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集合与元素》说课稿~江苏教育出版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中职数学骨干教师培训】
《集合与元素》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县职业中专的老师,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与元素》.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八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集合与元素》是江苏教育出版社,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与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出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
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也是高中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习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的学习,能让学生领会到集合语言的简洁和准确,帮助学会用集合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及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与有关的概念;
2.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三、重点和难点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教学难点定位为集合的含义。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概念、结论的逐步形成过程,达到化难为易,突破难点。
四、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心理方面:高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有表现的欲望,也有探索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他们希望平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对刚进入中职的学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则在情境创设、
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思考、交流、探讨、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热情。
六、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新课:
(1)学校通知: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2)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适当介绍数学人物,体现数学文化价值,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
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熟悉的物理、地理知识,生活实际为背景进行探究,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三个实例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三个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习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习指导: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如果对象不确定,就不能过程集合。(举出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突出本课的重点)
4.熟悉巩固集合概念:通过这组例题、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概念。
5.集合的符号记法,为本节重点做好铺垫。
6.从实例入手,探索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出元素与集合关系的符号表示。在这个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逐步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
学习指导:
(1)集合元素的确定性;
(2)理解两符号的含义;
7.思考交流:本课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集合的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师生之间的思想沟通;而且能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和意识,有利于情感目标的实现。
8.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数集的概念,并给出常见数集的记法。
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