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权才交易机制下企业碳减排的决策模型研究

合集下载

碳排放交易与减排政策研究报告

碳排放交易与减排政策研究报告

碳排放交易与减排政策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全球范围内,碳排放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随着气候变化的日益严重,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并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

碳排放交易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减排机制,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报告拟对碳排放交易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对减排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碳排放交易机制的背景和原理碳排放交易是指将碳排放权看做商品进行买卖的行为。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碳市场,让企业之间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从而实现减排的目的,并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以减少碳排放量。

碳排放交易机制主要包括碳配额分配、碳市场建立、碳交易、监测与报告等环节。

三、碳排放交易的优点和挑战碳排放交易机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可以根据市场供需状况灵活调整碳排放权的价格,激励企业减少排放。

其次,可以吸引投资者参与碳市场,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第三,可以促进跨国企业进行碳排放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减排目标。

然而,碳排放交易机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碳排放权分配的公平性和准确性需要提高。

其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监管和监测体系仍然不完善,容易出现欺诈和不公平交易。

此外,碳排放权价格的波动性以及不同国家和地区碳减排目标的差异也给碳排放交易带来了挑战。

四、全球碳排放交易案例分析1. 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2. 美国碳排放交易系统(RGGI)3. 中国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试点五、碳排放交易与减排政策的关系碳排放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手段,其与减排政策密切相关。

各国可以通过碳排放交易机制来实现减排目标,并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同时,减排政策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监管,以确保碳排放交易的公平和有效性。

六、未来碳排放交易的发展趋势未来,碳排放交易将会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国将加大减排力度,进一步完善碳排放交易机制。

此外,碳排放交易也将与其他减排手段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减排体系。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

第44卷㊀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湖北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Vol.44,No.3㊀2024年6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un.2024文章编号:2095-4654(2024)03-0040-07㊀㊀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㊀㊀㊀郑燕广,杨㊀文(福建农林大学㊀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㊀福州㊀350002)摘㊀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手段,在促使企业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仍有待探讨㊂本文利用我国建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并使用PSM-DID等方法检验稳健性㊂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显著正向促进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实施,但对企业低成本战略无显著影响,且组织冗余在两者间起正向调节作用㊂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环境规制;企业竞争战略;组织冗余中图分类号:X196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㊀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意㊂碳达峰被列为 十四五 规划的重要内容,承诺到2030年中国将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1]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减排手段,已在欧洲经过实践检验㊂我国政府积极探索并结合本国实际于2013陆续开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㊂学者们对碳排放权交易的微观后果展开了诸多研究,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企业竞争战略间的关系目前未有定论㊂企业竞争战略作为全局性㊁系统性的规划,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决策,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对引导企业绿色㊁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㊂基于上述考虑,本文利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企业竞争战略间的关系㊂本文可能的研究贡献在于: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战略层面影响的相关研究,探讨了组织冗余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企业竞争战略选择间的调节作用,并为我国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完善提供政策启示㊂一㊁文献回顾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属于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㊂学界围绕着环境规制的微观后果展开广泛的讨论,观点大致可分为 挤占效应 和 刺激效应 两类㊂第一种观点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出发,认为环境规制增加企业治理㊁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倾向于消极应对规制压力㊂第二种观点则从 波特假说 出发,认为适当的规制压力能够促使企业调整战略㊁优化资源配置㊁重新设计流程和产品,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2]㊂部分学者重点关注环境规制与企业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环境规制促使企业积极调整战略㊂吕鹏等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压力越大,企业越倾向进行绿色转型升级[3]㊂Damert等提出在应对气候目标压力时,企业会积极采取治理㊁创新㊁补偿和合法化四种措施[4]㊂Rubashkina等也认为环境规制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显著提高企业生产力[5]㊂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指出企业会设法规避环境规制压力,使∗收稿日期:2023-11-29政策无法实现预期效果㊂Zhang等研究表明企业会采取漂绿行为规避规制压力[6]㊂也有学者提出环境规制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㊂如Li等研究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显著负面影响工业企业创新战略的实施,对重污染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7]㊂王勇等也提出环境规制抑制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并促使低生产率企业退出[8]㊂随着欧盟排放交易系统(EU ETS)启动,环境规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㊂科斯认为,在产权明晰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代替命令型环境规制,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㊂但现实中交易成本并不为零,也就意味着难以达到最优资源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效果还有待检验,因而学界开始关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宏观经济以及企业微观层面的影响,也围绕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展开研究㊂部分学者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能够引导企业调整战略从而获得收益㊂Patnaik认为欧美碳排放权交易计划对企业事前战略无显著影响,本土企业能够通过事后战略提高企业收益[9]㊂Du等提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显著提高企业产品和收入多元化水平[10]㊂也有学者认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带来的战略影响并非总是有益的,沈洪涛等研究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影响企业生产,企业主要通过减少产量这种短期方式控制碳排放量[11]㊂从上述文献综述可知,有关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企业战略间关系的研究尚有扩展的余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并验证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这是本文最大的边际贡献㊂二、研究假设Porter将两种竞争战略划分为差异化战略和成本领先战略,认为企业可以通过选择二者之一建立起竞争优势㊂差异化战略注重创新,通过创造出行业内其他企业所没有的产品和服务来建立自己的优势,但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需要承担更高的成本;而成本领先战略则强调企业应实现比同行业更低的成本,来获得更高的效益和竞争优势,这类企业更加注重提高自身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㊁管理费用等方式来实现竞争优势的提升㊂一方面,根据战略管理理论,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获得与环境协同的能力,必须适应多变的外部环境,才能长久生存㊂企业制定战略时,不仅要考虑自身特质,还应结合外部环境变动适时调整㊂另一方面,根据制度理论,企业面对不同的制度压力时会采取不同的战略行动,Olivera作为近代新制度学派的代表,认为组织不仅被动受环境影响,还会根据环境主动进行战略选择[12]㊂因此,本文认为企业被纳入碳交易后将进行竞争战略调整㊂具体选择何种竞争战略,还应结合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现状来看㊂当前我国碳交易市场尚不成熟,存在市场流动性差㊁碳价格波动大等问题,容易引起 碳风险 ,即企业将面临碳价格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现金流风险,使企业经营环境更加复杂㊂而已有文献表明,较高的环境不确定性会加剧市场竞争,当企业面临潜在亏损时,更倾向于采取冒险行为降低亏损[13,14]㊂本文认为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企业将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以及剧烈的行业竞争,有业绩下滑甚至被淘汰的可能,因而倾向于实施差异化战略以获取更多异质性资源㊂同时,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拥有更高的柔性和应变能力,能够更好地把握变动环境中出现的机遇[15,16]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1: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会促进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㊂从碳排放权交易作用机制来看,被纳入碳交易的企业拥有初始碳排放配额,若一个履约期内的碳排放量超过初始碳排放配额则需在碳交易市场上购买补足配额㊂初始碳排放配额由企业的历史排放量决定,若企业按照原有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碳排放量将超出配额㊁造成额外生产成本,影响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实施㊂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来看,企业在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后将涉及更多利益相关者,如碳交易市场主管部门㊁绿色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等,来自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压力将影响企业的战略实施㊂具体来说,实施低成本战略的企业侧重精简生产流程㊁降低生产成本,并不重视对废水废气等环境污染物的治理[17],在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后可能面临来自碳交易市场主管部门更为严格的管控及投资者更为严格的考察,从而限制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空间㊂但环境规制政策的成效与其强度密切相关,目前我国㊃14㊃2024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郑燕广,杨㊀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碳交易市场处于起步阶段,碳排放初始配额免费发放且较宽裕㊁碳价格较低㊁企业违约成本低,规制力度较弱[18]㊂这导致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于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抑制作用可能不显著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2a: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会抑制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实施㊂H2b: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实施无显著影响㊂组织冗余指组织内部超出了实际需要的资源,包括资金㊁人力等[19]㊂随着学界研究深入,组织冗余根据其使用状态被划分为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两类㊂未吸收冗余指尚未被组织利用的资源,在组织有需求时能够快速响应;已吸收冗余指被充分利用㊁并且难以再次利用的资源[20]㊂组织冗余对企业的影响是利是弊,不同学派之间存在分歧㊂代理学派认为组织拥有冗余资源会使管理层产生安全感,危机意识淡薄,管理松懈,导致企业效率低下,还可能因不当使用冗余资源造成负面影响㊂组织理论学派则认为,在正常范围内的冗余资源能够帮助企业在不确定环境下及时调整战略,提高风险承担能力㊂本文认为企业竞争战略变动是自上而下的,系统性的变化,需要消耗大量资金㊁人力资源㊂已吸收冗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从而针对性地开发差异化产品和服务㊂未吸收冗余可能包含一些未被利用的信息,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企业可以发现新的市场需求,有利于差异化战略的实施㊂因此,拥有适量已吸收和未吸收冗余资源的企业更有能力和意愿实施差异化战略㊂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H3a:未吸收冗余能够正向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对差异化战略的促进作用㊂H3b:已吸收冗余能够正向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对差异化战略的促进作用㊂三、研究设计(一)数据来源我国自2013年起在深圳㊁上海㊁北京㊁广东等九省市陆续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㊂其中四川㊁福建两省试点实施时间偏晚,重庆市试点交易积极性差,本文只研究深圳㊁上海㊁北京㊁广东㊁湖北㊁天津6个交易试点㊂为保持面板数据相对平衡,样本年份区间设为2010年 2017年㊂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研究对象为试点名单中的上市公司㊂双重差分法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发生前具有相似的特征,本文选取试点名单中的上市公司作为实验组,选取试点企业同行业的上市公司作为对照组㊂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㊁保险类上市公司;(2)剔除样本期间被取消试点资格的企业;(3)剔除区间内被ST的样本;(4)剔除主要数据缺失的样本;(5)对主要连续变量进行上下1%的缩尾处理㊂最终获得样本观测值12750个㊂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1)从各省市发改委网站整理获得碳交易试点企业名单;(2)从国泰安数据库(CSMAR)处获取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巨潮网获取企业年报㊂(二)模型设计与变量定义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识别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参与交易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可以克服一定的内生性问题,构建模型如下:diff i,t=α0+α1treat∗After+λ+μ+ΣControl+ε(1) cost i,t=β0+β1Treat∗After+λ+μ+ΣControl+ε(2)其中λ表示时间固定效应,μ表示个体固定效应,为随机扰动项㊂模型中已经控制了时间和个体层面的固定效应,因此只需放入交乘项Treat∗After 即可㊂模型(1)㊁(2)中的主要变量定义如下: 1.被解释变量㊂企业竞争战略,分为差异化战略(diff)和低成本战略(cost),参考胡楠等人的做法[21],采用 种子词+Word2Vec相似词扩充 的方法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度量,使用年报平均每100字出现成本领先战略相关词集的总次数衡量成本领先战略,使用年报平均每100字出现差异化战略相关词集的总次数衡量差异化战略㊂2.主要解释变量㊂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为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政策效应,即Treat∗After㊂其中, Treat为分组变量,若该企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实验组),则赋值为1,否则(对照组)赋值为0; After为时间虚拟变量,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于2013年下半年和2014年陆续开启,本文选择2014年为政㊃24㊃湖北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44卷策年,After在2014年及以后的年份(政策发生后)赋值为1,在2014年之前的年份(政策发生前)赋值为0㊂政策效应为分组变量Treat和时间虚拟变量After的交互项,当年份为2014年及以后,且该企业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时赋值为1,其余赋值为0㊂3.控制变量㊂为一组控制变量,本文选择企业规模㊁企业年龄㊁盈利能力㊁资产负债率㊁是否两职合一㊁董事人数㊁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㊁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㊂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㊂表1㊀变量定义变量名称变量符号变量定义差异化战略Diff 年报平均每100字出现差异化战略相关词集的总次数低成本战略Cost 年报平均每100字出现低成本战略相关词集的总次数分组变量Treat见上文时间虚拟变量After见上文企业规模Size年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企业年龄FirmAge企业成立时间的自然对数盈利能力ROA净利润/总资产平均余额资产负债率Lev年末总负债除以年末总资产两职合一Dual 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个人为1,否则为0董事人数Board董事会人数取自然对数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Top5前五股东持股数量/总股数企业性质SOE 国有控股企业取值为1,其他为0四、实证结果与分析(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本文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㊂差异化战略最小值为0.082,最大值为1.037,标准差为0.200;低成本战略最小值为0.225,最大值为0.906,标准差为0.142,均存在较大差异㊂表2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variable N mean sd min max treat127500.0330.1780.000 1.000 after127500.6820.4660.000 1.000 diff127500.4220.2000.082 1.037续表2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variable N mean sd min maxcost127500.4780.1420.2250.906 Size1275022.026 1.26319.52526.250 FirmAge12750 2.8180.338 1.386 3.526㊀㊀(二)回归结果分析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㊂在列(1)中,未加入时间固定效应㊁个体固定效应及控制变量,政策效应Treat∗After系数为0.211,p值为0.80,在10%的水平上显著㊂在列(2)中,控制时间和个体固定效应,修正后的R方为0.7743,有了较大提升,说明模型拟合优度良好,政策效应Treat∗After系数为0.255,p值为0.015,在5%的水平上显著㊂在列(3)中,加入控制变量,进一步控制部分企业层面因素对碳排放权交易政策效果的干扰,政策效应Treat∗After系数为0.272,p 值为0.010,在1%的水平上显著㊂从整体来看, Treat∗After的系数均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表示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差异化战略,即假设H1得到验证㊂表3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影响(1)(2)(3) Treat∗After0.211∗0.255∗∗0.272∗∗∗(1.75)(2.38)(2.58) Controls No No Yes Year Fixed No Yes Yes Company Fixed No Yes Yes N12,75012,75012,748 Adj-R20.00020.77430.7793㊀㊀注∗∗∗㊁∗∗和∗分别表示变量在1%㊁5%㊁1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为t值㊂下同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影响结果如表4所示㊂在列(1)中,未加入时间固定效应和个体固定效应,且未加入控制变量,Treat∗After系数为-0.346,p值为0.000,在1%的水平上显著㊂在列(2)中,加入时间个体固定效应,Treat∗After系数为-0.074,p值为0.381,不显著㊂在列(3)中,加入了控制变量,Treat∗After系数为-0.028,p值为0.739,不显著㊂从整体来看,Treat∗After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表示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即假设H2b得到验证㊂㊃34㊃2024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郑燕广,杨㊀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表4㊀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低成本战略的影响(1)(2)(3) Treat∗After-0.346∗∗∗-0.074-0.028(-3.95)(-0.88)(-0.33) Controls No No Yes Year Fixed No Yes Yes Company Fixed No Yes Yes N12,75012,75012,748 Adj-R20.00100.72310.7309㊀㊀(三)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㊂使用双重差分法要求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政策发生前的竞争战略选择不存在系统性差异,即整体时间趋势是相同的㊂本文采用 事件研究法 进行平行趋势检验,以政策发生前一年为基准,经检验,政策发生前,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保持大致相同的趋势,平行趋势得到验证㊂PSM-DID㊂为了控制样本选择带来的估计偏差,本文选择企业年龄㊁规模㊁产权性质㊁资产回报率㊁资产负债率等作为匹配变量,计算每个企业的倾向得分,采用最邻近匹配法进行匹配㊂匹配后,匹配变量的偏差值减小,并且均小于10%,说明匹配变量和方法选取合理㊂倾向得分匹配后的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结果具有稳健性㊂解释变量滞后一期㊂考虑到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性,本文将解释变量滞后一期,并重新进行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上文的结论具有稳健性㊂安慰剂检验㊂通过虚构政策实施时间来进行安慰剂检验,考虑到部分地区2013年已开启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本文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发生的年份提前2年(即2012年),设置新的时间虚拟变量after_ new,去掉2014年及以后的样本后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虚拟的的政策效应treatˑafter_new不显著,说明2014年政策时点的选择具有合理性㊂注:篇幅有限,具体结果可向作者索取㊂(四)调节效应检验本小节主要检验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是否能够正向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对差异化战略的促进作用㊂为排除可能存在的共线性影响,将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进行中心化处理后分别与政策效应项Treat∗After生成交互项,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表5㊀组织冗余调节效应(1)未吸收冗余(2)已吸收冗余Treat∗After0.370∗∗0.330∗∗(3.07)(3.14) Treat∗After∗UnAbSlack/AbSlack0.152∗∗ 2.938∗∗(2.05)(2.59)UnAbSlack/AbSlack0.045∗∗∗-0.032(6.11)(-0.17)Controls Yes YesYear Fixed Yes YesCompany Fixed Yes YesN12,71312,713R20.78010.7793㊀㊀由结果可知,Treat∗After与未吸收冗余的交互项的系数为0.152,t值为2.05,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未吸收冗余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促进作用,即假设H3a 得到验证;Treat∗After与已吸收冗余的交互项的系数为2.938,t值为2.59,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已吸收冗余能够显著正向调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差异化战略的促进作用,即假设H3b得到验证㊂(五)异质性分析产权性质㊂从企业产权异质性的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政治职能㊁企业资源㊁组织架构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在研究环境政策对企业战略层面的影响时,有必要考虑企业产权因素㊂分组回归后发现,民营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而国有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并不显著㊂这说明相较于国有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民营企业更愿意采取差异化战略㊂本文认为,国有企业,特别是地方国有企业与政府联系更加紧密,能够更加深度解读政策带来的影响,甚至可以通过与政府的紧密联系寻找更加宽松的规制,因而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国有企业无明显采取差异化战略的倾向;而民营企业生存压力较大,更注重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的诉求,且高管的经营决策权较大[22],在被纳入排放权交易后会积极寻求变革,通过施行差异化战略以提高自身竞争优势㊂企业规模㊂企业规模不同,所拥有的资源㊁文化等也不尽相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㊃44㊃湖北科技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总第44卷选择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分组回归后发现,大规模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不显著,小规模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㊂这说明相较于大规模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小规模企业更愿意采取差异化战略㊂这可能是因为规模较大的企业抵御风险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更强[23],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后可不进行大幅度战略调整;而小规模企业对环境变化更为敏感,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生存更为困难[24],需及时适应环境才能积累更多竞争优势,因此在加入碳交易后,小规模企业更倾向于实施差异化战略,获取更多异质性资源㊂企业生命周期㊂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企业从创立到消亡的客观规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影响可能也不同㊂本文参考Dickinson[25]和黄宏斌等[26]的划分方法,把企业划分为成长期㊁成熟期㊁衰退期三个阶段,分组回归后发现,生命周期处于 成长期 的企业样本Treat∗After 系数不显著,生命周期处于 成熟期 的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在5%的水平上显著,生命周期处于 衰退期 的企业样本Treat∗After系数不显著㊂这说明处于 成熟期 的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后更倾向于采取差异化战略,而处于 成长期 和 衰退期 的企业则无明显选择差异化战略的倾向㊂这可能是因为企业进入 成熟期 后,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有所下降,企业有能力和动机进行差异化战略部署,而成长期和衰退期的企业成长机会较低,在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没有足够的动力实施差异化战略[27]㊂企业融资约束㊂本文根据企业融资约束的中位数将样本分为融资约束高和融资约束低两组,进行分组回归发现,融资约束低的企业Treat∗After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融资约束高的企业Treat∗After系数不显著㊂这说明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后更倾向于采取差异化战略,而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则无明显选择差异化战略的倾向㊂本文认为这是因为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后,企业的生产成本增高,而实施差异化战略需要企业增加研发投资㊁市场投资㊁人才投资等相关内容,更要开发新产品㊁开拓新市场,融资需求迫切,需要拓宽外部融资渠道以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㊂因此融资约束低㊁容易获得外部资金支持的企业更愿意施行差异化战略㊂注:篇幅有限,具体结果可向作者索取㊂五、结论与启示本文探讨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影响,利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建设这一准自然实验,从微观层面进行研究分析㊂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显著促进试点企业实施差异化战略,但对企业实施低成本战略的影响不显著㊂组织的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在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企业差异化战略实施间起正向调节作用㊂此外,企业产权性质㊁企业规模㊁生命周期和融资约束等因素会影响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微观后果方面的文献,也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后续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1.碳交易主管部门应完善市场监管机制㊂目前碳交易市场机制不完善,监管不到位,有碍碳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作用,主管部门应制定明确的交易规则和标准,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从而有效发挥碳交易市场的引导和资源配置作用㊂应充分发挥碳交易的市场激励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企业进行战略调整,政府可以考虑加大经济资源支持力度,帮助解决处于 成长期 的企业在战略调整过程中面临的经济资源不足等问题,促使企业向着绿色㊁可持续的大方向发展㊂2.金融和投资机构可提供碳金融相关服务㊂进入碳交易市场的企业必然会面临碳价格波动等风险,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承担的风险则更高,金融和投资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碳风险管理服务,例如进行碳交易市场研究,为企业提供关于碳市场发展趋势㊁价格预测和风险评估,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战略调整㊂也可提供碳金融衍生品如碳期权㊁碳期货等,来帮助企业对冲碳价格波动等风险㊂3.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应抓住发展机遇㊂企业可以将碳减排作为差异化战略的一部分,通过积极推行低碳技术㊁能源效率改进和减排措施,降低自身的碳排放量,并通过出售剩余的碳配额获取收益㊂同时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于低碳和可持续项目的投资需求不断增长,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可以通过开展碳减排项目㊁研发低碳产品㊁推进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在提高差异化程度㊁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㊂㊃54㊃2024年第3期㊀㊀㊀㊀㊀㊀郑燕广,杨㊀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对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与分析随着全球对于环境污染的认知度不断提高,碳排放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挑战,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碳排放权交易便是一个被广泛采用的机制。

本文将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和分析两个方面出发,深度探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相关问题。

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机制设计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种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市场。

它采用了“排放许可证”这样一种机制,通过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控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环保发展的目标。

1. 碳排放权的分配碳排放权的分配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问题。

在分配碳排放权时,需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量、行为调整能力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2. 碳排放权的交易方式碳排放权交易方式多样,包括拍卖、分配、转让等方式。

其中,拍卖和分配被广泛采用。

拍卖要求企业通过竞价方式获取碳排放权,分配则是根据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情况来分配碳排放权。

3. 碳排放权的监管机制为了确保交易的效果和公平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必须拥有完善的监管机制。

这包括监督和审核碳排放权的分配、交易和使用情况,以及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同时,相关的信息公开也需要及时透明地发布,以确保参与者的知情权。

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分析1. 优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推广,其主要优点包括:(1)能够将减排的成本降至最低,帮助企业节约成本;(2)激励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3)实现了碳排放的统计和监管,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4)提高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带动了社会环保意识的普及。

2. 缺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实际运作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1)存在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可能导致市场失效;(2)碳排放成本并不完全由企业承担,一部分成本可能传递给消费者;(3)碳排放权价格变动较大,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

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研究与案例分析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是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市场机制。

其目的是通过建立一个可交易的碳排放配额市场,以促使企业和机构减少其排放量,并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首先,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主要由三个主要参与者组成: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

政府在这一模型中的角色是制定和管理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和定价机制。

企业是在该市场中买卖碳排放配额的参与者,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来购买或出售碳排放配额。

金融机构则提供资金和交易服务,促进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的运作。

在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中,每个企业被分配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这取决于其产业部门的排放水平和政府的政策。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排放情况和未来发展计划来决定是否购买更多的配额,或者出售自己的多余配额。

企业之间的碳排放配额交易是通过交易平台进行的,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交易撮合和结算服务。

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的核心是碳排放配额的定价机制。

政府可以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例如拍卖、固定价格或市场定价,来确保碳排放配额的公平分配和市场有效运行。

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可能会波动,这将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高排放企业将面临更高的成本压力,从而促使它们采取更多的减排措施,而低排放企业则可能寻求出售多余的碳排放配额以获得额外收入。

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的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几个因素。

首先,政府的监管和管理能力是确保市场运行顺利的关键。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监督措施,以确保配额分配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防止潜在的欺诈行为和市场失灵。

其次,市场参与者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是市场模型成功运作的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积极采取减排措施,并在配额交易市场上开展交易活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平衡。

在全球范围内,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模型已经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实施和应用。

例如,欧盟的碳排放配额交易系统(EU ETS)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配额交易市场。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的研究报告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的研究报告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的研究报告碳排放权交易是指以碳排放权为交易对象在市场上进行的交易活动,旨在通过经济手段推动企业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全球减排的目标。

碳排放权交易充分体现了“绿色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对于企业的节能减排行动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

一、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的影响1. 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碳排放权交易要求企业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企业采用低碳节能技术,推动企业向绿色经济转型。

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要求其对能源和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对环保的认识。

2. 激励企业的创新能力碳排放权交易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化、竞争性的交易过程。

通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压力,从而激发出一定的创新能力。

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减排指标,不断推陈出新的绿色技术,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行动的影响1. 促进企业的经济利益通过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的经济利益会得到一定的保障。

随着减排指标的增多,企业可以通过交易进行灵活的减排,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

2. 加强企业的环保投入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需要要求企业对能源和排放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投入更多的环保技术和设备,实现绿色生产。

企业加强环保投入,不仅可以降低排放量,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动下,企业逐渐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采取更加积极的节能减排行动。

企业通过提高环保意识,激发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利益,加强环保投入,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总之,碳排放权交易对于推动企业的节能减排行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的作用和影响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以下列出一些相关数据并进行深入分析。

1.2020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量已达1.57亿吨二氧化碳,累计交易额超过700亿元人民币。

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碳减排的决策模型研究

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碳减排的决策模型研究

一、 引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科学界开始注意和 研 究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与 温 室 气 体 的 关 系 。 1992 年 通 过 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规定了部分发达国家( 附件 1 国家) 的减排责任 。1997 年 12 月达成 则规定了三种灵活的交易机制: 排放贸易 ( ET ) , 即排放权 可 以 在 附 件 2 国 家 之 间 的《京都议定书 》 进行买卖; 联 合 实 施 机 制 ( JI ) , 即 附 件 B 国 家 可 以 通 过 项 目 进 行 减 排 量 转 移, 以及清洁发展机制 ( CDM ) , 即附件 B 国家能与非附件 B 国家进行合作减排来满足减排义务 。 2005 年 1 月, 欧盟正式 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 ,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跨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地 随着碳税机制的产生, 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加 的 日 益 沉 重 的 碳 减 排 责 任, 碳减排机制 区 。 而后, 更趋向于复杂化, 已经由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变为了一个与政治 、 经济 、 社会高度挂钩的问题 。 显然, 在现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 对碳减排机制的研究正日益显出重要的战略价值 。 然 而, 对于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 , 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标 准是什么, 为何发达国家热衷于实行 CDM 项目, 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 交 易 市 场 有 何 影 响 等 一 系 列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目前学界 、 业界 、 政府等依然处在 初 步 探 索 阶 段, 远 未 形 成 清 晰、 可靠的认 识 。 有鉴于此,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 在 AIM-Enduse 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 重新定义参 数, 修改约束条件, 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 。

碳交易与碳减排的政策研究

碳交易与碳减排的政策研究

碳交易与碳减排的政策研究一、引言近年来,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碳交易和碳减排已成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关键手段之一。

本文将围绕碳交易和碳减排的政策研究展开探讨,旨在深入了解碳交易和碳减排的相关政策,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二、碳交易政策研究碳交易是一种基于市场的碳减排手段,即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鼓励企业降低碳排放并将节约下来的碳排放指标出售给其他企业,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碳交易政策的实施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社会环境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碳交易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碳交易市场涉及到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具有前瞻性,企业通过参与碳交易市场,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碳交易政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碳排放。

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让企业在碳排放指标分配上受到约束,数量的限制强迫企业必须优化生产过程,减少排放,从而实现碳减排目标。

再次,碳交易政策可以促进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碳交易政策实施后,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必须在市场上购买碳排放指标,该指标的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环保行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三、碳减排政策研究碳减排政策是在碳交易政策的基础上,对碳排放方面的控制更加强调。

目标是通过政策手段,全面降低碳排放,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化。

碳减排政策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政策目标明确、可实现。

碳减排政策的目标是明确的,可以通过各种政策手段来实现,如对碳排放的限额、减排限额等方式,从而降低碳排放的总量。

其次,碳减排政策具有政策效力强、长期性的优点。

碳减排政策对于企业具有约束力,政策的长期性也保证了政策目标的实现,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缓解也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再次,碳减排政策考虑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

碳减排政策的实施不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政策相对灵活,可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素,保护企业利益的同时促进环保和绿色发展。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

碳排放权交易对企业节能减排理念和行动的作用及影响中文摘要: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全球性的市场化工具,它通过控制碳排放总量和通过交易实现碳排放降低,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如何参与以及如何有效地实现节能减排,并使得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可持续性及可回收性是本文的主要议题。

本文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通过分析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和特点,揭示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及相关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行动和应对措施,以及其对企业环保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节能减排;可持续性;可回收性英文摘要:Carbon emission trading is a global market-based tool that aims to reduce carbon emissions by controlling total carbon emissions and trading carbon emissions reduction. The topic of this paper is how enterprises can effectively participate in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achieve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making thei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ustainable and recyclable. This paper focuses on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analyzes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reveals its importance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enterprise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ac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and its impact o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practice.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Tra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Sustainability; Recyclability一、引言全世界的企业,无论是大还是小,都面临着能源和环境方面的巨大挑战。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排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排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排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邹小燕;毛雪莲
【期刊名称】《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44)2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政府激励企业碳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环境规制工具。

本文基于2008—2021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从企业视角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碳减排的影响及传导机制。

研究表明:(1)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排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在机制检验层面,绿色技术创新和企业碳信息披露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排影响中发挥了中介作用,政府的参与加强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企业碳减的促进作用;(3)异质性分析发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实施对非国有企业的碳减排效果强于国有企业,相比于非高耗能行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实施对促进高耗能行业碳减排效果更加明显。

本文不仅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促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政策智力支撑。

【总页数】13页(P70-82)
【作者】邹小燕;毛雪莲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
【相关文献】
1.“双碳”目标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减排机理及路径
2.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对试点地区碳强度及碳减排的影响研究
3.“双碳”目标下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减排效应与区域差异
4.EU ETS碳减排政策对控排企业的经济效应——对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和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启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企业排放行为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企业排放行为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企业排放行为研究近年来,碳排放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应运而生,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主要的减排措施之一。

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排放行为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企业排放行为,并分析其对企业和经济的影响。

首先,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市场化的减排方式。

通过这一机制,政府将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分配给企业,并允许企业在市场上进行碳排放权的买卖。

企业如果能够降低排放,就能获得多余的碳排放配额进行出售,从而获得额外的利润。

相反,如果企业的排放超过了分配的配额,就需要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来弥补,增加了企业的减排成本。

这种市场化的机制激励了企业自觉减排,提高了减排效率。

其次,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改变了企业的行为模式。

在传统的排放控制方式下,企业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安装减排设备,增加减排成本。

而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可以选择购买额外的碳排放配额,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来降低排放。

因此,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提供了更多减排选择的空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意识和技术研发能力。

然而,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的企业排放行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给大型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竞争压力。

大型企业通常具有更高的排放量,因此需要购买更多的碳排放配额,增加了减排成本。

而对于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的排放量相对较低,可能会获得额外的碳排放配额,在市场上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

这种差异化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市场上大企业更加竞争,而小企业则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

其次,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可能会导致碳泄漏效应。

碳泄漏指的是由于减排行动在一个区域发生,但实际导致碳排放在另一个区域增加。

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碳排放配额来弥补超额排放,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它们能真正降低整体的碳排放量。

相反,企业可能会将生产转移到碳排放管制较少的地区,从而避免购买更多的碳排放配额。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碳交易作为一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手段,正逐渐成为企业管理中的关注焦点。

为了更有效地参与碳交易市场,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碳交易决策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经营中。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综合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风险管理等因素,为企业在碳交易市场中的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该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要素:碳排放量测算、碳配额分配、碳价格预测、碳交易策略和风险管理。

首先,企业需要准确测算自身的碳排放量。

这可以通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能源消耗、原材料使用等进行详细调查和测量来实现。

基于这些数据,企业可以计算出自己的碳排放量,为后续的碳交易决策提供基础。

其次,碳配额分配是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的重要环节。

根据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定,企业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碳排放配额。

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和政策规定,合理分配碳配额,以确保自身的生产经营不受到碳交易的限制。

碳价格预测是企业制定碳交易策略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碳市场供需、政策法规、国际气候谈判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企业可以预测未来碳价格的变动趋势。

基于碳价格的预测,企业可以制定合理的碳交易策略,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最后,风险管理是企业在碳交易过程中必须重视的方面。

由于碳交易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企业需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以降低碳交易带来的风险。

这包括对碳市场的风险进行评估、合理分散风险、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

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的应用研究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参与碳交易市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通过合理的碳交易决策,企业可以降低碳排放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能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总之,企业碳交易决策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对于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科学的决策模型,企业可以更加理性地制定碳交易策略,为实现低碳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研究

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研究

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研究近年来,环保议题已经成为世界广泛的关注焦点,而碳排放问题也逐渐成为环保领域中不可忽视的议题。

欧盟建立的碳排放权市场机制,以及国内近年试行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都反映出对于应对碳排放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就碳排放权市场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对碳排放权市场机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碳排放权市场机制是一个允许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获得碳排放权的市场机制。

该机制的实现是通过政府设立一个总体的碳排放指标,企业可以在保持自身碳排放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将多余的碳排放权卖给有需求的企业。

这种市场机制的好处是,激励企业减少碳排放,促进了清洁能源等新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减排途径,并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碳减排各类动力。

接着,我们需要看一下碳排放权市场机制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是碳排放证书的稀缺性问题。

因为总碳排放指标是固定的,所以碳排放证书的供给就是固定的,在需求增加或减少时,供求关系会对碳排放证书的价格产生影响。

其次是市场监管问题。

碳排放权市场是一个还比较新的市场,需要严格的监管体系才能确保市场稳定,防止出现欺诈和不正当交易。

最后是碳排放权市场的公平性问题。

对于不同企业之间的碳排放水平的不同,可能会对其进入碳排放权市场后的减排成本造成不同的影响,这样就会产生公平性问题。

在国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个新颖的领域。

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的《碳市场建设行动计划》指出:到2020年,实现7个行业企业全覆盖,逐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试行了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苏波表示,按照计划,国家将逐步扩大碳交易市场规模,培育政府监管、市场运作、辅助服务等方面的机构,发展给予碳市场反应和引导的手段和机制。

再看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情况。

2017年,国家能源局开展了三个碳交易市场的试点。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最初的试点设定参与企业为较大的城市居民生活及各行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力、天然气等行业。

碳排放权交易与减排技术创新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与减排技术创新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与减排技术创新研究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越发凸显,各国都开始采取行动来减少碳排放,而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解决方法。

本文将探讨碳排放权交易的机制与最新的减排技术创新研究。

碳排放权交易是什么?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市场化的解决方案,对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十分有效,其核心在于一旦企业在某一年的排放量超出了其配额,必须购买额外的排放权。

排放权的价格以供需关系为基础进行决定,因此价格波动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新的技术、能源价格、政策和减排目标。

此机制的成功在于通过强制性的商业要求将企业视为减排的代理人,从而达到更好的减排效果。

碳排放权交易能够促进创新。

通过销售低排放的额外碳排放权,企业们能够受益于减排技术的革新。

当企业在最能减少有毒物质排放、最节能的环保技术中进行投资时,他们会变成“减排工程”的投资人。

同时,他们的复合投资将通过交易日益增值。

这种安排会激励企业以最少的成本制定出减排计划,推进技术研发。

碳排放权的价格逐年增长,因此企业的断续投资对于其额外利益和减排效果十分有利。

碳排放权交易有哪些挑战?由于我们对碳排放的影响的深刻认识,碳排放权的价值飙升,但是这种交易方式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碳排放权的“拥有者”是很多企业,造成交易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减排目标和政策的不同也造成了很多问题。

农业行业是重要的减排领域。

尽管一些企业能够优化自身报告,以便更好地规划投资,但是对大规模去碳化的一个理解程度需要从宏观上加强。

农业作物在气候变化时代的创新和适应性是实施减排政策的一个方向。

农业行业独特的全球性战略已成为下一波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最近的科学研究在为农业行业减排技术研究方面带来了创新。

农业一直是大宗的柑橘果业、米业和开发当中的水果业,通常高度耐旱、不耕种和耐酸的品种应该成为重要减排元素。

目前,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40%以上与农业有关。

农业行业经济的低零头、地理区域分散以及缺乏细胞学基础并导致了研究进展的阻碍,但是生产中的减排技术仍在不断创新。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全球碳减排中的作用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全球碳减排中的作用分析

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全球碳减排中的作用分析碳排放权交易(Carbon Emission Trading)是一种以市场为基础的机制,旨在通过盘活碳排放权资源,推动全球碳减排。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减排技术创新: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企业和国家提供了减排的经济激励,通过减少排放来获取额外的收益。

这种经济激励机制鼓励各方积极投入研发和应用低碳技术,促进了减排技术创新。

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碳排放权来规避高成本的减排行动,或者通过减少排放来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2. 强化企业责任感: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实行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使企业不再把环境问题留给他人处理。

企业需要购买碳排放权才能合法地进行生产活动,这使得企业在减排问题上负有更重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责任感的强化促使企业提高自身环境管理和减排水平,推动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

3. 鼓励跨国合作与资源优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为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跨国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发达国家可以通过减少自身排放来获取剩余的碳排放权,然后将其转售给发展中国家,以帮助后者在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可再生能源和减排技术的支持。

这样的合作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有效地推动全球碳减排。

4. 推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达成: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以市场为基础,通过灵活的买卖方式,为国家和企业提供了减排的经济激励和可行性。

这种机制可以帮助国家更好地制定和实施碳减排政策,推动全球碳减排目标的达成。

同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也为国际碳减排合作提供了平台,加强了国际间减排政策的协调与合作。

5. 降低减排成本: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可以降低减排的成本。

企业可以选择购买碳排放权来实现减排目标,避免了昂贵的技术改造和投资成本。

同时,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碳排放权买卖的方式将减排成本最小化。

这种降低成本的机制更有利于各方共同参与减排行动,进一步推动全球碳减排。

总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在全球碳减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研究

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研究

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少碳排放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议题。

为了推动碳减排工作的展开,各国纷纷推出碳排放权交易机制,通过设定碳排放权价格来引导企业减少碳排放。

而预测碳排放权价格变动趋势的模型能够为政府、企业及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促进有效的碳减排行动。

本文将介绍一个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的研究,并探讨其应用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首先,我们将了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和意义。

随后,我们将详细描述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关键因素。

最后,我们将讨论该模型的应用范围以及可能的局限性。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背景意义使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工具。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政府向企业发放一定数量的碳排放权,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或销售这些碳排放权来实现其碳排放目标。

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可促使企业从传统的污染方式转向更清洁、低碳的生产方式。

为了实现碳排放的减少和达到全球碳减排目标,各国纷纷设立碳交易市场,如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和中国的全国碳交易市场。

为了有效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和投资者需要了解碳排放权价格的变化趋势。

在碳排放权价格的预测中,有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例如能源消费类型、石油价格、政府政策等。

因此,构建一种准确预测碳排放权价格的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构建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主要依赖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的方法。

通常,使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来量化碳排放权价格与各种关键因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需考虑因素的相互作用和非线性关系。

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变量和样本数据对于预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相关因素可以包括能源市场价格、石油和煤炭价格、企业产能利用率、政府政策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建模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碳排放权价格的变动趋势和波动幅度。

该碳排放权价格预测模型的应用范围广泛。

首先,政府可以利用该模型制定更精确的碳排放权分配政策,确保企业减排目标的实现。

其次,企业可以通过该模型优化碳排放权的购买和销售策略,降低碳排放的成本并提高其竞争力。

不同碳政策组合下企业生产与减排优化模型研究

不同碳政策组合下企业生产与减排优化模型研究

不同碳政策组合下企业生产与减排优化模型研究
碳政策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制定的政策措施,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在不同碳政策组合下,企业需要进行生产与减排的优化模型研究。

首先,企业可以采取技术创新和清洁能源转型来降低碳排放。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从而降低碳排放。

其次,企业可以调整生产结构和供应链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碳排放。

例如,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废品和废气排放,改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效能,降低碳排放。

此外,企业还可以参与碳交易市场,实施碳排放权交易。

通过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企业可以在碳市场中实现碳排放的更加经济高效的配置,从而降低企业的减排成本。

另外,政府可以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减少碳排放。

例如,通过提供减税优惠、补贴政策和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投资于低碳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

不同碳政策组合下,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生产结构调整、参与碳交易市场以及政府的激励措施来进行生产与减排的优化。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同时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积极贡献。

财务视角下企业碳排放战略管理探究_储沛瑶

财务视角下企业碳排放战略管理探究_储沛瑶

水准的环境风险、机遇披露的呼声不断高涨。因此,监管和 台并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规范碳排放权交易的地方法
披露等带来的成本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然而,找出由温室 规,使困扰我国碳排放交易有关主体、配额、交易方式、处
气体排放造成的成本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种情况在传统 罚等诸多问题得到了明确。
的 管 理 决 策 中 很 少 见 。因 此 ,很 多 企 业 将 排 放 温 室 气 体 的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储沛瑶 吴君民
摘要:由于环境监管的不断成熟、外界对碳披露呼声的高涨和新型碳市场的出现,企业碳排放
的有关成本问题越来越显著。如何计量碳排放对企业财务上的影响,在碳会计体系尚未统一的局面
下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碳影响报告书,从而计量有关的碳资产和
碳负债。该报告书的前提在于编制一个有登记制度和全面审查制度的温室气体清单,从而了解企业
策是影响碳密集企业资产和负债的重要因素。2011年3月, 层面。在2011中国CDP报告中仅有15%(100家样本企业)成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只占一次能源 立了专门应对温室气体的治理机构,16家企业披露了其温
消费比重的11.4%。该约束性指标更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发 室气体的绩效及激励机制,23%的企业披露了应对温室气
相较于发达国家显得较少,但由于我国将越来越重视循环 低 碳 经 济 ,企 业 的 社 会 成 本 必 将 增 加 。社 会 成 本 的 估 价 在 碳减排和碳排放市场无确定交易价格时显得尤为重要,社 会成本的计量将减少企业由于碳排放的不确定性和交易 价格不稳定性而造成的财务风险。社会成本是确认计量企 业较长时期内的成本,这将提高温室气体披露报告的质量 和 可 信 度 ,同 时 有 助 于 企 业 进 行 相 关 的 碳 资 本 预 算 。三 是 温室气体的分类操作。温室气体来源的分类是很重要的, 能够确定什么样的活动排放碳,排放出来的碳属于哪个排 放种类。确定温室气体的种类是为了根据公式计算出温室 气 体 的 排 放 量 。排 放 种 类 可 以 被 分 为 三 类 :一 号 直 接 排 放 源(化 石 燃 料 、交 通 燃 料 、加 工 等)、二 号 间 接 排 放 源(购 买 的 电 力 、暖 气 、冷 气 等)与 三 号 间 接 排 放 源(生 产 采 购 的 原 料 、商 务 出 差 、雇 员 上 下 班 等)。每 个 企 业 的 性 质 不 同 则 关 注的重点排放种类也是不同的,例如电力企业应当关注一 号直接排放源,而一个零售商应当注重三号间接排放源。 通 过 分 类 计 算 并 结 合 相 关 部 门 、法 规 和 股 东 的 因 素 ,可 以 得出哪些部门或者业务的碳风险是较高的。四是能源成 本。与确认计量有关的碳减排一样重要的是能源资源成 本。这样使得低碳清洁项目在企业有了优先执行的机会, 从而减少由于执行高碳项目而带来的损失,使得企业减少 资本预算并增强了竞争力。五是碳资产。碳资产=社会成本 的减少+碳抵消+碳减排。六是碳负债。碳负债=社会成本的 增加+碳排放违法相关法律法规的成本+产品生产过程中 的碳排放成本。七是碳定价机制。在碳资产方面,应当以货 币计量每吨碳减排量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碳负债方面,以 货币计量每吨碳排量带来的损失。

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研究

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研究

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研究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要任务。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化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的研究,以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1. 碳排放权交易的背景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将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进行限定,并将其转化为可交易的权益,以达到减少碳排放的目标。

此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减排行动的开展,并对公司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 公司应对碳排放权交易的态度公司在面临碳排放权交易时,应积极应对,主动参与。

这不仅是应对环境问题的道义责任,也是因为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可以带来经济利益。

通过减少排放量,企业可以获得多余的排放权,进而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3. 公司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的重要性公司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策略是为了更好地应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在其中获得竞争优势。

这需要公司在制定策略时充分考虑行业特点、政策环境、资金情况等因素,以确保策略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 公司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的制定要点(1)明确公司减排目标:公司在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策略时,应先明确自身的减排目标,并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以确定具体的减排指标。

(2)制定行动计划:公司应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明确减排措施、实施时间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的有效推进。

(3)建立监测机制: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机制,实时掌握自身排放情况,为减排措施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依据。

(4)关注政策环境:公司应及时关注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避免因政策调整而产生不利影响。

5. 典型案例分析通过对某公司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的策略探索,本文发现,该公司在制定碳排放权交易策略时,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将节能减排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公司还积极倡导碳排放权交易的理念,并与其他企业共同推进减排行动,形成了良好的行业氛围。

6. 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的风险与挑战碳排放权交易策略的制定存在一定的风险与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安崇义 、 唐跃军: 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碳减排的决策模型研究
弊, 认为附件 2 国家可以通过排放权交易市场来获利, 且其收益在非附件 2 国家也包括在交易机制 下时有望达到最大 。 Copeland & Taylor ( 2005 ) 通 过 在 双 产 品 ( 高 污 染 产 品 和 低 污 染 产 品 ) 、 双因子 ( 劳动力供给因子和废气排放因 子 ) 、 多 国 家 情 境 下 的 微 观 最 优 化 决 策 模 型, 分析了在不同贸易自 由度和排放权交易自由度下, 国家的总福利及社会总污染排放的变化情况 。 Klaassen et al. ( 2005 ) 通过在排放权自由多边交易及拍卖交易情境下的博弈实验证明 , 经典的市场效率理论适用于排放 权交易市场, 即排放权交易可以达到市场均衡, 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 。 Veld & Plantinga ( 2005 ) 建立 基于时间轴的企业最优化决策模 型 证 明, 当 碳 排 放 权 的 价 格 持 续 上 升 时, 在 原 有 的 碳 减 排 ( carbon abatement project ) 项目 保 持 实 行 的 同 时 延 缓 碳 埋 存 ( carbon sequestration ) 可 降 低 企 业 减 排 成 本 。 Bruneau ( 2005 ) 研究了政策模式对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 认为即使国家有能力将碳排限制设定在 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点, 低效 率 的 监 管 模 式 ( mode of regulation ) 仍 会 导 致 国 家 承 担 大 量 的 额 外 成 本 。 Lund ( 2007 ) 所做的微观经济分析发现, 虽然同样在排放权交易框架( ETS ) 下, 但是不同行业成 本上升的比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 Subramanian et al. ( 2007 ) 构建了企业在投资减排 、 拍卖排放权 、 实 施生产三阶段的博弈模型并得出最优策略 。 Mandell ( 2008 ) 通过构建随机模型在理论上证明, 在一 个特定的市场中, 政府部门同时 使 用 排 放 权 限 制 与 交 易 ( cap-and-trade ) 和 碳 税 两 种 政 策 限 制 碳 排 放的经济效率要高于使用单一政策 。 Castro & Michaelowa ( 2010 ) 分析了在 CDM 机制下排放权价值 折扣( discounting the value of emission credits ) 对发达国家的执行 CDM 项目的抑制作用以及对欠发 达国家执行 CDM 项目的促进作用 。 可以发现, 目前国外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侧重于理论分析, 主要通过构建数学模型刻画低碳 经济活动中研究对象的特性; 而且, 总体来看, 研究者主要采用 基 于 微 观 经 济 学 的 经 济 效 率 及 企 业 碳减排相关的最优化决策 收益最大化分析和基于博弈论的决策分析这两种方法构建与低 碳 经 济 、 模型, 其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大多集中于机制本身的内在逻辑 , 并不十分依赖于已有的数据, 因此, 可以被用来研究尚未形成或尚不成 熟 、 已有数据不足以进行大样本分析的体系 ( 例如排放权交易 体系) 。 不过, 虽然相关 研 究 已 取 得 一 定 进 展, 但是其所构建的研究模型依然存在较为显著的缺 陷 。 首先, 不同于基于实证分析的研究模型, 基于博弈论的决策模型以及一部分微观经济学模型对 导致企业的决策因子过于简化 。 比如, 目前主流的研究 企业碳排放相关影响因素的分解并不透彻, 模型仅将企业的碳减排用一条减排边际曲线来代替, 与事实相距甚远, 无法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决 策标准 。 其次, 已有的研究文献对微观与宏观层面的分析大多处于脱节状态 , 研究者在得出微观层 往往没有 进 一 步 推 导 至 宏 观 层 面 的 市 场 行 面的研究结论或构建出单个企业的最优化决策模型后, 为。 虽然有所滞后, 但是目前中国学者亦正逐步展开对 碳 排 放 情 景 及 相 关 减 排 机 制 的 研 究 。 比 如 曹静( 2009 ) 从税基 、 税率设定 、 中性税收条件下税收返还 、 减排激励与补贴及碳税对居民影响等为 出发点, 对中国的碳税政策进行了动态 CGE 模型分析; 许广月和宋 德 勇 ( 2010 ) 在 环 境 库 茨 涅 兹 曲 线理论的基础上, 选用 1990 —2007 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 运用面板单位根的协整检验方法, 验证了 黎 德 福 ( 2010 ) 提 出 基 于 环 境 资 中国东部及西部地区碳排放环境库 茨 涅 兹 曲 线 的 存 在 性; 唐 跃 军 、 本和负外部性的碳金融创新, 由政府界定环境资源的初始产权并建立环境能源交易市场, 引导企业 在清洁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环境资源交易; 张友国( 2010 ) 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方法实证分析 了 1987 年至 2007 年经济发展方式变化对中国 GDP 碳 排 放 强 度 的 影 响; 林 伯 强 、 刘 希 颖 ( 2010 ) 对 Kaya 恒等式做出修正, 引入城市化因 素, 研究了现阶段中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得出了相关 的政策建议; 王峰等( 2010 ) 使用对数平均 Divisia 指数分解法, 把 1995 —2007 年间中国能源消费的 二氧化碳增长率分解为 11 种驱动因素的加权贡献, 并对这一时期中的 6 个时间段和每一种驱动因 素进行了研究; 孙传旺等( 2010 ) 提出 了 碳 强 度 约 束 下 的 全 要 素 生 产 率 指 数, 并得出技术进步是推 46
上 海 市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规 划 一 般 课 题 ( 2012BGL003 )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 科学研究项 目 ( 10692103400 ) 、 ( 13ZS009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70802015 ) 资助 。 感谢两位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 但文责自负 。
二、 相关研究回顾
近年来, 由于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巨大的现实意义, 碳减排问题日益成为相关国外学者的研究 Painuly ( 2001 ) 探讨了 CDM 项目对发展中 国 家 的 利 热点, 并取得了一系列初步的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成果 。 比如,
* 安崇义 、 唐跃军, 复 旦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邮 政 编 码: 200433 , 电 子 信 箱: yjtang@ fudan. edu. cn 。 本 文 受 上 海 市 科 技 发 展 基 金 软
一、 引

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 科学界开始注意和 研 究 全 球 气 候 变 化 与 温 室 气 体 的 关 系 。 1992 年 通 过 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规定了部分发达国家( 附件 1 国家) 的减排责任 。1997 年 12 月达成 则规定了三种灵活的交易机制: 排放贸易 ( ET ) , 即排放权 可 以 在 附 件 2 国 家 之 间 的《京都议定书 》 进行买卖; 联 合 实 施 机 制 ( JI ) , 即 附 件 B 国 家 可 以 通 过 项 目 进 行 减 排 量 转 移, 以及清洁发展机制 ( CDM ) , 即附件 B 国家能与非附件 B 国家进行合作减排来满足减排义务 。 2005 年 1 月, 欧盟正式 启动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 EU ETS ) ,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跨国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地 随着碳税机制的产生, 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施加 的 日 益 沉 重 的 碳 减 排 责 任, 碳减排机制 区 。 而后, 更趋向于复杂化, 已经由一个单纯的环境问题转变为了一个与政治 、 经济 、 社会高度挂钩的问题 。 显然, 在现今的国际政治经济大背景下, 对碳减排机制的研究正日益显出重要的战略价值 。 然 而, 对于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 , 排放权交易市场中企业的决策标 准是什么, 为何发达国家热衷于实行 CDM 项目, 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 交 易 市 场 有 何 影 响 等 一 系 列 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目前学界 、 业界 、 政府等依然处在 初 步 探 索 阶 段, 远 未 形 成 清 晰、 可靠的认 识 。 有鉴于此, 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 在 AIM-Enduse 模型的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 重新定义参 数, 修改约束条件, 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 。
2012 年第 8 期
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碳减排的决策模型研究
安崇义 唐跃军
*
内容提要: 不同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之间有何内在促进和制约关系 , 排放权交易市场 中企业的决策标准是什么, 为何发达国家热衷 于 实 行 CDM 项 目, 碳税的加入对排放权交 易市场有何影响 。 围绕这一系列重 要 问 题, 本 文 从 微 观 角 度 出 发, 在 AIM-Enduse 模 型 的 基础上加入新的目标函数, 重新定义参数, 修 改 约 束 条 件, 构建在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企业 本文分析了基于配额的排放权交易和 减排的单阶段最优化决策模型 。 在此模型基 础 上, 基于项目的排放权交易( CDM ) 之 间 内 在 的 促 进 和 制 约 关 系, 进 而 发 现, 参与者数量及参 与者之间减排边际成本的离散程度将决定排 放 权 交 易 市 场 的 交 易 量; 对 于 减 排 技 术 高 度 CDM 机制不仅有 利 于 大 幅 降 低 其 减 排 成 本, 发达的国家来说, 还有利于增加排放权交易 CDM 机制对其几乎没有影响 。 市场的交易量, 但是对于减排技术较为落后的国家来说, 关键词: 排放权交易机制 最优化模型 清洁发展机制 AIM-Enduse 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