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合集下载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最新交通工程习题

最新交通工程习题

交通工程习题1交通工程设施定义:根据交通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为使道路通行能力最大、经济效益最高、交通事故最少、公害程度最低而设置的系统、设施和给人或车配备的装备。

2作用:①提高行车安全性2: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利用率③保证车辆连续运行④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3组成:①交通安全设施②交通管理设施③监控系统④收费系统⑤通信系统⑥照明系统⑦服务设施8交通环境保护4护栏定义:是防止车辆驶出路外,或闯入对向车道,而沿道路边缘或在分隔带上设置的一种安全防护设施。

5按设置的位置分类:①路侧护栏②分隔带护栏又叫中央分隔带护栏®人行道护栏④「桥梁护栏6按力学强度分类:①柔性护栏②半刚性护栏③刚性护栏7功能:①,防止车辆驶出路外2使车辆在碰撞护栏之后,很快回复原来的方③缓冲功能,减少对乘客的伤害④诱导驾驶员视线防止车辆与构造物碰撞⑥限制行人横穿8波形梁与立柱之间加防阻块后,有很多好处:①,防阻块在碰撞后变形,吸收能量,减少乘员伤亡。

②使波形梁从立柱上悬置出来,避免汽车前轮在立柱处绊阻。

仅供学习与交漩.如冇侵权请联系网站別除谢谢6③使碰撞力分配到更多跨结构上,使护栏受力更加均匀,碰撞轨迹比较圆滑,有利于车辆的导向和增加护栏的整体强度。

④有路缘石路段设置防阻块护栏时,可使波形梁与缘石面的距离减少,减轻甚至消除由于失控车辆碰到缘石后跳起产生对护栏的不利影响。

9混凝土护栏采用两种纵向连接方法:①纵向企口连接法。

②纵向传力钢筋连接。

10防眩设施定义:防眩设施是指防止对向车辆前照灯眩目的构造物,它包括防眩板、防眩网等,设置于中央分隔带上。

11隔离设施定义:是为了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进行隔离封闭的人工构造物的统称。

12隔离设施分类:①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金属网、刺铁丝和常青绿篱几大类②按埋设条件可分为设置于土中和混凝土中两类。

13视线诱导标定义:一种沿车道两侧设置,用以指示道路方向、车行道边界及危险路段位置等的设施的总称。

14标志定义:是用图形符号、文字向驾驶人员及行人传递法定信息,用以管制、警告及引导交通的安全设施,它在现代道路交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解析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 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 ⑵ 5min 高峰流率:h Q /27845602325辆=⨯= ⑶ 15min 高峰流率:h Q /26841560)220219232(15辆=⨯++= ⑷ 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929.04671249315=⨯=PHF习题2-2 解:已知:%26.131326.0082.03086.17082.086.1730,/h 1500C ,/d 50000AADT 3.13.11==-⨯=-====--x K x 辆辆 设计小时交通量:h K AADT DHV /66301326.050000100辆=⨯=⨯= 车道数:42.4150066301===C DHV n该道路需修6车道。

注:此题5.0=D K 。

如果6.0=D K ,3.5=n 。

习题2-3 解: 1000606100=⨯=Q 辆/h 车头时距:6.31000/3600/3600===Q h t s/辆 车头间距:206.36.3206.3=⨯==t s h V h m/辆 车流密度:5020/1000/1000===s h K 辆/km 第一辆车通过时间:2.12024===V S t h 习题2-4 解:st n t i i5)3.56.47.44.53.59.42.51.58.47.40.52.50.59.41.58.4(1611161=+++++++++++++++==∑=h km s m t nsV ni iS /72/2080100161==⨯==∑=h km V n V i it /16.726.1154161)9.673.786.767.669.675.732.696.700.756.760.722.690.725.736.700.75(1611161=⨯=+++++++++++++++==∑=习题3-1解:已知:t 东=2.0 min , t 西=2.0 min ,X 东=29.0 辆, Y 东=1.5 辆 X 西=28.6 辆, Y 西=1.0 辆 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hkm t lv q Y t t ht t Y X q /67.66608.12min 8.1525.75.10.2/5.451min /525.7225.16.28=⨯===-=-===++=++=东东东东东东东西东西东辆辆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hkm t l v q Y t t ht t Y X q /27.6460867.12min867.15.70.10.2/450min /5.7220.10.29=⨯===-=-===++=++=西西西西西西西东西东西辆辆 习题3-3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辆的速度超越的车以辆的速度超越的车其中以辆被测试车超越的车超越观测车(空间平均车速)辆133.0/60133.0/80174.0/100173.07.0-/3.78064.05064.0224017705/224070570517303=======-=====-=-==++=++=x h km x h km x h km x x h km t l v hq Y t t h t t Y X q c c c c c c ca c a c 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 = 28 + 25 + 38 + 33 = 124 辆 总延误 = 124×15 = 1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停车辆数= 1860/113 = 16.46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 = 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 1860/(113+119)= 8.02 s停车的百分数 = 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 113/232 = 48.7% 取置信度90%,则K 2 = 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07.11232487.070.2)487.01(=⨯⨯-取置信度95%,则K 2 = 3.84,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 =%2.13232487.084.3)487.01(=⨯⨯-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h km V f /82=;阻塞密度km K j /105辆=;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交通工程课后题目

交通工程课后题目

交通工程课后题目第一章绪论1.交通工程学产生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交通工程学的研究以及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2.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一些国家在各个时期强调不同的方面?3.交通工程学主要研究哪几个方面?它与汽车工程学、道路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有何不同?4.从我国目前的交通现状和国外交通工程的发展进程来看,你认为我国交通的发展方向应如何?当前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第二章交通特性分析1.为什么要研究交通特性?一般包括哪些特性?这些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驾驶员在交通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及职责是什么?驾驶员的交通行为及心理特性如何?3.确定合理路网密度的原则是什么?4.路网布局有哪几种典型的形式,其特点如何?适用原则是什么?5.交通量的定义是什么?如何表达?有何用途?6.什么叫高峰小时系数?如何计算确定?有何用途?7.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8.什么叫设计小时系数?如何确定?有什么意义及用途?9.交叉口延误有哪些?如何调查?10.何谓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有何用途?它们之间有何联系?11.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区间车速的定义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有什么区别?其相互关系如何?12.交通流中三参数间的关系如何?在交通分析中有何用途?13.交通密度的定义是什么?有何表示?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4.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 d应为_______a、40%b、60%c、50%d、66.7%15.某双向两车道乡间公路,2002年3月20日测得三月份星期一平均日交通量为15800辆/日,月变系数为0.96,星期一的日变系数为0.97,第30位小时系数为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________a、不需扩建b、至少修建4车道c、至少修建3车道d、至少修建5车道16.2000年3月20日(星期二)在某道路上观测到日交通量为1500辆/日,由历年观测资料知:K3月=1.58,K日=0.97,求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⑵5min 高峰流率:⑶15min 高峰流率:习题习题习题解习题X 东=29.0辆,Y 东=1.5辆 X 西=28.6辆,Y 西=1.0辆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习题3-3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 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28+25+38+33=124辆 总延误=124×15=1860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1860/113=16.46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1860/(113+119)=8.02s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113/232=48.7%取置信度90%,则K 2=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07.11232487.070.2)487.01(=⨯⨯- 取置信度95%,则K 2=3.84,于是对于泊松分布,把j 小于5的进行合并,并成6组,可算出由DF=6-2=4,取05.0=α,查表得:2205.0488.9χχ≥=可见此分布符合泊松分布。

习题4-5解:已知:交通流属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为负指数分布。

交通量h Q /1200辆=,s Q /31360012003600辆===λ。

⑴车头时距s t 5≥的概率: ⑵车头时距s t 5>时出现的次数: ∴次数为:8.22619.01200=⨯(次/h )。

习题4-6解:λ=Q/3600=720/3600=0.5(辆/s)P(h ≥2)=e -0.4=0.67 每小时出现的次数为: 720*0.67=482.4次/h解:已知:Q=1500辆/h ,每个收费站服务量为600辆/h 。

1.按3个平行的M/M/1系统计算s /36536003/1500辆==λ,s /613600600辆==μ, 1656/136/5<===μλρ,系统稳定。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题答案第一题:答案: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是研究如何设计、建设和维护交通系统以提供安全、高效、可持续的交通服务的学科。

它涉及到交通规划、交通设计、交通设施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第二题:答案:在交通工程学中,交通规划是指根据城市或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交通发展策略,包括交通网规划、交通分析和交通需求预测等内容。

交通规划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交通系统。

第三题:答案:交通规划的步骤包括交通状况调查、交通需求分析、交通模型建立、交通方案评估和交通规划报告撰写等阶段。

其中,交通状况调查是获取城市或地区交通现状和需求的数据,包括交通流量、网络拓扑结构、人口分布等。

第四题:答案:交通需求预测是通过分析城市或地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并制定相应的交通规划方案。

预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四步法、基于行为的模型和基于智能交通系统的模型等。

第五题:答案:交通工程设计是指根据交通规划的需求,设计交通设施和交通组织方式,以提供安全、高效、便利的交通服务。

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叉口、公共交通设施等。

设计应考虑道路容量、交通安全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第六题:答案:交通工程设计的步骤包括交通调查、交通分析、设计方案制定和最终设计报告撰写等阶段。

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道路标准、交叉口形式和交通信号控制等因素,并进行可行性评估和经济效益分析。

第七题:答案:交通设施管理是指对已建成的交通设施进行运营和维护管理的活动。

目的是保证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

管理内容包括交通信号控制、道路维护、交通事故处理等。

第八题:答案:交通设施管理的关键是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监测包括交通流量监测、交通信号监测和交通事故监测等。

控制是指根据监测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第九题:答案:交通工程学在城市交通管理、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参考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小时交通量:hQ /2493195190210195201205220219232217208201辆=+++++++++++=⑵5min 高峰流率:⑶15min 高峰流率:习题解:习题解:习题解: 习题解:东西X 东=29.0辆,Y 东=1.5辆 X 西=28.6辆,Y 西=1.0辆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习题3-3解:根据浮动车调查法计算公式: 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28+25+38+33=124辆总延误=124×15=1860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1860/113=16.46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1860/(113+119)=8.02s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 =113/232=48.7%取置信度90%,则K 2=2.70,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07.11232487.070.2)487.01(=⨯⨯-对于泊松分布,把j 小于5的进行合并,并成6组,可算出由DF=6-2=4,取05.0=α,查表得:2205.0488.9χχ≥= 可见此分布符合泊松分布。

习题4-5解:已知:交通流属泊松分布,则车头时距为负指数分布。

交通量h Q /1200辆=,s Q /31360012003600辆===λ。

⑴车头时距的概率:精心整理习题4-6解:λ=Q/3600=720/3600=0.5(辆/s)P(h ≥2)=e -0.4=0.67 每小时出现的次数为: 720*0.67=482.4次/h解:已知:Q=1500辆/h ,每个收费站服务量为600辆/h 。

1.按3个平行的M/M/1系统计算s /36536003/1500辆==λ,s /613600600辆==μ, 1656/136/5<===μλρ,系统稳定。

精心整理辆5)1(=-=ρρn ,辆17.4=-=ρn q ,辆/36s n d ==,而对于三个收费站系统辆1535=⨯=n ,辆5.12317.4=⨯=d ,辆/36s d =,辆/30s w =2.按M/M/3系统计算s /12536001500辆==λ,s /613600600辆==μ精心整理习题5-1解:已知:d veh AADT /45000=,大型车占总交通量的30%,6.0=D K ,12.0=K ,平原地形。

交通工程总论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计20题

交通工程总论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共计20题

Qw 2
5
Nm t AQw1 667
15 167veh 60
最大停车数为 167 辆。 (2)停过的车辆总数:
ts t AQw1 167 0878h 52.7 min Qw2 Qw2 857 667
tB ts t A 52.7 15 67.7
一条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Csl Cs (1
l
2
) 547 (1
0.3 ) 465 2
一条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Cslr Ce Csl 465
该交叉口的总通行能力为 C总 =2 (602+465)=2134pcu/h 。
第7章
7.1 解
停车设施规划
7.2
494 =28 692 198 39 =11 692
高峰期周期为 45s,南北向绿灯时间 28s,东西向绿灯时间 11s。
11
第9章
9.1 解:
8 106 A 5.48(次/MEV) 365 4000
道路交通安全
9.2
解:
A 26 106 24.7(次/HMVK) 12000 365 24
2 一条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
Csl Cs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l
2
) 588 0.95 559
3 一条直左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
Cslr Ce Csl 559 Cl Ce l 559 0.1 56
Cl' 3n 3 60 180 Cl
交通工程总论
(习题解析) 目录
第2章 第4章 第5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交通特性分析 .......................................................................................... 2 交通流理论 .............................................................................................. 3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 .................................................................................. 7 停车设施规划 .......................................................................................... 9 交通控制与管理 .................................................................................... 10 道路交通安全 ........................................................................................ 12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分三次交,每次占平时成绩2分。

)第18题做对的同学额外加5分。

第一次作业(前10题)1、 某道路测得的高峰小时连续各5min 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试求:1)高峰小时交通量;2)5min 高峰流率;3)15min 高峰流率;4)15min 高峰小时系数。

2、 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90-1.8K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

(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3、 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

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日。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

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

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4、 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80km/h,阻塞密度Kj=105辆/km,速度-密度用直线关系式。

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5、 某道路段长1.5km ,用试验车法进行测量,往返10次测量整理记录如下:试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平均车速。

6、 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超越数)。

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c a c a c t t Y X q ++=;cc c c q Y t t -=-;60⨯=--c c t lv7、 在交通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V=a(1-bk)2,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2-2 略•2-3交通量的类型、定戈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交通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类型:机动车交通量、非机动车交通量、行人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等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构成特性意义:为了获得人、车与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了解其分布特性, 为交通运行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总础。

•2-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狡与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学中有什么作用定义:略测定方法:牌照法、流动车法、跟车法。

作用:地点车速用作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与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

•2-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而统计分布特性: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与标准误差;中位车速;百分位车速。

•2-6吋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的定狡及相互关系如何时间平均车速: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某一断面的所有车辆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

区间平均车速: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定长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一定时,就是地点车速的调和平均值。

用于路段的服务水平的评价、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2-1下表为某高速公路观测交通量,试计算:(1)小时交通量;(2) 5min高峰流率;(3) 15min高峰流率;4) 15min高峰小时系数。

解:(1)小时交通量:0 = 201+208 + 217 + 232 + 219 + 220 + 205 + 201 + 195 + 210 + 190 + 195 = 2493辆"(2) 5min高峰流率:2 = 232 X—= 2784辆//?5(3) 15mi n高峰流率:e i5 = (232 + 219 + 220) = 2684辆//?15(4) 15min高峰小时系数:2493PHF-=二一=0.929671 x42-2某公路需进行拓宽改造,经调查预测在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50000辆(小汽车)/d,设计小时系数K 二,x为设计小时时位(x取30),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小时,试问该道路需要几车道。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答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习题2-1解:⑴小时交通量:Q 201 208 217 232 219 220 205 201 195 210 190 2493辆/h ⑵5min高峰流率:⑶15min高峰流率:Q15(232 219 220)⑷15min高峰小时系数:2493卩呎6717倔9习题2-2解:已知:AADT 50000 辆/d,C11500辆/h,x 30K 17.86x 1.30.082 17.86 30 1.3 0.082 0.1326 13.26%设计小时交通量:DHV AADT K 100 50000 0.1326 6630辆/h车道数:该道路需修6车道195Q s232 602784辆/h60152684辆/hDHV C1 6630 4.42 1500注:此题K D 0.5 如果K D 0.6,n 5.3。

习题2-3 解: Q 10060 1000 辆 /h6车头时距:ht3600/Q 3600/1000 3.6 s/ 辆 车头间距: h sV h t20 03.6 20 m/ 辆3.63.6车流密度: K 1000/h s 1000 / 20 50 辆/km第一辆车通过时间:t —241.2 h V 20习题2-4 解:1 16t in i i 1(4.8 5.1 4.9 5.0 5.2 164.65.3) 5s1 16V t — Vjn i 1 1(75.0 70.6 73.5 72.0 69.2 72.0 76.6 75.0 70.6 69.2 73.55.0 4.7 4.8 5.1 5.2 4.9 5.3 5.4 4.7V Sns ti16 100 8020m/ s 72km/h67.91666.7 76.6 78.3 67.9) 11154.6 72.16km/ h 16习题3-1解:已知:t东= :min t 西=min,X东= :辆,Y东=辆X西= :辆,Y西: =辆1、先计算向东行情况:q东X西Y东28.6 1.5 7 525辆/ m in 451 5辆t西t东 2 2 1 . OZOnrJ / 1 1 III 1 HO 1 .□ nr/ 11 - Y东 1.5t东t东 2.0 1.8 minq东7.525—l 2v东60 66.67 km/ht东 1.82、再计算向西行情况:q西X东Y西290 107.5辆/ min 450辆/ h2 2t东t西一Y西 1.0t西t西 2.0 1.867minq西7.5—l 2v西-60 64.27km/ht西 1.867习题3-4解:总停驶车辆数=28 + 25 + 38 + 33 = 124 辆总延误=124 X 15 = I860 辆?s每辆停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车辆数=1860/113 = s交叉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引道上总交通量=1860/ ( 113+119) = s 停车的百分数=停车辆数/引道上交通量=113/232 = %取置信度90%则口=,于是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J(1 0.487)2.西11.07% \ 0.487 232 取置信度95%则口=,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1 0.487) 3.8413.2%0.487 232习题4-2解:已知:畅行速度 V 82km/h ;阻塞密度K j 105两/km ; 速度与密度为线性关系模型。

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

《交通工程》作业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填空题:1.高峰小时交通量2.区间长度3.区间4.交通规律5.年平均日交通量6. 85%位车速7.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8.交通流变化规律9.年平均工作日交通量 10.曲线 11.交通流密度 12.观测站的设立二、单项选择题:1.A2.B3.A4.C5.A6.C7.B8.D9.A 10.A三、多项选择题:1.BCD2.BCD3.ACD4.BC四、名词解释:1.行程时间:是指车辆驶过道路某一路段所需的总时间,包括行驶时间和延误时间。

路段长度除以通过该路段的行程时间称为行程速度。

行程速度又称综合行程速度或区间速度。

行程速度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对于全面评价一个区域内或沿一条选定路线的交通流动状态是十分有用的。

行程速度是反映运输效率的直接指标,还可以用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计算通行能力和估计行车延误的情况。

2.交通工程学:是以人(驾驶员、行人和乘客)为主体、以交通流为中心、以道路为基础,将这三方面的内容统一在交通系统中进行研究,综合处理通路交通中人、车、路、环境四者之间的时间和空间关系的学科。

它的目的是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能源机件损耗、公害程度与运输费用,从而达到安全、迅速、经济、舒适和低公害的目的。

3.临界密度:为流量逐渐增大,接近或达到道路通行能力时的密度。

临界密度又称最佳密度。

4.设计速度: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条件限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

设计速度是道路线形的几何设计中使用的参考速度。

5.PHF (高峰小时系数):将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推算得到的高峰小时流率的比值称为高峰小时系数。

五、简答题:1.[解]由于车流只能在有效绿灯时间通过,所以一个周期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A =Vg =40×900/3600=10辆,如果某周期到达的车辆数N 大于10辆,则最后到达的N -10辆车要发生二次排队。

泊松分布中一个周期内平均到达的车辆数:3608083600m t gc l ´====查泊松分布可得到到达车辆大于10辆的周期出现的概率 (10)0.18p N >= 因此不发生两次排队的周期出现的概率为 1p -=82%。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定义: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或交叉口的交通流量。

表示方法: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交通量曲线、交通量表格、交通量图等。

交通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意义:研究交通量的特性可以为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交通决策者制定更加合理的交通政策,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问题的解决中也有重要作用。

在研究交通量特性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数据不准确而导致决策失误。

本文介绍了交通运行分析中的三种特性:时间分布特性、空间分布特性和构成特性。

了解这些特性可以为获得人、车和城市道路以及公路系统运动情况的数据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

2-4节介绍了地点车速、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的定义和测定方法,并阐述了它们在交通工程学中的作用。

地点车速用于道路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行驶车速用于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评价路段线形顺适性和进行通行能力分析;行程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畅程度和估计行车延误。

2-5节讲述了行车速度的统计分布特性,包括平均车速、车速标准差和标准误差、中位车速和百分位车速。

这些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行车速度的表现。

2-6节介绍了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时间平均车速用于道路的设计、交通管制和规划资料、交通事故分析和确定道路限定车速等;区间平均车速用于路段的服务水平的评价、路线修改设计的依据和车辆运营经济性的重要参数。

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计算小时交通量、5分钟高峰流率、15分钟高峰流率和15分钟高峰小时系数的实例。

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造,预测规划年内平均日交通量为辆(小汽车)/d。

设计小时系数K=17.86x-1.3-0.082,其中x为设计小时时位(x取30)。

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小时。

问该道路需要几条车道。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超详细版王炜交通工程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分析原因: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部分,是进行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营运、管理与控制的前提。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最新

东大版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解答最新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交通工程课后作业:
(分三次交,每次占平时成绩2分。

)第18题做对的同学额外加5分。

第一次作业(前10题)
1、某道路测得的高峰小时连续各5min时段的交通量统计数如下,试求:1)高
峰小时交通量;2)5min高峰流率;3)15min高峰流率;4)15min高峰小时系数。

2、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90-1.8K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
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

(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3、某公路需要进行拓宽改建。

经调查预测得该公路在规划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为50000辆小汽车/日。

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K=0.15。

取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为1500辆小汽车/h。

试问该公路该修几车道?
4、已知某公路上畅行速度Vf=80km/h,阻塞密度Kj=105辆/km,速度-密度用直
线关系式。

求(1)在该路段上期望得到的最大流量?(2)此时所对应的车速是多少?
试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平均车速。

6、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
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
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超越数)。

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c a c a c t t Y X q ++=;c c c c q Y t t -=-;60⨯=--c
c t l v 7、在交通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 与密度k 之间的关系式为V=a(1-bk)2,试依据
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 、b ,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

8、某信号交叉口,其色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
转弯车流量为15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k e m k P m
k -=;m e P -=)0(;)(1)1(k P k m k P +=+
9、某交叉口信号灯周期长40s,一个方向的车流量为450辆/h,求设计上具有
95%置信度的每个周期内的来车数。

10、 已知某公路断面流量q=720辆/h ,试问该断面5s 内没有车辆通过的概率
(假设车辆到达服从泊松分布)。

第二次作业(11~18题)
11、 汽车在大桥入口处交费和接受检查时的饱和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其
平均值为3.6s 。

到达车流的车头时距服从负指数分布。

若要以0.95概率保
证排队等候交费及检查的车数不超过9辆,问对到达流量应作何限制?(答:低于762辆/h)
12、 流量为500辆/h 、车速为20km/h 的车流因铁道口栅栏关闭15min 而中断,
启动后以600辆/h 的流率通过铁道,速度仍为20km/h,如果停车排队的车头间距为10m,试求最大停车数和停过的车辆总数。

(答:167,750)
13、 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 。

由于突发交
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 ,此时正值交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 。

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
5Km/h 。

经过1.0h 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车流量为1500辆/h 。

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最大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1
212k k q q V w --= 14、 车流在一条4车道的道路上畅通行驶,其速度为V=60km/h 。

路上有座双
车道的桥,每车道的通行能力为1800辆/h 。

高峰时的车流量为3000辆/h (单向)在桥上车速降至20km/h 。

这样持续了1小时,然后,车流量减到2000辆/h (单向)。

试用车流波动理论估计桥前车辆的最大排队长度及平均排队长度;并计算阻塞时间。

15、 某路口5年内发生10次死亡交通事故,问该路口1年不发生事故的概率
有多少?
16、 某主干道优先次干道等让交叉口,主干道上的车流流量为N 辆/h ,为连
续的交通流,其到达的概率分布符合泊松分布,即车辆间的时间间隔分布为负指数分布。

允许次要道路车辆通过或插入的最小间隙为α秒,当出现可
插间隙时,次要道路车辆可以相继通过的随车时距为β秒,试推导该交叉口的理论通行能力。

(负指数分布:t e t h P λ-=≥)()
17、 对某个路段交通流进行调查,资料如下:
试用2χ检验其是否服从泊松分布。

18、 某快速干道上车流的速度-密度模型为k V 00256.0547.1103.0-= ,其中V
以mile/h 计,k 以辆/mile 计。

一列速度V1=50mile/h 的车流中由于被插入一辆速度为V2=12mile/h 的低速车并不能超车而集结成速度为V2的拥挤车流。

低速车行驶了2mile后驶离车队,拥挤车流随之形成具有速度V3=30mile/h的状态。

试求:
1、
拥挤车队消散的时间t0; 2、
拥挤车队持续的时间tj; 3、
拥挤车队最长时的车辆数Nm; 4、
拥挤车辆的总数N; 5、
拥挤车辆所占用过的道路总长度L ; 6、
拥挤车辆因降速而延误的总时间D 。

第三次作业(19~21题)
19、 某城镇附近有一长直段>5km 的双车道公路,车速为60km/h,每条车道宽为
3.25m,一侧路肩宽1.25m,另一侧路肩宽0.75m,视距不足路段占20%,沿途有少许建筑物,服务等级为二级。

a)求该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

b)若该路上行
驶的载重汽车743辆/h,大平板车4辆/h,吉普车12辆/h,板车16辆/h,自行车120辆/h,畜力车3辆/h,问此时是否超过该路的设计通行能力?
20、有两条双车道道路正交的平面交叉口,路面宽均为6m,其交通信号机采用
二相式固定周期,周期时间T=60s,其中黄灯时间为2×3s,红、绿信号时间相等,各进口引道的车辆右转率为20%,左转率为10%,无公共汽车停靠站,过街行人不多,其影响可以忽略,求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21、某交叉口,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
道,各车道的车流方向如图所示。

车种比例为大车:小车=1:1,车头时距为
3.26秒。

信号灯周期为120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50秒,南北向为65
秒。

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时间为2.3秒,路口折减系数为0.9,东西方向的左转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道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20%和10%,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的左转交通量为109量/h,直右车道上允许右转交通量为150量/h。

试计算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