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资料有哪些内容
![混凝土资料有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179a49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19.png)
混凝土资料有哪些内容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人工石材,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混凝土资料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内容,下面将对混凝土资料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一、混凝土的成分。
混凝土主要由水泥、砂、骨料和水组成。
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砂和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料材料,水是混凝土的固化剂。
水泥的种类包括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矿渣粉水泥等,砂和骨料的种类包括河砂、山砂、碎石、骨料等。
混凝土的成分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用途有着重要影响。
二、混凝土的性能。
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耐久性等。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通常用来衡量混凝土的质量。
抗折强度是混凝土的抗弯曲性能,抗冻融性是混凝土在冻融循环条件下的性能表现,抗渗性是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耐久性是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运输、浇筑、养护等环节。
搅拌是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凝土的过程,运输是将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现场的过程,浇筑是将混凝土倒入模板并进行振实的过程,养护是保持混凝土适当温度和湿度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的质量检测。
混凝土的质量检测包括原材料的检测和混凝土的检测。
原材料的检测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的质量检测,混凝土的检测包括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质量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工程质量。
综上所述,混凝土资料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成分、性能、施工工艺、质量检测等内容。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资料的了解和掌握对于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混凝土资料的内容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7c30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5.png)
普通混凝土的四种组成材料说到混凝土,嘿,大家都知道它是建筑的“好帮手”。
可你知道吗?这家伙其实是由四种基本材料组成的,听起来好像是个小秘密。
别着急,咱们慢慢来,保证你听了之后觉得有趣又实用。
沙子可真是混凝土的好伙伴!想象一下,沙子就像是混凝土的“粘合剂”,没了它,这玩意儿就像面条没了酱,没滋没味。
沙子分为粗沙和细沙,粗沙就是那种颗粒大点的,细沙嘛,感觉就像是细腻的粉末。
它们一起搭档,给混凝土增加了体积,还能让混凝土变得更加稳定。
嘿,你是不是也能想象,在阳光下的沙滩上,沙子被水一冲,瞬间就变得湿漉漉的,简直像是在给混凝土的“嘴巴”喝水呢!再来就是水,这个混凝土的“生命之源”。
没有水,混凝土就像个干巴巴的老头,完全没精神。
水跟水泥反应后,会形成一种叫做“水化”的神奇过程。
这个过程可牛了,水和水泥结合在一起,能让混凝土变得坚硬无比。
想象一下,没水的混凝土,就像人缺了水,浑身都没劲儿,怎么可能撑得起高楼大厦呢?嘿,这就好比说,早上喝杯水,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这水可真是混凝土的“活力源泉”啊。
接下来是水泥,混凝土的“明星”。
没有水泥,混凝土就难以成型。
水泥就像是个胶水,能把沙子和石子紧紧粘在一起。
你想想啊,水泥粉末就那么细,跟面粉似的,跟水一结合,立马就变得像粘稠的糊糊。
这个时候,混凝土就开始展现它的强大实力,坚固得像铁一样。
没了水泥,混凝土就会变得松松垮垮,根本承受不了什么重量。
它可是真正的“底气”所在,没它可不行。
咱们得提到石子。
这可是混凝土的“主角”之一!想象一下,石子就像是混凝土的骨架,给它提供支撑。
石子的种类也不少,有大石子、小石子、碎石,形状和大小各异,咱们用的可是得心应手的好石子。
大石子能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小石子则能填补空隙,让混凝土更加均匀。
石子在混凝土中,就像是“守护神”,没了它,混凝土根本无法站稳脚跟。
混凝土这家伙,真的是个好东西。
它把这四种材料完美结合在一起,造出一个个高楼大厦、桥梁、道路,真的是太神奇了。
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
![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a1dd4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5.png)
混凝土的组成及特点分析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它的组成和特点对于了解其性能和适用范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组成和特点进行详细分析。
一、混凝土的组成混凝土主要由水泥、骨料、粉料和外加剂组成。
下面分别对这些组成部分进行介绍。
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起到粘结骨料和粉料的作用。
常见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水泥的品种和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骨料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填充物,承受着混凝土中大部分的载荷。
骨料主要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种。
粗骨料一般由千斤顶石、碎石或者砂石组成,用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细骨料一般由砂子和开采的细石子组成,用来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3. 粉料粉料是混凝土中的细颗粒物质,主要由水泥和对固体骨料表面的包裹物进行细磨加工得到。
粉料起到填充和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的作用。
常见的粉料有矿物粉、矿渣粉和粉煤灰等。
4. 外加剂外加剂是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性能而添加的辅助物质。
常见的外加剂有减水剂、增稠剂、着色剂、防水剂等。
外加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流动性、耐久性和抗渗性等特性。
二、混凝土的特点混凝土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 塑性和可塑性:混凝土在施工初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加水和振捣等方式获得所需形状。
这种可塑性使得混凝土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建筑结构,实现多样化的设计效果。
2. 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
同时,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抵御自然环境和化学腐蚀的侵蚀,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3. 吸声和隔热性:混凝土的结构致密,具有很好的隔声和隔热性能。
它可以降低外界噪音的传递,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
同时,混凝土还能够减少能量的传递,实现节能效果。
4. 可塑性和可修复性:混凝土在施工时能够借助模板和成型工艺实现各种复杂的构形。
此外,混凝土还具有良好的修复性,可以通过重补和补缺等方式修复损坏或老化的结构。
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f23e316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6.png)
水泥混凝土的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工程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
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水泥基体: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能够与砂、石子等骨料粘结成坚硬的整体。
水泥基体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骨料:砂、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骨架材料,能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
其中石子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其粗细程度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掺合料:混凝土中的掺合料包括矿渣、粉煤灰、硅灰等,它们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能够使水泥水化反应发生,使混凝土硬化成坚硬的整体。
总之,水泥混凝土是一种由多种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砂、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架材料,水和掺合料等也具有重要作用。
混凝土的结构组成决定了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 1 -。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e23404bddccda38376baf29.png)
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组分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
由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组成的叫普通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特点1、混凝土的优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且有许多优点:1)材料来源广泛:2)性能可调整范围大:3)易于加工成型:4)匹配性好,维修费用少。
2、混凝土的缺点1)自重大,比强度小:2)抗拉强度低,变形能力差而易产生裂缝:3)硬化时间长,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波动较大。
二、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缺点下被逐渐克服。
如采用轻质骨料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强度;掺入纤维或聚合物,可提高抗强度,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掺入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可显著缩短硬化时间,改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将是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要求具有高强度(f cu≥60MPa)等级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目前,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采用高性能的原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工艺。
2)采用多种复合途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在基本组成材料之外加入其他有效材料,好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硅灰、优质粉煤灰、沸石粉等一种或多种复合的外加组分以调整各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及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3)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工业废料排放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则要求混凝土及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建筑施工作业等均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建设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延续生存环境,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混凝土,如灭菌、环境调色、变色、智能混凝土等,这些新的发展动态可以说明混凝土的潜力很大,混凝土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待开拓。
三、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有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1cf3b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2.png)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由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组成。
它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对其性能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是一种粉状物质,在水的作用下可以凝固成坚固的物体。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到粘合作用,使混凝土的各个颗粒紧密结合在一起。
水泥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
不同种类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性能特点,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水泥。
砂石是混凝土中的骨料,主要由石子和沙子组成。
石子是粗骨料,通常使用天然骨料或人工骨料,如砂石、碎石等。
石子的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一定影响,一般来说,石子的大小应均匀分布,不宜过大或过小。
沙子是细骨料,通常使用天然沙子或人工制造的砂子。
沙子的细度和颗粒形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细沙可以填充石子之间的空隙,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水是混凝土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起到搅拌和润湿混凝土的作用。
水的质量和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水的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用量应适量控制,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水的用量过多会导致混凝土过于稀薄,降低抗压强度;水的用量过少会导致混凝土难以搅拌均匀,影响工作性能。
除了水泥、砂石和水,混凝土中还可以添加一些辅助材料来改善其性能,如掺合料、增塑剂、减水剂等。
掺合料可以替代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强度;增塑剂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可塑性,提高流动性;减水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的含水率。
这些辅助材料的选择和用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来确定。
混凝土的制作过程一般分为搅拌、浇注和养护三个阶段。
搅拌是将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搅拌成均匀的糊状物,通常使用搅拌机进行搅拌。
浇注是将混凝土倒入模板中,并进行振捣和抹光,使其均匀分布在模板内。
养护是指在混凝土硬化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材料组成及作用原理
![混凝土材料组成及作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e673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a.png)
混凝土材料组成及作用原理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用途广泛,可以用于建造桥梁、道路、房屋等各种建筑结构。
混凝土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材料组成,通过加水混合,形成一种具有可塑性的材料。
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和作用原理对于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材料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混凝土材料组成1. 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与水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硬化和强度。
水泥的种类有很多,如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高炉水泥、矿渣水泥等。
其中,普通硅酸盐水泥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2. 砂砂是混凝土中用于填充空隙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砂的种类有很多,如河砂、海砂、人造砂等。
其中,河砂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3. 石子石子是混凝土中最大的颗粒,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石子的种类有很多,如河石、山石、矿渣等。
其中,河石是最为常用的一种。
4. 水水是混凝土中的溶剂,其主要作用是与水泥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
水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水质过差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材料作用原理1. 水泥的作用原理水泥是混凝土中最为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与水反应,形成水化物胶凝体,从而使混凝土具有硬化和强度。
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溶解阶段:水泥在水中溶解,释放出一定量的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2)核生成阶段: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水中结合形成一定量的钙硅酸盐凝胶核。
(3)凝胶成长阶段:钙硅酸盐凝胶核在水中不断成长,形成大量的水化物胶凝体。
(4)硬化阶段:水化物胶凝体不断成长,形成一个坚实的石头一样的物质,即混凝土。
2. 砂的作用原理砂是混凝土中用于填充空隙的材料,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
砂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填充空隙:砂可以填充混凝土中的空隙,使混凝土变得更加密实。
土木工程材料4-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4-2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c225d5177232f60ddcca149.png)
混凝土工程特点或所处环境条件 在普通气候环境中 干燥环境中 在高湿环境中或永远处于水下
优先选用 普通水泥 普通水泥 矿渣水泥 普通水泥 普通水泥
可以使用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 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矿渣水泥 普通水泥、火山灰水泥、粉 煤灰水泥、复合水泥 矿渣水泥
不得使用
火山灰水泥、粉煤 灰水泥
例6-1.某干砂500g的筛分结果如下表所列。试计算该砂的 细度模数并评定其级配
筛孔尺寸 4.75 236 (mm)
1.18
0.60
0.30
0.15
筛余量 (g)
5
100
150
145
80
20
计算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数和累计筛余百分数如下表: 筛孔 分计筛余 尺寸(mm) 量(g)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5 100 150 145 80 20
1)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中所列数字相比,除4.75mm和600μm筛档 外,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2)1区人工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5,2区人工 砂中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80,3区人工砂中 15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可以放宽到100~75。
筛分析的方法
是用一套孔径(净尺寸)为4.75、2.36、1.18、0.6、 0.3、0.15mm的6个标准筛,将500g干砂试样由粗到 细依次过筛,然后称量余留在各筛上的砂重; 计算出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 a3 、a4、 a5、 a6、(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重的百分率) 及累计筛余百分率A1 、A2 、A3 、 A4 、A5 、 A6 (各筛和比该筛粗的所有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 累计筛余百分率与分计筛余百分率的关系见下表。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75f00f6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6d.png)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子、碎石及其他材料混合而成的多种材料,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
水泥是一种混合物,由石灰石、石膏和石棉等材料经过烧制而成。
砂子是混凝土的第二主要成分,其主要由石英、砂岩等组成,其细度和粒度大小对混凝土的强度有很大的影响。
碎石是混凝土的第三主要成分,其主要由砾石、砂岩、石膏等组成,其粒度大小和形状对混凝土的强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混凝土还可以掺入其他材料,如纤维、粉煤灰、矿粉、沥青粉等,以提高混凝土的物理性能。
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有水泥、砂子、碎石及其他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0f3278e304a1b0717fd5ddf9.png)
1-石子;2-砂子;3-水泥浆;4-气孔
Page: 2
水泥 细骨料--砂 粗骨料--石 水、外加剂和掺合料
Page: 3
一、水泥
1、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是:
(1)作为胶凝材料主要起胶结作用,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将骨 料胶结成具有一定形状的整体。
根据GB/T14685-2001《建筑用卵石、碎石》,按 卵石、碎石的技术要求从高到底,可将其分为I类、 II类、III类三种类别:
I类宜用于高强混凝土(≥C60) II类宜用于中强(C30~C60)的混凝土和抗冻、 抗渗及其它要求的混凝土。 III类宜用于低强(<C30)的混凝土和建筑砂 浆。
(2)包裹骨料,减少骨料颗粒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混凝土拌 和物的流动性。(包裹润滑)
(3)水泥浆还要填充骨料间的空隙,使混凝土密实,耐久性好。 (4)保证硬化后混凝土的强度。
e: 4
2、通用水泥的选用:
(1)水泥品种的选择 应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施工条件、及水泥的 特性来进行合理的选择。见表5-5。 (2)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 应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应。水泥强度等级过高或 过低,会导致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对混凝土的技术 性能及经济效果都不利。
Page: 6
二、细骨料-砂
粒径为0.15mm~4.75mm的骨料称为细骨料,简 称为砂。
普通混凝土的细骨料主要采用天然砂和人工砂。 天然砂是由自然风化、水流搬运和分选、堆积形 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按产源不同,天然 砂分为山砂、河砂、江砂和海砂。
Page: 7
除山砂外,表面光滑、洁净、颗粒多为球状,拌 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好,但与水泥之间的粘结力 较差;其中河砂的品质最好,应用最多。山砂表面粗 糙,颗粒多棱角,与水泥间有很好的粘接,但拌制的 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较差。当缺乏天然砂时,可采用 人工砂。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解读
![普通混凝土组成材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7d469ba98271fe900ef96e.png)
10~0
10~0
2.36mm 35~5
25~0
15~0
1.18mm 65~35 50~10 25~0
600μm 85~71 70~41 40~16
300μm 95~80 92~70 85~55
150μm 100~90 100~90 100~90
例题:某砂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见下表,试评定砂的颗粒级配。
筛孔尺寸 4.75mm 2.36mm 1.18mm 600μm 300μm 150μm
➢讨论与分析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2)粗细程度 ➢结论
在砂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粗颗粒表面 积小,细颗粒表面积大。包裹颗粒用的水 泥浆多少就会有所差别。
3.砂的粗细程度及颗粒级配
综上所述:在拌制混凝土时,砂的粗细程度和 颗粒级配应同时考虑的问题。当砂中含有较多的粗 颗粒,以适当的中颗粒及少量的 细颗粒填充,则既 有较小的空隙率又具有较小的总表面积,不仅水泥 用量少,而且可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与强度。
合格
石粉含量(%) 泥块含量(%) 石粉含量(%)
泥块含量(%)
指标 Ⅰ类 Ⅱ类 Ⅲ类 <3.0 <5.0 <7.0
0 <1.0 <2.0 <1.0 <3.0 <5.0
0 <1.0 <2.0
2.有害物质含量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GB/T 14684—2001)
项目
Ⅰ类
指标 Ⅱ类
Ⅲ类
云母(质量)(%,小于)
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砂子技术性能
有害物质含量 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 碱的含量
坚固性
1.含泥量、石粉含量和泥块含量
含泥量是指天然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石粉含量是指人工砂中粒径小于75μm的颗粒含量; 泥块含量是指砂中原粒径大于1.18mm,经水浸洗、手 捏后小于600μm的颗粒含量。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7948fb7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f2.png)
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水泥浆(水泥、水)、骨料(砂子、石子)适量的掺合剂和外加剂。
1.水泥浆:1.润滑作用——与水形成水泥浆,赋予新拌混凝土以流动性 3.胶结作用——包裹在所有骨料表面,通过水泥浆的凝结硬化,将砂、石骨料胶结成整体,形成固体2砂:砂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在5mm 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
天然砂可为河砂、湖砂、海砂和山砂。
人工砂又分机制砂、混合砂。
人工砂为经除土处理的机制砂、混合砂的统称。
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混合砂是由机制砂和天然砂混合制成的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目前是以细度模数来划分粗砂、中砂和细砂,习惯上仍用平均粒径来区分3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
由天然岩石或卵石经破碎、筛分而得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碎石;由自然条件作用而形成的粒径大于5mm的岩石颗粒,称为卵石作用:1.廉价的填充材料,节省水泥用量混凝土的骨架 2.减小收缩,抑制裂缝的扩展3.传力作用4.降低水化热5.提供耐磨性4水: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
地表水和地下水首次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
海水可用于拌制素混凝土,但不得用于拌制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有饰面要求的混凝土也不应用海水拌制。
作用:1.混凝土中的拌和水有两个作用:2.供水泥的水化反应3.赋予混凝土的和易性5.剩余水留在混凝土的孔(空)隙中5.使混凝土中产生孔隙6.对防止塑性收缩裂缝与和易性有利7.对渗透性、强度和耐久性不利5.矿物掺合料,指以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在混凝土中可以代替部分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且掺量不小于5%的具有火山灰活性的粉体材料。
矿物掺合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起着根本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
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较大量的磨细矿物掺合料,可以起到降低温升,改善工作性,增进后期强度,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耐久性,节约资源等作用。
混凝土的组成及要求
![混凝土的组成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d409085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8.png)
混凝土的组成及要求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物、道路、桥梁等工程中。
它由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适量的水混合而成,经过凝固和硬化后形成坚固的结构。
混凝土的组成和要求对于工程质量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的组成及要求。
混凝土的组成包括水泥、骨料、矿物掺合料和水。
其中,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具有胶结作用,将骨料紧密粘结在一起。
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材料,主要由粗骨料和细骨料组成。
粗骨料通常由砂石、碎石等制成,用于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细骨料通常由天然河砂或人工制造的细砂制成,用于填充水泥骨架中的空隙。
矿物掺合料是一种对混凝土性能具有改良作用的材料,如粉煤灰、矿渣粉等。
水是混凝土的一部分,用于湿润胶凝材料、调控混凝土的流动性和硬化反应。
1.强度要求: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取决于工程的使用要求、荷载和持久性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更高等级的水泥和骨料可以提供更高的强度。
2.流动性要求:混凝土在浇筑和施工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以便能够填充模板和保证结构表面的充实性。
添加适量的水和减少骨料颗粒的粗细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
3.耐久性要求: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耐久性,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坏。
添加矿物掺合料和化学外加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抗冻融和耐久性。
4.工程要求: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施工性能和要求。
例如,混凝土需要具备适当的凝结时间和初凝时间,以便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操作。
除了上述要求外,混凝土的配制过程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水的重量与水泥的重量之比,它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和耐久性。
较低的水胶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也会降低其流动性。
2.骨料配合比:骨料的配合比是指粗骨料和细骨料在混凝土中的比例。
合理的骨料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水化热控制:在大块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释放大量的热量,可能导致混凝土表面的龟裂。
混凝土的分类、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分类、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356d49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8.png)
混凝土的分类、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满足各种建筑结构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混凝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混凝土的分类以及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
一、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胶凝材料分类(1)水泥混凝土:以水泥为胶凝材料,是最常见的混凝土类型。
(2)石膏混凝土:以石膏为胶凝材料。
(3)水玻璃混凝土:以水玻璃(硅酸钠)为胶凝材料。
2、按表观密度分类(1)重混凝土:表观密度大于 2800kg/m³,通常采用重晶石、铁矿石等作为骨料,具有防辐射等特殊功能。
(2)普通混凝土:表观密度在 2000 2800kg/m³之间,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类型。
(3)轻混凝土:表观密度小于 2000kg/m³,可分为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大孔混凝土等。
轻骨料混凝土采用陶粒、浮石等轻骨料;多孔混凝土通过加气等方式形成大量微小气孔;大孔混凝土则含有较大的孔洞。
3、按用途分类(1)结构混凝土:用于承受荷载的结构构件,如梁、柱、板等。
(2)道路混凝土:用于道路路面的铺设。
(3)水工混凝土:用于水利工程,如大坝、渠道等,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渗和抗冻性能。
(4)耐热混凝土:用于高温环境,如工业窑炉的内衬。
4、按生产和施工方法分类(1)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搅拌,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
(2)现场搅拌混凝土:在施工现场进行搅拌。
(3)泵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泵性,通过泵送设备进行输送和浇筑。
二、普通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通常由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组成,这些组成材料的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它与水混合后形成水泥浆,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整体。
常见的水泥类型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等。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f9b4356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2.png)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首先,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
水泥是一种粉状物质,主要由石灰石、
粘土和铁矿石经过研磨、混合、煅烧而成。
水泥在混凝土中起着粘结材料的作用,能够将砂、骨料和水牢固地粘合在一起,形成坚固的混凝土结构。
其次,砂是混凝土中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砂是一种细粒的无机颗粒,常用河沙、湖砂、海砂等。
砂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因此选用合适的砂对混凝土的性能至关重要。
另外,骨料也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骨料通常为粒状材料,包括碎石、碎砖、矿渣等。
骨料的选择应考虑其强度、密实性以及与水泥的粘结性能,以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水是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适量的水能够使水泥充分水化,促进混
凝土的凝固硬化过程。
然而,过多或过少的水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
综上所述,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它们共同作用,形成
坚固耐用的混凝土结构。
在工程实践中,合理选择和搭配这些材料,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组成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工程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注意。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d306bd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7.png)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及其技术要求一、水泥水泥是一种无机水硬性胶凝材料,它与水拌合而成的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它能将骨料牢固地黏聚在一起,形成整体,产生强度。
由于组成水泥的矿物成分不同,其水化特性就不同,强度发展规律也不一样。
在混凝土工程中,最常用的水泥有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又称矿渣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又称火山灰质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等五大类。
此外,还有特种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高铝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等。
1、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熟料为主,加4%~5%的石膏磨细而成,国际上统称波特兰水泥。
(1)基本特性①密度与容重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为 3.1~3.2kg/cm³;它的松散容重为900~1300kg/m³, 紧密容重为1400~1700kg/m³。
①细度在规范中规定,在0.08mm方孔筛筛余量不得超过12%。
①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①水化热水化热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水化热越大,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越高。
水化热的多少与水泥的矿物组成、水灰比、水泥细度(水泥细度越细水化热越高)等因素有关。
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较高。
①早期强度强度是水泥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是按照国家标准强度检验方法,按龄期为28d的试件测得的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值来确定的。
规定测定3d、7d、28d的强度(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并依据这些强度,将硅酸盐水泥划分成六种标号,即425、425R、525、525R、625、725等标号。
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
(2)适用范围①水泥标号高,可用于配制C40 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①凝结速度快、早期强度高,可用于快硬早强的混凝土工程。
①水化热高,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在炎热夏季施工时,最好不选用这种水泥,而冬季施工选用这种水泥效果较好。
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圣才出品】
![湖南大学等四校合编《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课后习题】(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27763be5f0e7cd18525360a.png)
第四章水泥混凝土4-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有哪几种?在混凝土硬化前后各起何作用?答:(1)普通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有水泥、细骨料、砂、粗骨料、石和水。
另外还常加入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2)在混凝土中,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包裹在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
在混凝土硬化前水泥浆起润滑作用。
赋予拌合物一定的流动性、粘聚性便于施工。
在硬化后则起到了将砂、石胶结为一个整体的作用,使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可以降低水泥用量,减小干缩、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何谓骨料级配?如何判断某骨料的级配是否良好?答:(1)骨料级配是指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配情况。
(2)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骨料空隙率及总表面面积均较小;在W/C一定时,达到相同和易性,最省水及水泥的骨料级配。
4-3.对混凝土用砂为何要提出级配和细度要求?两种砂的细度模数相同,其级配是否相同?反之,如果级配相同,其细度模数是否相同?答:(1)级配是为了保证各粒级都有合适的颗粒搭配,降低孔隙率。
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
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
(2)细度是为了混凝土和易性。
比表面积小,但是孔隙率大,需要较多的水泥浆填充,流动性差。
太细的话,比表面积大,需要大量的水泥浆来包裹砂子颗粒,水泥用量多,粘性大,流动性不好。
水泥最终使用是要加水硬化的,如果太粗则水化程度不完全,如果太细则水化速度太快而且造成混凝土早期强度太快,会产生裂缝或后期强度不够等。
(3)细度模数M=[(A2+A3+A4+A5+A6)-5A1]/(100-A1),A1、A2、A3、A4、A5、A6是累计筛余百分数,沙的级配是由累计筛余百分数确定的,所以级配相同,细度模数相同。
反之细度模数相同,级配未必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泥混凝土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和料等组分的混合料经硬化后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复合材料。
由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组成的叫普通混凝土。
一、混凝土的特点1、混凝土的优点混凝土材料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因为与其他材料相比且有许多优点:1)材料来源广泛:2)性能可调整范围大:3)易于加工成型:4)匹配性好,维修费用少。
2、混凝土的缺点1)自重大,比强度小:2)抗拉强度低,变形能力差而易产生裂缝:3)硬化时间长,在施工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较多,质量波动较大。
二、混凝土的应用与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缺点下被逐渐克服。
如采用轻质骨料可显著降低混凝土的自重,提高强度;掺入纤维或聚合物,可提高抗强度,大大降低混凝土的脆性;掺入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可显著缩短硬化时间,改善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技术性能也在不断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HPC)将是今后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
高性能混凝土除了要求具有高强度(f cu≥60MPa)等级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工作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
目前,我国发展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主要有以下方面;1)采用高性能的原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工艺。
2)采用多种复合途径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可在基本组成材料之外加入其他有效材料,好高效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硅灰、优质粉煤灰、沸石粉等一种或多种复合的外加组分以调整各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性能及内部结构,综合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3)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工业废料排放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则要求混凝土及原材料的开发、生产,建筑施工作业等均应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建设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的延续生存环境,因此绿色高性能混凝土(GHPC)也将成为今后的发展方向。
许多国家正在研究开发新技术混凝土,如灭菌、环境调色、变色、智能混凝土等,这些新的发展动态可以说明混凝土的潜力很大,混凝土技术与应用领域有待开拓。
三、对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混凝土拌和物有一定的和易性,便于施工,并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
2)要满足结构安全所要求的强度,心承受荷载。
3)要有与工程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
4)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水泥,满足经济性的要求。
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是以通用水泥为胶结材料,用普通砂石材料为集料,并以普通水为原材料,按专门设计的配合比,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到的复合材料。
现代水水泥混凝土中,为了调节和改善其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还加入各种化学外加剂和磨细矿质掺合料。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故也称骨料或集料。
水泥和水组成水泥浆,包裹在砂石表面并填充砂石空隙,在拌和物中起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拌和物一定的流动性,使混凝土拌和物容易施工;在硬化过程中胶结砂、石,将集料颗粒牢固地黏结成整体,使混凝土有一定的强度。
混凝土的组成及各材料的大致比例如表一。
组成成分水泥水砂石空气占混凝土总体积的(%)10-1515-2020-3035-481-3 25-3566-781-3一、水泥1、水泥品种的正确选择水泥是混凝土的胶结材料,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泥的质量和数量,在保证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就尽量节约水泥,降低工程造价。
首先根据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气候条件,特别是工程竣工后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以及设计、施工的要求进行分析,并考虑当地水泥的供应情况选用行当品种的水泥。
2、水泥强度等级的正确选择水泥的强度等级,应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低强度等级混凝土时,水泥用量偏少,会影响和易性及强度,可掺适量混和材料(火山灰、粉煤灰、矿渣等)予以改善。
反之,如水泥强度等级选用过低,则混凝土中水泥用量太多,非但不经济,而且降低混凝土的某些技术品质(如收缩率增大等)。
一般情况下(C30以下),水泥强度为混凝土强度的1.5-2.0倍较合适(高强度混凝土可取0.9-1.5)。
若采用某些措施(如掺减水剂和掺合材料),情况则大不相同,用42.5级的水泥也能配制C60-C80的混凝土,其规律主要受水灰比定则控制。
3、水泥用量的确定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用量满足有关技术标准规定的最小和最大水泥用量的要求。
如果水泥用量少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则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如果水泥用量大于规定的最大的水泥用量,应选择更高强度等级的水泥或采用其他措施使水泥用量满足规定要求。
水泥的具体用量由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确定。
二、细集料——砂在混凝土中粗细集料的总体积占混凝土体积的70%-80%,因些混凝土用集料的性能对于所配制的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集料按粒径大小分为细集料和粗集料,粒径在150um-4.75mm之间的集料称为细集料,粒径大于4.75mm的集料称为粗集料。
根据集料的密度的大小集料又可分为普通集料、轻集料及重集料。
1、细集料的质量要求混凝土用砂要求砂粒的质地坚实、清洁、有害杂质含量要少。
砂按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1)密度和空隙率要求密度p s>2.5g/cm3;堆积密度p os>1400kg/m3;空隙率P s<45%。
2)含泥量、泥块含量和石粉含量含泥量是指砂中粒径小于75um的岩屑、淤泥和黏土颗粒总含量的百分数。
泥块含量是颗粒粒径大于1.18mm,水侵碾压后可成为小于600um块状黏土在淤泥颗粒的含量。
石粉含量是人工砂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粒径小于75um的颗粒的含量,粉料径虽小,但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40-75um)也不同,含量要求应符合表二。
3)有害杂质含量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作用,常混有对混凝土性质有害的物质,主要有黏土、淤泥、黑云母、轻物质、有机质、硫化物和硫酸盐、氯盐等。
云母为光滑的小薄片,与水泥的黏结性差,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硫化物和硫酸盐对水泥有腐蚀作用等。
有害杂质含量限制见表二。
4)坚固性天然砂的坚固性采用硫酸钠溶液法进行试验检测,砂样经5次循环后其质量损失就符合表三中的规定;人工砂采用压碎指标法进行试验检测,压碎指标值就小于表三中的规定。
2、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1)砂的粗细程度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
砂子通常分为粗砂、中砂、细砂三种规格。
在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若砂过粗,砂颗粒的表面积较小,混凝土的黏聚性、保水性较差;若砂过细,砂子颗粒表面积过大,虽黏聚性、保水性好,但因砂的表面积大,、需较多水泥浆来包裹砂粒表面,当水泥浆用量一定时,富裕的用于润滑的水泥浆较少,混凝土搅和物的流动性差,甚至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所以,拌混凝土用的砂,不宜过粗,也不不宜过细。
颗粒大小均匀的砂是级配不良的砂。
砂的粗细程度通常用细度模数(M X)表示2)砂的颗粒级配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互相搭配及组合的情况。
级配良好的砂,其大小颗粒的含量适当,一般有较多的粗颗粒,并且适当数量的中等颗粒及少量的细颗粒填充其空隙,砂的总表面积及空隙率均较小。
使用级配良好的砂,填充空隙用的水泥浆较少,不仅可以节省水泥,而且混凝土的和易性好,强度耐久性也较高。
3)砂的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的测定砂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是由砂的筛分试验来进行测定的。
筛分试验是采用过9.50mm方孔筛后500g烘干的待测砂,用一套孔径从大到小(孔径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um、300um、150um)的标准金属方孔筛进行筛分,然后称其各筛上所得的粗颗粒的质量(称为筛余量),将各筛余量分别除以500得到分计筛余百分率(%)a1、a2、a3、a4、a5、a6,再将其累加得到累计筛余百分率(简称累计筛余率)A1、A2、A3、A4、A5、A6,其计算过程见表四。
累计筛余百分率(%)与分计筛余百分率(%)的关系表四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百分率(%)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百分(%)4.75mm m1a1A1= a12.36mm m2a2A2= a1+ a21.18mm m3a3A3= a1+ a2+ a3600um m4a4A4= a1+ a2+ a3+ a4300um m5a5A5= a1+ a2+ a3+ a4+ a5150um m6a6A6= a1+ a2+ a3+ a4+ a5+ a6注;表中4)砂的粗细及级配的判定1.砂的粗细的判定砂按细度模数大小分为粗砂、中砂、细砂3种规格,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反之越细。
细度模数按下式计算;式中;——细度模数。
——分别为4.75mm、2.36mm、1.18mm、600um、300um、150u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在3.7-1.6之间。
当Mx=3.7-3.1时为粗砂;Mx=3.0-2.3为中砂;Mx=2.2-1.6为细砂。
普通混凝土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选用粗砂或中砂,以节约水泥。
2.砂的级配判定砂的颗粒级配用级配区表示,以级配区或筛分曲线判定砂级配的合格性。
根据计算和实验结果,规定将砂的合理级配以600um级的累计筛余率为准,划分为3个级配区,分别称为Ⅰ、Ⅱ、Ⅲ区,任何一种砂,只要其累计筛余率A1-A6分别分布在某同一级配区的相应累计筛余率的范围内,即为级配合理,符合级配要求。
砂的颗粒级配要求见表五。
除4.75mm和600um级外,其他级的累计筛余可以略有超出,但超出总量应小于5%。
由表中数值可见,在3个级配区内,只有600um级的累计筛余率是重叠的,故称其为控制粒级,控制粒级使任何一个砂样只能处于某一级配区内,避免出现属两个级配区的现象。
其中Ⅰ区为粗砂区,用过粗的砂配制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不易控制,内摩擦角较大,混凝土振捣困难。
Ⅲ区砂较细,为细砂区,适宜配制富混凝土和低动流性混凝土。
超出Ⅲ区范围过细的砂,配成的混凝土不仅水泥用量大,而且强度将显著降低。
Ⅱ区为中砂区,应优先选择级配在Ⅱ区的砂;当采用Ⅱ区砂时,应适当提高砂率;当采用Ⅲ区砂时,应适当减小砂率,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工程中,若砂的级配不合适;可采用人工掺配的方法予以改善,即将粗、细砂按适当的比例掺和使用。
也可将砂过筛,筛除过粗或过细的颗粒。
注;1.表中的数据为累计筛余数(%)。
2.砂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列累计百分率相比,除4.75mm和0.6mm筛孔外,允许稍有超出界线,但其总量百分率不应大于5%。
3.Ⅰ区砂中0.15mm筛孔累计筛余可放宽100-85,Ⅱ区砂中0.15mm筛孔累计筛余可放宽100-80,Ⅲ区砂中0.15mm筛孔累计筛余可放宽100-75。
三、粗集料——石子粗集料是指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
常用的粗集料有卵石(砾石)和碎石。
由人工破碎而成的石子称为碎石,或人工石子;由天然形成的石子称为卵石。
卵石按其产源特点,也可分为河卵石、海卵石和山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