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双宾句语义分析
(96三价 动词及 其句 型 , 士论 文 ) 为 三价 动 18 硕 认 词可 以有三个 受 支 配成 分 的动 词 , 可 以进 入 基 都 本句 型 : + N N 即都 可 以 构 成 双 宾 句 。 s V+ P + P , 并依 据形式 特征 对 三 价动 词 进 行 了下 位 区分 : 第
实际上是一种分析的方法 。 “ 而 句式的配价” 实际
上是 一种综 合 的方 法 ( 家 煊 20 。句 式 的 配 沈 00) 价要 求要 大于 动词 本 身 的 配价 要 求 , 些 能够 构 那
成 双宾句 的二 价 动词 身 还是 二 价 的 , 种 二 价 这
间没有结构关系, 有些 双宾语句的两个宾语之间
L - - -一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一 __ __ _- __ _・ ・_ _ I_ _一
二 、 于双 宾句 的句 法 结 构 问题 关
双 宾语 句 是 句 法 分 析 中 比较 麻 烦 的一 类 句 型 , 于 双宾 句外 延 的大 小 、 对 内部小 类 的 划分 、 结 构 层次 的切分 等 问题学 者们 的意 见还很 不 一致 。
在 对双 宾语句 的结 构层 次分 析这一 问题 上一
老 师 送 了我 两本 书 。
1.-. - 一 ..-. _ . L . . . . . . . . . . . . . . . . . . . . . J .. .... .... . . .. . . ..一 . . . .. . I . . . . . . . . . J 1 . . . . . - - . . - J . . ...... . . . . . .. - . ... .—... . . .- . .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北京语言大学郑贵友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一)歧义的含义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歧义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销。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现代汉语情态动词的句法语义特征
1.句法特征:
-情态动词通常用作动词短语的谓语动词,具有动词的句法功能。
-情态动词在句中必须和其他动词连用,形成了一个动词短语。
-情态动词可以带有不定式、动词短语或名词短语作为补语。
2.语义特征:
-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对其中一种可能性、必要性、愿望等的态度或看法。
-情态动词可以表达推测、可能性、能力、允许、义务、意愿等不同的语义义项。
-情态动词可以具有情态的程度,即表示陈述的态度强度的不同。
-情态动词的语义义项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
总的来说,现代汉语情态动词既有句法特征也有语义特征。
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谓语动词的作用,并且表示说话者对其中一种可能性、必要性、愿望等的态度或看法。
同时,情态动词的语义义项可以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确定。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共105页文档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现代汉语“VP起来”语法语义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VP起来”语法语义分析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汉语言文字学指导教师:***20040501内容摘要本文以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vP起来”为研究对象,研究的内容包括“VP起来”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法化分析以及比较分析。
把“起来”的词性分析放在“vP起来”的语义分析中,因为“VP起来”表达的语义不同,“起来”的词性也不相同。
并且对“起来”的词性重新进行了界定,分为“趋向动词”和“准表体助词”。
在对“vP起来”进行语义分析时,采取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找出“VP起来”隐层的语义内容和显层的句法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V起来”和“A起来”中的v和A的语义特征的分析,列出了能够进入“V起来”和“A起来”的动词和形容词分类表。
并力图找出“v起来”和“A起来”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时形式上的标志,如某些副词(逐渐、渐渐、才、就)等放在“v起来”和“A起来”之前通常都是表示[始续】的意义。
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本文还从历时的角度分析了“起来”的语法化历程,把“起来”分为五类。
并且试图探讨导致这种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认为“起来”的语法化动因是语言内部力量,即句法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
同时,在语法化的过程中,韵律特征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最后,我们以趋向动词所表示的“趋向意义、结果意义、状态意义”为纲,对“VP起来,上来/上去”和“VP起来/下来厂F去”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起来、上来、上去”和“起来、下来、下去”所表示的各种语法意义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如“起来、下来、下去”能够表示状态意义,而“上来、上去”却没有状态意义,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还是从它们的本义上寻求解释。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各组趋向动词虚化的程度并不相同,“起来”的虚化程度最高,“下来、下去”次之,“上来、上去”最低。
AbstractThispapertakes“VPQilai”structurewhichisusedfrequentlyinModernChineseassuveryingobject,includingsyntacticananlysis,semanticananlysisgrammaticalizationalananlysisandcomparativeanalysisof“VPQilai”.Thequalitativeanantysisisplacedwithinthesemanticananlysisof“VPQilai”.BecausethequalitYof“qilai”ismainlyrestrictedbythedifferentmeaningof“Qilai”.Wealsoredefinethequalityof“Qilai”as“directionalverb”and“semi—aspectauxiliary”.Basedonthepricinpleofformandmeaningintegrated,Wefindoutthecorrespondingrelationbetweendeepsemanticcontentsandsurfacesyntacticstructure。
语法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中的语义分析 现代汉语课件
设置语境
• 设置语境的方法来加以分析: a.我买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她”) b.她已借了一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买") c.她已买了两件毛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一件”) d.她已买了一件皮衣,她又买了一件毛衣。
• (“又”语义指向“毛衣”)
句法关系与语义关系
• 句法关系是句法关系,语义关系是语义关系, 这两者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例如: (1)小李吃了/苹果吃了 (2)吃饭了/来人了
• 同一个动词与不同的名词性词语搭配就可 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 (1)吃面条(动作受事)吃大碗(动作工具) 吃食堂(动作处所) 吃大户(动作依据)
• (2)妈妈在包衣服(施事动作受事) 他们在包饺子(施事动作结果) 外头包牛皮纸(处所动作材料) 礼品包小包(受事动作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同一个名词性词语,与不同的谓词搭配也 可能产生不同的语义关系。
• 例如:买毛衣(动作受事)
织毛衣(动作结果) 打人(动作受事)
来人(动作施事)
语义指向
• 语义指向是指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份跟其 他成份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这种语义联 系同句法关系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 例如: (1)月亮渐渐升起来了。 (2)妈妈高兴地点点头。
• 语义指向可以合理地解释句子成份之间的 关系。例如: (1)王冕死了父亲。(王冕的父亲死了) (2)苹果吃了三个。(苹果中的三个吃了) (3)孩子被奶奶抱进了大门。(奶奶抱孩子]进 了大门) (4)奶奶哭瞎了眼睛。(奶奶哭+奶奶的眼睛瞎 了)
语义特征
• 词语中符合某种组合选择的有区别性特征 的最小语义成份就是语义特征。例如,“揉” 这一动词要求与之搭配的受事词语必须具 有[+固体]、[+柔软]这样的语义特征,“衣服 ”、“皮肤”、“面团”同时儿有[+固体]、[+柔 软]这两个语义特征,因此可以同“揉”这一 动词搭配(“揉衣服、揉皮肤、揉面团”),但“ 泉水”不具备[+固体]这一语义特征,“石头”不 具备[+柔软]这语义特征,因此它们不能与动 词“揉”相搭配(“+揉泉水、揉石头")。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第一、结构关系和构成成分不同。
句法结构的成分为句法成分:主语、谓 语、述语、宾语等,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是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 语义结构的成分为语义成分: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 结构关系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
第二,句法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是可 变的,而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则是相 对稳定的。
各家经常提到的主要语义关系。
1. 施事:句子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 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句子中动词动作行为、运动、变化 等的承受者。 3. 与事: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表示给予、索取、服务类的动词常带与事。 如: 他(施事)给 我(与事)一本书(受事)。
4. 工具:施事实施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 具。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的含义
“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子以后,词语 与词语之间形成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一种关 系意义。 这种关系意义是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 式来表现的,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 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不 同于言语意义,也不同于句法意义,但他 还是属于语法意义。
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语义指向上的模糊现象,造成歧义。
比较: ① 他在火车上写字。
② 他在黑板上写字。
(2)、有些句子的歧义运用语义指向来解释 则比较方便。
③ 三个人就抬起了五百斤。
④ 外语就考了八十分。 ⑤他每月才挣二百来块钱。
⑥ 三个人才抬起五百斤。
(3)、有些歧义现象,可以从定语的语义指 向上去理解。 ① 三位学生家长
民工们正在排火车票。
9. 方式: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
老师口头交待了今天的任务。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课件 第五讲语义特征分析法
B “偷”、“要”、“取”、“买”
(a)存在着得者和 失者双方; (b)存在着从失者 一方向得者一方转移 的事物; (c)得者能动地从 失者一方获取那被转 移的事物。
C “刻”、“画”、“煮”、“做”
(a)动作者能动地进行 某种动作; (b)在动作进行、完 成之后产生某种成品。
上述三组动词的语义特征可描写、比较 如下:
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舅妈[-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舅父[-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二、凸显同属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 差异
“光”和“火”
火 [+现象,+亮度,+温度,-速度,+ 形体,……] 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 体,……]
参考文献
• 朱德熙(1979)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 问题,《方言》第2期。 • 马庆株(1981)时量宾语和动词的类, 《中国语文》第2期。 • 袁毓林(1993)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北 京大学出版社。 • 邢福义(1984)说“NP了”句式,《语文 研究》第3期。
C. 他刻了个图章给小王 ⇒ * 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 * 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 * 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 *
最关键是动词的语义特征
A “送”、“卖”、“还”、“交”
(a)存在着给予者和 接受者双方;物从自己一 方转移到接受者一方。
母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父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年长,-年幼]
哥哥 [+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北京语言大学郑贵友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一)歧义的含义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歧义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单独的多义词通常放在词汇中研究而不放入歧义现象中讨论:[报销]①领款人向财务主管报账,请求注销。
现代汉语语法 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现代汉语语法讲义北京语言大学郑贵友第一章语法概说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单位三、句子成分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第二章词类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二、词类划分的标准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六、兼类问题第三章短语一、定义二、短语的种类三、短语的构成手段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第四章句子成份一、句子成分的性质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谓语的语法构成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四、定语五、状语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七、中心语八、独立语第五章单句一、基本概念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四、非主谓句五、单句和短语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二、歧义的种类(1)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三、歧义的种类(2)第七章复句一、复句的含义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三、复句的分类四、广义的并列关系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六、广义的转折句七、复句的扩充八、复句的紧缩第六章歧义分析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一)歧义的含义所谓歧义,指的是以下的语言现象:①公园里有三个幼儿园的孩子。
(有三个孩子,他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属于三个幼儿园)②我借他一本书。
(我借给他一本书/我从他那里借来一本书)从上边的例子可以了解到:歧义,指的是一个语言形式包含多种不同的意义的现象。
有人称之为多义现象。
第六章歧义分析在一般情况下,歧义现象研究短语以上的语言单位。
如歧义短语、歧义句等等。
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简述现代汉语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现代汉语语法是指在现代汉语语言使用中,对其语法规则和结构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
它是对汉语语法的系统性研究,包括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语法规则的简化和灵活性增强现代汉语语法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规则比古代汉语简化了很多,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规则。
例如,现代汉语语法中的动词时态比古代汉语更简单,动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
此外,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语序比古代汉语更灵活,可以按照需要调整语序,这为表达更为精确的意思提供了方便。
二、语义的突出和语用的重视现代汉语语法注重语义的表达和语用的重视,包括对词语的义项、逻辑关系和语境的分析等。
现代汉语语法对于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解释,尤其是对于多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分,更加精准。
此外,现代汉语语法注重语用,即语言的使用目的和效果。
例如,在汉语语法中有“主题句”、“倒装句”等语法结构,这些结构往往用于突出句子中的某个信息,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三、语法规则的“标准化”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些规则已经被标准化,被认为是“正确”的。
例如,现代汉语语法规定了主谓宾语的基本结构和语序,这是大多数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
此外,现代汉语语法还规定了一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例如句号、逗号、冒号等,以便更好地表达语意。
四、语法结构的多样化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语法结构的多样化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汉语语法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句子结构和短语结构,这些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以表达不同的语义。
例如,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有很多种不同的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构成更为复杂的句子结构。
现代汉语语法是对汉语语言使用中的语法规则和结构进行研究和总结的学科,其主要特点包括语法规则的简化和灵活性增强、语义的突出和语用的重视、语法规则的“标准化”以及语法结构的多样化等。
这些特点反映了现代汉语语法对于汉语语言的系统性研究和发展,也为汉语语言的使用和交流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手段。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方法1.依存句法分析法依存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依存关系的语法分析方法。
它关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依存关系,即词语之间的修饰、补充和关联关系。
依存句法分析法通过构建依存关系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语义和句法关系。
2.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短语结构的语法分析方法。
它关注句子中的短语结构,即短语的组合和层次结构。
短语结构句法分析法通过构建短语结构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组合和层次结构。
3.范畴语法分析法范畴语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范畴的语法分析方法。
它将句子中的词语和短语分为不同的范畴,并通过规则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范畴语法分析法通过构建范畴语法树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范畴和语义关系。
4.统计语法分析法统计语法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统计模型的语法分析方法。
它通过对大量语料库进行统计分析来学习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统计语法分析法可以使用各种机器学习算法,如隐马尔可夫模型、条件随机场等。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概率和结构。
5.语义角色标注法语义角色标注法是一种基于语义角色的语法分析方法。
它关注句子中的谓词和与之相关的论元之间的语义角色关系。
语义角色标注法通过标注谓词和论元之间的关系来描述句子的结构。
这种方法能够较好地解释句子的语义角色和语义关系。
以上是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的五种常用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语法分析。
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语法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演进和完善。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朱德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将其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是应当看做一种分析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
现代汉语语法歧义分析
汉语语法是汉语民族以及非汉语民族使用汉语过程中的一套语言习惯,包括构成汉语句子的词汇、词类和句法等,用来指导日常交谈。
它是汉语
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汉语语法系统的总结,是汉语民族发展历史上的一种
非常重要的产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汉语语法中的歧义分析,以便读者更深
入地理解汉语语法及其重要性。
汉语语法歧义分析是指在汉语语料中和发现歧义句子,并对歧义句子
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进行分析。
这是一种对汉语的深入研究,在汉语词汇
和句子结构规律中发现歧义的情况。
由于汉语词汇、语法句法等都有其内
在的规律,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单词和句子的歧义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出来。
歧义分析可以通过词汇、句法、句子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
首先,词
汇分析是指确定和理解词汇的语义,从而揭示歧义句子的意思。
其次,句
法分析是指根据句子中的不同结构形式研究句子的意义,从而得到对歧义
句子的解释。
最后,句子结构分析是指研究句子结构对句子意义的影响,
以及句子结构的可能歧义,从而获取歧义句的解释。
此外,歧义分析还可以根据文言语言的规律,通过复句分析和多种意
思表述来确定歧义句的正确理解。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
现代汉语语法__层次分析法现代汉语语法是对现代汉语词汇、句法和语义结构的规范和研究的体系。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研究语法的方法,通过将语法现象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析,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
下面将从词法、句法和语义三个层次对现代汉语语法进行层次分析。
一、词法层面在现代汉语中,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词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语的形态和意义。
词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的形态学分析:对词的形态进行分析,包括词的构词法、词的派生、词的形音义变化等。
例如,“高兴”是一个由动词“高”和形容词“兴”构成的词语。
2.词类的划分:根据词语的形态、句法和语义特征,将词语划分为不同的词类。
例如,“大”可以用作形容词、副词或量词。
3.词语的义项划分:对词语进行义项划分,确定每个词义的不同概念和用法。
例如,“红”可以表示颜色、政治立场等不同义项。
二、句法层面句法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句子的成分和结构,揭示句子的语法规则和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句法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句子成分的分类和功能:对句子成分进行分类和赋予不同的语法功能,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例如,在句子“我喜欢吃水果”,“我”是主语,“喜欢”是谓语,“吃水果”是宾语。
2.句子的句法结构: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句子的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
例如,在句子“他认真地写作业”中,“他写作业”是主要句子成分,“认真地”是次要成分。
3.句法关系的标记:通过语法标记或语序来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汉语中,主语一般出现在谓语前面。
三、语义层面语义层面的分析主要关注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语义层面的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词语的语义分类:对词语的意义进行分类,了解不同词义的概念和用法。
例如,“打”的词义包括“打人”、“打球”等不同意义。
2.句子的语义结构:通过句子中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来解析句子的意义和逻辑关系。
现代汉语·语法·7(语义)
二、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6 • (二)语义关系的类别 • 1.施事 • 指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如: • ⑴小孩儿玩皮球。 • ⑵山坡上长满了青草。 • ⑶钱包被小偷偷走了。
二、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7
• 2.受事 • 行为动作的承受者。如: • ⑴穿衣服。 • ⑵看了两本书。 • ⑶把苹果吃掉了。
二、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8 • 3.系事 • 指系动词联接的对象,系动词指: “是”或“成”“变成”。如: • ⑴这是个陷阱。 • ⑵这里成了鸟的乐园。 • ⑶长安街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五、语义特征5
• 例如语气词“了”表示的是“原来 不这样,现在这样”,即书上所说 的[+推移性],所以与它组合的 词语就必须有[+推移性]的意义。 • ⑴阴天了。(原来不是阴天,现在 阴天了。而且,阴天由晴天转变而 成。)
五、语义特征6
• ⑵星期三了。(原来不是星期三,现 在是,而且星期三由前面的时间发展 而来。) • ⑶大学生了。(原来不是大学生,现 在是了,大学生由小学生、中学生发 展而来。) • ⑷(问:到哪儿了)广州了。
三、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4 • 3.时属关系 • 人或事物的时间属性,如: • ⑴春天的故事 • ⑵新时代的青年 • ⑶陈年老酒
三、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5 • 4.从属关系 • 5.隶属关系 • 6.含属关系 • 这几部分都与“领属关系”不好区 别。
三、定语与中心语的语义关系6
• 7.质料关系 • 定语表示的是中心语的质料,如: • ⑴红木家具 • ⑵劣质产品 • ⑶优秀学生
一、语义关系2
例如: a 小王 • 语法: 主语 • 语义: 施事
拿走了 钢笔。 + 述语 + 宾语 + 动作 + 受事
一、语义关系3
•b 狼 把 小羊 • 语法:主语+ 状语 • 语义:施事+把+受事 吃了。 + 述语 + 动作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
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很有用,请好好学习之。
北语之声论坛专业精华转贴现代汉语语法的五种分析方法是语法学基础里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老师上课也会讲到,我在这里把最简略的内容写在下面,希望能对本科生的专业课学习有所帮助详细阐释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变换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和语义指向分析的具体内涵:一. 中心词分析法:分析要点: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2.认为句子又六大成分组成——主语、谓语(或述语)、宾语、补足语、形容词附加语(即定语)和副词性附加语(即状语和补语)。
这六种成分分为三个级别:主语、谓语(或述语)是主要成分,宾语、补足语是连带成分,形容词附加语和副词性附加语是附加成分;3.作为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作为主语和谓语,让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5.分析步骤是,先分清句子的主要成分,再决定有无连带成分,最后指出附加成分。
标记:一般用║来分隔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用══标注主语,用——标注谓语,用~~~~~~标注宾语,用()标注定语,用[ ]标注状语,用< >标注补语。
作用:因其清晰明了得显示了句子的主干,可以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适合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对于推动汉语教学语法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可以分化一些歧义句式。
比如:我们五个人一组。
(1)我们║五个人一组。
(2)我们五个人║一组。
总结:中心词分析法可以分化一些由于某些词或词组在句子中可以做不同的句子成分而造成的歧义关系。
局限性:1.在一个层面上分析句子,层次性不强;2.对于一些否定句和带有修饰成分的句子,往往难以划分;如:我们不走。
≠我们走。
封建思想必须清除。
≠思想清除。
3. 一些由于句子的层次关系不同而造成的歧义句子无法分析;如:照片放大了一点儿。
咬死了猎人的狗。
二. 层次分析:含义:在分析一个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进行分析,在分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就叫层次分析。
第十三章、语义格分析
第十三章、现代汉语语义格分析一、格语法的来源格语法(Case Grammar)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菲尔墨(C.J.Fillmore)最先提出来的一种语法理论,是从转换生成语法发展出来的一个支派。
菲尔墨原是乔姆斯基(N.Chomsky)的学生,其理论是在乔姆斯基对深层结构设想的前提下产生的,力图从语义分析的角度来弥补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上的不足。
乔姆斯基在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 Structures)中,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的三大规则:短语结构规则、转换规则、语素音位规则。
其短语规则(S→NP+VP;VP→V+NP)的目的是生成所有的句子。
但是在生成正确句子(约翰喝酒)的同时,也生成了错误的句子(酒喝约翰),这说明动词和名词之间要有一种语义限制。
针对这一问题,乔姆斯基在1965年出版的《句法理论的若干理论问题》(The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中,开始考虑语义问题,认为应该将语义包括在语法之中。
生成语法就包括三个部分:即句法部分、语义部分、音系部分,句法部分是基础,句法部分生成的句子输入语义部分,句法部分具有生成性,语义部分具有解释性。
菲尔墨认为用格框架分析句法结构比转换生成语法要精密得多,率尔反对转换生成语法,致力于格语法的研究。
他在1966年发表了《关于现代的格理论》(Toward a Modern Theory of Case ),1968年发表了《“格”辨》(The Case for Case),1971年发表了《格语法的一些问题》(Some Problems for Case Grammar),1977年又发表了《再论“格”辨》(The Case for Case Reopened)等论文,创立了系统的格语法理论。
菲尔墨首先将句子(sentence)分为“情态(modality)”和“命题(proposition)”两个部分,用公式表示即:S => M+P情态部分(M)决定与句子全局有关的要素,如否定、时、式和体等等;命题部分(P)是格语法分析的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第四,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之 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分为一对多和 多对一两种关系。
一对多:句法关系
①看医生 ②写文章 ③写毛笔 ④吃米饭 ⑤吃食堂 ⑥排电影票 ⑦打双打 ⑧起五更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述宾
语义关系 动作行为 + 施事 动作行为 + 结果 动作行为 + 工具 动作行为 + 受事 动作行为 + 处所 动作行为 + 目的 动作行为 + 方式 动作行为 + 时间
如: 我 吃 饱了。 “饱”不是指向动语“吃” ,而是指向主 语“我”;
1、补语的语义上可以指向多 种句法成分,它可以指向主语、 谓语动词、宾语,还可以指向 其他成分。
①我吃饱了。
②老王喝酒喝醉了。
③ 他穿好衣服出门去了。 ④ 这个问题我一定记得牢牢的。
⑤我们已经打扫干净教室了。 ⑥ 他摔断了腿。 ⑦ 她把鞋跟穿掉了。
相匹配时,就产生了语义指向上的模糊现象,造成歧义。
比较: ① 他在火车上写字。
② 他在黑板上写字。
(2)、有些句子的歧义运用语义指向来解释 则比较方便。
③ 三个人就抬起了五百斤。
④ 外语就考了八十分。 ⑤他每月才挣二百来块钱。
⑥ 三个人才抬起五百斤。
(3)、有些歧义现象,可以从定语的语义指 向上去理解。 ① 三位学生家长
各家经常提到的主要语义关系。
1. 施事:句子中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生 者或状态的主体。 2. 受事:句子中动词动作行为、运动、变化 等的承受者。 3. 与事:动词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表示给予、索取、服务类的动词常带与事。 如: 他(施事)给 我(与事)一本书(受事)。
4. 工具:施事实施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 具。
那本书的封面被撕坏了
领属关系
受事关系
“封面”与“撕”有动作——受事关系;
“那本书”和“封面”则有领属关系,即 “封面”是属于“那本书”的。
动词与名词的语义关系
人们常用“格”名称来表示。 “格”指名词 跟动词组成语义结构时所担当的语义角色。如: 施事、受事、与事、工具、处所、时间等。 把名词跟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格关系)研 究清楚,有助于说明动核结构的下位区分和句型 或句式的更细密的区分,也有助于分析句法结构 在实际使用中的变化和复杂化 。我们这里不用 “格”来称述,只说明其关系。
2、状语的语义多数指向谓语 动词或形容词,也可以指向主 语和宾语
① 他回来得很迟,于是轻轻地爬上了床。
② 女同志之间谈起这一类的事儿来比较随 便。
③ 他们圆圆地围了一个圈。
④ 他酽酽地给我彻了杯茶。
⑤ 小孩胆战心惊地走到我面前。
⑥ (老栓)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
恭恭敬敬的听。 ⑦ 他每月只挣二百来块钱。
时间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数量 受事
第一、结构关系和构成成分不同。
句法结构的成分为句法成分:主语、谓 语、述语、宾语等,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是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 语义结构的成分为语义成分:动作行为、 性质状态、施事、受事、工具、处所等, 结构关系为动作—受事、施事—动作等。
第二,句法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是可 变的,而语义成分之间的关系则是相 对稳定的。
他用毛笔写字。
5. 结果: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结果,即在 动作发生前没有此事物或结局,由于动作 行为产生了此结果,是从无到有。
小张写了一封信。
6. 方位:表示动词动作行为发生、出现的 处所、位置等。
妈妈在家里给女儿准备嫁妆。
7. 时间:表示动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我们明天电话联系。
8. 目的:动作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
不能根据句法关系来确定 语义关系,也不能根据语义关 系来确定句法关系 。
三、语义关系 语义是实词进入句子之后词与词之间 的关系,是一种事实上或逻辑上的关系。 在实词和实词的语义关系中,动词和 名词的语义关系是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一 种实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但语义关系不只 限于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是名 词与名词之间或成分与成分之间的关系。
研究语义指向,有助于分析句子中 几个语义结构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 也有利于理解句子的内容,解释语言现 象。
(二)、语义指向与歧义
语义指向上的模糊性,也是造成歧义的 原因之一。 在一个句法结构里,当某一成分可以 同时与其他几个成分相匹配时,就产生了 语义指向上的模糊现象。,因而会造成歧 义。
(1)、一个句法结构里,某一成分可同时与其他几个成分
(一)、语义指向与句法结构的不 平衡性
语义结构虽然要在句法结构中得到映 射,但映射的结果却是语义结构和句法结 构之间表现出不平衡性,它们之间有时一 致,有时不一致。 自然,语义指向和句法 结构之间也就存在着不平衡性。所以,语 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中的某一成分在语 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 可能性。
多对一 :
①喝了啤酒 ②啤酒喝了 ③喝的啤酒 ④把啤酒喝了 ⑤啤酒给喝了
句法关系 述宾关系 主谓关系 定中关系 状中关系 被动式主谓关系
语义关系 动作+受事 受事+动作 动作+受事 受事+动作 受事+动作
名词入句充当什么成分,取决于句中的位置,而 语义则取决于和动词的关系,与位置无关。
① 我们打败了敌人。 ② 敌人 我们打败了。 ③ 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④ 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第五讲
现代汉语语法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的含义
“语义”是指词语进入句子以后,词语 与词语之间形成的词汇意义之外的一种关 系意义。 这种关系意义是要通过一定的结构形 式来表现的,是词语在语句结构中体现出 来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同于词汇意义,不 同于言语意义,也不同于句法意义,但他 还是属于语法意义。
比如:
我们 目前 需要 进口的设备
主语 谓 状语 中 语 心 语 (直接关系、内部关系) 主谓关系 偏正关系
动语 宾 (间接关系) 定语 (外部关系) 施事 动作
语 中心语
受事
动宾关系 偏正 关系
昨天 我 在教室里 给校长 写了 一封 信。 状语 中心语 主语 谓语 状语 中心语 状语 中心语 动语 宾语 定语中心语
⑩ 《红楼梦》这本书 我 看过。 受事 施事 动作 ⑾ 老李 用书面形式 作了 发言。 施事 方式 动作 受事 ⑿ 那本书 被我 送 王海了。 受事 (被)施事 动作 与事
五、语义指向分析
语义指向指的是句法结构的某一成分在语 义上和其他成分(一个或几个)相匹配的 可能性。是指词语在句子里在语义平面上 支配或说明的方向。
二、语义结构与句法结构
在由实词与实词组成的句法结构中, 总是同时存在着两种结构关系,这就是句 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
在这个句法结构中,实词总是同时扮 演着两种角色,即同时充当句法成分和语 义成分,这就是结构成分性质的二重性。
昨天 我 在教室里 给校长 写了 一封 信。
状语 主语 状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宾语
请分析:
①她非常聪明。 ②我买了许多新书。 ③她光吃菜,不吃饭。 ④他吃了饭就工作。
①她非常聪明。 ②我买了许多新书。 ③她光吃菜,不吃饭。 ④他吃了饭就工作。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作层次分析时, 无须受语义上的约束(不是不顾意义), 从语义上来看组合层次。
“四川北路”,语义理解为“北四川 路”。
动核结构(谓核结构)及名词的“格”分析 语义指向分析 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配价分析
动核结构(或称“谓核结构”)分 析
动核结构是由动词(广义动词)和它 相联系着的某些语义成分组成,动词是动 核结构的核心、动核结构是语义平面的基 本结构,是生成句子的基底。
② 新老师宿舍 比较: 老师新宿舍
(4)、补语的语义指向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我吃完饭了。我吃完饭了。
a 我吃了饭了。 b 我吃光饭了。
(三)、语义指向对句法变换的制约
对语义指向的研究如果要进行 得更深入一些,就必须全面研究不 同的语义指向对句法变换的制约。
(l)、语义指向的不同对句法变换有着一定 的制约作用。
他比小邹 高许多。
常用到的名词与名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领属:句子中有领属关系的主体,即一个事 物对象为另一个事物对象所有。 ① 我有一本书。 (“书”为“我”所领有) ② 他的新书包被偷了。 (“新书包”为“他”所领 有) ③ 一张桌子四条腿。 (“四条腿”为“桌子”说 领有)
思考: ① 修房子 ② 盖房子 ③ 用大米煮饭 ④ 用电饭煲煮饭 ⑤ 小王在排电影票 ⑥ 他为这事得罪了小王
① 妈妈洗衣服。(受事) ② 妈妈做衣服。(结果)
③ 妈妈用衣服挡住了光线。(工具)
四、句子的语义框架分析
语义框架分析就是用形式化的表述方 式将具体句子中的动词与名词的语义结构 关系(格局)表示出来。
如: “老师 批评了 学生。” 施事——动作——受事
① 妈妈 在商场给女儿 买了 一条花裙子。 施事 处所 与事 动作 受事 ② 老师布置的作业 学生 已经完成了。 受事 施事 动作 ③ 学生们已经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 施事 (把)受事 动作
④ 门口的那棵大树 被狂风 吹倒了。 受事 (被)施事 动作 ⑤ 我们 明天 电话 联系。 施事 时间 工具 动作 ⑥ 小王跟小李昨天在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婚礼。 施事 同事 时间 处所 动作 受事
⑦ 小娟用白纸 叠了 一只小船。 施事 材料 动作 结果 ⑧ 墙上 挂着 一幅画。 处所 动作 受事 ⑨ 球迷们 正在排 球票。 施事 动作 目的
民工们正在排火车票。
9. 方式: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式。
老师口头交待了今天的任务。
10. 原因:引起动作行为的原因。
她出嫁前还要哭嫁。
11. 同事:动作行为所伴随或排除的间接对象。 小王跟小李昨天在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婚礼。 12. 材料: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