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文庙导游词
2023年文庙导游词_1
![2023年文庙导游词_1](https://img.taocdn.com/s3/m/6d7a5b2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6.png)
2023年文庙导游词2023年文庙导游词1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曾指出:“秦凉诸州西北一隅之地,其文化上续汉、魏、西晋之学风,西开(北)魏、(北)齐、隋、唐之制度,承前启后,继绝扶衰,五百年间延绵一脉,然后始知北朝文化系统之中,其由江左发展变迁输入者之外,尚别有汉、魏、西晋之河西遗传。
”武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早在5000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而得名。
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曾在这里设郡置府,东晋十六国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国和隋末的大凉政权先后在此建都,成为长安以西的大都会,中西交通的咽喉,丝绸之路的重镇。
这座千年古城,既是丝绸之路的重镇,也曾一度是我国的三大文化中心,据说唐玄宗都曾到武威观花灯,可见当时武威经济文化的兴盛程度。
由于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对于维护社会统治安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历代封建王朝对孔子尊崇备至,从而把修庙祀孔作为国家大事来办,到了明、清时期,每一州、府、县治所所在都有孔庙或文庙。
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武威文庙位于凉州城区东南隅,坐北向南,由三部分组成,东为文昌官,中为文庙,西属凉州府儒学院。
占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8米,东西宽152米,占地面积30096平方米。
整个建筑布局对称,结构严谨,是一组造型雄伟的宫阙式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壮,明清之际被誊为“陇右学宫之冠”,是凉州文人墨客的祭祀孔子的圣地,是目前西北地区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属全国三大孔庙之一。
2023年文庙导游词2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孔子诞生。
自此,一个中国乃至世界标志性的人物,开始了他影响人类文明的旅程,并永远载入史册!做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孔子是华夏儿女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千年文化的思想和标杆!——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开始了中国古老文化的旅程;走进文庙,我们的思想,翻阅了中国千年历史的轨迹!文庙,有着儒家的第一思想、中国的第一文化故事!站在历史最高角度的今天,每一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过去,评估未来!或许,没有一个人的思路和眼光是完全一致的;也或许,没有一个人留在这世上的光彩是一样的。
桐城文庙的简介作文
![桐城文庙的简介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d9c6c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6.png)
桐城文庙的简介作文今天咱来聊聊桐城文庙,那可是个超酷的地方。
桐城文庙坐落在桐城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地方。
你一走到它附近,就感觉像是穿越回了古代,周围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
从外面看,文庙的建筑那叫一个气派。
大门就像一个威严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儿,迎接着前来参观的人们。
它的飞檐啊,就像鸟儿展开的翅膀,随时要冲向蓝天,不过又被牢牢地固定在房顶上,给整个建筑增添了一种灵动的美。
走进文庙,里面的布局可讲究了。
一进去,就是宽敞的庭院,地面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无比,感觉每一块石板都能给你讲出一个古老的故事。
庭院两边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文化圣地。
再往前走,就到了大成殿。
这大成殿可是文庙的核心建筑,那高大雄伟的样子,让你忍不住心生敬畏。
殿里供奉着孔子的塑像,孔子他老人家就那样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平和而深邃,仿佛一直在思考着世间的哲理。
周围的墙壁上可能还有一些精美的壁画或者文字,讲述着古代儒家的思想和故事。
你要是站在那里,闭上眼睛,似乎能听到古代学子们在这里诵读经典的声音,“之乎者也”的读书声仿佛在空气中回荡。
而且,桐城文庙可不是个徒有其表的地方。
它见证了桐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桐城这个地方,自古以来就出了好多文化名人,什么方苞、姚鼐之类的。
他们肯定都在这文庙里汲取过知识的养分,接受过文化的熏陶。
说不定当年他们就在这个庭院里和同窗讨论学问,在大成殿里向孔子的塑像默默许愿,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文庙有时候还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呢。
比如说一些书法展览啦,你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法作品,有龙飞凤舞的草书,像一阵狂风席卷纸张;也有规规矩矩的楷书,就像一个个整齐排列的小士兵。
还有一些国学讲座,听那些老学者们讲讲古代的文化知识,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智慧宝库的大门。
总之啊,桐城文庙就像是一本立体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桐城的文化、历史和人们对知识的崇敬。
不管你是文化爱好者,还是单纯想找个安静又有内涵的地方逛逛,桐城文庙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桐城文庙的故事
![桐城文庙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1fcb2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2.png)
桐城文庙的故事摘要:一、引言:介绍桐城文庙的背景和历史地位二、桐城文庙的建立:阐述文庙与孔子文化的关系,以及在当地的影响力三、文庙的沿革:概述文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四、文庙的建筑特点:详细描述文庙的建筑风格和独特之处五、文庙内的文物:介绍文庙内的重要文物和历史文化价值六、桐城文庙的祭祀活动:阐述祭祀孔子的传统活动和意义七、文庙在现代社会的转型:探讨文庙在当代社会的角色转变及其影响八、结论:总结桐城文庙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正文:桐城文庙,位于我国安徽省桐城市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
它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迁,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我国南方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文庙之一。
桐城文庙的建立,源于孔子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孔子被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学说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
文庙便是为了纪念和弘扬孔子及其儒家文化而建,不仅传播了儒家经典,还成为了当地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在历史的长河中,桐城文庙历经沧桑,见证了朝代的更迭。
从南宋时期的初创,到元明清等朝代的修缮和发展,文庙逐渐壮大,成为一座占地万平方米的宏大建筑群。
在此期间,文庙不仅承担着祭祀孔子的重任,还成为了地方官员选拔人才、举行庆典等活动的重要场所。
桐城文庙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文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等。
此外,文庙内还有东西两侧的配殿、厢房等建筑,形成了严谨的布局和优美的建筑群。
文庙内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石刻、碑刻、木雕、铜像等,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桐城牛蹄碑”,碑文由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书,堪称书法艺术的瑰宝。
祭祀孔子是桐城文庙的传统活动。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诞辰纪念日,当地政府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缅怀孔子的丰功伟绩,传承儒家文化。
此外,文庙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旨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
桐城文庙导游词解说导游
![桐城文庙导游词解说导游](https://img.taocdn.com/s3/m/5e974c94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4.png)
桐城文庙导游词解说导游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桐城文庙。
我将为大家担任导游的角色,为大家详细解说桐城文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桐城文庙的历史渊源。
桐城文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城区南门外,是一座规模宏大、历史悠久的古代文庙。
始建于北宋绍圣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文庙是封建社会时期用来奖励和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文化教育的中心。
桐城文庙作为中国“四大名文庙”之一,被誉为“南文庙”。
桐城文庙的建筑风格宏伟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典范。
整个建筑群包括大成门、序门、文庙前后两进,总面积达到5万多平方米,拥有大小庭院、四祠廊、正殿、东西楼、大成门、序门等建筑物,构建出一幅精美绝伦的建筑画卷。
庭院内的花草树木繁茂,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在文庙内,有许多文化古迹和名人瞻仰处。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文庙内供奉的程颐、程颢父子的神龛。
程颐和程颢是北宋末年理学家和儒学家,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的神龛不仅是对程颐、程颢的纪念,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庄严恭敬的表达。
除了程颐、程颢神龛外,文庙内还有其他的名人神龛和文化遗迹。
我们可以看到鲁迅、梁启超、胡适等中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和思想家的神龛,他们都在各自的时代为中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文庙内还保存有许多有关教育制度、礼仪制度的文物和古籍,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最后,我想告诉大家一点,参观桐城文庙不仅可以欣赏到宏伟的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氛围,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且有意义的时光,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发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谢谢大家!。
桐城文庙祭孔通稿结束语
![桐城文庙祭孔通稿结束语](https://img.taocdn.com/s3/m/e388840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ad.png)
桐城文庙祭孔通稿结束语
作为尊孔崇儒的文庙,时间给了它无穷的魅力。
文庙就像一个巨大的圣坛,一代又一代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莘莘学子抱着各自的信念,纷纷前往祭祀,文庙也因此成为文人骚客心目中的圣地。
孔子一生教书育人,有弟子3000多位,一部《论语》世人皆知,是真正的微言大义。
流传下来的“孔子学琴”、“孔子相师”等典故,意义深远,教会了后人学习的真谛。
一直以来,尊师重教都是我国的优良传统。
教师是为数不多可以被称为“先生”的职业,从古至今,备受尊敬。
人们常用“春风化雨”来形容教师的付出,其本意是适宜草木生长的风雨,后来用以比喻良好的教育,称颂师长的教导。
值此九月,愿天下人谨遵教诲、莫忘师恩。
桐城文庙导游词(共五则)
![桐城文庙导游词(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e7ec0fd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1.png)
桐城文庙导游词(共五则)第一篇:桐城文庙导游词桐城文庙——六尺巷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迎江寺风景区,我是来自安徽省旅行社的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很荣幸可以为各位提供讲解服务,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够把美丽介绍给大家,把欢乐传递给大家。
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今天的迎江寺之旅吧!桐城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
古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
桐城自古名人辈出,唐宋两代的有曹松、李公麟,明清时期又有大思想家科学家方以智,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文派,前后雄霸文坛近300年。
近代又有美学宗师朱光潜,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
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和桐城文化密切相关的桐城文庙。
首先让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文庙吧!文庙又叫孔庙,它是一座“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
始建于元代,清同治年间重建,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了,现在保留的文庙是其核心建筑,主要有大成殿、门楼,并配有文昌祠、泮池、泮桥等建筑。
接下来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文庙,感受一下她的文化魅力吧。
进了文庙大门,眼前的便是棂星门,棂星门是用汉白玉建成的四柱三门式建筑,柱身是方形的,下有“扇形”撑石,造型简朴典雅。
棂星是传说中的谷神,汉高祖命祭天要先祭棂星,以祈求五谷丰登,宋时将棂星门移到孔庙,意为以尊天之礼尊孔。
穿过棂星门,走过泮桥,我们现在到达了大成殿,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堪称皖中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大成殿之冠。
进入大成殿,眼前的孔子“四配”及“十二哲”的泥彩塑像,这些塑像,神形兼备,栩栩如生,甚至可以跟山东曲阜孔庙里的孔子塑像媲美呢!好了,接下来一个小时时间留给您,您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进殿或进展览馆参观,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文庙门前集合,随后我们会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六尺巷。
各位朋友,眼前这条100多米长,两米多宽的小巷就是著名的“六尺巷”了。
不知道,大家对“六尺巷”的故事了解多少呢?说到张英大家也许不太熟,但他的儿子张延玉,雍正年间的重臣,大家可能就熟悉一点了吧,历史上他们被称为“父子宰相”。
桐城文庙观后感
![桐城文庙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746ad1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1.png)
桐城文庙观后感桐城文庙,这座坐落在安徽省桐城市龙眠中路的古建筑群,历史悠久,韵味深厚。
它不仅是一座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更是一处文化与历史的瑰宝。
踏入桐城文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巍峨的大门。
门楼之上,飞檐翘角,尽显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
门楼两侧的楹联,笔力道劲,词藻华丽,让人领略到古人的文化底蕴。
走进文庙内部,首先看到的是宫墙。
它高大而威严,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再向前走,便来到了棂星门。
这门扇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工艺精湛,让人惊叹不已。
泮池和泮桥静静地躺在前方,倒映着天空的云彩,显得格外宁静与美丽。
大成殿是文庙的核心建筑。
这座殿宇庄重而肃穆,让人心生敬畏。
大成殿内供奉着孔子像,像前香烟缭绕,更增添了几分神圣之感。
大成殿后的崇圣祠和土神祠等建筑,错落有致,古色古香。
在文庙的后院,设有“陛下”、“月台”和“祭坛”等附属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有观赏性。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祭祀的重视和对文化的敬仰。
桐城文庙还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
这里不仅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更是当时的文化中心。
在这里,可以了解到桐城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感受到古代教育的氛围。
在游览桐城文庙的过程中,我深感这座古建筑的魅力。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更是一处可以让人们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
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韵味和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的来说,桐城文庙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它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到桐城的历史和文化,更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和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桐城旅游景点最全导游词
![桐城旅游景点最全导游词](https://img.taocdn.com/s3/m/77a9bc12b4daa58da0114acd.png)
导游词安徽安徽省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由江南省分治而建,安徽省名由明清时期的安庆府、徽州府两个府的首字合成。
代表大富大贵,潜山县皖国,皖国公治理下老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经济安定,简称“皖”,以古皖国为名,寓意希望安徽能够像皖国公治理那样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高速雕塑一为天书代表文都而来欢迎的手迎接四方的宾朋。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黄梅戏之乡,桐城派故里--中国文都安徽桐城,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桐城76万父老乡亲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是你们的讲解员某某某,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也可以叫我王导。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桐城,咱们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之滨,大别山东麓,是历史文化名城、桐城派故里、黄梅戏之乡,素有“文都”之美誉。
早在春秋时代,就被称为桐国,隋朝时设置同安县,唐至德二年(757年)因安史之乱避讳“安”字,特改名为桐城县,县名一直沿用至1996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建市,所以有有1200年历史呢!现辖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民营经济开发区、12个镇和3个街道,国土面积1571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
桐城,交通便捷,区位优越。
北距省会合肥市105公里,南邻安庆市74公里,距合肥、安庆机场和安庆码头均在100公里以内,是皖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三大交通动脉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纵贯全境,水路经菜子湖通达长江。
桐城自古英才辈出,人文昌盛。
1200余年来,诗坛艺苑,群芳云集;学林宦海,鸿儒荟萃;曾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盛誉。
特别是入清以降,桐城文化异峰突起,进入鼎盛时期,涌现出各类硕学通儒1200余人,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影响遍及全国,绵延二百余年。
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出现众多重臣宰辅、大家名流,最著名的有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方以智,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桐城派鼻祖方苞、刘大櫆、姚鼐,抗英名将姚莹,美学大师朱光潜,哲学大家方东美,超导专家吴杭生,革命家、外交家、书画家黄镇,农工民主党创始人章伯钧,计算机之父慈云桂,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等。
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
![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ce287ba0116c175e0e480f.png)
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文庙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璧山文庙游览。
我是导游胡腾月,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体会到文庙的悠久历史和古香古色。
璧山文庙是重庆市现存唯一的文庙,此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也就是1194年,咸丰四年重修,大成殿座西向东,背靠凤凰山,前面是宽阔的大成广场,右有高大雄伟的政府大楼。
文庙总面积为1240平方米。
庙前就有吕凤子的石像,文庙是为纪念吕凤子的,吕凤子出生于1886年。
成年后在上海等四个省市的高校教授国画。
吕凤子是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也是美术教育家,为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
请大家随我的手势看看大门,大门红色的壁上是镶嵌着黄色的圆球,显得那么庄重,上面刻有文庙两个金字,我们从此看出古代人民的鬼斧神工。
大家请跨进门坎,左手边是吕凤子纪念管,右边就是广告工作室了。
大家跟随我走上正前方的阶梯,这里的石壁上雕刻着一幅九龙图,中间有一条威武的大龙,周围有八条可爱的小龙在嬉戏,这幅石画每一个细节都雕刻得细致无比,这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大家往上看,就是正殿了,屋顶双层,铺着黄色瓦片,墙呈红色,顶上还雕刻着两条飞龙。
大家走进正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桌椅,人们在这儿悠闲地喝茶。
我们绕过正殿,走上山坡,看看这些神像,它们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很多神像已被风化,可不失它们的尊严。
这边儿的神像被文化大革命摧残得不成样子。
朋友们,请保护文物,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大家请给我的讲解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下次再见!关于文庙的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你们向往已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
欢迎各位的到来资中文庙。
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位于县城大东街。
【推荐】文庙导游词8000word版本 (8页)
![【推荐】文庙导游词8000word版本 (8页)](https://img.taocdn.com/s3/m/d3271b82dd3383c4bb4cd277.png)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庙导游词8000篇一:文庙导游词大家下午好!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千里不相逢,很高兴在这晴空万里的中午与大家相逢。
我叫温振博,本次我们将重点游览文庙,那么在途中呢为了大家的安全呢,请大家尽量不要走散,那么在我工作中有什么做的不对的请大家提出来,那么我会竭尽所能的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讲解能够带您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好了,趁着离我们文庙还有一段路程,我先给大家讲下文庙大致的情况吧。
文庙是新世纪新柳州文化璀璨的一颗明珠,同时它也是“龙年盛世看龙城、欢乐健康游柳州”的系列精华游。
那么大家一会到文庙大门的时候请高台你们的贵脚,不要踩门剀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啊这就是对孔子他老人家的一种尊敬和敬仰,所以有劳各位了。
那么文庙什么个概念呢?其实简单来说就是文宣王庙的意思,那么也就是孔庙的别称了,当然它是用以祭祀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纪念性建筑。
柳州是个有着两千多年浓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古城,那么从唐朝以后,唐玄宗追封孔子为文宣王,举国祭孔,孔庙又称文庙,庙学合一,也是祭祀孔子,同时呢也教育了人。
柳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
后来唐元和十年六月(公元815年),柳宗元到柳州任刺史,发现柳州文庙已破损,他感到很可惜,就组织官民,花了两个月重修文庙,由他亲自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
到明朝洪武初年(1373年),在柳州的府学(也就是现在的映山街二中)和县学(东台路原市机关幼儿园)又建了两所文庙。
1928年,柳州文庙在一场火烧半边城的大难中就烧没有存在了。
从此,重修文庙就一直是柳州百姓的心愿。
201X年的时候,柳州市政府决定于柳江南岸定在登台山下,驾鹤山侧、柳江河畔,位置得天独厚,重修柳州文庙,并将其列为柳州文化建设十大工程之一,201X年 3月份开始动工建设的柳州文庙,仅用短短半年时间就像刘谦魔幻式地矗立在柳州市民眼前。
桐城古迹景点介绍
![桐城古迹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95b4355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d.png)
桐城古迹景点介绍桐城,位于安徽省中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
这里有许多古迹和景点,让游客可以感受到桐城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下面就对桐城的古迹景点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桐城古城墙桐城古城墙是桐城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也是安徽省保存最完好的宋代城墙。
城墙始建于北宋,经过多次修缮,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城墙全长约7公里,高约6米,宽约5米,由巨大的条石和砖块交错堆砌而成。
走在古城墙上,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同时也可以欣赏到桐城独特的城市风光。
二、桐城文庙桐城文庙是桐城古代文化的象征,建于宋代,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庙坐落在桐城市中心,占地约1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成殿、棂星门、泮池等。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是祭祀孔子的地方,殿内供奉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塑像。
整个文庙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恢宏,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
三、龙眠山风景区龙眠山风景区位于桐城市区以南约10公里处,是一个以山水景观为主的山岳风景区。
这里山势陡峭,峰峦叠嶂,溪流潺潺,风景优美。
游客可以在这里登山、探险、观景,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景点,如龙眠书院、古井、烈士陵园等,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桐城独特的文化氛围。
四、其他景点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景点外,桐城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
如:黄梅村古建筑群、鲁谼山风景区、仙龙湖风景区等。
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有的以古建筑为主,有的以自然风光为主,但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历史韵味。
五、桐城特色美食桐城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美丽的风景名胜,还有着独特的特色美食。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桐城小花”茶和小吃“麻玉糕”。
“桐城小花”茶以其清香可口、滋味甘醇而深受人们喜爱;“麻玉糕”则是一种以糯米和芝麻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小吃,香甜可口,富有营养。
此外,还有糖糕、炒米等传统小吃和土特产也值得一试。
总之,桐城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地方。
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https://img.taocdn.com/s3/m/cd5f95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2.png)
“泮池”一名源于西周时诸侯设立的大学“泮宫”。 泮池,呈半月形,池上有砖石拱桥,池桥皆以汉白玉 石雕栏杆护配。传闻明清季桐城如“天启六君子”之一的左光斗、“百科全书式”大哲学家方以智、“父子双宰 相”张英、张廷玉以“桐城派”鼻祖戴名世、方苞、刘大魁、姚鼐等到近千名名臣硕儒,于成名前均从桥上步入 大成殿祭孔,以到金榜题名,帮誉“泮桥”为“状元桥”。桐城文庙景观图集(2)
桐城文庙大成殿“斗拱”,有辽金时代营造宫殿之遗风,无论从力学还是美学角度看,在古建筑中均属精品 之作,为全国所罕见,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史的直观教材。(古建筑专家张驭寰、罗哲无、单士元)
桐城文庙是明清以来桐城地方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建筑群,是安徽省境内保存完整的一座孔庙。历史上,文庙 与儒学学宫连在一起。“庙学合一”,对形成“桐城派”和桐城崇文重教传统风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庙 是桐城文化标志性建筑,在传承儒学文化和弘扬桐城地方特色文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孔子)
大成门,门厅式梁森构架,阔三开间。硬山到顶,筒瓦顶盖,正脊两面三刀端装饰鳌鱼,四角凌空飞翘。门 厅前后之间设壁隔内外厅,并列辟门三道,中门屹立一对石狮,两边侧门各置两只石鼓。
桐城文庙既是桐城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又是“桐城派”的重要象征。它的建筑外貌旧迹幽幽,古典的质 感中透出一种沧桑风情,且不失“流韵遗风”的秀丽之美,为古代庙宇建筑的代表之作。
2013年,桐城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பைடு நூலகம் 历史沿革
最新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
![最新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1b3fd6176a20029bd642de3.png)
最新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下面是关于文庙的导游词5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关于文庙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来璧山文庙游览.我是导游胡腾月,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各位满意,使我们体会到文庙的悠久历史和古香古色.璧山文庙是重庆市现存唯一的文庙,此庙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也就是1194年,咸丰四年重修,大成殿座西向东,背靠凤凰山,前面是宽阔的大成广场,右有高大雄伟的政府大楼.文庙总面积为1240平方米.庙前就有吕凤子的石像,文庙是为纪念吕凤子的,吕凤子出生于1886年.成年后在上海等四个省市的高校教授国画.吕凤子是现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也是美术教育家,为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少贡献.请大家随我的手势看看大门,大门红色的壁上是镶嵌着黄色的圆球,显得那么庄重,上面刻有文庙两个金字,我们从此看出古代人民的鬼斧神工.大家请跨进门坎,左手边是吕凤子纪念管,右边就是广告工作室了.大家跟随我走上正前方的阶梯,这里的石壁上雕刻着一幅九龙图,中间有一条威武的大龙,周围有八条可爱的小龙在嬉戏,这幅石画每一个细节都雕刻得细致无比,这可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大家往上看,就是正殿了,屋顶双层,铺着黄色瓦片,墙呈红色,顶上还雕刻着两条飞龙.大家走进正殿,里面整齐地摆放着桌椅,人们在这儿悠闲地喝茶.我们绕过正殿,走上山坡,看看这些神像,它们的尊严,让人肃然起敬,很多神像已被风化,可不失它们的尊严.这边儿的神像被那个时期摧残得不成样子.朋友们,请保护文物,也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今天的游览到此结束,大家请给我的讲解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下次再见!关于文庙的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这就是你们向往已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中文庙.欢迎各位的到来资中文庙.资中文庙始建于北宋雍熙年间,距今1000多年的历史,当时位于县城大东街.不过前后经过三次搬迁后,于清道光九年(1829)将文庙迁于此地,那么为什么会选择迁到此处呢?是因为呀在南宋时期资中的这条街上出一个叫赵逵的状元,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文庙座落的这条街叫状元街的原因.因为赵逵是一名文状元,而文庙则是来弘扬儒家文化的地方,在封建社会中他们两者之间有着相似之处.所以我们的先辈们就把文庙迁移道了此处.大家首先请看这个巨大的月池,它的名字叫做;“;洗墨池;”;.传说是状元赵逵读书时期洗笔荡墨的地方,旁边的高墙是;“;万仞高墙;”;.我们都知道,像皇宫这样高贵的地方,它的宫墙也仅仅被称为;“;数仞宫墙;”;.但是孔子庙里的宫墙为什么会被称为;“;万仞宫墙;”;呢?这是因为先人们觉得;“;夫子之墙数仞;”;不足以表达出对孔子的敬仰,由此可见孔子在古人心中崇高的地位.大家再看这2个华表,众所周知,华表是庄严肃穆的象征,一般出现在皇宫附近,全国各地一般的文庙里也是没有的哦,但为何我们资中的文庙里会出现2个高高矗立的华表呢?这是由于孔子曾被封为;“;文宣王;”;,古时候在人们心中享受着帝王的待遇.而这里的2个特别的华表也充分的显示出了当时这里的人们对孔子的万分尊敬和仰慕.所以说跟全国其他的文庙比起来,这2个华表也就显得分外的独特和珍贵了!当然了,古人认为对孔子光是心中的尊敬是远远不够的,行为上也得充分的体现出来,大家请看这块碑: ;“;文武官员至此下马;”;.也就是说在踏入此庙之后,哪怕你是当朝宰相、三军统帅、皇亲国戚,到了这里都得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徒步而行的穿过我们前面的这道;“;礼门;”;去里面祭拜孔夫子,因为这里是万世师表孔大圣人的神圣殿堂!大家要知道,在封建社会,这里是不能随便进出的.它不像其他的庙宇,任何人都可以进去烧香拜佛,求神许愿;这里就不行,平时的大门是关着的,只在春天和秋天的祭祀之日或全县学生大考的张榜拜孔之时才把大门打开,让官员、举人、考上了秀才和社会上颇有身份的绅士们才能进去,一般的小民百姓是不许进去的. 今天来到这里游览的朋友们我想如果在那个时候至少都能算是秀才了,个个都是有功名的,绝对有资格进去朝拜孔圣人,请! 我们资中文庙总占地面积6787平方米,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坐北朝南,复四合院式布局,布局格调以山东曲阜的孔庙为原型,但规模要小一点.这个文庙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别的庙门都是向南而开,这里却是东西二门,东边叫;“;礼门;”;,西边叫;“;义路;”;,这个根据孟子的;“;以礼为门,以义为路;”;而得来的.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我们资中的文庙里有;“;五绝一奇;”;.首先让我们来先看看这其中的一绝 mdash; mdash;照壁.这个照壁修建于清光绪年间(1857),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川内所有文庙中设有照壁者只有这里一处,在全国文庙、孔庙也是极为鲜见.照壁中七孔镂空壁塑图案精美、寓意深刻,表现了精深的儒家文化内涵.七孔镂空壁塑的砖骨灰塑的工艺手法,极为少见.整个照壁长19.5米,高6米,雄奇瑰丽.这七孔照壁主要表现的就是;“;鱼跃龙门;”;.这个成语我们都知道, ;“;鱼跃龙门;”;里的;“;鱼;”;指的主要是鲤鱼,但是请大家仔细看,这照壁上的鲜活的鱼儿扁脑壳、大嘴巴、长胡子.不是鲤鱼,而是我们资中三绝之一的鲶鱼.资中的鲶鱼在清代就被刻上了照壁,这说明资中的鲶鱼并不是美名于现代,而是早在清代就已经赫赫有名了.这也使得这块照壁极具资中的特色和代表性!第一孔照壁主要传达出的寓意是比喻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之前好比河中之鱼,然后大家请看第二孔,在第二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龙头鱼身的;“;怪物;”;,但其实它是要表示人在接受尊孔尊儒教化的过程中不停蜕变,更加精进的过程,树立一个要向;“;龙;”;转化的这么一个理念也就是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照壁上榜题文字;“;龙文炳跃;”;寓意苦读寒窗,鱼跃龙门,彪炳千秋.而第三孔讲的就是有了理想之后要把理想付出于行动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孔壁周围有一圈梅花,表示;“;梅花香至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高楼下的螃蟹,它比喻的是人心中的私心杂念,表示出,只有抛弃了心中一切的私心杂念,才可以达到人生的光辉顶点.纵观这七孔照壁,主要的就是向大家告之一个道理,那就是人要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努力的付之于实践,才能获得成功.好了,大家现在请往后面看,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我们文庙的建筑布局是一个完全对称的建筑布局,它的中轴线就是我们的第四孔照壁和正前方大成殿里的孔子像这两点所形成的一条直线.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青石牌坊,正中为;“;灵星门;”;,左边是;“;贤关;”;,右边是;“;圣域;”;,表明这里是灵天宝地、圣贤之区.为什么要在这里立这么一个青石牌坊呢?这个在古时候是有讲究的,当人们来到文庙祭拜孔子的时候,要从这三道门进去.但是古人们在祭拜孔子的时候,他们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人要从不同的门进去,正中的;“;灵星门;”;在古时候是只有皇帝或者是皇帝钦点的状元才可以走的,左边的贤门是那时候被认为是有贤之士走的,而右边的圣域则是给得圣之人准备的.不过今天大家来到这里地位都是一样的,所以大伙儿也不必拘礼,请跟我来吧!现在映入大家眼帘的就是我们资中文庙的又一绝 mdash; mdash; ;“;泮池;”;.为什么叫;“;泮池;”;呢?原来呀,在古代学校被称为;“;泮宫;”;.是由鲁德公在泮水之滨建立学宫而统一命名的. ;“;泮池;”;的意思即是学校门前的水池,传说能振兴学业.在科举时代,童生考中秀才之后,都要到这里来绕池游走,庆贺入学,古人称为;“;游泮;”;,是相当体面的光宗耀祖之事.那么它被称为绝的原因是因为别的文庙的只有一个;“;内月池;”;即;“;泮池;”;,而我们的文庙不仅拥有;“;内月池;”;还拥有一个;“;外月池;”;也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洗墨池;”;.两池两两相称,相得益彰.再有就是我们这个泮池本身,大家请看,横跨池面的一座刻有龙形的桥,叫做;“;状元桥;”;.跟全国别的文庙不同的之处在于,其他文庙的桥都是一桥一孔,而我们的状元桥是一桥三孔.是不是十分的特别呢?而且在其他各地的有些文庙里它的状元桥是封闭的,不过呀,因为资中在历史上一共出了2个状元,一个是南宋的赵逵,一个则是清朝的光绪年间的骆成骧,所以呀我们文庙里的状元桥是可以向游客开放的,大家不妨在这泮池边和状元桥上尽兴的游走一番,体检一下古时候读书郎升入学官和高中状元的喜悦之情!我们先来到泮池的左边,现在我们看到这块高大的石碑便是清朝最著名的皇帝康熙在他40岁的时候,也就是康熙33年手书的《四书.大学》碑,距今300多年的历史,也正是在那个时候,康熙也下令全国,凡是有文庙的地方也就必须要立这块碑,现在有些文庙里已经没有了,而我们这里的文庙却至今仍旧保存了下来,这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虽然是一位满洲皇帝,但是他对汉族的儒家文化确是十分的喜欢.这块碑的内容主要是《大学》里经一章的内容,简单的说来便是: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写这块碑的时候康熙正当盛年,其书法刚劲豪放,颇具唐人气韵,从这块碑里的书法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满洲皇帝的深厚的汉文化功底.这块碑与它正对面的石碑并称为资中文庙的另一绝,对面的石碑是明成化四年明宪宗皇帝书《御制重修孔子文庙碑记》碑.两块碑均高4米,宽1.9米,两两对称而立,两道碑文,碑体高大,尤显风采,均以帝王万乘之尊御书,堪称资中文庙之精品.两座碑的旁边都各有一座祠堂,也是对称而立的.首先我们来看位于左边的名宦祠,名宦祠供祀的是外地人从隋到清在资州做官而政绩卓著的官员,如唐代的节度使韦皋、刺使羊谔、宋代的范祖禹等,一共二十八人.因为我们资中在历史上曾是州郡属的所在地,为州时间长达900多年,所以这里面的最高官就是州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市委书记.现在我们来到了与刚才名宦祠对称而建的另一个祠堂,叫做乡贤祠,乡贤祠供祀的是资中人在外地作官而名扬青史的杰出人物,如西汉的词赋家王褒,南宋状元赵逵、南宋宰相赵雄等,一共二十四人.其中宰相赵雄为这里供祀的最高官员.乡贤祠的旁边有关于张大千所作的资中八景的介绍, 我们知道张大千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他虽为内江人,但却与资中有着很深的情谊.因为他的亲戚很多都在资中,小时候他经常跟着他的二个来到资中玩,所以从小就对这里很了解.1956年张大千离开大陆移居法国的时候,出于对家乡的思念,他便凭小时候自己的记忆,画了这资中八景图,送给自己的资中亲戚.大家不妨来欣赏一下国画大师张大千印象中的资中8景.位于两座祠堂中间的这一排殿堂式的建筑叫大成门,又叫;“;戟门;”;.这道门同外面的大门一样,从前只逢祭祀大典之时才会开放,主要的作用是供文武官员休息整装的地方,平时只能从两边小门进出,左边的小门叫;“;金声;”;,右边的小门叫;“;玉振;”;.现在我们穿过了大成门,来到了又一个圣洁的天地.这座院落叫崇圣祠,它与前面的大成殿错落有序,颇具匠心,布局是相当合理、巧妙的.资中的文庙的面积很小,但是他的结构确实十分的紧凑,我们可以看到左右两边的钟鼓楼也都完好的保存下来了!两座楼也是对称而建的,用一句成语就叫做晨钟暮鼓.好了,游客们,我们现在处于的位置是西庑,在正对面同样与它也是对称而建的是东庑.西庑和东庑在古时候又叫做;“;厢房;”;.它们在文庙里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陈列孔子和72贤人(也就是他的72位弟子)牌位的地方.但由于我们的文庙博物馆也在文庙内,所以这里变成了我们陈列我们文庙内珍贵文物的地方.那么我们首先来欣赏这块石碑,这就是历史上著名宋代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幽兰赋》.这组碑刻一共七块,每块长2米,宽1.2米,是质坚粒细的巫峡石刻制的.话说在清朝的咸丰年间,资中人李福州靠一手熬糖的好手艺,成了当地八大首富之一,就在县城外牛寨溪修起了;“;李家花园;”;.李福州读书不多,却天资聪慧,发财后不惜重金购买名人字画装点花园,有一次他在宜宾做生意的时候,发现了黄庭坚的这幅字,他非常的喜欢,并派人专程从巫峡开采到了上好的巫峡石,又花重金请了一位成都的工匠高手,在自己的家里面把黄庭坚的这幅《幽兰赋》给刻了下来并用他来装饰自己的书房.不过十分可惜的是,待到这位商人死去了之后,后辈式微,字画散尽.而这7块石碑每个就重达1吨多,无人搬动.新中国成立之初,土改时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分到了这堆石头,将它们砌成灶房外墙和猪圈.建房时嫌有字的一面不光滑碍事,就将无字的背面放在外面当猪圈墙,有字的一面是自家灶房糊上了泥巴.谁知这样就完好地保护了石碑,还使它;“;失踪;”;了20多年.直到1974年,当时我们文庙的老馆长杨祖垲老先生才意外的发现了这块珍贵的石碑,经过细心的清理、保管之后,这才让此碑重见天日,也让大家一饱眼福!这块碑我们又把它称为;“;三绝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在文、书法、雕刻这三方面都是可以堪称;“;三绝;”;的石刻.首先是它的文章此文是唐代的韩伯庸所作,大家请看: ;“;阳和布气兮,动植齐光;惟彼幽兰兮,偏含国香.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虽无人而见赏,且得地而含芳;”;.意在说吸收了天地精华,有国香之资的兰花却因出生不好;“;吐秀乔林之下,盘根众草之旁;”;而无人知晓只能孤芳自赏.然后文章说了三个故事来赞美兰花,第一个便是;“;横琴写操,夫子传之而至今;”;.这里的夫子便是孔子,说孔子发现的兰花之后很是喜欢,便弹琴给兰花听,以此来赞美兰花的高洁.第二个便是;“;燕姞梦兰;”;的故事,说燕姞只是一个地位低贱的女子,一日梦见他的祖先给她一棵兰花,告诉她这兰花将来会是你的儿子,你现在收下她之后,别人就会像爱兰花一般的来爱你,而后当时的国君郑文公爱上了这位叫燕姞的女子,并以兰花作为定情之物娶了她,果然婚后为郑文公生下一子,取名为兰,也就是后来的郑穆公.第三个讲的便是屈原也喜欢兰花,赞美兰花,我们可以看到,碑里提到的;“;骚人,楚客;”;指的就是我们伟大的诗人屈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兰花的确是有国色之资,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寄愿移根于上苑;”;,即搬到了皇宫受大家的赏识.介绍完这篇文章之后,我们不难想到其实孔子的遭遇就像兰花一样,一开始周游列国,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被赏识,而后才被人们认可,受到大家的尊敬.因此把这篇《幽兰赋》放在祭拜孔子的文庙里,也是十分适合的.我们再看他的雕刻,说它绝是因为这位工匠的刻工了得,他把黄庭坚每个字的虚笔都刻得近乎完美,栩栩如生,十分难得.当然了,三绝;”;中最绝的还属黄庭坚书法,全文396个字,平均手掌大小,写得气韵横生,是50多岁的黄庭坚第一次被贬后奉召回京时书写的.他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跌宕开阔、沉着刚劲的手法,来表现受冤平反后的心情及对兰花品格的向往.碑文中的字体奔放壮美,章法连绵,是黄书的代表作之一.怎么样朋友们是不是觉得这块碑很值得一观呢,欣赏完我们文庙的石刻精华之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我们馆内的木刻精华,我们文庙的镇馆之宝,也是我们文庙的第4绝 mdash; mdash;至圣先师孔子神位.这块牌位是在明代嘉靖九年(1530)时制作的,已经有480多年的沧桑岁月了.根据史书的记载明世宗嘉靖九年,礼部议奏: ;“;人以圣人为圣,圣人以孔子为至;”;.孔子是至贤,但毕竟是人臣,因而应当去掉;“;文宣王;”;的王号,改称;“;至圣先师;”;,准奏后,嘉靖帝就诏令全国, ;“;去塑橡、设木主、罢封爵;”;,意思是说文庙以后都不准在供奉孔子像了,把孔子像换成孔子的牌位进行拜祭久可以了.而且嘉靖皇帝还颁布了各地制作孔子牌位的统一规格和标准.按照规定,孔子牌位必须是;“;高二尺三寸七分,厚七分,阔四寸,座高四寸,长七寸,厚三寸四分;”;.不能大,也不能小,规矩是相当严格的.以至于现在山东曲阜孔子庙内保持着的一块嘉靖九年制作的孔子牌位,其长宽高厚完全按照朝庭规定的尺寸而作.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我们资中文庙内的孔子牌位却忤逆了;“;天威;”;,光是通高就有八尺八寸六分,超出当时规定的3倍,它的宽是四尺二寸,厚度七寸五分,可以说是远远超出了嘉靖皇帝所颁布的孔子牌位的规格大小.其二便是按规定,牌位必须;“;朱地金书;”;,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块牌位却是金底黑字,正中的;“;至圣先师孔子牌位;”;是用黑漆写在金榜上的.可以说,这块牌位无论是从尺寸大小还是字体颜色上都没有按照当时皇帝的要求来制作,我们都很清楚在封建专制社会里,是最为忠君守道的.但是当时的这里的人们为什么偏偏如此大胆的顶风违命,抗旨不尊,公然的忤逆天威,炮制出了这么一块欺君之物呢?有人说或许是对资中文庙的一个特许,因为我们资中文庙的孔子像都是站着的.....但事实上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其中的来龙去脉,这也成为了我们华夏神州所有文庙中永远的未解之谜.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此牌四周缕空雕刻着九条龙,二条凤,外围是以花瓣和海涛、龙凤缠绕其间,栩栩如生、呼之欲飞 hellip; hellip;可以说此牌构思巧妙,形态生动,技术精湛,气势恢宏,是不是令大家叹为观止呢?其实现在在山东的孔子庙里也有这么一块一般大的牌位,只不过那个牌位是清代才立的,而我们这块是明代就有了的,相比起来,我们文庙里的这块牌位不仅大,而且历史更悠久.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它如此完好的保存下来,是十分不易和珍贵的.怪不得此牌被人们誉为;“;中华第一牌位;”;.下面我们来到的是东庑,这里同样也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馆藏文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拓画,是从我们资中南宋时候出的宰相赵雄的墓里拓画下来的,这幅图的名字叫做;“;宰相出行图;”;当时发现的时候,墓里的图画都是彩色的,非常的漂亮.接下来我们看到的就是我们资中清朝光绪年间的状元骆成骧的照片.他17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这块;“;经魁;”;匾就是他中举人的时候,送给他的外公的报喜之物.31岁时被光绪皇帝钦点,成为清朝唯一的川籍状元.这块;“;状元;”;匾就是在他中状元之时候,送给他的舅舅的报喜之物.这个;“;状元;”;匾上的;“;钦点;”;二字便指的是光绪皇帝的钦点,那么为什么光绪帝会钦点他为状元呢?我们可以开看看下面的文章,这是骆成骧在当时殿试的时候手写的《殿试策》.单从这篇字来讲就写的十分工整,如同现在的印刷一般,由此可见骆成骧的书法功底.据说当时光绪皇帝临轩侧问当下应如何治理国家的问题并要求大家畅所欲言,于是骆成骧就在这篇文章中写下了4个点来回答光绪皇帝所提出的问题,这4点分别是:整军练兵、兴修水利、例行节俭、惩治贪污.可以说这4点建议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受用的,光绪皇帝看后十分喜欢,便钦点了骆成骧为状元.由于其出身于贫寒农家,中状元后骆成骧并没有做官,而投身教育事业,大力的兴办学堂.他在当时的京师大学堂(现在的北京大学)做过首席提调,后来回川以后创办了四川高等学堂,也就是现在的四川大学,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份《殿试策》的原件就保留在了现在四川大学里.走出东庑,我们现在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资中文庙的核心部分 mdash; mdash;大成殿.大家请跟我来,这片宽大的平台是祭孔之时举行八佾盛典的地方.所谓;“;八佾;”;,是古代天子用的一种乐舞,排列成行,纵横都是八人,一共六十四人.诸侯只能纵横六人,叫;“;六佾;”;;大夫纵横四人,叫;“;四佾;”;.孔子是文宣之王,连皇上都要对他顶礼膜拜,当然要享受八佾之舞的最高待遇了.站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大家还可以看到对面的一座黄色的琉璃瓦建筑,那就是我们的资中;“;武庙;”;.现在现存的文庙是全国有29座,现存的武庙在全国有10座.文武庙并存且相距如此之近的在全国已经十分少见了,所以2006年的时候,国务院就把这两座庙一并归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曾讲到我们资中文庙有5绝1奇,我们先前已经欣赏完了4绝了,那么剩下的一绝和一奇便是在我们的这做大成殿里面.请!首先大家看到的便是我们大成殿中心的孔子站像!这尊孔子站像高 3.85米,底座 1.2米,石像净重7吨.站像姿取的是唐代画圣吴道子绘的;“;至圣先师图;”;.它便是我们文庙里的一奇,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全国的29座文庙里的孔子像全都是冠冕庄严的帝王坐像,原因我们刚才有讲到是由于孔子被封为;“;文宣王;”;,要享受帝王的待遇.而我们这里的孔子却塑得是站着的布衣像.很多人曾对此表示不解,为何我们资中文庙的孔子像是站像而且还是布衣的呢?我们都知道孔子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即是说向师襄此人学了琴,而后又向苌弘学了音乐.而苌弘又是我们资中人,根据孔子一直强调的;“;尊师重道;”;的思想,那么在老师的故乡孔子他便要站而不坐,以表示他对自己老师的尊重.我们可以看到孔子恭身而立,双手前伸上举,作;“;天揖之势;”;,生动地再现了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夫子彬彬有礼,尊师重教而平易近人的圣洁丰姿.其实呀,在南京的夫子庙里也有一座孔子站像,不过那尊站像仅立在门口不受祭拜,而我们资中文庙里的布衣孔子站像是全国独一无二的要接受祭拜的孔子站像,这也便使他成为中华一。
桐城传统建筑探寻
![桐城传统建筑探寻](https://img.taocdn.com/s3/m/47a0905103d8ce2f00662378.png)
桐城传统建筑探寻作者:张子雅来源:《地理教育》2018年第08期为考察传统聚落的形成特点,了解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班同学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桐城的宰相墓、六尺巷、文庙、孔城老街四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古代风水、儒家思想等对传统建筑、聚落的影响,领悟从先民建筑中学习到的“人地合一”理念。
一、文庙——儒家思想与建筑桐城文庙是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庙祭祀的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该建筑群也是儒家思想最好的体现。
文庙选址:文庙位于桐城县中心,面朝广场与最繁忙的街区。
此选址看似无心之举,实则大有讲究。
儒家思想倡导“中庸之道”,中心(即腹部)位置被推崇。
同时,中心也被作为高贵的象征。
以北京故宫为例,紫禁城位于老北京城中轴线的位置,整个城市以紫禁城为中心展开。
文庙位于县城之心,足见文庙和孔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同时,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位于建筑群的中心,亦是儒家思想的体现。
建筑理念:文庙以南北中心线为中轴线,左右几乎完全对称(见图1)。
这种中轴线对称的建筑手法在古代建筑中十分常见。
相比后现代建筑与超现实主义不规则的灵动美,我国古代建筑普遍受儒家思想伦理秩序的影响,有严谨、方正、整齐的特点,犹如森严的礼教与等级制度。
文庙的建筑几乎都左右对称,主体建筑群也左右对称,空间的秩序感油然而生,这离不开儒学的熏陶。
如今,中轴线对称的观念也在城市规划中体现。
如广州等城市都拥有了自己的新中轴线。
建筑细节:文庙以朱砂红为主色调,建筑整齐而富有美感,许多细节值得品味。
入口大门上有精美的雕花艺术,一幅幅人物场景栩栩如生,其中“文庙”二字乃知名学者赵朴初先生所提;文庙内的及第桥在古时只有及第者方能穿过,余者只能从两边绕行,同学们纷纷上桥以求高分;门口石狮也大有门道,持花球的狮子是公狮,护幼崽的是母狮,此特点可用于分辨石狮公母;大成殿中孔子像头戴帝王之帽,身后牌匾雕有金龙,以皇帝之礼尊崇孔子,足见孔子地位之高,影响之深远;屋檐上挂的风铃,不仅增添美感,也有许多使用价值——铃声可以达到警示、静心养性或祈福的作用,同时可以驱逐鸟类,防止在建筑上排泄等。
安徽桐城景点介绍
![安徽桐城景点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e2cf89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a.png)
安徽桐城景点介绍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安徽桐城的美丽景点。
先来说说六尺巷。
这可是个很有名的地方哟!相传在清朝,这里有两家人因为宅基地的问题起了争执。
其中一家写信给在京城做大官的家人,想让他帮忙撑腰。
这位大官回了一封信,上面写着“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家人看到信后,主动退让了三尺。
另一家见此,也退让了三尺,就形成了这条六尺巷。
走在巷子里,咱们能感受到古人的宽容和大度。
再讲讲桐城文庙。
它的建筑特别精美,红墙黄瓦,庄严肃穆。
里面有很多古代的碑刻和文物,展示着桐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想象一下,咱们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看到了学子们在这里求学的情景。
还有孔城老街也很不错呢!这条老街保存得特别完好,走在青石板路上,两边是古色古香的店铺。
有卖特色小吃的,有卖手工艺品的。
就像有一次,小明来这里玩,被一家卖麦芽糖的店吸引住了,那香甜的味道至今都让他难以忘怀。
嬉子湖也是桐城的一大美景。
湖水清澈见底,周围是青山绿树。
在湖边散步,微风吹来,特别舒服。
到了秋天,湖边的芦苇随风摇曳,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
龙眠山也值得一去。
山上树木葱茏,空气清新。
有一条小溪顺着山势流淌下来,溪水潺潺,让人心情愉悦。
据说,曾经有一位画家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美景所打动,画出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
桐城的这些景点各有各的魅力。
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亲自感受一下哟!不知道大家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迫不及待想去桐城看看啦?希望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学到一些知识,收获快乐和成长!。
桐城文庙作文500字
![桐城文庙作文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0236c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0.png)
桐城文庙作文500字
《桐城文庙》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们桐城的文庙。
文庙呀,就在我们桐城的市中心,那可是个很特别的地方。
一走进文庙,就能看到一个大大的门,门上面有好多漂亮的花纹。
走进里面,有好多房子。
有一间房子里还摆着孔子的雕像呢,孔子是一位非常非常有学问的老师。
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的小朋友们都很尊敬孔子,努力向他学习。
文庙里还有一个大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好多大树,夏天的时候,在树下乘凉可舒服啦。
我还看到有好多小鸟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唱歌。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在文庙里玩耍,我们跑啊,跳啊,开心极了。
文庙不仅是个好看的地方,还能让我们学到好多知识呢!
《桐城文庙》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桐城有个很了不起的地方叫文庙吗?
文庙的大门又高又大,红色的,可威风啦!走进去,有好多古老的建筑。
有的房子屋顶弯弯的,角翘得高高的,就像一只大公鸡。
我最喜欢文庙里的池塘,里面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
有一次我去的时候,还看到一只小乌龟在石头上晒太阳呢。
还有哦,文庙里有好多石碑,上面刻着字。
虽然我不太认识那些字,但是我觉得它们一定很有意义。
我听爷爷说,以前很多人都会来文庙读书、考试,希望能变得有出息。
现在,我们去文庙,也能感受到那种学习的氛围。
小伙伴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桐城文庙看看呀!。
安徽桐城景点
![安徽桐城景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5536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1.png)
安徽桐城景点
桐城风景优美,人文景观众多。
著名的有桐城文庙、四照阁、东岳庙等。
在我的家乡桐城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就是孔庙。
孔庙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文庙之一,又名“学宫”。
孔庙是历
代帝王举行祭祀孔子的场所,历代皇帝祭祀孔子时都要到孔庙祭祀,历代皇帝还曾多次亲自到孔庙祭拜孔子。
一进孔庙大门,就看见了高大的棂星门,它是由六根大石柱
围成的方形木柱。
这六根石柱雕刻着六条龙,龙头向西,龙尾朝东,它们围着棂星门形成了一个圆形图案。
在棂星门的左边有一
块石碑,上面刻着“孔子神位”五个大字。
这块石碑是清朝康熙
年间重建孔庙时立下的。
穿过棂星门来到了大成门,这里是举行大仪式的地方。
大成
门是孔庙中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
它长60米、宽40米、
高8米,殿顶由36根大木柱支撑着,殿内供奉着孔子神位,殿
外两侧是36根石柱和72块砖雕组成的高大石碑。
大成门旁边有两个小门,小门是给那些未进大成门的人准备的。
—— 1 —1 —。
桐城文庙观后感
![桐城文庙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1dbbc24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桐城文庙观后感摘要:一、引言二、桐城文庙简介三、观后感及对文庙的历史价值思考四、文庙对现代社会的启示五、结语正文:作为一名热衷于探究历史文化的旅行者,我有幸参观了位于安徽桐城的文庙,这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底蕴的建筑让我深感震撼。
站在文庙门前,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尊师重道的时代。
在这里,我感慨万千,想要分享我的观后感。
桐城文庙,又称桐城孔庙,始建于南宋时期,历经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迁,至今仍保存完好。
它是祭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场所,同时也是古代学子们祈求金榜题名的圣地。
文庙内的建筑布局严谨,宏伟壮观,堪称古建筑的瑰宝。
参观文庙的过程中,我深感其历史价值之重要。
它不仅反映了古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更见证了儒家文化的传承。
文庙的存在,使我们对古代社会的尊师重道、崇尚文化的价值观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文庙还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梦想和信仰,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人们充满敬意。
在文庙的参观过程中,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文庙所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文庙的精神内涵是否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认为,尽管时代在变迁,但文庙所代表的儒家文化核心价值——仁、义、礼、智、信,仍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
我们应当借鉴文庙的精神,努力弘扬传统文化,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站在文庙的土地上,我感慨万千。
这座古建筑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更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庙之行,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文化的熏陶。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注文庙,了解文庙,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在这次桐城文庙之行中,我收获颇丰。
它让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也让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厚的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桐城文庙导游词
桐城,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春秋为桐子国,唐至德初建县制。
古
县文化名于宋,崛起于明,鼎盛于清,尤以“桐城派”古文著称天下。
远古祖
先曾在这里留下各种历史见证的,历代名人、桐城派代表人物均留有丰富的遗存。
古建筑更加灿灿明珠,烘初这座古城的风采。
在众多的古建筑中,桐城文
庙超群绝伦,光彩夺目。
桐城文庙为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雄居县城中心,面临
广场,正对繁华街区和平路,名人故居集中的老街三面环拥,如众星拱月。
据《安庆府志》、《桐城县志》,文庙原在县城东郊外,始建于元延佑初年(公元1314年),元末毁于兵火。
明洪武初移建于今址。
后因屡遭兵火与风雨侵蚀,
明清两代修葺19次。
虽然迭经废兴,而今还其原貌,整修一新的文庙,仍然格局堂皇、古朴典雅。
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南北中心线为对称轴。
主要建筑有门楼、宫墙、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
占地总面积达3200平方米。
主次建筑,错落有致,浑然一体,好似一组凝固的优美乐章。
门楼正鎏金“文庙”二字,系赵朴初先生题书。
主体建筑大成殿,面对月台,前眺大成门和门楼,两侧接东西长庑,
檐廊回绕,院落开阔,中铺石板,为晋谒通道。
大殿面阔5间,进深3间,建
筑风格具明清特色,兼有辽金遗风,是古建筑研究的珍贵立体资料(material)。
通观文庙建筑群,不仅石坊冲天,飞檐凌空,气势宏伟,还有许多造型优美、精巧细致的砖刻、木雕、汉白玉雕,仅文庙门楼就有镂空木雕、浮雕60多处,“孔子生平故事”、“渔樵耕读”、“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等图案,逼真传神,生动有趣。
#合肥市导游词·包公祠导游词·七星潭导游词
文庙内设有桐城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从新石器到宋瓷,从李公麟的画到方以智的书,从雍正御赐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的虎铜印到乾隆御题碧玉铭文板指,总计1245件,其中一级文物24件,二级文物125件,还有多件难得的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