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和词义优质课件
现代汉语讲义-词汇-语境和词义
现代汉语讲义-词汇-语境和词义目的要求1.掌握语境的分类2.掌握语境的作用一、语境的分类语境指语言环境,有小语境与大语境之分,小语境指上下文语境,大语境则指情景语境。
(一)上下文语境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例如:——你好!吃饭了吗?(问候语)——哼,你好!(讽刺)(二)情景语境1.情景语境内容(1)交际双方的性别、年龄、性格、职业、身份等。
(2)交谈的话题。
(3)交谈的时间、场合等。
(4)双方生活的时代背景。
(5)双方所使用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青年流行语的某些词语其使用频率(说/不说/偶尔说)与说话人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有密切关系。
有些流行语的使用频率与交际场合有关:2.上下文语境与情景语境的关系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影响。
情景语境越具体,上下文语境的作用就越小;反之,情景语境越少,上下文语境的作用越大。
日常会话情景语境比较具体,所用词语简短;小说、剧本的作者与读者不在同一具体语境中,多用上下文语境来补偿。
二、语境的作用(一)根据语境解释词义1.直观法(指示法)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2.语境设计法例如:果然(下雨)/终于(买书)3.根据语境确立多义词的义项,并使词义单一化。
(涉及第四节多义词)(1)搭配对象不同,义项不同。
【打】①打门/打鼓--撞击;敲击。
②打碗/打鸡蛋--器皿、蛋类因撞击而破碎。
③打架/打援--殴打;攻打。
④打官司/打交道--发生与人交涉的行为。
⑤打墙/打坝--建筑。
⑥打刀/打烧饼--制作(器物、食品)。
⑦打卤/打糨子:搅拌。
⑧打包裹/打铺卷--捆。
⑨打毛衣--编织。
⑩打蜡/打格子--涂抹;画。
(11)打井/打开盖子--涂抹;画。
(12)打伞/打灯笼--举;提。
(13)打雷/打电话--放射;发出。
(14)打介绍信--付出或领取证件。
(15)打旁杈--除去。
(16)打水/打粥--舀取。
(17)打油;打车票--买。
(18)打鱼/打鸟--捉。
(19)打草/打柴--割。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专题复习课件《词义和语境》(共40张PPT)
(6)他今天穿的衣服是深色的。 颜色浓
7
(三)比喻义: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 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1)风浪 本义: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 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可用在好的方 面,也可用在不好的方面。
如:发动、保护、写作、年代、结果等。 12
1、把下列词语按感情色彩分类。
1、遇到 2、坚强 3、纯真 4、奸诈
5、气急败坏 6、武断
7、傲慢
8、样子 9、络绎不绝 10、神机妙算
11、欣欣向荣 12、无缘无故
褒义词:2、3、10、11
了胜利的曙光。
(5)赤裸裸
如:资本主义社 会,人和人之间
本义: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是赤裸裸的金钱
比喻义:比喻毫无遮拦掩饰。 关系。
9
练习:
1、比较“门户”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 选择正确的解释。
门户 A、门的总称;(基本义) B、家;人家;(引申义) C、比喻出入必经的要地。(比喻义)
⑴渤海湾素来号称北京的门户,有这条长链
子挂在门上,门就锁得又紧又牢。( C) ⑵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A) ⑶他私下里想让四小姐和阿萱自立门户。(B)
10
2、指出下面“新”“深”“发”每次出现的意思。
星期天早晨,我从梦中醒来,外面阳光明媚,我打开窗
户,深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放眼望去,发现窗外深黄色的
菊花开得正艳,生命多么美好!
D、好个国民党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 西!
17
5.第五节语境和词义
(二)两种语境的相互影响: 两种语境共同产生影响; 两种语境此消彼长(日常交际、文学作品)。
二、语境和词义
1.根据语境揭示词义。 ①释义中的“指示法”,就是使词义直接在 情景语境中获得解释。 ②词义的概括离不开上下文语境。根据上下 文语境解释词义是“因文定义”,而不是“望 文生义”。 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 鄙,未能远谋。”遂入见。 ——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两种语境 (一)语境即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和情 景语境。 1.上下文语境:与一个词有关的前后词语或者 一句话前后的语句。 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例: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飞,飞入芦花看不见。
2.情景语境:言语交际中的人物、背景,包括 时间、地点、具体背景、社会环境、交际对象及 辅助性的交际手段等。 例:(在两个朋友之间)有钱吗? (在深夜僻静无人处)有钱吗? 例:(对中国人)——吃过了吗? ——吃过了/没有。 (对西方人)——吃过了吗? ——吃过了/没有。
4.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①墙:砖、石或土砌成的房屋周围或中间起间隔作 用的建筑体。 用的建筑体。 +[完成 完成] 完成] 刷墙(+[完成]) 砌墙(-[完成]) ②书:装订成册的著作。 装订成册的著作。 翻书( +[完成 完成] 写书( 完成] 翻书( +[完成]) 写书(-[完成]) 有鳍和脊椎、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卵生动物。 ③ 鱼:有鳍和脊椎、生活在水中的一种卵生动物。 他喂鱼(+[活 他吃鱼( 他喂鱼(+[活]) 他吃鱼(-[活]) 语境使词义增添新的义素, 语境使词义增添新的义素,这些义素并不是该词 固有的。 固有的。
理解文章的语境与作者意图课件
理解文章的语境与作者意图课件在我们阅读和理解一篇文章时,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每个字都认识,每句话都能读懂,但却无法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思想和作者的真实意图。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没有深入理解文章的语境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课件将带您一起探索如何准确地理解文章的语境与作者意图,从而提升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语境的重要性什么是语境?简单来说,语境就是文章所处的语言环境,包括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目的、读者对象等因素。
它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框架,为文章中的每一个词句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比如,当我们看到“这个苹果真甜”这句话,如果不考虑语境,我们可能只能理解到表面的意思,即这个苹果的味道是甜的。
但如果放在一个孩子在果园里第一次品尝到新鲜苹果的语境中,这句话可能还包含着孩子的惊喜和快乐;如果放在一个商家在推销苹果的语境中,这句话可能就是在强调苹果的品质好,以吸引消费者购买。
语境对于理解文章的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词句的歧义,让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语境还能够让我们体会到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态度,使我们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作者意图的探寻作者在写作时,总是带着一定的目的和意图。
了解作者的意图,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方向和重点。
作者的意图可能是为了传达信息,比如在科普文章中,作者的意图就是向读者介绍某个科学知识或现象;也可能是为了表达观点,例如在议论文中,作者通过论证来阐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还可能是为了引发情感共鸣,像在抒情散文中,作者借助文字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情绪。
那么,如何探寻作者的意图呢?首先,我们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和开头入手。
标题往往能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主题,开头部分则常常会揭示作者写作的初衷。
其次,我们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和论证逻辑。
作者为了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达到写作目的,会采用一定的结构和论证方法,通过分析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
现代汉语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语境是其简称。 语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句 (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 杜鹃:山上的杜鹃开了。 树上的杜鹃叫了。
• 词的一种解释应能在相当多的上下文语境中 适用,没有这种概括性,就会产生随意性。 句子是最直接的语境。 • 别吹了。 • 他又在拍了。
普通话吸收方言词的原因
• 其一是有些东西是该方言区特有的。
• 蕹菜、洋桃、靰鞡。
• 其二是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 。 • 噱头 、龌龊、鱼腩
• 其三是有些方言词可以表示特 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色彩。
• 瘪三、弄堂、货色
对港台方言词的吸收
• 吸收港台方言词的深层心理基 础是崇尚心态和趋新意识。 • 收银台、买单、新登场
2.结构的凝固性
• 成语的结构形式一般是定型的、凝固的。 它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不 能任意变动词序或抽换、增减其中的成分。
• 首先是词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 其次是语素定型,不能随意调换。
• 再次是字数固定,不能随意增减。
(二)成语的来源 1.神话寓言
• 掩耳盗铃、狐假虎威、画蛇添足、自相矛盾、女娲 补天、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追日
•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中 只使用一个义项。 • 打酱油、打铁、打格子、打伞
• 语境也可以分化同音词。 • 仪表:仪表堂堂、仪表测试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 词义具有概括性,但是词义又可以指整类 事物中的某些个或某一个个体,什么时候 指整类,什么时候指个别成员,由语境决 定。 •马
• 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 其中的某一部分。 • 角球、扣球
《词义和语境》课件
分类和区分
词义可以根据概括性、具体 性、抽象性等特点进行分类 和区分。
词义构成
举例说明词义构成的不同方 式和变化。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1 语境的作用
语境可以改变词义的解释 和理解。
2 限制与扩展
语境对词义的范围和应用 有着限制和扩展作用。
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例子,说明语境 如何改变词义的引申和含 义。
3
歧义
说明歧义如何由词义和语境互动产生,并给出处理歧义的建议。
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课件,你应该对词义和语境的概念、构成和相互关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并能应用在语言的理解和应用中。
《词义和语境》PPT课件
《词义和语境》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词义和语境的概念、构成、相互关系, 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它们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什么是词义和语境
词义是词汇在不同上下文中的含义和解释,而语境则是指词汇所出现的具体环境和语境。它们在理解和使用语 言时起着关键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词义的构成与分类
构成因素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相互作用
词义和语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语言的含义和表达。
平衡与统一
了解如何平衡和统一词义和语境,以确保准确的语言交流。
例子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词义和语境如何共同作用于语言表达的理解。
词义和语境的案例分析
1
词义变化
通过具体例子,展示词义如何根据语境改变。
2
多义性
解释词义多义性对语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准确的理解。
现代汉语第四章第五节词义和语境
例如某女学生宿舍正传阅着一本世界名著 《飘》,一位同学着急地对阅读者叫道:“喂, 你还没‘飘’完吗?”这里的“飘”在特定的 语境中获得“读”的特殊意义,十分巧妙。 再如,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埋怨:“今天我 又被小贩宰了!”这里的“宰”有“诈骗”的 特指意义,绝非是“杀”了的原意。
(五)语境影响词语的色彩义 词语和概念的区别之一就是词语有感情色 彩而概念没有。例如“死”的概念可以由很多 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来表示:“逝世”“谢 世”“永远离开我们”……这是褒意,“完蛋 了”,“见阎王了”,“断气了”……这是贬 意。然而词语的这种感情色彩并非一成不变的, 在一定的语境中,有时会改变它原来的感情色 彩。例如 “坏蛋”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语境分上下文语 境和情景语境,二者对词义 都有深刻的影响,学习中, 应更重视上下文语境,通过 学习,掌握语境对词义的作 用。
一、什么是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两类: 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
1.上下文语境:与一个词有关的前后词语或者一句 话前后的语句。 例: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 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 话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 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 手势等非语言因素)。实际上情景语境指的是 人们进行交际的活动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 语境规定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பைடு நூலகம்,也限定了 交际者的角色(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之 间的关系,对话语形式的组合、选择和语义的 隐显、变化也都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语境是交 际中十分重要的因素。
另外,语境的不同可以在词的理性义的基础上 增加其色彩义,如: ①阿Q和小D互相揪住辩子撕打,看客们在旁 喊“好,好!”,这里的“好”是一种揶揄和 煽动的说法。
现代汉语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一、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 文语境和情景语句
上下文语境——狭义语境 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后的语句。
情景语境——广义语境
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双方,牵扯到的人或物、
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
语境的其他角度分类
从表现形式
外显语境:直接性、辅助性、临时性 内隐语境:潜在性、积淀性、广泛性
从情绪上
情绪语境:易变性、主观性、可感知性 理智语境:逻辑性、客观性、简易性
Hale Waihona Puke 语种上 单语语境 双语语境(双语制 bilinguilism) 多语语境(多语制 multilinguilism)
从运用
伴随语境 模拟语境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
二、词义和语境
根据语境解释词义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广义语境——宏观语境
丰富性——内涵丰富,包容面广 多层性
社会语境 政治语境 文化语境
民族文化心理语境 民众语境 宗教语境
时代语境 民族语境
交际语境 交际知识背景语境、主观因素语境、客观因素语境 自然语境 地域语境、时令语境、景物语境 体态语境 手势语境、表情语境、动作语境、间距语境
游移性——可变性 多重性
狭义语境——上下文语境
单一性
语义单一,词语和句子的选用也是单一的。
局部性
口语中的前后语和书面语中的上下文,都是一
个言语表达整体的组成部分。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3.成语的作用
(1)言简意赅,有助于说明事理。 (2)形象生动,有助于增强感染力。 (3)协调句式,有助于增强节奏感。
4.成语的运用
(1)弄清成语的实际意义。 (2)不能随意变换或增减成分。 (3)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不能 写错读错。
二 惯用语
1.惯用语的结构
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动宾:走后门 开绿灯 磨洋工 碰钉子 打游击 钻空子 泼冷水 穿小鞋 吹 牛皮 拉后腿 捅马蜂窝 吃定心丸 吃大锅饭 唱对台戏 买狗皮膏药 偏正:马后炮 下马威 铁饭碗 墙头草 半瓶醋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主谓:八九不离十 蚂蚁啃骨头 生米煮成熟饭 八杆子打不着
一般词汇
词汇 词汇
基本
2、基本词汇的特点
(二)一般词汇
1.什么是一般词汇 2.一般词汇特点: 3. 一般词汇与基本词汇的关系
(1) 稳定性 (2) 能产性 (3) 全民常用性
(1) 数量多 缺乏稳固性, (2) 缺乏稳固性,灵活性强 (3)构词能力弱 (3)构词能力弱 (4)非常用性 (4)非叫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又叫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愚公移山 守株待兔 刻舟求剑 四面楚歌 卧薪尝胆 望梅止渴 一视同仁 举一反三 开诚布公 千方百计 水到渠成 锦上添花 推心置腹 背道而驰 义不容辞 逍遥法外 蚍蜉撼树 利令智昏 闻鸡起舞 老奸巨猾 恍然大悟 好为人师 偏于一隅 百花齐放 发人深醒 守株待兔 喜怒哀乐 青红皂白 近水楼台 扶摇直上 异想天开 顿开茅塞 夜郎自大 面目可憎 认贼作父 化险为夷 先礼后兵 药刀病除
蜜月(honeymoon) 足球 蜜月(honeymoon) 黑板 火箭炮 连衣裙 电话 银行 激光 (四)新造词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交际需要创造出 来,反映新事物、新概念的词。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
词语组合影响词义的选择,组合的词语越多,在它 所形成的语境框架中可能出现的词就越少。
• 能在“——走”中出现的词很多,如“人, 小孩,盲人,狗,鹅等”,甚至“钟,表” 等都可以。 • 但在“走进公园”这样的语境中,就要排 除“钟,表”了。 • 在“走进公园欣赏梅花”中,则连“盲人” 也要排除了。
谢谢!
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 有时词出现在一定语境中的时候,词义增 添了一些新的义素。 观鱼, =增加 +[活 ]的义素 煎鱼, =增加 -[活 ]的义素 • 这些义素是“鱼”临时 运用词语最应注意的是词语搭配 例如“骑马”可以说,“骑床”不可以说。 词出现的语境有宽有窄 例如 马 ——嘶 鸟 ——鸣 虎 ——啸
王力先生说:“我们应该让上下文来确定一个多义 词的词义,不应该让上下文来临时决定词义”。
• 前者可以叫做“因文定义” • 后者叫做“忘文生义”
二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 词往往是多义的,但是,在一定的语境 下只使用一个义项。 • 例如“打”,在“~铁”这样的语境中 只适用“锻造”这一个义项,在“~格子” 中只适用“画”这一个义项。在“~伞” 中,只适用“撑举”这一个义项。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 词义有概括性。 • 例如:“人” • 但是词义有可以指整类事物中的 某些个或 某一个个体,何时指整类,何时指个体, 由语境决定。
语境可以对词义进行任意的分割,即可指其中的某 一部分
• • • •
例如:“球” “削球”中的“球”是乒乓球 “又会拦网又会扣球”的“球”是排球 “铲球”的“球”是足球
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 一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 二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 1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 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 3语境增加临时性意义 • 4语境表现出词义的选择性
词义和语境.ppt1
③“我下次到美国,希望你能帮忙提供些方便。” ④“我想在你方便的时候请你吃饭。”
⑤“如果你最近不方便的话,咱们改日 ……”
⑥“咱找个你我都方便的时候一起吃饭吧。”
词义和语境
某老外苦学汉语10年,到中国参加汉语考试。 试题之一: 请解释下文中每个“意思”的意思: 阿Q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个人的对话 颇有①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②意思?” 阿Q:“没什么③意思,④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你这就不够⑤意思了。” 阿Q:“小⑥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⑦意思。” 阿Q:“其实也没有别的⑧意思。”
词义和语境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
词义和语境
卖弄
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 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骄傲
我们以我们的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 以生在这个英雄的国度而自豪!
词义和语境
说说你对“方便”这个词的理解: 一位刚学过一点中文的美国人来到中国, 中国朋友请他吃饭。 到了饭店落座,中国朋友说:“对不起, 我去①方便一下。” 那老外没听明白,“②方便”是哪里? 见老外疑惑,中国朋友告诉他说“方便”, 口语里是“(上)厕所”的意思。 哦,老外意会了。 席间,中国朋友对老外说:“我下次到 美国,希望你能帮忙提供些③方便。”
词义和语境
领导:“那我就不好⑨意思了。” 阿Q:“是我不好⑩意思。”
这老外看了,一头雾水。
中文的“意思”太深奥了,于是他交白卷回国。
各 抒词义和语境 己 见 谈 “意 思 ”
阿Q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个人的对话 颇有①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②意思?” 阿Q:“没什么③意思,④意思意思而已。” 领导:“你这就不够⑤意思了。” 阿Q:“小⑥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⑦意思。” 阿Q:“其实也没有别的⑧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⑨意思了。” 阿Q:“是我不好⑩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里,小唐铁嘴对“拖拉斯”(托拉斯)做了 创造性的理解,是由于其学识修养不能理解这 个美国字,而按原有的背景知识理解的结果, “托拉斯”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许 多生产同类商品或在生产上有密切关系的企业 合并而成。北京话“包圆儿”,全部担当的意 思,也就是这个创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 把小刘麻子包圆儿计划的本质揭露无遗。而老 舍通过这种积极的语言创造,揭示出深刻的含 义,显示了他非凡的略作 用也是明显的。如在火车站的检票处,检 票员对旅客说:“票”,就是受现场环境 影响所作的省略,在这样的语境中,交际 主体即说话人不用说:“请拿出你的火车 票我要剪口”之类的词语,只用“票”这 个独词句就可以达到交际目的了。
在文艺创作中也就是文学作品中,情景语境在人物 语言上下文里叙述出来,例如:„„ 他的手和笔相关,这回是初次。他正不知怎样拿, 那人却指着一处地方教他画押。 “我„„我„„不认得字。”阿Q一把抓住了笔, 惶恐而且惭愧地说。 光“我„„我„„不认得字”。这句话是绝不 会联想到画押的。但这的确只是当时阿Q说的唯一 的话,这前后的文字起的只是介绍情景的作用,有 了它们,读者才能准确理解阿Q说的那句话。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包括说话 双方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 及说听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手势 等非语言因素)。实际上情景语境指的是人们进 行交际的活动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 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也限定了交际者的角 色(说话人、听话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对 话语形式的组合,选择和语义的隐显,变化也都 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语境是交际中十分重要的因 素。
语境和词义
教学目的:语境分上下文语境和情 景语境,二者对词义都有深刻的影 响,应更重视上下文语境,通过学 习,掌握语境对词义的作用。 一、什么是语境 语境就是语言环境,一般分为两类: 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 现实语境)。
1.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指与本词语有关系的前后词语,或本句话前 后的语句。 词语有一定的意义,储存在记忆和词典中的词义是概括 的,是备用的。但是,用词组成句子后,词就处于一定的 语境中了。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的词义总是具体的。也就是 会发生语境义变,并且能够被使用者理解。对于词语来说, 前后词语,前后句子,前后的句群,段落,篇章,书本都 是语境,一个词语的意义在前后词语的环境中明确不了, 就可以向更大级别的前后句子等语境中寻找。 然而人们说话往往是一句一句说的,任何一个词都得在 句子中出现,句子是词的最重要的上下文,对词义的确定 有最直接的关系。
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总是结合着情景语境选择词语, 理解词语的。如“这小伙子不错”。如果说话的人年龄不 大,便不会用“这小伙子”这样的词语称号同龄人,老年 人选用这样的词语往往带有喜爱的感情色彩,而且也只有 依靠当时的情景,才能明确所指的是哪个小伙子。 说话人对听话人情况也须有大致的了解,说话不看对 象,不考虑对方的接受能力、程度,便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效果。例如鲁迅《药》中康大叔转述夏瑜劝阿义的话,不 仅阿义接受不了,康大叔、花白胡子之类都是理解不了的。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 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 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妈,可是没有料到他 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 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了他两个嘴巴。
中国民间流传这样一个笑语:有一个傻女婿要到岳父 家给岳父拜寿。临行前,其母再三叮嘱他,说话要吉利, 多讲带“寿”字的话。到了岳父家,傻女婿果然非常注意, 把“腊烛”、“蜜桃”、“面条”称为“寿烛”、“寿 桃”、“寿面”,岳父听了十分高兴。谁知在大家吃寿面 时,一只苍蝇落在老寿星头上,傻女婿立刻用手去拍,并 且安慰岳父道:“不用怕,我不会打痛你的寿头,拍伤你 的寿脑的。”岳父想躲开,面汤洒在衣服上了,傻女婿说 道:“好好的一件寿衣,浇了一片寿汤,怪可惜的。”吃 完面,傻女婿摆弄起桌子上一个红木匣子说:“这寿木寿 材可真漂亮!”气得老岳父当场昏死过去。 个笑话告诉我们,说话千万要注意语言环境,什么语 境说什么话,要得体。
然而,另一方面,听话者在一定的语境中可以进行主动的、 创造性的曲解。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曲解具有双重性,有消 极的,也有积极的。语境的这种创造性理解在文学作品中更 为常见,多用于刻划人物,描述事件,渲染气氛,造成情趣 等。如老舍的《茶馆》 小刘麻子:我要组织一个“拖拉斯”。这是美国字,也许你 不懂,翻成北京话就是“包圆儿”。 小唐铁嘴:我懂!就是说所有的姑娘全由你包办。 小刘麻子:对!你的脑力不坏!„„ 小唐铁嘴:嗯—“拖拉斯”,“拖拉斯”„„不雅!拖进来, 拉过来,不听话的就撕成两半儿,倒好象是绑票儿撕票儿, 不雅! 小刘麻子:对,是不大雅!可那是美国字,吃香啊。
同时,语境还包括文化背景,社会背景,时代背景等 等。中国的“东西”这个词是个怪东西。无法接受学 汉语的外国留学生对它的提问,学生问:桌子是东西, 钢笔是东西,老师你是不是东西?老师不能说我是东 西。学生急了“老师,你到底是不是东西?”,老师 也急了:“我是什么东西”。结果,学生还是不明白, 学习外语中的词语,会碰到很多这样的文化背景等因 素的作用。 从语用学角度谈语境,可分为①外显性语境,如 交际时间、场合、上下文、话题、交际目的等。②内 隐性语境,背景知识的语用前提,社会时代环境等, 内隐性语境对交际的影响多为潜在的,隐含的,不太 容易直接把握。
二、语境和词义 词在具体使用中所表示的意思,不 仅靠词义的组合来实际,有时还需要靠 语言环境的辅助或补充来实现。这种由 语言环境的补充所确定的词义,就是词 义的语境形态。语境形态的词义,仍以 词汇形态为基础,有的是在这一基础上 明确了具体的用意,有的是在这一基础 上,增减了概括内容。
(一)根据语境解释理解词义 任何词都要在语境中出现,有些词甚至可以直 接在情景语境中得到解释。如解释苹果,可以拿一 只苹果来说“这就是苹果”。听者可以明白。指着 黑板说“这是黑板”。听者也可以明白,这就是释 义中的“指示法”。 但是许多词语所表示的内容无法指示,不能确 定,如说“他是一个黑人”,听者是不会知道“黑 人”指的是“黑色人种”还是“没有登记户口的 人”,就必须有上下文进行解释,这就是所谓“因 文定义”,如“杜鹃休向耳边啼”,“满山开遍红 杜鹃”。依照上下文,一为鸟名,一为花名,不会 错误理解词语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