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护理讲解学习
PPT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
目录
• 心源性休克概述 • 护理评估与计划制定 • 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 • 药物治疗与护理观察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01
心源性休克概述
Chapter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输出 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组 综合征。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01
适量增加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促进组织修
复和免疫功能恢复。
控制脂肪和糖类摄入
02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简单糖类的摄入,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丰富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0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维持身体
正常生理功能。
肠内营养支持技术应用
个体化康复训练计划制定
运动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训练计划,包括运动、饮食、作息等方面 的调整。
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 慢跑等,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身体素质。
饮食调整建议
规律作息和良好睡眠习惯培养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提供合 理的饮食建议,如低盐、低脂、高蛋白等 饮食原则。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通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判断。具体标准包括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原有高血压者收 缩压下降60mmHg以上,伴有组织低灌注表现如面色苍白、 四肢湿冷等。
鉴别诊断
心源性休克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进行鉴别,如过敏性休 克、感染性休克等。鉴别要点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了解有无引起休克的原因,如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机械瓣失灵等。
2、症状和体征:生命体征是否平稳,有无意识和精神状态的改变,有无皮肤粘膜苍白或发绀、手足湿冷,有无尿量减少,有无浅静脉塌陷、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等。
3、辅助检查:了解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电图、X 线、动脉血气分析、凝血功能、血生化检查等结果,以评估休克的原因、严重程度及有无继发重要器官功能损害。
4、患者治疗情况:输液量、输液速度;用药的种类、是否有效,有无不良反应;手术名称,术后有无不适、并发症等。
二、护理措施1、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给予休克体位。
如发生心搏骤停,则按心搏骤停抢救。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神智的变化,有无皮肤湿冷、花斑、发绀、心前区疼痛等。
血压、脉搏及呼吸每 15-30 分钟测量 1 次,测量脉搏时间 30 秒,当脉搏不规则时连续测 1 分钟,注意心律、心率、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每小时尿量,做好记录,及时告知医生。
3、给予氧气吸入,流量 2-4L/min,必要时监测血气分析。
4、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注意调节药物浓度、滴速,使收缩压维持在 90-100mmHg,注意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渗。
5、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暖以加盖棉被为宜,不宜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
按时翻身,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6、关心体贴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1、休息和营养:指导患者合理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2、做好心理护理:安慰患者,解除紧张及顾虑,必要时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
四、注意事项1、按医嘱给予血管活性药物,以提升血压,保证重要脏器的供血,使收缩压维持恒定,保持手术收缩压在 90-100mmHg,因此应根据血压随时调节药物浓度、滴速,滴速不宜超过 20-30 滴/min,以防发生心力衰竭或加重肺水肿。
2、准备记录出入量,尤其在抢救过程中,应有专人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等,并详细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更加精准地使用血管活 性药物,维持患者血压和 血液循环的稳定。
机械通气技术
对于心源性休克合并呼吸 衰竭的患者,采用机械通 气技术来改善患者的呼吸 功能。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护理
基因检测与精准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方案。
个体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包括饮食、运动 、心理等方面的护理。
病因
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肌炎、心包填塞、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以及心脏手术、介入治疗等心脏心源性休克时,心脏输出量减 少,导致全身各器官组织灌注 不足,引发血流动力学异常。
代谢性酸中毒
由于组织灌注不足,细胞缺氧,体 内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大量堆积, 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对患者进行快速而全面 的评估,了解患者的病 史、症状、体征以及心 电图表现,以便确定正 确的急救方案。
心源性休克患者容易出 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因此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 ,给予吸氧。
在急救过程中,建立静 脉通道十分重要,可以 保证药物及时输注,维 持患者循环稳定。
在急救过程中,要对患 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 包括心率、血压、呼吸 、体温等指标,以便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 治疗方案。
01
心源性休克并发症预防与 护理
预防再灌注损伤
总结词
了解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心源性休克时,心肌缺血导致细胞损伤,血流灌注恢复后,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钙离子内流,导致细胞内钙 离子超载,引起细胞坏死。为预防再灌注损伤,需在血流恢复前给予钙离子拮抗剂,减少钙离子内流,同时需控 制血压,防止血压过高引起血流冲击血管壁,导致微血管损伤。
心源性休克护理
心源性休克护理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病病情,其主要特征是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全身组织灌注不足。
心源性休克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护理,以尽力恢复心脏的功能,并维持全身的灌注。
本文将就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进行详细讨论。
一、监测和评估在护理心源性休克的过程中,准确的监测和评估患者的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尿量等。
此外,还需要监测心电图、血液学检查和超声心动图等,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液体平衡状态。
二、氧气供应和通畅呼吸道心源性休克患者往往由于心脏排血不足而引起组织缺氧,因此及时有效的氧气供应是必不可少的。
我们可以通过给予患者吸氧、使用呼吸机等方式来提供氧气。
同时,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也是必要的,确保气道中没有异物阻塞,可以采用吸痰、翻身等方法来促进呼吸通畅。
三、控制液体平衡液体平衡的控制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护理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合理地补充液体。
一方面,我们需要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维持血容量,以增加心脏的充盈压力;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避免液体过多造成心脏负担过重。
因此,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尿量、血压、中心静脉压等指标来调整液体的输入量和速度。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排血量。
此外,还可以使用利尿剂来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的负担。
对于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我们还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恢复正常的心律。
五、心理护理心源性休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常会感到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我们需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
我们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给予他们安慰和支持,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和恐惧。
六、合理的营养支持在心源性休克的护理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对于促进患者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包括控制液体和钠的摄入以减轻心脏负担,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来促进患者的恢复。
“急诊护理课件: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神经系统
头晕、昏迷、意识障碍等。
循环系统
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律失常、 低血压、休克等。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低氧血症等。
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评估
1
病史询问
详询病史,了解病情发生的背景、症状、
体格检查
2
治疗史等。
包括神经、心血管、呼吸等系统的检查。
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心肌酶谱、电解质、肝肾功能
影像学检查
4
等检查。
3 危险因素
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导致心源性休克最常 见的原因之一。
心肌炎
心肌炎引起的心功能减退可能导 致心源性休克。
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可压迫心脏,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
急性心肌病
急性心肌病可能导致心肌功能急 剧下降。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表现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精神护理
1
疼痛缓解
对于伴有胸痛等不适,应及时给予镇痛,
情绪疏导
2
以促进患者的休息。
给予足够的关怀和疏导,降低患者的紧 张情绪,促进患者恢复。
包括X线、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原则
监测
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中心 静脉压、肺动脉压等,及时发 现病情变化。
支持
心血管支持,维持心输出量和 血压;氧供给,维持组织氧合; 营养支持,维持营养平衡。
治疗
针对病因,采取药物、介入等 治疗措施。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心血管支持
1
容量复苏
静脉补液、输血等措施来提高血容量。
急诊护克的护理原则,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 心血管支持、氧供给、营养支持和精神护理等方面。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教案和课件
添加 标题
戒烟限酒:戒烟,限制饮酒量,避 免酒精对心血管的损害
控制危险因素,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控制血压:定期监 测血压,按时服药,
保持血压稳定
控制血脂:合理饮 食,减少脂肪摄入,
增加运动量
控制血糖:控制饮 食,定期监测血糖,
按时服药
戒烟限酒:戒烟, 限制饮酒量,减少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科学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 教案和课件
汇报人:XX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基 本 知 识 03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护 理 原 则 04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急 救 护 理 05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康 复 护 理
06 心 源 性 休 克 的 预 防 措 施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心率、血压、呼吸等
定期检查患者的心电图、 血气分析等指标
及时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 尿量等临床表现
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性:防止窒息和呼吸困难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方法:使用吸痰器、气管插管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注意事项: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保持呼吸道通畅的评估:定期检查呼吸道通畅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0 3
治疗:主要治疗 措施包括纠正低 血压、改善心脏 功能、维持血流 动力学稳定等。
0 4
病理生理机制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由于 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 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
征。
心源性休克的病因:包括 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
失常、心包疾病等。
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机 制:心脏功能衰竭导致心 输出量减少,进而导致血 压下降、组织灌注不足、 细胞缺氧、代谢紊乱等。
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保持呼吸道通畅
01
保持患者 头部抬高, 避免呼吸 道阻塞
02
及时清除 呼吸道分 泌物,保 持呼吸道 通畅
03
密切观察 患者呼吸 情况,及 时调整呼 吸机参数
04
预防呼吸 机相关性 肺炎,保 持呼吸机 管路清洁
05
定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估 患者气道 情况,及 时调整护 理措施
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监测生命体征
监测心率: 观察心率变 化,判断病 情进展
01
监测呼吸:观 察呼吸频率、 深度和节律, 判断呼吸功能
监测体温: 观察体温变 化,判断感 染情况
03
05
02
监测血压: 观察血压变 化,判断休 克程度
04
监测尿量: 观察尿量变 化,判断肾 功能情况
06
病史等
02
心源性休克症 状:血压、心
率、呼吸等
03
护理措施:药 物治疗、监测 生命体征、心
理护理等
04
护理效果:症 状缓解、生命 体征稳定、患
者满意度等
护理措施分析
监测生命体征:密 1 切关注患者的心率、 血压、呼吸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2 采取措施保持患者 呼吸道通畅,防止 窒息
心脏瓣膜病: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等导致心 脏血流动力学异常,引发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低血压:血压下降,脉 搏微弱,可能伴有休克
症状
呼吸困难: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增加,可能伴
有缺氧症状
心律失常:心率加快, 心律不齐,可能伴有心
悸、胸痛等症状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反应迟钝,可能伴有昏
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心律失常监测与处理方法
心电监护
持续进行心电监护,观 察心率、心律变化,及
时发现心律失常。
药物治疗
根据心律失常类型,遵 医嘱给予相应药物治疗 ,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
电复律与除颤
对于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如室颤等,应立即进 行电复律与除颤治疗。
病因治疗
针对引起心律失常的病 因进行治疗,如纠正电 解质紊乱、改善心肌缺
血等。
心肌梗死后并发症预防措施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定期监测心电图、心肌酶等指 标,及时发现并发症迹象。
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 础疾病,控制血脂水平,降低 心肌梗死复发风险。
合理饮食与休息
指导患者低盐低脂饮食,保持 大便通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 绪激动。
康复训练与指导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 练计划,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
02 心源性休克护理基础知识
急性心力衰竭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包括心率、心律、呼吸、血压 和体温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高流量吸氧,必要时行机 械通气辅助呼吸。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遵医嘱给予利尿剂、强心剂、 扩血管药物等药物治疗。
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焦虑和恐 惧感,提高治疗信心。
器械辅助循环支持期间护理要点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患者心率、心律、血压、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及时 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管道通畅
确保各种管道如输液管、尿管、引流管等通畅无阻,防止扭曲、打折 或脱落。
预防并发症
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口腔 清洁,预防口腔感染等。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引言心源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心脏泵血功能明显减弱,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肌炎等病理状态下。
为了及时救治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措施,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心源性休克的定义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机能衰竭导致全身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引起低血压和组织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护理措施1. 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在接收心源性休克患者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进行快速的评估,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氧饱和度等。
这有助于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2. 维持呼吸道通畅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
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 摆放患者头部于30°角,有助于减少呼吸道阻塞。
- 定期清洁患者口腔和气道,以防止分泌物引起阻塞。
- 如果患者不能自主呼吸,可辅助进行人工气道通气。
3. 维持循环稳定心源性休克患者往往伴有低血压和心输出量降低,护理人员需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稳定,包括: - 定期测量和记录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监测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水平,有助于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况。
- 给予液体复苏,通过输注盐水或胶体溶液来扩充血容量。
-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以增加心输出量。
4. 维持组织器官灌注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处理,包括: - 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了解患者氧合状况。
- 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防止脱水和低血容量。
- 给予氧气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血氧水平。
- 在医嘱下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
5. 保持患者安静和舒适心源性休克患者通常处于危急状态,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保持患者的安静和舒适,包括: - 提供舒适的环境,保持室温适宜。
心源性休克小讲课护理课件
监测患者心电图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急救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输血。
遵医嘱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等。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 泌物。
严密监测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根 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并发症预防
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鼓励患者 咳嗽排痰。
心源性休克小理件
目录
• 心源性休克概述 • 心源性休克护理原则 • 心源性休克药物治疗与护理 • 非药物治疗与护理 • 心源性休克患者心理护理 • 心源性休克预防与康复指导
01
心源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 导致心输出量急剧减少,引起全身组 织灌注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生理功 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自我管理能力。
家属心理支持
01
02
03
提供信息支持
向家属提供关于心源性休 克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巧, 帮助家属更好地理解和支 持患者。
情感支持
关注家属的情绪状态,提 供情感支持,帮助家属减 轻焦虑和压力。
家庭互动指导
指导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如 何与患者沟通、互动,增 强家庭支持系统的作用。
06
心源性休克防与康复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增强身体免疫力。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诱发心源性休 克的因素。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及早发现心脏问题,采取相应 措施。
康复指 导
心理康复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 信心,积极面对疾病。
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
循环功能障碍: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降低 ,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可能出现皮 肤苍白、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症状。
气体交换受损:心源性休克患者可能出 现肺部淤血、肺水肿等,导致氧气交换 障碍,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
护理计划
针对心源性休克的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解释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严重 并发症,通常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 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疾病等引发,其 中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病因。
心源性休克的发病原因
01Leabharlann 020304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时,心肌细胞坏死导 致心脏收缩功能降低,心输出
量减少。
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病毒、细菌等感染 引起的心肌炎症,可导致心肌
一般护理措施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实 时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 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 泌物,防止窒息和肺部感染。
给予氧气吸入
建立静脉通道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浓度的氧气吸入 ,纠正缺氧状态,减轻心脏负担。
护理满意度提高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患关系和 谐。
05
CATALOGUE
心源性休克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预防措施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
积极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 病等危险因素,降低心源性休克 的发生风险。对于已知的心脏疾 病患者,定期随访、按时服药是
关键。
生活方式的调整
劝导患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 、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合理 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
心源性休克护理讲课
治疗原则和方法
保持气道通畅,维持呼吸功能
维持循环稳定,保证组织灌注
02
纠正酸碱平衡,维持电解质平衡
控制感染,预防发症
及时识别和处理心源性休克并发症
05
加强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要点
2
病情观察和评估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嗜睡、昏迷等
06
加强团队协作,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THANKS
汇报人
心源性休克护理讲课
演讲人
01.
心源性休克的概述
02.
03.
目录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要点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案例分析
心源性休克的概述
1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心脏泵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
1
病理生理:心肌收缩力减弱,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升高,心室充盈受限
2
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回心血量减少
预防肾衰竭:监测尿量、尿色等指标,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和液体种类
预防脑水肿:监测意识、瞳孔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处理并发症:及时识别和处理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3
2
1
4
5
6
心源性休克的护理案例分析
3
典型病例介绍
01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等
02
发病原因: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03
症状表现:如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
04
护理措施:如监测生命体征、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
05
治疗效果:如病情好转、出院等
护理过程和效果评价
护理过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心源性休克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控制情绪
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保持心情平和愉快。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密切观源自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症 状应及时报告医生。
合理饮食
保持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 的休息时间。
定期检查
定期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等相关检查, 以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
05
心源性休克的康复护理
康复锻炼的方法与步骤
人员不应随意给患者服用药物。正确做法:在医生到来前,严密观察
病情,不要盲目给药。
02
误区二
忽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心源性休克患者常常会出现恐惧、焦虑等心理
状态,忽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不利于治疗和康复。正确做法:对患者进
行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增强信心。
03
误区三
过度治疗。一些患者和家属可能会要求医生采取过于激烈的治疗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全面的评估 ,包括询问病史、观察症状、检查体征等。
心源性休克患者常有呼吸困难、呼吸道阻塞 等症状,需要立即清除呼吸道异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吸氧
建立静脉通道
给予患者吸氧,有助于改善组织缺氧,缓解 呼吸困难。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给药,提高治 疗效果。
现场急救护理要点
学术交流
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共享最新研究成果。
提高护理技术与人文素养
护理技术
关注国际国内护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学习先进的护理技术和 理念。
人文素养
加强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学习,提升沟通技巧和人文关 怀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特殊治疗及护理措施
机械通气
01
对于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需给予机械通气以辅助呼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尿量观察 休克时肾小动脉痉挛,使肾血流量减 少,促使肾素生成增加。经肾素作用,使肾血管 更加收缩,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实质细胞受损 时间延长,可能造成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出现少尿、无尿。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尿量的观察, 对休克病情变化及治疗是一个十分敏感有意义的 指标。我们采用留置导尿观察每小时尿量,如果 病人六小时无尿或每小时少于20~30ml,说明肾 小球滤过量不足,如无肾实质变说明血容量不足。 相反,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表示微循环功能良 好,肾血灌注好,是休克缓解的可靠指标。如果 血压回升,而尿量仍很少,考虑发生急性肾功衰 竭,应及时处理。
心源性休克护理要点
内五科 余梅
【概述】
• 心源性休克(心血管内科)是指由于心脏 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 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 征。其病因以急性心肌梗死最多见,严重 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 常或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等均可导致本症。 本病死亡率极高,国内报道为70%-100%, 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望增加患者生存 的机会。【特 Nhomakorabea】•
1.由于心泵衰竭,心输出量急剧减少,血压降低;微
循环变化的发展过程。基本上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相同,但
常在早期因缺血缺氧死亡;
•
2.多数病人由于应激反应和动脉充盈不足,使交感神
经兴奋和儿茶酚胺增多,小动脉、微动脉收缩,外周阻力
增加,致使心脏后负荷加重;但有少数病人外周阻力是降
低的(可能是由于心室容量增加,剌激心室壁压力感受器,
急性肺源性心脏病;
•
2.各种心肌炎和心脏病变;
•
3.心瓣膜口堵塞、严重心律失常,慢性心
功能不全终末阶段等心脏疾病,均可诱发休克。
【症状表现】
• 1.严重的基础心脏病表现; 2.体循环衰竭表现:持续性低血压、少尿、意识 障碍、末梢紫绀等;亦可同时合并急性肺水肿表 现;
• 3.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动脉压 <10.7KPa(80mmHg);中心静脉压正常或偏高; 心输出量极度低下。
或偏高;(3)左室舒张末期充盈压或肺毛细血管契
嵌压升高;(4)心输出量极度低下。
治疗原则:
•
1.应在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下积极开展各
项抢救治疗。
•
2.纠正低血容量。
•
3.合理应用多种血管活性药物和利尿剂。
•
4.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堿平衡失调。5.建立有
效的机械辅助回圈。6.治疗原发心脏病。
用药原则:
反射性地引起心血管运动中枢的抑制);
•
3.交感神经兴奋,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加,而心脏
不能把血液充分输入动脉,因而中心静脉压和心室舒张期
末容量和压力升高;
•
4.常比较早地出现较为严重的肺淤血和肺水肿,这些
变化又进一步加重心脏的负担和缺氧,促使心泵衰竭。
【病因】
•
1.大面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填塞,
•
1.心源性休克病死率极高,治疗难度大,各
项抢救措施应在严密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
行,给药途径优先考虑经血管直接给药以尽快获
得疗效。
•
2.心源性休克的治疗用药类型及剂量呈高度
个体差异,应结合基础病变,临床特点及血流动
力学指标综合制订全面的治疗方案,并随时进行
调整。
•
3.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与药物治疗相配合能提
• 在放置留置导尿管时,注意无菌操作,保 持尿管畅通,避免发生阻塞、扭曲,并详 细准确记录出入量,了解进出液体平衡情 况。尤其是要避免尿管脱落或尿液从导尿 管旁流出,误认为无尿,造成判断和处理 错误。此外,还应注意尿液的颜色及有无 血尿。
• 5.血压、脉搏、末梢循环的观察 血压变化是反 映血液动力等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心源性休克 病人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血压降低则有脑、肾及 冠状动脉末梢循环灌注不足,所以,血压变化直 接标志着休克的病情变化及预后,因此,在发病 几小时内应严密观察血压,15~30分钟一次,待 病情稳定后1~2小时观察一次。若收缩压下降到 80mmHg以下,脉压差小于20mmHg或患者原有 高血压,血压的数值较原血压下降20~30mmHg 以上,要立即通知医生迅速给予处理。
高抢救成功率。
•
4.急救时多利用用多巴胺的舒血管作用进行
抢救。
[护理要点]
• 1.体位 心源性休克有呼吸困难者头部应抬高30—45°。 • 2.给氧 心源性休克患者由于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搏出量
减少,微循环血流缓慢,供血减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 动脉血氧含量明显下降。为改善心功能,解除脑、肝、肾 重要脏器的缺氧症状,及时给氧是进行抢救的关键性措施 之一。而直接给氧是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抢救时, 护理人员把准备充足的氧气瓶推到病人床边,用面罩或鼻 导管给氧。面罩要严密,鼻导管吸氧时,导管插入要适中, 一般插入12~15cm深,调节氧的流速的2~4升/分,休克 解除后可减慢至1~2升/分流速维持,每24小时换导管1次, 以保持导管通畅。如发生急性肺水肿时,立即给患者端坐 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同时加用50%酒精吸氧,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特别是患者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时, 应及时用吸引器吸引,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窒息。
• 3.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心源性休克由于心收缩力弱,心搏 出量少,可致微循环灌注不足,末梢循环发生障碍,适当 补充血容量是当务之急。同时,保证必要的药物应用也需 要静脉通道。因而,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势在必行。护士应 熟练静脉穿刺,主动建立静脉通道一至两条。在输液时, 输液速度应控制,绝对不能草率从事,掉以轻心,应当根 据心率、血压等情况,随时调速滴速,特别是当液体内有 血管活性药物时,更应注意输液通畅,避免脱落、外溢。
• 心源性休克患者多选取用多巴胺升压药,如果多巴胺量大 或滴速快,血压上升过快、过高,会加重心脏负荷。而酚 妥拉明及硝普钠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扩张血管,滴注过快 会使血压明显下降,可加重休克,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 密观察这些药物应用时病情变化,随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有条件可测定肺毛细血管楔压,以调节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诊断依据】
•
1.严重的基础心脏病(广泛心肌梗死、心肌炎、
心包填塞、心律失常、机械瓣失灵等)。
•
2.休克的典型临床表现(低血压、少尿、意识
改变等)。
•
3.经积极扩容治疗后低血压及临床症状无改
善或反恶化。
•
4.血流动力学指标符合以下典型特征:(1)平
均动脉压<8KPa(60mmHg);(2)中心静脉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