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1)

合集下载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考试复习题库精编合集]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真题
12、【多选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2分]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
B、消防抢险费用
C、伤员救治费用
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
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
答案:ABCE
13、【多选题】
厂房一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五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2分]
D、二至六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
E、二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
答案:AB
9、【多选题】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2分]
A、高锰酸钾
B、硝酸铵
C、甲苯
D、洗衣粉
E、甲酸乙酯
答案:ABCE
10、【多选题】
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2分]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A、硫化钠
B、高锰酸钾
C、甲酸乙脂
D、硫磺
E、甲苯
答案:A
3、【多选题】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21),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分]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
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
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
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
E、厂房一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答案:ABCE
15、【简答题】
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4分]
解析:
(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1)现场检查权(2分)(2)当场处理权(2分)(3)紧急处置权(1分)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题: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

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

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

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

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

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

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

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

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

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说明D煤矿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应补充的内容。

2.指出D煤矿专项应急预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说明调度员乙在接到甲报告后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4.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

第二题:E招标项目为20km管道铺设施工项目。

项目作业内容主要有:挖沟、布管和焊接;主要作业程序是:挖沟、地面管道焊接、吊管入沟、沟内对管焊接、填埋。

施工期为6月1日至8月31日,属于雨季。

施工地点位于江淮丘陵地带,施工现场地表最大黻达220。

管沟开挖尺寸为:深2.6m、上部宽2.5m、底部宽2.1m。

管道规格为:直径1016mm、壁厚17.5mm、长12.3m,重量为5.3t。

F公司计划参与该项目的投标。

2008年注安考试试题_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含答案)

2008年注安考试试题__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含答案)

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 ,共有8 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 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 号、4 号和6 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 年3 月14 日12 时18分,仓储区4 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 分钟后,6 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 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 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 、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 号库房存放硫磺15t、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 人死亡、36 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 2 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 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 分,每题2 分,1~3 题为单选题,4~7 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 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

演讲稿班级:2010级国防社会系金融班五四的火,点燃了你和我!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生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醒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时光匆匆,九十三次花谢花开,叶绿叶黄,一代代华夏儿女前仆后继,走过艰难困苦,走过曲曲折折,终于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新中国!处在祥和安乐的生活之中,我们怎么敢忘记他们,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热血!“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面对遍体鳞伤的九百六十万平方米国土,他们勇敢地走出校园那天堂般的生活圈子,勇往直前,痛诉卖国求荣,痛诉肆无忌惮的疯狗帝国,强烈要求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同学们,咱们今日的辉煌离不开他们昨日吃苦耐劳的拼搏,咱们今日的自由离不开他们昨日不屈不饶的反抗,咱们今日的和谐离不开他们不畏强暴的勇气,他们热情奔放,他们崇尚自由,但他们更喜欢华夏儿女有自己的家园!有了他们,有了爱国主义,今天的祖国才能如此繁荣富强。

五四的前辈们,你们的精神铭记在我们的心里,你们的希望就是要我们富强,而你们的遗憾我们还在努力!五月的季节,鲜花告诉我你怎样走过,五月的季节,终于迎来这欢聚的时刻,五月的季节让我们铭刻每一张笑脸,五月的季节,让我们热烈欢迎五四青年节的到来!让我们手拉着手,心连着心,在神州大地上,一起保护我们历经风雨的母亲吧!历史长河,大浪淘沙,走过的是时光,遗失的是青春年华,沉淀的是爱国主义!五四的火炬万丈光芒,照亮一代代青年人的前程,带上五四耀眼的光环,我们一路走来无风无浪!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芽,如利刃之新发,同学们!就让初春花更艳,朝阳更温暖,新芽更茁壮,刀刃更锋利吧!!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九十三个年月就在举手投足间飞过,民主与科学造就了今天的灿烂辉煌,可我们还没有胜利啊!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依旧需要我们青年一代,隔海相望,我和你一样遗憾!但请相信,我们在努力,我们在进取,奇迹般的准备总有奇迹般的胜利!因为五四的火,早已点燃了你和我!!。

2008安全管理真题及解析

2008安全管理真题及解析

2008年度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管理知识》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A.交通伤害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冒顶片帮参考答案:A参见教材:P1222.本质安全中的()动能是指。

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B.行为—安全C.故障—安全D.控制—安全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63.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34.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A.物质的物理特性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485.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参考答案:A参见教材:P20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A.因果连锁理论B.系统安全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14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综合治理强调的是()。

A.抓住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B.强化责任,落实企业自主管理C.重在执法,完善法规标准建设D.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参考答案:D参见教材:P238.某化工厂新建一套80万t/年乙烯装置。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应由()组织制定与该项目相适应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工艺工程师B.安全工程师C.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D.工艺和设备技术人员参考答案:C参见教材:P639.某化工漆料仓储公司是储存硝基类、醇类和苯类稀料的专业仓储公司。

事故案例2008A参考答案

事故案例2008A参考答案

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统一考试模拟试题《事故案例》参考答案第一题答案:1.(9分)(1)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的有关要求(3分)。

(2)此起事故的调查应由企业所属市主管部门组织;(3分)(3)调查组主要成员应是由该市安全监管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3分)2.按以下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进行调查:(8分,每答对1个要点给1分)事故现场处理;物证的搜集;事故事实材料的收集;证人材料的收集;向被调查者搜集材料,对证人提供材料进行考证;现场摄影;绘制事故图。

3.事故调查组的主要职责:(8分)查明事故原因、过程、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2分);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2分)确定事故性质和责任;(1分)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1分)检查控制事故的应急措施是否落实;(1分)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1分)第二题答案:第1小题答案:1.机械伤害(1分)(2分,以下4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但累计不超过2分)(1)绞缠与卷咬:各类纺织机械,车床、钻床及通风机等未防护或防护不严密的联轴节、传动轴、离合器、做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和机架、齿轮传动或皮带传动啮合部位的夹紧点等。

(2)夹挤与冲压伤害:打包机等(3)刺割伤害:开幅机、缝纫机的割伤、针刺等;(4)刮碰、撞击:运料手推车过快或拐弯过猛不慎与机器相撞或撞击他人等。

(5)使用砂轮机人员肢体与砂轮意外接触而被旋转砂轮磨削的伤害。

2.触电(1分)(2分。

以下2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共计2分)(1)触电:变配电室、配电线路、车间配电箱、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各种电气拖动设备、移动电气设备。

(2)雷击:厂房、变配电电气设备、烟囱等。

3.物理性爆炸(1分)(2分,以下3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累计不超过2分)○1.锅炉;○2.空压机储气罐及分汽缸;○3.气瓶;○4.汽蒸锅、染色机。

4.起重伤害(1分)(2分,以下2条有一条即可得一分)(1)电动葫芦;○2.电梯。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带答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带答案)

2008安全生产管理知识考试真题考试注意事项:一、本考试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第二部分为多项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客观评分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卡,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卡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 )。

A.交通伤害B.机械伤害C.起重伤害D.冒顶片帮2.本质安全中的( )动能是指。

当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或损坏时,仍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A.失误—安全B.行为—安全C.故障—安全D.控制—安全3.危险度表示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它是由( )决定的。

A.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系统本质安全性B.本质安全性与危险源性质C.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D.危险源的性质与发生事故的严重性4。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8218-2000),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是( )。

A.物质的物理特性B.物质的比重及数量C.物质的密度及数量D.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5.依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安全概念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发生伤亡事故就是安全B.安全是一个相对的概念C.当危险度低于可接受水平时即为安全D.安全性与危险性互为补数6.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

A.因果连锁理论B.系统安全理论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7.我国安全生产方针中的综合治理强调的是( )。

A.抓住重点,遏制重特大事故B.强化责任,落实企业自主管理C.重在执法,完善法规标准建设D.标本兼治,重在治本8.某化工厂新建一套80万t/年乙烯装置。

2008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2008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试卷及答案

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

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全卷共五大题,共100分。

其中第一、二大题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和多选题),第三、四、五大题为主观题。

单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多选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第一题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t、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答案】B【解析】氧化剂包括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镁、超氧化钠等。

高锰酸钾,又称过锰酸钾,俗称灰锰氧、PP粉,它属最强氧化剂之一,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更强,可以用做消毒剂和漂白剂,和强还原性物质反应会褪色。

甲酸乙脂和甲苯属于易燃液体。

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生产安全管理中工艺设备安全管理中的“三防”措施?A、防渗漏B、防爆炸C、防火D、防祸害人答案:D2、工厂领导班子在进行安全工作时,不应该考虑下列哪个方面?A、安全设备的运行B、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C、生产工艺的安全性D、企业规模答案:D3、企业安全管理中的生产安全是指?A、涉及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危险及其预防措施B、企业内部一切的安全管理C、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的安全D、公司经营状况答案:A4、人体烧伤的成因是由于哪些因素的综合作用?A、燃烧物、热传导、热辐射和火焰温度B、热导、热传导、热对流C、钢渣、煤渣、机械切削油D、气体浓度、酸碱度、电磁辐射答案:A5、下列未见得为生产安全行为规范的是?A、生产人员不得操作未经培训的机器设备B、未经授权不得随意进入机房、变电室等高压场所C、按照制度规定,不允许未经加工的半成品出厂D、安全教育培训由专人负责,无需把安全教育纳入工作例会答案:D6、危险货物包装的基本要求是?A、耐震、防潮、防晒、防腐,易保存易运输B、按照国家标准C、包装应符合运输和装卸要求,便于运输和,装卸D、包装应见底可封,且包装规格和标识应符合国家标准答案:C7、在已建成的危险化学品(气)生产、储存场所发生火灾爆炸时,应考虑下列哪些因素?A、在有人员被困或受伤的情况下,千万不能强行进入危险场所B、未断电时不得用水进行灭火C、禁止使用易燃、易爆物品进行灭火D、队伍、装备、预案、管理四手准备答案:D8、关于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气体的燃烧具有明亮的火焰B、在生产中需要储存和使用大量气体,应严格掌握其危险性C、气管内直径越细,吸入等量气体时阻力越小D、倒车或曲线等造成气压变化的动作不应向装有气瓶的车辆靠拢答案:C9、在工作场所安全管理中,安全标志有什么作用?A、用以做到安全警示和提高警惕性B、减轻工资支出C、规定了安全部门的权力D、提高工作效率答案:A10、用人造草坪作运动场,应当注意下列哪两点?A、施工质量与人工要求B、产品质量及安全技术性能要求C、环境与公共卫生要求D、实施和场地要求答案:B、C二、简答题1、化学品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答:安排有清晰的应急救援措施。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试卷真题及独家分析DOC

2008年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技术试卷真题及独家分析DOC

2008年安全生产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必作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是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之一。

下列危险部位中,属于这种危险部位的是( )。

A.金属刨床的工作台与床身B.锻锤的锤体C.传动皮带与皮带轮D.剪切机的刀刃2.在机械行业,存在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等多种危险、危害因素。

起重机操作失误导致的撞击属于( )危险、危害因素。

A.物体打击B.机械伤害C.高处坠落D.起重伤害3.预防机械伤害包括实现机械本质安全和保护操作者及有关人员安全等方面的对策。

实现机械本质安全的主要措施包括:①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的危险部位;②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的危险部件的次数;③提供保护装置或个人防护装备;④消除产生危险的原因等。

实施上述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A.②—①—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②—①—③D.①—③—②—④4.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包括本质安全、失效安全、定位安全、机器布置、机器安全防护装置等项技术。

每项技术又包含若干项安全措施。

设计中把机器的危险部件安置到不可能触及的位置的做法属于( )技术。

A.失效安全B.定位安全C.机器布置D.机器安全防护装置5.煤气发生炉产生的煤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有爆炸危险。

因此,当水煤气、半水煤气的含氧量达到( )%时必须停炉。

A.0.1B.1C.5D.106.乙炔气体具有爆炸极限范围宽、爆炸下限低、点火能量小的特点,极易导致火灾爆炸事故。

乙炔站房内的电器必须应用( )型电器。

A.防尘B.防水C.防火D.防爆7.起重机械是一种间歇动作的机械,需要经常启动和制动。

提升机构的制动器既是起重机械的工作装置又是起重机械的安全装置。

制动器的作用是( )。

A.支持、制动、落重B.支持、制动、提升C.平移、制动、落重D.支持气提升、落重8.手工电弧焊的触电事故比较多见,而且多发生在更换焊条的操作中。

2008年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2008年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2008年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70分)1.根据《刑法》,违反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A.三年B.四年C.五年D.六年2.根据《行政处罚法》,违法行为在()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与行政处罚。

A.一年B.两年C.三年D.四年3.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A.二百人B.三百人C.四百人D.五百人4.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方可上岗作业。

A.特种作业操作级别证书B.特种作业操作注册证书C.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D.特种作业操作认证证书5.《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从而保证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如下哪些知识或技能是法律要求:a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b熟悉有关的安求:a设计、b制造、c安装、d使用、e检测、f维修、g改造和h报废。

A.abcdefgB.abcdefghC.abcdegD.abcefg8.根据《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提出如下哪些资金投入或安全费用的要求:a安全生产条件必需的资金投入;b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经费;c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d安全生产培训经费; e从业人员的工伤保险费。

A.abcdeB.abcdC.abdeD.abce9.《安全生产法》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

A.管理能力B.安全技能C.安全资格D.生产组织能力10.《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一条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制度。

因此,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8年 含答案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真题2008年 含答案

2008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本试卷均为案例分析题(要求:分析合理,结论正确。

)第一题×月×日16时48分,某县城关镇西街居民陈某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7人死亡,轻重伤18人。

爆炸波及73户,严重损坏房屋 141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2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

该县外贸中转站电工陈某(停薪留职),县十五里店乡外贸经营处退休干部何某、十五里店乡冯湾村村民李某等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

村民李某将430kg 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等称量好后,叫工人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

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

2.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2h 的制鞭炮技术。

3.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

4.没有防火防爆设施。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其中1~2题为单选题,3~7为多选题)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依法设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向国务院质检部门申请领取( )。

A.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B.危险化学品生产资格证C.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证D.危险化学品生产准购证E.危险化学品生产质量证2.这起事故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构成( )事故。

A.一般B.较大C.特别重大D.重大E.特大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真题

三、案例分析题(一)1、施工单位质鼍评定中的错误做法: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正确做法:台背回填应作为分项工程,挖台阶与填土不应作为分项工程。

2、地基处理的验收不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

理由:隐蔽工程是指为下道工序施工所隐蔽的工程项目,隐蔽前必须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由施丁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并请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代表参加.必要时请设计人参加,检查意见应具体明确,检查手续应及时办理,不得后补。

须复验的要办理复验手续,填写复验13期并由复验人做出结论。

3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以及改正。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

com)(1)错误做法: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

正确做法:台背填筑应采用透水性材料填筑,优先选用砂砾类土,如砂砾、碎石、碎石土等,并有一定的级配。

(2)错误做法: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正确做法:挂牌划线施工,每层填筑均照相并与检测资料一并保存。

(3)错误做法:分层松铺厚度30cm。

正确做法:分层松铺厚度宜小于20cm。

4、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的病害是:构造裂缝、桥头跳车。

(二)1、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第一条中,还应补充的基本原则:早喷锚、勤量测。

2、施工组织设计中第二条的错误做法及改正:(1)错误做法:进洞50m左右后,开始做洞口工程。

正确做法:掘进前应先做好隧道洞口工程,做好洞口边坡、仰坡及天沟、边沟等排水设施,确保地表水不危及隧道施工安全。

(2)错误做法:支护面至开挖面的距离拟定为10m。

正确做法:洞内支护,宜随挖随支护,支护至开挖面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4m。

3、本隧道可能遇到的不良地质情况及危害:石灰岩、页岩、泥灰岩等可溶性地层,当有充水的溶槽、溶洞或暗河等与隧道相连通时可能会造成水害。

4、左线隧道接长度划分属于中隧道。

来源:理由:隧道按照长度分为特长隧道:L>3000m。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

2008年安全工程师考试(安全生产技术)真题

2012.06.10安全责任全员承诺制度1 方针、目标、理念1.1方针:以人为本,持续改进,安全发展,强企富民。

1.2 目标:不发生等级事故,不发生污染事故,不危害员工健康。

1.3 理念: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规范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镇江江南化工有限公司全体员工。

3 承诺依据安全生产相关法规和标准,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相关文件。

4 承诺通则4.1 坚决遵守囯家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4.2 维护化工园区整体安全,做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应急措施工作。

4.3 落实本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全员参与安全标准化,并做到“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安全制度,规范安全行为,确保安全生产”。

4.4 立足全员预防,杜绝重大事故隐患;强化法制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素质;强化现场管理、规范安全行为;强化安全投入,提升本质安全。

4.5 推行“一岗双责制”,即履行岗位职责和安全职责,将安全标准化的各项措施真正落到车间班组。

4.6 分四个层面落实安全职责承诺,即公司领导层、车间(部门)管理层、岗位操作工层和三级安全员。

5 各级承诺提要5.1 公司领导层5.1.1总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履行《安全生产法》六项安全生产职责:健全安全责任制;组织制定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投入;督促检查安全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事故。

5.1.2 生产副总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负责定期召开公司安全会议;组织公司级安全大检查;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隐患整改;督促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督促实施全员安全教育和考核;参与制订重大危险因素评估和预防措施;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5.1.3 技术副总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审查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建设项目“三同时”等安全技术工作;组织检查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的可靠性;负责制定新工艺、新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参与重大事故调查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一、某储运公司仓储区占地300m×300m,共有8个库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货物。

3年前,该储运公司未经任何技术改造和审批,擅自将1号、4号和6号库房改存危险化学品。

2008年3月14日12时18分,仓储区4号库房内首先发生爆炸,12分钟后,6号库房也发生了爆炸,爆炸引发了火灾,火势越来越大,之后相继发生了几次小规模爆炸。

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发现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没水,随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点,并立即展开灭火抢险救援行动。

事故发生前,1号库房存放双氧水5t;4号库房存放硫化钠10t、过硫酸铵40t、高锰酸钾10t、硝酸铵130t、洗衣粉50t;6号库房存放硫磺15、甲苯4t、甲酸乙脂10t。

事故导致15人死亡、36人重伤、近万人疏散,烧损、炸毁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学物品等,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1.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剂的是()。

A.硫化钠B.高锰酸钾C.甲酸乙脂D.硫磺E.甲苯2.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0),关于该仓储区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B.4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C.6号库房构成重大危险源D.仓储区构成重大危险源E.仓储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A.氧化剂与还原剂混存发生反应B.库房之间安全距离不够C.硝酸铵存储量达130tD.高锰酸钾存储量达10tE.库房管理混乱4.甲苯挥发蒸气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A.甲苯蒸气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B.环境相对湿度超过50%C.开放空间D.点火源E.受限空间5.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下列物质中,目前在我国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有()。

A.高锰酸钾B.硝酸铵C.甲苯D.洗衣粉E.甲酸乙酯6.该仓储区应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A.安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B.仓库内使用防爆电器C.安全巡检措施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E.违章处理措施7.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下列应计入该起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的包括()。

A.火灾爆炸中毁损的财产B.消防抢险费用C.伤员救治费用D.周边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费用E.库房员工因工伤歇工工资二、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六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

厂房一层是裁床车间,二层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三至六层是成衣车间。

厂房一层原有4个,后2个门被封死,1个门土锁,仅留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

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

半年前,在厂房一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了一个临时库房。

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保险丝经常烧断。

为不影响生产,电正用铜丝代替临肘库房内的总电闸保险丝。

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出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

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

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层。

当时,正在二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二至六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一层人员全部逃出。

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一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6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3题为多选题)。

1.此次火灾发生初期,作为企业负责人的厂长应优先()。

A.保护工厂财物B.组织员工疏散C.保护员工财物D.查找起火原因E.保护工厂重要文件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此次事故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E.轻微事故3.关于此次事故中逃生时受伤的员工是否应定为工伤的问题,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应该定为,因工作受伤B.不应定为,不是因工作受伤C.是否定为,由厂工会认定D.是否定为,由厂领导决定E.是否定为,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裁定4.对本案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列整改措施中,该厂应该采取的有()。

A.保证上下楼梯通道畅通B.确保人员出入通道不少于两个C.加强员工灭火技能培训D.电工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并持证上岗E.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5.该厂存在的下列现象中,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有()。

A.库旁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铜丝代替B.厂房内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杂物C.厂房的三层至六层是成衣车间D.二至六层有401名员工同时工作E.二层以上各层存放可燃物6.下列关于该厂安全管理现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员工缺乏应急救援常识B.楼房不适合作为生产服装的厂房C.安全管理混乱D.发现的事故隐患没有及时整改E.安全教育培训落实不到位7.厂房一层火灾失控时,对正在五层工作的员工来说,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有()。

A.在本层负责人的组织下灭火B.搬运身旁附近的财物C.察看火情,设法逃生D.无法立即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待救援E.逃生时尽量不要直立行走8.此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间接原因包括()。

A.厂房一层内设置临时库房B.厂方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员工自救能力差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E.厂房一层只有1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三、某企业有玻璃器皿生产车间。

该企业的玻璃器皿制造分为烧制玻璃熔液、吹制成型和退火处理三道主要工序,烧制玻璃溶液的主要装置是玻璃熔化池炉。

烧制时,从炉顶部侧面人工加入石英砂(二氧化硅)、纯碱(氢氧化钠)、三氧化二砷等原料,用重油和煤气作燃料烧至1300-1700℃,从炉底侧面排出玻璃熔液。

玻璃器皿的生产车间厂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顶是水泥预制板。

厂房内有46t玻璃熔化池炉1座,炉高6m,炉顶距厂房钢制房梁1.7m,炉底高出地面15m。

距炉出料口3m处是玻璃器皿自动吹制成型机和退火炉。

煤气调压站距厂房直线距离15m,重油储罐距厂房直线距离15m。

房内有员工20人正在工作。

由于熔化池炉超期服役,造成炉顶内拱耐火砖损坏,烈焰冲出炉顶近1m,炉两侧的耐火砖也已变形,随时有发生溃炉的可能。

2008年6月11日,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进行监督检查时;发现该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当即向企业发出暂时停炉、停产的指令。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本案中,当地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时行使了《安全生产法》赋予的哪些职权?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1992)的规定,指出该车间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4.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四、总部位于A省的某集团公司在B省有甲、乙、丙三家属企业。

为加强和规范应急管理工作,该集团公司委托某咨询公司编制应急救援预案。

咨询公司同感哦调查、分析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完成了应急救援元起草工作,提交到集团公司会议上进行评审。

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的意见是:(1)集团公司和甲、乙、丙三家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组织指挥结构上应保持一致;(2)集团公司有自己的职工医院和消防队,应急救援时伤员救治要依靠职工医院,抢险力量队伍要依靠集团公司消防队;(3)周边居民安全疏散,应由集团公司通知地方政府有关部寻由地方政府组织实施;(4)应急救援预案中因部分内容涉及集团公司商业秘密一应急救援预案不对企业全体员工和外界公开,只传达到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5)应急救援预案要报A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近期,该集团公司完成了一套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计划。

该计划设计的演练内容为:(1)打开液氨储罐阀门,将液氨排到储罐的围堰内;(2)参演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关闭阀门,将围堰内的液氨进行安全处置;(3)救出模拟中毒人员。

2008年3月6日,集团公司在甲企业进行了应急救援实战演练,演练地点设在甲企业的液氨储罐区。

为保障参演人员、控制人员和观摩人员的安全,集团公司事先调来乙企业全部空气呼吸器、防毒菌具、。

防爆型无线对讲机和监测仪器,同时调来集团公司消防队所有的水罐车、泡沫车和职工医院的救护车辆。

演练从10点钟开始,按照事先制订的演练计划进行:10点20分氨气扩散到厂区外,由于演练前未组织周边群众撤离,扩散的氨气导致两名群众中毒:10点30分,抢救完中毒群众后,演练继续按计划进行。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2分):1.指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时,集团公司领导意见中的不妥之处,说明正确的做法。

2.指出本案的应急救援演练中存在的问题。

3.结合本案,简述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五、某煤炭开采企业地面辅助生产系统有维修车间、锅炉房、配电室、油库、办公大楼和车库等。

在维修车间,除机械加工设备外,还有1台额定起重量1.5t、提升高度2m的起重机,气焊用氧气、乙炔气瓶各5个。

燃煤锅炉房有出口水压(表压)0.12MPa、额定出水温度130℃、额定功率28MW 的锅炉2台。

油库有1个储量为7的汽油储罐及配套加油设备。

办公大楼内安装载人电梯2部。

该企业有员工通勤大客车1辆。

2007年7月5日10时,电工甲在维修车间进行电气维修。

10时30分,车工乙开完会,准备使用机床时发现没电,于是来到电气开关柜前,发现开关柜门开着,没有停电作业警示,就接通电源,造成电工甲触电死亡。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26分):1.根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指出该企业现有设备中哪些属于特种设备。

2.该企业是否应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如是,说明该企业申领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如否,说明理由。

3.说明此次事故调查组的成员构成。

4.写出此次事故的事故调查报告概要。

2008年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参考答案一、答案1.B2.D3.A4.AD5.ABCE6.ABD7.ABCE二、答案1.B2.A3.A4.ABCD5.AB6.ACDE7.CDE8.ABCE三、答案1.(满分4分,每答对1点得2分,最多得4分)。

(1)现场检查权(2分)(2)当场处理权(2分)(3)紧急处置权(1分)2.(满分6分,按得分点给分,最多得5分。

)(1)设备设施缺陷:熔化池炉老化(1分),炉顶部损坏(1分),两侧耐火砖变形(1分),炉顶离房顶钢梁1.7m(太近)(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