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
抚育采伐的目的:1、淘汰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2、调整树种组成;3、降低林分密度,加速林木生长;4、提高木材总利用量;5、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抚育采伐的种类:1、透光伐2、疏伐(下层疏伐、上层疏伐、综合疏伐、机械疏伐)3、卫生伐。
3、采穗园:是提供优质种条的主要场所,也是良种繁育基地
第九单元
林木分化:森林内的林木,无论在高矮、粗细上都参差不齐,森林内林木的这种差异称之为林木分化。
引起林木分化的原因:主要是林木个体本身的遗传性和气所处的外界环境。
自然稀疏:是森林适应环境条件你,调节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的自然现象。
林木分级:克拉夫特林木分级法:1级——优势木2级——亚优势木3级——中等木
第二单元
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植物群落,受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环境,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整体。
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在森林中,株数材积最大的乔木树种。(决定群落的方向)
主要树种:又称目的树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天然林中往往缺少,人工林中只有。
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不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
第五单元
森林的三大效益:1、生态效益;2、经济效益;3、社会效益
第六单元
林木结实的周期性:林木结实的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大部分是1-3年)
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种胚具有发芽能力。
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能力,营养物质积累已经终止粒、净种、分级
营养繁殖育苗: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根、干、枝、叶、芽)作为育苗材料进行育苗的方法。1、插条育苗;2、埋条、埋根、根蘖与压条育苗;3、嫁接育苗。
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第一章、概论森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占据相当大的空间(或面积),具有一定的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
郁闭度: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总面积之比。
森林的组成:植物、动物、微生物、林地。
森林的特点:丰富的物种,复杂的结构,多种多样的功能。
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形成、发展、管理以及资源再生和保护利用的理论与技术的科学传统林学:营造、抚育和利用森林的科学。
广义的林学包括:森工学科:以木材采运和加工工艺为中心。
营林学科: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为中心。
现代林业:和谐地利用森林资源,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目标综合经营森林,高效深度利用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辞海》对林业的定义:林业就是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传统林业:开发利用森林,以取得木材、燃料和其他林产品。
现代林业:和谐地利用森林资源,重视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多目标综合经营森林,高效深度利用森林,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森林覆盖率:亦称森林覆被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郁闭度≥ 0.2)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我国现行的主要林业政策:1、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
2、提出了我国林业的历史性转变: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
3、要大力推动林业生态建设4、明确了新时期林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5、完善林业产权制度:林业三定工作: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
6、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7、以实施六大林业工程为重点,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6大林业工程: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3)退耕还林工程; 4)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6)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林学概论笔记
绪论1、林业的概念:以构建和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为核心,具有产业属性的社会公益事业。
(1)林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它提供了生态环境和各种社会服务,促进了人文发展;(2)林业具有产业属性,它提供了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各种林产品,促进经济发展。
林业生产的特点包括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益的综合性、生产过程的复杂性、生产具有可持续性。
2、林学的概念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学科。
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含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造林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许多学科。
3、中国林业的现状①.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②.林业结构不合理③.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慢④.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⑤.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⑥.林业市场发育滞后⑦.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4、“十三五”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①.始终坚持把改善生态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②.始终坚持把做强产业作为林业发展的强大活力。
③.始终坚持把保护资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任务。
④.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的关键动力。
⑤.始终坚持把依法治林作为林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⑥.始终坚持把开放合作作为林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5、世界林业发展十大热点与趋势21世纪以来,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严峻挑战,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实现绿色转型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使命。
总体来看,世界林业发展呈现以下十大热点与趋势。
①.森林与林业重新定位——适应绿色发展新发展模式②.林业概念正在重构——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备受关注③.可持续经营与多功能森林——成为时代主题与森林资源的主体构架④.环境经济核算——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揭示出森林的真实价值和贡献⑤.林业生物质能源——寄托着能源替代的新希望⑥.打击非法采伐和相关贸易——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的重要内容⑦.森林认证——助推森林可持续经营⑧.承担环境与发展的国家责任——为涉林国际公约的核心⑨.森林文化——成为重建人与森林和谐关系的新载体⑩.林业国际化进程加快——孕育国际化的新林业森林的概念与特征一、森林的概念与特点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制约又影响环境,形成独特的、完整的生态系统,即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苔藓以及森林动物、微生物和土壤、水、热、大气等组成的自然综合体。
林学概论
形态成熟:果实具有成熟时的正常大小和颜色,种皮变得坚硬致密,种子含水率降低,内部营养物质转化为难溶解状态时,称为形态成熟。
4、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1)树种特性与寿命:不同树种的种子的寿命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有大有小,豆科植物种子的寿命较长,如含羞草和合欢:而柳树属的种子最短,不给予任何措施,在几天或几周内完全失生命力,由于种子之间存在以下不同而使寿命有较大差异。
①种皮结构:豆科的种子,有坚硬、致密、不透气、不透水的种皮结构,受外界影响小,易于种生命力的保存:而杨、柳等种子,种皮膜质易透气透水,不利于种子生命力的保存。
②种子内含物:一般含脂肪和蛋白质多的种子寿命长,如豆科、松科,含淀粉多的种子寿命短,如壳斗科。
③种子含水量:种子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种子的呼吸强度,同时也影响昆虫和微生物的活动,种子含水量是决定种子耐储藏的主要因子,在安全含水量条件下储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2)种子成熟度和健康状况:一般地,完全成熟的种子微生物比未成熟的种子寿命较长。
5、在安全含水量条件下储藏种子,易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生物肥料:生物肥料是用从土壤中分离出来的对苗木生长有益的微生物制成的肥料,如菌根菌,磷化细菌、根瘤菌及固氮细菌等。
8、皮部生根:扦插育苗是否能取得成功,就视插穗插入土壤后是否能生根成活,有些树种随着生长进程,逐步在皮下形成根原始体,扦插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下,它们从皮部生生出根来(不定根),这种生根方式叫皮部生根类型。
9影响插穗成活的主要因素:(1)内在因素:①树种的遗传性:不同树种生根难易程度有所不同,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如杨、柳杉木易生根,雪松、侧柏、落叶松难生根,松树、冷杉、核桃极难生根等,生根难易之差异,主要是由于枝条内部含有抑制生根的物质所致,含可抑制物质多的树种,抑制生根的作用很强。
②母树状况及枝条的年龄,年幼的母树再能力强,含抑制物质多的树种,抑制生根的作用很强。
林学概论 第一章 绪论
5.2世界林业发展格局 发达的西方国家如西欧、中欧、北美、日本、澳大 利亚和新西兰等,由于工业革命较早,绝大多数国家林 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阶段。诸多亚洲(中国、印度、 马来西亚、泰国等)和南美国家(巴西、智利、阿根廷、 秘鲁等)正逐渐向森林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阶段过渡。亚洲和南美洲其他发 展中国家由于长期处于被剥削,压迫的状态,独立时间 又较晚,因此很大国家仍处于对森林的盲目利用的原始 阶段。
a.森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一体化的林业经营摸 式 这类模式是以德国为代表。森林资源丰富,有着 长期实行以木材为中心的森林永续经营的经验;二次 大战后确立了林业为木材生产和社会效益服务的双重 战略目标,把森林采伐视为林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行林业与森林工业统一经营;60年代后期实行多功
能森林经营;1975年联邦德国林业正式开始实行经济 效益、杜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一体化的经此多数国家采取
多元结构的林业经营模式。
4、我国林业的现状 ①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 ② 林业结构不合理;
③ 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缓慢 ;
④ 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支持;
⑤ 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⑥ 林业市场发育滞后 ; ⑦ 林业科技发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动力; ⑧ 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 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 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 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 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
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
林学概论
绪论学林:研究森林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结构功能,对森林进行培育、管理、保护与利用的科学。
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学科,它是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森林:一种植被类型。
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包括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在内,占据相当大的空间,具有一定结构,密集生长,并能显著影响周边环境的生物群落郁闭度:林冠层的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也称林冠层盖度,是描述乔木层树冠连接程度的指标。
郁闭度=被树冠覆盖的样点数╱样点总数(总冠幅╱样方总面积)林地:用于生产森林资源的土地,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
森林的作用和效益:1、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地球生命系统的支柱(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储库、地球生态系统的基因库、地球生命系统的能量库)2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调节中枢(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作用、净化空气,减少噪声、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3、森林是国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第一章双名法:每种植物名称由两个拉丁词组成,第一个词是属名,有名词,其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词为种加词,常用形容词,第一个字母要小写。
双名法=属名+种加词(完整的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有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主干不越过3米。
沙棘、沙柳、小叶锦鸡儿等枝条:着生叶、花、果等器官的轴。
枝条的构造可分为:节、节间、叶痕、维管束痕、皮孔、髓。
裸子植物的特征;孢子体特别发达、具胚珠,形成种子、形成球花、配子体退化,完全寄生孢子体上、雄配子产生花粉管,受精作用不再受水的限制、具多胚现象被子植物的特征;具有真正的花、具雌蕊,形成果实、具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进一步发达和分化、配子体进一步退化例出松科、柏科、蝶形花科、杨柳科、桦木科、壳斗科、蔷薇科、胡颓子科、无患子各3个树种第二章森林环境:指森林生活的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及其周围空间一切因素的综合生境/立地: 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林学概论_精品文档
林学概论1. 引言林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结构、功能及其管理利用的学科。
它以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涉及林业科学、生态学、环境学、气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
林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林木的选育和栽培、森林的保护和修复、林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2. 林学的历史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业社会。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们就开始意识到森林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在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就深受森林资源的影响,森林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林学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林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林学体系。
3. 林学的重要性3.1 保护生态环境林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森林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林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制定科学的森林保护政策,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和破坏,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3.2 经济效益林业是一门重要的经济产业。
通过林学的研究,可以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改进林业经营方式,提高林业生产效益。
同时,林业还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3 社会效益林业不仅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贡献,还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森林可以提供休闲、旅游、健身等多种社会服务,林业产业也可以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林学的研究对于社会效益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4. 林学的研究内容4.1 林木的选育和栽培林木的选育和栽培是林学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提高林木的品质和产量,提供优质、高效、可持续的木材资源,满足人们对于木材产品的需求。
4.2 森林的保护和修复森林的保护和修复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林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森林的自然规律,制定科学的保护和管理方案,提高森林的抗灾能力,减少森林火灾、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林学概论
1.导热率:是指物体在单位厚度间、保持单位温度差时,其相对的两个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其单位是J/(cm·s·℃)2.导温率:单位容积的物质,通过热传导,由垂直方向获得或失去λ(焦耳)的热量时,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数值称为导温率(导温系数),也称热扩散率。
K= λ/C K表示导温率,λ表示导热率,C为容积热容量3.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目的的森林种类,通常按照人工林所发挥的效益来划分。
4.生态学特性:树种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需求和适应。
5.生物学特性:是指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个体发育)及生长周期各阶段的性状表现。
包括树木由种子萌发,经苗木幼树发育到开花结果,直至最后衰老死亡整个生命过程的发展规律。
6.土壤:地球陆地上能够生长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7.土壤肥力:土壤为植物的生长供应和协调营养条件与环境条件的能力,包括水、肥、气、热四个要素。
8.小气候:任何一个地区内,由于其下垫面性质的不同,从而在小范围内形成一种与大气候不同特点的气候。
9.三基点温度:生物生命活动都需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能进行,生物的每一生命活动都有其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适温度,称为三基点温度。
其中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又称生物学零度。
10.积温:温度对作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温度强度和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积温就是衡量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得一种农业气象指标。
11.年轮:维管形成层在一个生长期中所产生的次生木质部,构成一个生长轮。
如果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只产生一个生长轮,就称为年轮。
12.林型:是同一林学条件和立地条件下林分的总体,也是林业上根据林分的自然综合性状而划分的森林分类单位,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其经营措施也应该相同。
13.减数分裂的意义?(1)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保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和进化,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林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自然性、可再生性、低能耗性、环境友好性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学科。
中国林业的现状:1、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3、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慢;4、林业产业发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林业补偿机制尚未建立;6、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发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动力;8、林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中国林业的趋势:1、森林资源将稳步上升;2、森林经营思想由强调木材永续利用转变为森林多目标经营和可持续发展;3、生态环境建设中林业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维持与发挥;4、人工商品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5、林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将得到充分重视,社会参与林业经营模式日益普遍;6、科技在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强化。
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1、由传统林业向生态化林业发展;2、城市林业和社会林业的迅猛崛起;3、由传统的永续利用向持续发展转变;4、由单纯开发天然林想培育人工速生林转变;5、由生产锯材、胶合板想生产各式纸产品、非单板型人造板转变;6、森林经营理念的变革;7、由传统经营模式向持续经营模式转变;8、高科技在林业中的广泛应用。
第二章森林的概念及特征森林: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丛亦即生物群落中的植物和动物的集合体。
森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产周期长;2、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森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5、具有巨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有巨大的影响。
森林的植物成分:林木(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下木(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幼苗幼树、活地被物、层间植物(林分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成分)。
优势树种(建群树种):是指森林中材积和株数最大的乔木树种。
(精选)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第1章绪论1★.林业:是培育、爱惜、治理和利用丛林的事业。
2.林学: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专门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是一门研究如何熟悉丛林、培育丛林、经营丛林、爱惜丛林和合理利用丛林的应用学科,它是一个相当广漠的知识领域。
3.中国林业的进展:狩猎林业进展-> 农耕林业时期-> 走向可持续进展林业时期4.中国林业的现状:(1)丛林资源总量不足、散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3)造林绿化质量低,进展速度慢(4)林业产业进展滞后,难以对生态建设形成有效的支持(5)林业补偿机制尚未成立(6)林业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进展滞后,缺乏科技创新与技术推行动力(8)林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第2章森林的概念与特征1★.丛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2)成份复杂,产品丰硕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丛林具有天然更新的能力,是一种能够再生的生物资源(5)具有庞大的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具有庞大的阻碍力2★.优势树种:又称建群树种。
在丛林中,株数材积最大和次大的乔木树类别离称为优势树种和亚优势树种。
要紧树种:又称目的树种。
是符合人们经营目的的树种,一样具有最大的经济价值,若是要紧树种同时又是优势树种,是比较理想的。
另外还有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伴生树种(辅佐树种),先锋树种。
下木:是指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其高度一样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
3★.林分:将大片丛林按其本身的特点和经营治理的需要,区划成假设干个内部特点相同且与周围相邻部份有明显区别的丛林地段称为林分。
林分特点指标:(1)林分起源(2)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所占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同一个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作纯林;而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
)(3)林相(林分中乔木树种的树冠所形成的树冠层次称作林相或林层。
林学概论,林学概论
林学概论1. 引言林学概论是林学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介绍和探讨林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林学概论进行探讨:林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林学的研究内容、林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2. 林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林学是研究森林的学科,它涉及森林生态学、森林资源管理、森林保护和森林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概念开始于19世纪初,随着人们对森林的认识和需求的增加,林学逐渐发展成熟。
在古代,人们对森林的认识相对较少,森林主要被用来作为狩猎的场所。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进行森林开垦和伐木活动,但对森林的管理和利用并没有系统的研究。
直到18世纪末,林学才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世纪是林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德国的弗里德里希·冯·克拉夫特和美国的盖福德·平克尼尔等人是林学的奠基人。
他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3. 林学的研究内容林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森林中各种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3.2 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源管理是研究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森林资源的学科。
它涉及森林的定量评估、森林的经营规划和森林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3.3 森林保护森林保护是研究如何预防和控制森林病虫害以及其他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危害的学科。
它涉及防火、防虫害、防病害等方面的内容。
3.4 森林经济森林经济是研究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方式的学科。
它涉及森林的产业化、森林的商品价值以及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4. 林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林学作为研究森林的学科,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林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的例子:4.1 生态环境保护林学可以帮助人们认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研究如何保护和修复受到破坏的森林生态系统。
林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1、林业的概念和内涵林业: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2、林学概念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运用科学。
3、世界林业发展战略类型:(1)德国为代表森林之大效益:经、社、生一体化经营(2)法国、新西兰为代表:多效益主导利用(3)美国、日本、瑞典多效益综合经营(永续利用)在三大模型上派生而来eg:发展中国家多元化模型,过渡型多元化发展模式4、我国林业的现状:(1)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2)林业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林种结构)(3)造林绿化质量低、发展速度很缓慢(造林不护林)(4)产业滞后(5)补偿机制不健全(6)市场发育滞后(7)林业科技发展制度(8)基础设施薄弱5、世界林业的现状(1)资源的消涨(2)发展格局6、世界林业的发展趋势:(1)传统向现代:粗放向集约;获取材料为主为主要目的向多效益(2)城市林业的兴起:永续利用向持续发展;由单纯开发天然林到向人工林转变;林产品简单到复杂;经营观念转变;高科技利用;卫星图片第二章森林分布与资源特点一、森林与环境作用的一般规律:1、限制因子:限制生物生存、繁殖的因子,任何一种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耐受范围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在低于或高于最受状态,生命活动均可永停止*2、李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最小量状况的营养物质内容: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求量,它是决定该生物种生存或分布的决定因素注:该定律只适用于稳定状态;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1、2均为限制因子定律的两个定律*3、谢尔福德耐性定律(1913)内容:生物所能忍受的最小限度与最大限度之间的幅度,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发生作用,向两边减弱。
补充:1、生物对一个因子耐性广,对另一个因子则耐性窄2、对所有因子耐性广的生物分布也广的生物分布也广3、生物的耐受会随着生长发育不同时期发生变化4、当一种生物不是处于最适状态,对另一种因子的耐受性会下降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1、综合作用:所有生态因子综合作用下构成的结果2、主导因子:在众多生态因子中,至少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3、直接(间接)作用:水分、光照、湿度(有可能间接的作用)、地形、海拔、降水(间接作用)4、阶段作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生态因子需求不同5、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众多因子不可替代但相互之间可以适当补偿三、群落的分布规律概念:由于热量、水分分布不均,地球上分为:1、纬度地带性:植被沿纬度发生带状有规律的更替2、植被从沿海到内陆呈带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经度地带性3、随海拔高度增加,气候、土壤、动植物群落,也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称为垂直地带性世界范围看p18 从我国来看p18四、世界森林资源特点p231、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2、人均森林资源差异大;3、森林资源大幅度减少中国森林资源特点p331、森林资源绝对量大,但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少2、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3、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质量偏低4、林种结构有较大改善,但林龄结构低龄化,可利用资源不足5、人工林面积大,但经营水平不高,树种结构单一的现象十分普遍第三章森林与环境问题一、森林的作用:防治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涵养水源,净化水质;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维持碳平衡,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地表径流1、概念:以乔木树种为主,具有一定面积和密度的木本植物群落,受环境制约,又影响和改造坏境,形成独特的生态系统整体。
811林学概论
811林学概论(原创版)目录一、林学概述二、林学的研究领域三、林学的发展历程四、林学的应用与实践五、林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林学概述林学是一门研究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森林环境及景观的学科,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
林学旨在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林学的研究领域林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生态系统: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过程及生物多样性等;2.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森林资源的调查、评估、规划、保护、经营、开发等;3.森林环境及景观:研究森林环境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森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等;4.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研究森林资源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等。
三、林学的发展历程林学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古代: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主要基于实践经验,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知识;2.近代:林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3.现代:林学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形成了现代林学体系;4.当代:林学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多重效益。
四、林学的应用与实践林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森林资源管理:通过林学理论和技术,实现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2.森林生态修复:运用林学方法,恢复受损的森林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3.森林景观规划:根据林学原理,规划和设计具有生态、美学和社会价值的森林景观;4.森林资源信息化:利用林学技术,提高森林资源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能力。
林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导论:1、林学:林学是研究森林及其与森林有关的自然资源,使之可持续经营的学科。
涉及生物学、物理学、经营学、社会学和政策学的综合而复杂的科学。
研究对象:森林的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因子、森林生态群落。
2、林业:指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包括造林、育林、护林、森林采伐和更新、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采集和加工等。
3、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环境问题:①全球气候变暖②臭氧层的损耗与破坏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酸雨蔓延⑤森林锐减⑥土地荒漠化⑦大气污染⑧水污染⑨海洋污染⑩危险性废弃物越境转移4、森林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砍伐林木、开垦林地、采集薪柴、大规模放牧、空气污染等。
5、我国林业的现状: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森林覆盖率为18.2%,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62%〔2005年公布〕。
二、森林及其分布:1、森林的概念: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的,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的木本植物群落,同是也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同是又影响或改造环境形成的独特的〔有区别的〕生态系统整体。
2、森林的特征:①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多,林产品丰富②体积庞大,寿命长久,对环境的影响力巨大③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相对较高④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相对较高⑤森林资源具有可再生性3、林分的概念:林分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其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单纯林多半是在生境较差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混交林通常是在生境较好的条件下形成的天然林或人工林。
4、森林分布的地带性规律:〔气候、土壤等因素是导致森林及其他生态系统类型及分布多样化的主要因子〕。
(1)水平地带性:①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条件在纬度上有规律的变化,森林类型呈现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有规律分布,主要由纬度的热量差异所致。
②经度地带性:在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一般逐渐减少,因此在同一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型。
林学概论
绪论1.林业的定义:培养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农产品、利用树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社会生产部门。
2.林学的定义:林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和合理利用森林的应用科学。
第一章1.概念:●森林:是指一定面积的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的生物地理群落。
●林分: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森林地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
2.描述森林特征的指标及含义:①林分起源:指森林发生形成的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
②林龄: 指林分的年龄。
通常以林木的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林龄按龄级统计。
林分平均高③胸径和林分平均胸径⏹树木胸径:指距地面1.3m高处树干的直径。
⏹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所对应的直径。
④林分平均高⑤林分密度●株数密度: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疏密度:林分中林木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标准林分: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和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的林分。
●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⑥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在林分中所占的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⑦林相:也称林层,指林分中由所有林木的树冠所形成的层次。
一般分为:单层林、复层林、连层林。
⑧林型: 是森林中树种组成,其它植物、动物区系、微生物、气候、土壤和水文条件,植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和演替方向都类似,在相同的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的经营措施的森林地段。
⑨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是综合评价影响森林生产能力的所有生境因子的数量化值。
一般以一定年龄时的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的高低。
⑩材积和蓄积量●材积:任何形式木材,如:立木、原条、原木、方材、板材等的体积。
第一讲 林学概论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
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
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 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以上7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 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 西南林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宁夏大学
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
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 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 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 信息系统。
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 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
5、林学的学科体系构成 林学
森 林 森森 城 林 专 森
林 培
木 遗 传 育
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经
市 林
业 生 态 工
业 基 础 学
林 生 态
育 种 护理 业 程 科 学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 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 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 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林学概论
绪论1、林业得定义:培养与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与其她农产品、利用树木得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得社会生产部门.2、林学得定义:林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认识森林,培育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与合理利用森林得应用科学.第一章1、概念:●森林:就是指一定面积得地理空间中,以树木为主体,有其它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生存,与气候、土壤等外界环境相互影响得生物地理群落。
●林分:就是指内部特征一致,与周围相邻部分有明显区别得一片森林地段.●森林资源:就是林地及其所生长得森林有机体得总称。
包括:林木、林中与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她自然环境因子.2、描述森林特征得指标及含义:①林分起源:指森林发生形成得原因。
一般分为天然林与人工林。
②林龄:指林分得年龄.通常以林木得平均年龄表示。
林分可分为同龄林与异龄林.林龄按龄级统计。
林分平均高③胸径与林分平均胸径⏹树木胸径:指距地面1、3m高处树干得直径。
⏹林分平均胸径:林分平均胸高断面积所对应得直径。
④林分平均高⑤林分密度●株数密度:单位面积林木株数;●疏密度:林分中林木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比。
●标准林分:树种在一定年龄、一定立地条件下最完善与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所占有空间得林分.●郁闭度:林分中林冠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
⑥树种组成:指乔木树种在林分中所占得比例,以十分法表示。
⑦林相:也称林层,指林分中由所有林木得树冠所形成得层次.一般分为:单层林、复层林、连层林.⑧林型:就是森林中树种组成,其它植物、动物区系、微生物、气候、土壤与水文条件,植物与环境之间得相互关系,森林更新过程与演替方向都类似,在相同得经济条件下需要采取相同得经营措施得森林地段.⑨立地质量:又称地位质量,就是综合评价影响森林生产能力得所有生境因子得数量化值.一般以一定年龄时得林分平均高作为评定立地质量得高低。
⑩材积与蓄积量●材积:任何形式木材,如:立木、原条、原木、方材、板材等得体积。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林学概论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林学是一门研究森林及其资源管理的学科,涉及植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旨在介绍林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林业资源的认识和管理能力。
以下是林学概论的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林业资源概述1.1 林业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2 世界各国的森林资源情况1.3 中国的森林资源概况1.4 林业资源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作用第二章:森林生态学基础2.1 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2 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种群、群落、生态位、生态平衡等2.3 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和稳定性第三章:森林植物学基础3.1 森林植被的构成和类型3.2 主要的森林树种及其生长特性3.3 森林植物的繁殖和更新3.4 森林树种的分类和适应性第四章:森林资源的计量和调查4.1 森林资源的调查和测量方法4.2 森林资源的利用潜力分析4.3 森林资源的统计和信息管理第五章:森林经济学基础5.1 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5.2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5.3 森林资源的经济评价和成本核算5.4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经济利益协调第六章:森林保护与管理6.1 森林病虫害防治6.2 森林火灾的防治和管理6.3 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6.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第七章:林业社会学基础7.1 森林资源的社会属性7.2 森林资源对社会的影响7.3 森林资源的社会管理和参与第八章:森林政策与法规8.1 国家森林资源政策8.2 森林资源的保护法规8.3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政策第九章:乡村土地利用与生态修复9.1 乡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9.2 乡村生态环境修复的原理和方法9.3 乡村土地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结语林学概论是林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可使学生了解并认识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况及重要作用,掌握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和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林学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森林植物1.叶由芽的叶原基分化而形成,通常绿色。
2.花及花序花:是适合于繁殖的变态枝一朵完整的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3.果实植物开花后,胚珠受精发育形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果皮加上里面的种子(1)单果:一朵花中只有一个雌蕊,由其子房形成的单个果实。
分为干果和肉质果。
(2)聚合果:一朵花中有多数单雌蕊,每个单雌蕊形成一个单果,集生在花托上,将这样集生在一朵花内的单果合称聚合果。
(3)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
4.森林:森林是以乔木树种为主体,具有一定面积(空间)和密度(结构),同时包括其他生物在内受环境的制约并影响环境的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整体。
5.森林的特点(1)寿命长,生长周期长(2)成分复杂,产品丰富多彩(3)体积庞大,地理环境多种多样,类型复杂(4)可天然更新,可再生的生物资源(5)巨大生产能力,拥有最大的生物产量(6)对周围环境具有巨大的影响力6.森林的植物成分:根据植物所处地位,可分为林木、下木、幼苗幼树、活地被物、层间植物。
(1)林木(立木):指森林植物中的全部乔木。
由于乔木树体高大,一般是构成上层和中层林冠。
据经济价值、作用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优势树种:建群种,森林中材积最大和次大的乔木树种主要树种:目的树种,符合经营目的的树种,经济价值高次要树种:非目的树种,不符合经营要求,经济价值以木材价值为准伴生树种:辅佐树种,与主要树种伴生,耐荫先锋树种:优先适应环境生长的树种,喜光(2)下木:指林内的灌木和小乔木的总称,其高度一般终生不超过成熟林分平均高的1/2。
(3)幼苗幼树:林内1年生幼龄树木(慢生树种2~3年)总称为幼苗,超此年龄以上但其高度尚未达到乔木林冠层一半则称幼树。
(4)活地被物:是林内的草本植物和半灌木、小灌木、苔藓、地衣、真菌等组成的植物层次。
(5)层外植物(层间植物):在林内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
藤本植物、附生、寄生植物。
7.林分——是指内部特征相同,与周围有明显区别的一片具体的森林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林业的概念与内涵概念林业是培育、保护、管理和利用森林的事业。
内涵“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生产事业。
”“经营培育用材林的生产事业。
”上述引证说明人们多把林业看作为挖坑栽树,伐木砍树的产业,忽视林业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效益。
中国林业面对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辽阔国土,治理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使命。
2、林学的概念与内涵林学是有关林业生产(特别是营林生产)科学技术的知识系统及与其有关的科学基础知识系统的集合,基本上是一门应用科学。
广义的林学包括以木材采运工艺和加工工艺为中心的森林工业技术学科;狭义的林学以培育和经营管理森林的科学技术为主体,包括诸如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木育种学、森林培育学、森林保护学、木材学、测树学、森林经理学等多学科。
3、林学在国家学科分类中的地位国家学科分类共13个,分别是: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文学、历史学、军事学、艺术学。
林学是农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农学涵盖8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作物学、林学、农业资源利用、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水产。
4、林学的二级学科林学的二级学科有7个: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6、林学专业开设情况全国开设林学本科专业的院校40所左右,实力最强的当属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其次有南京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
以上8所大学的林学都是一级学科博士学科授权单位,同时也都有林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林学综合实力较强。
浙江林学院西南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宁夏大学7、和林业有关的专业本科专业: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农林经济管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消防工程。
植物保护、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
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
研究生专业: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林木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森林保护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植物学、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林产化工加工工程。
[摘要] 从解放后,我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 森林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可持续发展一、引言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木材生产,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实施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保工程等项目,恢复和改善了现有的生态环境,但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我们要继续加快实施以追求生态经济最佳平衡为核心目的的林业生态工程,使其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林业生态工程概述1、内涵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
它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进而形成一种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
2、特点从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林业生态工程的核心就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根据生态理论,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通过工程措施即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所进行的林业生态建设。
此工程旨在坚持土地资源优化组合的原则,通过大力植树造林,全面保护和科学经营现有森林,合理调整森林的分布格局和功能结构,来充分发挥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生态功能。
3、内容林业生态工程包括以下内容: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总体布局与规划,六大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情况与特点,我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与空间分布,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面临的问题与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立地划分与适地适树,不同区域山丘区环境、资源、水土流失及土地利用特点,树种选择与林分组成,整地与造林方法,合理密度与密度控制,幼林抚育、防护林的林分定向培育,以山系、水网、流域等为单元的生态防护体系的构成与特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农林复合、农田林网、河岸道路防护、灾害地植被恢复、海岸防护等防护林的配置与构建技术,干旱、盐碱、风沙、干瘠、钙积层等技术问题。
三、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我国林业生态建设是从解放后开始的,1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林业生态工程进入了大规模的建设时期。
几十年来,随着此工程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使得我国的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并构筑起覆盖普及、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林业生态体系,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仍存在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如当前的经济发展核算方式不能有效激励政府部门投资和管理林业生态工程,林业生态工程尚未形成科学的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工程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资金控制等缺少有效的制度保障,工程所涉及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瓶颈。
为此,我们在赋予林业重要地位的同时,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和手段来进一步推进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十一五”期间,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也为“十二五”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建成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从我国的国情、林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第二,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即要做到建设与管理、保护与治理、兴利与除害并重、并举,以此实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目标;第三,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即将增加资源总量、优化资源结构、提高林分质量和加强资源保护做为工作重点,把林业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五、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思路1、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一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地吸引社会力量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共同建设林业生态工程;二要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对一些重大项目应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或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三要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补偿标准,扩大公益林补偿面积,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
2、突出重点,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第一,大力加强丘陵岗地植被恢复工程、沿海防护林,突出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和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等;第二,继续实施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风沙源治理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提高建设水平,确保建设质量;第三,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城乡结合部要大力发展环城绿化带、郊野公园、隔离林带,农村牧区要重点构筑村庄绿化、农田林网和发展庭院林业。
3、科技引导,强化工程的技术含量第一,要重点开展困难立地造林技术、植被恢复技术,并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做好国家森林抚育试点;第二,围绕林业良种壮苗选育、中幼林抚育、速生丰产林建设、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综合利用、多种经营等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攻关;第三,侧重种群选择及种群匹配工程,并考虑种群之间在生长时间、节律上的搭配,生态工程的工程措施应侧重生态环境重建中必须采取的技术。
六、结语总之,从林业生态工程高效、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其还需进一步调整与完善。
参考文献[1]罗群《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加快崇明生态岛建设》现代园艺.2007年第12期.[2]左月玲《浅析林业生态工程与区域生态环境》赤子.2009年第14期.[3]姚庆学《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技支撑—记黑龙江省森林保护研究所》中国林业.2009年第4B期.摘要:林业生态工程是指依据生态工程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建造的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生产工艺系统。
林业生态工程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保障和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林业生态工程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造林;绿化;林业生态工程;生态系统森林是自然界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
天然林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经过反复的自然选择下的生存竞争而形成的一个和谐的森林生物与森林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森林生态系统一般讲是一个稳定的、抗逆行较强的生态系统。
但是,也不可忽视当外界干扰(如人类采伐、垦殖、病虫害大发生、火灾、大气候变化)强度超过系统承载能力的时候,这个系统也会崩溃。
造林绿化工作,从生态学角度来谈,实际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或人工重建的工作。
它的全部内容应当是包括建造森林生物群落,同时恢复森林生态环境,在大多数森林破坏历史较长的土地上,也可以说是在非森林环境中建立森林生物群落。
因此那种“刨坑栽树”,栽上树就是建造了森林的概念是不完整的。
林业生态工程是随着林业发展战略转移、国家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需求而通过继承、交叉形成的一门新的工程,不仅是从单一的水土保持林草措施来研究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而是从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林业发展措施,核心是在对生态理论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工程措施进行以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的林业生态建设,根据生态理论进行系统设计、规划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工艺流程、信息反馈关系及控制机构,以在系统内获得较高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一、林业生态工程的概念林业生态工程是根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系统科学与生态工程原理,针对自然资源环境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所进行的以木本植物为主题,并将相应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种群人工匹配结合而形成的稳定而高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