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答案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1)一、填空。

1、公元100年,著作学者许慎完成了《说文解字》,此书是汉字学的奠基之作,它的面世,标志着我国文字学的正式建立。

2、“字原”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从文字产生的时间顺序上说的,“字原”就是最初产生的字,它们是派生出其他字的字,因此,又被称为“字母”、“母字”,今人或称之为“初文”;一个是从文字构成的逻辑顺序说的,“字原”就是构成整字的基本部件,有了这些基本部件,才能构成整字,因此,称之为“字原”,今人或称之为“字素”、“汉字构件”。

3、古文字指小篆以前的文字,具体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大篆、小篆,还包括秦汉时期的简帛文字。

古文字学是以古文字为研究对象的汉字学分支。

4、汉字改革从19世纪末研究拼音文字开始,代表人物和著作主要有卢赣章出版的《一目了然初阶》、王照的《官话合声字母》、劳乃宣的《增订合声简字谱》。

5、关于汉字的来源主要有以下说法1、汉字神授说;2、汉字西来说;3、汉字自源说。

6、汉字主要来源于原始绘画。

7、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约距今10000年至5500年,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一是汉字体系形成阶段,约距今5500年至4000年,这一时期的文字是商代文字的直接源头。

8、商代文字指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使用的文字,按其载体分,有甲骨文、金文、陶文等,迄今发现的商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9、商代文字的主要特征是殷商文字的形体保留着明显的图画特征,表意方式属于象形表意,都是通过其形象直接显示意义的。

10、周代代表性文字是甲骨文。

11、简帛文字指书写在简牍或缣帛上的文字。

12、秦文字指秦统一后的文字,它是大篆的基础上改进的文字,与大篆相对,故称为小篆。

主要特点是小篆保留了大篆“引书”的基本特点,安排疏密均匀,但单字所用的笔画要比大篆省简得多。

小篆的象形程度进一步降低,符号性进一步增强。

字形结构开始统一化,定型化,规整化。

古代汉语习题课后题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课后题答案

一、請說明下列工具書之間的差別。

○1字典與詞典答:從內容上來說,字典是以解釋單字的形、音、義為主要目的的工具書,常見的有《說文解字》、《康熙字典》;詞典則是以詞為解釋對象的工具書,常見的有《辭源》、《辭海》。

○2類書與政書答:類書是一種分類匯編各種資料的工具書,比較有名的有《藝文類聚》、《太平御覽》;政書則是記載歷朝歷代政治經濟、典章制度沿革變化的書籍,“十通”是比較有影響的政書。

○3“十通”與會要、會典答:“十通”是通記歷代典制的十部政書的總稱,包括唐杜佑的《通典》,宋鄭樵的《通志》等;會要、會典則屬於斷代政書,比如《唐會要》(宋王溥)、《明會典》。

○4會要與會典答:會要、會典都屬於斷代政書,會要以事類為綱,分門別類地記載一代典章制度,以類相從,比如《唐會要》;會典則一般以官署機構為綱,重點記述國家政令、官吏職掌,匯編有關事例,以官統事,例如《明會典》。

三、請簡要說明下列工具書的主要內容和編排體例○1《康熙字典》答:《康熙字典》是在明《字彙》和《正字通》兩部字書的基礎上增訂而成的,收字四萬七千〇三十五個。

全書按《字彙》首創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字,同部首的字以筆劃的多少為次,共分十二集,以子、丑、寅、卯……名之,每集又分上中下。

解說包括注音、字義、書證。

○2《辭源》答:《辭源》(修訂本)專收文言、古代文化知識方面的詞目。

共收單字一萬二千八百九十個,詞語八萬四千一百三十四條。

編排採用《康熙字典》的二百一十四部首列單字字頭。

解說包括注音、字義、書證。

○3《辭海》答:《辭海》是一部綜合性的辭書,除收漢語一般詞語外,同時兼收人名、地名等百科詞語。

(一九九九年版)收單字一萬九千四百八十五個,字頭加詞目共十二萬二千八百三十五條,使用二百五十部首。

《辭海》用簡體字排印,按部首筆劃編排,單字注音採用漢語拼音字母,比較冷僻的字又加直音。

○4《詞詮》答:研究古漢語虛詞,全書分四百八十六個條目,含各類虛詞五百四十五個,用注音字母編排,書前附有部首目錄。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

二 “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
“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水经注·巫山、巫峡》) ..
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水经注·巫山、巫峡》) .
自,假设连词,苟、如果。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
一,副词,皆、都。
四 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如:目、舟、鸟、手、网。
.字形同部,字义同源。如:考与
三 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
1.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
曾,副词,乃、竟。
2.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
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
巡(巛部) 希(巾部) 幽(幺部) 胡(肉部)
怡(心部) 攻(攴部) 书(曰部) 民(氏部)
煎(火部) 者(老部) 茁(艸部) 贰(贝部)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四)

《古代汉语》(郭锡良本)参考答案(四)

《古代漢語》(郭錫良本)參考答案練習四一、解釋下列名詞:疏:古人給古書作注解時,除了解釋古書原文(經)之外,還給前人的注作注解,這種經注兼釋的注釋就叫做“疏”,也叫“註疏”、“義疏”。

讀爲:古人注解古書常用的以本字說明假借字的訓詁術語。

其特點是,既注音又釋義。

讀若:古人注釋字、詞的術語,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時也用來說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學術語,也叫“衍字”,簡稱“衍”,是指古籍因傳抄、刻印等誤加的文字。

句讀:古人讀書,常在句末一個字的旁邊加個點或圓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頓處字的下面加一個點,叫做“讀”。

兩者合稱句讀。

正義:又叫做“疏”,也叫“註疏”、“義疏”,是一種經注兼釋的注釋。

義疏産生于魏晉南北朝時期,唐代出於思想統一和科舉考試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爲基礎把經書的解說統一起來,這種新的註疏唐人稱之爲“正義”。

十三經註疏:宋代學者爲了便於查閱,把儒家十三部經書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書,即《十三經註疏》。

這十三部經書的註疏包括:《周易正義》(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周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註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正義》(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公羊傳註疏》(漢·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谷梁傳註疏》(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勳疏)、《論語註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經註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爾雅註疏》(晉·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註疏》(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语言学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其考试内容一般包括音韵、文字、语法、修辞、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根据关键词和内容提供一份《古代汉语》考题集与参考答案,供参考。

一、音韵1、“韵”是指什么?请简要解释古韵和今韵的区别。

2、什么是“四声”?请简要解释其特点及其在古代诗歌中的作用。

3、请简要解释“反切”法,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语音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文字1、“六书”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各自的特点和作用。

2、请解释什么是“通假字”,并说明它在古代汉语中的使用特点。

3、“碑帖”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用途和历史价值。

三、语法1、请简要解释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式,例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2、什么是“使动用法”?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

3、“之”、“其”、“而”等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有什么作用?请分别举例说明。

四、修辞1、“对偶”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特点及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

2、“互文”是什么?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诗歌中的运用及作用。

3、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其在古代汉语中的种类和作用。

五、历史文化1、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传承的影响。

2、“科举制度”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起源、发展和影响。

3、请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的“五行思想”,并说明其对古代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音韵1、“韵”指语音的韵母部分,古韵指古代的音韵系统,今韵指现代的音韵系统。

古韵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广韵》、《集韵》、《礼部韵》等,现代音韵则以普通话为基础。

2、“四声”指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分别为平、上、去、入。

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上声分为全上和半上,去声分为平去和上去,入声分为平入和上入。

四声在古代诗歌中具有节奏、抑扬顿挫的作用,能够表达情感和增强艺术效果。

3、“反切”是一种古代汉语的注音方法,将两个字的部分组合起来表示一个音节。

古代汉语1课外作业(一) 及答案

古代汉语1课外作业(一) 及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一)一、填空1.东汉许慎所著(《说文解字》)是第一部以分析汉字字形、解释汉字本义为宗旨的字书。

2.“比類合誼(义),以見指撝(挥)”是许慎给(会意)造字法下的定义。

3.省形、省声和(亦声)是形声字的三种特殊结构。

古文字阶段的书体主要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古文、大篆、小篆等。

4.甲骨文亦称“契文”、“殷墟文字”或(甲骨卜辞)。

5.商周青铜器以鐘和鼎为代表,故金文又叫作(钟鼎)文。

二、简答6. 汉人所谓“六书”指的是哪“六书”?请按顺序写出其各自的名称。

答:按照许慎的名目、班固的顺序,传统“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7. 简要说明“合体象形”与“会意”有什么不同。

答:(1)合体象形属独体字,会意属合体字。

如“果”中只含“木”一个字,“集”中含“隹”、“木”两个字。

(2)合体象形一般记写有形可象的名词;会意主要记写动词、形容词及较为抽象的名词。

前者如“眉”、“胃”、“瓜”、“果”;后者如“集”、“美”、“朝”、“莫(暮)”。

(3)合体象形直接显示“实物本体”,如“果”中有“田”,“瓜”中有“厶”。

会意则无“实物本体”,其通过若干字符组合,表示某种行为或性状。

如“集”通过“隹”和“木”的组合,表示“群鸟落下”之义;“美”通过“大”和“羊”的组合,表示滋味鲜美之义。

(4)合体象形两部分之间是陪衬和被陪衬的关系。

如“果”字以木(树)陪衬果体;“瓜”字以蔓以陪衬瓜体。

会意内部则无主辅之分,无陪衬与被陪衬关系。

如“集”字由“隹”、“木”相合而成,“令”字由“口”和“卩”互构而成,皆不分主、辅。

8. 举例说明什么是“省声字”,什么是“亦声字”。

答:(1)省声::形声字的一种特殊结构。

所谓“省声”,就是为使字形简化,并为声符留出空间,而将字形繁复的声符(声旁)省去某些笔划。

例如“夜”字,从月(或夕),亦省声;“炊”字,从火,吹省声。

“省声”的表述方式为“从×,×省声”。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完整word版)《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下册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下册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下册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门重要语言,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文化,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是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题: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自古以来,人们都会死去,但是只要心怀坚定的信念,就能留下美好的回忆。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答:了解自己和对手的情况,就能在战斗中取得胜利。

3. 纸上谈兵。

答:只在纸上谈论战争,没有实际行动。

第二题:请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古汉语词语。

1. 朝三暮四答: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变化莫测。

2. 无独有偶答:表示事物之间存在巧合或相似的情况。

3. 纸上谈兵答:只在纸上谈论战争,没有实际行动。

第三题:请用古汉语解释下列现代汉语词语。

1. 电子邮件答:以电子方式传递的书信。

2. 互联网答:指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3. 手机答:可以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

第四题:请将以下句子改写成古代汉语。

1.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时光,努力学习。

答:吾等当珍惜当下光阴,勤奋修习。

2. 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

答:当今之科技为我等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3. 人们应该保护环境,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答:众人应当护持天地,共建美好之家。

第五题:请用古代汉语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答:友谊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如同一把温暖的阳伞,能够在我们孤寂时给予慰藉,在我们困惑时给予指引。

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它能够在岁月的河流中永恒存在。

友谊是一种默契,是心灵的契合。

朋友之间能够相互理解、包容和支持,无论是喜悦还是忧愁,都能够分享,共同度过。

友谊也是一种信任,朋友之间相互信任,彼此扶持,共同成长。

友谊是一种宽容和包容。

朋友之间可能存在意见不合,但是真正的友谊能够容忍和理解对方的不同观点,互相尊重。

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答案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C 2A 3C 4A 5C 6D 7B 8D 9B 10A11A 12D 13A 14D 15C 16C 17B 18B 19B 20B二、用六书分析下列汉字的结构(10分,每个2分)1、自:象形,象鼻形。

2、休:会意,从人从木3、郡:形声,从邑君声。

4、本:指示,木下一横为指示5、鸿:形声,从鸟江声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词义,并指出其属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每小题2分)1、屋檐,本义。

2、安抚,引申义。

3、朝北的窗户,本义。

4、分析,辨析,引申义。

5、出嫁,本义。

四、说明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10分,每小题2分)1、药,名次意动用法,以……为药。

2、贱,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贱。

3、隧,名次用作动词,挖隧道。

4、日,名次用作状语,每天。

5、饮,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喝。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20分,每小题2分)1、同“避”,躲避。

2、咨询,征求意见。

3、种植。

4、给予。

5、判决。

6、等到。

7、多次,屡次。

8、收拾9、通“馈”赠送。

10、杀。

六、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和用法(10分,每小题2分)1、代词,指代“何厌”。

2、介词,引进原因。

3、语气词,表委婉语气。

4、连词,表假设关系。

5、连词,表承接关系。

七、标点与翻译。

(20分)1、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10分)。

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答案

古代汉语习题答案古代汉语习题答案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学习古代汉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古代文化,还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见的练习方式。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古代汉语习题的答案。

一、填空题1. “蛇足”一词出自哪个古代文学作品?答案:《红楼梦》。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蛇脚蚓尾”之句,后来被人戏称为“蛇足”。

2. “鸿雁传书”一词的意思是什么?答案:传递消息。

古代人们没有现代的通讯工具,所以常常利用鸿雁传递消息,因此“鸿雁传书”成为了传递消息的象征。

3.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蜀道”指的是哪条道路?答案:川藏公路。

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蜀道难》,其中的“蜀道”指的是连接四川和西藏的川藏公路。

二、翻译题1. 翻译句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答案:白发长达三千丈,由于愁苦而显得更长。

2. 翻译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答案:人生自古谁没有死去,留下坚定的信念照亮历史。

三、解释题1. 解释词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答案:明月几时有,指的是问明月何时才能出现。

把酒问青天,指的是举杯向天空问候。

2. 解释词语:“黄粱一梦”。

答案:黄粱一梦,指的是一个虚幻的梦境。

这个词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生短暂而虚幻。

四、判断题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论语》。

答案:正确。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任何伟大的事业都要从脚下开始。

2.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只在纸上谈论战争而没有实际经验。

答案:正确。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经验的人。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用法和含义。

古代汉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学习古代汉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希望大家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

练习二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刿论战》)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伯克段于鄢》)“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

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

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左传·齐桓公伐楚》)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

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鞌之战》)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鞌之战》)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

《说文解字》:“及,逮也。

”“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史记·膑》)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三国志·华佗传》)《说文解字》:“疾,病也。

”“疾”字在第二句中义为“病”,与字形以及《说文解字》释义相合,是本义;而在第一句中义为“快”、“急速”,是引申义。

5.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左传·庄公十年》)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

(《汉书·骞传》)“乡”字甲骨文像两人对食之状,上古时代同一氏族部落的人在一起共食,故其本义是在一起生活的人或地方,即今所谓“家乡、乡里”。

“乡”在第一句中义为“乡里”、“同乡”,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朝向”,是“向”的通假字,不是本义。

二什么叫词类活用?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而使其具有另一类词的功能。

古代汉语最新完整大全知识点习题解答

古代汉语最新完整大全知识点习题解答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 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上下册课后习题答案全网最全,精心整理

《古代汉语》郭锡良版练习题及参考答案A.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艹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邻”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邻”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邻”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hàng 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下教材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 下教材

古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练习四一解释下列名词:疏:古人给古书作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经)之外,还给前人的注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就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

读为:古人注解古书常用的以本字说明假借字的训诂术语。

其特点是,既注音又释义。

读若:古人注释字、词的术语,主要作用是注音,有时也用来说明假借字。

衍文:校勘学术语,也叫“衍字”,简称“衍”,是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误加的文字。

句读:古人读书,常在句末一个字的旁边加个点或圆圈,叫做“句”;在句中停顿处字的下面加一个点,叫做“读”。

两者合称句读。

正义:又叫做“疏”,也叫“注疏”、“义疏”,是一种经注兼释的注释。

义疏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出于思想统一和科举考试的需要,由官方以指定的注本为基础把经书的解说统一起来,这种新的注疏唐人称之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宋代学者为了便于查阅,把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注和疏加上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的注音合刊成一部书,即《十三经注疏》。

这十三部经书的注疏包括:《周易正义》(魏?王弼、晋?韩康伯注,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汉·毛亨传,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论语注疏》(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孝经注疏》(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奭疏)。

古文辞类纂:清代姚鼐编的一部古文选集,选录战国至清代的古文辞赋等,依据文体分为十三类:论辨类、序跋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赞颂类、辞赋类、哀祭类。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尔雅》类聚群分2.9353 重文5403.王引之4.异体字或繁简字5.四体二用6.隶书7.本有其字8.摹状拟声9.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10.共:今作“供”,供给徵:责问11.绥:安抚12.励:鼓励,努力13.辟:今作“避”,逃避,躲避14.之:到……去悉:全部,都15.患:厌恶贼:杀16.田:今作“畋”,打猎17.揖:一本作“胥”,等待曾:程度副词,加强否定语气18.息:儿子怜:爱19.称:推举,推荐20.勤:劳,疲倦21.于是:在这件事情上比:偏袒22.国:国都度:合乎法度23.毙:仆倒三、多项选择24.AB 25.ABD 26.ACD 27.ACD 28.ABCD(BCD)四、名词解释29. 形声:六书之一,《说文解字叙》谓之:“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结构上由表达意义范围的形声和提示语音的声符构成。

形声作为汉字的具体构造方式,其成字能力最为强大。

30.偏义复词:形式上由两个意义相近或相反的词素构成,而实际上仅偏用其中一个词素意义的复音词,叫偏义复音词,也叫复词偏义、偏义词。

如恩怨等。

31.古今字:在某一种意义上先后产生的形体不同的一组字叫做古今字。

古字出现在前,即原字;今字出现在后,即分化字,或称区别字。

如景—影等。

32.本义:词的本义应是词本来的意义。

但是,文字的产生远在语言产生之后,在没有文字记录的原始语言中,词的本来意义是什么,今人无法考查。

所以,我们所说的古代汉语词的本义,实际上是指有史以来的有字形可考、有文献可征的最早的意义。

33.隶变:是汉字形体演变的重要转折点,是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

隶变不仅关系到书写风格,而且也关系到汉字的结构。

经过隶变后的隶书在字形上呈现出新的特点:1.用平直方正的笔画取代了匀圆曲折的线条。

彻底改变了汉字在古文字阶段的象形面貌。

2.改变了部分偏旁或整个字的形体。

(例略)隶变使汉字由复杂变为相对简易,从书写不便变为比较方便,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这是其利。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汉语专题(2)》作业(一)文字部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个阶段是。

7.甲骨文是在被金石学家偶然发现的。

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称作。

8.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

10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

11.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

12.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反正两方面设问,称为。

13.甲骨学者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根据他所定的十项标准分为个时期,具体是。

14.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

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工具书方面有孙海波的,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

15.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则大为流行。

16 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

17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体的主要特点有。

18.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又称。

六国文字的特点是:。

1920.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有石鼓文和诅楚文等石刻文字。

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21.隶书一般分为和。

隶书产生于,它是在战国末期的基础上形成的。

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约之后,隶书已经成熟了。

这种发展,到时期已经完成。

22.楷书又名或。

这种字体是在基础上形成的。

楷书的形成,大约在。

魏晋时代是它与并行的时期。

23.六书之名始见于。

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

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对六书解24.许慎对“六书”的说解是。

25.清代学者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

他提出的“四体二用”说的意思是。

26.唐兰的提出的三书说的意思是。

2728.陈梦家、刘又辛将文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是。

二.解释下列名词:1.图画文字2.籀文3.甲骨卜辞4.钟鼎文5.隶定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有三种情况是么?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前言戏之耳。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许慎:东汉文字学家,汝南召陵人,字叔重。

著《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2、六书:是正式讨论汉字形体构造的学说,其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到了西汉末年,六书理论臻于成熟。

东汉许慎继承发展了前代六书理论,自著作《说文解字》将六书概括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3、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的字典,也是最早的研究汉字的文字学专著。

全书十五卷,其中正文十四卷,《叙》一卷,正文收9353字,重文收1163字。

4、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

5、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事物或者抽象概念的造字法。

6、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示新义的造字法。

7、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声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

8、假借:是本来没有这个字,靠借用的同音字来寄托所写词的意义。

9、因形示义:汉字具有表意性,字形与意义有这密切的联系,因形示义、义寓形中,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地表现所写词的意义。

10、随体诘诎:许慎用以表达对象形字的解释。

即字体随着物体形状曲折婉转即成。

诘诎:屈曲,曲折。

11、独体:指事字一种,用纯粹的抽象符号构成,不代表任何具体事物而表示抽象概念。

12、合体:指事字一种,以象形字为基础,于其上附加指示符号。

13、变体:指事字一种,是用改造某字的方向来表现词义的。

14、四体二用: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可以转注字的形体范围而称为造字法,而“转注”和“假借”不能转变其形体范围,只是用字法,故称“四体二用”二、简答1、简述汉字与汉语的关系汉字时记录传递汉语的社会性书写符号体系,是人们为克服语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把语言信息传向远方和传给后世的最重要的辅助工具。

汉字是记录汉语、表达汉语词义的。

2六书中,哪些属于造字法?哪些属于用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法。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与答案解析

古代汉语课后练习与答案解析

陕西师范大学中文专业古代汉语练习题(上)一、解释下列术语。

(每題3分,共12分)1、六书2、四体二用3、本义4、词义扩大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8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一句中的“辟”与“避”是一对。

A、古今字,B、通假字,C、异体字,D、繁简字2、“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一句中,“餘”今作“余”,它们是一对。

A、古今字,B、繁简字,C、异体字,D、通假字3、就词汇音节结构而言,古代汉语词汇中占多数。

4、下列各词属于第一人称代词的是、。

小人、仆、臣、不才、吾、予5、下列各词中属于疑问代词的有:、。

吾、谁、余、莫、斯、夫、奚、其、或、若6、“亟请于武公,公弗许”一句中,“亟”字的词性是。

三、指出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

(每字0.5分,共10分)亦诚羊都刃伐盥矢上壶莫十徒问既采马础鹿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并指出该意义是本义还是引申义。

(每句1分,共13分)1、时: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②问君西游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③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④时与出游猎。

(《史记·吕太后本纪》)⑤时移而治,不易者乱。

(《韩非子·心度》)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庄子·秋水》)2、间:①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前赤壁赋》)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左传·庄公十年》)④遂与外人间隔。

(陶潜《桃花源记》)⑤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史记·屈原賈生列传》)⑥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⑦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史记·陈涉世家》)六、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义与今义,并说明古今义的差异。

(每题2分,共10分)1、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

古代汉语课后题答案全
---------------------------------------
练习二
一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的词哪一个是本义,哪一个不是?请说明理由(教材引文下加△处,本书改为下加点)。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曹刿论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鄙”在第二句中义为“边邑”,是本义。

从字形看,其意符为“邑”,旧注训为“边”,字义与字形相合。

在第一句中义为“浅陋”、“见识短”,为引申义。

2.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

(《左传·齐桓公伐楚》)
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共”是“供”的古字,在第一句中义为“供给”,是本义。

在第二句中用的是副词“共同”义,是引申义。

3.故不能推车而及.。

(《左传·鞌之战》)
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左传·鞌之战》)
从字形看,“及”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像一只手抓住了一个人。

《说文解字》:“及,逮也。

”“及”在第一句中义为“赶上”,字形与字义相合,与《说文》释义相合,是本义;在第二句中义为“到”、“至”,是引申义。

4.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

(《史记·孙膑》)
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

(《三国志·华佗传》)
感谢阅读,欢迎大家下载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知识教程》作业参考答案《汉语专题(2)》作业(一)文字部分1.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有。

2.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秦书八体是。

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说的新莽时代的六书是。

4.李斯的《仓颉篇》、赵高的《爰历篇》、胡毋敬的《博学篇》采用的字体是。

5.大篆的名称始见于。

6.汉字字体演变的个阶段是。

7.甲骨文是在被金石学家偶然发现的。

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称作。

8.甲骨主要出现在,那里是商王盘庚迁殷后的商王朝都城的遗址,称作殷墟。

9.完整的甲骨卜辞,大概记载四个方面的内容。

10辞记录的行款主要有:。

11.甲骨文形体的主要特点是。

12.占卜时,对占卜的事,经常要从反正两方面设问,称为。

13.甲骨学者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根据他所定的十项标准分为个时期,具体是。

14.刘锷的《铁云藏龟》是第一部,孙诒让的《契文举例》是第一部。

考释方面集大成的著作有,资料方面最丰富的著作有,工具书方面有孙海波的,的《甲骨文字典》,综合研究著作有陈梦家的。

15.在铜器上铸铭文,开始于,则大为流行。

16 金文字体与甲骨文的不同主要有。

17春秋晚期以后金文美术字体的主要特点有。

18.战国时期六国文字又称。

六国文字的特点是:。

1920.目前发现的秦国文字,有石鼓文和诅楚文等石刻文字。

据学者考证,这些石鼓约刻成于21.隶书一般分为和。

隶书产生于,它是在战国末期的基础上形成的。

隶书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大约之后,隶书已经成熟了。

这种发展,到时期已经完成。

22.楷书又名或。

这种字体是在基础上形成的。

楷书的形成,大约在。

魏晋时代是它与并行的时期。

23.六书之名始见于。

这时的六书大概是识字的科目。

首次说出六书内容的,是,对六书解24.许慎对“六书”的说解是。

25.清代学者对六书是造字之本提出了质疑。

他提出的“四体二用”说的意思是。

26.唐兰的提出的三书说的意思是。

2728.陈梦家、刘又辛将文字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是。

二.解释下列名词:1.图画文字2.籀文3.甲骨卜辞4.钟鼎文5.隶定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判定汉字所属的类型?2.为什么教材也认为“汉字也可以径称之为表意文字”,这和西洋学者所说的表意文字有什么不同?3.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的秦书八体是从什么角度划分的?4.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5.隶书是怎么产生的?隶书在汉字字体演变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6.没有本字的假借,在其应用和发展过程中的有三种情况是么?四.指出下列句中的假借字并说明是属于哪种情况的假借?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2.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3.之二虫又何知?(《庄子·逍遥游》)4.欲辟土地,朝秦楚。

(《孟子·梁惠王上》)5.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梁惠王上》)6.哭泣无涕,中心不戚。

(《庄子·大宗师》)7.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庄子·天运》)8.八月剥枣。

(《诗经·豳风·七月》)9.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

(《孟子·离娄下》)10.姜氏何厭之有?(《左传·隐公元年》)五.写出下列加的本义,如果属于分化字,则说明属于那种情况的分化字?1.使民战栗。

《论语·八佾》2.终鲜兄弟。

(《诗经·郑风·扬之水》)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孟子·梁惠王上》)4.越竟乃免。

(《左传·宣公二年》)5.夙夜匪解。

(《诗经·大雅·烝民》)《汉语专题(2)》作业(二)词汇部分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题2分)1.《中华大字典》给“奋”列出的一项意义是:“振也,振去尘也。

”举的例子是《礼记·曲礼上》:“奋衣,由右(车的右边)上。

”这句话是讲驾车人为国君驾车时的情况。

“振去尘”能不能看作一个义位?2.“臭”可以指香气,也可以指臭气,能不能分作两个义位,为什么?二、将下面两段古文译成现代汉语。

文中的很多单音词译成现代汉语后成了双音词,举例说明:(20分,每题10分)(1) 张仪,魏氏余子也,将西游于秦,过东周。

客有语之于昭文君者曰:『魏氏人张仪,材士也,将西游于秦,愿君之礼貌之也。

』昭文君见而谓之曰:『闻客之秦。

寡人之国小,不足以留客。

虽游然岂必遇哉?客或不遇,请为寡人而一归也,国虽小,请与客共之。

』张仪还走,北面再拜。

张仪行,昭文君送而资之,至于秦,留有间,惠王说而相之。

张仪所德于天下者,无若昭文君。

周,千乘也,重过万乘也,令秦惠王师之,逢泽之会,魏王尝为御,韩王为右,名号至今不忘,此张仪之力也。

(《吕氏春秋·报更》)(2)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

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源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夫民虑之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国语·周语上》)三、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偏义复词:(5分,每题1分)(1)“(人者)无毛羽以御寒暑。

”(《列子·杨朱》)(2)“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

”(《汉书·金日殚传》)(3)“便可白公姥,及时相其遣归。

”(《孔雀东南飞》)(4)“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同上)(5)“尝与兄徽之、操之俱诣谢安,二兄多言俗事,献之寒温而已。

”(《晋书·王献之传》)四、解释下面成语中加横线字的意义:(5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义愤填膺断发文身防患未然一语破的一鼓作气久假不归家给人足度长絜大放荡不羁日薄西山皓首穷经安之若素五、分析下面成语的结构:(10分,每题1分)掉以轻心飞沙走石富国强兵空空如也鼎足而立一以贯之付之东流瓦釜雷鸣破镜重圆为所欲为六、写出与下面的简化字相对应的繁体字,说明它们表示的是不是一个词:(10分,每题1分)丑表出厂了七、下列每一组中的两个字是不是异体字,为什么?(20分,每题2分)并/並布/佈吃/喫仇/讎門/鬬豆/荳八、说明下面句子中加横线字的用法:(10分,每题2分)(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2)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魏风·硕鼠》)(3)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易经·系辞下》)(4)两岸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庄子·秋水》)(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史记·淮阴侯列传》)九、下面句子中加横线的字是什么意思?这些字后来在字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10分,每题2分)(1)知者见于未萌。

(《商君书·更法》)(2)量要而带之。

(《荀子·礼论》)(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4)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同上)(5)秦国辟远。

(《史记·范雎列传》)十、下面几句话中的“鄙”是什么意思?在意义上有什么联系?(10分)(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左传·隐公元年》)(2)焚符破玺,而民朴鄙。

(《庄子·胠箧》)(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左传·昭公十六年》)《汉语专题(2)》作业(三)语法部分一、填空:(20分,错一处扣一分,不倒扣)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二是。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人称代词。

3.古代汉语没有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字。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三类。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的报道。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二是,三是。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和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10分,每个2分)1.意动动词2.无定代词3.表敬副词4.转指5.等立复句三、问答题:(30分,每题5分)1.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

2.举例说明助词“之”和连词“之”的差异。

3.举例说明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4.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5.举例说明介宾结构作状语的单句的类型。

四、分析题:(40分,每题10分)1.指出下文中于、以、其、所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2.指出下文中“之”、“者”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王曰:“然。

诚有百姓者。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3.指出下文中“者”的词性及用法。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了支,使司平于我也。

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

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

向使用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

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

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4.指出下文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并分析其形式和功能。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

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

’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汉语专题(2)》作业(四)语音部分一、填空:(20分,错一处扣1分,不倒扣)1.研究古代汉语语音的学问叫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