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案
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学习目标]一、“六王毕,四海一”1.统一六国(1)概况: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相继攻灭东方六国。
(2)意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开拓疆土(1)概况(2)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深化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背景二、海内为郡县1.起源: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推广:秦统一后,秦始皇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3.内容(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2)“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少数民族聚居地同县级地方行政机构称为“道”,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
4.特点(1)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5.意义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比较归纳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异同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1)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2)皇位世袭,并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实行的“三公九卿”制度(1)“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系统。
(2)“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
3.“朝议”制度: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大臣议政可以集思广益,减少君主决策失误。
概念辨析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君主专制是决策方式,强调君主个人权力至高无上;中央集权是一种政治体制,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二者相结合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四、汉承秦制1.“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2.西汉王朝继续推行郡县制。
汉初曾分封诸侯王而形成“郡”“国”并存的局面,后逐步消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含解析)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考试要求:(1)秦的统一(b);(2)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
一、秦的统一——(b)1.统一六国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
2.拓展疆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设九原郡,修筑长城和“直道”。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统一的影响(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微点拨秦统一前称“秦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之一,统一之后,称为“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二、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b)1.郡县制(地方行政制度、官僚政治)(1)建立: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①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地方官分工明确。
(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2.皇帝制度的建立(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
②皇权至上,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③皇位世袭,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
(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
3.三公九卿制官职职责议政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4.“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大体沿袭秦代。
汉武帝时通过频繁换相、设立“中朝”等方式限制相权、加强皇权。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导学案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材分析大约从公元前二千年开始,北京地区已经从原始社会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并且出现了许多奴隶制小国,主要有燕、蓟等。
后来商部落强大起来,他们就臣服于商,以奴隶和白马向商纳贡。
公元前1045年(1995年纪念北京建城3040年所采用的灭商之年)武王灭商以后,分封同姓贵族召公奭于“燕”(或称“北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了公元前九世纪燕惠侯以来三十五代王、侯的世系。
在西周时期,燕与周王室之间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董家林的燕国古都,是燕在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燕侯正是在这里进行各种政务活动,经营和开发着祖国的北方。
琉璃河西周遗址的发掘,把北京建城的历史提前到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介绍这些情况有助于学生了解北京的建城历史,培养热爱北京的感情。
本课涉及到的图《西周分封建示意图》教学设计一、分封制(参用P5《西周分封示意图》)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的政权,实行分封建制,建立诸侯国。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第24页的插图。
为加强对北部地区的统治,封武王的弟弟周召公奭于燕。
燕国都城的遗址在今天北京西南房山区琉璃河镇的董家林村,这是已知北京史上最早的城邑。
召公奭是周王室太保(官名,辅助国君的官),周初三重臣之一,因政事繁忙一直留在都城。
所以实际去燕地就封的是召公的长子克,他就是北京历史上第一代燕侯。
周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蓟都城在今北京城的西南部。
蓟城地区西、北、东三面环山,群山之外有许多游牧部落,蓟城地区的居民,通过古北口和居庸关与那些部落发生经济联系。
从春秋中期开始,燕国吞并蓟,把蓟城作为燕国的都城。
燕国把统治领域推向燕北,发展成为北方一个强大的诸侯国。
二、练习题(2009年北京卷)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通史概要:中国古代史始于170万年前,止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距今约170万年前,中国就有人类居住,进入原始社会。
公元前21世纪,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经过商朝的发展,西周时期,我国的奴隶社会进入繁荣阶段。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和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一系列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汉代封建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时期。
隋朝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割据,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有新的建树。
五代辽宋夏金元,中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明清之际,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加强,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初中新课标中和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主要在七年级(上)、(下)册。
初中新课标简单涉及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内容有:世袭制,商鞅变法,秦朝的皇帝制、郡县制和秦朝的疆域,西汉王国问题的解决,元朝的行省制度,清朝的内阁、六部、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初中新课标没有涉及但高中新课标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西周的宗法制,秦朝的中央政权组织和地方政治制度,魏晋南北朝时的政治制度,隋唐时的三省六部制,宋朝的政治制度,明朝的废丞相设三司、设内阁,清朝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早期国家的出现与特征,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及作用,西周宗法制的内容、特点及其深远影响,西周的礼乐文化。
(2)、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史料解读,问题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人民版高一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特别是对历史概念的理解,进而弄清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分封制与宗法制,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丞相制与内阁制等。
2.注意古代中国不同时期政治体制的创新,并关注其运行特点、历史影响。
如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内阁制等。
3.注意把握两条主线,一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二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与演变。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分封制、宗法制的含义、对象、内容。
(重点) 2.理解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难点) 3.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重难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距今大约五千年前。
(2)地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3)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商政治特点(1)夏朝:启继承禹的地位后,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
(2)商朝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
②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历史认识]正确认识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
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平等的、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二、西周分封制1.背景:周武王伐商,周朝建立。
2.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3.内容4.评价(1)利: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2)弊:后来,诸侯国兼并,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易混易错]“分封〞与“封建〞分封制在中国古代原叫做“封建〞制度。
但这个“封建〞与我们用于社会发展史中的“封建〞不是一个含义,而是“封诸侯,建藩卫〞的简称。
为了将这两个“封建〞相区别,今天史学界多称“封诸侯,建藩卫〞制度为“分土封侯制〞或简称“分封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1.地位: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
初中历史政治讲解教案
初中历史政治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发展历程2. 掌握古代中国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3. 能够比较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教学重点:1. 掌握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制度2. 了解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3. 分析唐宋时期的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教学难点:1. 掌握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2. 比较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差异3. 分析不同政治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认知(15分钟)1. 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制度讲解夏商周三代王朝的政治制度及其特点,包括“天子”、“诸侯”、“士”、“庶民”的地位和职责。
2. 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介绍秦汉时期的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讲解秦始皇的郡县制度和汉武帝的郡县制度。
三、拓展(15分钟)1. 比较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差异让学生对比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差异,探讨封建制度和科举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2. 讨论不同政治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政治制度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总结出各自的利弊。
四、归纳总结(5分钟)老师带领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强化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文章,要求包括夏商周三代王朝、秦汉时期、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和对古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课后反思(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规划。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案二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预习导学】一、至高无上的皇权(确立皇帝制度)1.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年,秦王先后灭掉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
2.皇帝制度的建立:秦王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以“”为自己的名号,自称“”。
为维护皇帝尊严,他的命令称“”或“”,所用的玉印称“”。
他总揽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军队调动以皇帝所控制的为依据。
皇帝制度基本特征:一方面以显示了皇权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显示地位的不可僭越。
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特征。
二、秦朝中央官制(中央制度):1、构成:秦朝建立了一套以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立三个最高官职为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负责全国)2、特点: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军政大事的决策程序一般先由、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裁决。
3、作用:既利于皇帝操纵,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事件的。
三、郡县制的全面推行1.秦朝的地方官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纳了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初分天下为郡。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叫;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或。
郡县长官都由直接任命。
2.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这套从中央到地方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到国家政治体制之中。
3、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秦朝形成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奠定了中国,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
维护和加强了国家的统一。
【教材整合与合作探究】一、“六王毕,四海一”——完成统一1.条件(1)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增强;(2)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与需要;(3)人民渴望统一,顺应中国历史统一的必然趋势;(4)秦始皇个人的雄才大略和远交近攻的策略;2.过程(1)秦灭六国(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2)北击匈奴,修长城和直道(3)开凿灵渠,南平岭南并置郡(4)开辟“五尺道”,统一“西南夷”3.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小学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 (2)
小学历史教案: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一、引言(首段)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政治制度和文化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文化,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
二、政治制度(二级标题)在中国古代,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政治制度。
其中最显著的有两种:封建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1. 封建制度封建制度是指权力分散、各地诸侯互相割据的管理方式。
它起源于先秦时期,到了周朝时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这一时期,诸侯国彼此独立统治各自管辖区域内的人民,并向周王朝臣属于等级体系中的尊贵之职。
这种分散权力和相对自治的方式导致了社会秩序不稳定和地方诸侯之间频繁发生冲突。
2. 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是指国家通过中央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和领导。
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了严格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国家力量高度集中,权力由一个中央政府掌握,各地的诸侯失去独立统治权。
这一制度确保了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但也导致了统治者对百姓过分集权和压迫。
三、文化(二级标题)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密不可分。
在政治制度的影响下,形成了许多独特而丰富多样的文化现象。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它强调人际关系、社会秩序和道德修养。
儒家学说对后来中国文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并建立起尊崇知识分子和礼仪传统的价值观念。
2. 佛教佛教作为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信仰之一,在我国融合了本土文化并得到广泛传播。
佛教强调解脱和慈悲,并通过禅定与修持提供精神指引。
其艺术表现形式如壁画和雕塑等也对中国古代艺术有着深远影响。
3. 医药学中国古代医学在政治制度与文化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发展。
著名的《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书之一,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疾病治疗的认识。
针灸、中药等传统医疗方式至今仍在中国广泛应用。
四、结论(尾段)通过本文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案
专题一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编写:彭增贵审核: 李新来、王海峰、宋宪铭:编号N01一、教学目标:1、识记西周推行分封制、宗法制的目的、内容和作用。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3、通过对宗法制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
二、教学重难点: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这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
它与皇帝们的“家务事”密切相关。
皇帝从登基开始,直到结婚、生子,以及出征或凯旋,每逢此类大事,都要亲自出马,去太庙祭祀列祖列宗。
既是尽一尽孝道,又在请求九泉之下的祖先保佑,希望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家族越来越兴旺。
我国自古就有“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
太庙是作为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称作“明堂。
’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
可见,我国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你知道“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是我国古代哪种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这种制度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呢?温馨提示:“中国古代早期”概念的时间范围:上限一一国家形成;下限一一秦统一以前。
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
这个时期是我国从原始血缘部落时代向封建专制时代的过渡时期,带有明显的承前启后色彩,以此为切口,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政治制度: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新课探讨:(一)、西周分封制(“封邦建国”)西周的建立: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阅读教材P6西周分封制这一目,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概念: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建立诸侯国来保护王室的一种制度。
(岳麓版)。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人教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教学案 一套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导学】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年周武王伐灭商,建立周朝,史称。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
内容:(1)核心和对象: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和,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权利和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和的义务。
分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的独立性。
同时,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实行再分封。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
”作用:加强了,扩大了,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绵数百年的强国。
西周的分封制的特点: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对象多样化,以周姓王室贵族为主;周天子享有至尊权威;土地、义务是天子、诸侯的纽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西周的宗法制度: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和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作用:宗法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和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2.宗法制特点:核心是制,称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奴隶主统治。
【教材整合与合作探究】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夏朝(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启始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商朝建立后,也采用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两种世袭方式2.商代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3.夏商政治特点:(1)建制: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封伯、侯(2)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3)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二、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及灭亡(1)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特点和影响,从而加深对中华文明的理解。
1.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2. 概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3. 分析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1.3 教学内容1.3.1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定义与特点1.3.2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1.3.3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2.1 课程背景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史的早期阶段,这一时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 分析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3. 评价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
2.3 教学内容2.3.1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3.2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运作机制2.3.3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第三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3.1 课程背景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政治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2. 分析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3. 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
3.3 教学内容3.3.1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3.3.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3.3.3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第四章:汉朝政治制度的发展4.1 课程背景汉朝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汉朝特色的政治制度。
4.2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能够:1. 描述汉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2. 分析汉朝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3. 评价汉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
4.3 教学内容4.3.1 汉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4.3.2 汉朝政治制度的发展过程4.3.3 汉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影响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的演变5.1 课程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为后世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从早期国家制度(夏商周)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到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到此后的历朝历代都体现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到晚清时期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走向衰亡!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难点:概括并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诞生:思考:中国早期国家大致在什么时间形成?在什么地域出现?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①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前;地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②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礼制的初步形成。
2、夏商政治形式夏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材料一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礼记·礼运》材料三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启为禹之子)——《史记·夏本纪》a.王位世袭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b.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商朝的政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突出表现: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二、西周的分封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武王很快就遇到了一个难题:领土空前广阔,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信息不灵,如何才能有效统治刚刚征服的领土和抵挡边境少数民族的骚扰呢?……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实行分封制。
那么,何谓“分封制”呢?材料一:封邦建国,授民授疆土。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初中历史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
初中历史苏教版八年级上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多个朝代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政治制度和特点。
本文将以苏教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案为基础,分析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并探讨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一、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朝奠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基石,它的政治制度主要体现在“天子”、“诸侯”和“卿士”的分权制度。
夏朝的统治者被称为“天子”,他们掌握着最高的权力。
与此同时,夏朝将国家划分为九个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是夏朝的重要统治力量,他们拥有相对独立的政治权力。
夏朝的政治制度还设有“卿士”来辅佐君主,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
商朝沿袭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并加强了王权的集中化。
商朝的统治者称为“天子”或“王”,他们通过世袭的方式来继承王位。
商朝的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天子,诸侯的地位相对较低。
周朝的政治制度与商朝类似,也强调王权的集中化。
周朝的政治制度中,天子在政治上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通过设立官制和分封制度来控制地方政权,并维持朝廷的统一。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动和动荡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国相互争霸,各自建立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其中,齐国的政治制度以“平民政治”的特点而闻名。
齐国的政治制度相对开放,非贵族出身的平民有机会参与政治,并在政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鲁国采取了“宗法政治”的制度,宗法制度是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鲁国的政治权力由贵族家族掌控,他们通过世袭的方式来继承地方政权。
秦国的政治制度最终取得了统一中国的胜利。
秦朝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各个地方的政权。
秦始皇通过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并对国家的政治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三、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从隋朝到明朝,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制度是以君主和贵族阶层为中心的政治制度。
隋朝和唐朝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世袭的方式继承政权。
2011—2012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同步教学案 人民版必修1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型:新课制作:李佑洪审核:李佑洪使用时间:第二周[课程标准]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一、“六王毕,四海一”1.灭六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
2.定北方:公元前215年,将军蒙恬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________和“直道”,加强了北方的统治。
3.平岭南:灭六国后,秦军征讨并平定岭南,实施管理。
岭南开始归中央王朝管辖。
4.收西南夷:秦在当时称为“西南夷”的地区,开辟“五尺道”,并任命官吏。
该地区开始进入统一政权版图。
5.秦统一的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1.建立:秦始皇采纳________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2.内容:“郡”是直属于________的地方行政区划。
“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等职责。
“县”隶属于郡。
3.特点:形成了中央________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__________,不得世袭。
4.巩固:西汉继续推行郡县制,逐步消除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
5.意义:郡县制的建立,是__________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__________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采用“________”称号,自称“始皇帝”,并确立了皇帝__________的地位。
2.中央官制(1)三公制:秦朝在中央设立________、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助手,负责________系统。
(2)九卿制: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称之为“________”。
3.朝议制度(1)概念:丞相、御史大夫与诸卿讨论国家军政要务的方式。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学案三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预习导学】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地方政治制度:实行、两制并行。
汉武帝颁布“”,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元朝实行制度,行省之下,分设、、、,边远民族地区设进行管辖。
作用:加强了,巩固了 ,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1.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的管理体制,为以后历朝沿用。
三省分别指、、、分别负责、、,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的独尊。
在下设、、、、、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2.宋初,皇权进一步加强,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作为副丞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3.元朝,中央设替代前代的三省,是最高行政机关。
又设,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1、选官制度三个阶段:、、2.世官制:是官职的制度。
这一制度决定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的现象。
官职被限定在范围内。
3.察举制:是指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举荐的标准和。
察举制基本成为正统的政制。
4九品中正制:时代,以为基础选拔官吏。
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
5、科举制:是一种选官的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确立于,发展于,衰落于。
实施背景:统一的隋王朝建立后,为扩大统治基础要选拔一批统治人才。
魏晋以来,士族势力已经衰落,庶族地主兴起,原来的九品中正制已不适应新的情况,这样,科举选官制度应运而生。
评价:(1)进步性①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扩大官吏,提高官员;为的提高创造了条件②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2)局限性:④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在的范围,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⑤选拔的多是缺乏和的人才,多数是君主的忠实奴仆等。
历史教学设计案例高中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资料、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政治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古代政治制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秦朝的政治制度
汉朝的政治制度
隋唐的政治制度
宋朝的政治制度
元明清的政治制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难点: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重点:秦朝的政治制度、隋唐的政治制度。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
投影仪及PPT课件
历史地图模型
历史人物图片及视频资料
五、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复习等方式回顾学生已学过的相关知识。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代文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古代政治制度的学习情境。
讲授新课:按照朝代顺序,逐一讲解各个时期的政治制度特点,包括官制、法律、行政机构等方面。
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和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巩固练习:提供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简答题等,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高中历复习笔记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
课程标准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事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影响;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了解明内阁、清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主义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影响。
历史数轴朝代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考点详解考点一早期国家政治制度(一)夏朝的政治制度1、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
2、特点: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二)商朝政治制度1、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灭夏,建立商王朝。
2、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商王控制支配着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
(1)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2)外服,方国管辖的地区3、特点:(1)商王对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2)商朝是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
(神权: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三)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1)含义: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分封对象:功臣,王族,先代贵族。
(4)权力: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
(5)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影响: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是随着兼并战争的开始,削弱了周王室的地位。
2、宗法制(1)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含义: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课标内容]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3.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要求]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第一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宗法制与今天“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祭祖与修谱等现象的联系。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难点宗法制度内容及其与分封制、礼乐制度关系的理解。
距今大约五千年前,国家出现,我国开始具备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在夏商政治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基础上,西周形成了一整套以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为特征的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系。
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早期政治制度”中“早期”的含义指的是“先秦时期”,实际指的是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了国家才有政治。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原始社会的禅让制推选首领注重的是“贤”与“能”,夏部落的大禹因治水有功,威望较高,根据禅让制,舜到了晚年,传位于禹。
到禹时,夏部落逐渐强大,其权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在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即位,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世袭制就是(财产、爵位等)父子相传、兄终弟及。
世袭制开始了一种私有制“家天下”,标志着我国过渡到奴隶社会。
我们可以看到夏商的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有二,一是实行王位世袭制,二是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是传承的,夏商的王位世袭制及地方的管理制度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的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预习导学】一、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公元前年周武王伐灭商,建立周朝,史称。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
内容:(1)核心和对象:周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和,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权利和义务:受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和的义务。
分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的独立性。
同时,受封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实行再分封。
形成贵族统治阶级内部的森严等级“——————。
”作用:加强了,扩大了,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西周成为一个延绵数百年的强国。
西周的分封制的特点:是我国古代早期的基本政治制度。
分封对象多样化,以周姓王室贵族为主;周天子享有至尊权威;土地、义务是天子、诸侯的纽带;层层封授,等级森严。
二、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1.西周的宗法制度:目的: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和继承上的矛盾。
内容: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作用:宗法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和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2.宗法制特点:核心是制,称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巩固奴隶主统治。
【教材整合与合作探究】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夏朝(1)建立: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启始创王位世袭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商朝建立后,也采用世袭制,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两种世袭方式2.商代建立: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
3.夏商政治特点:(1)建制:初步建立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地方封伯、侯(2)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3)神权和王权紧密结合二、西周的分封制1.西周的建立及灭亡(1)建立: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灭亡:前771年,犬戎灭周幽王,西周灭亡。
2.分封制(1)含义:“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卫宗周。
”史称“封藩建卫”。
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3)概况:武王建周后,进行了大分封;周公东征平叛后,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分封。
周公在推行分封制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4)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他们的封地或居于富庶之处,或处在战略要地。
)子镇(5)诸侯义务:服从周王命令,为周天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6)诸侯权利: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等权利。
(7)诸侯国:齐、鲁、燕、卫、晋等。
(8)评价:利: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拱月般的政治格局。
弊:后来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9)分封制的破坏表现: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诸侯国对分封制的公开挑战,春秋战国时期,大国兼并小国,同姓国也彼此争战,周天子无法控制;战国末年,周王室大部分土地被秦国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权。
(10)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形态:①君臣关系、大宗小宗关系、等级从属关系。
②周天子对诸侯国实行间接统治,没有绝对支配权,诸侯国具有独立性。
③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
(11)概念辨析:西周的“封建”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所指的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制度不同。
①西周的“封建”:即“封国土,建诸侯”。
就是我们所说的分封制,指帝王把爵位、土地分赐给亲戚或功臣,使他们在封定的区域内建立邦国。
秦废封建,置郡县。
封建制度:以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剥削农民(或农奴)剩余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三、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宗法制是西周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与分封制密切相关。
2.目的: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3.宗法制的特点(1) 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④“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3)宗法制在政治方面表现为分封制,进行层层分封,形成森严等级。
4.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7、情景创设:我们来做包青天——一个官员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然后他再娶了一个妾氏,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结果这官员不幸殉职,于是他的两个儿子都想取得他的爵位和家业,请问应该判给谁?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4.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宗法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课堂练习】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领地的收入,一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秦朝B.西周C.唐朝D.清朝2.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C.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4.《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建立了完备的宗法制②实行了等级森严的分封制③确立了尊卑分明的礼制④创立了王位世袭制A. ①②B. 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③④【课后作业】一.单选题1.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
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①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②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③卿大夫——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④诸侯——诸侯嫡长子、嫡长孙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王---卿---诸侯---士B.王---诸侯---卿大夫---士C.王---诸侯---士---大夫D.王---大夫---士---卿3.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C.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5.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6.王国维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
”“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A 从“公天下”到“家天下”B 从方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方国联盟到郡国并立 D 从封邦建国到中央专制7.史载:周王朝最初分封的封国,面积很小,二十个或三十个封国连在一起,也没有王畿大。
周王朝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 )A.强化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B.推动诸侯国扩展疆域C.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D.提高同姓贵族的地位8.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国”与“家”结合9.《荀子·儒效》:“(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材料不能说明 ( )A.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D.血缘是联结政治关系的纽带10.近日,江苏丹阳葛城的考古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证明春秋时期这一地区属吴国管辖。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可以佐证西周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世袭制11.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对材料中“民主”的正确理解是 ( )A.“民主”是指最高统治者B.中国的民主政治早于西方C.成汤是民主的领导者D.商朝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二.非选择题12.(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史记〃周本纪》【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
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
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
”——《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别顾问。
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