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汗证的认识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中医内科学32汗证
盗汗
睡时汗出,醒后汗 止。
战汗
发热时全身战栗, 汗出后热势减退。
自汗
白天不因劳动、日 晒、厚衣或发热而 汗自出。
脱汗
大汗淋漓或汗出如 珠,可伴有气短神 疲等症。
黄汗
汗出色黄如柏汁, 染衣着色。
汗证的病因与病机
病因
多由营卫不和、气血失调、湿热内蕴 等因素引起。
病机
汗证的病机主要是人体阴阳失调,营 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
神经调节
汗腺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 调节,当人体受到刺激或 情绪变化时,神经系统会 刺激汗腺分泌。
内分泌影响
内分泌系统对汗腺分泌也 有一定影响,如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可以 刺激汗腺分泌。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 致新陈代谢加快,容易出 现多汗症状。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影响生活的多汗症, 手术如交感神经切除术等可能 作为最后的选择。
其他疗法
如电刺激疗法、离子导入疗法 等物理疗法也被应用于多汗症
的治疗。
04
汗证的预防与调护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
保持适量运动
充足休息
定期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 免疫力,预防感冒。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疲劳过度。
合理饮食
中医治疗汗证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选择合 适的方药。
中药治疗汗证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等优势,尤其对于慢性汗证患者,中医治疗 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未来研究可针对不同病因和病理机制的汗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医治疗汗 证的机制和作用靶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案。
偏汗
上半身汗出而下半身无汗者,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下半身汗 出而上半身无汗者,治宜益气温阳,方用芪附汤合右归丸。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

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汗证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是指人体内部湿热蕴结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症状。

中医辩证论证是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手段,通过辨证论证可以确定病因病机,指导治疗。

下面将结合汗证,介绍中医辩证论证的思路及方法。

一、辩证思路:1.辨证分型思路:汗证的辨证思路是要确定汗的性质、量、时机等,对全身症状做整体分析,然后作出辩证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风寒夹湿证、暑湿痰热证、湿热痰饮证等不同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分型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2.辨证病机思路:汗证的发生与人体阴阳失调、气机紊乱、湿热蕴结等密切相关。

在辨证论证时,要分析病程演化,了解病机途径,明确病因病机,然后指导治疗疾病。

3.辨证借鉴思路:在辨证论证中,可以借鉴历代医家对汗证的辨证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进行综合辨证。

同时,还可以借鉴其他相关病证的辨证思路,进行综合思考。

二、辩证方法:1.全面询问:在辨证论证中,要全面询问患者的病情,了解病程、发病原因、症状、舌脉等情况。

通过详细的询问,可以获得更多的病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

2.观察诊断: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情况,进行辨证判断。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脉象浮紧,舌苔白腻;暑湿痰热证的患者舌苔黄腻。

3.辩证分型: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汗证分为不同类型。

例如,风寒夹湿证的患者多有恶寒、头痛、鼻塞等症状;暑湿痰热证的患者多有口苦、口渴、尿黄等症状。

4.鉴别诊断:在辩证论证中,要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排除其他可能性。

例如,汗证与外感性感冒、湿热病等疾病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之处,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5.辨证论治:在完成辨证论证后,根据不同分型的辨证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风寒夹湿证可以采用辛散温中,行气宣散的方法进行治疗;暑湿痰热证可以采用清热泻火,利湿化痰的方法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汗证的中医辩证论证思路及方法是全面询问、观察诊断、辨证分型、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步骤。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概述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类型,主要指因体内阴阳失衡而引起的症状。

本文将详细介绍汗证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二:定义及病因1. 汗证的定义:汗证是指人体因阴阳失衡而导致的不正常的汗出现,表现为汗多、汗少或汗出不畅的症状。

2. 汗证的病因:- 阳盛阴虚:体内阳气过盛,而阴气不足,导致出汗过多或出汗不畅。

- 体质失衡:体质偏热或偏寒都可能导致汗证的出现。

- 情绪压力:情绪过度紧张或焦虑不安可能引起汗出不畅。

三:临床表现1. 汗多证:- 症状:多汗、烦渴口干、心烦易怒。

- 舌象:舌红苔薄黄、脉象:脉数有力。

- 临床常见病症:痰湿、阳虚、气虚等。

2. 汗少证:- 症状:少汗或汗出不畅、身体燥热、口干咽燥。

- 舌象:舌红苔少、脉象:脉细数。

- 临床常见病症:阴虚、气滞、血瘀等。

四: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益气健脾、滋阴清热、活血化瘀等草药进行调理。

- 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熟地黄、沉香等。

2. 针灸疗法:- 针刺穴位:根据具体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治疗,如太溪、涌泉等。

- 灸法疗法:采用艾绒烧灸的方法对特定穴位进行治疗。

3. 中医按摩疗法:- 刮痧疗法:通过用病人体表的油脂涂敷刮痧板后,在病人上肢和下肢的特定穴位施行按摩。

- 推拿疗法:通过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特定穴位,以起到调理阴阳平衡的作用。

五:预防措施- 避免极端气温:冷热交替对汗证患者的身体刺激很大,尽量避免极端气温的环境。

- 调节情绪:保持心情平稳,避免过度焦虑或紧张。

- 合理饮食:饮食要均衡,不要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保持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详见附件1-汗证病例分析。

法律名词及注释:- 阳盛阴虚:阴阳失衡中的一种情况,指体内阳气过旺盛,而阴气不足。

- 脉象:中医诊断中通过触摸患者脉搏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法。

中医儿科学18章汗证

中医儿科学18章汗证

中医儿科学18章汗证中医儿科学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疾病防治和保健养生的一门学科,其中汗证是18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异常分泌的病理变化。

在中医儿科学中,汗证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涉及到许多疾病,包括感冒、肺炎、佝偻病、结核病等。

本文将阐述中医儿科学中的汗证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一、汗证概念汗证是指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异常分泌的病理变化。

在中医儿科学中,汗证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涉及到许多疾病,包括感冒、肺炎、佝偻病、结核病等。

二、汗证病因引起小儿汗证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小儿体质、饮食、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汗证的病因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

外因主要是感受六淫邪气,导致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从而引起汗证。

内因主要是由于小儿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或者饮食不当,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腠理不固,汗液异常分泌。

三、汗证临床表现小儿汗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出汗过多,常常伴有睡眠不安、烦躁、口渴、尿黄等症状。

根据出汗时间和部位的不同,汗证可以分为自汗、盗汗、半身汗等。

自汗是指白天清醒状态下出汗过多,盗汗是指夜间睡眠时出汗过多,半身汗是指身体一半的部位出汗过多。

四、汗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中医儿科学中汗证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一般来说,中医治疗汗证的方法包括益气固表、养血补血、清热解毒、调和营卫等。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玉屏风散、当归六黄汤、桂枝汤等。

此外,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汗证。

五、总结中医儿科学中的汗证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涉及到许多疾病。

了解汗证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小儿疾病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小儿的饮食、环境和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小儿汗证。

在治疗小儿汗证时,应该根据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滥用药物和过度治疗。

中医-汗证(多汗症)

中医-汗证(多汗症)

汗证简介: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出过多、或出汗时间及颜色异常的病证。

部位:全身科室:中医科 内分泌科症状: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冷汗淋漓 晚上睡觉出冷汗 手脚多汗 汗腺分泌体味 自觉汗臭 臭汗 出冷汗 虚汗 睡觉后全身大汗淋漓 掌跖多汗相关疾病:下丘脑多汗症 汗腺癌 汗管棘皮瘤 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 大汗腺癌病因:汗证原因_由什么原因引起汗证 汗证与生理性出汗不同。

人体为适应外界环境自身调节体温而汗出,为正常的生理现象,如天气炎热、穿衣过厚、渴饮热汤、情绪激动、运动等出汗。

若人体患病时,或在正常生活工作中,汗液异常外泄并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症状的,则为病理性出汗。

汗证的病因病机主要是营卫不和。

卫气有固护体表,使津液不致妄泄的作用,由于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或表虚之人感受风邪,均可导致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此外,还有因素体虚弱,病后体虚,或久患咳喘,耗伤肺气,因肺与皮毛有着表里相合的关系,肺气不足之人,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毛窍开泄而汗出;或因外感风寒入里化热,或感受风温、暑热之邪,邪入于内,肺胃热盛,蒸发津液而汗出;或因饮食不节、外感湿邪,损伤脾胃,脾失于运化,湿邪中阻,蕴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表而为自汗;或因湿热熏蒸于肝胆,胆汁随汗液外溢肌肤而为黄汗;或因亡血失精,以致血虚精亏,虚火内生,扰津液外泄;或因久病重病,阳气虚衰,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外泄;或因急性热病中,正邪相争,以致战栗而汗出。

症状病史:汗证症状_汗证有什么症状 汗出异常的证候。

见《医学正传》。

一般分自汗、盗汗两类。

由于病情不同,又有阴汗、阳汗之分,及战汗、狂汗、红汗、漏汗、阴盛格阳汗、亡阳汗、绝汗、头汗、额汗、心汗、腋汗、手足汗、无汗、偏沮等多种。

诊断:汗证鉴别诊断_如何诊断汗证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养阴、补血、调和营卫;实证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顾。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

中医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一、汗证汗证是以汗液外泄失常为主症的疾病,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即止者,称为盗汗。

西医学中的甲状腺种经功能素乱、风湿热、低血糖、虚脱、克及结核病、肝病等所致的自汗、盗病范明,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二、关于“汗证”的古医书论述摘抄1.《黄帝内经》对“汗”的生理及病理已有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液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即“血汗同源”,故血液耗伤之人,不可再发其理性汗出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灵枢·五津液别论》云:“大农厚则腰理开,故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子膀胱,则为溺与气《素问·宣明五气》云:“五脏为液,心为汗。

”指出汗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出汁异常的病证方面,有多汗、寝汗、绝汗等称谓。

2.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治》首次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证治》鉴别自汗、盗汗:“无向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元·朱丹溪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在病理属性上做了概括。

3.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做了系统的整理,认为“自汗盗汗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指出自汗重在补气,盗汗重在补阴。

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做了补充。

4.《伤寒明理论·自汗》:“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

”5.《证治要诀·盗汗自汗》:“眠熟而汗出者,日盗汗,又名寝汗。

不分坐卧而汗者,曰自汗。

伤风、伤暑、伤寒、伤湿、痰嗽等自汗,已各载本门。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汗证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汗证_中医世家

《中医内科学》_第三节汗证_中医世家第三节汗证汗证是指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其中,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正常的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本节所论述的自汗、盗汗,均为汗液过度外泄的病理现象。

《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对自汗、盗汗的名称作了恰当的说明:“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

盗汗者,睡而出,觉而收,如寇盗然,故以名之。

”自汗、盗汗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病证,中医对其有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若辨证用药恰当,一般均有良好的疗效。

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

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

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

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

”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灌汗、绝汗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著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

”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

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正文:一、汗证的定义汗证是中医学中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出汗异常或出汗过多、过少等症状。

汗证在中医学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为汗液的排出是人体通过调节体温、代谢废物和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汗证的分类1·表里汗证:指汗液的分泌和排出过多或过少,主要与表里两虚有关。

a·外感风寒邪,经络不通畅,气血运行不畅,可导致出汗不畅,出现表里寒凉症状,如恶寒、畏寒等。

b·表里两虚,气血不足,汗液分泌减少,出现出汗过少、无汗或汗液稀薄等症状。

2·四肢汗证:指汗液主要分布在四肢部位的异常出汗。

a·四肢汗液分泌过多,可能与阳明经湿热、气血瘀阻等有关。

b·肾脏功能失调,导致四肢出汗过少,可能与肾阳不足、气血不利等有关。

3·新陈代谢汗证:指汗液异常排出,与人体新陈代谢功能的变化有关。

a·代谢亢进,出汗过多,可能与体内热量消耗过多、荷尔蒙分泌紊乱等有关。

b·代谢减退,出汗减少,可能与体内热量不足、肝肾功能低下等有关。

三、汗证的治疗方法1·中药治疗:a·外感风寒的汗证,可选用温散寒邪的药物,如葱姜汤、小柴胡汤等。

b·表里虚寒的汗证,可选用补益温中的中药,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等。

c·四肢汗证的治疗可选择以活血祛湿为主的方剂,如当归四逆散等。

d·新陈代谢性汗证的治疗主要是根据具体病因选择相应的中药。

2·针灸疗法:a·针刺汗穴,如百会、大椎、肺俞等穴位,以调节汗液分泌和排出。

b·针刺相应经络和腧穴,以调整气血运行和调节体内代谢功能。

3·中医调理:a·合理调节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b·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潮湿环境中。

c·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促进新陈代谢的平衡。

中医说:汗证

中医说:汗证

中医说:汗证
汗证是指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阖不利而引起汗液外泄的病症。

汗证一般分为自汗、盗汗、脱汗、战汗、黄汗等。

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睡中汗出,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大汗不止,息冷肢微者为脱汗,恶寒战栗后汗出者为战汗,汗色发黄而染衣者为黄汗。

对于汗证的认识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论篇》云'心为汗',《素问.阴阳别论篇》云'阳加于阴谓之汗'。

中医认为汗证的形成是人体阴阳盛衰特别心之阴阳的变化导致营卫失调,肌肤腠理开阖不利津液外泄而汗出。

前人所说阳虚自汗,阴虚盗汗之说,只是一般规律,对于汗证治疗仍需辨证施治。

1.肺卫失调,肺主卫而司表里,若风邪袭肺,营卫失和或肺胃蕴热或肺气不足,肌表不固,腠理蔬松而致汗出。

2.阴虚火旺,精神过用,亡血失精,致血虚精亏,阴液不足,虚火内生,心液不藏外泄为汗。

3.阳气衰微,久病重病,阳气过耗,不能敛阴,卫外不固而汗液大泄。

4湿热熏蒸,饮食不节或外感湿邪,脾胃不和,湿浊困阻久而化热,熏蒸肝胆,随汗外出
汗为心液,精气所化,如天气炎热,运动后,穿衣过暖等汗,量不甚多均属正常现象,若出汗过多,量多不止必伤元气,应及时诊治,以期汗止病愈。

以上照片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

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汗液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

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

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汗的理论基础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

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

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

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

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

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

中医内科学汗证

中医内科学汗证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8/25
阴虚火旺
症状:盗汗+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形体
消瘦
舌脉: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当归六黄汤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9/25
邪热郁蒸
症状:蒸蒸汗出,面赤烘热,烦热口
渴,口苦,尿黄
舌脉: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方药:龙胆泻肝汤
中医内科学汗证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13/25
脱汗以阳虚为主 黄汗多属湿热 战汗发于热病正邪交正,或体虚邪留
头汗多见于阳明热症,湿热郁蒸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4/25
治则:
虚:益气养阴,固表敛汗 实:清利湿热,疏肝和营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15/25
分型治疗
肺卫不固
症状:自汗+气短乏力,面色少华易感冒。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固表 方药:玉屏风散
肺气不足 表卫
皱理
阴阳偏盛
失司 开泄 汗
营卫失调

表虚冒风



劳难过脾

心血不足 血不 心液
血证出血
养心 被扰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7/25
烦劳过分 亡血失精 邪热耗阴
阴虚火旺
情志不舒,肝郁化火 嗜食辛辣,湿热偏盛
邪热 郁蒸
汗 迫液 津排 外泄 泄异

2024/11/4
中医内科学汗证
8/25
中医内科学汗证
9/25
类证判别
• 生理性出汗:因天气酷热,穿衣过厚,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汗证,是指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自《内经》提出“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的论述后,历代医家对汗证的治疗及认识不断深入。

一、汗证的病因1、肺气不足:素体虚弱,久病伤阳,致肺卫不固,津液外泄而发自汗。

2、营卫不和:多由外感六淫之邪所致,营卫失和,卫外不固,以致自汗出。

3、湿热内蕴:嗜食肥甘厚味,或嗜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生,迫津外泄而发为自汗。

4、瘀血阻络:瘀血内阻,气机不利,津液外溢,遂为自汗。

5、情志失调:情志不遂,郁而化火,火热耗伤津液,而致自汗。

二、汗证的诊断要点1、异常出汗为主要临床表现。

2、可有明确的病因及伴随症状。

3、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出汗。

三、汗证的辨证施治1、肺气不足证:治以补肺益气,固表止汗。

方用玉屏风散加减。

2、营卫不和证:治以调和营卫,敛阴止汗。

方用桂枝汤加减。

3、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利湿,化浊止汗。

方用三仁汤加减。

4、瘀血阻络证: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汗。

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5、情志失调证:治以疏肝解郁,调和营卫。

方用逍遥散加减。

四、对汗证的认识与思考汗证是一种复杂的病证,其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各异。

在中医理论中,汗证多由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开合失常所致。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气机等原则,通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因及伴随症状进行个性化治疗。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体内部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因此,对于汗证的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针对出汗症状进行治疗,还要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中医对汗证的认识与治疗有着独特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也需要加强对汗证的预防和保健工作,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推荐精选中医内科-汗证
脉数等不显著者,可改用麦味地黄丸补 益肺肾,滋阴清热。
29
(三)分证论治
4.邪热郁蒸证 主症:蒸蒸汗出,汗黏,或汗液易使衣服黄染; 兼湿热内蕴症状: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
色黄; 舌脉:舌苔薄黄,脉象弦数。 证机概要:湿热内蕴,逼津外泄。 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1.肺卫不固证 主症:汗出恶风,易于感冒,稍劳汗出尤甚; 兼肺气虚症状:体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苍
白少华;或半身、某一局部出汗,周身酸楚。 舌脉:苔薄白,脉细弱。 证机概要: 肺气不足,表虚失固,汗液外泄。 治法:益气固表。
21
代表方:玉屏风散加减
加减 (1)气虚甚体倦乏力,气短懒言者,加党参、
10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 1.病后体虚 2.情志不弱,病后体虚 久患咳喘,耗伤肺气
肌表疏松
肺气不足
腠理开泄
12
2.情志不调
忧思烦劳过度
损伤心脾阳气,心虚不能敛营,汗液外泄 耗伤阴精,虚火内生,迫津外泄
忿郁恼怒,肝郁气滞,日久化火-----火热逼津外泄
《灵枢·营卫生会篇》:“夺血者无汗, 夺汗者无血”。
并明确指出出汗是由于阳气蒸发阴液所 致,《素问·宣明五气篇》说:“阳加于 阴,谓之汗”。
3
2.历史沿革
《内经》还认识到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 分。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 薄有密切关系。
生理性-----《灵枢·五瘾津液别》说:“天 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16
病名
出汗特点
伴见症状
自汗 盗汗
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 甚
寐中汗出,醒后即止
多见气虚不固的症状 多见阴虚内热的症状
脱汗 战汗
大汗淋漓,汗出如珠, 又称绝汗,为病势危急 之象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

中医汗证的辩证分型和治疗【概述】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或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腠理开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诊断要点】1 .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辩证分型】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

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第1课:汗证(中医内科)

第1课:汗证(中医内科)

2021/2/21
4
2.沿革
▲早在《内经》中就有对汗的生理病理的精辟论述: “心为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 ……。 ▲汉.张仲景将外感病汗出的不同表现分为汗出、自
汗出、大汗出、手足澉然汗出、头汗出、额汗出、 盗汗、黄汗等。指出表、里、寒、热、虚、实皆可 导致汗出异常,分别予桂枝汤、白虎汤、承气汤、 茵陈蒿汤治疗。
液外泄。汗出而热,或热气蒸腾,汗臭粘 腻。
寒者,阳虚气弱,津失固摄。汗出而冷,清 稀不臭。
2021/2/21
18
治疗原则 虚者补之,脱者固之, 实者泄之,热者清之, 寒者热之。
2021/2/21
19
虚证:当根据证候的不同而治以益气、温阳、 滋阴、养血、调和营卫;
实证:当清泄里热,清热利湿,化湿和营; 虚实夹杂者,则根据虚实的主次而适当兼
2.查血沉、T3、T4、胸部x线摄片、 痰涂片、作抗“O”等检查以排除甲亢、 肺痨、风湿热等。
2021/2/21
13
[鉴别诊断]
一、 区别生理性与病理性出汗 生理性:与气候炎热、衣着过厚、运动、 饮食辛辣过烫等因素有关,致汗因素解除 则汗止,且汗出不伴不适之症。 病理性:则非。
2021/2/21
14
3.黄汗 汗出色黄,染衣着色,常伴见口中粘苦, 渴不欲饮,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湿热内郁 之症。
2021/2/21
15
[辨证论治]
辨证要点 1.辨虚实及证候特点
一般来说,汗证以属虚者多。 自汗 寤时汗出。多属气虚不固,然实证也或有
之。 盗汗 寐则汗出。多属阴虚内热,然气虚、阴
虚、湿热也间或有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

中医知识:汗证病机及分型汗证是指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

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发于病危时,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肢冷息微者称为脱汗;汗出色黄染衣着色者为黄汗;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突然全身恶寒战栗,继而汗出,为战汗。

临床一般以自汗、盗汗最为多见。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风湿热、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结核病等均可见汗出异常。

【病因病理】汗证的病因为病后体虚,耗伤肺气,感受风邪,营卫不和,或烦劳邪热亡血耗阴,情志不遂,肝火湿热内盛,均可致汗液外泄异常。

病理变化为肺气不足,肌表疏松,表卫不固,或为营卫不和,卫外失司,腠理开泄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烦劳过度,亡血失精,或邪热耗阴,以致阴精亏虚,虚火内生,阴津被扰,不能自藏而外泄作汗;情志不舒,肝气郁结,肝火偏旺,或嗜食辛辣厚味,或素体湿热偏盛等,以致肝火或湿热内盛,邪热郁蒸,津液外泄而致汗出增多。

【诊断要点】1.根据汗出时的不同临床表现,可分为自汗、盗汗、脱汗、黄汗、战汗。

2.自汗、盗汗可单独出现,也可作为症状而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

【辩证分型】1.肺卫不固症状: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

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气亏虚,肌表疏松,表卫不固而汗出恶风,且易感冒;动则耗气,气不摄汗,故汗出益甚;面色少华,脉细弱为气虚之象。

2.营卫不和症状: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或局部汗出。

苔薄白,脉缓。

证候分析: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苔薄白,脉缓为营卫不和之象。

3.阴虚火旺症状: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有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

舌红少苔,脉细数。

证候分析:阴精亏虚,虚火内生,热逼津液外泄,故见盗汗;虚热内蒸,故五心烦热,潮热,颧红;阴虚有热,津液不足,故而口渴;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4.邪热郁蒸症状:蒸蒸汗出,汗液易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便色黄。

汗 证(中医内科)

汗 证(中医内科)

汗证(中医内科)汗证(中医内科)一、定义及概述汗证是指人体通过排出汗液来达到调节体温、排除病邪等目的的一种病证。

中医内科中涉及到多种与汗液相关的病症和治疗方法。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内因:包括体内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

2、外因:主要指外界环境因素,如气温、湿度、季节等。

3、发病机制:包括阳气亢盛、阴虚阳亢、阳亢阴伤等机制。

三、病症及分类1、汗多(1) 表现:出汗过多,常伴有头痛、心悸、口渴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阳虚汗多、阳亢汗多、阴伤汗多等类型。

2、汗少(1) 表现:出汗明显减少,常伴有口干、体倦、小便短少等症状。

(2) 分类:可分为阴虚汗少、阳亢汗少等类型。

(1) 表现:无明显原因地出汗,主要表现在睡眠时出汗较多。

(2) 分类:可分为阳虚盗汗、阴虚盗汗等类型。

四、诊断与治疗方法1、诊断方法(1) 望诊:观察患者面色、舌质、舌苔等情况。

(2) 闻诊:辨别患者体味、汗液气味等情况。

(3) 问诊:了解患者出汗情况、其他伴随症状等。

(4) 切诊:通过按摩、刺激等方式判断患者体表情况。

2、治疗方法(1) 中药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辨证施治的原则,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刺激患者的穴位,以达到调节体内阳气和阴血平衡的目的。

(3) 中医按摩疗法:通过按摩患者的特定部位,刺激经络、调理经脉,从而改善体内的阴阳平衡。

(4) 中医调养:通过饮食、运动、作息等方式,帮助患者恢复体内的阴阳平衡。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文件目录。

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汗液:人体内分泌的液体,其主要成分是水、盐和多种微量元素。

2、阴阳失调: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阳两个极端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3、气血不和:中医理论中指气和血液在人体内的循环过程不顺畅,导致疾病发生。

4、脏腑功能紊乱:中医理论中指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导致疾病发生。

5、阳气亢盛: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阳气过旺盛,导致病症出现。

6、阴虚阳亢:中医理论中指人体阴气不足,阳气过盛,导致病症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生,即是说在体内为津液,外泄于肌表则为汗液。

汗的有无、多少是体内阴阳平衡或者失调的表现。

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情绪紧张、衣被过厚、气候炎热等引起出汗,属于生理现象。

生理之汗具有调节体温,保持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

因此汗液是随着外界温度变化而增多或者减少,以适宜气候变化。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生理性的出汗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通过出汗来排泄体内废物。

如果是当汗而无汗出,不该出汗时汗出淋淋,或者是某一局部出汗,这就属于病理现象的出汗了。

祖国医学对汗液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内经》。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汗可示为阴阳变化的指示器。

汗非独为心之液,五脏皆可致汗。

汗信号常为体内诸多疾病的预兆,尤其五色汗具有独特的先兆价值……汗的理论基础汗为心之液,心主血脉,血汗同源,故汗与心的关系最大,因此有夺血无汗、夺汗无血之说,心又主神明,故汗液的藏泻受神明的主宰。

肺主气又敷布津液,血液又为津液所组成,“津液变化而赤是谓血”,因此汗与肺也甚为攸关。

加之,肺司开阖腠理、腠理玄府为汗孔,汗孔,亦为气窍,为气机升降出入之孔窍,气液运行之通道,因此,汗出的调节又取决于肺。

另外,汗为心之液,在营则为血,在卫则为汗,汗液之有无,由于腠理之开阖;腠理之启闭则因卫气之虚实,卫气行于皮毛,宣发于上焦,足见汗受心肺的影响最大。

肾主水,肺主通调水道,二者一为水之高源,一为水之下源,肺开阖玄府主司汗孔,肾开阖膀胱主司溺孔,汗溺均同为水液,故人体水液的调节平衡取决于肺、肾,又肾主五液,“卫气出于下焦”故汗病之根缘由肾。

以上说明汗液与心肺肾的关系犹为相关,但脾主转输水液,肝主疏泄,故对津液的调节皆有一定作用,汗为津液所化,因此汗与五脏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汗为水液,水液的运化与整个五脏六腑皆密切相关,故《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甚是。

汗与脏腑在生理上密切相关,在病理上必然有着内在联系,《内经》早已注意到汗与五脏病理的关系,认为五脏病变皆可导致异常汗出,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及《素问·水热穴论》说:“勇而劳甚则肾汗出”皆可说明之。

汗与津液也互为病理因果关系,汗多则津液竭,津液脱则汗大出,如《灵枢·决气》曰:“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以上说明,汗与五脏密切相关,因此,汗异常亦必然反映着五脏病理。

汗的临床意义出汗异常包括多汗症、无汗症、色汗症、汗出不均症、臭汗症及尿汗症六种,对疾病皆各有其特定意义。

一、分部汗出的意义“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汗出可预兆体内湿热上蒸,因上蒸之湿热与头部之阳热、两阳相合故蒸蒸汗出。

头额出汗对疾病的预报意义如《杂病源流犀烛·诸汗原流》所言:“苦头汗出,齐颈而还,则为血症,湿邪搏阳亦汗出头额,水结胸无大热,亦汗出头额,阳明胃实,亦汗出头额”。

另外,头部汗出也常为内有瘀血之征兆,如楼英《医学纲目》说:“头汗出,剂颈而还,血证也”。

其他,关格不得尿,有头汗者死,有头汗,小便不利者死,元气下脱,有头汗如珠不流者死,说明了头汗的预报价值。

又额部汗出如油多为虚脱厥证之信号。

鼻汗多意味着水气停留,鼻汗与头汗同时并见,还常为关格、蓄血、证、结胸之前兆,又鼻准内候于鼻,故鼻汗还常为脾胃湿热之外兆。

肩背汗出为肺病之征,因肩背为肺之外围,如《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肩背痛、汗出。

”而仅前胸两乳间汗出并气短心悸,又为心阳不足的信号。

此外,手足心、前胸出汗,即所谓五心汗出、常提示阴虚盗汗,大腿根部及阴部出汗又常为湿热下注的征兆,阴部常出冷汗,为肾阳虚衰的先兆。

半身出汗常为中风先兆,因痰瘀脉阻、气血失运不能煦达周身,故致半身无汗,《内经》:“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是也。

其他,半边头汗又常为肾虚行房感寒的标志。

总之,头额汗出者,病在诸阳,手足汗出者,病在于胃,心窝汗出者心脏亏虚,阴下汗出者,下焦湿热,汗出偏沮者使人偏枯之先兆,汗不至足者,热病欬衄之危证。

二、五色汗及异嗅、味汗对疾病的意义色为脏腑的外荣,五脏皆应于五色,正常情况下含而不露。

如五色外露,无论见于面部或见于汗、尿、带等皆为脏腑功能失常,精气不能摄纳致精气外溢之兆。

1.黑汗色黑属肾,汗见黑色多为肾虚之征兆,如黑而清稀则为心肾失调,当调补心肾以敛精气,如黑而粘稠则又为肾阴虚湿热之象,又当育阴清利湿热。

病案选1.李××,1976年就诊,因嗜酒头部及五心出黑汗,汗粘而稠伴头晕梦多、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

余仿交通心肾清利湿热之法,予交泰丸合六味地黄汤加车前子、滑石、木通、叠进十余剂而愈。

病案选2.木工方×,28岁,1981年8月21日就诊,自述三年来,每天头面部、汗出粘稠如胶状,瞬即变黑……汗为心液,气不摄纳故汗多,汗出粘稠如胶状,为阴虚,色黑属肾,故此系气阴两虚,治拟滋补心肾如法,用六味地黄汤合生脉散,三剂后汗出减少,汗液稍粘,色淡黄,原方续进三剂,诸症全退。

2.黄汗黄汗者,湿热之征。

色黄属脾,黄汗为脾色外露之兆,多为脾被湿热阻囿或脾虚失敛所致,如色清稀而黄为脾虚黄汗,而色粘稠而黄则为湿热黄汗。

《金匮要略》即有历节黄汗的记载,如曰:“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历节黄汗多伴脾失运化,故黄汗病多兼浮肿,与黄疸的鉴别为目睛不黄。

病案选:王××,女,40,农民,1974年7月就诊。

因五心部位(即手足心、前胸)汗出黄染而就诊于余。

自述曾有冒雨耕耘后周身疼痛,遂竟渐出黄汗,诊之,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此湿热素蕴,又感风寒,寒热交作困阻中州,脾失健运脏色外露之故。

余先予菌陈蒿汤六剂后,黄汗见轻,惟肢体仍痛,遂易金匮木防己汤八剂竟愈。

3.白汗白属肺,为肺色外露,多为心肺阳虚,宗气不足所致。

见白汗出为不祥之兆,如《素问·经脉别论》曰:“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即指白汗可见于真心痛,说明白汗与心肺虚衰的关系。

白汗有时也偶见于剧痛,如《金匮要略》腹满寒疝篇曰:“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4.红汗指肌衄,红属心,心主血脉,心属火脏,心火重时可出肌衄自愈。

红汗为汗出淡红色,《诸病源候论·血病诸候》称之为“血汗”,多为气虚之候,亦为心肝火旺之兆。

此外,红汗与自衄应有所区别,自衄出现于急性热病、高热火盛时,因起到汗出而热解的作用,故曰:“红汗”,然而自衄虽亦俗称“红汗”,但部位非出于玄府,而是出于鼻孔,故并非真正的红汗。

前贤认为小儿出生汗出如血者,不吉之兆,多夭寿。

血汗症的预报价值在于常为内体其他部分出血的信号,发现红汗须对内体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此外,服碘化钾等化学制剂,亦易出现药物性红汗症。

验案选:林佩琴《类证治裁》关于红汗记载曰:“有红汗,色红染衣,黄芪建中汤。

兼用妙香散,小麦煎汤调下”。

徐××,男,50,半年前因操劳恼怒,热汗出较多,自感乏力口干,一周前换衬衣时发现有片状淡红色血迹……,继之心烦口苦,头晕眠差……,取汗液镜检可见散在红细胞,面色微黄、色淡、脉弦细,处方用生脉散加白芍5剂而愈。

汗血又名肌衄或脉溢,临床少见,《诸病源候论》曰:“汗血者,肝心二脏虚故也”生脉散中人参、麦冬益气生津,五味子敛阴止汗,又配白芍养血补肝,方与证合,乃显疗效〔4〕。

5.绿汗为清绿色之汗液,清绿为肝胆之色,汗色青绿,提示肝胆精气外泄,临床上可见于“胆倒”一症(胆受牋伐),乃大凶之兆。

此外,消渴病严重期出现青绿色汗为酮中毒的信号。

其他,注射美蓝,亦可形成药物性蓝汗。

6.异味、嗅汗(1)甜汗:汗甜而粘,甘为脾之味。

汗甜为脾精外溢,乃湿热困阻中州伤于脾所致,多伴有纳呆、呕恶和乏力。

验案选:吴××,女,57岁。

1983年5月9日初诊,患者去年夏天,发现自己周身汗出味甜。

今年汗甜更甚……,时有乏力、怕热、口微干但不多饮,食纳较差。

曾在某医院作血、尿化验,均属正常范围。

来诊时舌苔腻、脉濡缓。

证属湿困脾土,胃阴亏损,治拟健脾化湿,养阴清热:佩兰、苡仁、白蒺藜各15克,干荷叶,竹茹、通草各10克,生地、天冬、川石斛各12克、牡蛎30克五剂。

……继服七剂逐愈。

本案甜汗为脾湿困阻,胃阴亏乏所致,方中佩兰化湿和中,生地、天冬、川斛养阴固津,荷叶、苡仁、竹茹健脾醒胃除热、牡蛎固湿、通草通络、蒺藜疏风,调节气化功能,复诊时足膝之汗尚甜,故去荷叶之轻物,加牛膝之下行,经治告愈。

(2)怪嗅汗:如焦嗅汗,这是一种很罕见的嗅汗证,其产生机制为肾虚肝郁,多由房劳、忍精,致败精瘀阻于内形成。

据何传毅氏报道曾见过三例,并询知发病均有遗泄、房事过度或频繁手淫史,证作常与遗精、排精有一定联系,发作常有间歇性。

以柴胡胜湿汤(《兰室秘藏》柴胡10克、酒炒黄柏10克、升麻6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羌活10克、麻黄根10克、汉防己10克、龙胆草9克、赤茯苓12克、红花6克、五味子5克、生甘草6~9克、水煎服。

此外,关格病人出现尿嗅汗称为尿汗症,乃大凶之兆,提示尿毒症的存在。

三、汗的凶兆意义异常的汗出在生命垂危时常常是重要的信号,如脱汗、又称绝汗、是阴阳离决的征兆,绝汗在《内经》里早有记载。

如《灵枢·经脉》曰:“六阳气绝,则阴与阳相离,离则腠理发泄,绝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其严重性在于气随汗脱,脱汗又分为亡阳脱汗及亡阴脱汗两种。

其中,亡阳脱汗是亡阳的前夕先兆,由于正气将绝、阳不敛阴,阳气外脱所致。

汗出特点为大汗淋漓、汗冷味淡,伴有四肢厥冷、脉微欲绝、面色青灰或面红如妆、舌白润等证。

阳脱于上,头部汗出如油乃大危之兆,出现亡阳脱汗象征濒危,常发生于内伤久病的衰弱期及外感热病的极期,如脱证、厥证,现代医学的休克即属此证。

另外,亡阴绝汗是亡阴前夕之先兆,因阴液的突然大量消耗或散失而致垂危的征象。

亡阴绝汗的特点为汗热而咸、粘,伴手足温、舌红而干、肌肤热、气粗、渴喜冷饮等症。

此外,战汗也是一个重要信号,尤其为提示正邪斗争、邪正消长的标志。

语出《世医得效方》(元·危亦林著),其产生机制为正邪交争,正不胜邪,机体虽奋力鼓战,正气亦实难胜邪,战慄后大汗淋漓很容易正随汗泄而为脱证,则病势直转趋下。

如正能胜邪则汗出热退,脉静身凉而愈,如战而不汗则意味着正虚邪陷,又战而复战、厥回汗出者生,如不能再战则示正气大虚,预后不良。

张景岳提出汗出的六种不治之证,实际亦即六种凶兆,文中指出:“汗出而喘甚者不治,汗出而脉脱者不治,汗出而身痛甚者不治,汗出发润至巅者不治,汗出如油者不治,汗出如珠者不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