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易错题的详细点评版本)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

合集下载

4连接体问题及解题方法

4连接体问题及解题方法

4连接体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连接体问题1.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2.连接体题型(1)系统内所有物体相对静止,即运动情况相同,a 也相同------相对静止问题(2)系统内物体相对运动,运动情况不同,a 也不同------相对运动问题二、处理方法1整体法分析系统受力时只分析外力不必分析内力;在用隔离法解题时要注意判明隔离体的运动方向和加速度方向,同时为了方便解题,一般我们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2.相对静止类:程。

(整体与隔离结合使用)例1.A 、B 两物体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面上,m B =6Kg ,今用水平力F A =6N 推A ,用水平力F B =3N 拉B ,A 、B 有多大?3.相对运动问题:例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L =1.6 m 、质量为M =3 kg 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 =1 kg 的小木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若2s 时两者脱离,则F 为多大?4.判断相对静止还是相对运动:以最容易达到最大加速度的物体作为切入点,进入分析例3.如图所示,m 1=40 kg 的木板放在无摩擦的地板上,木板上又放m 2=10 kg 的石块,石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6,试问(1)当水平力F =5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2)当水平力F =100 N 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g =10 m/s 2)此时m 2的加速度为多大?5.方法总结①.当它们具有共同加速度时,一般是先整体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再隔离受力个数少的物体分析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②.当它们的加速度不同且涉及到相对运动问题,一般采用隔离法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找它们运动或受力的联系点列辅助条件方程.练习题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A .211m m m + FB .212m m m + FC .FD .21m m F 2.上题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A 对B 作用力等于为( )3.如图所示,光滑平面上以水平恒力F 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无相对滑动的加速运动,若小车质量为M ,木块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对于这个过程某同学用以下四个式子来表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正确的是() A.F-Ma B.μma C.μmg D.Ma4.如图所示,物体P置于水平面上,用轻细线跨过质量不计的光滑定滑轮连接一个重力G=10N的重物,物体P向右运动的加速度为a1;若细线下端不挂重物,而用F=10N的力竖直向下拉细线下端,这时物体P的加速度为a2,则( )A.a1>a2B.a1=a2C.a1<a2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滑块A、B叠放在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A与斜面间、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μ2,当A、B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下滑时,B受到摩擦力()A.等于零B.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μ1mgcosθD.大小为μ2mgcosθ6.相同材料的物块m和M用轻绳连接,在M上施加恒力F,使两物块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下列各种情况下绳中张力。

专题一: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

专题一: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

专题一: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学习目标】: 1.记整体法和隔离法概念2.会解决连接体问题 3.熟练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自主学习】:一、 连接体问题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

相互连接方式: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二、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和求解物理连接体命题时,首先遇到的关键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其方法有两种:一是整体法,二是隔离法.1.整体法:所谓整体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2.隔离法:所谓隔离法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过程),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三、运用整体法、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合理选择整体法、隔离法。

2.画出研究对象的受力图和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4.解方程,检查讨论四、整体法、隔离法选取原则:1. 内力: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力. 外力:系统以外物体对系统的作用力(重力一般为外力)2. 整体法选取原则:①系统内各物体运动状态相同 ②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3.隔离法选取原则:①系统各物体运动状态可相同可不相同 ②问题涉及物体间的内力4.整体法与隔离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

一般:求外力整体法,求内力隔离法,先整体后隔离【合作学习】1、连接体中的平衡问题:(a=0)【例1】: 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劈静止于粗造平面上,另一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斜劈上,如果在物体上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 ,物体与斜劈仍然保持静状态,如图所示;求斜劈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解析】用“隔离法”解答此题时,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以物体为对象,(注:摩擦力f 1,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现假定存在且方向沿斜面向下)。

根据平衡条件有:1sin 0F f mg θ--=; ①1cos 0N mg θ-= ②第二步:以斜劈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11cos sin 0f N f θθ''+-=; ③11sin cos 0N f N Mg θθ''+--= ④其中11f f '=;11N N '=; 联立各式解得:cos f F θ=若用“整体法”解答此题时,不需要考虑内力,求的是外力。

难点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

难点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

难点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互连接参与运动的系统称为连接体.以平衡态或非平衡态下连接体问题拟题屡次表现于高考卷面中,是考生备考临考的难点之一.●难点展台1.(★★★★)如图2-1,质量为2 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2.(★★★★)A 的质量m 1=4 m ,B 的质量m 2=m ,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将B 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手,让A 沿斜面下滑而B 上升.A 与斜面无摩擦,如图2-2,设当A 沿斜面下滑s 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B 上升的最大高度H .●案例探究[例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21,即a =21g ,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命题意图: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使用水平及灵活选择研究对象的水平.B 级要求.错解分析:(1)部分考生习惯于具有相同加速度连接体问题演练,对于“一动一静”连续体问题难以对其隔离,列出准确方程.(2)思维缺乏创新,对整体法列出的方程感到疑惑.解题方法与技巧: 解法一:(隔离法)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须用隔离法.取小球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如图2-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f =ma①取木箱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地面支持力F N 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 f ′如图2-5.据物体平衡条件得:图2—4图2-3F12-图BAA︒3022-图BF N -F f ′-Mg =0 ② 且F f =F f ′③由①②③式得F N =22m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 N ′=F N =22mM +g . 解法二:(整体法)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选择整体为研究对象,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mg +Mg )-F N =ma +M ×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 N =22m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木箱对地面压力F N ′=F N =22mM +g .[例2](★★★★)一个质量为0.2 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2-6,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命题意图:考查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应用水平、分析推理水平及临界条件的挖掘水平.B 级要求.错解分析:对物理过程缺乏清醒理解,无法用极限分析法挖掘题目隐含的临界状态及条件,使问题难以切入.解题方法与技巧:当加速度a 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体一起运动,此时小球受重力、绳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绳平行于斜面,当加速度a 充足大时,小球将“飞离”斜面,此时小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未知,题目中要求a =10 m/s 2时绳的拉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必须先求出小球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a 0.(此时,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由mg cot θ=ma 0 所以a 0=g cot θ=7.5 m/s 2 因为a =10 m/s 2>a 0所以小球离开斜面N =0,小球受力情况如图2-7,则Tc os α=ma , T sin α=mg图2-6所以T =22)()(mg ma =2.83 N,N =0. ●锦囊妙计 一、高考走势连接体的拟题在高考命题中由来已久,考查考生综合分析水平,起初是多以平衡态下的连接体的题表现在卷面上,随着高考对水平要求的持续提升,近几年增强了对非平衡态下连接体的考查力度.二、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和求解物理连接体命题时,首先遇到的关键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选择问题.其方法有两种: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1.隔离(体)法(1)含义:所谓隔离(体)法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过程,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实行研究的方法.(2)使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来.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 2.整体法(1)含义:所谓整体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实行分析研究的方法.(2)使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 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 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使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灵活使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歼灭难点训练1.(★★★)如图2-8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B.m mM - g C.0D. mm M +g2.(★★★)如图2-9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都等于2g B. 2g和0 C.2gM M M B B A ⋅+和0D.0和2gM M M B B A ⋅+3.(★★★★)如图2-10,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 xC.(M m)k xD.(mM m+)k x4.(★★★★)如图2-11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柱体,由支架固定于地面上,用一条质量能够忽略的细绳,将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可看作质点的小球连接,放在圆柱体上,两球和圆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此位置将两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问在什么条件下m 2能通过圆柱体的最高点且对圆柱体有压力?图2-8图2-9图2-10图2—11图2-125.(★★★★)如图2-12所示,一轻绳两端各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跨放在一个光滑的半圆柱体上.两球从水平直径AB 的两端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当m 刚好达到圆柱体侧面最高点C 处时,恰脱离圆柱体.则两球质量之比M ∶m =?6.(★★★★★)如图2-13所示,金属杆a 在离地h 高处从静止开始沿弧形轨道下滑,导轨平行的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水平部分导轨上原来放有一金属杆b ,已知a 杆的质量与b 杆的质量为m a ∶m b =3∶4,水平导轨充足长,不计摩擦,求:(1)a 和b 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大? (2)整个过程中回路释放的电能是多少?(3)若已知a 、b 杆的电阻之比R a ∶R b =3∶4,其余电阻不计,整个过程中a 、b 上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参考答案[难点展台] 1.T =31(F +2μmg ) 2.H =1.2 s [歼灭难点训练] 1.D 2.D 3.D图2-134.选系统为研究对象,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 1g42Rπ=m 2gR +21(m 1+m 2)v 2①选m 2为研究对象,在最高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 2g -N =m 2Rv 2(N 为m 2所受支持力)②欲使m 2通过圆柱体最高点,则:N >0③联列①②③得:132-πm >m 1,且应m 1>m 2. 故条件为:132-πm >m 1>m 2. 5.选系统为研究对象,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g ·42Rπ=mgR +21(M +m )v 2①因m 到达最高点时恰离开圆柱体,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Rv 2②联立①②式得:13-=πm M 6.提示:本题实质亦属连接体问题,金属杆a 和b 的连结是靠它们间所受安培力的作用实现的.在解题过程中,因为各自所受安培力为变力,若用隔离法不便列式求解,而采用整体法对系统列方程便非常易解.(1)v a =v b =73gh 2 (2)E =74m a gh(3)Q a /Q b =R a /R b =73; Q a =73E =4912m a gh Q b =gh m E a 491674=。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题问连接体一、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

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二、外力和内力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

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

运用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1.整体法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2 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3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

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 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

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整体法”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隔离法”力,再用“”。

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进行受隔离法”整体法”或“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高中物理必修1连接体模型例题解析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连接体模型例题解析总结

高中物理必修1连接体模型例题解析总结连接体是高中物理力学体系中的重要模型,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难点之一,我们要做好强化复习。

下面是本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连接体模型例题解析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连接体模型例题解析高中物理学习方法复习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

而在这里我要强调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

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作业在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再做作业。

在这里,我们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完成作业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我们在课后安排作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

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

我们应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质疑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我们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

及时消灭这些“学习中的拦路虎”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的同学不注意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对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其结果是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习无法有效地进行下去。

对于疑难问题,我们应该及时想办法(如请教同学、老师或翻阅资料等)解决,对错题则应该注意分析错误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

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自己善于针对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在这里,我建议每位同学都准备一个“疑难、错题本”,专门记录收集自己的疑难问题和典型错误,这也可以为我们今后对知识进行复习提供有效的素材。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连接体问题连接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而隔离体则是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的物体。

在研究物体系时,受到系统外作用力的力被称为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为内力。

在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但如果将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针对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

整体法是将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适用于连接体中各物体加速度相同的情况。

而隔离法则是将其中一个物体隔离出来,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适用于要求连接体间相互作用力的情况。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可以交叉使用。

对于简单连接体问题,可以采用以下分析方法。

连接体是由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整体法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的情况。

隔离法则是将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的情况。

在选择整体法和隔离法时,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并在需要求物体间作用力时使用隔离法。

在针对训练时,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分析。

例如,当物体AB沿斜面下滑时,通过分析斜面是否光滑、粗糙等条件,可以判断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在题目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时,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使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并列方程求解。

解析:物体m所受的力有重力mg和斜面对它的摩擦力f,因为物体m与车箱相对静止,所以它的加速度为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力为0,即mg和f的合力为0.因为斜面的倾角为30°,所以斜面对m的重力分解为mgcos30°和mgsin30°,其中mgcos30°垂直于斜面,不参与m的运动,所以只考虑mgsin30°沿斜面方向的分量,即mg*sin30°=mg/2.因此,斜面对m的摩擦力f也等于mg/2,方向沿斜面向下。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图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及解决方法 广东 张彪所谓连接体就是具有相互作用的几个物体的组合。

在每年的高考物理题中,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有关连接体方面的考题,以考查受力分析、过程分析,特定状态分析为命题重点,将知识重点与思维方法统一起来,从中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变能力。

一、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隔离法”。

还可根据题目中所创设的物理环境,选取整体为对象,运用物理规律求解,这样能简化解题过程,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例1】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 ,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 后停止,然后松手,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刚松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A .()1+∆l l mgB .()()10++∆l l m m gC .∆lmg lD .∆l m m g l ()+0 分析:根据题意由盘及物体组成的系统先后经过了三个状态:(1)盘中放物,弹簧被伸长,系统处于平衡态,此时有kl g m m =+)(0,(2)手对盘有向下拉力F ,弹簧被再伸长了∆l ,系统仍平衡,即l k F l l k F g m m ∆=∆+=++,可得)()(0。

(3)撤去拉力F 的瞬间,系统失去平衡,盘及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此时系统受合力的大小与撤去的力F 相等,方向与F 相反。

可用整体法求出此刻系统的加速度 ,用隔离法以物体为对象,求出盘对物体的支持力 。

答案:A[点评] ①解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

如果题中只求物体组运动的加速度,则两物体间的作用力是物体组的内力,与加速度无关,就可以物体组为研究对象直接列出动力学方程求解加速度。

若要求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就要用隔离法列两个物体的动力学方程了。

②也可以对每个物体列动力学方程,通过解联立方程来求解是解决连接体问题最规范的解法,也是最保险的方法,但是较麻烦一些。

二、在有些问题中,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则只有应用隔离法解决。

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

高中物理连接体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连接体问题(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连接体: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通过绳、杆、弹簧相连,或多个物体直接叠放在一起的系统 二、处理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系统运动状态相同整体法问题不涉及物体间的内力 使用原则隔离法三、连接体题型:1【例1】A 、B 平力N F A 6=推A ,用水平力N F B 3=拉B ,A 、B【练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斜面A 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 作用下,A 与B 物体B 的质量为m ,则它们的加速度a A. ()(,sin μθ++==g m M F g a B. θθcos )(,cos g m M F g a +==C. ()(,tan μθ++==g m M F g a D. g m M F g a )(,cot +==μθ【练2】如图所示,质量为2m 的物体2滑定滑轮连接质量为1m 的物体,与物体1A. 车厢的加速度为θsin gB. 绳对物体1的拉力为θcos 1gmC. 底板对物体2的支持力为g m m )(12-D. 物体2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θtan 2g m2、连接体整体内部各部分有不同的加速度:【例2有一个环,箱和杆的总质量为M ,环的质量为m 加速度大小为a 时(a <g A. Mg + mg B. Mg —【练3】如图所示,一只质量为m 杆下降的加速度为( )A. gB. g M mC. g M m M +【练4个重4 N 的读数是(A.4 NB.23 NC.0 N【练5】如图所示,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0.2kg ,m B =0.4kg ,盘C 的质量m C =0.6kg ,现悬挂于天花板O 处,处于静止状态。

当用火柴烧断O 处的细线瞬间,木块A 的加速度a A 多大?木块B 对盘C 的压力F BC 多大?(g 取10m/s 2)连接体作业1、如图所示,小车质量均为M ,光滑小球P 的质量为m ,绳的质量不计,水平地面光滑。

要使小球P 随车一起匀加速运动(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则施于小车的水平拉力F 各是多少?(θ已知)A BO球刚好离开斜面 球刚好离开槽底F= F= F= F=2、如图所示,A 、B 质量分别为m1,m2,它们在水平力F 的作用下均一起加速运动,甲、乙中水平面光滑,两物体间动摩擦因数为μ,丙中水平面光滑,丁中两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A 、B 间的摩擦力和弹力。

高中物理复习 连接体问题讲解

高中物理复习 连接体问题讲解

连接体运动问题一、教法建议【解题指导】“连接体运动”是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现象,也是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的一种重要题型。

在“连接体运动”的教学中,需要给学生讲述两种解题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

M的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高台上,用一条可以忽略质量而且不变形的细如图1-15所示:把质量为....mM的物体连接起来,求:物体绳绕过定滑轮把它与质量为m的运动加速度各是多大?和物体“整体法”解题⒈mM,它们的采用此法解题时,把物体和看作一个整体..mMM+m之间的相互作。

把通过细绳连接着的总质量为(与),既然水平高台是光滑无阻力的,那么这个用力看作是内力..Mmg所以了。

又因细绳不发生形变,整体所受的外力就只有..am应具有共同的加速度。

与现将牛顿第二定律用于本题,则可写出下列关系式:mg=(M+m)am mM和物体物体所共有的加速度为:所以,ga?mM?“隔离法”解题⒉mM作为两个物体隔离开采用此法解题时,要把物体和mM之间的相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因此通过细绳连接着的与.mMT(如和来看都是外力互作用力单独必须标出,而且对.....所示)。

图1-16T=Ma M可列出下式:①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mg-T=ma m可列出下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物体② mg=(M+m)amg-Ma=ma将①式代入②式:m mM所以物体所共有的加速度为:和物体ga?m?M让学生自己独最后我们还有一个建议:请教师给学生讲完上述的例题后,mM,立推导如图1-17所示的另一个例题:用细绳连接绕过定滑轮的物体和amM>mM的共同加速度已知和,可忽略阻力,求物体。

mM?,就表明学如果学生能不在老师提示的情况下独立地导出:ga?mM?(如果教师是采用小测验的生已经初步地掌握了“连接体运动的解题方法了。

“隔“整体法”解题的学生有多少?采用方式进行考察的,还可统计一下:采用离法”解题的学生有多少?从而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

)”【思路整理】⒈既然采用“整体法”求连接体运动的加速度比较简便?为什么还要学习“隔离法”解题呢?这有两方面的原因:TmMa。

(典型、易错题的详细点评版本)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

(典型、易错题的详细点评版本)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

难点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导论:何为连接体?-----二者之间存在摩擦力、拉力、电磁力等内力,二者运动存在联动。

整体法的好处?只有牛二定律整体法?各种整体方法使用条件?整体法、隔离的如何联立使用?何时必须使用隔离法的问题?●案例探究---一静一动连接体[例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21,即a =21g ,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解法一:(隔离法)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须用隔离法(不是必须!!!).!!!! 取小球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如图2-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f =ma①取木箱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地面支持力F N 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 f ′如图2-5. 据物体平衡条件得:F N -F f ′-Mg =0② 且F f =F f ′③ 由①②③式得F N =22m 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F N =22m M +g . 解法二:(整体法)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mg +Mg )-F N =ma +M ×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 N =22m 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图2—4 图2-5 图2-3木箱对地面压力F N ′=F N =22m M g . 我的点评: 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或两个加速度不同的不同连接体,可以列出F 1-f=m 1a 1 (1)F 2+f=m 2a 2 (2) 其中f 为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或绳子、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原式应该为矢量式。

另外F1,F2都是外力,不是内力对(如:摩擦力对、拉力对)。

(1)+(2)得 F 1+F 2=m 2a 2+ m 1a 1 (3) ------ F 1,F 2,a 1,a 1为矢量,a1=a2=0是特殊情况。

高考物理复习连接体问题分析指导

高考物理复习连接体问题分析指导

高考物理复习连接体问题分析指导在力学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全部称相连体,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总结的相连体标题剖析指导,请考生认真阅读。

一、高考走势相连体的拟题在高考命题中由来已久,考察考生综合剖析能力,早先是多以均衡态下的相连体的题呈现在卷面上,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不断进步,近几年增强了对非均衡态下相连体的考察力度.二、处理相连体标题的基本要领在剖析和求解物理相连体命题时,首先遇到的要害之一,便是研究工具的选取标题.其要领有两种: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1.隔离(体)法(1)含义:所谓隔离(体)法便是将所研究的工具--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历程,从系统或全历程中隔离出来举行研究的要领.(2)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工具或历程、状态,选择隔离工具.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工具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②将研究工具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历程从运动的全历程中隔离出来.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工具、历程、状态剖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历程示意图.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干系,选择适当的物理纪律列方程求解.2.整体法(1)含义:所谓整体法便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历程作为研究工具举行剖析研究的要领.(2)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历程.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历程的示意图.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干系,选择适当的物理纪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标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工具的转化,往往两种要领交叉运用,相辅相成.所以,两种要领的取舍,并无绝对的边界,必须具体剖析,灵敏运用.无论哪种要领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历程等)的出现为原则.相连体标题剖析指导的所有内容便是这些,更多精美内容请考生持续存眷查字典物理网。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分类专题讲解5---连接体(解析版)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分类专题讲解5---连接体(解析版)

高考物理解题模型分类专题讲解模型5 连接体1.连接体定义与分类(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以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运动,这样的物体系统就是连接体。

(2)连接体问题的类型: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

2.解决连接体问题方法(1)整体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

(2)隔离法的选取原则: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3)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一般采用“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的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 中的“F ”指的就是物体(或系统)所受的合力,因此,在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必须注意区分内力和外力,特别是用整体法处理连接体问题时,切忌把系统内力列入牛顿第二定律方程中。

当然,若用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对所隔离的物体,它所受到的力都属外力,就不存在内力问题了。

【最新高考真题解析最新高考真题解析】】1.1.((2020年江苏卷江苏卷))中欧班列在欧亚大陆开辟了“生命之路”,为国际抗疫贡献了中国力量。

某运送防疫物资的班列由40节质量相等的车厢组成,在车头牵引下,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行驶时,第2节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

若每节车厢所受摩擦力、空气阻力均相等,则倒数第3节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 )A. FB. 1920FC. 19FD. 20F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因为每节车厢质量相等,阻力相同,故第2节对第3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838F f ma -=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 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22F f ma -= 联立解得119F F =。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专题详细讲解

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连接体。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隔离体。

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内力。

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外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加速度相同,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

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整体法法求出加速度,再用隔离法法求物体受力。

简单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连接体: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大小加速度的整体。

2.“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即当做一个质点来考虑)。

注意: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情况。

3.“隔离法”:把系统中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

注意: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情况均适用。

4.“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求各部分加速度相同的连结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选考虑“整体法”;如果还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再用“隔离法”,且一定是从要求作用力的那个作用面将物体进行隔离;如果连结体中各部分加速度不同,一般都是选用“隔离法”。

5.若题中给出的物体运动状态(或过程)有多个,应对不同状态(或过程)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进行受力分析,再列方程求解。

针对训练1.如图用轻质杆连接的物体AB沿斜面下滑,试分析在下列条件下,杆受到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高三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

高三一轮复习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

必修 第一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连接体问题知识梳理1.连接体:多个相互关联的物体连接(叠放,并排或由绳子、细杆联系)在一起的物体组称为连接体. 特点:连接体一般具有相同的运动情况(速度相同、加速度相同).2.连接体的解题方法:整体法与隔离法(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注意:采用整体法时只分析外力,不分析内力.(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3.求内力时,必须用隔离法;求外力时,一般用整体法比较简单。

4.整体法应用的条件:只要几个物体的加速度相同(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5.物体的加速度不同(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时,定量计算时,一般用隔离法;定性分析时可以用整体法。

典例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A ,使它们匀加速运动,求轻线上的张力T=?(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A m 、B m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拉力F 拉甲,使它们匀加速运动,A 、B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3)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m B 的A 、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 拉A ,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 、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求轻线上的张力T=?结论:典例2:μ=0(光滑) μ≠0 (粗糙) μ≠0 (粗糙)倾角θFABFABFAB结论:物体A 、B 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 m m m F BA BAB +=①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要动摩擦因数μ相同)无关; ②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F AB 与接触面的倾斜程度无关。

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问题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自主学习】一、连接体与隔离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相连接组成的物体系统,称为。

如果把其中某个物体隔离出来,该物体即为。

二、外力和内力如果以物体系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作用力,这些力是系统受到的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不考虑力。

如果把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这些内力将转换为隔离体的力。

三、连接体问题的分析方法1.整体法:连接体中的各物体如果,求加速度时可以把连接体作为一个整体。

运用列方程求解。

2.隔离法:如果要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必须隔离其中一个物体,对该物体应用求解,此法称为隔离法。

3.整体法与隔离法是相对统一,相辅相成的。

本来单用隔离法就可以解决的连接体问题,但如果这两种方法交叉使用,则处理问题就更加方便。

如当系统中各物体有相同的加速度,求系统中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往往是先用法求出,再用法求。

四、常见的连接体有:①升降机及机内的物体运动②汽车拉拖车③吊车吊物上升④光滑水平面两接触物体受力后运动情况⑤两物体置在光滑的水平面受力后运动情况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⑦如右图装置●难点展台1.(牛顿运动定律)如图2-1,质量为2 m 的物块A 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质量为m 的物块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已知水平推力F 的作用下,A 、B 做加速运动,A 对B 的作用力为____________.2.(功能关系)A 的质量m 1=4 m ,B 的质量m 2=m ,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将B 按在地面上不动,然后放手,让A 沿斜面下滑而B 上升.A 与斜面无摩擦,如图2-2,设当A 沿斜面下滑s 距离后,细线突然断了.求B 上升的最大高度H .●歼灭难点训练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21,即a =21g ,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12-图22-图2.一个质量为0.2 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2-6,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3.如图2-8所示,质量为M 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A.gB.m mM - g C.0D. mm M +g4.如图2-9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A.都等于2gB. 2g和0 C.2g M M M B B A ⋅+和0 D.0和2g M M M B B A ⋅+5.如图2-10,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图2-3图2-6图2-9图2-8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 xC.(M m)k xD.(mM m)k x6.如图2-11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柱体,由支架固定于地面上,用一条质量可以忽略的细绳,将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可看作质点的小球连接,放在圆柱体上,两球和圆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此位置将两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问在什么条件下m 2能通过圆柱体的最高点且对圆柱体有压力?7.如图2-12所示,一轻绳两端各系一小球(可视为质点),质量分别为M 和m (M >m ),跨放在一个光滑的半圆柱体上.两球从水平直径AB 的两端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当m 刚好达到圆柱体侧面最高点C 处时,恰脱离圆柱体.则两球质量之比M ∶m =?图2-10图2—11图2-12● 分类升华,针对训练【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典型例题】例1.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互相接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物体B 的作用力等于( ) A.F m m m 211+ B.F m m m 212+ C.FD.F m21扩展:1.若m 1与m 2与水平面间有摩擦力且摩擦因数均为μ则对B 作用力等于。

5讲 连接体问题与典型例题

5讲 连接体问题与典型例题

5讲 牛顿运动定律与连接体问题一、连接体概述相互连接并且有共同的加速度的两个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可以看作连接体。

如下图所示:还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体的模型图,不一一描述。

只以常见的模型为例。

二、问题分类1.已知外力求内力(先整体后隔离)如果已知连接体在合外力的作用下一起运动,可以先把连接体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隔离其中的一个物体,求相互作用力。

2.已知内力求外力(先隔离后整体)如果已知连接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先隔离其中一个物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他们共同的加速度;再把连接体系统看成一个整体,求解外力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以图1模型为例)【例题1】 如上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两个物块组成连接体系统,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把他们看作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F m m a =+ 解得:加速度12Fa m m =+再隔离后面的物块m 1,它受重力G 、支持力N 和拉力T 三个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T m a =带入可得:112m T F m m =+图1 图2 图3图4【例题2】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块,中间用细绳相连,在F 拉力的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求中间细绳的拉力为多大?解析:两个物块具有共同的加速度,把他们看作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12()()F m m g m m a -+=+ 解得:加速度1212()F m m ga m m -+=+再隔离后面的物块m 1,它受重力G 、和拉力T 两个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211112()F m m gT m g m a m m m -+-==+带入可得:112m T F m m =+由以上两个例题可得:对于在已知外力求内力的连接体问题中,系统中各物体的内力是按照质量关系分配牵引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点2 连接体问题分析策略·整体法与隔离法导论:何为连接体?-----二者之间存在摩擦力、拉力、电磁力等内力,二者运动存在联动。

整体法的好处?只有牛二定律整体法?各种整体方法使用条件?整体法、隔离的如何联立使用?何时必须使用隔离法的问题?●案例探究---一静一动连接体[例1](★★★★)如图2-3所示,质量为M 的木箱放在水平面上,木箱中的立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开始时小球在杆的顶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下滑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21,即a =21g ,则小球在下滑的过程中,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少? 解法一:(隔离法)木箱与小球没有共同加速度,所以须用隔离法(不是必须!!!).!!!! 取小球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摩擦力F f ,如图2-4,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f =ma①取木箱M 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地面支持力F N 及小球给予的摩擦力F f ′如图2-5. 据物体平衡条件得:F N -F f ′-Mg =0② 且F f =F f ′③ 由①②③式得F N =22m 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F N =22m M +g . 解法二:(整体法)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也可选取整体为研究对象!!!!!,依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mg +Mg )-F N =ma +M ×0故木箱所受支持力:F N =22m M +g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图2—4 图2-5 图2-3木箱对地面压力F N ′=F N =22m M g . 我的点评: 对于一动一静连接体或两个加速度不同的不同连接体,可以列出F 1-f=m 1a 1 (1)F 2+f=m 2a 2 (2) 其中f 为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或绳子、弹簧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注意原式应该为矢量式。

另外F1,F2都是外力,不是内力对(如:摩擦力对、拉力对)。

(1)+(2)得 F 1+F 2=m 2a 2+ m 1a 1 (3) ------ F 1,F 2,a 1,a 1为矢量,a1=a2=0是特殊情况。

由(3)式可知,在已知连接体中的不同物体的加速度,知道部分物体的受力,可以由(3)计算另一物体的受力。

如果两个物体的受力都知道,还知道另一个物体的加速度,由(3)式可以求另一物体的加速度。

公式(3)的优点:可以省略内力(摩擦力、拉力)的分析。

[例2](★★★★)一个质量为0.2 kg 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2-6,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 m/s 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解题方法与技巧: 评注:题目给了连接体中的加速度,斜面肯定以给定的加速度运动,小球也可以同样的加速度运动,但受力情况不定。

斜面受外力的作用,只要外部拉力足够大,就能产生足够大的加速度。

小球收到的斜面的支持力向后,对小球的向前的加速运动产生阻止作用,当小球的加速度足够大时,需要斜面降低小球的支持力降低、直至消失,即小球脱离斜面飞起来。

此时,仅有细绳水平拉力的产生水平加速度,而且细绳垂直向上的拉力抵消垂直向下重力,使小球在垂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

所以,要首先判断小球的受力状态!!!飞起来的临界判断是什么?刚好飞起来的意思,就是细绳平行线面,但此时斜面的支持力刚好为零。

求此时的加速度,如果加速度小于题目中给定的10m/s 2,那么,10m/s 2就已经足够大,小球早就能飞起来。

而且在10m/s 2的加速度下,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降低:原因-----小球在垂直方向处于平衡,图2-6要求:αTsin =m 小球g (α为细绳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T 增加时,要求α下降。

-----分析过程--------:当加速度a 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体一起运动,此时小球受重力、绳拉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作用,绳平行于斜面。

当加速度a 足够大时,小球将“飞离”斜面,此时小球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未知,题目中要求a =10 m/s 2时绳的拉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必须先求出小球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a 0.(此时,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由mg cot θ=ma 0所以a 0=g cot θ=7.5 m/s 2因为a =10 m/s 2>a 0所以小球离开斜面N =0,小球受力情况如图2-7,则Tc os α=ma ,T sin α=mg所以T =22)()(mg ma +=2.83 N,N =0.-------总结-----:一、高考走势连接体的拟题在高考命题中由来已久,考查考生综合分析能力,起初是多以平衡态下的连接体的题呈现在卷面上,随着高考对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近几年加强了对非平衡态(受力不等于零,有加速度)连接体(!!!!!)的考查力度.二、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在分析和求解物理连接体命题时,首先遇到的关键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选取问题.其方法有两种:一是隔离法,二是整体法.1.隔离(体)法(1)含义:所谓隔离(体)法就是将所研究的对象--包括物体、状态和某些过程,从系统或全过程中隔离出来进行研究的方法.(2)运用隔离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对象或过程、状态,选择隔离对象.选择原则是:一要包含待求量,二是所选隔离对象和所列方程数尽可能少.②将研究对象从系统中隔离出来;或将研究的某状态、某过程从运动的全过程中隔离出图2-7来.③对隔离出的研究对象、过程、状态分析研究,画出某状态下的受力图或某阶段的运动过程示意图.④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2.整体法(1)含义:所谓整体法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2)运用整体法解题的基本步骤:①明确研究的系统或运动的全过程.②画出系统的受力图和运动全过程的示意图.③寻找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物理规律列方程求解.隔离法与整体法,不是相互对立的,一般问题的求解中,随着研究对象的转化,往往两种方法交叉运用,相辅相成(如:用整体法先求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求内力). 所以,两种方法的取舍,并无绝对的界限,必须具体分析(视题目给的条件,所求的问题而定,选最简便的方法。

),灵活运用.无论哪种方法均以尽可能避免或减少非待求量(即中间未知量的出现,如非待求的力,非待求的中间状态或过程等)的出现为原则.●歼灭难点训练1.(★★★)如图2-8所示,质量为M的框架放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下振动时,框架始终没有跳起.当框架对地面压力为零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用整体法?隔离法?------整体法,在高考选择题中,一般设置适于用整体法的条件,目的考察学生掌握技巧的能力,当然考生用隔离法也能求解,但浪费了时间。

是否适于整体法的分析:先写出整体法方程F球+F框=框a球+ m框a框,看方程中是否只有一个题目要求的待求量。

在本题中“地面压力为零”这一时刻,小球框架的外力都已知,a 框=0,只有a球一个未知量。

解简单的方程就可!!!!)A.gB.m mM-gC.0D.m mM+g图2-82.(★★★)如图2-9所示,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弹簧两端,B 端用细线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解析: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是否可以使用整体法公式F A +F B =M A a A + m B a B 进行分析。

上面一个方程的中包括两个未知的加速度,如果采用该公式求解,必须先确定其中一个加速度。

哪一个球的加速度可以先确定?----B 球:在细绳突然剪断后那一个瞬间,受弹簧拉力、重力、支撑力,但弹簧拉力未知,是待求力(尽管可以求出!),加速度待求。

A 球:受弹力、重力、支撑,在细绳突然剪断后那一个瞬间,弹簧拉力不变,重力当然不变,支撑力也不变。

A 球在那个瞬间仍然不动,且加速度为零。

对比:B 球---那个瞬间也不动,但加速度不为零由上面的分析,不用具体求解就知答案D 正确。

求B 的具体加速度值:在沿斜面方法用方程求解F A +F B =M A a A + m B a B ,注意在斜面水平方向,两个球的支持力都为零,弹簧拉力为内力,不需计入,F A 、F B 仅包含重力沿斜面的分力,(M A g+M B g )/2=m B a B ------a B =2g M M M B B A ⋅+ A.都等于2g B.2g 和0 C.2g M M M B B A ⋅+和0 D.0和2g M M M B B A ⋅+ 3.(★★★★)如图2-10,质量为m 的物体A 放置在质量为M 的物体B 上,B 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 、B 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 时,A 、B 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点评:整体法、隔离法交叉运用的典型例题。

图2-9图2-10要点一、本题求摩擦力,为内力,必须将物体隔离才能研究求解。

要点二、隔离两个物体都能求解摩擦力,选择哪个物体?一般选择受力少的那一个!!本题中是A 。

隔离物体A 后,得到方程,F A =M A a A ,需要求解a A 。

得到a A 后,即得到题目待求的摩擦力。

要点三、如何求a A ?是否再隔离物体B ,列出方程,在与物体A 的方程联立? 可以这样做,但解题过程多。

实际上,方程联立,就是消去内力,重复一遍获得整体法的过程。

既然如此,可以直接采用整体法的方程简便求解加速度a A 。

A.0B.k xC.(M m )k xD.(mM m )k x 4.(★★★★)如图2-11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圆柱体,由支架固定于地面上,用一条质量可以忽略的细绳,将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可看作质点的小球连接,放在圆柱体上,两球和圆心O 在同一水平面上,在此位置将两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问在什么条件下m 2能通过圆柱体的最高点且对圆柱体有压力?题目解析:首先想到是用牛二定理求解,即使是采用较为简便的整体法,但对沿切向的运动而言,在运动的不同时刻(位置),支持力、重力方向变化,整个体系做变速运动,无法用建立在牛二定律之上的整体法解此题。

在高中阶段,只能采用能量(弹力势能、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守恒(本题守恒机械能能量守恒)方法求解。

将m 1和m 2看成一个整体,本题中除重力之外的力不做功:没有摩擦力,支撑力垂直路径。

所以采用所谓的机械能守恒整体法(前面的是牛二定律整体法)。

首先由题目问题,m 2能通过圆柱体的最高点且对圆柱体有压力知:必须有m 1>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