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意见.
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是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的,我们应该如何防止这一现象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幼儿园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防止幼儿园小学化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
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
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3、是规范办学行为,严格落实《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相关规定,每个班级至少配备2教1保,严格控制班额,科学安排一日活动,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2小时的午休时间。
同时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成品教玩具,自制教玩具。
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4、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大讨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因此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幼儿园小学化对幼儿的危害1. 孩子还未上学,就已厌学处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其大脑以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的发育还不完善,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像小学生那样坐下来正规的学习。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

如何纠正和防止幼儿园的“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小学化”是多年来的一种教育现象,一些幼儿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迎合部分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内容,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高度深入剖析了其成因与防止策略,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只能从实践问题谈谈自己浅见。
一、落实《纲要》,树立科学教育理念1.依据幼儿发展规律,合理安排一日活动。
科学合理的一日活动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
幼儿一日活动安排保证内容丰富、设置科学,保教并重,兼顾教育性与趣味性的统一,将一日活动各个环节有机结合,注意动静交替,室内、室外活动交替,集体活动和自主活动的交互,让幼儿有充分自主、自由的空间和时间(如区域活动、晨间活动、户外游戏活动等等),保证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和足够的游戏活动时间,做到既有教师直接组织的集体活动,也有幼儿分散的自主游戏。
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支持幼儿的探究与发现,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2.转变教师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促进幼儿发展。
遏制“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师教育观念,通过园本培训,派教师走出去等形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认识和专业水平,明确幼儿园一日活动都是课程,充分认识游戏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在游戏中培养良好习惯。
幼儿时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人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在饮食、起居等活动中逐步养成的,文明礼貌习惯是在待人接物、外出活动过程中培养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过程中培育的。
老师们要善于抓住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对幼儿进行教育、指点,如在生活活动中,通过观看图片、讲故事,使幼儿明白饭前便后要洗手,咳嗽、打喷嚏是用手或手臂遮挡,避免细菌散播等;在日常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将自己脱下的外套折叠整齐,并按一定的摆放方法放在固定的地方,午睡起床,引导幼儿折叠自己的小被子,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等。
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孟教字〔2012〕23号孟州市教育局关于规范幼儿园保教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各中心校、市直幼儿园:日前,焦作市教育局转发了《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的通知》(焦教发【2012】59号)文件。
为贯彻落实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行为,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严重性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的一种教育现象。
目前,我市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在:一是教学内容小学化,过早地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计算等内容的教学。
二是教学形式小学化,采取单调的填鸭式授课方式,使幼儿坐听多,活动少。
三是教学方法小学化,偏重知识的灌输、技能的训练,忽视发挥幼儿主体性的环境创设,违背了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天性。
幼儿教育“小学化”,超越了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认知规律,遏制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给幼儿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极易使幼儿对今后学习失去兴趣、丧失信心,严重扼杀着幼儿的个性发展。
同时,幼儿教育“小学化”也严重干扰了小学正常教学秩序。
由于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接受的小学知识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小学的正常教学进度。
另外幼儿教育“小学化”也势必导致社会上不良教育风气的形成,更加助长家长“拔苗助长”的教育行为。
二、切实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的办园行为(一)规范办园行为,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与指导一要严格控制班额。
各学前教育机构要严格按照《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有关编班要求,严格控制班级规模。
二要严禁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三要规范课程和教材管理。
各学前教育机构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建立符合实际、突出地域特色的科学的园本课程方案。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12.28•【文号】教基二[2011]8号•【施行日期】2011.1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近些年来,各地在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幼儿园教育改革,努力更新教育观念,促进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和社会上一些不良宣传的影响,当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保育教育工作,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范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纠正“小学化”教育内容和方式。
幼儿园(含学前班,下同)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
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
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二、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良好条件,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
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
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02.17•【字号】陕教基三〔2012〕2号•【施行日期】2012.0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正文陕西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各市(区)教育局:前不久,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以下简称《通知》),现将文件转发给你们,并就我省落实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真组织学习,领会《通知》精神,深刻认识“小学化”教育给幼儿终身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加强家园联系,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转变更新家长教育理念,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任务与作用,形成家园合力,为幼儿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二、科学保教,提升质量。
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即将出台的《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坚持“保教并重、游戏为主”的原则,科学实施保教工作,指导幼儿园科学安排一日活动、选择与幼儿年龄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内容与方式。
充实教研力量,实施专业引领,强化教师专业培训。
在加大幼儿园建设改造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基本保教设备设施、玩教具、游戏、体育活动器材、幼儿读物的配备,确保幼儿入园后能够开展游戏活动。
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和条件,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坚决禁止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知识技能超前化,坚决杜绝在幼儿园进行超前识字、拼音、英语以及奥数等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严禁给幼儿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三、严格制度,加强管理。
要加强规范管理,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审定制度,切实加强对各类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动态监管,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含表现、危害、原因、倾向、措施)

如何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表现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表现在幼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中。
孩子们开始被强迫背诵知识,进行机械性学习,缺乏游戏和亲子互动的时间。
教师过度注重学术表现,而忽视了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培养。
二、危害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孩子们缺乏了解和关注自己
兴趣爱好的时间,无法体验到真正的童年乐趣。
过早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儿童产生学习焦虑和自卑感,甚至对学习和未来感到厌倦。
三、原因
1.社会竞争压力:父母普遍为了让孩子在面对激烈社会竞争时更有优势,
过早给孩子灌输学习需求。
2.教育政策导向:部分学校为了应对教育政策要求,提前启动学习。
3.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过度重视学术成就,忽略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需求。
四、倾向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主要体现在对学术内容的过早强调,忽视了儿童体验、游戏
和社交等方面发展的重要性,使儿童失去了童年应有的快乐和发展空间。
五、措施
1.建立健康的家庭教育观念,不仅应关注学业,也应关心儿童全面发展。
2.教育界应鼓励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
社交能力。
3.督促教育机构合理安排幼儿园活动时间,让儿童有充足的玩耍和放松
时间。
4.提倡孩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强迫于机械性学习。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发生,使孩子能够更好地
享受童年,健康成长。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
为了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需要在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相关
的条款和措施。
以下是合同内容的建议:
1. 教育目标和理念的明确:
合同中应明确指出,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注重
情感、社交、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均衡培养,而非过早进行学术教育。
2. 课程内容的规定:
规定课程内容应以游戏和探索为主,避免引入小学阶段的学术课程,如传统的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学。
3. 教师培训和资质要求:
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学前教育资格,并接受有关防止小学化倾向的
定期培训,以确保教师能够提供适合幼儿发展的教学方法。
4. 教学方法和材料的选择:
合同中应规定教学方法和材料的选择应符合幼儿的发展阶段,避免
使用小学阶段的教学工具和方法。
5. 家长沟通和教育:
要求定期与家长沟通,提供有关学前教育的正确理念和方法的信息,帮助家长理解并支持非小学化的教育方式。
6. 监督和评估机制:
设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防止小学化的标准,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7. 违约责任:
明确规定,如有任何一方违反上述条款,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合同解除等。
通过在采购合同中加入这些条款,我们可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儿童的健康成长,有效防止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策略

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策略随着社会发展和家长的期望逐渐提高,幼儿园教育逐渐呈现出小学化的趋势。
然而,过早的小学化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该采取以下策略来防止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
首先,幼儿园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任务和目标。
幼儿园教育应该主要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情感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幼儿园的教育应该以游戏和体验为主要的教学方式,通过游戏和体验来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能力,而不是过早地向他们灌输正式的学习内容。
其次,幼儿园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幼儿园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单一的学习目标。
幼儿园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如音乐、美术、体育等,给幼儿提供多样的学习体验,让他们能够全面发展。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与社区、家长合作,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幼儿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再次,幼儿园要注重游戏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方式,而自主学习则是幼儿自我发展和成长的关键。
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能够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和方式。
同时,幼儿园教师应该扮演好游戏的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引导幼儿参与游戏,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幼儿园还可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幼儿园和家长要加强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幼儿教育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想法和期望对幼儿园教育起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计划。
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观幼儿园,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同时也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幼儿园教育。
综上所述,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需要幼儿园明确教育任务和目标,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注重游戏和自主学习,以及加强幼儿园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的通知-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的通知各省辖市、省直管试点县、扩权县(市)教育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教基二〔2011〕8号),规范我省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根据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订了《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以下简称《十不准》)。
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地要组织教育行政干部、幼儿园园长和广大幼儿教师认真学习《十不准》,充分认识坚持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重要意义,自觉做到令行禁止。
二、各地要抓紧对照《十不准》要求,逐条自查。
对不符合规定的,要尽快督促整改。
对《十不准》发布后仍顶风违规者,要严肃查处。
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十不准》的宣传力度,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附件:河南省教育厅科学保教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十不准一、不准幼儿园提前教授拼音、写字、笔算等小学教育内容。
二、不准幼儿园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准幼儿园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
三、不准幼儿园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
四、不准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五、不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
六、不准幼儿园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引言概述: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幼儿园“小学化”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为了更好地适应幼儿的成长发展需求,提供更科学、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幼儿园需要进行“小学化”整改。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幼儿园“小学化”整改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教师培训1.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通过组织专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教育方法和技巧,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化”教育需求。
1.2 强化教师团队建设。
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学习,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1.3 增加教师队伍数量。
适当增加教师数量,确保每个班级的人数适中,以便更好地关注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二、优化教学环境2.1 更新教学设备。
配备适合幼儿发展需求的教学器材和教具,提供更多元化、富有创意的教育资源。
2.2 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场景。
在幼儿园内设置不同的学习区域,如阅读角、科学实验区等,为幼儿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2.3 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鼓励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社交能力。
三、调整教学内容3.1 引入适度的学科知识。
在幼儿园教学中适度引入一些小学知识,如简单的数学概念、科学实验等,让幼儿对学科有初步了解。
3.2 强化学习方法的培养。
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通过游戏、探究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3.3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如品德、艺术、体育等方面的培养,全面发展幼儿的潜能。
四、加强家园合作4.1 建立家长学校。
定期组织家长参与学校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供家长教育的机会,促进家园合作。
4.2 加强家长沟通。
建立良好的家长沟通渠道,及时与家长交流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发展状况,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4.3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教育。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促进家庭与学校的紧密联系。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整改措施,幼儿园可以更好地实现“小学化”教育目标,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园防“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为了防止幼儿园出现“小学化”倾向,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定位:1.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注重儿童的身心健康、情感发展、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2.幼儿园应坚持游戏为主的教育方式,注重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二、优化幼儿园的教育环境:1.幼儿园应提供富有情趣和启发性的教育环境,布置适合儿童发展的游戏区、阅读区、艺术区等,为儿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和探索的机会。
2.鼓励幼儿园建设户外活动区,提供开放的户外场地,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户外游戏和探索。
三、推行以游戏为主的教育:1.幼儿园应制定儿童游戏评估标准,引导教师通过游戏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
2.教师要注重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根据儿童的游戏特长和兴趣培养方向,灵活设置游戏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
四、培养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1.幼儿园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理念。
2.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监控,确保教学质量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五、加强家校合作:1.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目标,共同合作促进儿童的发展。
2.定期组织家长会议,邀请专家和教师对幼儿教育进行讲座和培训,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观念。
六、加强评估和监控:1.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控机制,定期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监督。
2.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定期的教育质量评估,确保幼儿园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七、加强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与执行:1.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和法规,规范幼儿园的教育行为,防止“小学化”倾向的发生。
2.幼儿园应严格遵守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教育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可以有效防止幼儿园出现“小学化”的倾向,保障幼儿园教育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工作报告

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工作报告一、背景及意义近年来,我国幼儿园教育中出现了一种倾向,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这种倾向表现为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知识教育,忽视了幼儿园阶段的特色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也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为了抵制这种倾向,保障幼儿园教育的质量,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我们开展了此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幼儿园教师对小学化倾向的认识,增强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责任感。
2. 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园教育,避免过度追求小学化教育成果。
3. 推动幼儿园教育改革,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三、工作措施3.1 加强师资培训1. 组织专业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的教育责任感。
3.2 家长教育工作1. 定期开展家长座谈会,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园教育。
2. 发放家长教育手册,提供家长教育指导。
3.3 教育内容改革1. 优化幼儿园课程设置,注重幼儿的兴趣培养和潜能开发。
2. 引入多元智能理论,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3.4 加强监管1. 建立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定期对幼儿园进行评估。
2. 加强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监管,杜绝小学化倾向。
四、工作成效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 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对小学化倾向的认识更加清晰。
2. 家长对幼儿园教育的理解更加正确,过度追求小学化教育成果的现象有所减少。
3. 幼儿园教育内容得到了优化,注重了幼儿的兴趣培养和潜能开发。
4. 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了保障,为儿童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继续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
2. 深入家长教育工作,引导家长正确看待幼儿园教育。
3. 深入推进教育内容改革,完善幼儿园教育体系。
4.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以上是我们抵制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工作报告,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检查制度

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检查制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我国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根本任务,即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任务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同时也指出了幼儿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即不同于小学教育,特别强调了幼儿园是通过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来帮助幼儿学习的。
为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防止和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切实保障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特制定杜绝“小学化”倾向制度。
一、不举办任何形式学前班避免迎合家长的需求,对大班幼儿开展拼音,写字,计算等内容的教学,做到科学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来办园,坚决杜绝开设学前班。
二、严格控制班额大、中、小6个班级,大班2个班幼儿人数不得超过80人,中班2个班幼儿人数不得超过70人,小班2个班幼儿人数不得超过60人。
大班年龄控制在6—7岁之间,中班年龄控制在5—6岁之间,小班幼儿年龄控制在4—5岁之间。
三、丰富、规范幼儿一日游戏活动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活动室有足够数量的游戏活动区角,阶段性投放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各专用活动室设施设备齐全且使用率高,各班级幼儿均能按照时间表的安排按时进行活动。
要专门设有阴雨天、雾霾天游戏活动室,为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学习提供条件,使幼儿在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中成长。
四、规范幼儿园教学内容在实施园本特色课程的同时有效实施五大领域课程,坚决杜绝出现超越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科课程,如:拼音,汉字、古诗珠心算等。
五、严禁举办各种兴趣班和特色班,杜绝统一组织幼儿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六、杜绝幼儿园招生宣传工作中,在新闻媒体,招生广告等方面进行各种宣传,不许组织幼儿参加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活动。
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

2019年35期总第475期ENGLISH ON CAMPUS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策略文/李 英当前,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倾向,特别是乡镇、农村幼儿园“小学化”现象非常突出,严重损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专家们呼吁“把童年还给孩子!”,全社会应共同防范和抵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那么,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我认为应从幼儿园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入手,有效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坚持依法办园,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幼儿园应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等近几年出台的与幼儿教育相关的法规、文件,依照国家相关要求,明确幼儿园保教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端正办园指导思想,自觉抵制把“幼儿园”等同于“学校”的思想和做法,逐步规范幼儿园管理和教师的保教行为。
二、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出现实际上是错误教育观念影响下的产物,要解决“小学化”倾向,首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幼儿园要转变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思想,树立“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以幼儿为本”的科学幼儿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保教结合,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准确定位课程范畴首先,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把入园、离园、盥洗、饮食、排泄、睡眠、上课、早操、午间操、游戏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均纳入幼儿园的课程范畴之内,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将教育渗透在一日的生活、游戏之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良好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引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长对幼儿教育的期望值的提高,幼儿园“小学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健康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家长参预以及评估机制,详细阐述幼儿园“小学化”整改的措施。
一、教学内容1.1 调整课程设置: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将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语言、动手能力、社交能力等方面,而不是过早地引入小学阶段的学科内容。
1.2 强调游戏教学: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佳途径,幼儿园应注重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1.3 增加艺术、音乐等素质课程: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增加艺术、音乐等素质课程的设置,让幼儿在欣赏和创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2.1 强调体验式教学:幼儿园应注重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幼儿通过实践来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倡导合作学习:幼儿园应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3 引导探索学习:幼儿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兴趣等方式引导幼儿主动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师角色3.1 转变教学观念:幼儿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观念,从教育者转变为引导者,注重发现和激发幼儿的潜能。
3.2 提高专业素质: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加强对幼儿心理发展和教育原理的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3.3 加强团队合作:幼儿园教师应加强与家长和其他教师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家长参预4.1 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应积极与家长合作,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4.2 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应为家长提供有关幼儿教育的指导,匡助家长正确引导幼儿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阳光春苗幼儿园规范保教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根据重庆市教委转发《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按照渝中区教委实施方案的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的落实,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宣传,并梳理和自查保教工作行为,为了更好的规范办园行为,切实提高保教工作质量,特制定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全面规范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教育现象,以此为契机,推动我园办园的水平和保教工作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二、成立阳光春苗幼儿园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领导小组:组长:代素芬副组长:龚世梅成员:葛秋霞、张红、李家辉三、实施的目标: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全面规范办园行为和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教育倾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自查自纠,集中整改,实现优质优教,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实施的内容和措施:1、加强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2月-3月)组织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向家长大力宣传,通过家长会、家园联系栏,家园直通车网站等多种形式,引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争取家长的支持,家园共同抵制“小学化”教育倾向,要做到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提高认识。
2、加强管理,规范保教工作(4月-5月)我们要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性,自上而下针对我园在保教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查找“小学化“现象痕迹,并制定改进的措施,跟进管理,加大对班级保教工作考核的力度,严格按照《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的要求,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简介: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园教育也逐渐呈现出小学化倾向。
为了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防止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出现,制定一系列措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套幼儿园“防止小学化倾向”实施方案。
一、明确育人目标1.以人为本:关注儿童的身心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2.促进全面发展:注重儿童的身体、情感、智力和社交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3.培养相关技能:重视儿童在感觉、观察、思考、表达等方面的操作技能和认知能力。
二、建立科学的教育方法1.开展多元化的活动:通过自由游戏、自主探究等活动,鼓励儿童动手实践,培养其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教育:以教师的引导为主,通过开展带有目标的活动,引导儿童进行学习和探索。
3.个别化教育:根据每个儿童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
三、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1.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提供富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游戏、活动、教具等,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2.布置舒适的教室:打造富有情趣和温馨的教室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儿童感到愉悦和安心。
3.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保持适度的课时安排,避免过多的书面作业和功课压力,让儿童有足够的时间玩耍和休息。
四、培养团队优势1.加强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研讨班等,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2.严格考核教师: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和考核,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责任心。
3.提供学习资源:配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如教学参考书籍、教具等,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工具。
五、加强家园合作1.家长参与教育:建立起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平台,及时了解儿童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2.组织家长讲座和亲子活动:邀请专家和教师开展讲座,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举办亲子活动,加强家庭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3.培养家长教育意识:通过举办家长教育班,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增强他们对幼儿园教育的支持和理解。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

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整改措施引言概述: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幼儿园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即过度注重学习内容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
为了规范幼儿园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制定幼儿园“小学化”整改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整改措施的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一、明确教育目标1.1 确定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理念幼儿园应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核心理念,将幼儿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而非单纯追求学习成绩。
1.2 制定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教育目标明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情感、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能力,而非过早强化学习内容。
1.3 强调幼儿园教育的特殊性明确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要形式,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不应简单地延续小学的教学模式。
二、优化教学内容2.1 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幼儿主动探索世界。
2.2 强调跨学科综合教学教学内容应跨学科整合,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而非过度强调学科分科。
2.3 引入多元化教学资源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教育游戏、教育玩具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方法3.1 倡导以幼儿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幼儿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教育。
3.2 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情感教育和品德培养,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和道德观念,引导幼儿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3 引入亲子教育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加强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4.1 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教师能够更好地贯彻幼儿园教育理念,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华镇中心学校
关于防止和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指导意见
各中小学校、各幼儿园:
为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提高办园质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3号)、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以下简称《纲要》)和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严重危害。
目前,我镇一些幼儿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小学化”倾向问题,这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把小学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开展拼音、写字、算数等内容的教学,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
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小学化”也影响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
由于幼儿在幼儿园学习了内容不同、要求不一、参差不齐的小学知识,当其升入小学一年级后,小学教师难以按照教学要求施教,不仅扰
乱了小学的教学进度安排,还会挫伤一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幼儿园“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我市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因此,幼儿园要进一步认清幼儿园“小学化”的弊端和危害,统一思想,明确要求,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尽快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二、强化管理,切实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
(一)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园长(幼儿园举办者)、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
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中心学校将重点抓好幼儿园骨干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抓好辖区内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
充分挖掘培训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二)依法治教,规范办园行为。
严格实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划分年龄班并按规范统一班
级名称:托班(2-3周岁),小班(3-4周岁)、中班(4-5周岁)、大班(5-6周岁)。
严格规范幼儿园教学用书的管理,任何幼儿园不得随意选用教材,避免无序竞争导致出现“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遵循规律,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园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坚决执行“六个不准”,不准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用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学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庭书写作业;不准进行任何形式的知识性测验和考试;不准举办各种形式的小学预科班;不准在正常的幼儿一日活动时间内举办收费性质的兴趣特长班。
(四)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做好“幼小”衔接。
加强对小学办学行为的管理和指导,要积极为新入学的儿童创造适应小学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严禁小学入学时进行各种形式的面试或笔试。
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不得随意删减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更不得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课本知识的程度分班。
(五)注重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媒体、杂志、举办家长讲座等形式和做法,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理念。
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幼儿园的办园宗旨、办园方向和办园目的,转变家长观念,逐步形成共同关注、积极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督导检查,逐步形成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长效机制
(一)幼儿园要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要通过组织观摩、专题研讨、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榜样与引领作用,并借助媒体、报刊杂志等途径,宣传和推广做法与经验,从而带动全镇幼儿园向更加规范、更富内涵的方向发展,也为形成更完善、更科学的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长效机制提供借鉴。
(二)中心学校要将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作为日常和年度督导检查与评估的重要内容,加大督导检查力度。
对检查中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给予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要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要将幼儿园是否存在“小学化”倾向问题作为幼儿园晋级、评优、评先进的重要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要注重对幼儿园“小学化”倾向问题的过程管理,通过明察暗访、定期座谈、电话举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促进幼儿园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