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震减灾知识讲座

蚌埠二十七中沈红

一、地震的地理分布:

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带上: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这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震带,面积约占全球地震区总面积的一半,集中了全世界80%的地震。二是欧亚地震带,也叫西玛拉雅-地中海地震带。每年全世界约有15%的地震发生在这里。而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受环太平洋地震和欧亚地震带的影响,是个多地震的国家。

二、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即在一个时间段内(十几年)发生的频度高、强度大,称之为地震活跃期;而另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地震相对来说频度低、强度小,称之为平静期。进入20世纪,我国大陆地区地震活动已经历了四个活跃,目前处在第五个活跃期内。上一个活跃期基本上从1966年到1967年,共发生了14次7级以上的地震。1976年河北省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后,我国地震活动经过十多年的相对平静。自1988年起又逐步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已先后发生了7次7级以上的大地震。据地震专家分析研究,第五个地震活跃期将持续到21世纪。在此期间仍可能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甚至8级地震的可能。强震的主体活动地区将在我国的西部。东部地区也将出现中强以上地震相对活跃状态。

三、我省地震历史及现状

安徽地处我国东部,著名的山东省郯城-庐江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贯穿全省。地震活动频度在华东地区是较高的省份。另外临近省份的破坏性地震对我省也够成重大威胁。如1668年7月25日山东莒县发生8.5级大地震就曾使包括合肥在内的我省江北大部分地区遭到裂度8度的破坏,相当于发生一次6级到6.5级地震。

本世纪以来,我省自1917年霍山发生6点多级地震后至今已近

80年没发生过大于6级以上的地震。80年代安徽的地震活动处于相对平静状态。据专家预测,90年代至21世纪初,在我国东部地区地震活动进入相对活跃时期背景下,安徽省存在着发生中等强度破坏性地震的可能。

四、地震的破坏性特点

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

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总是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纵波传播速度快,横波传播速度慢),但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因此这种先颠簸后晃动的特点加剧了对地面建筑物的破坏性。一个6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美国在日本广岛投入的原子弹(相当于2万吨炸药能量的释放)。而一次8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则不亚10兆吨炸药级的氢弹。试想,这样巨大的能量在几秒钟内突然释放出来,其破坏力是多么巨大。

我省90年代起规定所有建筑在设计中达到7级设防。但实际建成后只防6-6.5级地震。

目前,因地震灾害每年全世界造成1-1.5万人死亡和几十亿元的经济损失。据联合国统计,本世纪以来,全世界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占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的58%。从一定意义上说,地震是群害之手。这也是因地震灾害有以下几个特点造成

的:P17(突发性。续发性。社会性)

五、地震预报

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了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震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同时,还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报、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等防震减灾四个环节的内容和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

大家知道地震大多发生在15千米以下的地壳中,目前人类最大的钻探深度仅12千米,只能通过在地壳表层布设的一些观测仪器间接推测或反映地壳内部变化。人们从事地震预报的实践机会较少,认识与总结规律就很困难,所以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科学的一大难题,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我国的地震预报自1966年邢台地震开始,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但是发布地震预报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民众和社会的强烈反响,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因而增加了地震预报的难度。因此,《防震减灾法》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同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临震预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国务院规定的程序发布。”根据这一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发布和擅自向社会扩散短期或临震预报。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地震短期预报都是地震谣传。例如,1974年江苏溧阳地区发生5.5级地震后,谣传四起,人心恐慌,生产停顿,大批群众外逃,最多一天达3820人之多。银行存款被大量提取。而1979年该地区又发生6级地震,由于震前几年该地区普遍开展了地震知识宣传,提高了人们的应变能力,因此震后人安定,没有一人外逃,银行存款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六、地震灾害预防

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倒塌,以及拌生的次生灾害而引起的。我们要加强震情观念,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意识。

较大的地震,震前一般都有预兆。在气象、地下水、动物等方面会产生不少异常现象。防震抗震实践中,地震工作者总结了一些井水和动物的异常现象:“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泉水浑,天干井水冒。水位下降大,翻花冒汽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天变雨要到,水变地要闹。建立预报网,异常快报告。”“震前动物有预兆,大猫衔着小猫跑;牛羊骡马不进圈,鸟雀惊飞不回巢;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

地震时,会感到大地或建筑物开始上下颠簸或左右晃动,可果断采取正确的避险措施。此时一定要沉着、冷静,切莫惊慌失措。如果你在高层建筑应当迅速躲到课桌或坚实的家具下或橱柜。卫生间等整体性强的小开间。墙脚避险。千万不能破窗跳楼或一窝蜂地挤向楼梯、出口,造成摔倒、踩伤。因为短时间地震不超过12秒,长地震在20秒左右。所以此段时间不可能下楼逃脱。如果在平房里,则应迅速躲避在坚固的支撑物下或屋角处。在门口且能迅冲出室外的,一定要躲向空旷处。当你正在室外,应尽快躲开一切建筑物、高压电线、悬崖陡坡、桥梁及河湖、海岸。同时为防止可怕的地震次生灾害,还要注意立即断电和关闭煤气,熄灭炉火。

如果已被倒塌物砸伤或被压埋在瓦砾下,要尽力寻找可出去的通道。若没通道爬出去,应保存体力,减少不必要的消耗,静听外界动静。得知外面有人时,立即设法与外界联系。若被埋在建筑物中,应防止灰尘呛闷窒息。可用衣物挡住鼻口或尽量扩大周围空间,寻找食物。饮用水,以保持生命的延续,直到获救。

在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抢救时,注意对脊椎损伤人员不可随意拉扯,救出后要用平板运送,不可使其弯曲或扭转,以防瘫痪。对四肢骨折损伤人员,应及时就地取材,制作临时夹板固定。对暂时无法救出人员,要想方设法保持空间通风和尽可能地送入饮料食品。

七、地震谣传的危害

地震谣传会引起人们的恐慌,造成不良的社会后果。唐山大地震后,社会上地震谣传事件连续不短,仅在1980年-1982年两年其间,全国就发生重大地震谣传事件20多起,涉及全国14个省的20多个地区。地震谣传的危害相当大,有时造成的损失不亚于一次破坏性地震。

怎样识别地震谣传?首先,当你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冷静分析,如果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这肯定是谣传。因为目前世界上的地震预报还未达到这个水平。其次,分析传闻是否符合我国地震预报的有关规定。如果传闻说由外国人测出,此种情况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