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的艺术审美特征开题报告提纲
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现代创新分析
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与现代创新分析刘强太原工业学院设计艺术系摘要:皮影艺术是我国传统戏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漫长岁月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为了传统皮影艺术能够经久不衰,持续传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现代创 新。
本文首先概述了传统皮影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然后分析了对其进行现代创新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传统皮影艺术审美特征现代创新中图分类号J 52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7-0154-02皮影戏是我国民间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也被称作 “驴皮戏”“灯影戏”,是一种使用兽皮或纸板制成人物剪 影并进行故事表演的民间戏剧。
据记载其发源于西汉,在 唐朝及清朝时期风靡一时,甚至传至海外。
传统皮影艺术 在漫长的岁月里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审美享受 及感官视觉冲击,虽然当今社会网络信息技术渗透至各 个领域,但对于这一宝贵的艺术形式,仍然需要给予诚挚 的热爱与支持。
在深入体会传统皮影艺术审美特征的同 时,广大皮影表演艺术家们也需进行适当的现代创新,赋 予其新时代的活力。
一、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我国传统皮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 方面:其一是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剧目的丰富性;其二是审 美精神的儒家道德伦理性;其三则是舞台造型和表演的 写意性。
(一)鲜明的地域特色及剧目的丰富性皮影戏流传至今日已具备了上千年的历史,在这漫 长的岁月中,这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形成了独一无二的 鲜明艺术体系。
无论是在东北地区,还是在西南地区,均 可见皮影艺术的身影,而且这一艺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 众的普遍热爱及推崇。
最为著名的要数陕西皮影、福建皮 影、天津皮影以及浙江皮影等,全国不同省市的皮影艺 术,从其出现到发展,从制造到剧目的编排,均具有鲜明 的地方特色。
比方说陕西皮影,又被称作“影子戏”或“影 戏”,在陕北、陕南甚至整个关中地带均有这种艺术的存在,其造型简单质朴,活灵活现,极具装饰性。
论文——皮影的艺术审美特征 提纲
1.皮影戏概述
1.1含义
1.2皮影戏的美学价值
1.2.1皮影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的必要性1.2.2皮影的艺术审美特征研究的重要性1.3皮影戏造型的地区差异分析
1.3.1陕西皮影
1.3.2.河北皮影
2.皮影戏造型
2.1 人物造型平面化
2.2人物造型艺术化
2.3 人物造型卡通化
2.4人物造型戏曲化
3.戏剧艺术的充分展示
3.1皮影剧本营造典型的戏剧冲突
3.2影戏表演对戏剧艺术的诠释
4.当代皮影艺术审美特征
4.1. 工艺美术与戏剧艺术紧密结合
4.2. 浓缩舞台展示深厚民族文化艺术4.3.精细的民间手工艺术
4.4. 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和谐统一
5.皮影戏造型艺术未来如何发展
5.1.创新皮影戏故事表现
5.2. 完善创作过程中的审美取向。
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开题报告
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影视动画已经成为人们娱乐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而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影视动画创意的重要源泉之一。
其中,中国皮影戏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
为了更好地推广中国皮影戏艺术,结合影视动画的传播方式,本选题研究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结合。
通过对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历史与特点以及影视动画的创作形式与特点的分析,探讨两者的融合方式和优化可能,为皮影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思路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1. 了解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历史、传播、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2. 分析影视动画的创作形式、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3. 探讨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结合方式与优化策略。
4. 推广传统文化,培养公众对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兴趣与认知。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等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查阅历史资料和权威书籍,了解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历史、传承及特点。
其次,通过案例研究和专家访谈,探讨中国皮影戏艺术和影视动画的结合方式与优化策略,为传统文化的推广提供思路和方法。
四、研究内容1. 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历史、传承、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2. 影视动画的创作形式、特点以及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3. 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结合方式与优化策略。
4. 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案例分析。
五、研究意义1.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通过对中国皮影戏艺术与影视动画的结合方式与优化策略的研讨,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广传统文化,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
2. 推广艺术形式与文化价值。
推广并拓展中国皮影戏艺术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接触到传统文化的瑰宝,提高公众文化素质。
3. 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促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六、论文结构1. 绪论:阐述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2. 中国皮影戏艺术的历史、传承、特点以及艺术价值。
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
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青海河湟皮影开题报告一、引言青海河湟皮影是中国传统的皮影戏剧形式之一,起源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青海河湟皮影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历史渊源、艺术特点以及现状与未来发展。
二、历史渊源青海河湟皮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皮影戏就已经在湟中县流传开来。
皮影戏是一种通过在白色布幕后面操纵剪影人物的戏剧形式,通过光线的照射,人物的影子被投射到幕布上,形成生动的戏剧效果。
青海河湟皮影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地方特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演传统。
三、艺术特点1. 精湛的剪影技艺青海河湟皮影的剪影技艺非常高超,艺人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掌握了精准的刀法和灵活的操纵技巧。
他们能够通过剪影的大小、形状和动作来表达人物的情感和动态,使得皮影戏更加生动有趣。
2. 独特的地方特色青海河湟皮影在表演内容和形式上都融入了丰富的地方特色。
剧中人物的服饰、道具和背景都与当地的风俗文化紧密相连,使得观众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
同时,剧本中也经常融入一些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增加了戏剧的吸引力和观赏性。
四、现状与未来发展1. 面临的挑战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皮影戏面临着许多挑战。
观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下降,传承人员的不足以及经济收入的不稳定等问题都给青海河湟皮影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
2. 推广与保护为了保护和传承青海河湟皮影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培训机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身于皮影艺术的研究和传承。
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演出、展览和培训班等方式,推广青海河湟皮影,增加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 创新与发展为了适应现代观众的需求,青海河湟皮影也需要进行创新与发展。
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互动性表演等,将传统的皮影戏与现代戏剧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观赏性的演出形式。
《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课题
《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课题实施情况汇报夷陵区龙泉镇车站小学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但学校具有比较浓厚的科研氛围,教师也具有比较强的科研热情。
其中《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促进学校教科水平的提高和办学特色的形成,2008年6月,我们又确定了《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课题,作为宜昌市重点课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研究》的子课题开展了研究,现就我校该课题的实施情况汇报如下:一、分析校情,确定课题,制定方案我校的《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经过4年的实验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分的依赖于教师的开发,课程资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是学生只通过评价教师的示范获得简单的技能,学习方式存在单一性,我们便想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开展小课题探索学习来解决以上问题,这样既能发挥我校校本课程已有经验和资源优势,又能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学习,为此,我们确定了《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开发研究》这一课题,在确定子课题后,在今年6月份我们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专项研究,成立了课题组和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了这项课题的研究。
二、依托校本课程,置根民间艺术,开发活动资源长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宜昌又地处三峡门户,人杰地灵,巴楚文化在这里相汇交融,沉淀了极具特色的三峡民间艺术。
其中皮影堪称一支奇葩,她几乎集中了所有的中国造型艺术和传统的表演艺术于一体,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珍品。
它传递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先进的文化思想,也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能。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生绝大部分也来自农村家庭,他们不仅亲身感受过民间艺术,而且有许多孩子的家人都是民间文艺的传播者和爱好者,还有许多老人会表演皮影戏。
而且皮影所需器材简单,可以就地取材,能极大降低教育成本。
为此我们选择了开发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校本课程。
三、存在的问题与困惑1、学生层面,一是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走进社会参与调查的组织难度较大。
皮影课题研究报告
皮影课题研究报告1. 引言皮影,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国戏曲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皮影的发展历程、表演技巧、艺术特点以及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应用及推广建议。
2. 皮影发展历程皮影起源于中国,据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显示,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有皮影的影子。
而真正发展壮大并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要追溯到唐朝。
皮影艺术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宋、元、明、清多个朝代的推陈出新和传承发展。
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皮影艺术经历了繁荣期,被广泛应用于庆典、娱乐等方面。
然而,近现代时期,随着电影、电视等新型媒介的兴起,皮影艺术逐渐式微,濒临失传的境地。
近年来,为了保护中国传统文化,许多文艺界的传承者加入到了皮影艺术的复兴工作中。
3. 皮影表演技巧要想精通皮影艺术,除了需要熟悉皮影戏曲剧本和角色的设定外,还需要一定的手法和技巧。
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皮影表演技巧:3.1 制作皮影人物首先,制作皮影人物需要选取合适的材料,一般使用羊皮。
选定材料后,需要根据剧本中角色的特征和神态,用专业的刀具将人物形象精细地雕刻出来。
制作过程不仅需要耐心和仔细,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3.2 控制手法在表演过程中,影子的大小、位置和动作等是需要通过控制手法来实现的。
影子的大小和位置可以通过调整灯光和投影角度来控制,而移动和变换影子的动作则需要手指的灵活控制和准确把握。
3.3 配音与音效与影子的动作相配合的配音和音效也是皮影表演中的关键环节。
配音需要与剧中台词的内容相符,同时还要注意语调和音量的掌握。
音效则主要通过器乐和声音的处理来实现,可以增强表演的舞台效果和戏剧张力。
4. 皮影艺术特点皮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和鲜明的艺术特点而备受人们喜爱。
其主要特点包括:4.1 艺术形式多样皮影艺术形式多样,既包括单幅皮影表演,也有多幅联排皮影表演,表现方式包括悬挂、固定、旋转等,可以根据具体表演需要而选择。
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陕西皮影是中国的传统国粹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是一种集绘画、雕刻、声乐、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表现手段,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
同时,陕西皮影的造型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民间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因此,本研究拟对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进行深入探究,旨在全面了解陕西皮影的造型风格特点、表现手法、创作思路、艺术风格以及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与影响,以期提高我们对陕西皮影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
二、研究内容:
1. 陕西皮影的历史、发展和流派的介绍
2. 陕西皮影的造型特征及其表现手法的分析
3. 陕西皮影的创作思路、艺术风格及其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和影响的研究
4. 陕西皮影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相关书籍、文献、专家论文等。
2.实地调查法:走访陕西各地皮影工作者及相关专家、学者,并对目前的陕西皮影现场或展览进行实地考察和分析。
3.比较分析法:对陕西皮影与其他地方皮影、其他艺术形式的比较和分析,找出陕西皮影的特色及其优秀之处。
四、预期目标:
本研究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陕西皮影造型艺术特征,从历史、艺术、文化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解读,以期为陕西皮影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同时,也希望通过此研究,推动陕西皮影文化艺术的传播和推广,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皮影戏非遗教学大纲
皮影戏非遗教学大纲皮影戏非遗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非遗项目,其中皮影戏是一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皮影戏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表演形式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为了传承和发展皮影戏,制定一份皮影戏非遗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
一、皮影戏的历史与发展皮影戏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汉代。
它以剪纸人物为主要表演形式,通过光源的照射,将剪纸人物的影子投射到白色幕布上,形成生动的戏剧效果。
皮影戏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艺。
二、皮影戏非遗的重要性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和思想。
因此,传承和弘扬皮影戏非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三、皮影戏非遗教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皮影戏非遗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2. 原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并重,个性与团队合作兼顾。
四、皮影戏非遗教学的内容和方法1. 内容:(1)皮影戏的历史与发展:介绍皮影戏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基本知识。
(2)皮影戏的制作与表演技巧:教授学生制作皮影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进行皮影戏的表演。
(3)皮影戏的剧本创作与演绎:让学生学习皮影戏的剧本创作和演绎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2. 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皮影戏的历史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皮影戏的背景和意义。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皮影,体验皮影戏的制作过程,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演出展示:组织学生进行皮影戏的表演,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艺和创作成果。
五、皮影戏非遗教学的评价与展示1. 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表演和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皮影戏非遗教学中的积极参与和创造。
2. 展示:组织学生进行皮影戏的展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到皮影戏的魅力。
六、皮影戏非遗教学的推广与传承1. 推广:通过举办皮影戏比赛、展览和演出等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皮影戏的学习和传承中。
皮影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皮影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第一篇:皮影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题目:文化遗产——皮影戏的发展与消逝班级:高二《13》指导老师:罗云芳组长:陈秋成组员:王嘉伊庄淑晔潘雅静林琦竣林航霆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语文历史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音乐文艺政治研究目的:我国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几次兴衰。
然后现状却呈现濒危之势,后继乏人。
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
使青少年更多更好地接触将已消逝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延续文化发展。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
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且广大青少年能够引起一定的影响。
我们仍要为文化的继承发展奉献一份力。
目标:1.为了呼吁当代青少年关注国家皮影戏文化遗产。
2.通过宣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3.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该具备文化内涵。
假设:高中生对皮影戏文化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内容: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现状,艺术价值,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运用调查问卷,图表,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解青少年对皮影戏的认识。
人员安排:制导老师:罗云芳指定调查问卷:庄淑晔潘雅静写作:陈秋成收集资料:林琦竣林航霆总结排版:王嘉伊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1,2周确定研究课题并写出开题报告第3周调查问卷的资料总结第4周将收集的资料整理第5周写出开题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我们对皮影戏充满浓厚兴趣,运用业余时间多方面了解这课题所涉及的知识。
物质条件:家中有电脑,查阅资料方便。
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讨论总结。
预期目标:尽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皮影戏。
总结:研究性课题涉及课内课外的知识,较为广泛,能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研究各领域课题中,有利于我们掌握运用更多的知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浅谈皮影艺术的雕刻及审美
2020-07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皮影艺术的雕刻及审美王佰惠(哈尔滨皮影木偶剧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摘要:皮影的造型优美,全部是以侧面为形象。
英国著名画家荷迎兹认为侧面最能体现人的面部美,皮影就是用人的侧面作为美的基本特点,不但适宜演出,而且刻制成工艺图案更为好看珍贵。
从它的审美性看,皮影主要有装饰性强,皮影人物形象以精巧细致的图案花纹装饰,精工雕花的头饰与面部边成一整体,具有极强的装饰视觉美感。
关键词:皮影;造型;制作中图分类号:G612;J8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0-0153-01一、前言皮影制作工艺严谨,雕刻技法成熟,形成了留实镂空,虚实得当,繁简相宜,阴阳分明,高工艺水平的韵热美,使整体形象生动充实,有法有序,显示了高超制作技艺的成熟性。
二、皮影造型的民族性美学特征中国作为世界皮影的发祥地,汉代已有关于皮影的记载,至唐宋皮影已蔚蔚大观,金元明清普及中国大江南北,不同地域特色的影戏艺术。
造型的地域化就是很明显的特征。
地域性是民族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地域特色是民族特色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地域特色愈浓郁,民族特色就愈鲜明。
因此,民族性便成为它美学特征中的核心与关键、亮点与灵魂。
因此,皮影的设计首先就要凸显民族性美学特征。
另外,东北民族传统的服饰特征在皮影造型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如影人中“方皮”大师兄的造型形象:头戴嘎达帽、脑后梳长发辫,腰系蓝丝带,穿套裤,脚蹬皮,大头、大下巴、大手等。
其他人物多有头戴宽檐帽,脑后垂二或三眼花翎,梳一根长辫发。
旦角中则头饰高旗髻,上刻四季花,着旗袍等。
皮影的戳子、头碴造型也极具东北少数民族人的形象特点,细眼睛、长鼻子、尖嘴等等。
影人造型富有真实、自然、生动的特点,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这就是后来京、评等剧种沿袭下来脸谱上表现爱憎分明之由来。
因皮影戏剧目、唱腔、艺人均与我国民族戏曲相近似,故皮影设计也以民族戏曲中的人物造型为主要美学特征,如服装的“被化’、“蟒化”,图案的“龙凤化”,头面的“戏曲化”,以及整体设计的“图案化”、“装饰化”、“剪纸化’等等,都是民族艺术和民族美学的主要特征。
现代语境下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民俗学解析的开题报告
现代语境下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民俗学解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之一,是一种结合音乐、戏曲、艺术等元素的民间传统表演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戏曲种类之一的皮影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迁,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也逐渐地走向了萎缩和消失。
因此,对于皮影戏的研究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一个具有苏北早期艺术风格的皮影剧种,其民俗学的研究价值具有极高的价值。
在环县这样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环县道情皮影戏自然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
通过对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民俗学解析,可以深入了解其演出的民间情感和文化内涵,做好对其文化传承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从而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对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形式的民俗学进行深入解析,包括其演出的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文化内涵、民俗元素等,旨在揭示其深刻的民间情感和文化内涵,为保护和传承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一重要的民间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以下方面:1. 为环县道情皮影戏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指导性建议和思路,促进其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 揭示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文化内涵和民俗元素,丰富中国传统文化,推动其融入现代社会的进程。
3. 促进学术界对于中国皮影戏的研究与发展,提高其在艺术、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的研究内容基于环县道情皮影戏这一具体的皮影剧种,通过对其历史文化背景、演出形式、民俗元素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来揭示其文化内涵和民间情感。
具体而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历史和地理背景,包括其起源地、发展历程、传承状况等方面的介绍。
2. 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演出形式和剧情内容,探析其戏曲音乐、剧情布局、角色刻画等方面的特点和民俗元素。
皮影分析报告
皮影分析报告引言皮影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热爱。
皮影是一种利用光线透过剪纸制作的道具,在白色背景上投射成形的表演方式。
皮影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皮影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 皮影的起源及发展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北方,在秦汉时期已经流行。
它通过将剪纸制作成各种人物和动物形象,借助光线投射到白色背景上,形成动态的影像。
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影戏逐渐发展成成熟的艺术形式,不仅在中国各地有广泛的表演,还传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
2. 皮影的制作工艺制作皮影的过程非常繁琐,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剪纸艺术家进行手工制作。
首先,艺术家要选取合适的纸张,然后根据剧本和角色需求,用剪刀或小刀剪出形状。
接下来,剪纸形象要用细线连接,制作成可操控的道具。
最后,皮影需要上色,以增加细节和效果。
3. 皮影的表演形式皮影表演通常在一个特制的黑色舞台上进行,背面透明的屏幕将灯光投射到纸影上。
表演者通过手法和声音来表演各种情节,使用不同大小和角度的皮影形象营造出戏剧性的效果。
同时,伴随着音乐和唱词的配合,让观众沉浸在故事的氛围中。
4. 皮影的艺术价值皮影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形式,还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首先,皮影通过剪纸的艺术表现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的独特之处。
其次,皮影戏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最重要的是,皮影戏通过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传达了情感和道德的教育意义。
5. 皮影的现代应用近年来,皮影戏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新的应用。
除了传统的皮影表演外,还有许多创新的表演形式出现,如影像艺术和互动表演。
此外,在电影和广告等领域也能看到皮影的身影。
这些应用形式使得皮影戏得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展和传承,并吸引了更多的观众。
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皮影戏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其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独特之处,同时也展示了其丰富的艺术价值和教育意义。
非遗皮影戏作文提纲
非遗皮影戏作文提纲Shadow puppetry, as a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has a rich history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皮影戏作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It has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and has evolved into a unique form of art that continues to captivate audiences around the world. 它经过世代传承,演变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仍然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
One of the most fascinating aspects of shadow puppetry is the intricate craftsmanship involved in creating the puppets. 皮影戏最令人着迷的一个方面是创作皮影的复杂工艺。
Each puppet is meticulously crafted by skilled artisans, who pay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 to ensure that the puppets are not only visually striking but also able to convey emotion and movement. 每个皮影都是由技艺精湛的工匠精心制作的,他们注重每一个细节,以确保皮影不仅外观引人注目,而且能够传达情感和动作。
Another significant aspect of shadow puppetry is the traditional stories and legends that are performed using the puppets. 皮影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使用皮影表演的传统故事和传说。
关于皮影戏的开题报告
关于皮影戏的开题报告皮影戏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戏剧形式,历史悠久,艺术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探讨中国皮影戏的起源、发展,以及在今天的传承与创新。
首先,皮影戏起源于中国古代,可以追溯到约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
皮影戏最早是由人们利用兽皮、纸等材料,透过灯光照射影子的方式展示故事,后来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戏剧艺术形式。
相传皮影戏的发明者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叫陆羽的人,他利用了蚕丝制作皮影,创造出了独特的皮影戏。
从那时起,皮影戏就开始在中国流传开来,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的一种形式。
其次,皮影戏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唐宋时期,皮影戏逐渐走向繁荣,成为社会上活跃的艺术表演形式。
特别是宋代,皮影戏不仅在民间广泛传播,还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
而在明清时期,皮影戏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发展。
清代乾隆皇帝尤其重视皮影戏,亲自选派皮影戏艺人为他演出。
这一时期,皮影戏的艺术形式逐渐完善,故事情节丰富多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表演技巧也趋于成熟。
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电视、电影等娱乐形式的兴起,皮影戏的观众人数逐渐减少,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面临着寒冷的境地。
为了使皮影戏得以传承与创新,一些皮影戏团体开始尝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推出了以电影、漫画等元素为基础的新型皮影戏。
这些新型的皮影戏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现代观众。
另外,一些文化机构也开始举办皮影戏展览、培训,推广皮影戏的传统文化价值。
总结起来,皮影戏是中国传统的一门艺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形式。
它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皮影戏的传承与创新是当代人们对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皮影戏的研究和宣传,我们能够更好地保护和发扬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
皮影戏 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3000字
三一文库()〔皮影戏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3000字〕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题目:文化遗产——皮影戏的发展与消逝班级:高二《13》指导老师:罗云芳组长:陈秋成组员:王嘉伊庄淑晔潘雅静林琦竣林航霆课题研究涉及的主导科目:语文历史课题研究涉及的非主导科目:音乐文艺政治研究目的:我国皮影艺术遍布民间,历经几次兴衰。
然后现状却呈现濒危之势,后继乏人。
为了挖掘我国皮影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振兴民俗文化。
使青少年更多更好地接触将已消逝的非物质文化,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这些文化,延续文化发展。
研究意义:在当今社会,文化成为时代的主流,物质文化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非物质精神文化的发展。
皮影戏等一些文化面临消逝后继无人的危险,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且广大青少年能够引起一定的影响。
我们仍要为文化的继承发展奉献一份力。
目标:1.为了呼吁当代青少年关注国家皮影戏文化遗产。
2.通过宣传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关注。
3.在物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更该具备文化内涵。
假设:高中生对皮影戏文化并非了解,通过这次研究,使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皮影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进一步加入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
内容: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现状,艺术价值,前景等方面进行研究。
方法:可以在网上查相关资料,运用调查问卷,图表,统计方法,归纳总结,了解青少年对皮影戏的认识。
人员安排:制导老师:罗云芳指定调查问卷:庄淑晔潘雅静写作:陈秋成收集资料:林琦竣林航霆总结排版:王嘉伊时间安排和活动步骤:1,2周确定研究课题并写出开题报告第3周调查问卷的资料总结第4周将收集的资料整理第5周写出开题研究报告可行性分析:我们对皮影戏充满浓厚兴趣,运用业余时间多方面了解这课题所涉及的知识。
物质条件:家中有电脑,查阅资料方便。
时间条件:有充裕的时间讨论总结。
预期目标:尽量让更多的同学了解皮影戏。
总结:研究性课题涉及课内课外的知识,较为广泛,能让我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研究各领域课题中,有利于我们掌握运用更多的知识,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我们完成了这次开题报告。
论冀东唐山皮影的艺术创作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审美特点 开题报告+任务书+文献综述
基本环节与要求:对冀东唐山皮影的基本制作进行讲解,其造型上吸取了剪纸、壁画、雕像等的影响,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对融入的文化进行论述,皮影是我国不可遗失的文化遗产。
在现在老一辈的唐山人民心中有着深远影响,唐山现在的年青一代却对之了解的少之又少很片面。在电视手机等现代娱乐设备还没有出现时,还没有通讯和现代化的电子产品时,观看唐山皮影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娱乐方式,十里八乡的相亲们都会聚集在一起观看唐山皮影的表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娱乐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唐山皮影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唐山皮影在市场中逐渐被边缘化,关注唐山皮影的人越来越少的。另一方面传统的老艺术家先后去世,现在的年轻人又不愿意去学习和发扬手艺精湛的人越来越少,皮影戏演出形式固定化,演出内容单调缺少创新,演出地点简陋,舞台效果差再加上现在年轻人从事现代职业和新兴音乐文化对皮影戏的冲击,所以很少有人再去剧院欣赏皮影戏。唐山皮影出现一种现象,就是观众断代,观看皮影的都是老年人,而且只有一部分人会去剧院观看电影,但是现在各种新兴媒体文化的广泛传播,年轻人更愿意接受各种新式音乐文化的吸引,很少去甚至说不回去观看皮影。现代社会各式各样的演唱会,各种国外传播进来的歌剧舞剧等艺术中累相继普及,民间艺术文化收到相当严重的冲击。皮影戏作为民间传统的曲艺文化艺术,想要在艺术种类繁多的当代社会下得到发展,就必须做出改变和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
选题的价值:本文从唐山皮影入手,结合笔者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从唐山皮影的艺术创作角度,分析唐山皮影的艺术创作与多元文化相融合的审美特点。让人们更深层次的了解皮影艺术创作背后的知识内容。
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校本开发与研究阶段报告
《以皮影为主的民间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开发与研究》课题研究情况介绍————“全面整合”课程资源“阳光评价”绽放校园正在实践中摸索的车站小学,恰逢夷陵区开展“高效”课堂和教学大比武的活动,教学研究的氛围异常浓厚。
在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的大环境中,搭建了一个“全面整合”的资源平台,课堂上的“阳光评价”成为资源开发与研究的闪光点。
一、培训教师,“全面整合”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新理念实施的关键就在教师,因此我们特别重视教师培训。
我们采取了专家讲座、主题培训、专题研讨、网络研修、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依托校本课程资源,置根民间艺术,将开发的活动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将以皮影为主的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电脑皮影、皮影表演等活动资源融为一体,就地取材,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成本。
存在的问题:我们倡导学生在活动中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但由于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问题意识,无法生成有价值的问题。
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按照“生成与预设”相结合的策略实施。
二、关注过程,“阳光评价”绽放校园。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我们以新的评价理念和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因此,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推行阳光评价,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发展。
教师评价着眼于学生主动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极易产生畏难、退缩,甚至放弃的心理。
这时,教师从最细微处入手,用“放大镜”放大学生的闪光点,用激励性语言肯定他们细微的进步,鼓励学生以阳光的心态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
学生自评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成长。
研究中,为学生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的成长记录袋, 可以随时记录某一瞬间学生的收获与快乐,让学生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并通过成长记录加强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能力。
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学会彼此欣赏。
我们采用了老师和同学及同学之间的激励性互评, 给同伴一个肯定,给自己一份自信。
绘革与刻皮——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研究的开题报告
绘革与刻皮——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中国传统皮影艺术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河南省作为皮影戏的发源地之一,在保存和发扬传统皮影技艺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皮影艺术的传承和创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希望通过对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的研究,探究传统皮影技艺的延续与发展之路,为推动当地民间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参考。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河南省安阳市、南乐县、汤阴县等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绘革和刻皮两种不同制作工艺的比较和分析,探究不同工艺对皮影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影响。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对绘革和刻皮两种皮影制作工艺的梳理和比较分析;2.对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的历史渊源及艺术特色进行深入研究;3.从材料、工具、人员配合等方面探讨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制作的技术要点和工艺特点;4.以安阳市、南乐县、汤阴县等地区为例,对当地绘画刻镂类皮影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三、研究意义通过对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的深入研究,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历史及现状,发掘其艺术特色和价值,并为推动当地皮影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同时,本研究还有助于丰富民间艺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访谈等方法进行,通过对历史资料、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实际皮影制作过程的观察和分析,以及与当地皮影艺人、收藏家等相关人员的交流和访谈,获取研究所需的信息和数据,从多个角度全面地探讨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五、研究的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将对河南绘画刻镂类皮影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推动当地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烈伤感感情为主;三秦地区,受到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文化历史韵味深厚,所有感情的表达都会有浓烈的文化依托,又具有不同特点。
从区域上来看可分西北和东北两大区域它们各自风格迥异的成熟的美术模式。
其中西北地区以陕西皮影为代表而东北则以河北皮影为代表。
1 吴晓秋;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海霞;皮影造型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潜质[D];西北大学;2008年
3 方丹;罗山皮影造型、色彩及文化内涵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朱叶蓉;“影”与“动”[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姚珧;河南桐柏皮影艺术及现代影人造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王丽梅;唐山皮影造型艺术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7 颜国伟;陕西皮影造型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成桂书 ,于永春;深谷幽兰——辽东皮影影系略述[J];党史纵横;1999年11期
9 杨方琦;;运用计算机动画推进皮影戏跨越式发展[J];电影评介;2008年13期
10 唐星明;论民间美术色彩的结构及本质[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三、主要内容:
1.皮影戏分析
1.1含义
1.2皮影戏的作用
1.3研究的必要性
2.皮影戏造型的艺术风格
2.1人物造型分析
2.1.1 人物造型平面化
2.1.2 人物造型艺术化
2.1.3 人物造型卡通化
2.1.4人物造型戏曲化
2.2皮影戏造型的地区差异分析
2.2.1陕西皮影
2.2.2河北皮影
2.3场景造型
2.3.1重视对故事情节的推动
2.3.2重视对主题的凸显
3. 皮影戏造型艺术未来如何发展
4.结论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对近十年以来的研究文献、中英文电子科技文献、公司发展战略资源相关数据库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总结。
(2)比较归纳法。
在进行收集和分类整理的基础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形成基本的研究体系。
(3)实证分析法。
步骤
(1)查找资料、翻阅文献。
通过查找书本资料、网络电子资料等相关的公司发展战略的
容应不少于2000字,可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