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专题课件

合集下载

《陆游生平简介》课件

《陆游生平简介》课件
陆游生平简介
# 陆游生平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东篱,扬州人。他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人 物,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个人背景
姓名
陆游
生卒
1125年-1210年

东篱
出生地
扬州
成就
1 诗人
陆游以其豪放洒脱的诗风而闻名。
2 文学家
他的散文作品《陶庵梦忆》被誉为中国文学 史上最重要的散文之一。
3 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
陆游的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总结
陆游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和政治人物,他的成就和作品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3 政治家
陆游在政治上是一位积极参与国事的重要人 物。
4 书法家
他的书法作品《潇湘诗意图》被誉为艺术品 中的瑰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代表作品
诗歌集《游山西村》 书法作品《潇湘诗意图》
散文集《陶庵梦忆》
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1 弘扬宋词艺术
陆游的诗歌作品对宋词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开创了新诗体
他的诗作在形式和内容上都突破了以往传统,开辟了新的诗歌创作路径。

陆游生平简介PPT课件

陆游生平简介PPT课件

❖ 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
信念始终不渝。
.
3
❖ 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 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 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 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 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 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 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 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 诗稿》、《渭南文集》、 《南唐书》、《老学庵笔记》 等 他的诗歌艺术创作, 继承了屈原、陶渊明、杜甫、 苏轼等人的优良传统,是我 国文化史上一位具有深远影
.
9
❖ 他的作品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悲愤激昂,要为 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 一方面是闲适细腻,咀嚼出日常生活的深永的滋味, 熨贴出当前景物的曲折的情状。他的学生称赞他说: “论诗何止高南渡,草檄相看了北征”;一个宋代遗 老表扬他说:“前辈评宋渡南后诗,以陆务观拟杜, 意在寤寐不忘中原,与拜鹃心事实同”。正是杜甫缺 少的境界,所以说陆游“与拜鹃心事实同”还不算很 确切,还没有认识他别开生面的地方。爱国情绪饱和 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 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 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 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 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 诗集里找不到的。
作》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卜算子·咏梅》 ❖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老学庵笔记》卷五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自勉对联
响的卓越诗人 。
.
4
他的诗集中现存诗9300余首。大致可 以分为三个时期:

走进历史文化名人陆游ppt课件

走进历史文化名人陆游ppt课件
陆游一生饱经忧患,对普通人民所处的环境 有充分的了解。他的作品在反映生活的深度 和广度上,都达到了同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 度。 陆游丰富的创作实践对他以后的宋代文 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更为显著的,还在 于他强烈执着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他的诗 文作品,对遭受异族压迫的人民是莫大的精 神鼓舞。每当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人们都 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这位在自己85岁的生命历
程中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Company Logo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Company Logo
1209年 写下《示儿》-“死 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 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 祭无忘告乃翁。”
1210年 走完了他坎坷的一 生,在山阴的病榻上与世长 辞。死前恨《示儿》
Company Logo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 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 托。 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 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 不C满om情pa绪ny。Logo
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 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 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 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 外地看见了唐婉及其改嫁后的 丈夫赵士程。
Company Logo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书愤课件陆游(共29张PPT)

书愤课件陆游(共29张PPT)
秋风大散关。
(3) 《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出师一表真名世,千
载谁堪伯仲间。
解释加点的词:
中原北望气如山 气:豪情气概 塞上长城空自许 空:徒劳、枉然 千载谁堪伯仲间 伯仲:兄弟长幼次序,
在这里是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书”了哪些事?
• 北望中原的气概; 两次抗金胜利之役;年事
已高、壮志未酬;诸葛亮的建功立业。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出师表》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陆游
所要发扬的精神;
❖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
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 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 ——《夜读范志能揽辔录》
志难酬、年华空老的愤恨。
延伸阅读·拓展视野
1.①羁旅漂泊之愁。首联连用梁、益、泸三地 名,写出诗人久居蜀地,不断变换行程的羁旅 之苦。②客居他乡之愁。诗人客居他乡,“人 语朱离”,难免思乡。③前路茫然之愁。诗人 登高望远,仰对茫茫云天,欲向谁语;俯视迢 迢原野,不辨去路,怎不生愁?④去留两难之 愁。诗人“住稳”蜀地,使他依恋难舍,留也 难安,去也难安。
腔激愤,激昂中透着悲怆。
பைடு நூலகம்
点拨提升二
❖ 志向一致的,陆游是“中原北望”“心在天山” 、辛弃疾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岳飞是“为功名”。指的都是收复中原的大 计。
❖ 遭遇相似,陆游是 “已先斑”“鬓先秋”、辛弃疾
是 “可怜白发生”、岳飞是“白首”。
❖ 情感相同:都抒发的是报国无门、请缨无路、壮
书愤
陆游
课前检测:【每日积累】
字形: 洲 鬓 堪 仲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 诗人(9300多首)。
陆 游 他诗、词、文、史皆工。 锦十七原创模板
他是南宋末期著名的爱国主义 诗人。
他与唐婉的爱情故事为人们所 熟知。
书愤
锦十七原创模板
陆游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锦,十七铁原创马模板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过零丁洋 宋代: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锦十七原创模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尾联为什么要提及诸葛亮和《出师表》?
用典明志。诸葛亮的《出师表》,千载之下, 读来仍令人涕泪满裳。 锦十七原创模板 1.“北定中原”是诸葛一生的心愿,这又何尝 不是陆游的理想。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陆游用一生去践 行的准则。 3.“亲贤臣,远小人”是陆游对南宋统治者的 告诫。
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

”。
作品集录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
笔记》及《南唐书》等。
诗作特点: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陆游《书愤》精品课件(21张)
写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 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 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陆游《书愤》PPT精品课件

陆游《书愤》PPT精品课件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
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少年时
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兼具 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锦十尤七以原饱创模含板爱国热情对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锦十七原创模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锦十七原创模板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艰:艰难。 年轻的诗人北望中原,收复失地的豪气有如山 涌,孰能料到空有以身许国之志,却屡遭罢黜。
锦十七原创模板
世事之艰难,诗人晚年才深有体会。
诗人年少时就曾立下“马上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的志向。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

”。
作品集录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
笔记》及《南唐书》等。
诗作特点: “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陆游《书愤》课件(21张PPT)
写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时代,那时南 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 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满江红·写怀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 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锦月十七。原创模板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 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 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陆游诗词赏析PPT课件

陆游诗词赏析PPT课件

4、天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是汉唐的边疆。此处借指前方。是谓心系
CHENLI
9
词的别称有哪些?
曲词、曲子词(配合乐曲曲调而唱的歌词) 诗余 (“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
长短句(句式长短错落,奇偶相间) 又名乐府、乐章、琴趣……
从配乐歌词到脱离音乐的独立文体
2021/3/7
CHENLI
10
提问:词可以按什么标准分类?
字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8
•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 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 运用典故,抒发心志。词人借用贺知章的 故事而翻出一层新意:官家(皇帝)既置 我于闲散,这镜湖风月本来就只属闲人, 还用得着你官家赐予吗?既写出了词人寄 情山水的情怀,也抒发了怀才不遇、壮志 难酬的不平之气。
2021/3/7
•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 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
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
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 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 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 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 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 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 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 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 南202文1/3/7集》、《南唐书》CHE、NLI《老学庵笔记》等 14
“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临终
20作21/3/诗7 仍念念不忘北伐C和HENL收I 复失地。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

书愤课件——陆游共31页

书愤课件——陆游共31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书愤课件——陆游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陆游爱国诗词PPT课件

陆游爱国诗词PPT课件
• [短小的纸张斜着运笔,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 的窗边,看着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戏着分辨 茶的等级]
• [作为一介素衣,不要兴起风尘会沾污我衣的慨叹, 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
2021/3/12
9
书愤
•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 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 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吴璘等也曾骑着披甲 的战马在秋风中大败金兵于大散关。
2021/3/12
5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僵卧孤村不自哀, • 尚思为国戍轮台. • 夜阑卧听风吹雨, • 铁马冰河入梦来.
2021/3/12
6
赏析
• 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罢官后, 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 熙三年(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 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 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 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 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 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 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 情。原题有两首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 我白白地自认为是边防上的长城,对镜照 看衰老的头发早已花白。
• 《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载 以来谁能与诸葛亮差不多?
2021/3/12
1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3/12
11
2021/3/12
3
夜游宫
• 记梦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
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
青海际。睡觉寒灯里, Nhomakorabea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爱国诗人陆游课件

爱国诗人陆游课件
02
他的诗词中经常描绘国家的壮丽 山河和历史,强调国家的伟大和 民族的自豪感。
03
陆游的诗词也表达了他对国家统 一的渴望,以及对战争和分裂的 痛心疾首。
04
他的诗词中还充满了对人民疾苦 的同情和关注,表现出他深深的 爱国情怀。
陆游的行动中的爱国表现
9字
9字
陆游不仅在诗词中表达了他的爱 国情怀,也在行动中表现出了他
9字
陆游在求学过程中,通过学 习历史和传统文化,进一步 加深了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民 族精神的认同。
9字
他从小就受到家庭和社会的 熏陶,深刻认识到国家的繁 荣和强盛对于民族尊严和人 民幸福的重要性。
9字
他在政治生涯中,通过与各 界人士的交流和互动,不断 完善自己的爱国思想,并将 其付诸实践。
03
陆游的诗词艺术
陆游与同时代的文人交流
与杨万里等人的交游
陆游与杨万里等南宋文人交往密切,互相交流诗文、思想,彼此影响,共同推动 了南宋文坛的发展。
陆游在文坛的地位
作为南宋文坛的重要人物,陆游的诗歌风格和理念对同时代和后世的文人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05
陆游的诗词作品赏析
《示儿》赏析
总结词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赏析
总结词
对沦陷区的悲痛
详细描述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是陆游在秋夜出篱门迎凉时有 感而发的一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的悲痛和忧虑, 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统一的期望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陆游的政治主张
南宋政治腐败盛行,陆游主张改革、 抗金、收复失地,他的政治理念在诗 中得以表达,对当时的政治生态产生 了影响。
南宋的文化环境对陆游的影响

陆游专题(55张)-优秀课件

陆游专题(55张)-优秀课件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
(一)辗转任职和闲居时期。从绍兴十四年 (1144)到乾道五年(1170)。
• 45岁以前,他先后任福州宁德县主薄、枢 密院编修、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 北伐而罢职家居。
• (二)入蜀从军时期:乾道六年(1171) 到淳熙五年(1178)。
• 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管理军务。后随 着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 任安抚司参议官的闲职。
• 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 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 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二、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他也有不少诗歌是以细腻冲淡的笔法、 闲适恬和的情调,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 活,它们构成了另一种旋律。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
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
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 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 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 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 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 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 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专题
陆游
陆游专题
第一节 陆游的生平和创作
一、生平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中年自号放翁,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的祖父陆佃是王安石 的学生,当过尚书右丞; 父亲陆宰,当过京西路 转运副使。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 宋山阴人,著名的爱国诗人。诗 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 要表现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热情。 主要作品有《游山西村》、《书 愤》、《临安春雨初霁》、《十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钗头 凤》 、《示儿》等。其中词作 《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 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二、陆游诗歌的特点
(一)诗风雄浑豪健,气势奔放,境界壮 阔。兼李白豪放飘逸与杜甫沉郁顿挫为 一炉,而又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
(二)善于凭借幻境、梦境来表达在现 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
(三)陆游最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其 中七律对仗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 至雕琢;七绝笔致流转,情韵深长。
? 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 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 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
二、写景物和日常生活
他也有不少诗歌是以细腻冲淡的笔法、 闲适恬和的情调,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 活,它们构成了另一种旋律。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 B.忧愤朝政
?
求和偏安、打击主战派、政治黑暗。
? C.忧愤自己
?
年老体衰、功业无成、壮志未酬。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 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 表现在:
? 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 中原的愿望。
? 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 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
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 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 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 托。莫、莫、莫!
宋代陈鹄的《耆旧续闻》 (卷十):
“其妇见而和之 ,有‘世情薄,人情 恶'之句 ,惜不得其全阙。未几 ,怏 怏而卒。闻者为之怆然。此园后更 许氏,淳熙间,其壁犹存,好事者以 竹木来护之。今不复有矣。”
剑门道中遇微雨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第二类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 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 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 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 送黄昏花易落。晓风 干,泪痕残。欲笺心 事,独语斜阑。难! 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 魂常似秋千索。角声 寒,夜阑珊。怕人寻 问,咽泪妆欢。瞒! 瞒!瞒!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陆游生活在金兵大举入侵,中原沦陷的
时代,那时南宋当局偏安江南一隅,不思 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 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
这首诗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 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北定
中原、收复失地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 在悲愤失望中他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自 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满腔激愤。
第三节 陆游的词
陆游词的内容
一、寄寓 了心灵深 处的真情 实感。
周密《齐东野语》:
“陆务观初娶唐氏,闳之女也,于其 母夫人为姑侄,伉俪相得,而弗获其 姑。既出而未忍绝之,则为别馆,时 时往焉。姑知而掩之,虽行知挈去, 然事不得隐,竟绝之,亦人伦之变也。 唐后改适同郡宗子士程。尝以春日出 游,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 语赵,遣致酒肴,翁怅然久之,而赋 《钗头凤》一词题园壁间。”
(三)辗转任职和在山阴农村闲居时 期。从淳熙五年到去世(1178- 1210)。
五十四岁的陆游于淳熙五年离川东归后, 曾在福建为官,但不久就遭到弹劾, 罢职回乡。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第二节 陆游诗歌的特点与成就
陆游生活经历的三个时期:
(一)辗转任职和闲居时期。从绍兴十四年 (1144)到乾道五年(1170)。
? 45岁以前,他先后任福州宁德县主薄、枢 密院编修、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 北伐而罢职家居。
? (二)入蜀从军时期:乾道六年(1171) 到淳熙五年(1178)。
? 陆游于乾道六年底到达夔州,一年以后, 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管理军务。后随 着王炎调回临安,陆游也被调至成都担 书”早年恢复中原之志 ? 颔联 “书”两次抗金胜利之役 ? 颈联 “书”年事已高、壮志未酬之情 ? 尾联 “书” 敬仰诸葛、渴望建功立业之

? 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因何事 而“愤”?作者“愤”的根源又是什么?
? A.忧愤国家
? 金人入侵、国土沦陷、被迫迁都。
? 一、陆游诗歌的题材 ? 陆游今存诗九千三百多首,题材非常广泛,
尤以表现自己爱国热情的诗数量最多,质 量也最高。
梁启超《读陆放翁录》: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1、抗敌复国主题。
这类作品同时由两个侧面组成:一方 面是他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 壮理想,另一方面则是他壮志难酬、 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