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描写的作用
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五大作用
![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五大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d5c7f5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e2.png)
场景描写在课文中的五大作用场景描写的作用(1)塑造人物,表现主题场面描写的最主要的作用是为塑造人物形象和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但在具体运用中来看,作用又有所侧重。
如吴伯萧的《记一辆纺车》中纺线场面的描写,具有“万马奔腾”之感。
作者通过这一宏大的纷纭场面描写,把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动人景象再现出来,深刻地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的乐观精神和豪迈欢快感情”这一重大主题。
(2)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有的场面描写刻意渲染气氛,或喜悦、恬静,或悲怆、紧张,让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真实地展开活动。
都德的《最后一课》写上课的情景,巧妙地借助于一个无知顽童的冷静观察和心理分析,特别是对韩麦尔先生临下课之际感人至深的神态言行的细摹,在肃静而凝重的氛围的层层烘托渲染中,最后突然如火山爆发般地喷出爱国主义的激情,收到了强烈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
(3)明示、暗点主题有的场面描写着意突出主题,或明示,或暗点,让人物在活动中完成自己的使命,将作者的倾向在具体的场面描写中自然流露出来。
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中有小成渝的妈妈指挥交通的一段场面描写:“已经变成了一个雪人,像一尊石像。
”这个场面描写表现出中国工人阶级不畏艰苦、坚守岗位的责任感和革命精神。
(4)其他作用。
场景描写的作用还有很多,比如奠定感情基调、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背景、象征哲理感情,需要大家在课下阅读时仔细体会。
如何写好场景描写(1)要把观察的视线向横的方向展开,要看到整个场面在同一个时间里所发生的事,不能只集中看一点。
(2)要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出整个场面的状况。
就是要有整体的概括,又有重点的具体描写,一般采用先总述再分述的方法。
(3)要把人物的活动交织在一起写,这偏重于动态描写。
如果是环境描写就偏重于静态描写。
场景描写举例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运用场景描写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运用场景描写](https://img.taocdn.com/s3/m/f12a5819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8.png)
写作技巧知识:如何运用场景描写运用场景描写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技巧,它可以通过细致的描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情境,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场景描写不仅可以用于小说、散文、游记等文学作品,也可以用于新闻报道、演讲稿等各种文章类型中,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场景描写的作用场景描写具有以下几个作用:1.引入读者: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期待。
2.塑造氛围:场景描写可以通过描写周围环境的气氛、气息、色彩、声音等,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情绪氛围,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体验到情景中的细节形象。
3.增强真实感:通过场景描写的细节描绘,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或信息,让文章产生更强的说服力。
4.表达情感:透过场景描写,作者可以通过展现出各种色彩、音效、视觉效果等,在读者心中唤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轻易地传达出文章的观点和情感。
二、场景描写的方法1.合理使用五官的描写五官的描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感知场景,因此,应该充分利用五官来描写。
对于视觉上的描写,可以通过描述光线、景物、场面、颜色、形状等,将读者带入场景;对于听觉上的描写,可以通过描述声音、音乐、动静等,让读者感受到声音所发出的情感;对于味觉上的描写,可以通过描述食物的味道、气味等,让读者感受到食物的味道;对于嗅觉上的描写,可以通过描述花草气息、空气中的气味等,让读者感受到气味的存在;对于触觉上的描写,可以通过描述肌肤表面的感觉、手感、温度等,让读者感受到场景所具有的质地和温度。
2.多描述环境环境的描述可以让读者置身场景中,生动感受到环境中的细节,这也是场景描写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以描绘场景的地理位置、是否有人、建筑物的外观、装饰、周围的景物、风土人情等,让读者仿佛置身真实的场景中,感受作者所想传达出来的情感和信息。
3.描写人物人物的描写也是表现场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行为、表情等,能够让读者更深入地感知到场景中的细节和情感。
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有什么区别
![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337085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2.png)
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有什么区别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是两种常见的描写手法,它们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有着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的区别。
首先,场景描写通常侧重于对环境和地点的描绘,通过对细节的描述来帮助读者形成对场景的准确印象。
它包括对自然环境、建筑物、人物所处的地点等方面的描写。
场景描写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插图、照片等形式呈现给读者。
例如,在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可以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映照在湖面上,湖水清澈见底,仿佛一片宝石般。
”而场面描写则侧重于对人物行为和交流的描绘,它通过对人物动作、表情、语言等方面的描述来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场面描写可以使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增加作品的戏剧性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小说中的场面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行为以及心理独白等方式呈现,如“她颤抖着双唇,泪水悄悄滑落,却不敢表露出声音。
”另外,场景描写通常是对整体环境的描绘,较为静态,着重呈现环境的空间感和氛围。
而场面描写则是对某一具体情节或事件的描绘,较为动态,强调人物的行动和情感变化。
场面描写往往是场景描写的延伸和补充,它在场景的基础上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在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在场景描写中,作者常常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丰富描写的效果,使读者对场景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
在场面描写中,作者则更多地运用对话、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变化。
综上所述,场景描写和场面描写是两种不同的描写手法,虽然它们都是通过对细节的描绘来传递信息和情感,但主要侧重点和表现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场景描写着重于对环境和地点的描绘,而场面描写则侧重于对人物行为和交流的描绘,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
环境场景描写的作用描述
![环境场景描写的作用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d567f6785a8102d276a22f49.png)
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 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 “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 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 通达心气平和”。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一翻, 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 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
P166 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 有什么作用?
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P192 2.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
①将桌上的斑点比喻成斑疹伤寒,形象写出衙 门的恶习流传之广;
②积满灰尘的案卷,细节描写,间接写出官员 无所事事的工作状态;
③翻开的簿子为下文写地主给文官三个卢布做 铺垫。
P191 1.小说开头两段有哪些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为下文马可瓦多努力寻找安全食物的情节做
铺垫,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暗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丑
陋现象的谴责。
课堂小结:
回答环境描写的作用应注意的几点:
①应联系上下文理解,不可断章取义。 ②应结合文本主旨、作者情感理解,不可主观臆
3.《祝福》第二段中有关鲁四老爷房中布置陈设 的描写的作用
①揭示了人物的身份和性格,鲁四老爷是一个 “讲理学的老监生”,思想僵化,顽固守旧;
②暗示了祥林嫂将来的命运。在这样一个主人家 里做工,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
冬季日短,又是雪天,夜色早已笼罩了全市镇。 人们都在灯下匆忙,但窗外很寂静。雪花落在积 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 加感到沉寂。
②引出不愿离去的桥边老人; ③设置悬念; ④总领后面的内容。
P165 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 有什么作用?
①为下文基辅读者的来信做铺垫,引出主要故 事;
场面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场面描写的作用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9d5ce7f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15.png)
场面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场面描写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内,对一个或多个人物的活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塑造人物:通过对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言行举止进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心理状态,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具有立体感。
2. 表现主题:场面描写可以为主题服务,通过描写特定的场景、氛围和人物活动,可以暗示、烘托或明示主题,使主题更加突出、明确。
3. 渲染气氛:通过对特定场景的细致描绘,可以营造出一种特定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场景的氛围和情感基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场面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 视听并用,点面结合:在描述场景时,要善于抓住情景特征,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描写全景,包括背景、人物活动及自我感受。
同时,要选择典型镜头,具体描写神态、行为、语言、心理等特点,这样才能写出气氛和情感,生动地再现生活。
2. 动静结合,以动为主:在描写生活画面时,要注意动静结合。
通过特定环境中场景的转换、行为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等动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揭示事件的现实意义。
这样会使描述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文学家。
场景描写的作用
![场景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38a302d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76.png)
场景描写在小说阅读中的作用读小说,多数人关注的是故事情节,而对场景描写往往跳过,这是一种粗略的阅读。
岂不知大家们往往在场景描写等细节方面用笔谨慎,其无限含意需细细琢磨,所以,光读故事是看热闹,看门道还要看人物塑造、场景的作用。
我们不能单独割裂开来看场景的描写,更要关注场景对于情节、人物以及主题的作用。
1、交代背景,奠定基调。
在故事开头部分出现场景描写,往往具有这些作用。
如《最后一课》,作家匠心独运,在文章开头仅用两句“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就勾勒出一幅殖民地生活的典型画图,点明了本文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
孙犁小说《荷花淀》开头描绘了这样的画面:湛蓝的天空,皎洁的月亮,整洁的院落,端坐的女人。
在这个幽雅的月夜,艰辛、无聊的劳动成为轻松、愉悦的,显然,作者把劳动美化了,诗化了。
这段景物描写为人物提供了背景,烘托了人物形象,为读者创造了一个诗化的环境。
鲁迅的《祝福》文首有段精彩的场景描写:“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雪花)漫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作者描写喜庆的除夕,为什么连用“灰白色”“沉重”“钝”“乱”“一团糟”等毫无亮色、喜色的词语呢?其目的就在于借此段描写奠定全文悲凉、沉重的感情基调,从而自然地引出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叙述。
一般而言,奠定小说感情基调的场景描写往往出现在文首。
2、渲染气氛,烘托形象。
如《孔乙己》中“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当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在众人“许是死了”的冷漠中出现在咸亭酒店时,描绘晚秋的冷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给孔乙已的末路增加一种悲凉的气氛。
第一段描写景物的作用
![第一段描写景物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7b9ccb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7.png)
第一段描写景物的作用
第一段描写景物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建立场景:通过描述自然或人造的景色,可以给读者一个故事发生的环境和背景。
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和情节,并投入到故事中去。
2. 奠定情感基调:描述景物时,可以通过使用特定的词汇和修辞手法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氛围。
这可以为整个故事或章节奠定情感基调。
3. 突出主题:选择的景物和描述方式可以突出故事的主题或观点。
例如,如果故事主题是关于生命和死亡的,那么可以使用春夏秋冬的景物变化来表达生命的循环。
4. 引导读者:通过精心设计的景物描写,可以引导读者的注意力,使其更容易接受故事中的某些观点或情感。
5. 提供审美享受:优美的景物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阅读的审美享受,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总的来说,第一段描写景物的作用在于为故事提供一个具体的背景,为后续情节打下基础,并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的主题和情感。
场景描写(5篇)
![场景描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356ad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d.png)
场景描写(5篇)风景描写在叙事中的作用初中的课文以叙事为主,叙事离不开描写。
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个表达,经常混淆描述的内容和功能。
景物描写主要是展现人们活动的环境,让读者沉浸其中。
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功能。
(1)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背景比如孔之初对鹿镇酒店格局的描述,“鹿镇的酒店格局与其他地方不同:是一个大柜台,街上有弯尺,柜台里有热水,随时可以暖酒。
干活的人,他们下午和晚上干活,经常花四个铜钱买一碗酒。
”说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具体的人文特征。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情绪比如《我的尤尔叔叔》中“大海如平静的大理石桌子”衬托出菲利普一家的快乐心情,而“神出鬼没的热乐塞岛”则衬托出一家人回家路上的失望和沮丧。
(三)、展现人物比如《驿道上的梨花》描述的小屋:①“白色的木门板上写着两个字:‘请进’②“壁炉里的灰很冷,显然已经很多天没人住了。
一张简易的雷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靠墙的大竹筒里全是水。
”(3)“墙上写着几行粗线条:‘屋后有干柴,梁上竹筒里有米,盐辣椒。
’“这都体现了主人热情、好客、细心的性格。
2012年2月22日,长春市迎来了冬季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大雪像无数只蝴蝶一样从空中飘落下来。
早上起来,听见妈妈喊下雪了。
下雪时,我拉开了窗帘。
啊,眼前的景色让我大吃一惊——外面下着雪,屋顶、树枝、汽车和道路到处都覆盖着一层雪。
外面静悄悄的,仿佛只有雪花轻轻飘落,有一场好戏上演,真的像是粉玉制成的银国。
路上铺着厚厚的地毯,发出“吱吱”的声音,留下一系列深深的脚印。
早饭后,我兴高采烈地下楼和孩子们一起玩。
我们打雪仗,打雪仗,堆雪人。
笑声吸引了所有的需求。
我们的头和脸被雪花覆盖着。
我们伸出手,一片雪花落在我的手上。
它凉爽、柔软、舒适。
雪花是六角形的,由许多雪尘组成。
不知道天上的仙女有没有这么奇妙的设计。
雪还在不停地飘落,像珍珠,晶莹剔透,像鹅毛,大量升起,又像柳絮和白杨从天而降,落向天空中的精灵。
雪下了一天一夜。
【语文知识点】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举例
![【语文知识点】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举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225cbf804d2b160b4ec0ee.png)
【语文知识点】环境描写的六个作用举例环境描写是写作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描写方式,语文阅读理解题中也会有相关的问题。
那么,环境描写都有哪些作用呢?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3、反衬人物心情。
4、在叙事性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最终目的是写人,且为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形象。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面故事情节发展作铺垫。
6、为下文叙事、抒情作铺垫。
例1、《东坛井的陈皮匠》文中第②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1、突出了古城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和丰厚的历史底蘊。
2、为陈皮旺鲜明的性格特征的形成,提供了环境依据。
这段社会环境描写处于文章的开头部分,介绍了古城的概貌,可以看出其内容上的作用是突出古城的文化色彩和文化底蕴。
本段的末句,点出了绱鞋掌钉的小皮匠,也有古城人的恬静与自信,再联系社会环境对体现人物形象的作用,便可分析出这是在为人物提供特定的环境依据。
例2、《日月行色》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请画意的意境美。
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景中融情,场面描写融入了“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例3、如《故乡》第二小节:“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分析这段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这段是环境描写,刻画了故乡深冬严寒的特点,描绘了故乡萧瑟的景象,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烘托出“我”悲凉的心境,荒凉的景象与主人公悲凉的心境融为一体。
例4、《故乡》文末又一次提到“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表达了什么感情?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
场面描写的作用
![场面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e81d84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2.png)
场面描写的作用场面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一种重要的描写手法,通过对人物、环境、事件等的具体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进而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场面描写在文学作品中起到了多种作用,本文将从吸引读者注意力、增强情感表达、塑造形象形态、推动情节发展和丰富作品意境几个方面对场面描写的作用进行探讨。
首先,场面描写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作品中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会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小说中描写一处美丽的山水风景,或是一群热闹的人群,这样的场面描写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美的享受,产生对作品的好感。
通过吸引读者注意力,场面描写为接下来的情节展开打下了基础。
其次,场面描写可以增强情感表达。
作者通过对场景的细腻描写,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和情感状态。
例如,在一段描写恶劣天气的场景中,作者可以通过描写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等细节,来传达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不安。
通过与环境的对比,情感得以更加深刻地表达出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场面描写能够塑造形象形态。
通过对人物或环境的具体描写,读者可以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作品中的角色和环境。
当作者通过场面描写展示一个人物的外貌形象、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时,读者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形象化的理解。
比如,通过描写一个人细长的身材、留着一把大胡子,时常板着脸,喜欢捉弄别人的行径,读者很容易将其与一个权威、好笑又有点恶作剧心理的角色联系起来。
第四,场面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场面描写在作品情节发展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往往能够引出接下来的事件发展。
例如,在一部惊悚小说中,作者通过对一个恐怖场景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紧张和恐惧,进而引发主要人物的行动和决策,推动故事的发展。
场面描写能够将读者带入情节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期待,使整个作品更具吸引力。
最后,场面描写可以丰富作品的意境。
通过对环境或事件的精心描绘,作品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拓展。
例如,在一部抒情诗中,诗人对美丽的自然景色进行了精致而感人的描绘,让读者陶醉其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慈母情深场景描写的作用
![慈母情深场景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9407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0.png)
慈母情深场景描写的作用
在文学作品中,慈母情深场景描写的作用不仅仅是为了展现母亲的爱和关怀,更重要的是通过情感的凸显来感染读者的情绪,引发读者对母爱的共鸣与思考。
在描写慈母情深的场景中,作者常常会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在一片风雨交加的夜晚,母亲紧紧拥抱着一位失魂落魄的孩子,用温暖的怀抱消除他内心的恐惧和疲惫;在生病的日子里,母亲不辞辛劳地照顾孩子,为他送上一碗温热的鸡汤,用心意和关怀驱散着他的痛苦与寂寞。
另一方面,慈母情深场景的描写也能够凸显母亲的伟大与无私。
无论是生活琐事还是重大决策,母亲总是默默地为孩子付出。
她可能是一个长夜陪伴孩子做作业的镇定陪伴者,也可能是不分昼夜地工作来维持家庭的支柱。
这些描写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母亲的辛苦与付出,感受到她们对孩子的深深爱意。
慈母情深场景描写除了展示母爱之外,还能够唤醒读者对爱与珍惜的思考。
通过描写母亲的无私奉献,读者被教导去感激和珍惜那些默默陪伴在身边的人。
这也促使读者反思:在忙碌而现实的生活中,是否常常忽略了给予他人爱与关怀?
在文学作品中,慈母情深场景描写的作用是多重而复杂的。
它既能通过情感的传达引发读者的共鸣,也能凸显母亲的伟大与无私,同时引导读者思考与反思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慈母情深的描写,不仅仅是一种写实手法,更是一种情感的碰撞与启示,激发人们对母爱的敬畏与赞美。
场面描写的作用
![场面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ab77d6c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2.png)
场面描写的作用场面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故事情节中环境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还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引导读者对情感和意境的体验。
作为文学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场面描写既是作家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段,也是读者理解和解读作品内涵的重要线索。
真实感和身临其境当作家通过生动细致的场面描写,展现作品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时,读者往往会感受到一种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比如,当笔下描述一个如梦似幻的春日清晨,细雨绵绵、花香飘飘,读者能仿佛看到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听到鸟儿欢快的歌唱,整个场景立刻在读者的脑海中生动起来。
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让读者更加沉浸于故事情节之中,加深对作品的情感投入。
情感共鸣和意境营造通过精心构建场面描写,作家可以在读者心中唤起情感共鸣,引发深层的情感共鸣。
比如,当作家描绘一个落寞的夜晚,月光下孤独而寂寥的街道,读者很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共鸣的情感。
这种情感共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引导读者产生思考和反思,从而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此外,场面描写还有助于营造作品的意境,为整个故事情节增添一丝神秘和深沉的色彩,引导读者进入作者构建的精心设计的世界之中。
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在文学作品中,场面描写还可以起到角色塑造和情节发展的作用。
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描写,作家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情感变化。
比如,当作家描绘一个恢宏壮丽的山峦风光,主人公在这个环境下表现出勇敢和坚韧的特质,读者很容易联想到主人公的内心坚强和不屈的意志。
此外,通过巧妙的场面描写,作家还可以为故事的发展铺设铺垫,引导读者进入故事的节奏,并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和期待,从而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场面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感受到故事情节中环境的真实性和生动性,还能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引导读者对情感和意境的体验。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f9318cd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6.png)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读者构建具体的场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也能够为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背景和氛围。
以下是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 增强真实感:环境描写能够创造出一个真实存在的场景,使读者更好地感受到故事发生的环境。
通过描写天气、地理特点、建筑物等细节,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进入故事中。
2. 体现人物性格和情绪:环境描写可以为人物的性格和情绪提供补充和反映。
比如,一个寒冷的冬夜可以让主人公感到孤独和无助,进一步揭示他内心的挣扎和孤独感。
3. 烘托气氛和情节: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创造特定的氛围与情节相呼应,在情感上进一步拉动读者的心弦。
比如,在一个阴暗的森林中,猎人的脚步声和树叶的沙沙声将使得故事更加紧张和恐怖。
4. 增加紧张和悬念:有时,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增加紧张和悬念,让读者对接下来的情节产生好奇和期待。
比如,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一个人在小巷中追逐另一个神秘的人物,读者会感到紧张和好奇,迫切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5. 展示主题和象征:环境描写也可以通过对特定场景的描写来暗示或直接展示小说的主题和象征。
比如,一个废弃的工厂可以象征着失落和荒废,与主题相呼应。
总之,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不仅通过创造真实的场景和氛围,使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还能够为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提供重要的背景和反映。
它是构建小说世界的重要元素之一。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4977322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0a.png)
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环境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包括:
1. 背景让读者感受到情绪:环境描写可以通过描绘天气、气氛和场景等细节,让读者进入故事的情境中。
对于气氛的描绘可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紧张、悲伤或欢乐等不同的情绪。
2. 增强故事的可信度: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想象出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时期,使得故事更加真实可信。
环境描写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真实感和生活的味道。
3. 衬托人物形象:环境的描绘可以间接地反映和衬托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一个幽暗的街道可以暗示一个阴郁神秘的人物形象,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可以凸显一个乐观开朗的人物形象。
4. 引导读者关注重要的细节: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作者可以引导读者关注到故事中的重要细节。
环境细节可能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描写细节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和记住这些重要细节。
5. 增添故事的色彩:环境描写可以为作品增加一种独特的象征和意义。
作者可以通过环境的描绘来传达更深层的主题和意义,使得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6. 创造文学美感:环境描写可以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
为作品带来一种文学美感。
通过对自然、人造或虚构环境的细致描写,作者可以使读者感受到作品中的美和诗意。
环境场景描写的作用.ppt
![环境场景描写的作用.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8b6ca4192e45361166f536.png)
6.《祝福》最后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了鲁镇热闹祥和的气氛; 氛围
②烘托“我”内心的沉重,表达了我对封建礼教吃
人本质的愤慨; 人物心情
主
③使故事更具有悲剧色彩,深化了作品的主题;题
④和祥林嫂在孤寂凄凉中死去形成对比,反衬出祥 林嫂惨死的悲凉; 前文
⑤与开头的景物描写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完 善。 前文
4.课本第114页“冬季日短……使人感得更加 沉寂”部分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以有声衬无声,渲染了冷寂凄清的气氛; ②烘托“我”心情的压抑、孤寂和沉重。
最后一段环境烘托气氛
烘托人物的心情;
结 尾
揭示、暗示人物的命运(处境)
故事情节
交代故事的结局
主旨 前文
卒章显志深化主题 与前文内容形成对比 呼应前文内容,使得结构更加完善
P166 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这对后文叙事 有什么作用?
为后文写弟弟与父亲的矛盾冲突做铺垫。
P192 2.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场景描写。
①将桌上的斑点比喻成斑疹伤寒,形象写出衙 门的恶习流传之广;
②积满灰尘的案卷,细节描写,间接写出官员 无所事事的工作状态;
③翻开的簿子为下文写地主给文官三个卢布做 铺垫。
断。 ③应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不可贴标签。 ④应分条陈述,力求全面。 ⑤语言力求简洁。
《山羊兹拉特》P81最后一段的环境描写的作 用。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自不必说, 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 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 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 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 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①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氛围; ②奠定了沉重压抑的感情基调; ③烘托了“我”沉重压抑的心情。 ④暗示了社会环境的黑暗与沉闷, ⑤交代了祥林嫂悲剧发生的背景——封建礼教浓厚。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015183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6.png)
高考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相关知识储备场面描写(场景描写):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①如果场景在小说开头,那么其功能是给全篇“定调”。
或者定下情感的基调或者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或顺理成章。
②营造意境与渲染气氛,以感染读者或人物。
③如果场景出现在人物出场前,那么其功能便是导引人物出场。
如果置于小说的某个情节,其作用可能是展开情节或转换情节或推动情节发展。
④如果场景置于人物的描写之中,那么其功能是揭示人物的性格。
⑤如果某个场景作为小说的主背景,那么其作用很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
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抉择张爱国客栈的门被轻轻敲了一下。
我爷爷大惊,紧捂口鼻,一只眼贴上门缝。
外面,除了风雪声,黑灯瞎火的,什么也看不见。
“张老板,在吗?我从城外来。
”声音很低也很平静。
听到“城外”,我爷爷不知道怎么就拉开了门。
来人不高,不胖,很精干,握住我爷爷微微颤抖的手,低声道:“谢谢同志。
哦,我可以称呼您同志吗?”我爷爷略显迟疑:“长官……”“别,我姓范,叫我老范。
我还叫你张老板。
”老范说话很干脆,“张老板,客栈里没有住客吧?请给我一间房,能容我一人就中。
这是房费。
”老范将两块大洋塞进我爷爷手里。
“不,不……”“有住客?”老范立马有了警惕。
“城都被你们围了一个多月了,外乡人哪里还住得起店?”我爷爷将两块大洋往老范手里回塞,“这个不要,你们也是为了……”“所以你更得收下。
”老范将大洋摁到我爷爷掌心,“四十八天了,别说外乡人,你们也不好过哦。
没办法啊,这么一座千年古城,炮火一开,我们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我懂。
青沙城的人都懂。
”我爷爷将老范领上二楼最东头的房间,两人的脚步都轻得没有一点儿声音。
关上门,我爷爷要给老范送瓶开水泡泡脚,被老范制止:“不用,习惯了。
”老范拍拍我爷爷后背:“张老板,你能让我进来,就能为我保密,是吧?”我爷爷木讷地点了点头,轻手轻脚地走回楼下,隐隐觉得刚才不该让这个人进来,他此时能从城外进入城内,说明绝非一般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场景描写的作用恰当而巧妙的场景描写,是小说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点明时代背景如《最后一课》,在情节开端部分有一处场景描写∶“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作家匠心独运,仅用两句,就真实而简洁的指出了林绿鸟鸣、绿草如茵的法兰西国土已被普鲁士军队占领贱踏,点明了《最后一课》的时代背景。
2、渲染气氛如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
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渲染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烘托情感如《故乡》,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描写记性中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景物色彩明快、艳丽,是一幅“神奇的图画″;现实的故乡一片荒凉、沉重、窒息,“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确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样描写景象,突出了现实中故乡每况愈下的悲哀,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凋蔽的旧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4、突出文章主题如<<夜走灵官峡>>一文第一段,写风雪中的灵官峡,突出雪大、山高、谷深、风狂的恶劣条件,工人冒着风雪劳动,表现了大自然的神威,突出了筑路工人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