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计算机电路基础2018年度下半年作业

合集下载

计算机电路基础_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计算机电路基础_随堂练习2019春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答案

,该电路的等效电阻 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6. ( 单选题 ) 把图 2-18 所示的电路用图 2-19 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 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A. 4A B. -4A C. 2A D. -2A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D 问题解析:
在图 1-5 所示电路中, 已知电流
A.
B . C.
D.
则电流 为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A 问题解析:
10. ( 单选题 ) 在图 1-6 所示电路中, 、 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11. ( 单选题 ) 在图 1-7 所示电路中, 已知
问题解析:
2. ( 单选题 ) 已知图 2-21 中的
用图 2-22 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
2-21 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C 问题解析: 3. ( 单选题 ) 把图 2-23 所示的电路用图 2-24 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 该等效 电压源的参数为( )。
为(
)。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
参考答案: B 问题解析:
9. ( 单选题 ) 图 2-8 所示电路的等效电压源电路如图 2-9 所示。则图 2-9 中
和 的值分别为( )。

华南理工计算机网络作业二

华南理工计算机网络作业二

10.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 C )2018-2019 第二学期计算机网络作业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 分,共计 40分) 1.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B )2. 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A 、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C 、硬件、程序、数据、通信信道3. 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 C )A 、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C 、语法、语义、同步4. 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 D )A )B 、主机、外设、软件、通信信道 D 、主机、程序、数据、通信信道B 、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A 、电信号传输系统 B 、文字通信系统C 、信号通信系统D 、数据通信系统 5.在星型局域网结构中,连接文件服务器与工作站的设备是(D )A 、调制解调器B 、交换器C 、路由器D 、集线器 6.在 OSI 七层结构模型中,处于数据链路层与运输层之间的是(B ) A 、物理层 B 、网络层C 、会话层D 、表示层 7.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 OSI 模型的( C )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A 、PANB 、LANC 、 MAND 、 WAND 、编码、控制信息、同步8.下列功能中,属于表示层提供的是(D)A 、交互管理 B、透明传输 C、死锁处理 D、文本压缩9.在 TCP/IP 协议簇的层次中,解决计算机之间通信问题是在( B )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 D 、应用层10.对局域网来说,网络控制的核心是(C )A、工作站 B 、网卡 C、网络服务器 D 、网络互连设备 11.使用匿名 FTP服务,用户登录时常常使用( A )作为用户名。

A . anonymous B.主机的 IP 地址C.自己的 E-mail 地址 D .节点的 IP 地址12.10Base-T 以太网中,以下说法不对的是:( C )A . 10指的是传输速率为 10MBPSB .Base指的是基带传输C. T 指的是以太网D.10Base-T 是以太网的一种配置13.在 TCP/IP 参考模型中 TCP 协议工作在:( B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 -网络层14.下列那一种软件不是局域网操作系统软件:( D )A. Windows NT Server B . NetwareC.UNIX D .SQL Server15.下列三类地址格式中 B 类地址格式是:( C )A.16.下列哪个地址是电子邮件地址:( B )A. B . CSSC@C . 192.168.0.100D . 。

2018年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真题及标准答案

2018年下半年网络管理员考试计算机与网络基础知识真题(总分:75.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75,分数:75.00)1.以下关于信息和数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通常从数据中可以提取信息B.信息和数据都由数字组成√C.信息是抽象的、数据是具体的D.客观事物中都蕴涵着信息解析:2.问卷的设计是问卷调查的关键,其设计原则不包括()。

(分数:1.00)A.所选问题必须紧扣主题,先易后难B.要尽量提供回答选项C.应便于校验、整理和统计D.问卷中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让他人无可挑剔√解析:3.在Excel的A1单元格中输入函数“=ROUND(14.9,0)”,按回车键后,A1单元格中的值为()。

(分数:1.00)A.10B.14.9C.13.9D.15 √解析:4.在存储体系中位于主存与CPU之间的高速缓存(Cache)用于存放主存中部分信息的副本,主存地址与Cache地址之间的转换工作()。

(分数:1.00)A.由系统软件实现B.由硬件自动完成√C.由应用软件实现D.由用户发出指令完成解析:5.计算机系统中,CPU对主存的访问方式属于()。

(分数:1.00)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D.哈希存取解析:6.在指令系统的各种寻址方式中,获取操作数最快的方式是()。

(分数:1.00)A.直接寻址B.间接寻址C.立即寻址√D.寄存器寻址解析:7.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和主存之间直接传送而不是由CPU执行程序指令进行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称为()。

(分数:1.00)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并行控制方式D.DMA方式√解析:8.以下关于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作用是延长磁盘的使用寿命B.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修复磁盘中的坏扇区,使其可以重新使用C.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可以对内存进行碎片整理,以提高访问内存速度D.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以提高磁盘访问速度√解析:9.若计算机中地址总线的宽度为24位,则最多允许直接访问主存储器()的物理空间(以字节为单位编址)。

【7A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计算机概论作业

【7A文】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18计算机概论作业

1、请描述述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答: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如下:1)使用单一的处理部件来完成计算、存储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储单元是定长的线性组织。

3)存储空间的单元是直接寻址的。

4)使用低级机器语言,指令通过操作码来完成简单的操作。

5)对计算进行集中的顺序控制。

6)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并规定了它们的基本功能。

7)彩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8)在执行程序和处理数据时必须将程序和数据道德从外存储器装入主存储器中,然后才能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调整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的其工作原理如下: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数据和程序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放在存储器中,存放的位置由地址确定。

控制器根据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指令序列(程序)进行工作,并由一个计数器控制指令的执行,控制器具有判断能力,能以数据结构为基础,选择不同的工作流程。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的核心思想是“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2、请描述操作系统的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功能有: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

⑴、微处理器管理功能在大型操作系统中.可存在多个微处理器,并同时可管理多个作业。

怎样选出其中一个作业进入主存储器难备运行,怎样为这个作业分配微处理器等等,都由微处理器管理模块负责。

微处理器管理模块,要对系统中各个微处理器的状态进行登记,还要登记各个作业对微处理器的要求。

管理模块还要用一个优化算法实现最佳调度规则。

把所有的微处理器分配给各个用户作业使用。

最终日的是提高微处理器的利用率。

这就是操作系统的微处理器管理功能。

⑵、内存管理功能内存储器的管理,主要由内存管理模块来完成。

内存管理模块对内存的管理分三步。

首先为各个用户作业分配内存空间;其次是保护已占内存空间的作业不被破坏;最后,是结合硬件实现信息的物理地址至逻辑地址的变换。

2018上半年华工平时作业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题

2018上半年华工平时作业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题

《 电路与电子技术 》计算题1.在图所示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

解:I 2 = 4AI 3 = I 1 + I 2 I 3 = I 1 + 4R 1 * I 1 + I 3*R 3 = 10 联立求解,得I 1 = 2A I3 = 6A2.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CC U =12V , 1B R =68kΩ, 2B R =22kΩ, C R =3kΩ,E R =2kΩ,L R =6kΩ晶体管β=60。

(其中Cbe I r 26200β+≈进行计算)。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解:(1)I BQ = (V CC - U BEQ ) / R b= (12 - 0.7)/ 68 * 103= 17µAI CQ = βI BQ= 60 * 0.17 = 10 mAU CEQ = V CC - I CQ * C R = 12 - 10* 3 = -18VU CEQ << U BEQ , 即V C < V B <V E ,晶体管工作在作在饱和区。

(2)Cbe I r 26200β+≈ = 200 + 100* 26 / 10 = 0.45kΩ ∙u A = Uo/U I = -β(R C //R L ) / (R b +r be ) = -100*0.45/ (68+0.45) = -0.66i r = U i / I i = R b +r be = 68.45kΩ o r = Uo / Io = R C = 68kΩ3.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t =0时刻合上,试求: (1)S 闭合瞬间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u L =U ;u R =0;u C =0(2)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u L =0;u R =U ;u C =U4.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2019华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

2019华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

2019华工大学网络教育《计算机电路基础》随堂练习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1.在进行电路分析时,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B.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均可以任意设定C.电压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流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D.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设定,但电压的参考方向必须根据规定进行设定参考答案:B2.对图1-1所示电压源元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3.对图1-2所示电流源元件,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A4.在电路模型中,其组成元件是()。

A.实际电路元件B.理想电路元件C.实际元件和理想元件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5.在图1-3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则电阻值为()。

参考答案:B6.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

A. 越高B. 越低C. 不变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A7.理想电压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流过理想电压源的电流()。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8.图1-4所示电路中,当增加时,电流将()。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C9.在图1-5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则电流为()。

参考答案:A10.在图1-6所示电路中,、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11.在图1-7所示电路中,已知则、两点间的电压为()。

参考答案:A12.若把电路中原来电位为2V的一点改为新的电位参考点,则改后的电路中,各点电位比原来()。

A.变高B.变低C.不变D.不能确定参考答案:B13.在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为()。

A. 1AB. 2AC. 3AD. -3A参考答案:C14.在图1-9所示电路中,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A.电压源发出功率B.电流源发出功率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发出功率D.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参考答案:B15.在图1-10所示电路中,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2018年度8 - 华工 - 计算机电路基础 - 随堂练习

2018年度8 - 华工 - 计算机电路基础 - 随堂练习

1.(单选题) 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A.-2ΩB.2ΩC.-8Ω图1-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单选题) 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阻R=40Ω,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AB()A.10ΩB.20ΩC.40Ω图2-1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2-2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

A.10ΩB.5ΩC.4Ω图2-2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2-3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的等效电阻RAB( )A.3ΩB.4ΩC.4.5Ω图2-3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2-4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Ω,则等效电阻RAB为()A.3ΩB.4ΩC.6Ω图2-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A.4ΩB.5ΩC.6Ω图2-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单选题) 用△·Y等效变换法,求图2-6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为()A.6ΩB.7ΩC.9Ω图2-6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单选题) 图2-8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RL相等,则RL为()。

A.40ΩB.30ΩC.20Ω图2-8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图2-9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单选题) 在图2-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2V,若使电流I=3A,电阻R值为()。

A.1ΩB.2ΩC.3Ω图2-10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单选题) 已知图2-20电路中的US=2V。

华南理工大学网教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

华南理工大学网教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作业

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机械制造技术根底作业1、切削用量三要素包含哪些?请分别解释它们的定义,弁说明如何计算.答: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 Vc 、进名^量f 、背吃刀量ap;切削速度Vc :主运动的速度,大多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采用回转运动.盘旋体〔刀具或工Vc = ■—件〕上外圆或内孔某一点的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如下:1000 m/s 或m/min 式中d 工件或刀具上某一点的回转直径〔 mm ;n 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 或r/min 〕.进给量f :进给速度 Vf 是单位时间的进给量,单位是 mm/s 〔mm/min 〕.进给量是工件或刀具每回转一周时两者沿进给运动方向的相对位移,单位是 mm/r . 对于刨削、插削等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的加工,虽然可以不规定进给速度却需要规定间歇进给量,其单位为 mm/d.st 〔毫米/双行程〕.对于铳刀、钱刀、拉刀、齿轮滚刀等多刃切削工具,在它们进行工作时,还应规定每一个刀齿的进给量fz ,季后一个刀齿相对于前一个刀齿的进给量,单位是mm/z 〔毫米/齿〕.Vf = f .n = fz . Z . n mm/s或 mm/min 背吃刀量ap:对于车削和刨削加工来说,背吃刀量ap 为工件上已加工外表和待加工外表的 垂直距离,单位 mmo 外圆柱外表车削的切削深度可用下式计算: dm对于钻孔工作 ap = - mm上两式中 —'"' 为已加工外表直径 mm2、刀具前角和主偏角对切削力有何影响?切削力三个分力对工「 mm--- 为待加工外表直径 mm艺系统各有何影响?答:1〕刀具前角增大,切削力减小.2〕主偏角增大,切深抗力减小,而进给抗力增大.3〕主切削力是最大切削力,直接影响机床主电机功率选择、主轴强度和刚度设计以及刀具强度设计. 4〕进给抗力直接影响机床进给系统的功率、强度和刚度的设计. 5〕切深抗力是造成让刀和细长工件变形从而引起加工形状和尺寸误差的主要原因.3、刀具切削局部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为什么?答:刀具切削材料应具备的性能: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足够的强度和韧度;高的耐热性;④良好的工艺性;⑤满足良好的经济性. 原因:在切削过程中,刀具直接切除工件上的余量并形成已加工外表.切削加工时,由于摩擦与变形,刀具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很高的温度,因此在选择刀具材料时应该要考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强度、韧度、耐热性、工艺性及经济性.刀具材料对金属切削的生产率、本钱、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刀具材料的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4、切削热是怎样产生?它对切削加工有何影响?答: 切削加工过程中,切削功几乎全部转化为热能,将产生大量的热量,将这种产生于切削过程的热量称为切削热.其来源主要有3种:〔1〕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是切削热的主要来源.〔2〕切屑与刀具前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3〕零件与刀具后刀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传入零件的切削热,使零件产生热变形,影响加工精度,特别是加工薄壁零件、细长零件和精密零件时,热变形的影响更大.磨削淬火钢件时,磨削温度过高,往往使零件外表产生烧伤和裂纹,影响零件的耐磨性和使用寿命.传入刀具的切削热,比例虽然不大,但由于刀具的体积小,热容量小,因而温度高,高速切削时切削切削温度可达1000度,加速了刀具的磨损.5、试描述积屑瘤现象及成因.积屑瘤对切削过程有哪些影响?答:在切削速度不高而又能形成连续切削,加工一般钢材或其他塑性材料,常在前刀面切削处粘着一块剖面呈三角状的硬块,称为积屑瘤.其硬度很高,为工件材料的2——3倍,处于稳定状态时可代替刀尖进行切削. 成因: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一屑接触外表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外表,两接触外表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 ,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影响: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外表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防止.6、金属切削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哪些指标用来衡量切削层金属的变形程度?由此如何减少切削变形?答:金属切削过程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如果忽略了摩擦、温度和应变速度的影响,金属切割过程如同压缩过程,切削层受刀具挤压后也会产生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晶格剪切滑移直至破裂,最终完成切削,完成切削过程. 切削层金属的变形程度指标:相对滑移£、变形系数A ho 切削变形程度主要受到前角、剪切角的影响.如果增大前角和剪切角,使e和A h减小,那么切削变形减小. 只能近视地表示切削变形程度.由于A h主要从塑形压缩方面分析;而£主要从剪切变形考虑.所以e和A h都只能近似地表示剪切变形程度.7、分别说明切削速度和背吃刀量的改变对切削温度的影响?说明高速钢刀具在低速、中速产生磨损的原因,硬质合金刀具在中速、高速时产生磨损的原因?答: 〔1〕切削速度v的影响随着切削速度的提升,切削温度将显著上升.这是由于: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切屑底层与前刀面发生强烈摩擦从而产生大量切削热;由于切削速度很高, 在一个很短的时间内切屑底层的切削热来不及向切屑内部传导,而大量积聚在切屑底层, 从而使切屑温度显著升高.另外,随着切削速度的提升,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成正比例地增加,消耗的功增大,切削热也会增大,故使切削温度上升. 〔2〕进给量f的影响随着进给量的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金属切除量增多,切削热增多,使切削温度上升.但切削温度随进给量增大而升高的幅度不如切削速度那么显著.这是由于:单位切削力和单位切削功率随增大而减小,切除单位体积金属产生的热量减少了,同时增大后切屑变厚,切屑的热容量增大,由切屑带走的热量增多,故切削区的温度上升不甚显著. 〔3〕背吃刀量ap的影响背吃刀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很小.这是由于,增大以后,切削区产生的热量虽增加,但切削刃参加工作的长度增加,散热条件改善,故切削温度升高并不明显. 切削温度对刀具磨损和耐用度影响很大.由以上规律,可知,为有效限制切削温度以提升刀具耐用度,选用大的背吃刀量或进给量,比选用大的切削速度有利.9、什么叫加工余量?确定加工余量主要考虑哪些因素?答: 加工余量是指加工过程中在工件外表所切去的金属层厚度.余量有总加工余量和工序余量之分.由毛坯转变为零件的过程中,在某加工外表上切除金属层的总厚度,称为该外表的总加工余量〔亦称毛坯余量〕;一般情况下,总加工余量并非一次切除,而是分在各工序中逐渐切除,故每道工序所切除的金属层厚度称为该工序加工余量〔简称工序余量〕.工序余量是相邻两工序的工序尺寸之差,毛坯余量是毛坯尺寸与零件图样的设计尺寸之差.影响的因素主要影响因素分单项介绍如下:〔1〕前工序形成的外表粗糙度和缺陷层深度〔Ra和Da〕〔2〕前工序形成的形状误差和〔△ x和Aw〕综上所述,影响工序的因素可归纳为下列几点:〔1〕前工序的工序〔Ta〕. 〔2〕前工序形成的外表粗糙度和层深度〔Ra+Da.〔3〕前工序形成的形状误差和gx、Aw〕o〔4〕本工序的装夹误差〔e b〕.三.确定的方法〔1〕查表修正法〔目前应用最广.〕〔2〕经验估计法〔只适用于单件、.〕〔3〕〔目前应用较少.〕10、工件定位用精基准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那么?答: 选择被加工工件的已加工面作为定位基准 ,这一基准称为定位精基准.1〕基准重合原那么;2〕基准统一原那么;3〕自为基准原那么;4〕互为基准;5〕作为定位精基准的外表应定位准确,夹紧可靠,并使夹具的结构简单.11、试分析下面三图中各定位元件所限制的自由度数.12、什么是定位?什么是夹紧?定位与夹紧的区别什么?答: 定位是指工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占有准确加工位置的过程.夹紧是指工件定位后用外力将其固定,使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定位位置不变的操作.13、加工阶梯轴如下列图,试列表制订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定位〕单件小批生产.工序用工序名和装内需 重@基准1035外胤表曲 2决左端.车右端面.打中央礼: ©35外剧去面 3 车中35外网至.30,车外同隼2%留磨刖余 量,车退月措2*04 e35外网外表,右 中央孔4央右部,车左端面,保证长度25Q.打中.孔;中30外网外表5 4①35外阅至力30.学抄网S24.留磨削左黄1军退刁桃2*0,3. 0 30推阅袤面,右 中央乱6 论健槽Q30外回宓面+左端面 7磨外黑中24 对瑞中央孔 8白毛剃 9 松脸,入库.14、试确定在批量生产条件下,下列图所示阶梯轴的加工工艺过程.材料为45钢,外表硬度要求35-40HRG 请拟定工序,定位 粗基准和精基准,工序内容,加工方法.其余,MA lx+5*根据所给条件可知,该轴为一般精度和外表粗糙度要求的普通轴,材料为 45钢,外表硬度 要求35-40HRC,所以可通过调质处理到达.因两端.20的轴颈要求同轴度0.02,所以应该 以轴线作为外圆车削加工的定位粗、精基准.毛坯可采用热轧45钢棒料,尺寸为4 40X100 经过锻造后形成.根本工艺过程为锻造 -调质处 理-粗车-半精车.其工序及相关内容如下表所示:租车外IS :分国.潴小如 的外回车到中35,中25 的外圆工划出21 .衰面粗 幅度到达R93 真它尺寸不支」1分〕 序号 工序内容 工手荷田 定位建睢 加工方法及设备1 切SST 料〔0,5分〕 锯切,银诔g 自由地〔口一5分,80 4—- ---------- Q 金 . L :,CSI e 黄长』至丐憧 f —- t 25 ■1 • 调域处理5分〕 高信箱式电阻炉1X45, 125车两端面,打中央孔其它尺寸不支t i 芳M专用车培国打中央 孔车瘁 两中央孔gw、6丰精隼外圆•倒用;将力21的外圆车到中20.外表粗糙度法到尺寸精度到达咫, 岩阶处倒角力1X45. -其它尺寸不变.〔1.5分】---------------两中央孔隼外圆,卧式车库15、选择下列图所示的摇杆零件的定位基准.零件材料为HT20Q 毛坯为铸件〔提示:考虑铸件毛坯一般具有哪些可能的缺陷〕,生产批量5000,单位:件64 I45答:毛坯为铸件,且两孔的中央距有公差,故小孔. 12不用铸出. 选择粗基准:对于同时具有加工外表和不加工外表的零件, 为了保证不加工外表与加工外表之间的位置精度,应选择不加工外表作为粗基准.. 40无外表要求,故不加工,. 40为粗基准,加工.20H7,及端面Ao 选择精基准:从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出发,同时考虑装夹方便、夹具结构简单..两孔的中央距有公差, 应选.20H7为精基准,加工.12H7,面C..B面、C面有公差,应选C面为精基准,加工B面.16、试分析钻孔、扩孔和铰孔三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并说明这三种孔加工工艺之间的联系.答:钻孔它是用钻床进行加工的,工艺过程包括:确定孔位置、样冲做标记、在钻床上装夹、根据要求选钻头.扩孔就是在前面的工艺根底上增加了一定的孔径,但是扩孔要比钻孔的孔壁外表粗糙度好.铰孔的作用在于使孔的精度与粗糙度到达生产要求,工艺过程也是在前面的根底之上的.它们之间有先后,麻花钻先加工出孔,然后再视其要求选择其它工具,再加工扩孔、铰孔.但是它们的精度要求也是不同的,要求是越来越高.17.铣削加工有何特点?主要用于加工哪些外表?答:铣削是多刃切削,切削效率高,但铣削过程是断续的,切削力周期性变化,易引起机床振动;铣削的主运动是刀具回转,无须工件高速旋转,而且铣刀可以做成各种形状和尺寸, 所以铣削可以适应各种形状和大小工件的多种外表的加工.铣削的方法主要可以加工平面、沟槽、齿槽、螺旋槽及各种曲面.18.试述零件精度和装配精度之间的关系. 答:〔 1 〕零件的加工误差累积会影响装配精度, 因此, 装配精度要求高的, 要求零件精度也高.〔2〕但零件的加工精度不但在工艺上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而且又受到经济上的制约.〔3〕有时即使把经济性置之度外,尽可能地提升零件的加工精度以降低累积误差,结果往往还保证不了装配要求.〔4〕因此就不能简单地按装配精度要求来加工,在装配时应采取一定的工艺举措.19、比照周铣与端铣、顺铣与逆铣,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应用?答:〔1〕端铣:同时工作的刀齿比拟多,铣削力波动小,工作比拟平稳;周铣:同时工作的刀齿较少,铣削力波动大,工作不够平稳.为了弥补这一缺点,圆柱铣刀一般做成较大的螺旋角. 两种铣削方式相比,端铣具有铣削较平稳,加工质量及刀具耐用度均较高的特点,且端铣用的面铣刀易镶硬质合金刀齿,可采用大的切削用量,实现高速切削,生产率高.但端铣适应性差,主要用于平面铣削.周铣的铣削性能虽然不如端铣,但周铣能用多种铣刀,铣平面、沟槽、齿形和成形外表等,适应范围广,因此生产中应用较多. 〔2〕顺铣: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如果丝杠螺母副存在轴向间隙,当纵向切削力大于工作台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时,会使工作台带动丝杠出现左右窜动,造成工作台进给不均匀,严重时会出现打刀现象.在铣削铸件或锻件等外表有硬度的工件时,顺铣刀齿首先接触工件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粗铣时,宜采用逆铣方式加工. 逆铣:可以防止顺铣时发生的窜动现象.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而刀刃开始经历了一段在切削硬化的已加工外表上挤压滑行的阶段,加速了刀具的磨损.同时,逆铣时,铣削力将工件上抬,易引起振动,这是逆铣的不利之处.20、拉削加工方法有何特点?其主要应用范围和限制如何?试分析成形式、渐成式、轮切式及综合式拉削方式所用拉刀的切削部分的设计特点.1.答:拉削的加工范围①圆孔②方孔③长方孔④六角孔⑤三角孔⑥鼓形孔⑦键槽⑧尖齿孔⑨内齿轮⑩外齿轮2.拉削特点拉削是利用一种带许多刀齿的拉刀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固定的工件,切下一层薄薄的金属层,从而使工件外表到达较高精度和光洁度的高生产率加工方法.当刀具在切削时所承受的是压力而不是拉力时,这种刀具称为推刀.推刀容易弯曲折断,长度受到限制,不如拉刀用的广泛.拉削加工与其他切削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拉削过程只有主运动〔拉刀运动〕, 没有进给运动〔由拉刀本身的齿升量完成〕,因此拉床结构简单;? 拉刀是多刃刀具,一次行程即可同时完成粗、精加工,因此生产效率很高.在大量生产时,本钱较低,特别是加工大批特殊形状的孔或外外表时,效果更显著;? 由于拉削速度低,拉削过程平稳,切削层厚度很薄,因此能提升加工精度〔可达二级〕与光洁度〔一般可达▽7以上.假设拉刀尾部装有浮动挤压环时,那么还可以提升,可达▽10左右〕;?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低. 但是拉削加工的应用也有移动的局限性,即盲孔和加工外表有挡墙的工件就不能采用拉削;拉倒的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本钱高,因此只适用于大量或成批生产.21、什么叫磨床?万能外圆磨床与普通外圆磨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万能外圆磨床上可以加工哪些类型的外表?答:〔 1 〕用磨料磨具〔砂轮、砂带、油石、研磨料等〕作为工具对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机床称为磨床.〔2〕主要区别是在万能外圆磨床上配备有内圆磨具.〔3〕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中磨削内外圆柱面、圆锥面、轴肩端面等22、试说明非回转外表加工中所用机床夹具的组成局部及各局部作用?答:组成:夹具体、定位元件或装置、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对刀块〕、夹紧元件或装置、连接元件和其它元件或装置. 〔1〕夹具体:连接夹具元件及装置,使这成为一个整体,并通过他将夹具安装在机床上. 〔2〕定位元件装置: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位置. 〔3〕刀具导向元件或装置:引导刀具或者调整刀具相对于夹具的位置. 〔4〕夹紧元件或装置:夹紧工件. 〔5〕连接元件:确定夹具在机床上的位置并与机床相连接. 〔6〕其它元件或装置:某些夹具上的分度装置、防错装置、平安保护装置等.23、加工非回转外表主要有哪些定位方式、常用哪些定位元件?答:定位方式:平面定位、“一面两孔〞定位、平面与单孔的组合定位. 定位元件:常用平面定位元件有圆柱支承、可调支承、自位支承、辅助支承.圆孔定位大都属于定心定位〔定位基准为孔的轴线〕,常用的定位元件有定位销、圆柱心轴、圆锥销、圆锥心轴等.24、说明非回转零件加工常用的夹紧机构有哪些及各自的特答:常用夹紧机构有:⑴斜楔夹紧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机械效率低,很少直接用于手动夹紧,常用在工件尺寸公差较小的机动夹紧机构中;⑵螺旋夹紧机构:螺旋升角小于斜楔的楔角,扩力作用远大于斜楔夹紧机构,结构也很简单,易于制造,夹紧行程大, 扩力较大,自锁性能好,应用适合手动夹紧机构.但夹紧动作缓慢,效率低,不宜使用在自动化夹紧装置上;⑶偏心夹紧机构:操作方便,夹紧迅速,结构紧凑;缺点是夹紧行程小,夹紧力小,自锁性能差,因此常用于切削力不大,夹紧行程较小,振动较小的场合.25、下列图所示连杆以平面3、短V形块1和支承钉2定位同时钻两孔,弁在连杆的中部进行夹紧. 试分析各定位元件限制了哪些自由度?图中的定位、夹紧是否合理?为什么?答:〔1〕平面3共限制沿Z轴移动,绕X轴、Y轴的转动〔2〕 V形块1限制沿X轴和Y轴的移动〔3〕支承钉2限制绕Z轴的转动〔4〕支承钉2定位不合理.难以保证钻孔时的壁厚均匀〔5〕夹紧力作用部位不合理.容易使连杆产生变形.26、在车床的两顶尖间车削一圆柱形工件〔如下列图〕 .加工后经检查发现有鼓形误差,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00答:可能的原因有:〔1〕工件刚度小于头、尾架的刚度;〔2〕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3〕导轨扭曲;〔4〕毛坯误差复映27、何谓工艺系统的刚度、柔度?它们有何特点?工艺系统刚度对加工精度有何影响?怎样提升工艺系统的刚度?答:1 .工艺系统刚度:指切削力在加工外表法向的分力F c与F x、Fy、Fz同时作用下产生的沿法向的变形Y系统之间的比值.即:K系统=Fc/Y系统. 工艺系统的柔度:刚度的倒数称为柔度C 〔mm/N〕,可表示为:C= 1/K系统=Y系统/F c.2.特点:工艺系统在削力作用下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导致刀刃和加工外表在作用力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于是产生加工误差.整个工艺系统的刚度比其中刚度最小的那个环节的刚度还小. 3 .影响:切削过程中力作用位置的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切削过程中受力大小变化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 .提升举措:合理的结构设计;提高连接外表的接触刚度;采用合理的装夹和加工方法.28、何谓误差复映规律?误差复映系数的含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减小误差复映有哪些工艺举措?答: 1.误差复映规律:在待加工外表有什么样的误差,加工外表也必然出现同样性质的误差. 2.含义:误差复映系数是为了衡量加工后工件精度提升的程度,值越小表示加工后零件的精度越高.3.它主要是由于系统有弹性变形.是由于加工时毛坯的尺寸和形位误差、装卡的偏心等原因导致了工件加工余量变化,而工件的材质也会不均匀,故引起切削力变化而使工艺系统变形量发生改变产生的加工误差. 4.减小误差复映的工艺举措:〔1〕.走刀次数〔或工步次数〕愈多,总的误差愈小,零件的形状精度愈高,对于轴类零件那么是径向截面的形状精度愈高.〔2〕.系统刚度愈好,加工精度愈高.29、外表质量的含义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为什么机械零件的外表质量与加工精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答:1、外表质量是指机器零件加工后外表层的微观集合形状和物理机械性能.机械加工外表质量的含义有两方面的内容:〔 1 〕外表层的几何形状特征, 其包括外表粗糙度和外表波度;〔2〕外表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包括外表层冷作硬化、外表层金相组织的变化和外表剩余应力.2、之所以说机械零件的外表质量与加工精度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是由于:一个零件的加工质量分为两局部,一是零件加工精度〔含尺寸、形状、位置精度〕,二是外表质量〔含外表粗糙度和外表变质层〕 .前者是从宏观上保证加工的零件满足设计要求,后者是说微观上所存在加工缺陷.它主要影响零件的装配精度、疲劳强度等.所以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以满足使用要求30、影响磨削加工的外表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并考虑如何降低外表粗糙度.答:影响磨削后的外表粗糙度的因素也可以归纳为与磨削过程和砂轮结构有关的几何因素,与磨削过程和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有关的物理因素及工艺系统的振动因素三个方面. 从几何因素看,砂轮上磨粒的微刃形状和分布对于磨削后的外表粗糙度是有影响的. 从物理因素看,大多数磨粒只有滑擦,耕犁作用.另外引起磨削外表粗糙度值增大的主要原因还往往是工艺系统的振动所致,增大工艺系统刚度和阻尼,做好砂轮的动平衡以及合理地修正砂轮可显著减小粗糙度值.31、什么是冷作硬化现象?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什么是磨削“烧伤〞?为什么磨削加工常产生“烧伤〞?试举例说明减少磨削烧伤及裂纹的方法有哪些?答:冷作硬化:零件在机械加工中外表层金属产生强烈的冷态塑性变形后,引起强度和硬度都有所提升的现象. 产生原因:切削〔磨削〕加工时,外表层金属由于塑性变形使晶粒间产生剪切滑移,晶格扭曲,经理发生拉长、破碎、纤维化,从而使外表层材料强化,强度和硬度提升.磨削加工时,切削力大,切削速度也非常高,去除单位体积的材料所消耗的功率,是其他切削方法的数十倍.这样大的能量消耗绝大局部转换成了热量.而磨削的体积小数量少,砂轮的导热性有相当的差, 磨削过程中有70%以上的热量都瞬时传给了工件. 在很短的时间。

2018年度8 - 华工 - 计算机电路基础 - 随堂练习

2018年度8 - 华工 - 计算机电路基础 - 随堂练习

1.(单选题) 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4V,电流I=-2A,则电阻值R为()。

A.-2ΩB.2ΩC.-8Ω图1-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1.(单选题) 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阻R=40Ω,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AB()A.10ΩB.20ΩC.40Ω图2-1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2.(单选题) 图2-2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RAB( )。

A.10ΩB.5ΩC.4Ω图2-2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3.(单选题) 图2-3所示电路中,A、B两端间的等效电阻RAB( )A.3ΩB.4ΩC.4.5Ω图2-3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单选题) 图2-4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Ω,则等效电阻RAB为()A.3ΩB.4ΩC.6Ω图2-4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A.4ΩB.5ΩC.6Ω图2-5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6.(单选题) 用△·Y等效变换法,求图2-6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为()A.6ΩB.7ΩC.9Ω图2-6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单选题) 图2-8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RL相等,则RL为()。

A.40ΩB.30ΩC.20Ω图2-8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图2-9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9.(单选题) 在图2-10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2V,若使电流I=3A,电阻R值为()。

A.1ΩB.2ΩC.3Ω图2-10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A问题解析:10.(单选题) 已知图2-20电路中的US=2V。

华工计算机网络作业及随堂练习

华工计算机网络作业及随堂练习

本次练习有2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当前页有10题,你已做10题,已提交10题,其中答对10题。

1.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特点是:A 主机与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传递数据;B 网络通信的双方都是计算机;C 各计算机制造厂商网络结构标准化;D 基于网络体系结构的国际化标准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2.计算机网络体系之所以采用层次结构的主要原因是:A 层次结构允许每一层只能同相邻的上下层次发生联系。

B 层次结构优于模块化结构。

C 使各层次的功能相对独立,使得各层次实现技术的进步不影响相邻层次,从而保持体系结构的稳定性。

D 层次结构的方法可以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实现。

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3.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综合技术的合成,其主要技术是:A 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B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C 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D 数字技术与模拟技术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4.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A 精度高B 共享资源C 可以分工协作D 传递信息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5.下面不属于网络拓扑结构的是:A 环形结构B 总线结构C 层次结构D 网状结构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C问题解析:6.以下的网络分类方法中,哪一组分类方法有误?A 局域网/广域网B 对等网/城域网C 环型网/星型网D 有线网/无线网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7.计算机网络可供共享的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是:A CPU处理能力B 各种数据文件C 昂贵的专用硬件设备D 大型工程软件答题: A. B. C. D. (已提交)参考答案:B问题解析:8.在下列各组条目中,那一组不属于只有通过计算机网络才能完成的功能?A 计算机系统间的文件传输;访问全球各地的信息和文件。

华南理工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2014

华南理工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2014

《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1.求图1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Ω解:Ω≈=+⨯=+⨯=Ω=+=+=Ω=+⨯=Ω=+⨯=75.3166061061010106244888826363acb acb ab cb ac acb ac cb R R R R R R R R图12.分析图2所示的电路图,已知R 0=60Ω,R 1=10Ω,R 2=22Ω,R 3=30Ω,R 4=4Ω,求电路中的R ab 、I 、I 1、U da 、U be 、P da ?。

解: R ade =22+10=32ΩR ace =4+30=34ΩΩ≈=+⨯=+⨯=48.1666108834323432ace ade ace ade ae R R R R RR ab =R ae +R eb =16.48+60=76.48Ω29.048.7622≈==ab s R U I U be =IR be =0.29χ60=17.4VA R U U R U I ade be s ade ae 14.0324.17221=-=-==U da =I 1R da =0.14χ22=3.08V P da =0.4312w图23.如图3(a )所示,已知R 1=4Ω,R 2=3Ω,R 3=6Ω,U s =10V 。

t=0时开关S 闭合,a换路前电路无储能。

求开关S 闭合后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12L(a)换路前解:(1)因换路前电路无储能,所以)0()0(0)0()0(====-+-+L L c c i i u u(2)作t=0+瞬间的等效电路图4-4(b )。

电容电压为0,电容相当于短路;电感电流为0,电感相当于开路。

那么Vu u u V i R u V i R u Ai i R L R c R R c 6)0()0(0)0(616)0()0(414)0()0(16410)0()0(323311====⨯===⨯===+==+++++++++12L(a)换路前+图3 4.用戴维南定理求图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已知R 1=R 3=2Ω,R 2=4Ω,R=6.67Ω。

2018年上半年华工平时作业电路及电子技术计算题

2018年上半年华工平时作业电路及电子技术计算题

《 电路与电子技术 》计算题1.在图所示电路中,求各支路电流。

解:I 2 = 4AI 3 = I 1 + I 2 I 3 = I 1 + 4R 1 * I 1 + I 3*R 3 = 10 联立求解,得I 1 = 2A I3 = 6A2.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CC U =12V , 1B R =68kΩ, 2B R =22kΩ, C R =3kΩ,E R =2kΩ,L R =6kΩ晶体管β=60。

(其中Cbe I r 26200β+≈进行计算)。

(1)计算静态值B I ,C I ,CE U (BE U =0.7V ); (2)画出微变等效电路,求电压放大倍数∙u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解:(1)I BQ = (V CC - U BEQ ) / R b= (12 - 0.7)/ 68 * 103= 17µAI CQ = βI BQ= 60 * 0.17 = 10 mAU CEQ = V CC - I CQ * C R = 12 - 10* 3 = -18VU CEQ << U BEQ , 即V C < V B <V E ,晶体管工作在作在饱和区。

(2)Cbe I r 26200β+≈ = 200 + 100* 26 / 10 = 0.45kΩ ∙u A = Uo/U I = -β(R C //R L ) / (R b +r be ) = -100*0.45/ (68+0.45) = -0.66i r = U i / I i = R b +r be = 68.45kΩ o r = Uo / Io = R C = 68kΩ3.在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 在t =0时刻合上,试求: (1)S 闭合瞬间各支路的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u L =U ;u R =0;u C =0(2)电路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各支路电流和各元件上的电压。

u L =0;u R =U ;u C =U4.电路如图所示,求各支路电流。

2018华工接口技术课后作业

2018华工接口技术课后作业

1、解释下列名词:波特率,接口,总线,EEPROM。

答:波特率:波特率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它用单位时间内载波调制状态改变次数来表示;接口:CPU和存储器、外部设备或者两种外部设备,或者两种机器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进行连接的逻辑部件(或称电路)。

它是CPU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的中转站,是CPU和外界交换信息的通道;总线: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按照计算机所传输的信息种类,计算机的总线可以划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分别用来传输数据、数据地址和控制信号;EEPROM: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

EEPROM 可以在电脑上或专用设备上擦除已有信息,重新编程。

一般用在即插即用。

2、Intel8259A的IRR、ISR和IMR寄存器作用是什么?如果这三个寄存器的值都为22H各表示什么含义。

答:中断请求寄存器 IRR:保存 8 条外界中断请求信号 IR0~IR7 的请求状态。

Di 位为 1 表示 IRi 引脚有中断请求;为 0 表示该引脚无请求。

中断屏蔽寄存器 IMR:保存对中断请求信号 IR 的屏蔽状态。

Di 位为 1 表示 IRi 中断被屏蔽(禁止);为 0 表示允许该中断。

中断服务寄存器 ISR:保存正在被 8259A 服务着的中断状态。

Di 位为 1 表示 IRi 中断正在服务中;为 0 表示没有被服务。

(1)中断请求寄存器(IRR)=22H;说明IR4有中断请求(2)中断屏蔽寄存器(IMR)=22H;说明屏蔽了IR4的中断请求(3)中断服务寄存器(ISR)=22H;说明IR4的中断请求正在被服务3、什么是DMA?简述CPU采用DMA传送的工作过程。

答:DMA称为成组数据传送方式,有时也称为直接内存操作。

(1)首先由外部设备发出DMA传送请求信号,或通过程序将DMA通道请求触发器置1;(2)如果有2个以上DMA通道请求信号有效,8237A的优先权编码器和裁决器裁决出优先级最高的DMA通道;(3) DMA通过HOLD信号向CPU发出总线请求;(4) CPU完成当前总线周期以后,回送HLDA信号,同时让出总线权;(5) DMA获取总线,驱动DACK信号有效,该信号通常用做I/O通道的片选择信号,DMA的控制信号MEMR#和I/OW#,或IOR#和MEMW#成对有效,控制存储器和I/O通道之间的数据传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下半年度《计算机电路基础》作业
1.下列3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3选1,也可全做)
①计算图1-1所示电路的(1)电压U cd 、电流I ;(2)电压U ac
图1-1电路图
②在图1-2中,先取O 点为参考点。

已知U do =U s =10V ,φa =7V ,φc =2V 。

求φb ,φd ,U bc ,U ad ,U da 的值。

图1-2电路图
1-4 I 1 = -9 A ; I 2 = 4 A ; I 3 = 5 A ; I 4 = 6 A ; I 5 = -11 A ; I 6 = -2 A 1-5 I = 1.6 A ; U ab = 17.4 V ; U cb = 13.4 V
1-6 I 1 = -2 A ;I 2 = 4 A ; I 3 = -6 A ; I S = 6 A ; U = 14 V 1-7 U ab = -0.5 V
1-8 V a = 1.5 V ; V b = 1.5 V ; V c = 0.5 V ; V d = -3.5 V 1-9 V a = -36 V ; V b = -2 V ; U ac = -28 V
③如图1-3所示,已知每个电阻元件的阻值均为10Ω,每个电阻元件上已给出了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1)求电流I 1、I 2和电压U 3、U 4。

(2)分析I 1、I 2、U 3、U 4的实际方向。

图1-3电路图
2.下列2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2选1,也可全做)
①已知R 1=2Ω、R 2=3Ω、R 3=9Ω、R 4=6Ω,求图2-1中电路的等效电阻R AB ?
图2-1电路图
答:R1与R2并联,R1//R2=2x3/(2+3)=1.2Ω R3与R4并联,R3//R4=9X6/(9+6)=3.6Ω RAB=(R1//R2)+(R3//R4)=1.2+3.6=4.8Ω
②分析图2-2所示的电路,已知R 1=R 2=8Ω,R 3=3Ω,R 4=6Ω,U S =18V,求电流I 、I 1、I 2、I 3、I 4、I 5?
R
答:R1//R2=8*8/(8+8)=4Ω,R3//R4=3*6/(3+6)=2Ω,
UAB=18*4/(4+2)=12V,UBC=18*2(4+2)=6V,
I1=I2=UAB/8=12/8=1.5A I3=UBC/R3=6/3=2A I4=UBC/R4=6/6=1A
因为I1=I3+I5,所以I5=I1-I3=1.5-2=-0.5A
图2-2电路图
3.下列2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2选1,也可全做)
①用戴维南定理求图3-1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已知R 1=R 3=2Ω,R 2=4Ω,R=6.67Ω。

图3-1电路图
②已知R 1= R 2=2Ω、R 3=3Ω、R 4=5Ω,U S =2V ,I S =2A ,用戴维南定理求图3-2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并计算电阻R 4所消耗的功率。

图3-2电路图
答: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Is 就是总电流 I=I 是X3R 、(R3+R4)=2X3(3+5)=0.75
电流方向由Is 决定
P=IXX1=R75*0.75*5=3.75W
4.下列2小题目,选择其中1题做(2选1,也可全做)
①如图4-1所示,已知R 1=4Ω,R 2=3Ω,R 3=6Ω,U s =10V 。

t=0时开关S 闭合,换路前电路无储能。

求开关S 闭合后各电压、电流的初始值。

L
(a)换路前
图4-1电路图
②如图4-2所示电路,已知:Us=9V ,R 1=3Ω,R 2=6Ω,L=1H 。

在t=0时换路,即开关由1位置合到2位置,设换路前电路已经稳定,求换路后的初始值)0(),0(),0(21+++L u i i 。

U s
1
L
图4-2电路图
答:(1)作t=0-的等效电路图4-3(b),给号方向如图所示,中于电感在直流稳定状态下相当于短路,所以换路前的电感电流为 =3A
根据换路定律得,i(O_)-i(O_)=3A (2)作一0-瞬间的等效电路图43(C 》、由此时得 =2A =-1A =-6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