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doc

合集下载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总则传染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全球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传染病疫情流行。

为了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传染病疫情扩散蔓延,科学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制定本应急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或单位突发传染病疫情爆发或有可能发生的情况下的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响应级别本应急预案按照国家有关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的要求和本地区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四个应急响应级别:一级应急:发现接触传染病的人员并最终确诊少量病例(2-3例)时,申请市应急指挥部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二级应急:发现接触传染病的人员,已确定确诊病例5个以下时,申请市应急指挥部启动II级应急响应。

三级应急:获得确诊病例超过5例时,申请市应急指挥部启动I级应急响应。

四级应急:病例数量较多,已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时,申请市应急指挥部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

三、指挥体制和应急条令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并协调相关力量开展应急救援;2、应急响应级别升级,应急指挥部应当及时加强指挥调拨和外援协作,并组织模拟执行各项应急预案;3、应急指挥部成员应熟悉应急条令,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责任,严格履行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四、应急预案1、疫情监测和预警(1)建立疫情监测预警机制,开展信息收集和病原监测工作;(2)及时发布传染病疫情报告和风险评估,向相关单位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3)开展社区防控工作,加强病人追踪和传染源隔离。

2、疫情应急响应(1)根据疫情响应级别,成立应急指挥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及时开展应急响应工作;(2)开展病人分类、诊断、救治和追踪工作;(3)严格控制流行疫情,加强疫情隔离,杜绝病菌扩散。

3、医疗卫生保障(1)及时协调和调配医疗物资和药品,加强医疗救治和预防工作;(2)保障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和防护措施;(3)建立传染病疫情监测和防控机制,加强医院隔离管理。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一、总则1.1 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1.2 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集中力量,统一指挥;分工协作,联防联控。

二、组织机构2.1 领导机构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领导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2.2 工作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部门,由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任办公室主任。

2.3 专家组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专家组,由卫生健康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参与,负责疫情研判、防控策略制定和指导。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3.1 监测网络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

3.2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包括传染病疫情的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

3.3 报告制度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等应按照规定及时报告疫情。

四、应急响应与处置4.1 响应级别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将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分为四级: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4.2 响应程序当疫情达到响应级别时,相关部门应按照预案要求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包括发布预警信息、采取防控措施、开展现场处置等。

4.3 处置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染病疫情,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包括隔离治疗患者、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施消毒等。

同时,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五、保障措施5.1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防护用品、药品等物资,确保应急处置所需。

同时,加强物资调配和运输能力,确保物资及时送达一线。

5.2 人员保障加强医护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能力。

同时,加强应急处置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能力和素质。

5.3 技术保障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检测水平和效率。

同时,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传递。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

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应急响应级别划分。

根据传染病的传播范围、病原体的毒力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将传染病应急响应划分为四个级别,一级响应、二级响应、三级响应和四级响应。

二、应急响应措施。

1. 一级响应,发现疑似传染病病例或疫情暴发时,立即启动一级响应。

采取隔离患者、追踪接触者、开展疫情调查和发布警报等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二级响应,当疫情扩散范围较大、病情严重时,应启动二级响应。

加强医疗救治、提高防控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疫苗接种等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3. 三级响应,当疫情发展势头严重、病情严重时,应启动三级响应。

加强医疗救治、动员社会资源、加强科研攻关、提高疫情监测等措施,全力以赴抗击疫情。

4. 四级响应,当疫情严重威胁公共卫生安全时,应启动四级响应。

采取最严格的防控措施,包括封锁疫区、限制人员流动、关闭
公共场所等措施,全力以赴控制疫情蔓延。

三、应急预案执行。

1. 应急预案的执行由相关部门负责,包括卫生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等,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应对传染病疫情。

2. 在应急响应期间,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做好指挥协调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执行。

3. 社会各界要积极配合,听从政府的指挥,遵守防控措施,共
同为控制传染病疫情做出努力。

以上为传染病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在传染病疫情暴
发时,有效地控制疫情,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一、背景。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各种传染病疫情,给人们的生命
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
制定和实施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

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传染病暴发或传播风险加大时,能够迅
速有效地组织和协调各方力量,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
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三、责任部门。

1. 卫生部门,负责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
2. 公安部门,负责维护社会秩序和协助卫生部门进行疫情防控;
3. 政府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制定应急预案和政策;
4. 媒体部门,负责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发布疫情信息,引导公众
正确应对。

四、应急措施。

1.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疫情信息;
2. 防控措施,采取隔离、消毒、医疗救治等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3. 信息发布,及时向公众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引导公众
科学防护;
4.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五、应急响应级别。

根据疫情的严重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应急响应级别,
对应相应的防控措施和资源调配。

六、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

本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在传染病
暴发时能够有效应对。

七、总结。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

只有通过科学的防控措施和有效的应急预案,才
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是什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控制、救治等措施,规范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协调配合的一种制度性安排。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包括哪些内容?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应急预案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2. 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疫情防控中的职责分工和工作任务。

3. 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建立疫情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机制,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4. 预防控制措施: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等方面。

5. 救治措施:制定传染病患者救治措施,包括医疗救治、病原体检测、隔离治疗等方面。

6. 社会动员和宣传工作:加强社会动员和宣传工作,提高公众对传染病防控的认识和参与度。

7. 资源保障和经费投入:确保传染病防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保障和合理投入。

8. 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传染病防控提供法律依据和政策支持。

9. 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明确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程序和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和效果评估。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往往需要预先进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那么你有了解过应急预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一、防控工作目标1、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的防控意识。

2、完善疫情信息报告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防控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二、组织机构与分工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成员名单及职责如下:组长:xxx,全面负责防控与应急工作。

副组长:xxx协助组长,主管幼教中心防控与应急工作。

成员:xxx防控与应急工作。

三、各幼儿园日常防控工作1、做好每日疫情(教工、幼儿人员)统计工作,严格执行疫情日报制度,不得漏报、迟报、瞒报、错报,数据及时上报联盟组组长,配合区教委做好联防联控工作。

2、各班主任每天上午十一点前在班长群里上报班级幼儿有无发热情况。

3、完成每日两次体温检测:入园时、下午午睡后各一次。

4、完成每日消杀工作。

四、预防办法和措施1、利用多种媒介,幼儿监护人每天上报幼儿及家人情况。

2、加强对个人健康生活习惯、防护措施等宣传,如:外出戴口罩、加强消毒、打喷嚏捂住口鼻、尽量不外出、经常洗手等。

3、注意增减衣物和均衡营养,加强锻炼,保证足够休息,增强体质。

五、如果突发新冠肺炎疫情,立即启动分级响应机制1、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2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

2、蓝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3名以上(含)、5名(含)以内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建议关闭该班。

3、橙色预警:幼儿园单个班出现5名(含)发烧儿童时,立即请幼儿家长接回并上报。

关闭该班。

4、红色预警: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新冠肺炎疾病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建议关闭幼儿园。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
一、背景介绍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引起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二、组建应急领导小组
在传染病爆发时,应成立由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防控工作,指导各方力量合作配合。

三、早期监测和警报
针对传染病的早期监测和警报工作至关重要。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第一手信息来源。

四、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响应时,各级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隔离、检疫、治疗等各项措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五、医疗资源调配
在传染病防控时,要合理调配医疗资源,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同时也要保障医疗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六、社会动员和宣传教育
传染病防控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和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强防控意识。

七、后续工作和总结
传染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以上便是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对相关单位有所帮助,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这场攻坚战。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引言传染病疫情是一种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2.背景描述传染病疫情的背景信息,包括疫情爆发的原因、范围和影响。

3.应急响应级别划分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的应急级别,并描述每一个级别下所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资源调配方式。

4.组织机构和职责列出涉及治疗、预防、检测、监控、宣传等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描述各个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

5.预警和监测体系详细说明建立和完善传染病疫情预警和监测体系的方法和步骤,包括病例报告、传染病爆发监测、信息采集和分析等。

6.病例诊断与医疗救治描述传染病病例的诊断标准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医疗救治措施和指南。

7.疫苗研发和接种介绍与疫苗研发相关的机构和流程,并描述疫苗接种的程序和策略。

8.公众宣传与教育制定公众宣传与教育措施,包括疫情防控知识的传播、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

9.社区防控措施列出社区防控措施和行动计划,包括加强卫生监督、隔离措施、人员流动管理等。

10.国际合作与信息交流描述国际间在传染病疫情防控方面的合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并介绍信息交流和共享的渠道。

11.应急资源保障列出所需的应急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防护用品等,并描述保障和调配的方式。

附件:1. 可附带疫情数据和统计报告。

2. 可附带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因传染病、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故等导致的、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紧急突发事件。

2. 应急响应级别:针对传染病疫情,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划分的不同级别,用以指导相应的应急措施和资源调配。

3. 预警和监测体系:用于提前预测、监测和发现传染病疫情的体系,包括病例报告、传染病爆发监测、信息采集和分析等。

4. 疫苗研发和接种:指针对传染病疫情,开展疫苗的研发和生产,并按照策略和程序进行疫苗接种活动。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前言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对社会和人民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医院作为医疗救治的重要场所,在传染病疫情防控中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医院患者、职工和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一)应急指挥小组成立以医院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疫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

小组成员包括医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科室主任。

职责:1、制定和完善医院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2、组织协调医院各部门、各科室的疫情防控工作。

3、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出科学决策,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二)医疗救治组由临床科室主任和骨干医生组成医疗救治组。

职责:1、负责传染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2、制定和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三)疫情防控组由医院感染管理科、预防保健科等相关科室人员组成。

职责:1、负责医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制定和落实感染防控措施。

2、开展医院内的消毒、隔离、防护等工作,防止疫情在医院内传播。

(四)后勤保障组由医院后勤部门人员组成。

职责:1、负责疫情防控物资的采购、储备和调配。

2、保障医院水、电、气的正常供应,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信息宣传组由医院办公室、宣传科等人员组成。

职责:1、负责收集、整理和报送疫情相关信息。

2、开展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控意识。

三、监测与预警(一)监测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体系,加强医院门诊、急诊、住院部等重点区域的监测工作。

2、对发热患者、疑似传染病患者进行详细登记和追踪观察。

3、加强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沟通,及时掌握传染病疫情动态。

(二)预警1、根据传染病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划分预警级别。

2、当达到预警级别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四、应急响应(一)分级响应根据传染病疫情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Ⅱ级、Ⅲ级三个级别。

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一、背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传染病疫情频发,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目的1. 提高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2.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报告、隔离、治疗等应急处理机制。

3. 确保在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三、组织架构1. 成立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

2. 设立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监测、信息收集、协调和处置工作。

3. 设立传染病防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组,负责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四、监测与预警1. 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实时监测。

2. 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分析、评估和预警,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 加强对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和信息共享,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五、应急响应1. 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2. 根据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隔离、治疗、消毒、灭源等措施。

3. 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六、隔离与治疗1. 对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2.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加强对传染病患者的关爱和支持,保障其合法权益。

七、宣传教育1. 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2. 通过多种渠道宣传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高公众的知晓率。

3. 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其对传染病防治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八、国际合作1.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卫生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预案第一章总则 (4)1.1 编制目的 (4)1.1.1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应对传染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指示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4)1.1.2 本预案旨在建立健全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工作流程,保证在传染病疫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控工作。

(4)1.1.3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制定。

(4)1.1.4 本预案参考了国内外传染病疫情防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编制。

(4)1.1.5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行政区域内传染病疫情的预防、控制和应对工作。

(4)1.1.6 本预案适用于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及企事业单位。

(4)1.1.7 职责 (4)1.1.8 卫生健康部门职责 (5)1.1.9 医疗机构职责 (5)1.1.10 疾控中心职责 (5)1.1.11 公安、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职责 (5)第二章组织架构 (5)1.1.12 成立目的 (5)1.1.13 组成人员 (6)1.1.14 主要职责 (6)1.1.15 成立目的 (6)1.1.16 组成人员 (6)1.1.17 主要职责 (6)1.1.18 设立目的 (7)1.1.19 设立范围 (7)1.1.20 主要职责 (7)第三章疫情监测与报告 (7)1.1.21 监测目的 (7)1.1.22 监测内容 (7)1.1.23 监测方法 (7)1.1.24 监测频次 (7)1.1.25 报告程序 (8)1.1.26 报告内容 (8)1.1.27 报告方式 (8)1.1.28 报告时限 (8)1.1.29 信息收集 (8)1.1.30 信息整理 (8)1.1.31 信息发布 (8)1.1.32 信息反馈 (9)1.1.33 宣传教育 (9)1.1.34 信息报告 (9)1.1.35 个人防护 (9)1.1.36 健康监测 (9)1.1.37 员工健康管理 (9)1.1.38 外出人员管理 (9)1.1.39 访客管理 (10)1.1.40 日常消毒 (10)1.1.41 重点区域消毒 (10)1.1.42 消毒记录 (10)第五章医疗救治 (10)1.1.43 发觉病例 (10)1.1.44 病例报告 (10)1.1.45 病例救治 (10)1.1.46 病例转诊 (11)1.1.47 人力配置 (11)1.1.48 设备配置 (11)1.1.49 药品配置 (11)1.1.50 分类收集 (11)1.1.51 包装与运输 (11)1.1.52 处理与处置 (11)第六章流行病学调查 (11)1.1.53 调查对象 (11)1.1.54 调查内容 (12)1.1.55 调查方法 (12)1.1.56 调查流程 (12)1.1.57 病例分布特征分析 (12)1.1.58 病例传播途径分析 (13)1.1.59 接触者管理分析 (13)1.1.60 疫情发展趋势分析 (13)1.1.61 防控效果评价 (13)第七章防控宣传教育 (13)1.1.62 基本知识普及 (13)1.1.63 防控政策解读 (13)1.1.64 个人防护意识培养 (13)1.1.65 心理健康教育 (13)1.1.66 传统媒体宣传 (13)1.1.67 网络媒体宣传 (14)1.1.68 社区宣传 (14)1.1.69 企业宣传 (14)1.1.70 评估指标 (14)1.1.71 评估方法 (14)1.1.72 评估周期 (14)1.1.73 启动条件 (15)1.1.74 启动程序 (15)1.1.75 现场处置 (15)1.1.76 防控措施 (15)1.1.77 疫情报告与反馈 (15)1.1.78 人力资源调配 (16)1.1.79 物资资源调配 (16)1.1.80 技术资源调配 (16)1.1.81 社会资源调配 (16)第九章资源保障 (16)1.1.82 人员配置 (16)1.1.83 人员培训 (16)1.1.84 人员调度 (17)1.1.85 物资储备 (17)1.1.86 物资采购 (17)1.1.87 物资调配 (17)1.1.88 资金预算 (17)1.1.89 资金申请与审批 (17)1.1.90 资金使用 (17)第十章考核与评价 (17)1.1.91 组织领导与政策落实 (17)1.1 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情况; (17)1.2 防控责任明确情况; (18)1.3 政策宣传和培训情况; (18)1.4 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一、风险监测1、应急救援组织人员本项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风险监测工作。

负责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获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信息,当收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警信息时应及时向上一级单位应急办公室报告。

特殊情况可越级上报。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例后,疑似病例所在部门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人员汇报,应急办公室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发布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

3、各部门每天定时向应急办公室汇报本部门疫情情况(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应急办公室联系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

二、应急响应1、信息报告(1)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后,事发项目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报告,并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2)当发生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时,应急办公室需按规定向公司总部应急办公室报告。

各应急救援工作组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分工,相互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开展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由属地政府统一协调指挥的急性传染病突发事件,应遵其安排。

(3)报告内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报告单位、联系人及通讯方式。

并尽可能提供以下信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性质、范围、严重程度、可能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病例发生和死亡的分布及可能发展趋势。

三、应急处置措施1、较大及以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应急处置措施主要包括:(1)发现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时,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并向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疾病控制中心报告。

(2)对传染病人、疑似传染病人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前提下,应及时将其送往医疗急救中心(医疗部门)进行救治。

发现人应尽可能避免与患者直接接触或扩距离接触,并离开患者生活、工作的房间或办公室等场所。

(3)在现场附近把守,防止人员进出,等待应急组织其他人员的到来。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精选5篇)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范文篇11、目的和依据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切实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生产和生活秩序,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报告制度》等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我单位流动性质制定本应急预案。

2、成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详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总预案)3.1.2.1组织机构。

3、工作要求和职责1.经理部传染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根据疫情情况,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和对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协调和组织指挥。

2.建立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

3.建立传染病监控与报告制度a.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是对发烧病人引起注意,在同一时段出现多例发烧病人要考虑是否为传染病引起,对发烧病人要建立专项登记。

b.各部门、班组一旦发现疑似传染病的人员要求第一时间报告医务人员或领导小组。

c.医生一旦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时应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小组。

d.照规定时限:甲类传染病6小时内;乙类传染病12小时内;丙类传染病24小时内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e.医务人员具体负责卫生防疫工作,负责对公共场所、食堂卫生的监督和管理;负责饮用水的化验检查;定期对环境实施消毒,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注射或分发预防用药等,阻断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f.医务人员通过宣传栏或印发健康教育手册等形式对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教育,提高员工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和和对社会公共卫生的责任感。

4、应急措施1.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组、部门或寝室,采取隔离措施禁止与外界人员接触,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同时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应急领导小组或县疾控中心安排把病人送到当地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进行隔离治疗。

2.发生传染病后医务人员或县卫生防疫部门立即对疫点进行彻底消毒。

在对疫区消毒的同时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佩戴好防护工具;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对易感人群注射疫苗或进行预防性治疗。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一、背景。

当前,全球范围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

为了有效应对传染病的暴发和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目标。

1. 及时发现传染病疫情,迅速采取控制措施,阻断传播途径;2. 最大限度减少传染病的感染和死亡人数;3. 保障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安全;4. 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经济损失。

三、预案内容。

1. 预防措施。

加强对传染病的监测和预警,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加强公共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防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管理。

2. 应急响应。

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医疗救治能力,确保医疗资源充足;加强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措施,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封控和隔离措施。

3. 协调配合。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合力;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加强对社会各界的动员和协调。

四、应急处置。

一旦发生传染病暴发,各级政府部门和医疗机构要迅速采取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疫情监测和信息发布;加强医疗救治能力;加强对疫情重点地区的封控和隔离措施;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隔离管理;加强社会稳定维护。

五、评估和总结。

一旦传染病疫情得到控制,各级政府部门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传染病防控能力。

六、附则。

本预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解释。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的资料.doc

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的资料.doc

小学防控传染病应急预案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防止传染病在学校内暴发流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学校成立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由学校负责人徐素利为组长,高会锋、蔡英歌为副组长,其他各位老师及各班主任为组成成员。

报告员由李海军兼任。

学校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①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的要求,制定本学校的工作预案。

②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责任制度,并将责任分解到班级,落实到教师。

③制定学校晨检制度、“零”报告制度、专人负责联系制度、24小时电话畅通制度,并检查督促本校各年级落实情况。

④开展对学校师生的卫生宣传教育。

⑤建立每日学生缺课登记制度,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

⑥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对有传染性疾病症状的学生,及时督促到村卫生室就诊,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⑦配合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性疾病病人或疑似病人的隔离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一)、全体教职工严格落实“五早”要求,对于可能发生的疫情做出快速反应。

1、要早发现。

要坚持实行晨检制度。

每天早晨由班主任到班级中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必要时要测量体温);每天都要保证教室的通风;加强对教室、厕所等场所的消毒工作,加强校园卫生清洁工作,尤其是学生接触的公共教学设施、公共用具要加强消毒,及时消除校内外垃圾堆和卫生死角;建立缺课登记制度,班主任要及时落实学生缺课的原因,并对生病学生进行跟踪了解;学生双休日、节假日结束返校时,班主任需对学生逐一进行晨检。

2、要早报告。

出现疫情时,要第一时间隔离学生并报告学校有关领导,同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

3、要早隔离。

一是对疑似病人要及时隔离,并通过家长将其送往医院诊治,严重者直接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二是对密切接触者要实行隔离,通知家长接回家观察或到卫生室检查。

当一个班级出现一例确诊的传染性疾病患者,整个班级应该停课。

确诊的传染性疾病患者痊愈后需持正规医院的证明并经学校检查确认后方能返校。

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

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一、背景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近年来,我国及周边国家不断出现新型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埃博拉出血热等,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制定本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协调、指导和监督传染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

办公室设在卫生健康部门。

3. 设立专家组,负责对传染病疫情进行评估、预测、研判,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专家组成员由卫生健康、疾控、医疗、科研等领域的专家组成。

4. 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设立应急值班室,负责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处置等工作。

三、防控措施1. 疫情监测(1)建立健全传染病监测网络,提高监测灵敏性。

(2)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传染病病例。

(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传染病传播途径、风险因素等。

2. 疫情报告(1)各级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病例,立即报告卫生健康部门。

(2)卫生健康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3)指挥部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疫情信息发布、舆情引导等工作。

3. 疫情处置(1)确诊病例:立即隔离治疗,追踪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防控措施。

(2)疑似病例:隔离观察,及时确诊或排除。

(3)密切接触者:进行健康监测,必要时实施隔离措施。

(4)疫点:实施封控措施,开展消毒、灭源等工作。

4. 疫苗接种(1)根据传染病疫情特点,制定疫苗接种计划。

(2)加强疫苗接种宣传,提高人群接种率。

(3)保障疫苗供应,确保疫苗接种安全。

5. 医疗救治(1)建立传染病救治网络,提高救治能力。

(2)加强对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降低病死率。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是指针对突发传染病疫情,制定的一系列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旨在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减少病情的危害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下是一份基本的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要点:
1. 应急组织与领导:成立专门的应急指挥机构,明确领导责任和组织架构,确保资源
的有效调配和指挥决策的及时执行。

2. 早期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的疫情监测与报告机制,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态
势分析,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3. 疫情信息公布: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包括病原体、传播方式、病例数量、严重性等
相关信息,向公众提供准确、科学的防控指引。

4. 医疗资源保障:加强医疗机构的筹备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提前做好医疗资源的调
配和分配,确保病患的及时救治和康复。

5. 通讯与协调:建立健全的信息互通机制,加强与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
确保信息流畅、资源充分。

6. 社会动员与公共宣传: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科学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识传染病,提
高个人防护意识和措施,并协助政府组织有序的社会动员工作。

7. 采取隔离与防控措施:根据疫情的特点,以隔离、封控、消毒等手段控制疫情蔓延,加强人员流动控制和社区防控工作。

8.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互通有无,共同应对跨国传染病的流行。

9. 评估与汇总总结:疫情结束后,进行疫情应急预案的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疫情应急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

以上是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的基本要点,具体的预案内容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传染病特点和疫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和补充。

疾控应急预案方案

疾控应急预案方案

一、预案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风险不断上升。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传染病防控工作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疫情,确保疫情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2. 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传播,降低疫情危害。

3.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防控合力,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4. 提高公众对传染病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传染病疫情: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法定传染病疫情。

2. 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传染病疫情。

3. 其他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疫情。

四、组织架构1. 领导小组: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疫情防控工作。

2. 专家组:由疾控、医疗、卫生监督等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提供专业咨询和建议。

3. 执行组:由疾控中心、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疫情防控工作。

五、应急响应流程1. 疫情监测:建立健全疫情监测网络,加强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报告。

2. 疫情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告。

3. 应急响应: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 一级响应:疫情波及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危害严重,需全国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

- 二级响应:疫情波及范围较大、传播速度较快、危害较大,需省级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

- 三级响应:疫情波及范围较小、传播速度较慢、危害较小,需市级或县级范围内采取紧急措施。

4. 应急处置:采取隔离、治疗、消毒、健康教育等综合性措施,控制疫情传播。

5. 信息发布:及时、准确、客观地发布疫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6. 恢复评估:疫情得到控制后,开展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篇一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各种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流行,规范和指导传染病应急处理工作,保护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因传染病疫情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

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全国救灾防病预案》、《烟台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烟台港相关规定、公司《员工手册》、《员工安全手册》相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发生的所有传染病疫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1.4工作原则1.4.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防制”的传染病防治原则,提高警惕,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控制重大疫病在公司的传播和蔓延。

1.4.2依法防控,依靠科学。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早、小、严、实”的方针,对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员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及时控制”。

同时,对与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员工密切接触者要及时采取隔离控制措施,做到统一、有序、快速、高效。

1.4.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建立由公司总经理领导,由财务行政部牵头负责,各部门经理分级部署的传染病疫情应急指挥小组,在疫情发生时,制定专项的防控方案,统一领导,分级部署,齐心协力做好此项工作。

2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烟台环球码头有限公司(dpworldyantai)是港口企业,专业从事集装箱装卸、堆存、拆装箱、海关监管仓储等业务。

码头总面积44公顷,堆场32公顷,海关监管仓库5500平米,泊位长度700米;配有超巴拿马型集装箱桥吊5台,轨道吊(轮胎吊)11台,集装箱拖车17台,堆高机、正面吊5台。

码头位于山东半岛北部城市烟台,濒临黄海、渤海,北与辽东半岛相望,是环渤海湾地区的重要码头之一。

公司现有正式员工211名,服务于公司的劳务工人120名。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公司作为一个提供码头服务的公开性办公场所,人员流动性大,每天有大量外来人员前来办理业务,同时还有大量外来集卡车司机进出作业,如果他们中有人感染了传染病,就有可能传染给公司员工,进而威胁到整个公司的员工生命安全;公司员工如果在公司外感染了传染病带入公司,也会发生传染病疫情。

公司内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不仅会严重威胁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隔离受感染人员,会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此外,如果公司内发生传染病疫情,将影响前来公司办理业务的外来人员。

总之,公司一旦发现传染病疫情,不仅将严重威胁员工和外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给公司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公司成立传染病疫情应急指挥部,总经理为总指挥(常务副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在总经理不在时依次顶替总指挥工作),成员包括财务行政部经理和工会主席;财务行政部为应急指挥中心,财务行政部经理为负责人;各部门为防控主体,由各部门经理(副经理、助理)具体负责和组织实施。

3.2指挥机构及职责3.2.1总指挥负责掌握突发传染病疫情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情况,组织拟定传染病控制方案;启动紧急控制方案,下达疫情防控命令;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力量,合理进行人力分配和防控布局。

3.2.2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部指令的传达,协助指挥部收集、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做好传染病控制方案的组织实施,在总指挥授权的前提下发布有关信息。

3.2.3各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防控方案中本部门的相关职责并在完成任务后积极援助其他部门。

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4.1.1财务行政部负责与烟台市卫生防疫部门、烟台市医疗卫生机构组织紧密联系,随时接收传染病疫情方面的预警预报以及对公司员工传染病确诊通知,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安排工作。

4.1.2安保室负责保持与烟台港集团安监处的联系,及时将传染病疫情的预警和通知汇报给指挥部。

4.2预警行动4.2.1收到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报后,财务行政部要及时报告指挥部,并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交接班会议等渠道将预报信息和公司安排传达到部门;各部门要将预报和公司安排传达到员工,做到人人知晓。

4.2.2公司传染病疫情预警预报由指挥部直接发布发布,全员执行。

4.3信息报告与处置4.3.1信息报告与通知公司设立24小时传染病疫情值班电话:,财务行政部物业管理员和合同管理员协同做好接收传染病疫情预报信息和发布电话通知工作。

4.3.2信息上报传染病疫情感染人数达3人以上或传染病疫情给公司的对外生产服务造成严重影响或发生人员死亡事故,经指挥部主要领导人批准,在6小时内向董事会和股东方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疫情情况、处置措施及结果等;发生人员死亡事故,要及时报告市政府。

c)信息传递传染病疫情发生之后的信息报告(发布)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进行。

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根据疫情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传染病疫情应急响应分为三级,分别为:Ⅲ级(一般)、Ⅱ(重大)、Ⅰ(特大),传染病感染人数1-3人为Ⅲ级,3-5人为Ⅱ级,5人以上为Ⅰ级。

5.2响应程序Ⅲ级响应为各部门自行组织行动;Ⅱ、Ⅰ级响应为由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各部门在指挥部的安排下组织和实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

5.3具体措施5.3.1公司应急指挥部在接到传染病疫情报告后,要及时隔离已感染人员,启动公司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

5.3.2立即为公司所有员工配发口罩等防护用品,尤其是涉及和外来人员接触的员工。

5.3.3及时联系市疾病控制中心,由其派专业人员和车辆来公司将已感染人员接往其处接受治疗。

5.3.4对已感染人员用过的餐具、物品和所呆的办公室要进行消毒,同一办公室人员要接受2天的隔离观察。

5.3.5当公司发生传染病疫情后,各办公室要注意通风,公司为全部办公室每天至少通过喷洒消毒水的方式消毒一次。

5.3.6传染病疫情期间,食堂对餐具加倍消毒,餐厅除加强通风、喷洒消毒水外还要加装紫外线杀菌设备。

5.3.7公司应急指挥部每天都要将最新的传染病疫情预防指引告知每位员工,为员工加强自我保护指明方向。

5.4应急结束5.4.1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疫情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

但此后疫情的后续观察工作,视情况由各责任部门自行进行。

5.4.2因疫情造成事故,产生损失,责任部门(事故所在部门)要在事故发生的当日统计汇总并报告指挥部。

事故达到相应等级要成立事故调查小组。

小组由常务副总经理、财务行政部经理、责任部门(事故所在部门)经理(助理)组成。

财务行政部经理负责事故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总结报告。

6信息发布因传染病疫情造成事故的信息,一律由指挥部或经指挥部授权的发言人向股东方报告或向媒体发布。

7后期处置因传染病疫情造成损失的理赔工作由财务行政部联系保险公司处理;给客户造成影响或损失的由市场部负责牵头处理;造成人身事故按公司规定程序处理。

8保障措施8.1通讯保障发出Ⅱ级及以上响应预报后,凡在本地的所有部门的负责人(包括休假),要保证手机畅通,保持联系。

8.2应急队伍保障8.2.传染病疫情防控队伍主要由公司正式员工组成。

财务行政部负责组织财务行政部、人力资源部、资讯科技部、市场部人员,其他部门分别负责组织所在部门正式员工进行疫情的防控。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8.3.1地区性传染病高发时期,各部门要做好传染病预防检查工作。

8.3.2要做好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物资准备。

财务行政部负责采购相关传染病基础药品以及公司范围内的消毒物品,并负责上述物资的分发。

8.4经费保障传染病防控经费列公司开支,物资采购列月度物资采购计划。

8.5其他保障财务行政部要做好班车服务工作。

应急预案启动后,要及时安排车辆接送员工及医疗救护或者卫生防疫人员;节假日、休息日要做好个人生活安排。

9培训与演练9.1培训公司要做好对员工的宣传及教育工作,运用宣传栏、大会宣传预防传染病的科普知识,并做好本预案的宣讲布置工作,使人人知晓。

10奖惩对于在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表现优异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扬,对预防措施不充分,造成疫情发生甚至造成疫情传播的部门和个人给予批评和相应的处罚。

篇二一、成立传染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二、建立保障机制1、安全保卫小组负责人:xxx成员:xxx职责:在突发疫情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

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人:xxx成员:xxx职责:组织院前紧急救护,配合专业救护人员救护工作。

3、综合信息小组负责人:xxx成员:xxx职责:实时纪录突发事件的发展过程,提供真实材料,按规定拟稿上报。

四)后勤保障小组负责人:xxx成员:xxx职责:负责现场救援物资配送、供给,日常应急物资储备;校园传染病健康教育宣传。

三、实施应急措施1、及时转送发病、疑似传染病的学生到附近医院诊治,居家或住院隔离2、由专人对患者活动过的校区/园区、室内场所进行消毒:擦拭消毒物体表面,对地面进行湿式清扫,喷雾消毒或用紫外线消毒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并实行室内强制通风。

3、在卫健部门的指导下,对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易感人群采取预防性应急接种。

需要进行隔离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密切接触者,主动配合卫健部门的医疗措施。

4、建立相对的隔离室,配备防护和消毒设备,发现情况及时上报。

5、在传染病期间,各班指定专人每天向校疫情管理部门及分管领导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班主任要及时査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跟踪管理。

6、加强校(园)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对人员密集的食堂、寝室、教室、电脑室图书室、办公室、会议室等定期进行消毒。

7、未经许可,外来人员来访不得进入校(园)。

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8、稳定师生情绪,不得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疫情信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应向教育、卫健部门请示后,在疫情信息发布权限范围内接受采访,以避免信息发布、报道失实。

本预案的启动条件是:①传染病疫情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②经疾控部门专家评估认定为应该启动.篇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结合幼儿园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目标普及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完善传染病疫情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幼儿园的发生和蔓延。

二、工作方针和原则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三、领导机构和职责第一责任人:疫情报告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科,负责人具体职责是:负责领导、组织、指挥、协调本系统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收集幼儿园传染病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情况,,制定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做好疫情的善后处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