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学案2:1.1原子结构模型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学案:1.1.2 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1)
第2课时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目标导航] 1.理解四个量子数(n、l、m、m s)的含义。
2.能用四个量子数(n、l、m、m s)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3.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
一、原子轨道1.电子层(n)2.能级在同一电子层中,电子所具有的能量可能不同,所以同一电子层可分成不同的能级,用s、p、d、f表示。
3.原子轨道(1)概念: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2)n值所对应的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情况:4.自旋运动状态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有2种,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议一议1.每个电子层上的能级数目与电子层序数n有什么关系?是不是每个电子层上都有s、p、d、f能级?[答案]电子层上的能级数目=电子层序数n,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电子层都有s、p、d、f能级。
2.总结每个电子层(n表示)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答案]K层有1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容纳2个电子,所以K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L层有4个轨道,最多容纳8个电子;同理,M层最多容纳18个电子;N层最多容纳32个电子,以此类推,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
3.在同一电子层的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其运动状态相同吗?[答案]不相同,同一能级上运动的电子所处的轨道不一定相同,即使是同一原子轨道,电子的自旋状态有2种,运动状态也不同,故同一原子的各电子的运动状态都不同。
二、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和电子云1.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1)描述对象:原子中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2)表示方法:将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出来。
(3)图形形状:s轨道为球形,具有球对称性;p轨道为哑铃形,并分别相对于x、y、z轴对称,可表示为p x、p y、p z。
(4)意义:表示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
2.电子云(1)概念: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2)方法: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
高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结构与性质教案
教学内容:结构与性质
目标:了解化合物的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一、引入
1.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
1. 讲解化合物的结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2. 探讨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化合物的导电性、熔点,共价化合物的溶解性、熔点,金属化合物的导电性、延展性。
三、案例分析
1. 举例说明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分子结构对其化学性质的影响。
2. 引导学生分析其他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联系。
四、实验操作
1. 设计实验,让学生验证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
五、讨论与交流
1. 学生就实验结果展开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
2. 指导学生归纳结构与性质之间的规律,拓展思维。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学生对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
2. 提议学生自主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案例。
七、反馈与评价
1.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梳理学生的反馈意见。
2. 学生反馈教学内容,提出建议和意见。
注:本教案仅为参考范本,具体内容和操作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2:1.3.1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3)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与电离能的大小顺序并不完全一致, 这是因为:金属活动性表示的是在水溶液中金属单质原子失 去电子的能力,而电离能是指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去电子成 为气态阳离子的能力,二者条件不同,所以排列顺序不完全 一致。
逐渐减小,因此失去最外层电子所需能量逐渐减小。这充分
体现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2)根据图象可知,同周期元素I1(氮)>I1(氧),I1(磷)>I1 (硫),I1值出现反常现象。故可推知第4周期I1(砷)>I1(硒)。 但ⅥA族元素和ⅦA族元素的I1值并未出现反常,所以I1(溴) >I1(硒)。此题应填①③。
典例剖析
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
[例1] 部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如下图所示,试根据元素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 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I1值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 各主族中I1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________变 化规律。
(2)同周期内,随原子序数增大,I1值增大,但个别元 素的I1值出现反常现象。试预测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例3]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是衡量元素金属性强弱的一种尺度,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其金属性越强 B.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其金属性越强 C.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跟金属元素的电离能有关 D.金属单质跟酸反应的难易,除跟该金属元素的电离能 有关外,还与该单质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后在水溶液里形 成水合离子的变化有关 [解析]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大,说明越难失电子,金属性 越弱。 [答案] A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2:1.2.1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一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则
1.能量最低原则 (1)核外电子的排布轨按道能量由低 到 高 ,由 里 到 外 依次排列,使整个原子处于 最低 的能量状态。 (2)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列顺序为 1s,2s,2p,3s, 3p,4s, 3d,4p,5s,4d,5p,6s ,适用于大多数基态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
(2)根据轨道能量高低顺序可知E4s<E3d,对于21Sc来说, 最后3个电子应先排满4s,再排3d,应为 1s22s22p63s23p63d14s2,违反了能量最低原则。
(3)对于22Ti来说,3p共有3个轨道,最多可以排6个电 子,如果排10个电子,则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
[答案] (1)洪特规则 (2)能量最低原则 (3)泡利不相 容原理
(2)洪特通过分析光谱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指出,能量相同 的原子轨道在 全充满 (d10)、半充满 (d5)和 全空 (d0)状态时,
体系能量低,原子较稳定。
归纳总结
(1)泡利原理可叙述成: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 电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或者说,一个原子中不会存在四 个量子数(n、l、m、ms)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泡利不相容原理 (1)每个原子轨道上最多容纳 两个 电子,且一个原子轨 道上的电子自旋方向必须 相反 。
(2)在原子中,每个电子层最多能容纳2n2个电子,每个
能级最多能容纳2(2l+1)个电子。
3.洪特规则 (1)对于基态原子,电子在 能量相同 的轨道上排布时, 应尽可能分占 不同 的轨道并且自旋方向 相同 。
[答案] D
二 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表达方式
[例3] 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以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
高二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元素周期律(二)》精品学案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第3课时元素周期律(二)核心素养发展目标1.能从原子结构角度理解元素的电负性规律,能用电负性解释元素的某些性质。
2.理解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与金属性、非金属性之间的关系。
3.掌握元素周期律,分析“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知识梳理一、电负性1.有关概念与意义(1)键合电子: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中用于形成化学键的电子称为键合电子。
(2)电负性:用来描述不同元素的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
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氟的电负性为4.0和锂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2.递变规律(1)同周期,自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2)同主族,自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减小,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应用(1)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①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非金属的电负性一般大于1.8,而位于非金属三角区边界的“类金属”(如锗、锑等)的电负性则在1.8左右,它们既有金属性,又有非金属性。
②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小,金属元素越活泼;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越大,非金属元素越活泼。
(2)判断元素的化合价①电负性数值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②电负性数值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3)判断化合物的类型如H的电负性为2.1,Cl的电负性为3.0,Cl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3.0-2.1=0.9<1.7,故HCl为共价化合物;如Al的电负性为1.5,Cl的电负性与Al的电负性之差为3.0-1.5=1.5<1.7,因此AlCl3为共价化合物;同理,BeCl2也是共价化合物。
特别提醒电负性之差大于1.7的元素不一定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F的电负性与H的电负性之差为1.9,但HF为共价化合物。
课堂练习1、判断题(1)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吸引力的大小()(2)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3)同一周期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4)第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第ⅦA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5)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ⅦA的观点()答案(1)√(2)√(3)×(4)×(5)√2.按照电负性的递变规律推测: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和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的哪个位置?提示根据电负性的递变规律,在元素周期表中,越往右,电负性越大;越往下,电负性越小,由此可知,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最弱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左下方。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课后习题 分层作业1 原子结构模型
第1章分层作业1 原子结构模型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论以来,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发展,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丰富、完善原子结构理论。
请判断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B.每一类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的个数都是相等的C.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作用的实质是原子核中的质子对核外电子的吸引D.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电子三种基本构成微粒不可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微粒2.[北京石景山高二期末]下列不包含d能级的能层是( )A.LB.MC.ND.O3.[河北邢台二中高二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d、4d、5d能级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相同,它们所具有的能量也相同B.d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C.同一能层内能级之间的能量差较小,而相邻能层之间的能量差较大D.第n电子层共有n个能级,2n2个原子轨道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轨道的电子云形状为圆形的面B.2s的电子云半径比1s电子云半径大,说明2s能级的电子比1s的多C.4f能级中有7个原子轨道D.电子在1s轨道上运动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5.对于钠原子的第三层电子p能级的3p x、3p y、3p z间的差异,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云形状不同B.原子轨道的对称类型不同C.电子(基态)的能量不同D.电子云空间伸展的方向不同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则该元素原子核外有4个能级填有电子B.氢原子的发射光谱可以是电子从1s跃迁到2p产生的C.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同一原子的各能级能量高低为4f>4d>3d>3pD.F e2+与C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因此电子排布式相同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电子层的p能级的轨道数不同B.3d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C.第三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D.第n电子层中含有n个能级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所有s轨道的能量都比p轨道小B.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能量完全相同的电子C.在一个基态多电子的原子中,M层上的电子能量肯定比L层上的电子能量高D.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状态只能有一种9.下列关于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的多少,黑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黑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C.通常用小黑点来表示电子绕核做高速圆周运动D.电子云图是对电子运动轨迹无规律性的描述10.与氯元素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其最外电子层原子轨道数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液溴的保存通常采取的方法是。
高二化学选修物质结构:1.1 .2原子结构
归纳总结
1.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 而且自旋方向相反(用“↓↑”表示) ——泡利原理 2.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时,总 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 同。 ——洪特规则
思考与交流
• 从元素周期表中查出铜的外围电子排布, 它是否符合构造原理。 • 当一个能级上的电子填充达到全充满, 半充满或全空时是一种稳定状态,使得体 系的能量较低。 • --这就是洪特规则的第二条。
锂、氦、汞的发射光谱
明
锂、氦、汞的吸收光谱
暗
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宏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 可以准确地测出它们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及 运行的速度; • 可以描画它们的运动轨迹。
微观物体的运动特征: • 核外电子质量小,运动空间小,运动速率大。 • 无确定的轨道,无法描述其运动轨迹。 • 无法计算电子在某一刻所在的位置,只能指出 其在核外空间某处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课堂练习
用轨道表示式表示出下列原子的核外电 子排布: N、P、Ca、Cr、Cu、Fe
• 1、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 转 变为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 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 • C.碳原子要从外界环境吸收能量 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
A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堂练习
分别用电子排布图、电子排布式表示出 下列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P、Ca、Cr、Cu、Fe
2、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 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C )
A
B
C
D
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 电子云: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图象。 •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 并不是表示原子核外的一个电子,而是表示 电子在此空间出现的机率。 电子云密度大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机会 多,而电子云密度小的地方说明电子出现的 机会少。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2-1 形形色色的分子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教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一课时形形色色的分子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学习目标:1. 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3.能说明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知识回顾]1.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_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
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2.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
3.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
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
4.等电子体是指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其电子总数不一定相同。
[要点梳理]1.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AB2型)(2)四原子分子(AB3型)(3)五原子分子(AB4型)最常见的为正四面体形,如CH4、CCl4等,键角为109°28′。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内容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认为,分子的立体结构是“价层电子对”相互排斥的结果。
价层电子对是指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上的电子对,包括σ键电子对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2)价层电子对数的确定σ键电子对数可由分子式确定。
而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确定方法如下: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b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结构H2O的中心原子上有2对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上的σ键电子对相加等于4,它们相互排斥形成四面体形VSEPR模型。
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因而H2O的立体结构为V形。
知识点一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的键角和空间结构[问题探究]1.四原子分子都为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吗?[答案]不是。
H2O2分子的构型类似于一本打开的书,两个氧原子在两页书的交接处,两个H原子分别在翻开的书的两页上,如图1所示:再如白磷(P4)分子为正四面体形,如图2所示。
2.五原子分子都是正四面体结构吗?[答案]不是,如CH3Cl、CH2Cl2、CHCl3等,虽为四面体结构,但由于碳原子所连的四个原子不相同,四个原子电子云的排斥力不同,使四个键的键角不全相等,所以并不是正四面体结构。
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一、引言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不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分子的层面出发,讨论人教版高二化学教材中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知识点。
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1. 分子和离子的结构与性质化学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有分子和离子两类。
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而离子则是通过电荷吸引而形成的。
2. 共价键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共价键物质是指由共用电子对连接的原子所构成的物质,如水、氨等。
这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受到中心原子电子对的排列方式和配位数的影响。
3. 离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离子晶体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如氯化钠、碳酸钙等。
它们的结构与性质主要受到离子的电荷和尺寸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
4. 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金属晶体是由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共同组成的晶体,如铁、铜等。
金属晶体的结构与性质受到金属离子的排列方式和自由电子对热导、电导等性质的贡献。
5. 分子间力的结构与性质除了共价键和离子键外,物质中还存在分子间力,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这些力对物质的相态、溶解性、沸点等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三、化学平衡中的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一定比例的动态平衡态。
在平衡态下,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扮演着重要角色。
1. Le Chatelier原理的结构与性质解释Le Chatelier原理指出,当系统平衡受到扰动时,系统会通过向相反方向移动以抵消这种扰动。
这种移动涉及到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变化,进而影响平衡位置的改变。
2. 平衡常数与物质结构的关系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平衡位置的参数,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的结构与性质密切相关。
相同的反应式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平衡常数的值可能会有所不同。
四、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在化学实验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观察来研究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1. 分子模型实验通过使用分子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各类物质中原子和键的结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与性质之间的关联。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原子结构(也可称为原子模型)是指原子的组成以及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高中化学原子结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5.使学生认识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1.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教师举起两张外表一样的生日贺卡][师]同学们,我这儿有两张生日贺卡,现在我把它们打开,请大家说出它们最明显的不同点在哪里?[教师打开贺卡][生]一个会响,一个不会响.[师]如果你想要知道这张音乐贺卡为什么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你首先想要做的是什么?[生]拆开看看![师]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它的结构.我们知道,一种物质之所以区别于另一种物质,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而它们的性质又决定于它们各自的结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掌握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然而,自然界的物质太多太多,如果我们不假思索地去一个一个地进行认识的话,既耗时间又费精力,这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需要我们在研究物质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规律,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实践.本章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师]研究物质的结构首先要解剖物质.我们知道,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那么,是不是任何两个或多个原子的接触都能生成新物质呢?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如H2与F2在冷暗处就能反应,而H2和I2在常温下却不反应;Na与O2常温下迅速反应生成Na2O,而真金却不怕火炼;再如稀有气体等等……][师]为什么常温下氢原子与氟原子“一拍即合”,而氢原子与氖原子却“老死不相往来”呢?要知其究竟,必须揭开原子内部的秘密,即认识原子的结构.[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师]关于原子结构,我们在初中就已熟悉.请大家说出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些?它们怎样构成原子的?[生]构成原子的粒子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其中,质子和中子构成了原子的原子核,居于原子中心,电子在核外做高速运动.[师]很好,下面我们用如下形式把它表示出来.[板书]一、原子结构[师]下面,我们通过下表来认识一下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投影展示表5-1]表5-1 构成原子的粒子及其性质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质子中子电性和电量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不显电性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① 1/1836(电子与质子质量之比) 1.007 1.008 注①是指对12C原子质量的1/12(1.661×10-27 kg)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师]通过上表我们知道,构成原子的粒子中,中子不显电性,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我这儿有一把铁锁,(举起铁锁)接触它是否会有触电的感觉?[生]不会.[问题探究]金属均由原子构成,而原子中又含有带电粒子,那它为什么不显电性呢?[生]可能是正负电荷互相抵消的缘故吧![师]对,因为原子内部,质子所带正电荷和电子所带负电荷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从原子的结构我们可知,原子核带正电,它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决定于核内质子数,我们用Z来表示核电荷数,便有如下关系:[板书]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下面,我们再来深入了解一下原子核与原子的关系.[问]谁能形象地比喻一下原子核和原子的体积的相对大小?[生]甲回答:如果把原子比作一座十层大楼,原子核就像放置在这所大楼中央的一个樱桃.乙回答:如果假设原子是一座庞大的体育场,而原子核只相当于体育场中央的一只蚂蚁.[师]回答得很好,甲比喻说明对初中的知识掌握很牢固;乙比喻说明大家对新课的预习很到位.确切地讲,原子核的体积只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原子核虽小,但并不简单,它是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的,几乎集中了原子的所有质量,且其密度很大.[投影展示有关原子核密度的资料]原子核密度很大,假如在1cm3的容器里装满原子核,则它的质量就相当于1.2×108t,形象地可以比喻为需要3000辆载重4 t的卡车来运载.[师]其实,从表5-1中所示电子、质子、中子的相对质量也可得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的结论.从表中可看出,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均近似等于1,而电子的质量只有质子质量的1/1836,如果忽略电子的质量,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值加起来,所得数值便近似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我们把其称为质量数,用符号A表示.中子数规定用符号N表示.则得出以下关系:[板书]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师]这样,只要知道上述三个数值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算出另一个数值来.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比如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问题探究]“ O”与“O”所表示的意义是否相同?[生] O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而O除表示一个氧原子外,还可表示氧元素.[师]为了熟记X所表示意义及A、Z、N之间的关系,请同学填写下表:[投影练习]粒子符号质子数(Z) 中子数(N) 质量数(A) 用 X表示为①O 8 ? 18 ?②Al ? 14 27 ? ③Ar 18 22 ? ? ④Cl ? ? ? Cl ⑤H ? ? ? H [答案]①10 O ②13 Al ③40 Ar ④1718 35 ⑤10 1 [师]由以上计算我们可得出,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如下:[板书] 原子 X[问题探究]是不是任何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生]不是,如上述练习中 H原子,核内无中子,仅有一个质子.[问题探究]假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到或失去电子,它还会显电中性吗?[生]不会,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后,成为带电的原子——离子,不显电中性;形成的带正电荷的粒子叫阳离子,带负电荷的粒子叫阴离子.[问题探究]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的电子数相等,失去几个电子,阳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正电荷,得到几个电子,阴离子就带几个单位的负电荷.[师]回答得很好.即:[讲解并板书]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师]这样,我们就可根据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来判断出一些粒子是阳离子还是阴离子.请大家口答下列问题:[投影]1.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________离子,带________电荷.2.当质子数(核电荷数)________核外电子数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带________电荷.[答案]1.阳正 2.< 负[师]根据以上结论,请大家做如下练习.[投影练习]填写表中空白.粒子符号质子数电子数①S2- ? ? ②Xn+ x ? ③Ym- ? y ④NH ? ?⑤OH- ? ?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指正错误][答案]①1618 ②x-n ③y-m ④1110 ⑤910[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讲了原子结构及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及其性质,它是几代科学家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得出来的结论.[作业]1.用 X符号的形式表示出10种原子.2.课本第94页,二、1、2.●参考练习1.某粒子用 R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含质子数=A-nB.所含中子数=A-ZC.所含电子数=Z+nD.所带电荷数=n2.某元素Mn+核外有a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该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 )A.A-a+nB.A-a-nC.A+a-nD.A+a+n参考答案:1.BC(D选项所带电荷数应标明正负)2.B●板书设计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一、原子结构原子 X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离子所带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教学说明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知识的.由于本节教学内容无演示实验,理论性较强,学生对此处的内容容易产生枯燥感.为此,采用了旧中引新、设问激疑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引导,并结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来,最后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巩固.另外,本节教材的第一部分内容,用原子结构或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相互关系做标题更为合适.此处,采取了前者.第二课时[引言]从上一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原子核相对于原子很小,即在原子内部,原子核外,有一个偌大的空间供电子运动,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与宏观物体是否相同?我们又怎样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二课时)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师]请大家观察以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并注意它们的运行轨迹是否确定.[电脑演示以下运动]1.物质的自由落体运动;2.火车的运动;3.炮弹的抛物线运动;4.天体的运行;5.氢原子的一个电子在核外闪烁运动.[讨论]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跟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有什么不同?[生]1.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固定的方向,电子没有.2.宏观物体的运动有确定的路线,电子没有.[讲述]正如大家所述,宏观物体的运动,如天体的运行、导弹的发射、车辆的行驶等,它们都有确定的轨道,我们可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准确地测出它们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可以描画出它们的运动轨迹.当电子在原子核外很小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时,其运动规律跟普通物体不同.它们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我们不能准确地测定电子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和运动速度,也不能描画出它的运动轨迹.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呢?让我们先来研究氢原子核外唯一的一个电子的运动特点.[电脑显示]氢原子核外一个电子的运动示意图(由慢到快)[师]我们看到,当电子的运动速度加快时,在原子核周围有一团云雾,我们形象地称它为“电子云”——电子形成的云雾之意.[问]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它怎么能形成一团云雾呢?[启发]这是由于电子在核外的运动速度太快(2.2×106 m·s-1),使我们眼花缭乱的结果.[问]大家有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类似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生]1.快速进退录像带时,与此情景有点相似.2.武打影片里,形容剑舞得快时,舞剑人的周围常是一团剑影.3.科幻动画片里,飞牒的运行及争斗场面.4.风车快速旋转时的现象.。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的结构教案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电子;2. 掌握原子的结构模型,包括量子力学模型和玻尔模型;3. 理解原子的各种性质,如原子序数、原子量等。
二、教学重点:1. 原子的基本结构;2. 原子的结构模型;3. 原子的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结构- 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三种基本粒子组成;- 质子位于原子核中,带正电荷,质量为1;- 中子位于原子核中,不带电,质量为1;- 电子位于原子核外层轨道上,带负电荷,质量极小,约为质子、中子的1/1836。
2. 原子的结构模型- 玻尔模型:原子核由质子、中子组成,电子围绕核外层轨道运动,各层轨道能量不同,电子在吸收或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 量子力学模型:根据波动粒子二象性,用波函数描述电子在原子中的可能分布情况,电子的位置不确定,只有一定的概率存在于某个区域。
3. 原子的性质- 原子序数: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也是元素的序数,不同元素的原子序数不同;- 原子量:元素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在化学计算中起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通过图示、实验等形式展示原子的结构;2. 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模型;3. 提问、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加深理解。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原子的基本结构、结构模型和性质,为后续学习化学提供基础知识。
六、作业布置:1. 阅读相关教材,复习本节课内容;2. 完成相关习题,巩固知识点;3. 独立思考,总结学习体会。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优质学案1:2.3.2配位键
第2课时配位键学习目标 1.掌握配位键的形成条件、表示方法,并知道配位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2.知道一些常见的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知识梳理一、配位键1.概念单方提供____________,另一方提供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化学键。
2.形成条件形成配位键的一方(如A)是能够提供____________的原子,另一方(如B)是具有能够接受____________的空轨道的原子。
3.表示方法若A提供孤对电子,B提供空轨道,则配位键表示为________。
如[Ag(NH3)2]OH中的配位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Cu(NH3)4]SO4中的配位键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4.配位键与共价键的相似之处与区别相似之处:都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区别:配位键的共用电子对是由____________,不是由________________的。
二、配合物由____________的原子或离子,与含有____________的分子或离子通过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
随堂训练1.下列不属于配合物的是()A.[Cu(NH3)4]SO4·H2OB.[Ag(NH3)2]OHC.KAl(SO4)2·12H2OD.Na[Al(OH)4]2.在[Cu(NH3)4]2+离子中NH3与中心离子Cu2+结合的化学键是()A.离子键B.非极性键C.极性键D.配位键3.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再加入氨水,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先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氨水后沉淀消失B.生成的沉淀为AgCl,它不溶于水,但溶于氨水,重新电离成Ag+和Cl-C.生成的沉淀是AgCl,加入氨水后生成了可溶性的配合物[Ag(NH3)2]ClD.若向AgNO3溶液中直接滴加氨水,产生的现象也是先出现白色沉淀后又消失4.已知Zn2+的4s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形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5.气态氯化铝(Al2Cl6)是具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间成键关系如下图所示。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
原子结构高中化学教案教案标题:原子结构教学内容:1. 原子的发现历程2. 原子结构的组成3. 原子核的组成4.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5. 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目标:1. 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2. 掌握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理解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4. 熟练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教学重点:1. 原子结构的组成2. 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3.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1. 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2. 原子质量数和电荷数的计算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实验器材、教学素材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课本等学习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和性质。
二、讲解原子结构的组成(10分钟)1. 介绍原子核的组成和性质2. 讲解质子、中子、电子的概念3. 探讨原子中电子的排布规律三、实验操作(15分钟)让学生进行原子结构实验,观察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10分钟)1. 讲解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的定义2. 讲解如何计算原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五、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练习,检测他们对原子结构的掌握程度。
六、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整节课的设计和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互动。
同时,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和性质第二章 第二节 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导学案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第1课时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一、形形色色的分子1.三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有直线形和V形两种,如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O2O==C==O180°直线形H2O105°V形2.四原子分子大多数采取平面三角形和三角锥形两种立体构型,如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2O约120°平面三角形NH3107°三角锥形3.五原子分子的可能立体构型更多,最常见的是正四面体形,如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键角立体构型立体构型名称CH4109°28′正四面体形CCl4109°28′正四面体形特别提醒(1)四原子分子不一定都是平面三角形或三角锥形。
如白磷(P4)分子,四个磷原子位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键角为60°,且该正四面体的构型和键角与CH4的正四面体构型和键角均不同。
(2)常见的AB4型分子或离子:CX4(X为卤素原子或氢原子)、SiCl4、SiH4、NH+4。
AB4型分子(如CH4)中的1~3个B原子被其他原子取代后仍为四面体形,但不是正四面体形结构。
(3)记住一些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及键角,则可推测组成相似的其他分子的立体构型。
如CO2与CS2、H2O与H2S、NH3与PH3、CH4与CCl4等。
例1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正确的是() A.CO2的立体结构模型:B.H2O的立体结构模型:C.NH3的立体结构模型:D.CH4的立体结构模型:【考点】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题点】微粒立体构型的判断答案D解析CO2的立体构型为直线形,A不正确;H2O的立体构型为V形,B不正确;NH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C不正确;CH4的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形,D正确。
例2(2018·江苏盐城月考)(1)硫化氢(H2S)分子中,两个H—S键的夹角接近90°,说明H2S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2)二硫化碳(CS2)分子中,两个C==S键的夹角是180°,说明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3:1.1.2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
[例4] [双选题]下列关于电子云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子云表示电子的运动轨迹 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处于1s轨道上的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分别呈球形 对称,而且电子在原子核附近出现的概率大,离核 越远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小 D.处在2pz轨道的电子主要在xOy平面的上、下方出现
[解析] 电子云示意图中的小黑点是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 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并不具体指电子。如A项中电子的运 动轨迹无法确定,错把电子云作为电子的运动轨迹;B项中 将电子式与电子云混淆或抽象思维欠缺,错把小黑点认为 是电子。 [答案] CD
(4)s能级的电子云图呈球形对称,而且离核越近,单位体 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云越密集;p能级的原子轨道 的电子云呈哑铃形,在空间的分布分别沿x、y、z方向。
典例剖析
一 电子运动状态与四个量子数
[例1] 下列有关n、l、m、ms四个量子数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一般而言,n越大,电子离核平均距离越远,能量越
(3)磁量子数m: 在外磁场作用下,对 能量 相同的一个能级l而言,电子 的运动状态共有 (2l+1) 个。在外磁场中,原来光谱中一条 谱线会分裂为 多 条谱线。 (4)自旋磁量子数ms: 处于同一原子轨道上的电子自旋运动状态只有两种,分 别用符号“ ↑ 和”“ ↓ ”标记。
归纳总结
(1)每个原子轨道须由三个只能取整数的量子数n、l、m 共同描述。电子除做轨道运动外,还做自旋运动,其自旋的 状态由自旋磁量子数描述,因此要完整地描述一个核外电子 运动状态需要四个量子数n、l、m、ms。
(4)s能级中有1个原子轨道,p能级中有3个能量相同的 原子轨道,d能级中有5个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第n层的s轨 道记作ns,第n层的3个p轨道分别记作npx、npy、npz。
高中化学原子组成结构教案
高中化学原子组成结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原子的组成结构,掌握原子的基本组成以及电子、质子、中子的特点。
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原子的结构模型,并能进行简单的原子结构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原子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模型。
2. 难点:电子云的概念及其在原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内容:1. 原子的基本组成:电子、质子、中子。
2. 原子的结构模型:核式结构模型、量子力学模型。
3. 电子云的概念及其在原子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兴趣。
2. 讲解原子的基本组成:电子、质子、中子,以及它们在原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展示不同的原子结构模型,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原子结构理论。
4. 讲解电子云的概念和在原子中的作用。
5. 通过实验或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原子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留下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课件:展示不同元素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相关知识点。
2. 实验器材和材料:用于进行原子结构实验或模拟实验。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以及相关练习题,评价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可以结合作业和考试,检查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针对学生对原子组成结构概念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2. 及时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为下一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高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二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物质的知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物质的结构对其性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一、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物质的结构首先涉及到原子和分子的组成。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在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分别带有正电荷和中性电荷;而电子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带有负电荷。
原子中质子和电子的数量相等,使整个原子处于电中性状态。
由两个或更多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称为分子。
分子是物质的最小单位,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分子的结构由原子的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
例如,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呈现出H2O的分子式。
二、物质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不同原子组成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以下是一些例子:1. 金属性物质:金属性物质通常由金属元素组成。
金属的结构特点是以正离子组成的离子晶体结构。
金属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金属的导电、热导和延展性特征。
2. 非金属物质:非金属物质主要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如氧气、氮气等。
非金属的结构通常以共价键联结原子,使得其物理性质较金属性物质为差。
非金属物质通常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因而在与金属物质反应时容易得到电子,形成离子。
3. 酸和碱:酸和碱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酸的分子中通常含有氢离子(H+),而碱的分子中含有羟基离子(OH-)。
酸和碱的性质是由于它们的离子形成能力和反应性所决定的。
4. 次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一些物质由多个原子组成,如O2、N2等。
这些物质称为次原子分子。
与之相反,由三个或更多原子组成的物质称为多原子分子。
这些分子的结构也将直接影响它们的性质。
三、化学键和物质特性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力,用于将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或晶体。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高考评价必备知识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及转化关系,有机反应的类型。
3.有机合成的方法、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等。
关键能力1.理解与辨析: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结构辨析有机化合物类别,从官能团角度分析和推测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归纳与论证: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官能团变化,归纳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机理。
学科素养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从宏观上辨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结合化学键和官能团从微观上认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根据信息进行有机合成路线的分析或设计,并建立分析有机推断及路线设计的思维模型。
核心价值通过有机合成在材料发展和医药研发中的作用,感受化学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大贡献。
考点一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高考引领]1.(2021·河北高考)苯并降冰片烯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结构简式如图。
关于该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苯的同系物B.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C.一氯代物有6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分子中含有4个碳碳双键解析:B苯并降冰片烯与苯在组成上相差的不是若干个CH2,结构上也不相似,故二者不互为同系物,A错误;由题给苯并降冰片烯的结构简式可知,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与苯环相连的2个碳原子共平面,则该分子中最多8个碳原子共平面,B正确;苯并降冰片烯的结构对称,其分子中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5种,C错误;苯环中含有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特殊的键,故1个苯并降冰片烯分子中含有1个碳碳双键,D错误。
2.(2021·全国乙卷)一种活性物质的结构简式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既是乙醇的同系物也是乙酸的同系物C.与HO—COOH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得44 g CO2解析:C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碳碳双键、羧基、羟基,与乙醇和乙酸的结构都不相似,既不是乙醇的同系物,也不是乙酸的同系物,B错误;该有机物分子与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故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正确;1 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1 mol 羧基,与碳酸钠反应产生mol CO2,即22 g CO2,D错误。
氢原子结构模型(分层作业)(原卷版)
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1.1 氢原子结构模型分层作业★基础过关练★1.在M能层中,能级数目为A.1B.3C.9D.182.符号“2p”没有给出的信息是A.能级B.电子层C.电子云形状D.电子云在空间的伸展方向3.下列关于能层和能级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能层中的能级数都等于该能层序数B.原子核外每个能层容纳的电子数都是n2(n表示能层序数)C.d能级最多能容纳10个电子D.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4.下列各电子层中不包含d能级的是A.N电子层B.M电子层C.L电子层D.O电子层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的原子轨道,其形状可以相似B.p轨道呈哑铃形,因此p轨道上的电子运动轨迹呈哑铃形C.2p能级有2个p轨道D.氢原子的电子运动轨迹呈球形6.下列原子轨道中能量最高的是A.4d B.2s C.4p D.5s7.如图是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个p能级都有3个原子轨道B.s能级和p能级的原子轨道形状相同C.钠原子的电子在11个原子轨道上高速运动D.s能级的原子轨道半径与能层序数无关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先排满K层再排L层、先排满M层再排N层B.从空间角度看,2s轨道比1s轨道大,其空间包含了1s轨道C.2p、3p、4p的轨道形状均为哑铃形D.各能层含有的原子轨道数为2n(n为能层序数)9.以下各项中,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的是A.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B.氢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C.在有外加磁场时氢原子光谱有多条谱线D.在高分辨钠原子光谱中的靠得很近的两条黄色谱线10.以下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错误的是()A.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运动的B.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p轨道电子的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的能量C.原子核外不可能有两个电子的运动状态是相同的D.能层序数越大,s电子云的半径越大1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的()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12.激发态原子和基态原子可以通过电子跃迁的方式相互转换,跃迁过程中可得到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K的焰色试验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约为700 nmB.以上实验装置测得的是氢元素的吸收光谱C.电子仅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才会产生原子光谱D.原子光谱可以用于定性鉴定元素13.图A和图B分别是1s电子的概率密度分布图和电子云轮廓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学习目标1.了解氢原子光谱的特点及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跃迁与光谱的联系。
3.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含义。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1.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史道尔顿―→实心球原子模型汤姆逊―→“葡萄干布丁”模型卢瑟福―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现代―2.光谱(1)连续光谱:由各种波长的光组成,且相近的波长差别极小而不能分辨。
如阳光形成的光谱即为连续光谱。
(2)线状光谱:由具有特定波长、彼此分立的谱线组成。
如氢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3.玻尔原子模型的基本观点(2)贡献①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实验事实。
②阐明了原子光谱源自核外电子在能量不同的轨道之间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轨道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思考交流1.电子跃迁时只吸收能量吗?知识点二量子力学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原子轨道(1)电子层:在多电子原子中,根据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远近、能量的高低分为多个电子层;用n表示,n的取值为正整数1,2,3,4,5,6,……,对应符号K,L,M,N,O,P等。
(2)能级:当n相同时,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因此,对同一个电子层,还可分为若干个能级。
如n=2时,有1个s能级和1个p能级。
(3)原子轨道:用来描述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4)n值所对应的能级和原子轨道的情况。
思考交流2.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运动区域与其能量的高低之间有何关系?2.原子轨道的图形描述3.电子云(1)定义:描述电子在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电子云图。
(2)含义: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密的地方,表示在那里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大;点疏的地方,表示在那里电子在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小。
探究学习探究一 基态、激发态与原子光谱 【问题导思】①原子光谱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提示】 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形成原子光谱。
②霓虹灯的发光原理与氢原子光谱相同吗?【提示】 基本相同,都是气体在高电压激发下发生电子跃迁产生的。
1.基态原子与激发态原子2.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跃迁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可以用光谱仪摄取各种元素的电子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总称原子光谱。
3.光谱分析: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
4.玻尔原子结构模型(1)基本观点:①电子在确定的轨道上运动 ②轨道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电子跃迁产生能量变化(2)意义:①成功解释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②说明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3)不足:无法解释复杂光谱问题【例1】可见光光子的能量在1.61~3.10 eV 范围内。
若氢原子从高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n 的低能级的谱线中有可见光,根据氢原子能级图可判断n 为( )A .1B .2C .3D .4变式训练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这表明( ) A .在原子中只有某些电子能够跃迁产生光谱B .原子中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即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C .原子发射的光是单色光D .白光可以由多种单色光组成 探究二 电子层、能级和原子轨道【问题导思】①电子层序数和其对应的能级数有何关系?【提示】 能级数=电子层序数②某一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多少?【提示】 2n 2(n 为电子层数)1.电子层:用符号K 、L 、M 、N 、O 、P 、Q ……表示。
2.能级:用s 、p 、d 、f ……表示,各能级可容纳最多电子数依次为1、3、5、7……的二倍。
3.原子轨道原子轨道形状⎩⎪⎨⎪⎧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哑铃形原子轨道数目⎩⎪⎨⎪⎧n s :1个n p :3个n d :5个n f :7个……能量关系⎩⎪⎨⎪⎧①相同电子层上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 s<n p<n d<n f 。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 ……③电子层和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的 能量相等,如2p x、2p y、2p z轨道 的能量相等。
4.三者之间的联系【例2】某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A .14B .15C .16D .17 变式训练2.(2013·新课标Ⅰ高考节选)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Si 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________,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_________,电子数为__________。
(2)硅主要以硅酸盐、________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探究三 电子云【问题导思】①s 轨道的电子云图与p 轨道的电子云图有何区别?【提示】 s 电子云图为球形,p 电子云图为哑铃形。
②电子云中小点的疏密程度有何意义?【提示】 点疏密的程度表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1.电子云图中的点不代表一个电子,也不表示电子在此出现过一次。
2.点疏密的程度表示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小,点密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大。
3.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概率越大,电子云越密集。
如2s电子云比1s电子云更扩散。
4.s能级的电子云为球形,只有一种空间伸展方向。
p能级的电子云为哑铃形有三种空间伸展方向。
【例3】下列有关电子云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B.电子云直观地表示了核外电子的数目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D.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变式训练3.下列有关氢原子电子云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点密度大,电子数目大B.小点密度大,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大C.电子云图是对电子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D.可以预言电子在某一时刻出现在何处随堂训练1.自从1803年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就不断深入、发展,并通过实验事实不断地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型将原子看作实心球,故不能解释任何问题B.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中的正负粒子是可以稳定共存的C.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指出了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D.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引入了量子化的概念,能够成功解释所有的原子光谱2.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3s B.3p C.3d D.3f3.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4.下列元素的原子中,原子轨道能量与能级无关的是()A.Na B.C C.H D.Ne5.下列有关电子云和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的电子像云雾一样笼罩在原子核周围,故称电子云B. s轨道呈球形,处在该轨道上的电子只能在球壳内运动C. p轨道呈纺锤形,在空间有两个伸展方向D. 与s电子原子轨道相同,p电子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随电子层的增大而增大6.比较下列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填“>”“<”或“=”)。
(1)2s________5s;(2)2s________2p;(3)2p x________2p y;(4)4f________6f。
——★参考答案★——思考交流1.[答案]不是。
电子从低能量轨道跃迁到高能量轨道时吸收能量,从高能量轨道跃迁到低能量轨道时释放能量。
2.[答案]多电子原子中,通常能量较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而能量较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
【例1】[解析]原子吸收光子或放出光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须满足hν=|E j-E i|,根据氢原子能级关系图,只有氢原子以n=3态跃迁到n=2态放出的能量为1.89 eV,在可见光光子的能量范围之内。
[答案]B【例2】[解析]原子核外共有三个电子层,最内层只有1s能级,可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有2s、2p两个能级,可容纳1×2+3×2=8个电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所以该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又因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故选A项。
[答案]A【例3】[解析]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点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点密集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大;点稀疏的地方,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小,这就是电子云。
1s电子云界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几率)不为零,只是出现的概率很小。
[答案]A变式训练1.[解析]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也就是由具有特定频率的光形成的谱线,原子光谱之所以产生这种特定的谱线,是由于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跃迁的始态和终态的能级差也是量子化的。
[答案]B2.[解析](1)硅是14号元素,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2,对应能层分别为K、L、M,其中能量最高的为M能层,该能层有s、p、d能级,s能级有1个原子轨道,p能级有3个原子轨道,d能级有5个原子轨道,共有9个原子轨道。
硅原子的M能层有4个电子。
(2)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无单质存在,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答案](1)M94(2)二氧化硅3.[解析]电子云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概率大小的形象描述,密度越大说明电子在此出现的概率大,并非电子数目大,A、C、D错,B正确。
[答案]B随堂训练1.[解析]道尔顿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质量守恒定律等规律,故A选项是错误的。
汤姆逊“葡萄干布丁”原子结构模型提出了正负电荷的共存问题,但同时认为在这样微小的距离上有着极大的作用力,存在着电子会被拉进去并会碰撞在带正电的核心上这样的问题,故B选项是错误的。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散射实验的结果能够分析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的质量关系、电性关系及占有体积的关系,故C选项是正确的。
玻尔电子分层排布原子结构模型只引入了一个量子化的概念,只能够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不能解释比较复杂的原子光谱,故D选项是错误的。
[答案]C2.[解析]n=3时,有3个能级,3s、3p、3d,没有3f能级。
[答案]D3.[解析]氖原子中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上,所发出的光的波长恰好位于可见光区域中的红色波段。
[答案]A4.[解析]对于氢原子来说,它只有1个电子,轨道能量只与n有关;而多电子原子,其轨道能量不仅与n有关,还与能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