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插花艺术》教案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插花艺术》教案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插花艺术)样板教案(插花艺术)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插花艺术的定义与分类、特点与作用和插花艺术的类型等插花根底知识。

2、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净化与陶冶心灵和情操,体会艺术插花的魅力。

3、通过观赏插花、表达主题和商量作品,对学生进行一次感恩和生命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插花艺术的特点与作用的学习。

〔2〕插花艺术风格的观赏学习。

2、教学难点:插花作品类型的观赏与插花艺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打算:教具打算:ppt课件与教学设计学具打算:手绘工具〔也可以依据本校特点带花卉等实材〕教学过程观察几张插花图,请同学找出这些图的不同之处,并说说感受。

学生说感受,教师总结。

师:插花是古今中外人们都喜欢的一门艺术,不仅可以美化环境、生动生活,而且大大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有助于人们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素养。

我们如何了解插花这门艺术的呢?今天我们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一、插花艺术的定义:即花的造型设计,就是将花朵、叶片、果实、枝条等植物材料,配合生活的时间、场合、用途等,经过构思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种艺术品。

插花的花:指广义的花,泛指植物体上具有观赏价值的器官。

如花朵、枝、叶、果实、芽、根等统称为花。

插花创作:将各种插花素材巧妙组合插置的过程。

二、插花的分类:设问:同学们还在哪些场合看到过插花艺术?它们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学生答复:……教师总结:1、按用途分:礼仪插花和艺术插花〔用途〕。

礼仪插花:用于社交礼仪,喜庆婚丧等场合具有特定用途的插花。

它可以传达友谊,亲情,爱情,可以表达欢迎,敬重,致庆,慰问,哀悼等,形势常常较为固定和简单。

艺术插花:是指不特别的要求具备社交礼仪方面的使用功能,主要用来供艺术观赏和美化装饰环境的一类插花。

2、按花材性质分类:鲜花插花、干花插花、人造花插花、混合式插花3、按艺术风格分类:东方法插花、西方法插花〔传统插花和现代插花〕观赏分析〔猜一猜〕哪个是东风式插花哪个是西风式插花?(学生答复) 学生观赏东方法插花并总结其特点:东方法插花:以中国和日本的插花风格为代表的一类插花。

桂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 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

桂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 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9课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9课山水画小景》是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通过观察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基本画法和技巧,以及如何创作一幅山水画小景。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对山水画技法的深入认识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并通过实际操作,让他们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起源和发展,基本画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山水画的基本画法和技巧。

2.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3.难点:如何运用技法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画法和技巧。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3.练习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创作自己的山水画小景。

4.讨论法: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画具、参考作品。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水画的PPT,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山水画的起源、发展、基本画法和技巧,让学生对山水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山水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学习山水画的技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开始创作自己的山水画小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创作心得,讨论如何运用技法表现对大自然的感受。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表设计》教案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表设计》教案

桂美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课程表设计〕样板教案〔课程表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设计制作一个有趣、美观而又有用的课程表。

2、通过亲手制作课程表,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感情,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美术的形式让学生制作课程表
教学打算:彩笔工具范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程表
师:谁了解这是什么?是做什么用的
二、探究新知
1、学生交流介绍课程表
特点、作用、内容
2、欣赏课程表
3、课程表的形式:平面、立体
4、课程表的制作
画课程表内容
对表周围进行装饰
5、平面课程表的制作方法
设计〔留出课程表内容的位置〕
绘画〔粘贴〕
三、学生表现
1、指出绘制应美观,可进行综合制作
2、鼓舞学生进行大胆创新
四、作品展示
让制作有创意的学生将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

五、小结
对本节课情况进行小结。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9课山水画小景》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山水画小景案例,引导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体验山水画的意境,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对山水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表现山水画的意境和技法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发现自然之美,体验山水画的意境。

3.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实践、讨论、欣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来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具、画作范例等。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山水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如线条、墨色、构图等,同时示范创作一幅简单的山水画小景。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方法,自己动手创作一幅山水画小景。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巩固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更多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流派和特点,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和表现方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探索。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一幅山水画小景作品,要求运用所学技法和表现方法,体现个人风格。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板书关键词和要点,方便学生复习和记忆。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 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9课山水画小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9课山水画小景》是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通过观察自然景观,运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小景。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山水画的基本技法、名家的山水画作品欣赏以及学生的创作实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水墨画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善于观察生活,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同时,他们对山水画的技巧和表现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景观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创作出富有意境的山水画小景。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景观,运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山水画的韵味。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山水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名家的山水画作品。

2.示范法:教师示范如何创作山水画小景,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绘画过程。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山水画小景。

4.评价法: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山水画的教材、课件以及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毛笔、墨水、宣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所学的内容,如水墨画的起源、基本技巧等。

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山水画小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山水画的名家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作品的特点,如构图、用笔、用墨等。

通过分析,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创作山水画小景,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开始创作自己的山水画小景。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探索者的故事 》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5课 探索者的故事 》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5课探索者的故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探索者的故事》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领域的探索者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能力。

教材通过介绍历史上的探索者,如科学家、艺术家、探险家等,使学生了解他们勇于探索、坚持和创新的精神。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和活动建议,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对历史上的探索者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乐于接受新知识。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领域的探索者故事了解不多,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探索者,理解他们勇于探索、坚持和创新的精神。

2.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探索者故事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探索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历史上的探索者及其故事。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探索者勇于探索、坚持和创新的精神。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营造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探索者的故事。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探索者故事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评价和总结。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探索者的故事》。

2.教具:电脑、投影仪、视频资料、图片资料、黑板等。

3.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历史上的探索者,如科学家、艺术家、探险家等,引导学生关注探索者的故事。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教材中的探索者故事,如爱因斯坦、毕加索、马可波罗等,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成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探索者故事,分析、评价和总结故事中的探索精神。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6课 插花艺术1》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6课 插花艺术1》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插花艺术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插花艺术1》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属于“工艺世界”这一单元。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通过插花的起源、发展,插花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以及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等内容,使学生对插花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接受新知识。

但是,他们对插花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宽视野。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的插花技巧和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耐心讲解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的起源、发展,掌握插花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插花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插花艺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插花的起源、发展,插花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专业的插花技巧和理论的讲解与实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插花的起源、发展,插花的基本技巧和理论。

2.示范法:展示插花的具体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践。

3.讨论法:学生进行插花作品的欣赏和评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插花的作品和材料,如花瓶、鲜花、插花工具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资料。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插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插花艺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看过插花作品吗?你们觉得插花作品美吗?为什么?”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插花的起源、发展,以及插花的基本技巧和理论,使学生对插花艺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插花作品进行分析,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课题名称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1.通过对古今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的欣赏,建筑艺术欣赏使学生对建筑艺术有初步的了解。

2.通过本课艺术欣赏教学,进一步认识我国的传统艺术,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通过对作品的分析,艺术欣赏促进学生了解工艺艺术的设计思想。

培养设计意识。

了解不同工艺的艺术特点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三、陶器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2.陶器的造型:3.彩陶艺术:四、瓷器1.瓷器的发展2.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五、青铜器1.什么是青铜器2.青铜器的分类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性: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第二课汉字书法艺术了解我国书法的历史发展。

了解汉字的书法艺术。

经由过程对书法知识的研究,培养热爱故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爱国情操。

了解我国书法的历史发展。

了解汉字的书法艺术。

一、组织教学进行分组教学,创造人人可以发言的机会。

二、导入教学。

优秀的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不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体育活动的描画上,而是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瞬间,经由过程精心设计的构图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表现特定的主题,也表达出艺术家对所表现对象的独特感受。

三、观赏、思考与描述。

四、欣赏、探讨、理解、评述。

五、教师归纳小结。

六、功课布置。

教学过程课后反思课题名称第三课校园趣事1.欣赏、分析主题作品的表现方法,研究人物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2.运用美术语言,记实和表现发生在校园里印象最深的趣事表达本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3.学会存眷生活、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教学重难点欣赏、阐发反映校园生活的作品,运用美术语言表现校园趣事。

1.构造教学,欣赏导入。

1)教师以小组合作的研究体式格局构造学生分组研究。

每组分发些学生在校园生活研究活动的照片供学生欣赏。

广西美术2020年教案桂美版教案小学美术6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广西美术2020年教案桂美版教案小学美术6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广西美术2020年教案桂美版教案小学美术6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以及重要的工艺品种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会欣赏工艺美术,对工艺美术有所了解、认识,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领会陶瓷、青铜、玉器、漆器等工艺品种独特的审美意蕴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成就卓著,在中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也对丰富世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终达到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素养和对工艺美术的审美感知能力。

教学重点:对国古代工艺美术中具有突出成就的陶瓷工艺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及时代风格进行深入的理解、概括。

教学难点:结合时代背景及文化内涵对各类工艺品进行欣赏、体会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与我国文化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教材、图片等。

学具准备:教材、笔记本、笔,有关古代工艺美术资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以起立的形式上下课,并根据监控课堂情况进行调整。

二:引入新课:同学们坐好,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有谁知道什么是工艺美术?……工艺美术的定义: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实用美术,分传统工艺美术(特种工艺、民间工艺、文物修复、标本制作等)与现代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艺术、数码艺术、工业设计、服饰设计等)两大类。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传统工艺美术的有那些呢?有谁能主动的站起来说一下?三:讲授新课:中古古代的工艺美术种类繁多,本课仅选择其中的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进行介绍。

(一)陶瓷工艺插入问题(有人知道“china”是什么意思?)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 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可见之国瓷器的巨大影响。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计划下册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计划下册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计划下册英文版Grade Six Art Teaching Plan of Guimei Edition Volume IIIn the second semester of the sixth grade art class, students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various art forms and techniques, as well as develop their creative thinking and artistic skills. The following is an overview of the teaching plan for the second volume of the Guimei Edition art curriculum.1. Theme: Nature and Environment- Students will be encouraged to observ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to reflect on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art.2. Objectives:-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nature.- To enhance students' skills in using different art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To foster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through art projects related to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3. Lesson Plan:- Week 1: Introduction to the theme of nature and environment. Students will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nature and create nature-inspired artworks using various materials.- Week 2-4: Landscape painting. 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different painting techniques and create their own landscape paintings inspired by nature.- Week 5-7: Environmental art project. Students will work on a collaborative art project that raises awareness about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ation.- Week 8: Exhibition and reflection. Students will showcase their artworks and reflect on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s throughout the semester.By the end of the semester, students will have gained a deeper appreciation for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art.完整中文翻译:桂美版美术六年级教学计划下册在第六年级美术课的第二学期,学生将继续探索各种艺术形式和技巧,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技能。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1课 根雕小品》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 第11课 根雕小品》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根雕小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11课根雕小品》是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根雕艺术,掌握根雕的基本技巧,并创作一件属于自己的根雕小品。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根雕作品,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根雕艺术。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根雕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建议和技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美术技法和艺术形式有所了解。

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和尝试新事物,但同时也有可能对一些复杂的技巧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根雕技巧,同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欣赏根雕艺术,提高审美能力。

2.掌握根雕的基本技巧,学会运用刻、雕、磨等方法创作根雕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根雕技巧的掌握,如刻、雕、磨等。

2.如何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根雕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示范法:教师示范根雕制作过程。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解答学生的疑问。

4.交流法:学生之间相互展示作品,交流心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课件。

2.根雕材料和工具,如木根、刀具、砂纸等。

3.参考作品和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根雕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根雕艺术,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根雕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刻、雕、磨等,并展示一些优秀的根雕作品,让学生对根雕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根雕制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操作,体验根雕的制作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范,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根雕作品。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 装饰壁画》桂美版(广西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 装饰壁画》桂美版(广西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6课装饰壁画》桂美版(广西版)一. 教材分析《第16课装饰壁画》是桂美版(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装饰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装饰壁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材还提供了多种创作方法和建议,以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进行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和发现。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装饰壁画的概念和创作方法较为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创作水平和审美观念各不相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装饰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装饰壁画的概念和特点。

2.装饰壁画的创作方法。

3.如何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提高审美观念。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装饰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教师展示装饰壁画的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4.合作法: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幅装饰壁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装饰壁画样品或图片。

3.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4.投影仪、电脑等音响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装饰壁画的样品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装饰壁画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装饰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同时,通过示范一幅装饰壁画的创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开始创作装饰壁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广西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别、发展概况、突出成就等有一定的了解。

2、启发式教学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种类难点:丝绸、青铜器、玉器的知识课前准备教师:教案、课件、古代工艺品图片资料学生:古代工艺品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出示古代工艺品图片,引出本课课题。

二、新授阶段1、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分类丝绸、青铜器、景泰蓝、金银器、陶瓷、玉器、漆器等2、中国古代丝绸(1)、中国丝绸的发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养蚕缫丝的国家(2)、中国古代丝绸的分类绫、罗、绸、缎、纱、绢、锦(3)、欣赏《联珠骑士猎狮纹锦》3、中国古代青铜器(1)、青铜器小知识(2)、商周青铜器的种类介绍炊煮器——鼎、鬲等盛食器——豆、簋等酒器——爵、觚、尊、壶等水器——盘等乐器——钟等兵器——剑、戈等(3)、商周青铜器的纹饰(4)、青铜器发展概况秦汉青铜器向实用性方面发展,以后渐渐衰落4、中国古代玉器(1)、中国古玉文化:君子比德于玉,玉是权利的象征,温润、通透等欣赏:玉佩、《双人耳礼乐杯》、《白玉雕桐荫仕女》、玉龙(2)、小知识:简单的玉石辨伪方法(根据课堂时间可调整删减)三、拓展阶段总结知识点布置任务,关注你身边的古代文化古代工艺。

2.《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

2、掌握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及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3、通过欣赏并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及书法作品的艺术美。

难点:领悟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体会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课前准备教师:有关的文字各体作品、名家书法幻灯、书法练习的各种用具。

学生:有关汉字书法艺术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引发学生对文字重要性的思考,引出课题。

桂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

桂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六年级美术下册的《第4课心目中的形象》,选自桂美版教材。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绘画实践中,表达自己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形象的观察、描绘方法的学习、创作实践和作品欣赏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审美基础和绘画技能,但对复杂形象的处理和表现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学生掌握描绘方法,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形象。

2.引导学生掌握形象的描绘方法,提高绘画技能。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美好形象,掌握形象的描绘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形象转化为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描绘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

4.欣赏法:欣赏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画具、作品欣赏等。

2.学生准备:画具、笔记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美好形象,如花草、动物、人物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形象的特点,如形状、颜色、纹理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将观察到的形象转化为绘画作品,边示范边讲解绘画技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实践,尝试将生活中的形象画出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 装饰壁画》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 装饰壁画》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装饰壁画》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装饰壁画》是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创作方法。

教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步骤讲解,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装饰壁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创作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在壁画创作方面缺乏思路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发挥潜能,提高创作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壁画的定义、特点和创作方法。

2.培养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装饰壁画。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壁画的概念和特点。

2.壁画的创作方法。

3.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装饰壁画。

五. 教学方法1.讲解法:讲解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2.示范法:示范壁画创作过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提高创作水平。

4.启发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引导他们独立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壁画作品示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壁画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创作方法。

引导学生关注壁画的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

2.呈现(10分钟)展示壁画作品示例,分析作品风格、题材和创作技巧。

引导学生了解壁画创作的多样性。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喜欢的壁画题材和风格。

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分工合作,进行壁画的创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引导学生注重壁画的构图、色彩和线条运用。

5.拓展(10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进行壁画创作。

引导学生探索壁画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壁画创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壁画。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 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 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4课心目中的形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4课心目中的形象》是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绘画作品的欣赏、绘画技巧的讲解、创作练习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会对表达自己内心的形象感到困惑,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内心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讲解法:讲解绘画技巧,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心目中的形象。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评价法:鼓励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绘画水平,准备相关的绘画作品进行欣赏和讲解。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说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如如何观察对象、如何构图、如何运用色彩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的绘画技巧,开始动手绘画。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和努力。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如多观察生活、多阅读绘画书籍、多练习等。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 装饰壁画》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 装饰壁画》教学设计1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6课装饰壁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装饰壁画》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壁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壁画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了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壁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素材。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壁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创作。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兴趣。

然而,他们在壁画的认知和创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弥补这些不足,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壁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掌握壁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壁画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壁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壁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壁画创作,表现出个性化和创意。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壁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和创作方法。

2.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属于自己的装饰壁画。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画具,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壁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壁画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壁画的定义、分类和特点,以及壁画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壁画作品,总结其创作特点和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壁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壁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公共场所、家庭装饰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壁画创作的要点和技巧。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插花艺术》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插花艺术》教学设计2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插花艺术》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插花艺术》是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6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内容包括插花艺术的历史、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以及插花的基本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插花的要领,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插花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基础和动手能力,对美术课程充满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插花艺术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插花艺术的魅力。

此外,学生之间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应因材施教,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能够独立创作插花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插花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生活品味。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难点:创作具有个性和美感的插花作品。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插花作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3.讨论法:学生交流讨论,分享插花心得。

4.评价法:对学生创作的插花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插花作品、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插花工具和材料(如花瓶、鲜花、绿叶等)。

3.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插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插花艺术。

提问:“你们对插花有什么了解?认为插花艺术美在哪里?”2.呈现(10分钟)讲解插花艺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技巧。

通过展示不同风格的插花作品,让学生感受插花艺术的美。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插花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帮助学生掌握插花技巧。

4.巩固(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插花作品,进行互相评价。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装饰壁画》教案

桂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装饰壁画》教案

《装饰壁画》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厂解壁画的历史、功能、设计方法和形式美。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壁画设计、绘制的一般规律,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构思、设计。

绘制表现校园内容,反映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情感世界的校园壁画。

3、情感目标: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想像能力、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壁画的设计创作方法、设计要素和形式美的要求,初步掌握壁画设计、绘制的一般规律,运用所学过的美术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校园壁画。

教学难点:壁画的没计构思、整合和在壁面上的绘制。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收集资料。

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预习本课,并利用互联网查找有关壁画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欣赏导人,认识壁画。

(1)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坐好,检查学生上课准备资料的情况,导人本课学习。

(2)教师把一些资料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教堂天顶画》和中国的《永乐宫壁画》和现代壁画等展现给学生欣赏,引导学生讨论和评述。

3、讨论问题提示:教师展示的壁画哪些是古代的,哪砦是现代的?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题材?壁画与一般的绘画作品在表现形式、表现题材方面有什么不同之处?壁画的表现形式有哪几种?说一说你对某件作品的看法。

(3)教师作壁画知识小归纳。

4、讲授新知,学习壁画。

(1)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壁画的图片资料,与小组同学一起欣赏讨论。

(2)欣赏课本壁画图例,认识壁画的设计过程。

(3)教师讲授壁画知识。

壁画类型:装饰性壁画。

以特定的图形与建筑物结构有机结合,使主题具有美化环境,表达主体建筑的功能。

视觉性壁画。

只注重形式,不考虑主题内容,只是一种视觉审美的意识,一个符号,一个概念,就可进行表达,通常运用几何形体作表现对象。

纪念性璧画。

以纪念历史事件、政治、文化、风俗、宗教、伟人等历史上出现的重要事件、人物为主题,在公共建筑的环境中起到教育、宣传和弘扬时代精神之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目录第1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 (2)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第2课》 (13)第3课《校园趣事》 (18)第4课《心目中的形象》 (21)第6课《插花艺术》 (23)第7课《花灯》 (26)第9课《山水画小景》 (29)第10课《戏曲人物》 (33)第12课《课程表设计》 (36)第13课《服装上的装饰》 (40)第14课《摄影取景》 (44)第15课《农家小院》 (48)第17课《母校留影》 (51)第1课《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具有悠久历史的陶器、瓷器和青铜器的基本知识、工艺特点。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工艺美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

教学重点:1. 感受各类工艺美术品的外在形式美和特有的人文内涵。

2.从掌握知识和掌握欣赏方法来讲,重点应放在掌握欣赏方法上。

教学难点:主要是一些专业名词和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和了解一下这些各具特色、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工艺。

(出示课题)工艺美术通常是指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造型艺术。

它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的审美属性。

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时尚。

工艺美术分为实用工艺美术和观赏工艺美术两大类。

实用的工艺美术是其主流。

为什么实用物品也属于工艺美术品呢?因为人们除了要求满足生活的需要之外,还要求造型上的美观。

当买手表时,不是要在同样价格的手表中挑选造型美观、颜色合意的那只吗?谁都希望穿一身既合体舒适,又美观大方的衣服,用漂亮的衣服打扮自己,以显示身份、性格、修养和向上的精神面貌。

人们的这种审美要求,制约着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必须依照适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设计生产,使其既有实用性、又具美观性。

因此,工艺美术属于美术门类中既特殊又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是美化生活用品和生活环境的美术。

这种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特点,正是工艺美术的本质特点。

中国传统工艺品大多是历代工匠艺人的手工制作。

我们欣赏时,要结合实用功能领略其造型美、装饰纹样的韵律美、材料质地的肌理美和制作工艺的精致美,并通过这些美的感受去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蕴。

今天我们主要从陶器、瓷器和青铜器来进行欣赏和了解一、1、不论中国还是外国,都是先有陶器,后有瓷器。

人类制造陶器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

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这是因为,这是人类第一次利用水和火,改变了黏土的形状,改变了黏土的性质,创造了一种新的物质产品,揭开了科学技术史上的第一页。

人类从实践中认识到黏土掺水后具有可塑性,从而可能塑造一定的形状。

同时,人类在长期用火的实践中,必然得到成型的黏土经火烧之后可变成硬块的认识,这些都是产生陶器的先决条件。

至于陶器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确凿的证据。

一般的说法,可能是由于沾有黏土的篮子经过火烧之后,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从而得到了进一步的启发。

不久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塑造成型并经烧制的陶器。

特别是随着人类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饮水的搬运和谷物的储藏,都需要这种新兴的容器——陶器,于是它们就大量出现,成为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在人类生活史上开辟了新的纪元。

制陶技术有捏塑法、贴敷法和泥条盘筑法等。

后来又发明了轮制成形的制陶技术,借助称为陶车的简单机械对陶胚进行修整,制造出造型优美的陶胚。

另外,陶器的烧制温度也有要求,早期陶器的烧制温度较低,一般在600—800C左右。

2. 陶器的造型:陶器的造型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汲水器:如《漩涡纹尖底瓶》;炊器:有罐、鼎、鬲等;饮器:杯、角、觚(gu)、(gui)等;食器:有碗、钵盘等;盛贮器:有壶、罐、瓮、瓶、尊、盆、缸等。

工艺美术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本质特征,在陶器中已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例如,当时的陶器中最常见的陶罐与陶钵,它们作为一种盛器,为了使其具有尽量大的容积,它们在造型上都具有鼓腹的特点。

但是,陶罐与陶钵的用途不完全相同,陶罐一般用于储水和运水,陶钵主要用于炊煮。

为了适应这种不同的使用要求,陶罐都是小口、有肩,有的还有较长的颈,目的是便于运水、储水、倒水;而陶钵则无肩、无颈、大口,这样便于炊煮和饮食。

3. 彩陶艺术:中国古代的陶器,以彩陶最为著名。

这些彩陶或是以造型优美见长,或是以纹饰丰富引人喜爱,或者是造型和纹饰都很优美。

这些陶器,可以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人类在制作这些最早的生活用器时,就已经根据美的法则在创造。

在使用各种装饰纹样时,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地运用重复与多样、虚与实、节奏与韵律等形式美法则。

中国的彩陶图案由最简单的点、线、面组成几何形纹样,来代表某种被描绘的对象,也就是说用最简洁的平面图案来造型或示意。

例如有的鱼形只用一个圆点和两条方向相反的弧线来示意。

这种具有简明的标志性的特点,反映出中国先民善于从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抓住本质作高度的概括,并用最简单而明确的艺术语言来表现出事物的特征及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从而提炼出标志性很强的纹样。

中国的彩陶艺术不是单纯地模拟自然形象,而是充分发挥创造者的想象力,以意写形,使图案灵活多变。

譬如先民们可以将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和人面以意融合成象,表达出鲜明的意境,展现出气象万千的艺术风格。

(介绍《人面鱼纹盆》)彩陶的制造者很注意图案与器形、视角的关系,力求图案的造型和构成与器形相协调。

也注意彩陶图案在不同视角所产生的不同视觉,从而设计出图案在器物上的部位。

十分得体地显示出民族文化的风采。

(介绍《舞蹈纹盆》)二、2. 瓷器的发展商代出现原始瓷,东汉至三国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时期,三国以后到南北朝,瓷器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南方有青釉瓷,北方有青瓷。

隋唐时期是我国瓷器的一个重要的成长时期,这时瓷器普遍用较高的火候烧成,胎质较硬。

瓷器在社会生活中日渐受到重视。

唐代开始有了“窑”的专称,它象征着瓷器产量的增长。

宋代瓷器产量高且质量好,为明清瓷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代,我国瓷器大批量行销海外。

明清是我国制瓷业的鼎盛时期,造瓷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胎釉细腻,色泽鲜明移植珐琅彩和创造粉彩是当时杰出的成就。

3.我国瓷器在造型和装饰艺术上的特色从东汉到南北朝,我国青瓷逐步成熟起来,但这一时期的瓷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与青铜器有联系,这时瓷器的造型特征是清秀挺拔,与当时人们的审美爱好相一致。

隋代瓷器造型有以下特征:(1)胎体的可塑性和耐火性能加强,显得秀气。

(2)罐类器形一般为短颈、直口、圆腹。

(3)器物为小平底,底下有圆饼状实足。

隋代瓷器的纹饰常见的有几何纹、花卉纹、动物纹、人物纹,色彩也比较丰富。

(重点介绍《白釉象首龙柄壶》)唐代烧制瓷器的地域扩大,产品增多,青瓷、白瓷、三彩陶代表了唐代陶器工艺的最高水平。

唐代瓷器作为商品广泛流传的海外,瓷器“自唐代始而有窑名”,这种传统习惯一直沿用的现代。

唐代瓷器造型繁多,装饰更加丰富,采用手法有绘画、刻花、印花、捏塑等,内容包括日月、花草、树木、动物、人物、建筑等。

五代时期继承了唐代的制瓷风格并有所发展,其中密色瓷为当时瓷器的最上品。

五代时期一些重要的瓷窑体系基本形成,如定窑、耀州窑、磁州窑等。

宋代制瓷业比唐代规模更大,名窑众多,工艺水平超越前代,达到繁荣的新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点内容。

它的主要标志是全国已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瓷窑体系。

影响最大的是被后世称为五大名窑的“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和“定窑”。

“汝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临汝,宋代属汝州,故称汝窑。

“官窑”一般指官方办的窑厂。

“哥窑”是因相传南宋时有兄弟二人均在今浙江省龙泉烧制瓷器,各有特色,兄所烧制的瓷器称“哥窑”弟所烧制的瓷器则称“弟窑”。

“钧窑”的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古代属钧州,因而得名。

“定窑”的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古代属定州,故称“定窑”。

宋代的瓷器不仅创造了许多优美的造型,而且在釉色的运用上,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种新的境界。

元、明、清三代,中国的瓷器仍不断有所发展。

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始于元代,成熟于明代,并成为明、清两代瓷器生产的主流。

三、在中国古代早期的工艺美术中,如果说陶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的象征,那么青铜工艺便可成为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

人类经历了原始公社时代的漫长跋涉之后,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在中国,作为奴隶社会文明标志的,是青铜工艺。

史家把奴隶制时代称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达的铸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水平,它的丰富多彩的造型和纹饰,集中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

1.什么是青铜器青铜是铜和锡铅的合金,因为红铜(纯铜)的熔点很高(1083C ),而硬度较低,加入锡,可以降低熔点(700—900C),而且增加硬度,在应用上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人类在使用铁器以前,广泛地使用青铜铸造各种器具。

2.青铜器的分类青铜器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功能上大体可分为四类:(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

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

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

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

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

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

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

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

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

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

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