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胡马韦应物朗读
XX高考诗歌鉴赏:调笑令(二首)韦应物
![XX高考诗歌鉴赏:调笑令(二首)韦应物](https://img.taocdn.com/s3/m/fe890073eefdc8d376ee32f7.png)
XX高考诗歌鉴赏:调笑令(二首)韦应物XX高考诗歌鉴赏:调笑令韦应物调笑令韦应物调笑令1胡马胡马2,胡马,远放燕支山3下。
跑4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5无穷日暮。
[8] 调笑令:词牌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词调名盖本唐曲。
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
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
其中第二句叠用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胡马:中国西北地区所产的马。
古代马匹在交通运输和战争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而良马往往受人青睐,而西北地区所产的马素以优良著称,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曾从西域引进过大批良马。
所以写骏马而云“胡马”,是为了显示其品种的优良。
燕支山:即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县东。
位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山下是水草丰美的牧场。
《史记·匈奴传索隐》:“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焉支”通作“燕支”、“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红蓝,花汁可做成红的颜料。
跑:指兽蹄刨地。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马饥跑雪衔草根。
”边草:边地的野草。
[9-12]白话译胡马啊,胡马,被远远地放牧在荒凉的燕支山下。
四蹄刨沙刨雪独自奔跑嘶鸥,东望西望茫茫一片迷了来路。
迷路啊,迷路,萎萎边草无穷无尽霭霭暮色笼罩着山头。
[13] 《调笑令·胡马》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词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草原骏马图。
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的感情。
词中先写放牧地点,次写迷路神态,再写草原景色,把迷路的骏马放在广阔昏暗的背景中。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两句,刻划了迷路的骏马那种焦躁、彷徨的神态,着墨无多,却生动逼真;“远放燕支山下”、“边草无穷日暮”两句,显示了草原的寥廓、旷远,笔力浑朴苍茫。
此词赋物工致,气象开阔,笔意回环,清新而简练。
[1]创作背景唐朝时期,政府在边地设立都护府,管理边地事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必考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必考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6cba3288ec3a87c24028c4c0.png)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望蓟门(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
吹伤了那家,
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怀君属秋夜,
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过华清宫绝句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无人知是荔枝来
长安秋望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
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
气势两相高。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
![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https://img.taocdn.com/s3/m/085dc21e227916888486d789.png)
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
• • • • • • • • • • • 二、中唐文人词 依声填词始于中唐 (一)中唐文人词的代表作家 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等 (二)中唐文人词代表作品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 《调笑令》(胡马,胡马)(韦应物) 《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王建)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 《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刘禹锡)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1117填忆秦娥自注用太白韵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将这两首词尊为百代词曲之祖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疑为晚唐人词嫁名李白?????第二节中唐文人词?二中唐文人词?依声填词始于中唐?一中唐文人词的代表作家?张志和戴叔伦韦应物刘禹锡白居易等?二中唐文人词代表作品?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张志和?调笑令胡马胡马韦应物?宫中调笑团扇团扇王建?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刘禹锡?杨柳枝炀帝行宫汴水滨刘禹锡?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渔歌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第六章Leabharlann 唐五代词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
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
• 一、文人词的源头 • 盛唐诗人李白:《菩萨蛮》、《忆秦娥》 • 《菩萨蛮》 •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 《忆秦娥》 •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 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 此说有争议:不见于唐人记载,北宋文人传为李白所做,北宋词人李 之仪(?-1117)填《忆秦娥》自注“用太白韵” • 宋· 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将这两首词尊为“百代词曲之祖” •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疑为“晚唐人词,嫁名李白”
第二节 中唐文人词
二年级古诗40首考级
![二年级古诗40首考级](https://img.taocdn.com/s3/m/5997b0a44afe04a1b171de21.png)
白天锄草在田里,夜晚搓麻在家中,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译文〗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杳 杳 钟 声 晚 。
hé lì dài xié yánɡ ,
荷 笠 带 斜 阳 ,
qīnɡ shān dú ɡuī yuǎn 。
青 山 独 归 远 。
jiānɡ shuǐ sān qiān lǐ ,
江 水 三 千 里 ,
jiā shū shí wǔ xínɡ 。
家 书 十 五 行 。
hánɡ hánɡ wú bié yǔ ,
花 落 家 童 未 扫 ,
yīnɡ tí shān kè yóu mián 。
莺 啼 山 客 犹 眠 。
yǔ ɡuò hénɡ tánɡ shuǐ mǎn dī ,
雨 过 横 塘 水 满 堤 ,
luàn shān ɡāo xià lù dōnɡ xi 。
乱 山 高 下 路 东 西 。
yì fān táo lǐ huā kāi jìn ,
5.《渡易水歌》 战国 荆轲
6.《送别பைடு நூலகம் 唐 王维
7.《送灵澈》 唐 刘长卿
8.《京师得家书》 明 袁凯
fēnɡ xiāo xiāo xī yì shuǐhán ,
风萧萧兮易水寒 ,
zhuànɡ shì yí qù xī bú fù hái 。
壮 士 一 去 兮 不 复 还 。
古诗调笑令·河汉翻译赏析
![古诗调笑令·河汉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850fd8b307e87100f69647.png)
古诗调笑令·河汉翻译赏析《调笑令·河汉》作者为唐朝诗人韦应物。
其古诗全文如下: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
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赏析】这首词在写法上,层层递进、步步加深地表达相思之情;从时空统一上来渲染绵绵离恨。
全词可分三层。
“河汉,河汉,晓挂秋城漫漫。
”是第一层。
这一层,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词句,描绘了一幅秋夜河汉图。
天,深湛,渺远;繁星,清冷、光亮,像无数盏悬挂在秋城上空的灯。
星河,无边无际,思绪,飞向远方。
这一层为写相思渲染凄清的气氛。
“愁人起望相思,塞北江南别离,”这又是一幅图画,是词的第二层。
在这清冷寂静的拂晓,“愁人”披衣下床,仰望天空,思念着远别的亲人。
“相思”是这首词的中心。
“起望”说明秋城河汉图是“愁人”眼中景。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月夜怀远》),这一夜她辗转反侧,因无法入睡,才起望相思,望到星河漫漫,让人猜到感觉中的长夜漫漫。
这起望相思的情景又让人联想到“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的意境。
她望着银河,想着对方此时也许同样在仰望星空思念自己,这时,他们的心贴近了。
这种神交是他们唯一的联系。
虽然她暂且把自己的情思寄给河汉,河汉却引起她新的更深的忧愁。
“塞北江南别离”写的是离别,想的是相逢,比相思更进一层。
他们的离别是塞北江南的遥远离别,不知要翻多少重山,涉多少道水,攀怎样的悬崖,过怎样的险滩。
鱼雁传书恐怕都做不到。
相逢的渴望在这天遥地远的困难中愈显强烈。
末句“离别,离别,河汉虽同路绝。
”由相逢的渴望进而想到相逢的可能性。
仰望银河,想到牛郎织女,于是联系双方的心的银河仿佛横亘在江南和塞北之间,阻绝了他们相会的道路。
从时空统一上来渲染绵绵离恨。
这首词,既写了“愁人”长夜不眠,起望相思,这是写离情别绪的诗词里常见的;也写了别后相逢难再,这在诗词中也不乏先例。
但以前诗词中“相见时难”的慨叹多来自蓬山万重式的人为阴隔,而这首词把离恨的长久与空间的无限连接起来,形成因果关系。
描写俊马的词语
![描写俊马的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818d64cf453610661fd9f494.png)
描写俊马的词语1.齿甘乘肥:食美味,骑骏马。
形容生活豪奢。
2.短衣匹马:短衣:短装。
古代为平民、士兵等服装。
穿着短衣,骑一匹骏马。
形容士兵英姿矫健的样子。
3.飞黄腾达:飞黄:传说中神马名;腾达:上升,引伸为发迹,宦途得意。
形容骏马奔腾飞驰。
比喻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
4.蜚黄腾达:腾达:上升。
形容骏马的飞驰。
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5.凤臆龙鬐: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
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6.腐索驭马:索:粗的绳子。
指以腐朽的绳索驾驭奔驰着的骏马。
形容存在着被颠覆的危险。
7.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
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
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8.孤蹄弃骥:孤:单一;骥:骏马。
就因为一只蹄子有毛病。
而放弃骏马不用。
比喻在用人方面求全责备,过于挑剔。
9.过隙白驹:隙:空隙;白驹:原指白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光像骏马一样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
10.虎豹之驹:驹:两岁以下的幼马或少壮的骏马。
指虎和豹的幼子。
比喻志向远大的英俊少年。
11.骥服盐车:骥:骏马;服:驾驭。
让骏马驾盐车。
比喻使用人才不当。
12.结驷连镳:驷:套着四匹马的车;镳:马勒。
高车骏马连接成队。
形容高贵显赫。
13.结驷列骑:驷:套着四匹马的车;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高车骏马连接成队。
形容高贵显赫。
14.金台市骏:犹言千金市骨。
指不惜以高价买养骏马。
比喻延揽贤才十分诚恳。
15.渴骥奔泉:骥:骏马。
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
形容书法笔势矫健。
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16.渴骥怒猊:骥:骏马;猊:狻猊,即狮子。
口渴的骏马奔向泉水,如愤怒的狮子撬扒石头。
形容书法遒劲奔放。
17.龙马精神:龙马:古代传说中形状象龙的骏马。
比喻人精神旺盛。
18.龙神马壮:谓像骏马一样的有精神。
19.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
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20.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猊:狻猊,即狮子;抉:踢开;骥:骏马。
古人咏马专诗24首感觉古人诗词中不一样的马图
![古人咏马专诗24首感觉古人诗词中不一样的马图](https://img.taocdn.com/s3/m/514cf23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0.png)
古人咏马专诗24首感觉古达不一样的马图一、古代的名马有哪些?1、赤兔马,三国时期吕布的坐骑,《曹瞒传》记载,时人云:"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在演义中吕布仅仅为了赤兔马就背叛杀死了自己的义父丁原。
同时,《三国志》记载中吕布数十骑破张燕万余精兵,赤兔同样有着极大的功劳。
2、的卢马,是刘备的坐骑。
一次刘备遇难,骑的卢马逃跑,危急之时落入檀溪中,刘备着急地对的卢马说:"的卢,今天遇到大难,你一定要帮忙呀!"于是,的卢一跃三丈,带刘备逃出险境。
3、汗血马,传说中的良马。
它产于大宛,汗水从肩部流出,呈血色,一日之内可以跑千里路。
4、昭陵六骏,是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南征北战驰骋沙场统一全国的六匹战马。
它们分别是:特勒骠、青骓、什伐赤、飒露紫、拳毛和白蹄乌,是指陕西礼泉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昭陵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这组石刻分别表现了唐太宗在开国重大战役中的所乘战马的英姿。
李世民为纪念它们,命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将它们的形象雕刻在自己陵墓的石屏上,这些马雕刻得形象栩栩如生,甚至在人们心目中被神化了。
据传说,安史之乱时,在潼关之战中,忽然飞沙走石,黄旗招展,杀出数百队骑兵,致使叛军仓皇逃窜。
偃旗息鼓后,骑兵也突然消失。
后来,据守护昭陵的官员说,就在潼关交战那天,昭陵石人石马汗湿欲滴。
拳毛騧:黄皮黑嘴,身布连环旋毛。
平刘黑闼时所乘,身中九箭。
李世民赞曰:"月精按辔,天马行空,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虎牢关大战逐个击破王世充、窦建德时所乘,臀中五箭。
白蹄乌:平薛仁臬时所乘,无箭伤。
李世民赞曰:"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白里沁黄,平宋金刚时所乘,无箭伤。
青骓:平窦建德时所乘,四蹄腾空时,身中五箭,其中前体一箭,后体四箭。
飒露紫:征洛都王世充时所乘,前胸中箭,丘行恭与李世民换骑,并为飒露紫拔箭。
李世民赞曰:"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中国古典词曲
![中国古典词曲](https://img.taocdn.com/s3/m/d409b6751eb91a37f1115c61.png)
www.ChineseAll.com 中文在线出品中国古典词曲 唐五代词菩萨蛮敦煌曲子词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辰现(1),北斗回南面。
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1)参辰:两星名。
参星在西方,辰星(亦称商),在东方。
两星不能同时出现。
敦煌曲子词五里竿头风欲平(1)。
长风举棹觉船轻。
柔橹不施停却掉,是船行。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子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1)五里:当作”五两”。
古人以鸡毛五两系于高竿上,以测定风向。
敦煌曲子词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夜久更阑风渐紧,为奴吹散月边云,照见负心人。
敦煌曲子词叵耐灵鹊多■语(1),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2),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1)■语:无凭据的话。
(2)比拟:打算。
敦煌曲子词此时模样,算来是秋天月。
无一事,堪惆怅,须圆阙(1)。
穿窗牖,人寂静,满面蟾光如雪。
照泪痕何似,两眉双结。
晓楼钟动,执纤手,看看别(2)。
移银烛,偎身泣,声哽噎。
家私事,频付嘱,上马临行说:长思忆,莫负少年时节。
(1)须:应。
言月应有圆有缺,人亦应有离有合。
(2)看看:即将。
南歌子(二首)敦煌曲子词一斜影珠帘立,情事共谁亲?分明面上指痕新,罗带同心谁绾(1)?甚人踏裰裙?蝉鬓因何乱?金钗为甚分?红妆垂泪忆何君?分明殿前直说,莫沉吟!二自从君去后,无心恋别人。
梦中面上指痕新。
罗带同心自绾,被蛮儿踏裰裙(2)。
蝉鬓珠帘乱,金钗旧股分。
红妆垂泪哭郎君。
信是南山松柏,无心恋别人。
(1)同心:同心结。
(2)蛮儿:小儿。
敦煌曲子词珠泪纷纷湿绮罗,少年公子负恩多。
当初姊姊分明道,莫把真心过与他。
子细思量着。
淡薄知闻解好么(1)?(1)淡薄:轻薄。
知闻:知交。
指情人。
解好么:懂得真心好意吗。
敦煌曲子词芳林玉露摧,花蕊金风触。
永夜严霜万草衰,捣练千声促(1)。
谁家台榭间,嘹亮宫商足(2)。
韦应物与戴叔伦的《调笑令》
![韦应物与戴叔伦的《调笑令》](https://img.taocdn.com/s3/m/ce7156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f2.png)
韦应物与戴叔伦的《调笑令》一、调笑令·胡马①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②。
跑沙跑雪独嘶③,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①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②燕支山:在今甘肃北部。
③跑:同“刨”。
嘶:马叫声。
大意: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
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了。
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
鉴赏:这首小令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离乡远戍的士卒的孤独和惆怅。
作者以清晰的线条,单纯的色调,描绘了边地辽阔的草原风光,和徬徨在这奇异雄壮的大自然中的胡马的形象。
语言浅直而意蕴深曲。
燕支山,即焉支山,位于甘肃省永昌县西,古长城附近。
唐代此地与东突厥接壤,是边境。
这是此词所涉及的地理环境。
从词中首先可看到燕支山下的四季风光。
春,风沙扑面;冬,大雪盖地;夏,绿草如茵;秋,天高云淡。
胡马就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中。
作者描写了一天中马的生活,它是在与风雪搏斗和期望中度过的。
词的末句摄下的是,在桔黄的浑圆的落日渐渐沉没到地平线下,暮蔼笼罩大地那最易引起乡思离愁的时刻,胡马在天边的草原上的孤寂形象。
仿佛它在为岁月有限与草原无限的对比而怅惘。
在对景物的描写中处处交织着胡马的情绪。
词作写了边地风光而并非主旨。
在对马的拟人化的描写中,揭示了它的象征意义。
“远放燕支山下”,“放”字已说明胡马非野马。
“放”前着一“远”字,令人遐想。
“远放”既给人以辽远的空间感,又使人见出“胡马”并非胡地之马,而是被远远地放到接近胡地的马。
这时已使人感到马的象征性。
但从进一步的描写中,象征意义就明显得不容置疑了。
一般说来,放马时间是在夏天水草肥美,没有战事或农闲的时候,目的是节省草料,并使马吃到鲜草而肥壮。
而“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又写这匹马在风沙中、在大雪中迷失道路,不停地奔波,孤独地嘶鸣,惶惑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着、呼唤着伴侣。
【精品】古诗二级注音版
![【精品】古诗二级注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4101760029bd64793e2c62.png)
“曲子”的简称。
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
dù y ì shɡuēǐ 4、渡易 水 歌 【 zhàn ɡuó 】 j īɡnkē 【 战 国 】荆 轲 f ēɡnxi ā o xi ā o x ī y ì,shu ǐ h á n 风 萧 萧兮 易 水 寒 , zhu ànɡ sh ì y í q ù x ī 。b ú f ù h á i 壮 士 一去兮 不复 还 。
[简析 ] 《四时田园杂兴》 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 共六十首, 描写农 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 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 “昼出耘田夜绩麻 ”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 “耘田 ”即除草。初 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 “绩麻 ”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 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 “村庄儿女 各当家 ”,“儿女 ”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 “儿女 ”也就是指年轻人。 “当家 ”指 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 “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 ”指那些 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 是 “也傍桑阴学种瓜 ”,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 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 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 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 读来 意趣横生。
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蘸是沾着水面。但桃花不同于 柳树,它的枝叶不是丝丝下垂的,怎能蘸水呢?因为春天多雨,湖水上升, 距花枝更近了。桃花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 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这景色美极了!诗人在漫长的湖堤上游春,许许 多多动人的景色迎面而来, 那么选用哪一处最好呢?最后选出来了: 就在“春 雨断桥”的地方。一条小溪上面,平常架着 小木桥 。雨后水涨,小桥被淹没, 走到这里, 就过不去了。“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 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 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 趣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古代诗歌四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07aae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a.png)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作激者趣简介导 入
王湾(693~751),字不详,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开元 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 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 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享名甚大。
(2)哲理 : 即写景又点明时令,蕴含着一种新事物必将 代替旧事物的 哲理。
(3)修辞: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将海日和江春 拟人化,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对偶句 式工整有节奏,富有乐趣 。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激总趣结 导 入
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画了长江下游开 阔秀丽的早春风景,抒发了诗人旅途之中的思 乡之情。表达了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 襟。
划激分趣节奏导 入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疏激通趣诗意导 入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 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 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 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五言诗,一般是“二二一”的节奏断句。 如: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言诗,基本可采用“二二二一”或“二二三(一二) “的方法断句。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曹 操
www. 21cnjyX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五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文16首
![五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文16首](https://img.taocdn.com/s3/m/0109821bbed5b9f3f90f1c2b.png)
五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文16首1、调笑令·边草戴叔伦(唐)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词句注释1、调笑令:词牌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词调名盖本唐曲。
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
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
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边草:边塞之草。
此草秋天干枯变白,为牛马所食。
3、尽:死。
4、雪晴:下过大雪后放晴。
5、月明:月色皎洁。
6、胡笳(jiā):一种流行于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管乐器,汉魏鼓吹乐常用之。
7、绝:极,很,表示事物程度的副词。
2、迢迢牵牛星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词句注释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
素:洁白。
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
弄:摆弄。
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
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
零:落下。
清且浅:清又浅。
相去:相离,相隔。
去,离。
复几许:又能有多远。
盈盈:水清澈、晶莹的样子。
一说形容织女,《文选》六臣注:“盈盈,端丽貌。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韦应物调笑令全文翻译
![韦应物调笑令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f944ff584254b35eefd34bb.png)
韦应物调笑令全文翻译 《调笑令·胡马》 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得词作。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草原骏马图。
抒发一种迷茫人生,归宿何处得感情。
词中先写放牧地点,次写迷路神态,再写 草原景色, 把迷路得骏马放在广阔昏暗得背景中。
下面是韦应物调笑令全文翻译, 请参考!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两句,刻划了迷路得骏马那种焦躁、 彷徨得神态,着墨无多,却生动逼真;“远放燕支山下”、“边草无穷日暮”两 句,显示了草原得寥廓、旷远,笔力浑朴苍茫。
此词赋物工致,气象开阔,笔意 回环,清新而简练。
韦应物调笑令全文翻译 原文 调笑令 1 胡马 2,胡马,远放燕支山 3 下。
跑 4 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 迷路,边草 5 无穷日暮。
词语 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
唐·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自注: “抛打曲有 《调笑令》 , 饮酒曲有 《卷白波》。
”词调名盖本唐曲。
此调为单调, 八句,三十二字。
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
其中第二句叠用 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胡马:中国西北地区所产得马。
古代马匹在交通运输和战争中发挥着巨 大得作用,因而良马往往受人青睐,而西北地区所产得马素以优良著称,早在汉 朝得时候,就曾从西域引进过大批良马。
所以写骏马而云“胡马”,是为了显示 其品种得优良。
3、燕支山:即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县东。
位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山下 是水草丰美得牧场。
《史记·匈奴传索隐》:“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 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焉支”通作“燕支”、“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红 蓝,花汁可做成红得颜料。
4、跑(páo):指兽蹄刨地。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马饥跑雪 衔草根。
” 5、边草:边地得野草。
白话译文 胡马啊,胡马,被远远地放牧在荒凉得燕支山下。
秋天适合运动的诗句
![秋天适合运动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e42f9c0e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0.png)
以下是一些描述秋天运动的好处的诗句:
秋高气爽映日红,枫叶翩翩舞轻盈。
山间跑步心欢畅,湖边骑行赏美景。
草地上铺展身姿,秋风中放飞心灵。
锻炼身体强体魄,健康生活从今起。
调笑令·胡马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题汧阳县马跑泉李学士别业韦庄水满寒塘菊满篱,篱边无限彩禽飞。
西园夜雨红樱熟,南亩清风白稻肥。
草色自留闲客住,泉声如待主人归。
九霄岐路忙于火,肯恋斜阳守钓矶。
煎茶成彦雄岳寺春深睡起时,虎跑泉畔思迟迟。
蜀茶倩个云僧碾,自拾枯松
以上诗句表达了秋天户外运动的诗意和美感,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运动带来的愉悦心情。
唐朝最著名的词
![唐朝最著名的词](https://img.taocdn.com/s3/m/66633976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c.png)
唐朝最著名的词《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唐·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忆秦娥·箫声咽》唐·李白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长相思·汴水流》唐·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
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梦江南·兰烬落》唐·皇甫松兰烬落,屏上暗红蕉。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调笑令·胡马》唐·韦应物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调笑令·边草》唐·戴叔伦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清平乐·画堂晨起》唐·李白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八六子·洞房深》唐·杜牧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
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
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
辇路苔侵。
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
舜华偷悴,翠鬟羞整,愁坐望处,金舆渐远。
何时彩仗重临?正消魂,梧桐又移翠阴。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唐·李晔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调笑令胡马韦应物朗读
![调笑令胡马韦应物朗读](https://img.taocdn.com/s3/m/c91e33deeefdc8d377ee3223.png)
调笑令·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胡:是指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燕支山:是指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
跑:同“刨”。
嘶:指马叫声。
【译文】
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
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
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茫无边,天色将晚。
【赏析】
诗中写边地风光而并非主旨。
在对马的拟人化的描写中,揭示它的象征意义。
“远放燕支山下”,“放”字已说明胡马非野马。
“放”前着一“远”字,令人遐想。
“远放”既给人以辽远的空间感,又使人见出“胡马”并非胡地之马,而是被远远地放到接近胡地的马。
这时已使人感到马的象征性。
但从进一步的描写中,象征意义就明显得不容置疑。
一般说来,放马时间是在夏季水草肥美,没有战事或农闲的时候,目的是节省草料,并使马吃到鲜草而肥壮。
此词用准确精炼的词语,含蓄曲折地表现马的情绪,即戍边战士的情思。
“远放”、“独嘶”、“无穷”这三个词都有一定的相对性,远对近,独对偶,无穷对有尽。
正是这种相对性的张力表达戍卒在此种情境中对彼种情境的向往。
即戍卒从内地被遣放到边疆的感受、征戍生活的艰苦和思亲盼归的心绪。
轻松的笔调表现深刻的主题,平浅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淡笔勾勒的画面浸润着浓郁的感情。
韦应物《调笑令》原文及赏析
![韦应物《调笑令》原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ac132d9ec3d5bbfc0a7491.png)
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4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5无穷日暮。
词语注释
1、调笑令:词牌名。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曰:“打嫌《调笑》易,饮讶《卷波》迟。
”自注:“抛打曲有《调笑令》,饮酒曲有《卷白波》。
”词
调名盖本唐曲。
此调为单调,八句,三十二字。
第四、五句押平声韵,其余各句均押仄声韵。
其中第二句叠用第一句,第七句叠用第六句,第六句颠倒第五句末二字而成。
2、胡马:中国西北地区所产的马。
古代马匹在交通运输和战争中发挥着巨大
的作用,因而良马往往受人青睐,而西北地区所产的马素以优良著称,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曾从西域引进过大批良马。
所以写骏马而云“胡马”,是为了显示其品种的
优良。
3、燕支山:即焉支山,在甘肃山丹县东。
位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山下是
水草丰美的牧场。
《史记·匈奴传索隐》:“匈奴失焉支山,歌曰:失我焉支山,使
我妇女无颜色。
”“焉支”通作“燕支”、“胭脂”,本植物名,亦叫红蓝,花汁可做成红
的颜料。
4、跑(páo):指兽蹄刨地。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第十七:“马饥跑雪衔草根。
”
5、边草:边地的野草。
白话译文
胡马啊,胡马,被远远地放牧在荒凉的燕支山下。
四蹄刨沙刨雪独自奔跑嘶鸥,东望西望茫茫一片迷了来路。
迷路啊,迷路,萎萎边草无穷无尽霭霭暮色笼罩着山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调笑令胡马韦应物朗读 《调笑令·胡马》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词作。
这首词描绘一幅草原骏马图。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调笑令胡马韦应物朗读,欢迎阅读。
调笑令·胡马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 边草无穷日暮。
【注释】 胡:是指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
燕支山:是指在今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境内。
跑:同“刨”。
嘶:指马叫声。
【译文】 有一匹胡马,被远放在燕支山下。
它在沙地上、雪地上来回地用蹄子刨,独 自嘶鸣着,它停下来东张张,西望望,发现自己迷路。
而此刻,辽阔的大草原茫 茫无边,天色将晚。
【赏析】 诗中写边地风光而并非主旨。
在对马的拟人化的描写中, 揭示它的象征意义。
“远放燕支山下”,“放”字已说明胡马非野马。
“放”前着一“远”字,令人 遐想。
“远放”既给人以辽远的空间感,又使人见出“胡马”并非胡地之马,而 是被远远地放到接近胡地的马。
这时已使人感到马的象征性。
但从进一步的描写 中,象征意义就明显得不容置疑。
一般说来,放马时间是在夏季水草肥美,没有 战事或农闲的时候,目的是节省草料,并使马吃到鲜草而肥壮。
而“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又写这匹马在风沙中、在大雪中迷失 道路,不停地奔波,孤独地嘶鸣,惶惑不安地四处张望,寻找着、呼唤着伴侣。
仔细揣摩, 就会发现其中有两点矛盾: 一, “放”马不会在风雪中;二, 既然“放” 马,马必有主人,不会迷路。
产生这些矛盾不能归结于艺术高于生活,是因为作 者把马当作人来写。
如果将马看作是戍卒的象征,就合情合理。
“迷路”是戍卒 的感觉,与“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意近,而春秋代序,年复一年,在塞外 无边风沙中长期戍守正是戍边战士的生活。
此词用准确精炼的词语
, 含蓄曲折地表现马的情绪, 即戍边战士的情思。
“远放”、 “独嘶”、 “无 穷”这三个词都有一定的相对性,远对近,独对偶,无穷对有尽。
正是这种相对 性的张力表达戍卒在此种情境中对彼种情境的向往。
即戍卒从内地被遣放到边疆 的感受、征戍生活的艰苦和思亲盼归的心绪。
轻松的笔调表现深刻的主题,平浅 的语言有着丰富的内涵,淡笔勾勒的画面浸润着浓郁的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