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哲学--第二章 知识与课程(课堂PPT)
合集下载
《哲学与教育》课件
代表人物:让-保罗·萨特、阿尔贝·加缪等 核心观点:强调个体的存在和自由,反对权威和传统 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讨论、反思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自我和世界
创始人:约 翰·杜威
核心观点:教 育应以学生为 中心,注重实
践和应用
哲学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 指导思想
哲学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和独立思考能力
哲学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探索欲望
哲学促进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 人文素养
哲学是教育的基础:哲学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教育是哲学的实践:教育是哲学思想的实践和应用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哲学对教育具有指导作用,教育对哲学具有实践意义 教育中的哲学思想:教育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包括认识论、伦理学、美学等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的学科 教育哲学探讨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方法等问题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文化、历史、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教育哲学强调教育对人的发展、社会进步、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作用
教育目的:探讨 教育的根本目的 和价值取向
教育方法:研究 如何有效地进行 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哲学在课程实施中的应用:将教育哲学理念融入课程实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 力和实践能力。
教育哲学在课程评价中的应用:根据教育哲学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标准,注重培 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 根据教育目标和学 生特点选择合适的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应用: 在实际教学中灵活 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讨论法、 案例法等
教育内容:探讨 教育内容的选择 和组织
教育评价:研究 如何评价教育教 学效果和改进教 育教学方法
跨学科性:涉及 哲学、教育学、 心理学等多个学 科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二章课程2_图文
4.三者间的关系
❖ 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都是 课程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设置 方案中都占有一定的课时比例,并通过具体的科目、 门类落实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去,发挥各自独特的 育人功能。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从课程呈现方式划分)
1.显性课程 ❖ 又称“公开课程”,是指在学校情境中以直
(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划分)
1.必修课程
❖ 必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规定学 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
❖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主要是指同一年级的 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其主导价 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是为保证所 有学生的基本学力而开发的课程。
2.选修课程
❖ 选修课程是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 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 种类。
❖ 它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容许个 人选择,是为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 课程。
3.两者的关系
❖ 学生的发展,即具有共性的,又是有差别 (个性)的,所以适应学生共同需要的必修 课程与适应学生不同需要的选修课程必须相 互结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
评价
学生中心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 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 识学习,最终容易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2012年下半年中学真题
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
提倡“从做中学”的课程理论的是( B )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3.活动课程
❖ “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 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 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 中心组织的课程。
专题一教育与哲学PPT课件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二、什么是教育? 三、什么是教育哲学? 四、怎样学习教育哲学? 五、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讨论题: 1.哲学怎样关涉人的生活? 2.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3.教育哲学怎样关涉实践?
2020/10/13
1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新华 文摘 2005/13/36)
13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3)哲学是精神的,哲学关涉人的心灵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及生活场域中的囚 徒。 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 一书中指出:“科学认识是不能进行自我认识的 认识。”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指出: 人们由于享受失去了自由!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 ,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关 系问题。
2020/10/13
6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2、哲学的价值
——理智的邀请 ——价值的询问
——精神的导引 ——意义的达成
2020/10/13
7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1)哲学是抽象的,哲学关涉人的理性 生活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基于好奇心 的,同样也是基于理性的。
27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至于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以下这段话十分精彩: 假使我们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那必定是教育使我 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 假使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 认识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 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 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美]塔夫里阿诺 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版2020 Nhomakorabea10/13
一、什么是哲学? 二、什么是教育? 三、什么是教育哲学? 四、怎样学习教育哲学? 五、教育哲学与教育科学
讨论题: 1.哲学怎样关涉人的生活? 2.教育哲学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3.教育哲学怎样关涉实践?
2020/10/13
1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一、什么是哲学? (马捷莎:关于“哲学是什么”的断想,新华 文摘 2005/13/36)
13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3)哲学是精神的,哲学关涉人的心灵世界 我们每个人都是所处时代及生活场域中的囚 徒。 埃德加•莫兰在《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 一书中指出:“科学认识是不能进行自我认识的 认识。”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致死》一书中指出: 人们由于享受失去了自由!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 ,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的关 系问题。
2020/10/13
6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2、哲学的价值
——理智的邀请 ——价值的询问
——精神的导引 ——意义的达成
2020/10/13
7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1)哲学是抽象的,哲学关涉人的理性 生活
人类的发展与进步主要是基于好奇心 的,同样也是基于理性的。
27
专题一 教育与哲学
至于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以下这段话十分精彩: 假使我们过着多彩多姿的生活,那必定是教育使我 们意识到生活的意义; 假使我们过着合群的生活,那是教育使我们在早年 认识这一需要,且在我们的心田种植了种子; 假如我们很安详地生活着,那是教育使我们认识到 精神上的和谐是人生最重要的。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美]塔夫里阿诺 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版2020 Nhomakorabea10/13
分析教育哲学 ppt课件
分析教育哲学
小组成员:张香玉 田斌
2020/12/2
1
何谓分析教育哲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分析教育哲学是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应用于教
C育o领nte域nt而d形es成ign的, 1一0种ye学ar术s 性ex的pe教rie育nc哲e学思潮。它认 为教育哲学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清思” 活动。分析教育哲学家不应该对教育工作者发布指 令,为他们提供教育准则,设计教育方案,而应该 对教育领域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通过澄清,使 教育理论科学化、实践化。
4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代表作:《教育的概念》(1967)、《教育哲学》 (1973)、《伦理学与教育》(1966)、《教育与师 范教育》(1977)
2020/12/2
13
三、理论基础——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最主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其源流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谈话法”,体现了哲学 活动的“清思”的特点。后来,西方哲学传统抛弃了分 析的方法,专注于哲学的内容。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 一种“哲学的革命”,分析哲学才又兴起。
代表作:《教育的语言》(1960)、《理性和 教学》(1973)
2020/12/2
12
彼得斯
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1919—)英国分析教育哲 学家、分析教育哲学伦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哲 学协会主席。1949年他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1971—1974年曾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 长。1963—1982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哲学讲座主 讲。
小组成员:张香玉 田斌
2020/12/2
1
何谓分析教育哲学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分析教育哲学是将分析哲学的方法应用于教
C育o领nte域nt而d形es成ign的, 1一0种ye学ar术s 性ex的pe教rie育nc哲e学思潮。它认 为教育哲学不是一个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清思” 活动。分析教育哲学家不应该对教育工作者发布指 令,为他们提供教育准则,设计教育方案,而应该 对教育领域的概念和命题进行澄清,通过澄清,使 教育理论科学化、实践化。
4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代表作:《教育的概念》(1967)、《教育哲学》 (1973)、《伦理学与教育》(1966)、《教育与师 范教育》(1977)
2020/12/2
13
三、理论基础——分析哲学
分析哲学是20世纪以来西方最主要的哲学思潮之一 ,其源流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谈话法”,体现了哲学 活动的“清思”的特点。后来,西方哲学传统抛弃了分 析的方法,专注于哲学的内容。直到20世纪初期,作为 一种“哲学的革命”,分析哲学才又兴起。
代表作:《教育的语言》(1960)、《理性和 教学》(1973)
2020/12/2
12
彼得斯
理查德斯坦利彼得斯(1919—)英国分析教育哲 学家、分析教育哲学伦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教育哲 学协会主席。1949年他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并留校任教。1971—1974年曾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 长。1963—1982任伦敦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哲学讲座主 讲。
《哲学与教育》课件
在探究式学习中,教师提供探究 的情境和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提 出问题、收集资料、设计实验、
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 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强 调对信息和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不盲目接受和传播。
会实践相结合,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和功利性。
当代教育哲学思想
总结词
当代教育哲学思想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关 注教育的公平、质量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详细描述
当代教育哲学思想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发展, 涵盖了从教育的公平性、质量到教育与社会 关系的广泛议题。一些哲学家如理查德·罗 蒂、尤尔根·哈贝马斯等对教育的目的和价 值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 及性。同时,一些教育哲学家如保罗·弗莱 雷、阿普尔等关注教育的社会政治背景,批 判了不公平的教育制度和社会结构。此外, 一些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对传统教育观念进行 了反思和批判,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 方式。
教育公平是教育哲学的重要议题。通过对教育公平的哲学探讨,可以深入理解公平教育的理念、原则 和价值取向,为制定公平的教育政策和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教育全球化的哲学反思
总结词
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哲学思考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的理念、模式和资源逐渐走向国际 化。教育全球化的哲学反思旨在探讨全球化对教育目的、内 容和方法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教育的本土 特色和独立性。
教育哲学的未来发
05
展
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
总结词
教育技术对教育哲学的影响
详细描述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哲学的理念和价值观也在不断演变。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主要探讨技术对教育目的、 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技术与教育本质的关系。
《哲学与教育》课件
塑造价值观
哲学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和 世界观,进而影响人们对 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教育中的哲学思考
教育目的
思考教育的本质目的,以 及如何实现个人及社会的 和谐发展。
教育方法
探讨教育的最佳方法,以 及如何平衡教与学之间的 关系。
教育内容
思考教育应包含哪些内容 ,以及如何确保知识的有 效传递。
哲学与教育相互促进
教育质量保障
教育公平不仅体现在机会上,还要保证教育质量 的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优质的教育。
教育资源分配
合理分配教育资源,确保弱势群体也能获得良好 的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
THANKS.
01
分析不同教育方法的哲学依据,如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实用
主义等。
教育方法的实践应用
02
介绍不同教育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如讲授法、讨论法、
案例法等。
教育方法的改进与创新
03
探讨如何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创新教育方法,提
高教育效果。
教育评价的哲学思考
教育评价的哲学原则
分析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哲学原则,如公正原则、客观原则、全面 原则等。
经验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 实用人才为目标,注重职业技 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实用主义的教育观
实用主义认为人类通过行动和实 践获得知识,因此教育应以解决
实际问题为核心。
实用主义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实际 效果和实践价值,通过解决问题 和实际操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
实用主义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实 用人才为目标,注重实践能力和
理性主义强调教育应该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通过教授经典学科和严格 的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教育哲学绪论课件
▪ 1979年,黄济在全国教育规划会议上提出 重新开设教育哲学。
▪ 80年代之后,我国教育哲学迎来了20世纪 第二个发展时期。
▪ 此时期教育哲学研究特征:P48 ▪ 1949年之后台湾的教育哲学的发展也值得
关注。
教育哲学 绪论
三、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第一,教育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 育实践。
教育哲学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定义
一、我国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一)黄济先生的定义(基础) (二)桑新民教授的定义(个人见解) (三)范寿康先生的定义(教育科学的批判) (四)吴俊升先生的定义(教育哲学的目的在于探
究教育所依据的哲学的根本原则,并批评此等原 则在教育的理论和实施上所发生的影响。
教育哲学 绪论
自己的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 5、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你认
为教育哲学有什么价值? 6、如何才能真正地学好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绪论
书面作业: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你对 于教育哲学定义的认识和教育哲学在教育 实践中价值的认识。
教育哲学 绪论
第二章 教育哲学简史
▪ 主要问题: 1、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当前存在
者开始撰写自己的教育哲学著作。
教育哲学 绪论
特点:
1、各自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阐述了对教 育问题的见解;
2、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基本上都受到了国外 不同流派教育哲学的影响;
3、从1935年到1947年之间,教育哲学的著 作是很少的。
教育哲学 绪论
二、解放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 建
▪ 解放后,我国高师院校取消了教育哲学课 程。
的问题 2、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经历的转
变 3、美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及新时期的新特
▪ 80年代之后,我国教育哲学迎来了20世纪 第二个发展时期。
▪ 此时期教育哲学研究特征:P48 ▪ 1949年之后台湾的教育哲学的发展也值得
关注。
教育哲学 绪论
三、当前我国教育哲学研究中存在的 主要问题
第一,教育哲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教 育实践。
教育哲学 绪论
第一节 教育哲学的定义
一、我国教育哲学家的定义 (一)黄济先生的定义(基础) (二)桑新民教授的定义(个人见解) (三)范寿康先生的定义(教育科学的批判) (四)吴俊升先生的定义(教育哲学的目的在于探
究教育所依据的哲学的根本原则,并批评此等原 则在教育的理论和实施上所发生的影响。
教育哲学 绪论
自己的关于教育哲学的定义。 5、教育哲学的价值危机表现在哪几个方面?你认
为教育哲学有什么价值? 6、如何才能真正地学好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绪论
书面作业: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谈谈你对 于教育哲学定义的认识和教育哲学在教育 实践中价值的认识。
教育哲学 绪论
第二章 教育哲学简史
▪ 主要问题: 1、中国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当前存在
者开始撰写自己的教育哲学著作。
教育哲学 绪论
特点:
1、各自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阐述了对教 育问题的见解;
2、不同的教育哲学流派基本上都受到了国外 不同流派教育哲学的影响;
3、从1935年到1947年之间,教育哲学的著 作是很少的。
教育哲学 绪论
二、解放后中国教育哲学的取消与重 建
▪ 解放后,我国高师院校取消了教育哲学课 程。
的问题 2、英国教育哲学的历史发展轨迹及经历的转
变 3、美国教育哲学发展的历史及新时期的新特
《教育哲学简史》课件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01
02
03
伊拉斯谟
强调人文主义教育,提倡 个性解放和自由思考,反 对死记硬背和机械学习。
蒙田
主张教育应该以人的自由 和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 我意识。
康帕内拉
提出“太阳城”的教育理 念,强调集体教育和环境 对人的影响,认为教育应 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分析教育哲学家们关注教育的本质、 目的、方法和评价等方面,通过逻辑 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究教育的内在逻 辑和价值。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思想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自由、 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人。
人本主义教育哲学家们关注学生的个性、情感、价值观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强调学 生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
古希腊时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美德和智慧, 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来引导学生思考 。
强调人类本性的完善,认为教育应该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培 养具有德、智、体等多方面素质的人 。
柏拉图
提出“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的 概念,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和 智慧,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和智慧的人 。
代表人物
孔德、斯宾塞等。
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强调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发展规律 ,提倡自然教育和自我发展。
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也起源于19世 纪,它强调尊重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发 展规律,提倡自然教育和自我发展。 这种思想认为,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 天性,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自由地 成长,而不是受到过多的干预和限制 。自然主义教育哲学思想强调儿童的 主体性和个性,认为教育应该促进儿 童的全面发展。
教育哲学讲课课件
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 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它的夜曲。
两样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对之凝神思索,它们 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 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邓晓芒译,杨祖陶 校《实践理性批判》)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 愈使心灵充满日新又新、有加无以的景仰和敬畏: 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实 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 有二事焉,常在此心,敬而畏之;与日俱新:上则 为星辰,内则为德法。(余光中) 有两事充盈性灵,思之愈频,念之愈密,则愈觉惊 叹日新,敬畏月益:头顶之天上繁星,心中之道德 律令。(冯晓虎)
参考文献
[美]曼弗雷德.库恩. 康德传[M]. 黄添盛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张国林. “物自体”:认识的界限与本体的涅槃——论康德哲 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继承与开拓[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7(06). [英]罗素. 西方哲学史[M]. 张作成译.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唯理论派 (推崇绝对理智,人类的知识来自于人自身的 理性)
1、笛卡尔(‚天赋观念‛说,即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理性中 天生就具有一部分能力,如数学、逻辑诸范畴及思维的‚我‛、 绝对完满的‚上帝‛等。正是有了这些先天存在的观念,人类 才能够进行科学的认识) 2、斯宾诺莎(进一步强调了‚天赋观念‛的自明性,他认为 真理不但是真理自身的标准,而且也是错误的标准,就如光明 显示它自身并同时显示黑暗一样。) 3、莱布尼茨(‚天赋观念‛并不是一种清晰的、先天的真 理,而只是一种发现真理的潜在能力,这种潜能借助感性经验 得以展开,从而产生知识。)
《讲哲学与教育》课件
哲学鼓励对知识和观念的 质疑与反思,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价值观塑造
哲学探讨人类存在和意义 ,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中的哲学思考
教育目标的哲学思考
教育方法的哲学考量
教育者需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还是满足社会需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对知识获取和 个人发展的哲学思考。
05
未来教育的哲学展望
未来教育的趋势与哲学思考
趋势
个性化教育、终身学习、混合式 学习
哲学思考
如何平衡个性发展与共同价值观 的培养?如何确保教育公平性? 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对教育的影响 ?
未来教育的挑战与哲学思考
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质量问题、教育 信息化
哲学思考
如何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如何提 高教育质量?如何平衡传统教育与现 代教育方式?
《讲哲学与教育》ppt课件
目录
•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 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 • 现代教育中的哲学问题 • 教育改革与哲学思考 • 未来教育的哲学展望
01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01
02
03
哲学提供教育理念
哲学思考引导人们形成对 教育的根本看法,影响教 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 定。
培养批判性思维
03
在教育改革中,需要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尊重学生的个性、 兴趣和权利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精神。倡导个人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取向与哲学思考
01
价值取向二:知识主义与实用主义
02
知识主义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效 果。
引导价值观塑造
哲学探讨人类存在和意义 ,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育中的哲学思考
教育目标的哲学思考
教育方法的哲学考量
教育者需思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 养全面发展的人还是满足社会需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对知识获取和 个人发展的哲学思考。
05
未来教育的哲学展望
未来教育的趋势与哲学思考
趋势
个性化教育、终身学习、混合式 学习
哲学思考
如何平衡个性发展与共同价值观 的培养?如何确保教育公平性? 如何应对技术变革对教育的影响 ?
未来教育的挑战与哲学思考
挑战
教育资源分配、教育质量问题、教育 信息化
哲学思考
如何解决教育资源不均问题?如何提 高教育质量?如何平衡传统教育与现 代教育方式?
《讲哲学与教育》ppt课件
目录
•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 哲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 • 现代教育中的哲学问题 • 教育改革与哲学思考 • 未来教育的哲学展望
01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哲学对教育的影响
01
02
03
哲学提供教育理念
哲学思考引导人们形成对 教育的根本看法,影响教 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设 定。
培养批判性思维
03
在教育改革中,需要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尊重学生的个性、 兴趣和权利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协作精神。倡导个人价 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以实现个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取向与哲学思考
01
价值取向二:知识主义与实用主义
02
知识主义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理论性 ,实用主义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和效 果。
《教育哲学简史》课件
它还关注女性的教育和职业发 展,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和 培训机会,以促进女性的经济 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升。
教育哲学的跨学科研究
01
教育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注重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拓展教育 的视野和深度。
02
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跨 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01
02
03
苏格拉底
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来获 得真理,提倡“自知其无 知”的哲学态度。
柏拉图
提出理念世界的存在,认 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 和智慧,培养“哲学王” 。
亚里士多德
强调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 ,教育应培养人的德性, 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伊拉斯谟
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强调 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提 倡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
01
教育哲学的未来展 望
教育哲学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教育资源
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真实的学习环 境,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学习与远程教育
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
教育哲学的全球化视野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倡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 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教育合作。
全球教育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 ,推动国际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球范围 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哲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与普及
01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化。
教育哲学的跨学科研究
01
教育哲学的跨学科研究注重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以拓展教育 的视野和深度。
02
它涉及到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通过跨 学科的研究方法来探究教育的本质和价值。
01
02
03
苏格拉底
强调通过对话和问答来获 得真理,提倡“自知其无 知”的哲学态度。
柏拉图
提出理念世界的存在,认 为教育的目的是追求真理 和智慧,培养“哲学王” 。
亚里士多德
强调人的本质是追求幸福 ,教育应培养人的德性, 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哲学思想
伊拉斯谟
倡导人文主义教育,强调 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提 倡教育应关注人的全面发 展。
01
教育哲学的未来展 望
教育哲学的数字化发展
数字化教育资源
利用数字技术整合教育资源,提供个性化、互动性强的学习体验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模拟真实的学习环 境,提高学习效果。
在线学习与远程教育
借助互联网平台,打破地域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优质教育资源 共享。
教育哲学的全球化视野
跨文化交流与合作
倡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 交流,促进国际间的教育合作。
全球教育治理
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体系的建设 ,推动国际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
全球教育资源共享
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球范围 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哲学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公平与普及
01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权益,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平等化。
教育哲学(石中英)ppt课件(完整版)
2021年-2022年
005844
2021年-2022年
005845
2021年-2022年
005846
2021年-2022年
005847
2021年-2022年
005848
2021年-2022年
005849
2021年-2022年
005850
2021年-2022年
005851
2021年-2022年
2021年-2022年
005742
2021年-2022年
005743
2021年-2022年
005744
2021年-2022年
005745
2021年-2022年
005746
2021年-2022年
005747
2021年-2022年
005748
2021年-2022年
005749
2021年-2022年
005750
2021年-2022年
005751
2021年-2022年
005752
2021年-2022年
005753
2021年-2022年
005754
2021年-2022年
005755
2021年-2022年
005756
2021年-2022年
005757
2021年-2022年
005758
005852
2021年-2022年
005853
2021年-2022年
005854
2021年-2022年
005855
2021年-2022年
005856
2021年-2022年
005857
2021年-2022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人们对知识的探求实质上是超功利的。 • 人们是在探求的过程中得到某种形式的
精神满足的。
10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人类求知的本性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恐于 无知”。
• “无知”是一种可恶的品行,会引起人们一种 莫名的恐惧。
• “无知”同时意味着:社会和历史经验的缺失; 解释力的丧失;交往能力的丧失。
• 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 成行动目的的经验。
8
二、知识与人生
•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 知识是人们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以及
改造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工具。
9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荀子明确将“求知”作为人区别与动物 的本性之一。
• 杜威和福科等人指出,人有“探究本能” 或“求真意志”。
他们的批判意识就越得不到发展。”
22
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 后现代课程
(一)后现代知识的性质 1、文化性 2、境域性 3、价值性
第三,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也使得人们 丧失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不到 求知本身的乐趣。
12
(二)人生是由知识建构的
1、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知识建构的。 2、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是有知识建构的。 3、人们的社会身份也是有知识所建构的。
13
(三)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智力工具
• 人类必须应用自己理智的力量来完成生 存和发展这两个基本任务。
3
日常生活的理解
• “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 • “知识”是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
播的社会要素。 • 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寡,相当程度
上代表着人们对一些事物了解程度的深 浅或实践能力的大小。 • “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先天遗传 的。
4
词典的定义
➢ 《辞海》中关于知识的定义: ① 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
➢一方面,我们应高度重视知识在人类生 活中的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知识价值的看法要 超越庸俗的功利主义和盲目的乐观主义。
16
三、人生与课程
• 首先,由于人类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课程的目的就要能够给予学习者一种理 智的欢乐。
• 其次,由于人的全部现实生活都是通过 知识得以建构的,课程就必须以人的日 常生活为标准,选择青少年学生作为人 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并满足 学生改变当下人生状况的需要。
独有的。 • 经验主义的“知识”概念: ➢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
各种联系的反映。 ➢ 真正的知识就是对外界事物的忠实反映。 ➢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这些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6
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 概念
• 实用主义的“知识”概念: ➢ “知识”是一种行动的“工具”。(有用即真理) • 21世纪对“知识”概念的看法: ➢ 知识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运动的东西; ➢ 知识不是一种符号化的陈述,而是一系列的标准、
第二章 知识与课程
1
主要问题:
1、知识的概念、知识与人生的关系及其对 课程改革的启发。
2、知识性质与课程的关系,现代知识性 质及其对现代课程的影响,后现代知识 的性质及其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
3、自然、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自然、社 会、人文课程的特征。
2
第一节 知识与人生
一、什么是知识 (一)日常生活的理解 (二)词典的定义 (三)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概念
19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 课程
(一)现代知识的性质
1、客观性(符合性、可检验性、可证实性、一 致性、普遍性)
2、普遍性(普遍的可证实性、普遍的可接纳性) 3、中立性(知识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
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与认识主体的性别、 种族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无关。)
20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对 现代课程的影响
• 掌握知识是提高人类对于自己生存和发 展方式的选择能力的最简捷、最有效的 途径或办法。
• 依赖于知识,我们才能不断追问自己选 择的合理性和价值。
14
(四)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 柄双刃剑
• 原因: 第一,知识的不当使用。 第二,知识为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 第三,知识本身侵害到个体的思想自由。
15
小结:
1、现代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 2、现代课程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知识霸
权 3、现代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控制过程
21
弊端:
➢ 学习就是对教材知识准确、牢固和熟练的掌握。 ➢ “教育因此成为某种储蓄的活动,学生是仓库,
教师就是储蓄者。” ➢ “学生活动被允许的范围至多只是接受、记忆
和重复。” ➢ “学生们越努力地存储委托给他们的‘存款’,
论知识。 ② 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 • “知识”是“被选择了的经验” 。 ➢ 郎特里编著的《英汉双语教育词典》中对于
知识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 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
5
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 概念
• 理性主义的“知识”概念: ➢ “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柏拉图) ➢ 只有思想获得的知识才是清晰可靠的,是人类所
测验、机构和行为方式; ➢ 知识不是一种沉思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社会关键特征:
• 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的经验,任何知识都必须进行合 理性的辩护。
• 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任何 知识都必须进行合法性的辩护。
• 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任何 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的途径获得的。
17
• 再次,由于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 力工具,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课程实 践都不能弱化“知识”目标的达成。
• 第四,由于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 刃剑,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价值也是 相对的,取决于学习者以一种什么样的 态度来对待它。
18
第二节 知识性质与课程
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 (一)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性质 (三)知识的性质影响到教学过程
• “免于无知”确实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一项基 本权力,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11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人类对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不是由于人类 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
第一,狭隘且漫长的专业训练使得人们不 能自由追求新知;
第二,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 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精神满足的。
10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人类求知的本性从另一方面来说也就是“恐于 无知”。
• “无知”是一种可恶的品行,会引起人们一种 莫名的恐惧。
• “无知”同时意味着:社会和历史经验的缺失; 解释力的丧失;交往能力的丧失。
• 第四,知识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行动效率、更好达 成行动目的的经验。
8
二、知识与人生
•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 知识是人们认识自我、社会和自然以及
改造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工具。
9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荀子明确将“求知”作为人区别与动物 的本性之一。
• 杜威和福科等人指出,人有“探究本能” 或“求真意志”。
他们的批判意识就越得不到发展。”
22
三、后现代知识的性质与 后现代课程
(一)后现代知识的性质 1、文化性 2、境域性 3、价值性
第三,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也使得人们 丧失了对于知识本身的热爱,体验不到 求知本身的乐趣。
12
(二)人生是由知识建构的
1、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知识建构的。 2、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是有知识建构的。 3、人们的社会身份也是有知识所建构的。
13
(三)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智力工具
• 人类必须应用自己理智的力量来完成生 存和发展这两个基本任务。
3
日常生活的理解
• “知识”是一种重要的智力资源。 • “知识”是一种可以在公共领域加以传
播的社会要素。 • 一个人掌握“知识”的多寡,相当程度
上代表着人们对一些事物了解程度的深 浅或实践能力的大小。 • “知识”是后天习得的,而非先天遗传 的。
4
词典的定义
➢ 《辞海》中关于知识的定义: ① 人类认识的成果和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
➢一方面,我们应高度重视知识在人类生 活中的价值。
➢另一方面,我们对于知识价值的看法要 超越庸俗的功利主义和盲目的乐观主义。
16
三、人生与课程
• 首先,由于人类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课程的目的就要能够给予学习者一种理 智的欢乐。
• 其次,由于人的全部现实生活都是通过 知识得以建构的,课程就必须以人的日 常生活为标准,选择青少年学生作为人 的存在所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并满足 学生改变当下人生状况的需要。
独有的。 • 经验主义的“知识”概念: ➢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与感觉经验,都是对外部世界
各种联系的反映。 ➢ 真正的知识就是对外界事物的忠实反映。 ➢ 观察和实验是获取这些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
6
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 概念
• 实用主义的“知识”概念: ➢ “知识”是一种行动的“工具”。(有用即真理) • 21世纪对“知识”概念的看法: ➢ 知识不是一种静止的东西,而是一种运动的东西; ➢ 知识不是一种符号化的陈述,而是一系列的标准、
第二章 知识与课程
1
主要问题:
1、知识的概念、知识与人生的关系及其对 课程改革的启发。
2、知识性质与课程的关系,现代知识性 质及其对现代课程的影响,后现代知识 的性质及其对后现代课程的影响。
3、自然、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自然、社 会、人文课程的特征。
2
第一节 知识与人生
一、什么是知识 (一)日常生活的理解 (二)词典的定义 (三)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概念
19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与现代 课程
(一)现代知识的性质
1、客观性(符合性、可检验性、可证实性、一 致性、普遍性)
2、普遍性(普遍的可证实性、普遍的可接纳性) 3、中立性(知识只与认识对象的客观属性和认
识主体的认识能力有关,与认识主体的性别、 种族及所持的意识形态等无关。)
20
(二)现代知识的性质对 现代课程的影响
• 掌握知识是提高人类对于自己生存和发 展方式的选择能力的最简捷、最有效的 途径或办法。
• 依赖于知识,我们才能不断追问自己选 择的合理性和价值。
14
(四)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 柄双刃剑
• 原因: 第一,知识的不当使用。 第二,知识为某些利益集团所控制。 第三,知识本身侵害到个体的思想自由。
15
小结:
1、现代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 2、现代课程具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知识霸
权 3、现代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控制过程
21
弊端:
➢ 学习就是对教材知识准确、牢固和熟练的掌握。 ➢ “教育因此成为某种储蓄的活动,学生是仓库,
教师就是储蓄者。” ➢ “学生活动被允许的范围至多只是接受、记忆
和重复。” ➢ “学生们越努力地存储委托给他们的‘存款’,
论知识。 ② 相知、相识,指熟识的人。 • “知识”是“被选择了的经验” 。 ➢ 郎特里编著的《英汉双语教育词典》中对于
知识的定义:“个人通过生活经验与教育获 得的信息与认识的总体。
5
不同认识论视野中的“知识” 概念
• 理性主义的“知识”概念: ➢ “知识”是人类理性认识的结果。(柏拉图) ➢ 只有思想获得的知识才是清晰可靠的,是人类所
测验、机构和行为方式; ➢ 知识不是一种沉思的结果,而是一系列社会关键特征:
• 第一,知识是一套系统的经验,任何知识都必须进行合 理性的辩护。
• 第二,知识是一种被社会选择或组织化了的经验,任何 知识都必须进行合法性的辩护。
• 第三,知识是一种可以在主体间进行传播的经验,任何 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习的途径获得的。
17
• 再次,由于知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智 力工具,所以,无论什么时候,课程实 践都不能弱化“知识”目标的达成。
• 第四,由于知识对于人类而言是一把双 刃剑,课程知识的学习和发展价值也是 相对的,取决于学习者以一种什么样的 态度来对待它。
18
第二节 知识性质与课程
一、知识性质与课程的一般关系 (一)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内容的选择 (二)知识的性质影响到课程知识的性质 (三)知识的性质影响到教学过程
• “免于无知”确实是人人都应该享有的一项基 本权力,也是人道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
11
(一)人在本性上是乐于求知的
• 人类对知识和学习的厌倦不是由于人类 自身的原因,而是由于自身以外的原因。
第一,狭隘且漫长的专业训练使得人们不 能自由追求新知;
第二,不恰当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泯灭了 人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