、地下管线探测的技术依据2.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下称《规程》)2.2《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下称《规程》)2.3《深圳市地下管线探测实施细则》,深圳市规划国土局2005年10月发布。
3、地下管线探测程序地下管线探测程序:接受任务、收集资料、现场踏勘、仪器设备检查、方法试验、编写技术设计、实地调查、仪器探查、管线测量、数据处理、预编点号图、外业成果检查、编绘综合管线图、内业成果检查、数据入库检查、成果输出、成果验收、资料归档。
施细则》和《规程》进行。
其范围应包括施工开挖和可能受开挖影响威胁地下管线安全的区域;④拆迁管线探测应根据各行政区域拆迁办的探测要求,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按管线权属单位和管线种类逐一进行。
探测范围应大于拆迁区域(其原则为各类拆迁或改迁管线穿越拆迁范围外的第一个明显点);⑤竣工管线探测:应根据深规【2004】116号文件,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对设计管线进行探测,探测结果应与规划局报建审批图纸逐一对比。
探测范围应探测出接入原市政管网外的第一个明显点);⑥专业管线探测:应根据各专业管线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参照《实施细则》和《规程》进行,其探测范围应包括管线工程敷设的所有区域。
4.4地下管线探查取舍标准7、地下管线测量 7.1、控制测量地下管线的控制测量主要是指在城市的等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图根导线点;对缺少等级控制点或控制点密度不足的测区要建立新的控制网,并执行现行的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
地下管线调查报告

本调查旨在了解城市地下管线的 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 趋势,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
学依据。
调查范围和限制
调查范围
本次调查涵盖了城市范围内的各 种地下管线,包括给水、排水、 燃气、电力、通信等。
调查限制
由于地下管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 性,本次调查可能存在一定的遗 漏和误差,需要在实际应用中加 以修正和完善。
排水管道管理建议
01
定期清理
定期清理排水管道,防止堵塞和淤积。
02
维护保养
对排水管道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管道畅通无阻。
03
防洪措施
在排水管道周围设置防洪设施,防止暴雨等自然灾害对管道造成损害。
燃气管道管理建议
安全检查
对燃气管道进行定期安全检查,确保管道无泄漏、老化等 现象。
警示标志
在燃气管道附近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 安全。
燃气管道现状
01
02
03
管道安全
燃气管道存在安全隐患, 需要加强监管和维护。
管道老化
部分燃气管道使用年限较 长,存在老化、锈蚀等问 题。
管道泄漏
由于管道老化、破损等原 因,存在泄漏现象。
电线电缆现状
线路老化
部分电线电缆使用年限较 长,存在老化、破损等问 题。
线路混乱
部分地区电线电缆线路混 乱,存在安全隐患。
安装问题
部分燃气管道安装不符合规范,如连接不牢固、 密封不严等,导致漏气或爆炸风险。
安全意识不足
一些用户对燃气安全意识不足,私自改装管道或 使用不当,存在安全隐患。
电线电缆存在的问题
老化问题
01
电线电缆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日晒雨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影响,容易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管线探测和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被称为城市的“血管”、“神经”和“生命线”。
准确掌握城市地下管线空间位置和翔实数据,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需要,是抗震、防灾和避免管线事故的需要,是保证城市人民正常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工作,近期,市建委组织力量对市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999至2001年,由市政府组织、市建委牵头、市城建档案馆具体承办,开展了城区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各种管线的平面位置、埋深、走向、规格、材质、管径及地上建筑物、道路、绿地等情况的数据、图表,全部输入数据库,并由二维平面显示提高到三维立体显示,地下管线排列的层次从各个角度清楚可见。
至2008年7月,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共录入地形图2400多幅,共形成地下管线图2600幅,共录入地下管线总长2497公里,其中:电力125公里、热力230公里、天然气200公里、供水400公里、雨水230公里、污水250公里、路灯230公里、交警30公里、网通450公里、联通100公里、有线电视252公里。
(二)健全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机制。
2000年,市城建档案馆组建了专业测量队伍,并取得国家丁级测绘资质,配备了静态全球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探管仪等设施设备以及专用车辆,对城市地下管线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标准化、动态更新资料入库、系统运行与维护。
近10年来,坚持对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电力、热力、天然气、供水、雨水、污水、路灯、交警、网通、联通、有线电视等11种地下管线进行跟踪探测。
目前,动态探测范围覆盖市中心区和两个开发区,并向东至延伸华能电厂、向南由江家寨立交桥延伸到温泉镇大部,向西南延伸到鹿道口,向西延伸到张村镇驻地以西。
协调接收了供水及天然气两种地下管线的档案资料。
坚持及时更新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较好保证了地下管线数据信息的完整、准确。
(三)完善了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法规依据和程序。
2000年12月31日,市政府颁布《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明确由市建委负责本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市城建档案馆负责具体管理工作。
市城建档案馆制定了与之配套的工作程序,即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在开挖前必须与市城建档案馆签订地下管线工程资料移交协议;在地下管线敷设后、覆土前,建设单位应通知市城建档案馆进行竣工测量;地下管线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在15日内向城建档案馆移交竣工档案。
并专门印制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移交协议》和《地下管线工程开工登记》等工作文本。
2005年1月,建设部以第136号令颁发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开始有了全国性的管理依据。
同年5月,市建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道路挖掘管理的意见》,将市城建档案馆列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了对城市道路挖掘的监督管理。
市城建档案馆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执法检查,督促有关单位的地下管线档案移交工作。
(四)积极为社会提供信息查询和利用服务。
自2000年开始,市城建档案馆充分利用收集的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积极为城市规划、重点工程建设、路网布局和管网改造等提供真实可靠资料和数据支持。
并专门建立了《地下管线资料查询登记》,购置了绘图仪、大型复印机、扫描仪等专用设备,方便社会查询、利用。
在市区城南河改造、青岛路改造、国际展览中心、恢复改造大操场、世昌大道改造、悦海公园和悦海花园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中,先后为相关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提供了大量地下管线综合图、断面分析图、电子数据图等地下管线信息资料,为设计、施工、管理等各环节提供了可靠依据和快速便捷的服务,节省了大量人力和开支,避免了不必要的事故发生和财产损失。
至2008年7月,共接待社会各界查询人员825人次,利用各类管线图4500多张。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私下建设工程较为严重。
目前,大多地下管线专业管理单位(以下简称管线单位)未到市城建档案馆进行开工登记、签订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移交协议和提请竣工测量,导致市城建档案馆无法获得地下管线开工、竣工时间和工程进度等信息,使动态跟踪测量处于十分被动状态。
特别是部分材质(橡塑等)管线铺设后,无法使用探管仪进行探测,造成地下管线数据库信息资料部分缺失。
各管线单位废弃地下管线,也未按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相关资料。
造成许多新建、改建地下管线工程和废弃地下管线不能及时录入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直接影响了地下管线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二)管线单位不按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
目前,除市水务集团和港华燃气公司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自来水和天然气两种管线工程部分档案外,其余10种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均未按规定移交。
而且,在各管线单位中,除市水务集团和港华燃气公司具备地下管线探测技术外,其他单位均不具备地下管线空间位置探测能力,管线档案也无统一管理,造成管线单位对自身“家底”不清。
(三)建设单位不按规定查询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目前尚未形成对调阅资料的强制性措施,在大多管线工程和一般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在申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施工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前,未按规定向市城建档案馆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现状资料,而采取盲目施工、探点试挖等手段,不仅造成大量经济和时间损失,而且导致地下管线挖断、爆裂等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四)相关法规体制建设与宣传亟需加强。
《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和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宣传力度不够,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管线单位对有关法规规定认识不足,了解不多,理解也不深。
同时,《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出台较早,尚未制定处罚条款,建设部《办法》虽然制定了相关处罚规定,但在实际管理中,对未移交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建设单位、未办理相关手续或违章建设的管线工程,尚未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无法保障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的接收和已经形成事实的管线工程的竣工测量。
(五)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的范围、手段和措施跟不上。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成区范围不断扩大,城市地下管线建设不断扩展,而市城建档案馆在技术力量、探测设备、软件系统、交通工具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随着工业新区、新区等园区的开发建设,未能将其及时纳入探测和动态管理范围。
三、加强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一)强化管理程序建设。
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程序,加大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接收力度,确保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更新及时、完整准确。
1、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单位应先到市城建档案馆进行开工登记,并签订地下管线工程资料移交协议。
2、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测量单位,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GJJ61)进行竣工测量,形成准确的竣工测量数据文件和管线工程测量图。
3、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须提请市城建档案馆对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进行专向预验收。
4、地下管线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前,建设单位须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相关档案资料,管线单位须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地下专业管线图。
5、管线单位应当将更改、报废、漏测部分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及时修改补充到本单位的地下管线专业图上,并将修改补充的地下管线专业图及有关资料移交市城建档案馆。
6、工程测量单位应当及时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有关地下管线工程的1:500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
7、市城建档案馆依据地下管线专业图等有关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资料和工程测量单位移交的城市地形图和控制成果,及时修改城市地下管线综合图,并录入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二)强化动态探测能力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要充实专业技术力量,并加强培训学习,全方位提高专业探测能力与水平。
要完善有关设施装备,在原有静态全球定位仪基础上,添置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动态实时全球定位仪,提高测量精度和野外作业效率。
要升级改造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鉴于目前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更新换代迅速以及地下管线数据获取量增大,原系统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处理、分析、管理功能明显不足,因此要抓紧对现有系统进行必要升级改造,并根据城市发展需要,树立超前意识,增加地形图录入,提高系统适应能力。
通过强化动态探测能力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解决地下管线档案动态管理范围与城市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将工业新区、新区、工业区等新开发区域纳入地下管理档案动态管理范围。
(三)强化档案信息查询管理。
建设单位在申请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前,必须到市城建档案馆查询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工程档案,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施工单位在地下管线工程施工前须取得施工地段地下管线现状资料。
避免因盲目施工而引发停水停电、通讯中断、燃气泄露、财产损失、人身伤亡等事故发生。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未按规定查询和取得施工地段的地下管线资料而擅自组织施工、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强化协调机制建设。
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涉及到规划、建设、市政、勘察测绘、城建档案、施工企业、产权单位等众多部门,涉及到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讯等诸多行业,必须加强协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目前,市城建档案馆要加强与各级规划、建设、城管等部门的协调,争取在各行政审批环节上共同把好申报登记关,从源头上禁止私自开挖、改线、迁线等现象。
要加强与建设、施工、测量和管线单位的协调与沟通,积极争取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
(五)强化依法管理。
一是加大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贯彻落实有关法律规定重要性的认识,引导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管线单位将履行有关法律规定变成自觉行为。
据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抓紧草拟《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待正式颁布后,进一步强化舆论宣传工作,力求在全社会形成人人理解和支持的浓厚氛围。
二是修订《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
根据建设部《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借鉴国内先进城市管理经验,结合实际,修订完善《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将查询、告知、移交、预验收、动态管理、责任等制度纳入规划管理、施工管理、备案管理等相关环节,进一步强化对地下管线建设的有效制约和处罚措施,使管理办法更强有力、更具操作性。
三是加强对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监督、监察。
强化从工程建设源头到地下管线档案形成全过程的管理,经常组织开展建设项目综合执法检查活动,并把地下管线探测和动态管理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依法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