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顾鸣敏
浅谈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的连续统一 的医学教育体系 。 11 并校后 的成 果 ( ) . 1 提高 了办学 层次 : 立设 置的 医 独
学 院校合并到综合院 校 ; 专科 层次升 为本科层 次 ; 科层 次 本 升为七年制 。( ) 2 丰富 了校园文化 : 合并 后的 医学 院校 的校
园 文化 开拓 了 医学 生 的视 野 , 多元 文 化 的碰 撞 提 升 了 医学 生
清, 造成结构性浪费。 2 2 医学教育层次 化 依据 医学 教育 人 才培 养 目标 的定 . 位 。医学教育 的构成 以及学科发展潜力不同 , 医学教育将 逐
的综合素质 。( ) 3 加强 了学科建设 : 大医学 院校 将此项 工 各
作纳入 重点 , 明确建 设方 向 , 科 力量进 一步 加强 。( 丰 学 4) 富了教学资源 : 并入综合性 大学 的医学院校 的教学 环境 、 学 生宿舍 、 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得 到不同程度 的改善 。 12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 1 条块 分割 的影 响。合并后 的综
社会 自主办学的独立法人 , 国家 对其管理 通过法律 、 规进 法
行。标 准统一 , 原来 部 门职 责不 清 的 问题 得 以解 决。第 使 二, 有利于扩大高校 自主权 的影 响。第三 , 多元 化办学 主体 的出现使各高校之间取 长补短 , 同提高。国有高校 中长期 共
高等医学 教育体制 伴随着我 国高等教 育逐步 向大众 化
步分 化为三个层次 。一是 以研究生教育为 主题 , 培养 高素质
的科 学性 和研究 型人才 、 二是 以研究 生 和本科 生教 育 为主 体。三是 以本科生 和专科生教育为主体 , 为地 方医疗 卫生事
业 的 发 展 作 贡献 。
合性大 学校 区地域 的分割 限制 了先进 教育资 源的共 享。医 学院基本上不在 中心校 区, 利用先 进的教育 资源在某种程 度 上受限。( ) 于办学 主体 。我 国 目前 办学 主体 结构单一 , 2关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方向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人民的健康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医学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其现状和改革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医学教育的现状1、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近年来不断扩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紧张、教学质量难以保障等。
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目前的医学课程设置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学科之间缺乏整合等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知识体系庞大而分散,难以形成系统的临床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传统的医学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当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着实习机会不足、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临床带教老师指导不到位等问题。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进入临床工作后,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
5、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医学教育的师资队伍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临床经验缺乏等问题。
部分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影响教学效果。
6、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现行的医学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全面评价。
这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死记硬背,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1、优化招生规模和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和医疗行业的发展趋势,合理确定医学教育的招生规模。
同时,优化招生结构,增加对紧缺专业和基层医疗人才的培养。
2、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创新教学方法推广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案例教学法(CBL)、团队协作学习(TBL)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医学教育是医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医师的专业素质和医疗质量。
目前,随着社会对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医学教育也正在面临着一系列的新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从医学教育的现状入手,探讨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医学教育的现状医学教育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它不仅承担着人才培养的任务,还直接影响着国家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教育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目前医学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缺乏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导致其毕业生的职业素质普遍较低。
而一些名校则出现了招生门槛过高、教育资源集中等问题,对于普通学生缺乏机会。
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呼唤政府和社会更多关注和投入。
其次,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缺乏现实应用和实践指导。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适应性和竞争力。
而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创新,现代医学学科也愈加复杂多元,对于医学教育的创新提出了挑战。
最后,医学教育也存在着市场化和商业化的问题。
目前,一些民营医学院校与培训机构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师资力量、教学质量等关键因素,严重损害了医学教育的整体形象。
这也要求政府和教育部门对医学教育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监管。
二、医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医学教育在未来也将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和问题。
首先,随着医学科技的日新月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将加速推进医学教育的革新。
如何利用这些新兴技术优化学科结构、提升教学效果,已经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未来医学教育的重点也将从纯理论和技能教学,转向医学科技及其实际应用。
其次,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焦点。
这也意味着医学教育需要更加关注德育教育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能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规范,切实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医学教育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医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国家和学界对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也越来越关注。
本文就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浅谈。
一、医学教育的现状医学教育是指对医学知识、技能、思想和职业精神等进行的一种系统化和专业化教育。
在当今社会中,医学教育是举足轻重的,无论是针对医学专业学生还是医疗相关工作人员,医学教育都是他们成为专业人士的重要阶段。
然而,目前医学教育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医学教育的质量问题。
一些医学院校可能存在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有些医学院校盲目追求高分以及排名,严重影响了教育的质量。
其次,医学教育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
因此,培养出的医生或护士在实践中经验欠缺,导致诊断失误等问题。
此外,目前医学教育中普及医学知识,但缺乏针对性的专业教育,导致临床实践中缺少专业性强、一流水平的医生。
二、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基于当前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未来医学教育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下面我们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未来医学教育的期望。
1.以实践为导向未来医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实践,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业务技能。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教育方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当代社会急需的实践型医学人才。
2.提高专业性目前医学教育中仍存在对一些专业课程的忽视,如果能增强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综合教育,可提升医学人才的专业性。
例如,针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方面进行专业性训练,使学生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诊断与治疗等相关技能,进一步提高医生的治疗效果。
3.创新教育机制未来医学教育要注重创新教育机制,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医学教育体系,开展面向社会大众的健康知识普及课程,提升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近20年来,随着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热点问题也不断涌现。
本文将针对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进行分析。
一、教学模式改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学科技的不断推进,在传统医学教育方式的基础上,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逐渐转向多样化、现代化和人才培养化的方向。
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于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教学模式改革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主要涉及到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例如模拟训练、分层培养、远程教育等。
这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激发和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二、医学教育评价新方式医学教育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教育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医学教育评价新方法也日益受到关注。
医学教育评价新方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反映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等方面的实际水平。
这些新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立体多维评价、职业技能拓展型评价、竞赛式评价、个性化评价等。
这些评价方式能够更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估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成效。
三、临床技能训练在医疗保健体系的变革和医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下,医学专业技能要求更高。
为了培养出具备独立开展医疗服务工作的医学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日益注重临床技能训练的实践性和规范性。
临床技能训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医学生在临床技能训练中能够熟悉临床操作规范,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和技术能力,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是个人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课件等,这些技术手段能够使医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入。
浅析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对医学院校教育实践提出的要求
浅析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对医学院校教育实践提出的要求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存在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具备医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其具备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健康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
本文将从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对医学院校教育实践提出的要求,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是什么样的呢?在当前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医学人文教育往往被忽视,医学院校更多地注重医学技能的传授和培养,而忽略了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培养。
许多医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缺乏对患者的关怀和同情,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学生未来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职业道德。
针对这一问题,针对我国高校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我们有什么样的要求和建议呢?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视和推进,要将医学人文教育纳入到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教育计划当中,将其作为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学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包括设置医学人文课程、举办医学人文教育活动、开展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等,从多个方面推动医学人文教育的深入开展。
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实际案例、病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使其在未来的医疗服务中可以正确对待患者,更好地为社会健康服务。
还有一些其他的要求和建议,比如医学院校应该加强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管理,提高医学教师的医学人文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建立健全医学人文教育评估和考核机制等。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要求准确、丰富、实用,形式要求多样、活泼、生动,渠道要求畅通、广泛、便捷,管理要求规范、有力、有效。
在实践中,医学人文教育的要求和建议也要得到高校、医学院校的重视和认可,需要相关部门和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协调,需要医学院校内多方的共同合作和努力。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
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建议与展望
政府和学校应加大投入,加强高等护理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高等护理教育应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临床需求的衔接,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
优化课程设置
学校应加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提高就业率。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研究回顾及展望
xx年xx月xx日
研究背景与意义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历程回顾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比较研究高等护理教育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研究结论与不足之处
contents
目录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
01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高等护理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当前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在教育层次、教育规模、教学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
高等护理教育现状分析
问题
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对策
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习基地建设;推广多元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
高等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比较研究
03
多元化课程设置
国外高等护理教育注重多元化课程设置,包括护理理论、护理技术、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等多方面内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人才。
研究背景
02
在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成为关注的焦点。
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医学教育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关键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1 医学教育的特点医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通过医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医学基础知识;而通过临床实践,学生能够熟悉临床操作和医疗流程。
1.2 医学教育的挑战医学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如知识爆炸式增长和技术快速更新。
医学知识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1.3 医学教育的改革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许多国家都在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
一方面,加强临床实践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医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二、发展趋势展望2.1 科技与医学教育的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未来的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科技与医学的结合,以培养掌握先进医疗技术的医学人才。
2.2 跨学科的医学教育模式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综合治疗和团队合作,未来的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培养医学人才具备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和合作能力。
2.3 强调医学伦理与人文关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的期望也在增加。
未来的医学教育将更加强调医学伦理和人文关怀的培养,使医学人才具备更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并能够更加关心患者的身心健康。
2.4 远程教育的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远程教育正在成为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未来,医学教育将更多地利用在线平台和技术手段,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教学资源。
三、总结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不断变化和演进中。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医学教育需要面对知识更新的挑战,同时也需要与科技和社会的变革相结合。
未来,医学教育将注重科技与医学的融合、跨学科的培养以及医学伦理与人文关怀的强调。
通过不断改革和创新,医学教育将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浅谈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
浅谈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展望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发展的展望,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以促进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现状、展望、问题、措施引言:高等临床医学教育是培养优秀临床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案,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医学教育现状1. 人才培养模式与内容在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和内容仍然较为传统和死板。
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医学人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性。
2. 师资队伍建设尽管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师资队伍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但在数量和质量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些高水平的医学教师仍然较为稀缺,而且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存在差距。
3. 教育资源和设施条件一些地区的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设施条件也不够完善。
一些高水平的医学院校在教学设备和实验室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4. 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中,教学手段和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创新和实践。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面临的挑战与问题1. 人才培养质量与需求不匹配在医疗模式和需求的不断变革的背景下,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实际需求不太匹配。
一些医学毕业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导致治疗水平和质量不够稳定。
2. 师资力量不足与结构不合理高等临床医学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的医学教师缺乏。
此外,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缺乏一些专业领域的专家和优秀的实践医生。
3. 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我国高等临床医学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较为紧缺,导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存在差距。
医学教育的未来趋势和展望
医学教育的未来趋势和展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变革。
未来,医学教育将朝着多样化、实践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的未来趋势,并对展望做出评述。
一、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未来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医学教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显著。
未来的医学教育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将起到指导和辅导的作用,学生将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更好地掌握医学知识与技能。
二、跨学科教学的推广医学本身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未来的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教学的推广。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获得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医学知识,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跨学科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医学领域的多学科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医疗卫生工作的整体提升。
三、智能化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未来医学教育将逐渐借助智能化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和体验。
智能化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生动的学习环境,例如通过虚拟实验室实践操作、通过在线交互平台进行医学病例讨论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使医学教育更加立体化和个性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全球化医学教育的发展全球化趋势下,医学教育也将逐步朝着国际化和全球合作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医学教育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国际知名医学院校的合作交流,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获得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医学机会,促进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展望未来,医学教育将面临更多挑战和机遇。
在应对挑战的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未来的医学教育将达到新的高度,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也变得愈发重要。
随着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显得尤为迫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高等医学教育的热点领域和前沿问题也在不断涌现。
临床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医学伦理教育以及跨学科医学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指导。
因此,深入探讨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热点领域和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要分析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动态,探讨目前医学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相关研究成果,为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临床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信息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医学伦理教育和跨学科医学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揭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研究热点的总结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为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医学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
对高等医学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研究高等医学教育可以促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优化。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通过研究高等医学教育,可以及时发现和探索新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医学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医学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近年来,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挑战和机遇。
全球人均寿命的提高、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使得医学教育的需求和发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医学教育的现状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医学教育资源不均衡。
在发达地区,一流医学院校和医疗机构成群,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充足;而在欠发达地区,医学院校数量少且规模小,教学资源紧缺。
其次,医学教育注重理论学习,而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
学生针对真实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机会相对较少,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
此外,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僵化不灵活的问题,未能充分跟上医学进展和社会需求的步伐。
所有这些问题都制约了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质量提高。
二、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应对医学教育所面临的各种挑战,学界和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新模式和发展趋势。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 自主学习与多元化教学方法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学习投入,培养其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此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也将得到大力推广,例如问题导向学习、模拟患者教学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
2. 跨学科与终身教育医学教育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融合。
医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心理学等,将提供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应用前景。
此外,终身教育的理念将被引入医学教育,医学从业人员将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
3. 人文关怀与医疗伦理教育医学教育将更加关注人文关怀的培养。
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尊重患者权益和关爱病患的能力。
同时,医疗伦理教育也将强化,引导医生秉持职业道德和伦理操守,严格遵守医疗行为规范。
4. 技术与创新推动医学教育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教育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将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中,以提供更真实的学习和实践体验。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展 做 出了极大 贡献 。但在现 代 医学教育 快速发 展 的今 天, 在全 球一 体 化 的世 界 格 局 面 前 , 暴 露 出许 多 弊 也
端。 1 学校性 质与 管理体 制方面
学校无法面向市场依法进行 自主管理 、 我负责 , 自 学校
办学 的 自主性 和市 场 调节 的主 导性 不 强 , 校决 策 究 学 竟 由党 委负责 还是 由校长 负责不 好界 定 。
量不断下 降- 。独立学院医学 院学费是普通 医学 院 2 J
校 的两倍 , 录取 方 式 远 低 于普 通 医 学 院校 。而 成人 但 医学 教育 和独 立学 院医学 教育培 养 的学 生 与普通 医学 教育 培养 出来 的学生 , 社会单 位 同等对 待 , 这对 于交纳 更高 的学 费 的独立学 院毕业 生或 花费更 大 的精 力 的普 通 院校 医学 毕业 生来说 就是 一种 教育 的不公平 。 第 二 , 利 于 高 等 医 学 教 育 各 层 次学 校 的衔 接 。 不 目前 各个层 次均具 有 相 对 的独 立 性 , 不仅 在 基 本修 业 年 限方面有 明显 的 不 同 , 且 在 学 科 、 业 的基 础 理 而 专 论 、 识 、 能 、 法 和能 力 等方 面都 存 在各 个层 次不 知 技 方 同的规 定性 要 求 , 在 同 一层 次 中, 而 由于 类 别 性 质 不 同 , 要求也 大不 一样 , 其 不利 于 专科 层次 向本科 层 次 、
21 ・ 8
西北 医学教 育 21 年4 00 月 第 l卷 第 2 8 期
大学 以外 。
由于培养医生的学校类别不一 , 层次高低不等 , 还 会 带来 以下 问题 。 第一, 导致 了教育的不公平。 目 , 前 医学成人高等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摘要】本文从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研究热点与前沿入手,探讨了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发展。
在医学教育改革与创新方面,强调了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中,提出了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医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成为关注焦点,促进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智能化。
医学跨学科教育的推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而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与认证则是确保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在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指出了需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欠缺与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前沿、医学教育改革、创新、临床实践教学模式、医学教育信息化、医学跨学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未来发展趋势、需重点关注领域、不足之处。
1. 引言1.1 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性高等医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对优秀医学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高等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系统、全面、专业的教育培养,才能培养出具备优秀医学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保障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等医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医学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因此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进步。
在当前医学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只有不断加强高等医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医学领域发展需求的优秀医学人才,推动医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加大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支持和投入,促进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学事业的发展。
1.2 研究热点与前沿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一直备受关注。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在不断迭代更新,涌现出了一系列热点领域和前沿问题。
医学教育是一个涵盖广泛的领域,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再到医学技术,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
本文将就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一、热点领域1. 医学教学模式改革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改革。
传统的医学教育以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为主,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医学教育也进入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时代。
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真实的临床场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体验。
移动互联网技术也为医学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可能,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2. 临床教学改革临床教学一直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模式的不断创新,临床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更好地结合临床实践,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一些高校和医院开始尝试引入多学科合作模式,通过团队学习和实际手术操作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临床实战能力。
3. 医学教师队伍建设医学教师队伍是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和临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医学教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如何培养一支既具有扎实医学专业知识,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医学教师队伍,一直是医学院校和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4. 医学教育质量评价医学教育的质量评价是医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国对医学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进行了不断的优化和改进,一些新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与此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也开始应用于医学教育质量评价领域,为医学教育的质量监控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研究的热点领域和前沿技术,这些成果为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对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一、临床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临床教学模式的创新成为了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传统的医学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往往是以讲授和实验为主要形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探索各种新的临床教学模式。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使得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临床操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临床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科研实践经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跨学科的医学研究近年来,跨学科的医学研究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和医学进行交叉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影像学、生物信息学等,这些新兴学科为医学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跨学科的医学研究不仅能够促进学科之间的合作,也能够为医学教育提供更多的新思路和方法。
生物医学工程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来改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效率;医学影像学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三、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医学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信息化教学成为了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借助信息技术,学校可以建立起多媒体教学系统、远程教育系统、虚拟实验室等,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医学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比如网络课程、在线教材、学术数据库等,学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最新的医学知识和信息。
四、专业素养与医德医风教育在近20年的高等医学教育研究中,专业素养与医德医风教育成为了一个热点领域。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近20年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近20年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不少热点领域和前沿问题。
本文将对这些领域和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1. 医学教育质量评估近年来,医学教育质量评估成为了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扩张和深化,教育质量评估成为了提高医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近20年来,我国在医学教育质量评估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从学生的学术成绩、医疗技能、医学伦理等方面对医学教育进行了评估,为教育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医学教育质量评估也涉及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
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医学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医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医学教学的水平。
2. 医学教育改革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成为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面对医学教育的多元化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的多样化需求,我国高等医学教育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在这一背景下,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开始关注医学教育改革的研究问题,探讨如何提升医学教学水平、增强医学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议题。
在医学教育改革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医学教学模式、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医学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不同医学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医学教学的质量,满足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求。
对医学实践教学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医学教育国际化的研究中,重点关注了国际学术交流、国际课程设置、国际认证评估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与国际先进医学教育体系接轨,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
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
医学教育现状及发展1我国医学教学的现状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人民的齐心努力下,我国医学教育事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的医学教育体系,各高校医学科学研究的科技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医学教育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渐广泛而深入。
虽然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和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广大人民对卫生服务日益增长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医学教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还不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
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随着医学模式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转变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要求日益增长,加之人口数量的继续增长和老龄化趋势的逐渐严重,以及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等,对医学教育的育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的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国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远远不能适应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和卫生事业改革的需要,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医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规律,医学教育专业口径过窄、素质教育薄弱、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过死等状况,都严重影响了医学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医学教育的结构需要优化,各学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结构和办学层次不能满足建立新型的卫生服务模式的要求,卫生人才的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农村和社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同时并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医学教育的层次结构不合理现象愈显突出,目前我国平均每千人口的医生数达人,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医学教育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已超过社会对卫生人才的年需要量,医学教育的规模和结构需要进行控制和优化。
建国以来,我国医学教育的专业设置虽然进行了几次调整,但仍然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口径相对较窄、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有力的措施调整医学教育的专业结构,拓宽其专业口径。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现状分析标签:医学教育;现状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在国人重视物质生活的同时,健康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上也提出了“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的重要论断。
可见,全民健康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求的重要目标。
为达到全民健康这一伟大目标,加强醫疗水平建设只是其中一方面,加强医学教育、提高医疗从业人员水平和普及医疗机构建设也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医学教育方面的加强已经成为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与上世纪五十年代相比已经有了质的突破,并在教育思想、培养目标、教育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专业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伴随高等医学教育的几次成功变革,医学教育质量也有着明显的提高,在医学各个领域培养了大量优秀的人才。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层次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前期,医学类院系大多隶属于综合性的院校。
这样不仅对于医学院系的硬件配套设施的配备难以达到最优化,而且对于高素质的医学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
然而,自1976年10月开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变革,逐渐向着医学教育的完善化和学科多样化方面迈进一大步。
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层次进一步扩大。
据1994年统计,普通高等医药院校已达140所。
近年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有了进一步提高,产生了适应我国当时形式的多种层次、多种专业、多种形式的高等医学和药学教育体系[1]。
2专业结构的合理化根据目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医学高等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并且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医学本科专业设置。
应协调发展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法医学、药学的比例,加强基础学科的建设,注重临床医学的同时,在医学院校培养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加强生命科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广泛开展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实验。
使医学各个学科之间能够良好的互相渗透,使得知识得以巩固。
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专业体系的调整,促进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课件
(五)素质与能力教育要落到实处
— 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后是最值得 深思的问题
理念
培养一个善思考的大脑,不断造就自己
的能力
给学生一把由聪明向智慧发展的钥匙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
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 1938~1946年 培养3700人(条件极端困难)
诺贝尔奖 2人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 7人 两院院士 173人
充分认识国情 顺应发展趋势
国情
地域辽阔,差异悬殊 社会需求多层次 人口(生源)/办学条件
反差很大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
不要批评政府
1100万高中毕业生、610万大学毕业生怎么 办?
医学院(校)毕业“无业”怎么办?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提高公民的知识、素质与谋生能力 用政策导向“基层”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
美国:大学(“4+4”年)
毕业后授医学博士(MD)
↓ 住院医师培训基地
(“3+X”年)
↓ 执业医师证书
↓ 合法行医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
美国:医学院招生情况
医学院(大学)126所(每年招生1.6万人) 招生(平均 ) 130人/所, 在校400~500人/所 华盛顿大学医学院
减负、整合,启发式、自主式教学 模拟教学、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
CBS(case-based study)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形势与发展思考
(四)尽快解决住院医师培训的三大障碍
人事体制改革(工龄,专科医师制) 经济补偿机制(国家,待遇) 证书价值(晋升主治医师必备条件)
— 住院医师培训 继续医学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数据库建设与基础性研究
数据库建设、历史研究、比较研究
高校扩招数据
项目
1993年 2004年 2004年比 1993年
普通本专科招生数 92.4 (万人)
447 增长3.83倍
高等教育在学人数 500 (万人)
2000 增长3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 (%)
护理、药学和相关医学类专业改革的研究: 基本建立起办学规模适宜,专业种类齐全, 层次结构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药学 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体系、具有专业特色 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具有护 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高等教育特点的评估 认证制度。
我国医学教育研究成果综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
教学会两个系统共同指导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 术研究工作。
全国高等医学教育情况(2005底)
招生医学类专业高校:180所,其中大学医 学院66所;独立设置医学院75所、专科院 校39所;中医本科院校22所;军队院校5所。 8年制院校9所,7年制院校51所。
本科药学院校3所 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11所 相关医学类专业职业技术学院247所
机构
文件
领域
条款
WFME 本科医学 教育国际 标准
AMEW 西太平洋
地区本科
PRC
医学教育 指导原则
CMB
全球医学 教育最低 基本要求
9个领域:宗旨与目标、教育计划、36个 学生考核、学生、教员、教育资 亚领 源、教育计划评估、管理与行政、 域 持续更新
9个领域:任务和目标、教育计划、30条 教学效果、学生、教员、教育资 源、监控和评估、管理与革新、 不断更新
美国纽约中华医学基金会(CMB) GMER的7个领域
中国8所医学院 正在试点
全球医学教育 最低基本要求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现状
1978年原上海第一医学院成立国内第一家医学教 育研究室
1979年原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医学教育研究室,随 后全国其他医学院校相继成立
1983年成立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 1988年成立高等医学(药)院校教育管理研究会 1991年成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会 现由卫生部、中华医学会和国家教育部、中国高
毕业生 数
72321
招生 数
在校生 预计毕业
数
生数
105410 411181 89007
46155 57877 284372 52494
26166 47533 126809 36513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一轮高等教育管理 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
改革重点:医学院校与综合性(或多科性) 大学之间的合并或合作。截止2005年8月底, 含有医学院或医学系的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 大学已达75所。
2001年8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颁布《中 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基本方针是: 优化结构,深化改革,稳步发展,提高质量。 它已成为纲领性文件。
“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包括: 21世纪初高等医药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本科或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或口腔医学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研究,(见后)
问题:大学医学院如何健康发展?
现有大学医学教育办学模式
大学-医学部(院)/附属医院型:北京大学医 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大学-虚拟医学中心-各二级学院型:四川大 学华西医学中心;
大学-二级学院/附属医院型:复旦大学上海 医学院 ;
大学-医学院-二级学院:部-市合作模式
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0世纪末,国外医学教育的研究重点转为 教育质量评估与认证。
1998年:WFME建立《国际医学教育标准》。 2000年标准出台并实践。
2000年:CMB出台《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 本要求》,2002年修改并实践;
2001年:WHO西太区办事处制订“西太区 医学教育标准指南” 。
医学教育标准比较
万学红、等 四川大学
2005年国家教育成果奖(医学类)二等奖47项 (共537项)
我国医学教育研究成果综述
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研究: 提出适合大学与医学院医学教育共同发展的 管理模式,理顺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 促进学校和医学教育的健康发展。
医学教育学制和学位改革研究: 提出“以5年制为主体,8年制为重点,3年 制为补充”的改革思路;制定了“8年制医学 博士学位授予标准”、“制定8年制教学计划 的基本要求”。
高校“扩招” 带来的问题:如何解决师资队 伍短缺、教学场地匮乏、多校区办学、教学 质量下降、学生就业困难等新问题?
医疗卫生人才面临的问题:全科医学人才不 足;总量大但素质低;卫生资源分配不均
医学研究方面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经费 投入不足;研究队伍不稳;研究能力不强; 系统研究不多;研究成果不佳。
教学形式
导师制、讨论式教学
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讨论式教学
院校规模 领导与决策 学术标准
入学选拔原则
校均规模2-3千人
师生总数达3-4万人
少数英才决策
共同的、较高的标准
选拔性的(以中学的成绩 或高考成绩来选拔)
决策程序更民主 标准相对多样化
准选拔性的(成绩标准加非学术标准)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简况
2004年教育部颁发《加强高等教育研究机 构建设的意见》: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为高 等教育的决策和决策实施提供了切实有效 的服务,在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的理论建设 和指导实践、推动教育观念的转变等方面 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 发展,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出 版了大量的研究著作和论文资料,培养了 一大批教育研究和管理人才。
研究机构的规模
20世纪80年代:高教研究室 20世纪90年代:高教研究所 21世纪以来:部分改为高教研究院 20世纪90年代:博士点4个 2005年:博士点12个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简况
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实践问题与政策研究
扩招、体制与机制、质量与效益、政策与决策
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与体系研究
2004年医学院校统计数据
类型 合计
毕业生 数
150120
招生 数
在校生 预计毕业
数
生数
288791 954308 201291
本科
81098 131218 558369 96680
专科 69022 157573 395939 104611
2004年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 统计数据
类型
合计 本科 专科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简况
《意见》要求
充分重视高等教育研究在高等教育改革和 发展中的作用
加强组织、队伍、制度建设 保证研究所需的工作条件 加强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交流、合作 加强高等教育研究的人才培养工作
国外医学教育研究的简况
医学教育研究始于美国。 1910年美国教育家Flexner提出Flexner
19 提高14个百 分点
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之比较
项目 毛入学率 高等教育观
精英教育阶段 15%以下 被视为少数人的特权
大众化教育阶段 15%-50% 被视为有资格者的权利
高等教育的功能 培养学术精英与统治阶层 培养更广泛的精英,重点是技术精英
教育内容与课程 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
模块化、半结构化、灵活性、学分制
1.Mission and Objectives cational Programme 3.Assessment of Students 4.Students 5.Academic Staff/Faculty cational Resources 7.Programme Evaluation ernance and administration 9.Continuous Renewal
7个领域:价值态度、科学基础知 65条 识、交流技能、临床技能、群体 卫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
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三部曲
Basic Medical Education
Postgraduate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现状
(接前 )医科基础课程改革或机能学科实验改革 的研究与实践、临床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问 题、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临床师资培训的基地和课程建设、高等医学教育教 学效果测量的研究与实践、医科学生创新意识与能 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荣获“2005年国家教育成果奖(医学类)” 成果 奖中一等奖为3项;二等奖47项,其中约27%与医 学人才培养模式有关,约19%与课程体系改革有关, 约17%与实践教学或基地建设有关。
1.Mission and Outcomes 2.Learning Methods 3.Planning and Documentation 4.The Individual Doctor 5.CPD-Providers cational Context and Resources 7.Evaluation of Methods and Competencies anisation 9.Continuous Renewal
高等医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制与学位体系混乱; 教育模式陈旧: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
手段基本不变;课程设置不合理;临床技 能训练不够;医学教育缺乏与人文社会科 学的有机结合; 继续教育体系尤其是住院医生培养制度不 够完善。 ——沈晓明。文汇报,2005年8月28日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现状
提出应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营造自由探讨、标新立异的氛围,鼓励竞争 和拔尖,改革评价制度,为有才能的学生创 造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