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浅层地震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浅层地震勘探实习经历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对地震勘探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进一步提高地震勘探技术水平,拓宽地质找矿视野,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浅层地震勘探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学习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观测系统设计、资料整理与解释,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学习,掌握了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等相关软件,为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野外观测系统设计实习的第一周,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设计浅层地震野外观测系统。
主要包括地震仪器的选型、布局,观测线的布置,炮点、检波点的设置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如何根据地质任务和地形地貌条件,合理设计观测系统,以提高地震数据质量。
3. 资料整理与解释实习的第二周,我们学习了如何对野外采集的地震数据进行整理和解释。
主要包括地震数据的预处理、地震资料的编辑、地震剖面的绘制等。
通过实践,我们掌握了地震资料整理的基本方法,提高了资料解释的能力。
4. 实习成果汇报实习的最后一周,我们完成了实习成果的汇报。
我们分别从野外工作、资料整理、成果解释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实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
通过实习成果汇报,我们检验了实习效果,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实习收获与体会1. 知识与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系统地学习了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掌握了地震仪器的使用、观测系统设计、资料整理和解释等实际操作技能。
2.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完成实习任务。
同时,实习过程中的交流与讨论,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的培养实习过程中,我们在野外实地操作,感受到了地震勘探工作的艰辛。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地震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3. 通过实验,提高对浅层地质结构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浅层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性,通过采集地震波数据,分析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反射和折射等现象,从而推断地下地质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实验中,我们主要采用反射波法,即通过激发地震波,接收其反射波,分析反射波的特征,推断地下地质结构。
三、实验内容1. 实验器材(1)地震仪:用于采集地震波数据;(2)震源:用于激发地震波;(3)接收器:用于接收地震波;(4)计算机: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5)实验场地:用于进行地震波数据采集。
2. 实验步骤(1)实验场地选择:选择合适的实验场地,确保场地平坦、开阔,便于地震波传播。
(2)地震波数据采集:按照设计好的测线,布置震源和接收器,激发地震波,接收其反射波。
采集过程中,注意控制震源和接收器的间距、排列方向等参数。
(3)地震资料处理:将采集到的地震波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利用地震数据处理软件进行预处理、去噪、叠加等操作。
(4)地震资料分析:对处理后的地震资料进行分析,识别反射波特征,推断地下地质结构。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采集到了一定数量的地震波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地质结构信息:(1)地下存在一个明显的反射界面,推断为沉积层与基岩的接触面;(2)地下存在一个倾斜的断层,推断为该地区的主要断裂;(3)地下存在一些小型的地质构造,如溶洞、地裂缝等。
2. 分析与讨论(1)实验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勘探方法可以有效地探测地下地质结构,为地质勘探、工程地质、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提供重要依据。
(2)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地震波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质量对实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控制实验参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精度。
(3)针对不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地震波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浅层地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于城市地下结构的研究和探测需求日益增长。
浅层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城市地质调查、工程建设、资源勘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的掌握,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浅层地震实习。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进行了浅层地震勘探的理论学习。
学习了地震波的基本原理、地震勘探方法、地震数据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我对浅层地震勘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地操作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实地操作。
实习地点选在华北某城市,该城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适合进行浅层地震勘探。
(1)现场布置首先,我们进行了现场布置。
在实习地点选取了多个观测点,并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地震检波器、震源等设备。
在布设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地震数据采集在完成现场布置后,我们进行了地震数据采集。
采集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地震反射波法,利用震源产生的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通过检波器接收反射波信号。
采集过程中,我们注意调整震源和检波器的位置,以提高数据质量。
(3)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完成后,我们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去噪、静校正等预处理,然后进行偏移成像、解释等工作。
通过分析,我们得到了地下介质结构、断层分布等信息。
三、实习收获1. 提高了理论水平通过实习,我对浅层地震勘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了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实习过程中,我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总结本次浅层地震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国地质勘探事业贡献力量。
中国石油大学浅层地震地震实习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浅层地震地震实习报告浅层地震实习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前言 (3)1、实习目的 (3)2、实验内容 (3)第二章施工设计 (3)1、工作方法概述 (3)2、激发条件与震源选择 (4)3、接收条件的选择 (4)第三章反射波法的野外工作方法 (5)1、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 (5)2、数据处理 (7)3、地质解释 (10)第四章折射波法的野外工作方法 (13)1、折射波法的基本原理 (11)2、数据处理 (11)3、地质解释 (13)第五章结束语 (13)1、结论、建议与体会 (13)2、主要教材与参考书 (14)第一章概论1、实习目的浅层地震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地震勘探原理》专业课教学后开设的一门实习课程,也是一次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通过教学试验实习,目的是使同学加深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地震仪器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反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
具体的实习目的有:○1.了解地震仪器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2.了解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3.学会相应方法来进行资料处理;○4.学会解释地质目标。
2、实习内容2.1 工区概况本次实习的场地位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医院旁的实习场地,场地是长方形的,北边靠近长江路,南边是校医院,东边毗邻校体育馆,西边是河流。
本次实习的测物有两个,位于靠近河流的西侧,以南北向排列间隔为40米左右。
2.2 实习方法用两种方法(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法、浅层折射地震勘探法)进行勘探。
每种方法一条剖面,剖面为同一测线。
并对采集后的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本次实习采用的观测系统是一共有48道,但是其中只有24道接收,向前滚动依次采集地震数据,偏移距为1米,炮检距为1米,可以对待测物5次覆盖,采用两边激发的方式激发,这样,既可以完成反射波法的数据采集,同时,也可以完成折射波法的数据采集,而且不会影响到对待测物的探测。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目录1. 实习目的和任务 (1)2. 场区地形地貌及地层特征 (1)3. 地震测线布置与定位 (1)4. 方法原理与工作难点 (2)5. 野外数据采集 (3)6. 地震数据处理 (6)7. 资料分析与解释方法 (8)8. 地震剖面分析 (9)9. 浅层地震勘探结果 (10)10.个人总结体会 (10)1实习目的与任务生产实习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此次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理论联系实际,增长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综合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实现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为毕业后的胜任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此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工程场地是否存在断裂,以及展布及其属性,具体包括(1)使用娇鹏公司SE2404EI地震仪,通过野外现场试验,正确选取生产中使用的各项参数,完成浅层地震勘探剖面2条,共计0.6 km,生产激发点40个,接收点120个。
(2)查明工程场地近地表是否存在断裂,以及断层的走向、产状、上断点埋深及其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位置及其空间展布特征。
(3)广泛收集有关地质、物探、钻孔资料,深化认识,为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提供参考。
2.场区地形地貌及地层特征德源华通小区项目位于廊坊市建国道以北,盛通投资集团东侧,王寨小区西侧,南邻圣泰新苑小区。
地理坐标:北纬39°31´13.4″,东经116°43´36″。
拟建场地位于太行山东麓冲洪积平原区,地貌单一,场地地势平坦。
根据区域地层资料,沉积物以砂、粘土为主,组成若干个正韵律层。
(1)全新统(Q4):河湖相沉积厚67m左右。
(2)上更新统(Q3):本统隐伏于全新统之下,底板埋深在153m 左右。
(3)中更新统(Q2):本统以河湖相沉积,底板埋深360m左右。
(4)下更新统(Q1):本统隐伏于中更新统之下,底板埋深420m。
勘探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勘探技术作为能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更好地了解勘探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期参加了某地质勘探公司的实习活动。
二、实习内容1. 地震勘探技术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地震勘探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首先,学习了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了解了地震勘探设备的工作原理。
随后,参观了地震勘探现场,亲眼目睹了地震勘探设备的安装、运行过程,并了解了地震数据处理、解释等方面的知识。
2. 地质钻探技术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地质钻探工作,学习了钻探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
在师傅的指导下,我掌握了钻探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领,如钻孔轨迹控制、冲洗液管理、钻具选择等。
此外,我还了解了地质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实习期间,我学习了地球物理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电法、磁法、重力法等。
通过实地操作,我了解了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并掌握了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4. 实地考察与样品采集在实习过程中,我跟随师傅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不同地质构造、地层分布和矿产资源情况。
同时,我还参与了样品采集工作,学习了样品的采集、包装和保存方法。
三、实习收获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专业素养的提升实习期间,我不仅学习了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了解了勘探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这使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今后在工作中融入团队打下了基础。
四、总结本次勘探技术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还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能源开发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浅层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教学实验实习,目的是使同学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掌握,了解浅层地震仪器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浅层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反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
二、实验内容1、使用浅层物探设备对xx 场地进行实验,掌握浅层地震物探技术方法2、使用Geogiga 软件对所采集数据的资料处理(反射波法)三、实验原理3.1 地球物理条件地下介质内部存在波的波阻抗是介质的速度和密度的乘积。
具有一定厚度的地层与相邻地层存在有波阻抗差异时,才具有开展浅层地震勘探的前提。
只要波遇到弹性性质不同的分界面,就会有反射界面。
表3.1中分别列出了岩土介质中的波速、平均密度以及波阻抗的变化范围。
XXXXXXX 学校实验报告表3.1 几种岩石的波阻抗第四系覆盖层与基岩、砂与粘土、砾石层与粘土、砂层之间有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和波速差异,各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时,均可形成反射界面;有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情况时,在断层面上会产生断面波、弯曲界面上会产生回旋波、在断点和尖灭点上会产生绕射波等,所以来自断层面或特殊地质构造面上的反射波会有明显异常;当疏松的覆盖层或风化带饱含地下水时,其波速将会明显地增大,对与P波来说,潜水面就是一个明显的波阻抗界面;一般基岩各风化层间从上到下通常具有速度和密度递增的趋势,多数情况下基岩风化层存在3~4个速度或波阻抗界面,这些界面常与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弱风化和微风化界面相一致或相接近;以上地质条件均为地震勘查提供了物理条件。
3.2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是地震勘探方法中的一种。
在地表向下激发地震波,当地震波向下传播遇到弹性不同的分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地震勘探仪器记录这些反射地震波。
由于反射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振动强度和波形将随着通过介质的结构和弹性性质的不同而变化,根据接收到的反射波旅行时间和速度资料,就能推断解释地层结构和地质构造的形态,而根据反射波的振幅、频率、速度等参数,则可以推断地层或岩石的性质,从而达到地震勘探的目的。
浅层地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和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自身在地震工程领域的专业素养,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浅层地震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了解浅层地震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实习目的1. 熟悉浅层地震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2. 掌握地震勘探仪器的操作技能;3. 学习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方法;4. 了解浅层地震在工程中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在实习初期,我们学习了浅层地震的基本原理,包括地震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记录等。
同时,了解了地震波的速度、振幅、频率等参数对地震勘探的影响。
2. 实地考察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地震勘探现场,了解了地震勘探的实际操作流程。
实地考察内容包括:(1)地震勘探仪器设备:地震勘探仪器包括地震记录仪、地震检波器、地震道头等。
我们学习了这些仪器的原理、性能和操作方法。
(2)地震观测系统:地震观测系统包括地震台站、地震道、地震观测点等。
我们了解了地震观测系统的布局、布设原则和观测数据采集方法。
(3)地震数据采集: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环节。
我们学习了地震数据采集的流程,包括地震震源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数据记录等。
3. 数据处理与解释在实习后期,我们学习了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1)地震数据预处理:包括地震数据滤波、去噪、时间校正等。
(2)地震数据处理:包括地震数据叠加、偏移、反演等。
(3)地震解释:根据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地下结构、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信息。
4. 实际工程应用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多个实际工程应用案例,了解了浅层地震在工程中的应用。
例如:(1)地质勘探:通过地震勘探,可以查明地下地质结构、地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信息,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2)工程地质勘察:利用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对地基土层、岩层进行评估,为地基处理、边坡稳定性分析等提供数据支持。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共4篇)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共4篇〕第1篇:地震勘探实习报告目录第一章绪论 .3§1 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3 §2 测区的自然地理、交通与经济条件.....4 §3物探工作完成情况 ..6第二章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仪器简介...8§1工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8 §2地震资料采集系统简介 .9第三章浅层初至折射波法勘探 (13)§1试验工作13 §2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14 §3浅层地震初至折射波法资料整理和解释 ........16 §4浅层折射波资料的定量解释....17 第四章浅层地震反射波法野外工作方法 (21)§1 干扰波的调查及最正确接收窗口的选择..21 §2 屡次覆盖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 .21 第五章三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解释 (24)§1 资料概述24 §2 垂直时间剖面的比照与解释25 §3 等T0 构造图的绘制..27 §4 三维资料成果分析^p 和解释.....28 第六章结论和建议.30§1 获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30 §2 对今后实习安排建议 .31附主要【参考文献】:^p 附图第一章绪论§1 本次实习的目的、要求及其实习内容1.1.1 实习的目的及要求〔1〕稳固和加深学生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2〕学会纯熟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
以实习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3〕初步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展野外消费各工种工作技术的根本训练。
〔3〕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正确窗口的选择。
〔4〕学会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5〕熟悉屡次覆盖反射波勘探的测网布置与野外作业。
〔6〕掌握三维反射地震勘探的资料解释。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doc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学号:班级:组号:指导老师:目录第一章序言1.1 实习日期、地点、测区自然交通条件1.2 实习任务完成情况1.3 浅层地震仪原理及操作简介第二章地震折射勘探野外施工方法与资料解释2.1 折射勘探野外工作方法2.2 折射勘探资料处理及解释第三章地震反射勘探野外施工方法与资料解释3.1 反射勘探野外工作方法3.2 反射勘探资料处理及解释第四章石油地震资料处理解释4.1 工区野外数据的整理及图件编制4.2 工区磁异常的分析及解释第五章结束语第一章序言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地震波的传播所遵循的规律和几何光学极其相似,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波,就构成了不同的地震勘查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
本次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所用到的主要是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1.1 实习任务日期、地点、测区自然交通条件本次磁法实习从8月22日至8月26日结束,共计5个工作日,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工区介绍及野外施工注意事项(上课)下午地震仪器操作介绍及检波器一致性检验(分组进行)第二天上午地震勘探折射和反射波原理介绍(上课)下午反射波一个排列(分组进行)第三天上午折射波一条测线及反射波两个排列(分组进行)下午休息第四天资料数据整理及根据地震记录划分地层第五天折射勘探反演图1-1 秦皇岛山东堡中国秦皇岛地处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极为方便,京哈,京秦,大秦铁路横贯东西;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港口,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上海等我国沿海城市;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等各级公路四通八达,乡镇之间交通也非常便利。
地震勘探实验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空学院地震实验报告姓名:沈班级:班学号:时间: 2015年05月指导老师:张一、实验目的实验一:1、浅层地震装备的基本组成;2、认识GEODE96浅层地震仪的主要结构,并学会该类仪器的操作方法;3、地震波认识。
实验二:1、掌握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二、仪器介绍1、仪器简介全套美国GEOMETRICS公司生产的Geode96浅层地震仪(相当于四套独立的24道浅层地震仪)该仪器能满足折、反射地震勘探、井间勘探、面波调查等地震监测需要,应用Crystal公司的A/D转换器和高速过采样技术达到了24位地震仪的精度。
频带从到20,000Hz,使得采样间隔可以从20毫秒到16微秒。
采样到的数据叠加到32位的叠加器中,然后传回到主机的硬盘或其它介质上。
内置预触发器,每道有16K的内存。
用硬件相关器对震源信号进行实时相关运算。
Geode 包装坚固、防水、防震,有提手,重公斤,用12V的外接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个小时。
(如下图)2、主要操作功能键及快捷键注释:1锁定与解锁;2清除界面;4检测噪声;7保存3、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每个GEODE用数传线按规定串联,通过数传盒与笔记本电脑的USB口连接。
2、每个GEODE接上12V电源。
3、开关接到与笔记本相连的第一个GEODE上。
4、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UP处。
5、采集控制程序,并按工作需要设置好各项参数,然后进行正常数据采集工作。
6、出采集控制程序之前,应将数传盒上的开关置于POWER DOWN处。
7、卸下各连接线并清理整齐。
8、注意的是:在正常工作过程中,任何时候移动数传线与GEODE的连接头时,必须退出采集控制程序。
另外Y型头上有红色标记的与GEODE的前12道相连接。
而且采集控制软件运行的语言环境必须是英语(美国)。
三、实验内容1、浅层地震装备认识及地震波认识:第一周上午主要是老师介绍检波器、地震仪以及实验装备,认识设备后进行采集装置的连接,全班同学轮流当做指挥员和爆破员;2、浅层地震数据采集实验:隔一周之后的上午全体同学使用地震仪进行浅层地震数据的采集及简单的分析,并对干扰波进行识别。
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勘探实习报告
本科生实习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题目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勘探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学生姓名000000学生学号0000000000000000000指导教师李澎张玮田仁飞王堃鹏实习地点成都理工大学校内实习成绩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〇一七年十二月1.工作的目的和任务及工作的完成情况本次实习的目的是将所学的课堂理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巩固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
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基本掌握地震勘探野外工作的整个流程。
学习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学会浅层地震折射波法勘探资料的整理和解释,培养刻苦求实的工作作风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
1.1 工作目的(1)巩固和加深对校内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2)初步了解地震野外工作方法技术和装备,初步进行野外生产各工种工作技术的基本训练。
(3)学会浅层折射资料的整理和解释。
(4)学习浅层反射地震勘探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和最佳窗口的选择。
(5)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
1.2 基本要求(1)学会熟练地使用和维护地震仪器和装备。
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工区一部分物理点的测量工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
(2)学习和掌握多种地震分支方法的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并能处理野外出现的一般故障问题。
(3)结合实际工区的资料,初步了解地震工作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4)学习并掌握地震野外资料的一般整理、处理和反演、图示方法。
(5)根据工区实际地质条件和实测的物探资料,编写实习报告,初步掌握物探资料的解释方法。
1.3工作完成情况(1)本次工作历时五天,第一天观察并掌握浅震仪器的使用,并在银杏篮球场前草地以及银杏餐厅后草地上进行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的野外数据采集。
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质资源的勘探与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
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的勘探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需求,我于近期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地震勘探实习。
二、实习单位及内容实习单位为我国某知名地震勘探公司,实习内容包括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施工技术、数据处理及解释等。
三、实习过程1.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学习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的特性,通过观测地震波在地面接收到的反射波和折射波,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的方法。
2. 野外施工技术学习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学习了野外施工技术。
主要包括地震勘探仪器、地震炮点布置、地震检波器布设、地震数据采集等。
(1)地震勘探仪器:我们学习了地震勘探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如地震检波器、地震放大器、地震记录仪等。
(2)地震炮点布置:学习了地震炮点布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炮点间距、炮点数量等。
(3)地震检波器布设:学习了地震检波器的布设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检波器间距、检波器类型等。
(4)地震数据采集:学习了地震数据采集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如激发、记录、数据传输等。
3. 数据处理及解释学习在实习的第三阶段,我们学习了地震数据处理及解释。
主要包括地震数据预处理、地震数据解释、地质建模等。
(1)地震数据预处理:学习了地震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静校正、动校正、滤波等。
(2)地震数据解释:学习了地震数据解释的方法和技巧,如反射层解释、构造解释等。
(3)地质建模:学习了地质建模的方法和步骤,如地质建模软件的使用、地质模型的优化等。
四、实习收获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地震勘探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施工技术、数据处理及解释等知识。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亲身体验了地震勘探的各个环节,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对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浅层地震勘探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浅层地震勘探技术的理解,我们于某地质勘探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浅层地震勘探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地点:某地质勘探公司2. 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3. 实习内容:(1)浅层地震勘探原理及方法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方法及适用范围。
浅层地震勘探是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反射、折射等特性,研究地下结构、岩性及地质构造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它适用于探测深度在数百米以内的地层结构、断层、岩溶、滑坡等地质问题。
(2)地震数据采集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参与了地震数据采集的全过程。
首先,我们学习了地震仪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地震仪器的组装、调试、布设等。
然后,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合适的震源和接收器,进行了地震数据的采集。
在采集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地震数据采集参数的设置、记录数据的处理等技能。
(3)地震数据处理地震数据处理是浅层地震勘探的关键环节。
在实习中,我们学习了地震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地震数据的预处理、解释、成像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地震数据去噪、静校正、速度分析、偏移成像等数据处理方法。
(4)地震资料解释地震资料解释是浅层地震勘探的最终目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震剖面的分析、地质构造的推断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地震剖面解释、断层识别、岩性划分等技能。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们深刻理解了浅层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沟通交流:实习期间,我们与公司员工、导师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拓宽了我们的视野,提高了我们的沟通能力。
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浅层地震勘探实践经历我在大学期间有幸参加了一次浅层地震勘探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是在我国某地质勘探公司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让我们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
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地震勘探的知识,并亲身体验了地震勘探的整个过程。
以下是我实习报告的主要内容。
首先,在实习开始之前,我们接受了为期一周的理论培训。
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学习了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地震波的传播特性、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等。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地震勘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实地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实习地点,一个位于郊区的地震勘探现场。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地震勘探的设备,了解了地震勘探仪器的使用方法。
我们学习了如何布置测线、如何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如何记录地震数据等。
在实际操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地震勘探工作的艰辛和复杂。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进行了浅层地震勘探。
这种勘探方法主要用于探测地下的断层、溶洞等地质结构。
我们使用了可控震源和地震仪器来激发和接收地震波。
通过分析接收到的地震波及其反射波,我们可以推断出地下地质结构的信息。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
首先是震源干扰波的干扰,这使得地震数据质量受到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去噪技术,提高了数据信噪比。
其次是地下地质结构复杂,导致地震波传播路径多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技术,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地震勘探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地震勘探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不仅学到了地震勘探的基本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这次浅层地震勘探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更好地了解了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地质工作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我国的地质事业做出贡献。
浅层地震实习报告
浅层地震实习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一.前言浅层地震实习是勘查卓越班在学习了《地震勘探原理》课程后新增加的实习项目。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加深了对地震勘探基本概念的理解,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数字地震仪的使用和仪器工作参数的选择;了解地震勘探激发条件的选择,检波器的安置条件;地震折射波法、面波发、反射波法野外资料的采集技术及方法,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解释;了解地震勘探野外工作施工的过程以及组织管理工作。
二.实习目的:1、掌握浅层地震已使用方法;2、学会相应方法:资料处理;3、学会解析地质目标。
三、实习任务(内容):用三种方法(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法、浅层折射地震勘探法、浅层面波地震勘探法)进行勘探。
每种方法一条剖面,剖面为同一测线。
并对采集后的资料进行处理和解释。
四、工作安排:设计观测系统;选定所要测量的工区;按照设计的观测系统在工区布线,采集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评价,并做相应的地质解释。
五、正文(一)、浅层反射地震勘探1、基本原理:反射波是地震勘探中利用的非常重要的一种波。
通过利用不同炮检距的检波器接收到的地震波的不同振动情况,得到地震的初始数据后,进行速度分析,动校正,叠加,偏移归位,等处理,得到的叠加剖面就是地下地质体真实情况的一种反映,从而综合分析解释,解决地质问题。
2、工作区及观测系统:工作区:观测系统参数:N=24,X1=1m,ΔX=2m,n=6,d=2施工过程采用的是48道接受每一炮的信号,并且检波器位置不变,这样覆盖次数不能计算出来,即覆盖次数中间最多并向两边递减,最边上的两个点覆盖次数为1,最中间的覆盖次数是25.也为后面数据处理带来了麻烦。
4、数据采集及质量分析:数据采集:根据设计好的观测系统布置好测线,24道采集地震记录,仪器摆在测线中间;接上炮线;检波器按一定道间距接到大线上,检查检波器与地面的耦合程度;将大线接到仪器上;接上电源,红线接正极,黑线接负极。
启动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报告学号:班级:姓名:指导老师:目录一前言………………………………………………..1.1浅层地震勘探实习的目的和意义……………1.2浅层地震勘探实习的内容……………………1.3工区概况和场地规化…………………………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2.1数据采集………………………………………2.2数据处理………………………………………2.3结果解释………………………………………三反射波法地震勘探………………………………..3.1数据采集………………………………………3.2数据处理………………………………………3.3结果解释……………………………………….四实习总结……………………………………………一 前 言地震勘探是利用地层与岩石的弹性差异而引起弹性波场变化产生弹性异常(速度不同),用地震仪测量其异常值(时间变化)并根据异常变化情况反演地下地质构造情况,寻找有用矿产资源的一种极重要的地球物理勘测方法。
在勘查精度、分辨地质体的能力以及勘探范围(浅、中、深)等方面都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地震波的传播所遵循的规律和几何光学极其相似,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折射和透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波,就构成了不同的地震勘查方法(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
本次地震勘探教学实习所用到的主要是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
1.1浅层地震勘探实习的目的和意义本次实习安排在《地震勘探原理》课程学习结束之后,意在使同学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增强动手能力,丰富实践经验,学以致用。
同时能够熟悉并掌握浅层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成果解释的流程,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浅层地震勘探实习的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实践了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在浅层地震勘探领域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含了两种方法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的实际步骤,其具体流程如下:(浅层地震勘探实习流程图)场地测量设计施工方案 现场仪器调试数据采集数据质量评估数据处理 数据成图图件分析与解释数据不合理1.3工区概况和场地规划1.3.1工区概况黄岛区是山东省青岛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又名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总面积约为2220.1平方千米,2010年人口为139.26万。
其北部6街道与王台镇(含黄山经济区)、灵山卫街道办事处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均位于黄岛区。
黄岛区属鲁东丘陵区,呈西高东低之势,境内山岭起伏,沟壑纵横。
有海拔100-400米的山峰45座,西部主要有小珠山山脉,陡峻挺拔,分别向东南绵延数十里,为西部的天然屏障。
主峰海拔724.9米。
黄岛图1-1黄岛地图区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内,风速平均5.4M/S,年平均瞬时风力大于8级天数为71天。
由于本次地震勘探实习时间有限,仅安排了站内实习内容,以浅层地震的折射和反射为主。
实习工区为学校操场,由于区域较小、测线较短,基本不受区域地质的影响。
1.3.2场地规划实习场地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医院北面的操场(北纬35.942度;东经120.169度)。
由于操场形状近似长方形,所以我们平行于操场长边的直线为测线。
为了便于反射波法和折射波法之间进行对比,以便更加方便直观的说明问题,折射波法和反射波法的测线应当尽量重合。
测线示意图如下:图1-2测线示意图二折射波法地震勘探折射波法是在距震源较远的位置上,观测来自地下经岩层分界面上滑行后返回的折射波。
对于具有多层介质的地层,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在每层介质中的速度不一样,如果某一层的速度大于它上一层的速度,且入射角达到临界角,则会产生折射波,二者的界面为折射面,此时折射波以临界角沿界面滑行,以不变的角度返回地面。
折射波的到达时间与折射面的深度有关,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接近于直线,其斜率决定于折射层的波速。
由于折射波要在临界角之后才出现,因此在震源附近观测不到折射波,这个观测不到折射波的区间称为盲区。
示意图如下图2-1所示。
图2-1 折射波示意图2.1数据采集2.1.1采集仪器接收装置:共48道每次24道同时接收。
如下图:图2-2接收装置震源:铁锤敲击铁板触发如下图:图2-3震源图2.1.2观测系统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区情况,并进行试采集后,我们确定的浅层折射波法地震勘探系统参数如下:偏移距:8m 道间距:2m 采样率:0.25ms 采样时间0.5s观测系统示意图如下所示:图2-3折射波法观测系统示意图2.2数据处理 2.2.1处理原理方法:t0差数时距曲线法求界面截距时间法是界面为平界面时的方法,当界面是任意界面,时距曲线不是直线时,就不能再采用截距时间法求界面了。
这时可采用差数法求界面。
t0差数时距曲线法又称t0法,其应用条件为:折射界面的曲率半径比埋藏深度大得多,波沿界面滑行时没有穿透现象。
在相遇时距观测系统下,由激发点O1、O2得到两条相遇折射波时距曲线S1、S2。
如图所示,取排列上任一点D ,在相遇时距曲线可以得出t1、t2的旅行时间分别为:……检波点共24道2m8m炮点t tT S1S2t1t2O1O2A BM C ERxv1v2h 1t = ABDO t 12t = ECDO t 2而激发点O1、O2的互换时T 为:t 0时间定义为地面任一观测点上两条 相遇时距曲线上对应的折射初至时间的和 减去互换时间T:ΔDBC 可近似认为是等腰三角形,从D 点作BC 的垂直平分线,得DM=h ,于是有:有以上关系式可以得到:因此D 点到折射界面的法线深度h 为:令则上式可以写为:只要能分别求出K 或t0值,就能求得折射界面的法线深度h 。
所以当v1已知的情况下,关键是求v2值。
为求v2值,再引入时距曲线的另一个差数并令其等于θ(x)ttT S1S2t1t2O1O2A BM C ERxv1v2h ECO BC AB O t t t T 21++=Tt t t -+=210求出每点的θ(x)也可连出θ(x)曲线对θ(x)微分可得:对上式右边的两项时间对距离的导数分别为上倾和下倾方向时距曲线的斜率(即视速度的倒数)。
根据视速度的表达式可得:最后可以求出计算界面速度的公式:当折射界面倾角φ≤15。
时,cosφ≈l,此时上式可简化为:因此只要根据θ(x)=t1 - t2+T,在相遇时距曲线上构制θ(x) 曲线并求其斜率的倒数,然后代入上式则可求出V2。
由于V2已求出,则K便为已知,则进一步可以求出h。
然后以各观测点为圆心,以其对应的h 为半径画弧,可得出一系列圆弧,作这些圆弧的包络线即为折射界面的位置。
2.2.2拾取初至由软件得到双边放炮地震记录如下图:2-3双边放炮24道地震记录图由上图得到初至时间如下表:表一:折射波法初至时间记录表(注:由于前四道为坏道,故数据未能读出)2.2.3数据计算由地震记录分析可知记录到的地层大致可分为两层1第一层素的V1由表一作出直达波时距曲线如下:图2-4直达波时距曲线由速度等于斜率的倒数得出两次激发直达波速度如下:V11=271.34m/s V12=286.57m/s取平均值得:V1=278.96m/s 2第二层速度V2由表一作出折射波时距曲线并对其进行多项式拟合如下:图2-5折射波时距曲线由上图算出互换时T=69.35ms由θ(x)=t1-t2+T得到下表:表二θ(x)数值表距离x/m81012141618202224262830θ(x)/ms30.6669.3569.3544.7351.7654.458.863.265.8467.5970.23距离x/m323436384042444648505254θ(x)/ms73.7477.2679.983.4286.9489.5793.9796.6199.25101.89102.77108.04由上表数据作图如下:图2-6 θ(x)-X图所以=2/1.6395x1000=1219.88m/s3深度h由计算得K=143.28由t0=t1+t2-T 得下表表三t0,h数值表距离x/m81012141618202224262830 t0/ms18.5816.8316.8217.716.8214.1815.0615.0715.95深度h/m 2.662142 2.411402 2.409972.536056 2.40997 2.031712.157797 2.159232.285316距离x/m323436384042444648505254 t0/ms15.9417.716.8215.0613.312.4311.5510.679.797.15 4.51深度h/m 2.2838832.536056 2.409972.1577971.905624 1.780971.6548841.5287981.4027111.0244520.646193由上表做出剖面图如下:图2-6深度剖面图2.3结果解释由以上计算结果及深度剖面图可知,地下浅层大致分为两层,第一层为低速层,速度大概为279m/s,第二层为高速层,速度大概为1220m/s。
两地层的分界面买深为1~3米,且沿着测线由南到北界面埋深逐渐由3米渐减小到2.5米,然后由2.5米略微增加,最后再减小到1.25米,具体趋势参见图2-6。
三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是在靠近震源的不同位置上,观测地震波从震源到不同弹性分界面上反射回地面的地震波动,研究由不同界面反回来的反射波场,可以解决地下岩层的产状、结构、构造,甚至于岩性等问题。
3.1数据采集3.1.1采集仪器同折射波法勘探,具体参见图2-2,2-3激发条件:实习中采用锤击震源,工作时要求把触发开关与大锤的连接线绕过肩部,以免锤击在连接线上,而且落锤要有力,干净利索,不得回弹。
接收条件:检波器工作时要平稳垂直并准确地紧埋在地面接收点的位置上,并与电缆正确连接,防止漏电、短路,接触不良、极性接反,埋置前先清除浮土及周围杂草。
3.1.2观测系统根据课本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区情况,并进行试采集后,我们确定的浅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系统参数如下:偏移距:4.5m 道间距:1.5m 采样率:0.25ms 采样时间0.5s在施工时我们采用了但边放炮,24道接收,滚动勘探的方式,观测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3-1反射波法观测系统示意图3-2数据处理3-2-1处理原理地震资料的整理包括以下环节:输入、预处理、实质性处理、修饰性处理和输出。
其中预处理部分包括:数据重排、不正常道炮处理、抽道集;实质性处理包括:静校正、速度分析、动校正、水平叠加、滤波、反滤波、偏移。
由于数据量大,处理过程繁琐,所以对反射波数据我们是采用软件进行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