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发展史1

合集下载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1.建设初期(1909年-1949年)
京张铁路是中国的第一条铁路,连接了当时的首都北京和张家口。

此后,中国陆续建设了许多重要的铁路线路,包括京沪、京广、京九、成昆等。

这一时期的铁路建设主要由西方列强控制,用于满足它们的经济和军
事需求。

2.解放战争时期(1949年-1978年)
3.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
随着开放的推进,中国的铁路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放
宽了铁路行业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私人投资和企业参与铁路建设和运营。

1984年,中国成立了中国铁路总公司,负责铁路的规划、建设和监管。

此后,中国大力推进高铁建设,成为世界上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

近年来,中国的高铁发展迅猛。

2024年,中国首次实现了时速350
公里的高速列车运行。

2024年,中国开通了世界上第一个时速超过300
公里的商业运营高铁线路,京沪高速铁路。

中国高铁发展的同时,传统铁
路网也在不断扩大和完善。

如今,中国的铁路网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连接了国内各个城市和
区域。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路市场,铁路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更新
和进步,准时率和安全性也得到了持续提高。

总结起来,中国铁路历史发展经历了从建设初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再
到开放时期的三个阶段。

中国铁路行业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小到大、从
弱到强,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铁路的发
展不仅改变了国内的交通方式和人们的生活,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简述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朝时期:1876年,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家铁路公司——'洋务派'的企业之一,开始了中国铁路的历史。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标志着中国铁路进入现代化轨道。

2. 民国时期:1912年,民国政府接管了中国的铁路事务,铁路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27年,广州至武汉铁路正式通车,这是国民政府时期修建的第一条大型干线铁路。

3.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铁路工作被列为国家重点工作。

1956年,沈阳至大连电气化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电气化铁路也迈出了第一步。

4. 改革开放以来: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高峰期。

1997年,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开工建设,成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里程碑。

5. 当代铁路发展:自2000年以来,中国铁路快速发展,超越了许多欧洲和美洲的发达国家。

2011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北京至上海高铁正式通车,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快的高速铁路之一。

截至2021年,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里程超过3.5万公里,成为全球铁路网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中国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发展史

中国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发展史

中国从绿皮火车到高铁的发展史一、绿皮火车时代(早期铁路运输阶段)(一)起步与初步发展(晚清 - 新中国成立初期)1. 晚清时期-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营业性铁路——吴淞铁路。

这是英国商人为了方便运输货物和人员而修建的,虽然铁路全长仅约14.5公里,但它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的开端。

这条铁路在建成不久后就被清政府赎回拆除。

- 随后,清政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开始自主修建铁路。

1881年建成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己修建并保存下来的第一条铁路,最初为了运输开平煤矿的煤炭,铁路全长约9.7公里,采用的是1.435米的标准轨距,当时的机车和车辆都比较简陋,速度也很慢。

2. 民国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建设在军阀割据和战争的影响下,发展缓慢且不均衡。

一些铁路干线如京汉铁路(1906年全线通车,连接北京和汉口)、津浦铁路(1912年全线通车,连接天津和浦口)等在外国势力的参与下建成。

但铁路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并且在战争期间遭受严重破坏。

3. 新中国成立初期- 新中国成立时,铁路里程少、布局不合理且技术装备落后。

当时的铁路主要集中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广大的中西部地区铁路稀疏。

绿皮火车成为了这一时期铁路运输的主要代表。

这些绿皮火车大多是蒸汽机车牵引,车厢内部设施简单,座位是硬长椅,速度较慢,一般时速在30 - 60公里左右。

例如,当时运行在一些支线上的列车,从一个小县城到另一个县城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

(二)大规模建设与发展(新中国成立后 - 改革开放前)1. 铁路建设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大力开展铁路建设。

“一五”计划期间(1953 - 1957年),新建了宝成铁路(1956年建成,连接宝鸡和成都)、鹰厦铁路(1957年建成,连接鹰潭和厦门)等重要铁路干线。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它穿越秦岭、大巴山等山脉,建成后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加强了西南地区与内地的联系。

- 到1978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17万公里,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了大幅增长。

铁路机车发展史1(共12张PPT)

铁路机车发展史1(共12张PPT)
▲中国(zhōnɡ ɡuó)第一辆 火车
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
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
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第二页,共12页。
一、世界及旧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zhōnɡ ɡuó)第一条铁路
担北当京成 —渝沈(阳成—▲都哈中-尔重滨庆国(北大()z连城h)际ō客特n运快ɡ专列线ɡ车,u,连ó经接)由现东达北存成和铁最关路内、古地遂老区渝;铁的路机运行车,。
★第二代代电力动车---“和谐号”CRH1 美国(měi ɡuó)1897年制
目前中国铁道博物馆收藏着一台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机车,由于它机身上 有一个大大的“0”字,人们便把它称为“0号”机车。专家考证后认为唐胥 铁路通车后,“1882年,又从英国购来两台小型的0—2—0式(只有两对机车。
★ SS8”韶山8型“电力机车(diàn lì jī chē)
韶山8型电力机车于1994年10月试制成功,是中国 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时速: 170km/h。在试验中最高更达到240km/h,是 当时全中国速度最快的铁路机车。1997年开 始批量生产。
第六页,共12页。
二、新中国(zhōnɡ ɡuó)铁路发展史
▲内燃机、电力机时代------我父亲的时代
★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zhìzào)的电力机车
SS1”韶山1型“电力机车
韶山ss1型电力机车,1969年株洲电力机车厂开始批量生产,到 1988年止,共生产826台。机车持续功率3780kW,最大速度 90km/h,车长19400mm。韶山1型电力机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SS1型机车性能不但稳定,而且运行时还十分的安静,直到现在 该型机车还在全面的使用中,并且已经成为电力机车中的一个黄 金经典。SS1 型电力机车是我国的第一代电力机车。具有相当的 历史意义和价值。也是我国第一代轨道牵引的绿色动力。现在为 客货两用型机车。但货物运输占主要。 SS1型电力机车被车迷称 为:“芍药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算机、光导纤维、数字技术构成的信息系统,将改变传统
的通信、信号两个领域的关系。发展的趋势是计算机联锁 取代目前的电气—机械联锁。另外自动排列进路可使密集 列车运行作业最优化,并使调度员摆脱人脑速度和能力的 限制。

在电气化铁路上采用最高用电量控制技术,即在峰值时可自动暂时
切断采暖等用电,以保证正常牵引用电。目前,日本及西欧各国大部分 电气化铁路都采用了远动系统。这种系统的发展过程是:从有接点的继 电系统,到无接点的半导体电子系统,直至计算机控制系统。
本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迅速发展,铁路受到新浪潮冲击。

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 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 同时改革运输组织工作,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和信息 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加之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及铁路的区域 联网、洲际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在陆上运输中仍发挥着 骨干作用,在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
7
8 9
俄国
奥地利 荷兰
1837
1838 1839
16
17 18
南非
日本 中国
1860
1872 1876
目前世界上铁路总长及各洲的分布

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铁路约120余万公里,美国20多万公
里,俄国10多万公里,中国突破7万公里,印度、加拿大6万多公里。
其他如法国、德国4万多公里,阿根廷3万多公里,日本、意大利、墨
第一部分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世界铁路 中国铁路 铁路种类
英国:铁路的故乡

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机器生产取得了主导地位。几十 年后蒸汽车头问世。 1825年9月27日世界上第一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0号”机车
1949年前铁路线路
三、新中国成立,抢修和恢复铁路运输生产 时期(1949-1952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一年共抢修恢复了8,278公里铁路。 到194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共达21, 810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314.01亿吨公里。 1952年6月18日,满州里至广州间开行 了第一列直达列车,全程4,600多公里畅 通无阻。到52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 加到22,87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 802.24亿吨公里。
中国第一台自己制造的内燃机车是1958年大 连机车车辆工厂仿照前苏联ТЭ3型电传动内燃 机车试制成功的。它就是“巨龙”号电传动内 燃机车,后经过改进设计定型,命名为东风型 并成批生产。
四、中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式时期 (1953-1978年) 从1953年开始,国家进入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 的时期。到1980年铁路经过了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设,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1976年,中国人民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 团,结束了动乱的十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拨乱反正,出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 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 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 逐步恢复和发展,到198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49, 940公里,全国铁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客货换算周转 量达7,087亿吨公里。
中国铁路
高一(6)班 陈奕君 2 赵昊 27 陈度之 1
一、开创时期(1876--1893年) 有关铁路信息和知识开始传入中国,大 约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当时中国的爱 国有识之士如,林则徐、魏源、徐继畲等人 先后著书立说,介绍铁路知识。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 在上海修建,此路全长30里。这就是英国资 本集团采取欺骗手段擅筑的淞沪铁路。这条 铁路经营了一年多时间,就被清政府赎回拆 除了。

中国铁路 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 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发展历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当时吴淞铁路在上海建成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营业铁路。

随后,在清朝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

然而,由于清政府的昏庸愚昧和闭关锁国的政策,到1894年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仅修建约400多公里铁路。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52年,成渝铁路建成通车,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随后,天兰铁路通车典礼举行,标志着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通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铁路的通车。

在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中,中国铁路建设者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57年建成了这座震惊世界的桥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事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1997年4月1日,中国第一次铁路大提速,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40公里。

此后,中国铁路不断进行大提速和现代化改造,同时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

2007年,第六次大提速后,“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开始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最高速度达到了250公里。

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渐进过程。

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之一,包括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重载铁路等多种类型。

中国铁
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还成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我国铁路的发展史
• 宝成铁路宝鸡至凤州段,是中国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该 段于1958年6月开工,1960年6月建成。经过试运行,于 1961年8月15日正式交付运营。
• 宝成铁路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 艰巨的铁路。为了克服地势高 差,以3个马蹄形和1个螺旋形 的迂回展线上升,线路重列3层, 高达817米,随后以2000多米
• 1999~2001年先后研制成功了“大白鲨”号、 “蓝箭”号,构造速度200公里/小时
蓝箭机车由株洲电力机车制造生产,于2001年生产完成8辆机车组。2001年1 月8日投入广深线的商业运营,直至2007年7月1日为止。其后蓝箭改为行走京 广线广坪段,来往韶关至坪石之间。
• “先锋”号 ,由南京浦镇车辆厂研制, 2001年5月出厂,首、 尾两节动车的头部采用流线型结构 ,车运营速度200km/h, 是国内首列交流驱动动力分散列车
和谐号CRH5型电力动车组
• 由阿尔斯通公司(法国)及中 国北车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 有限公司负责生产
CRH5已于2007年4月18日起,正式运行于京哈线
截止到2009年1月,总共有42辆CRH5列车服役,被分配往北京、沈阳、济南、 西安、郑州及哈尔滨铁路局
CRH5的耐寒性方面比CRH1及CRH2优胜,因此被安排于北方地区行走
• 在2002年9月进行的测试中,其最高时速达292公里
• 这列车初期主要行走广深铁路的广州站与深圳站之间。现已 配属成都铁路局,其营运速度被降至160 km/h,并于2007年 7月7日开始行走成渝线,来往成都至重庆之间
• “中原之星” 号,由株洲电力机车厂、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 司、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三家单位联合研制生产 ,首列动车组于 2001年10月生产下线,配属郑州铁路局,于郑武线上运营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876年,当时英法两国合作在上海开通了中国第一条铁路——上海西郊铁路。

随后,中英两国共同开凿了天津、北京等多条铁路线。

1881年,第一条由中国人设计建造的有轨电车——南京有轨电车也正式开通运营。

20世纪初,中国铁路发展迅速。

1902年,东北铁路开通,将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连成一片。

之后,中国铁路网发展得到加快,各省市间的铁路线开始互相连通。

1910年,中国的第一条“总体规划”的铁路——沈阳至大连铁路开通,至此中国铁路网基本形成。

20世纪30年代,中国铁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除了各省市铁路线的不断扩建外,国内开放的各种重大铁路工程也开始加快进行。

1931年,中国第一条客运专线——南昌至武汉铁路开通;1935年,中国第一条跨省铁路——南昌至上海铁路完成;1936年,中国最长的铁路线——北京至南京铁路建成,中国铁路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经历了一系列起伏,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铁路又开始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网络得到了大规模扩张和改建,高速
铁路也逐渐普及,同时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2018年,全国铁路线全长达3.2万公里,跃居世界铁路网络第一位。

简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简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简述中国铁路发展史
中国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最初是由外国人建设的。

1905年,中国第一条铁路——沪宁铁路开通,开启了中国现代铁路
的历程。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发展,1927年
至1949年间,中国铁路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改革,包括铁路国有化、铁路管理机构调整等,为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铁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国家开始了铁路建设的全面规划和实施,包括建设京广线、京沪线、兰新铁路、成昆铁路等国内重要的铁路干线。

此后,中国铁路的发展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发展。

1985年,
铁路部成立,铁路资源集中管理,铁路建设规划加速实施,为中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里,中国
铁路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铁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最为成熟的铁路网络之一,覆盖全国各地,形成了北部、东北、华北、西南、南部、西北等六大铁路局,共计十四万公里的铁路线路,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

近年来,中国铁路的改革不断深入,铁路运输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铁路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不断提升,铁路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不断提高。

未来,中国铁路将继续坚持市场化、品质优先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通服务,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

世界铁路发展历史世界铁路发展历史1、英国:铁路的故乡 1825年英国达灵顿---斯托克顿世界上第一条行驶蒸汽机车的永久性公用运输设施 2、外国在华铁路中东铁路(俄)中东铁路是沙俄为了掠夺和侵略中国,控制远东而在我国领土上修建的一条铁路。

中东铁路是“中国东清铁路”的简称,因此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1896-1903年,帝俄筑,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至大连。

日俄战争后,南段(长春至大连)为日本所占,称南满铁路。

民国后改称“中国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南满铁路(日)南满铁路原来是中国东北的一条铁路。

原属于1897年至1903年由沙俄所筑中东铁路南下支线(哈尔滨至旅顺)的长春至旅顺段。

1897年8月与中东铁路干线同时动工,自旅顺向北、自哈尔滨向南同时铺设,1902年12月完工,1903年7月通车。

属于宽轨铁路。

日俄战争期间,中东铁路支线旅顺至公主岭段被日军占领,改为与日本国内相同的窄轨轨距(1067mm)。

(八英尺四英寸)当时所使用的机车有部分后改建为标准轨距后被卖至台湾,供当时兴建中之纵贯线铁路使用(当时被编为80号型,战後改称为CK80型)。

1905年日俄《朴次茅斯和约》规定以长春宽城子站为界,以南的铁路交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

胶济铁路(德)胶济铁路是德国人在中国土地上强行建造的一条殖民者插在被压迫人民身上的吸血管。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个超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

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全线属济南铁路局管辖。

安奉铁路(日)安奉铁路是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借口战时军运的需要,强筑的轻便铁路。

从安东(今辽宁丹东)到苏家屯,长261公里,1904年动工。

1905年9月,日本战胜沙俄,于是继续强行修筑安东至奉天间的军用轻便铁道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中国铁路发展简史 中国高铁发展简史
京沪铁路是中国一条从北京 通往上海的铁路,于1968年建 成,全长1463千米。原分为北 中南三段。北段为京哈铁路的 北京至天津段,建于1897年至 1900年。中段为津浦(天津-江 苏浦口)铁路,于1908年动工, 1912年建成。南段为沪宁铁路, 于1905年动工,1908年建成。 在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 两条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 铁路。京沪铁路连接了中国最 大的两座城市,沿途大都为沿 海经济发达地带,因此成为中 国目前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 。

(4)杭福深客运专线(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州-宁波-温州-福州-厦
门-深圳,由杭甬客运专线、甬台温铁路、温福铁路、福厦铁路及厦深铁路组成,
全长约1600公里,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其中杭甬客运专线
为350km/h级别,其他线路为200~250 km/h时速的客货混跑线。远期将客货分
温州~厦门~广州~〈湛江〉 ❖ 京沪通道:北京~上海
“八纵八横”之“八横”
“八横”具体路线 ❖ 宁西通道:西安~南京~〈启东〉 ❖ 沿江通道:重庆~武汉~九江~芜湖~南京~上海 ❖ 沪昆(成)通道:上海~株洲~怀化~贵阳~昆明〈怀化~
重庆~成都〉 ❖ 西南出海通道:昆明~南宁~黎塘~湛江 ❖ 京兰通道:北京~呼和浩特~兰州~〈拉萨〉 ❖ 煤运北通道: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 ❖ 煤运南通道:太原~德州、长治~济南~青岛、侯马~月
青藏铁路之“最”
❖ 世界海拔最高——全长1956公里,穿越海拔4000米 以上地段960公里
❖ 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 ❖ 世界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 ❖ 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车站(5068米 ) ❖ 世界最长“代路”桥,高原冻土上最长铁路桥——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

简述世界铁路的发展历程1. 铁路的起步说到铁路的发展,那可是个长长的故事,真是像一条蜿蜒的铁轨,带着我们穿越历史的烟云。

早在19世纪初,铁路的雏形就已经悄然出现在英国。

1814年,乔治·史蒂芬森这位聪明绝顶的工程师,居然用蒸汽机头的设计搞出了第一台铁路机车,给当时的交通带来了“飞一般”的感觉。

人们第一次能在铁轨上感受到那种速度,简直就像坐上了风火轮,刺激得不行。

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看到铁轨上那黑乎乎的蒸汽机,心里肯定是五味杂陈:一方面觉得新奇,另一方面又有点怕。

你想,铁轨那一抹金属光泽和冒出的蒸汽,像极了某种魔法,然而这魔法可不是给小孩子看的,而是给全世界的成年人的。

于是,铁路的历史就这样开了个好头。

2. 铁路的迅速扩张2.1 向世界各地推广紧接着,铁路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尤其是在欧洲和北美。

那时候,大家都忙着盖铁轨,简直像是在拼拼图。

1830年,英国的利物浦到曼彻斯特的铁路正式开通,这可是一条“黄金线”,开启了现代铁路运输的先河。

每当列车穿行而过,路旁的人们总是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庞然大物,仿佛在看一场精彩的表演。

不久之后,铁路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各国之间的交流之门。

人们开始纷纷上车,去看外面的世界,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那时的火车可是个“大明星”,上车就像参加一场盛大的派对,车厢里人们嬉笑打闹,简直乐翻了天。

铁路不仅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真是一举两得!2.2 技术的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铁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蒸汽机车逐渐被电力机车和柴油机车取而代之,这一转变可是像换了个马甲,速度和效率都提升了不少。

到了20世纪中叶,许多国家开始发展高速铁路,像日本的“新干线”,就让人叹为观止。

时速超过300公里,简直快得像闪电,坐上去真有种“飞天”的感觉。

而且,铁路的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

从最初的木质轨道到后来的钢铁轨道,铁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

中国铁路历史发展史中国有铁路始于清朝末期。

然而清政府腐败、保守、专制,唯祖宗之规是从,不肯接受新生事物。

他们把修建铁路、应用蒸汽机车视为“奇技淫巧”,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因而顽固地拒绝修建铁路。

1876年7月3日,由英、美合谋,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诡称修建从吴淞到上海的一条“寻常马路”,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中国第一条营业性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建成通车了。

随后,清政府出银28.5万两,分3次交款赎回这条铁路并予以拆除。

1879年,洋务派首领李鸿章为了将唐山开平煤矿的煤炭运往天津,奏请修建唐山至北塘的铁路。

清政府以铁路机车“烟伤禾稼,震动寝陵”为由,决定将铁路缩短,仅修唐山至胥各庄一段,胥各庄至芦台间开凿运河,连接蓟运河,以达北塘海口;为避免机车震动寝陵,决定由骡马牵引车辆。

然而用骡马牵引车辆根本不能发挥出铁路应有的效用,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蒸汽机车。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另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第一辆火车是当时任唐胥铁路总工程师的英人薄内的夫人仿照乔治·斯蒂文森制造的英国著名的蒸汽机车“火箭号”而造成的,并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

可是中国工人却在机车两侧各刻一条龙,于是就把它叫做“龙号”机车。

由于照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RocketofChina(中国火箭)的字样和龙的标记,所以后人一直认定这就是中国制造的第一台机车。

但是从遗留下来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台机车设计规范、制造精良,怎么能和由废旧料制造的“怪物”等而观之?自1881年建成唐胥铁路至1911年清政府垮台的30多年间,是中国铁路的首创阶段。

这一阶段内,清政府由于洋务派和国内有志之士的不断建议和提倡,不但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认识,而且接受战争失败的教训,又进而从加强海防上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终于确定兴建铁路的方针,建立铁路公司,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了。

中国人民铁路发展史

中国人民铁路发展史

中国人民铁路发展史
中国人民铁路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

1876年4月,全长9英里(约14.5公里)的吴淞铁路全线完工,7月1日正式通车营业,这是中国第一条运营铁路。

此后,中国的铁路建设逐渐发展起来。

1881年6月9日,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动工兴建,全长11公里。

1897年至1903年间,沙皇俄国修建了轨距为1524毫米的中国东省铁路,全长1514.39公里。

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擅自在中国东北修筑了安东(今丹东)至奉天(沈阳)的安奉铁路,全长261公里。

1899年至1904年间,德国在山东建造了胶济铁路,全长394.1公里。

1903年至1910年间,法国修筑了滇越窄轨铁路(1000毫米),由越南海防直达云南昆明。

1895年至1906年间,比利时以借款为名控制了芦汉铁路,后改称为京汉铁路,全长1214.5公里。

1898年至1906年间,英国以借款为名控制了沪宁铁路,全长311公里。

中国人民铁路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也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铁路发展史

铁路发展史

• 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铁路运营与管理
• 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满足了经济
的自动化
发展的需求
• 采用现代管理理念,如效率管理、安
• 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为
全管理等,提高铁路运营效率
铁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04
高速铁路的出现与发展(20世纪中叶至今)
高速铁路的诞生与初期发展
20世纪中叶,日本率先开始研究高速铁路技术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铁路信号与通信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电报和电话的应用,提高了铁路的通信效率
• 信号系统的改进,如自动信号、集中控制等,提高了铁路的安全性和运营效率
铁路运营与管理的现代化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铁路运营与管理逐渐实现
现代化
铁路运营与管理的现代化为铁路的发展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高速铁路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应用
21世纪初,高速铁路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与应用
• 亚洲、欧洲、美洲等地的国家纷纷开始修建高速铁路,如中国的京沪高铁、西班
牙的AVE等
• 高速铁路的发展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便利
高速铁路的普及与应用对铁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 提高了铁路的运输能力,满足了经济发展的需求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DOCS
捷的运输方式,推动了工业化的进
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早期铁路的建设与技术难题
19世纪中叶,随着铁
路建设经验的积累,铁
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

早期铁路建设面临了许多技术难题
早期铁路的建设为后来
的铁路发展奠定了基础
• 如何选择合适的铁路线路和桥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世纪70年代 高速、重载铁路快速发展 • 世界能源危机 铁路全面复兴
序号 1 2 3
列车最高运行速度/km.h-1 V≤120 120<V≤200 V>200
列车级别 普速列车 快速列车 高速列车
• 1964 日本 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日 本东海道新干线,时速210km/h
日本人挤车视频
在清政府时期(1876-1911)修建铁路约9400km。其中帝 国主义直接修建经营的约占41%;帝国主义通过贷款控制的约 占39%;国有铁路,包括中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办 铁路以及赎回 的京汉、广三铁路仅占20%左右
如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路、比利时修 建的京汉铁路、法国人修建的正太铁路
张家口 在清代(公元1644-1911),是北方十分 重要的商业都市,被称为“路陆商埠、“皮都”。大境门, 自古作为扼守京都的北大门,连接边塞与内地的交通要道, 素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也是蒙汉两族人民交通和贸易边口, 为发展蒙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沟通内地与边塞贸易,发 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张家口经济的繁荣,1909年清朝政府 把中国第一条实用铁路“京张铁路”从北京修至张家口。
(三)低谷
20世纪50年代 汽车和飞机运输发达 铁路发展进入低谷
1910年福特制成可供私人用的T型小汽车1928年产量达1500万辆; 1928年铁路的客运从1920年的300亿人次下降到200亿人次。 1935年美国首次问世DC-3型大型飞机; 1957年美国选用飞机人数开始超过火车
(四)铁路复兴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营运铁路
吴淞铁路
吴淞上海之间河道淤塞,疏通困难,大吨位轮船无法停靠上海港 全长4.5公里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自建铁路
• 其一,反驳铁路有利于巩固国防,刘氏认为守国之道在于 人和,并兼重地形之险,若造铁路,则不惟不设险,而且 自平其险; • 其二,反驳修铁路搞运输可以充裕国库,刘氏认为:“圣 朝之生财自有大道,岂效商贾所为”; • 其三,针对有人提出修建铁路,便于朝廷访查各地民情, 有益于政治清明,刘氏认为:“察吏之昏明,在精神不在 足迹”。 • 其四,反驳铁路利于民生的观点,刘氏认为铁路确实利于 人民出游,可使商贾得利,但货物流通便捷的同时,还会 导致“人心必增奢侈,财产日以虚糜”; • 其五,刘氏认为修筑铁路将使“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潦之 灾易召”;其六,刘氏认为修铁路将引发民乱,“盖百姓 此时愤心未平,一旦创造铁路,复毁其田庐坟墓,则众怒 益甚。而伏莽之贼,遂得借共杀英人为名,因众心以作乱。
线路长 度/km
最高速度 /km·-1 h
建设年 代
日本
亚 洲 韩国
中国台湾
179 59 40 24 83 127
260
199119981993199219981991-
汉城— 釜山
426
300
2003
韩国从法国引进高速列车,2004年通车
台湾高速列车在日本建造完成,2007年通车
2008年中国高铁开通 京津城际CRH3
丰沙线
1952年9月开工, 1955年11月交付运营。 这条铁路是避开原京张 铁路关沟段33‰大坡 道的另一通道,是当年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 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 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 被迫放弃的路线。丰沙 线一直担任晋煤外运的 重任。
1876-1911
清朝时期中国大陆上总共修建铁路约9400km
•津浦线
•——当年以徐州的韩庄为界分北、南两段修建, 分别于 1908年6月和1909年1月开工,1913年全线通车, 长1009 公里。 • 始发站为天津西站 • 该路修建时, 由清政府向德、英两国银团借款, 建造 • 工程师及管理一切之权, 全归中国国家所有, 仅聘用德、 。 英籍总工程师各一名。在此之前各帝国主义国家贷款给 中国修铁路, 如俄国修建的中东铁路、德国修建的胶济铁 路、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法国人修建的正太铁路等, 都必须要附加享有筑路权和经营权
人字桥
自1881至1893年,中国所兴建之铁路里程累计长度约为397公里; 而1894年起至1905年,中国所兴建之铁路里程的累计长度则大幅度 增加,达5496公里
石太线
• ——自京广线上河北省石家庄西跨太行山至山西省省会太 原, 全长231公里。该线原名正太铁路, 建于1904年, 1907 年通车。 • 作为卢汉铁路的支线,原定以河北省正定府为起点, 跨 越滹沱河、翻越太行山, 至山西太原运煤; 后因修建滹沱河 大桥经费不足而改以滹沱河以南的获鹿县枕头村(今石家 庄) 为起点, 因枕头村仍在正定府内, 故路名不变, 仍称正太 铁路。
世界很多国家都建有高铁:法国、德国、意大利、西 班牙、英国, 亚洲:日本、韩国、台湾
• • • • • • • •
1964年 1981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2年 1994年 2002年
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诞生 法国东南线开通 法国创造515.3km/h世界记录 德国两条高速铁路开通 西班牙首条高速铁路开通 意大利首条高速铁路开通 英法海峡高速海底隧道开通 9个国家共5,435km高速线投入运营
第一辆马拉火车
1755年英国
钢轨标准轨距:1435mm
古罗马战车
最早的蒸汽机车
1803年英国人理查‧崔威斯克发明
这是在轨道上行驶的最早的蒸汽机车
1814年史蒂芬森发明了世界第一辆火车
史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 1.宗教反对 2.黑烟毒化环境 3.奶牛也不产奶了
1825年9月27日,“旅行号”在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进行了盛况空前 的试车表演,斯蒂芬森亲自驾驶机车“旅行者”号,牵引着12节煤车、 20节乘客车厢,从斯多克顿鸣笛启动,铁路两旁人山人海……当列车安 全进入达林顿车站时, 人们才知道车上共有450名旅客,载重达90吨。
列车牵引重量不断提高
目前一般为1~3万吨
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纽曼山—海德兰铁路线,8 台AC 6000型机车牵引682辆货车,列车全长7353m,总重 99734吨,净载重82000吨,创造了重载列车新的试验记录。
二、中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一)清政府时期的铁路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铁路
国家
(二)高潮
美国1899年 英国1890年 德国1890年 法1895年 310,537km 32,000km 50,000km 30,000km
19世纪末,世界铁路里程已经发展到65万公里; 20世纪20年代又将近翻了一番, 达到127万公
里。
那时,工业发达的国家都基本形成了铁路网。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这30年是世界筑 路高潮时期是铁路的黄金时代
第一个车辆厂: 唐山机车车辆厂
1887年,唐胥铁路展筑至芦台 1888年展筑至天津 1894年天津至山海关间通车,改称津榆铁路。
唐胥铁路及由唐胥铁路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形成 的唐芦(台)、唐津(天津)铁路、唐古(冶)、 唐滦(滦县)铁路以至最后形成的京山铁路,至 今已走过了120个春秋。
中国出现的第一条完全自建的铁路
法国
1 282 295
270~300 320
德国
598 177
280 300
1991~1998 2002
意大利 西班牙
比利时
罗马—佛罗伦萨 马德里—塞维利亚 布鲁塞尔—法国边 境
246 471
88
250 300
300
1992 1992
1998
国家或地区
线 名 东北新干线 盛 岗—新青森 长野—上越 丝鱼川—鱼泽 山阳新干线 船 小屋—新八 代 新八代—西鹿 儿岛
滇越铁路
1903年开工,南起越南海防港,北至云南昆明的滇越铁路, 1910年建成通车,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465公里,至今已 有101个年头。 滇越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也是目前我国最长的米轨铁 路。滇越铁路开创了云南和中国历史上许多全新的第一:第一条民 营铁路、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网球 场、第一批咖啡馆等。云南十八怪之“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即指 此路。 滇越铁路的诞生让孙中山、蔡锷、朱德等都与红河结缘,同时 随着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的师生和朱自清、闻一多、徐悲 鸿、沈丛文等知名学者也纷纷经此路进入红河,并在蒙自组建了 “西南联合大学”分校。 滇越铁路与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并列为人类历史上三大最 艰巨的工程。是中国乃至世界铁路发展史中珍贵的活标本和活化石
世界重载铁路的发展
• 20世纪60年代,重载铁路运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 • 铁路重载运输的主要特点是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提高列车牵 引总重(5000t以上)。 • 重载运输适宜于诸如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长距离集中运输,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巴西、俄罗斯和中国等一些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国家发展尤为迅速。
国名 日本
线

线路长 最高速度 /km.h-1 度/km
2 049 250~300
投入运营年度
东海道、东北、上 越、北陆新干线
东南线、大西洋、 北方线、巴黎东 部联络线、地中 海线 柏林—汉诺威—维 尔茨堡、曼海 姆—斯图加特、 法兰克福—科隆
1964、1972、1982、 1991、1998 1981~1996 2001
铁路的建设与发展简介
天津铁路职工培训基地 赵建文
QQ:469344084 email:jainwen_zhao@
一、世界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二、中国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一)发源
铁路的建设 与发展简介
(一)清政府 (二)北洋政府
(三)国民政府 (四)新中国
(二)高潮 (三)低谷
(四)复兴
一、世界铁路的建设与发展
1928年6月4日凌晨5点30分,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经过京奉、南 满铁路交叉处的皇姑屯车站三孔桥时,火车被预埋的炸药炸毁,张 作霖被炸成重伤,送回沈阳后,于当日死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