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历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历案
以下是一份六年级下册语文学历案的示例,供您参考: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
2. 掌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能够回答有关课文内容的问题。
3.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
1. 生字、生词: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如“寥落”、“颓唐”、“琐屑”、“万不得已”等。
2. 人物形象:通过课文的学习,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特点,如“我”、“父亲”、“老王”等。
3. 主题思想: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探究文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人生哲理。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作者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纠正读音、断句等方面的错误。
3. 讲解生字、生词:教师逐个讲解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学生做好笔记。
4. 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分析文中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特点。
5. 探究主题思想: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探究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人生哲理。
6. 课堂练习:通过完成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括生字、生词抄写、阅读理解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后,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学工作。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学生大胆合理地展开想象。
教学准备:学生观察现状、构思作文。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内容:作文指导一、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情境导入。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已是公元。
一天清晨,刚刚从睡梦中苏醒的人们像往常一样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每日清晨播出的“地球广告”,突然,屏幕上闪过这样一则消息:从今日起,全球将停水一个月!伴随着消息的播出,家家户户的水龙头里再也放不出一滴水了。
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飞到50年后的那一天去看看吧!2、揭示习作内容。
二、明确习作要求。
1、自读习作要求,看看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什么。
2、相互交流,明确习作要求。
小结:写没有水的情景,人和其他生物的反应,出现全球停水现象的原因以及你的思考。
三、创设情境,创编故事。
1、引导学生想象没有水的情景。
学生自由想象、述说。
2、小组讨论,互相交流。
3、指名学生说,教师相机文字具有感染力的方法。
(是否关注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的细节描写,是否将水资源充足时和没有水时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四、鼓励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作文修改与誊写一.学生自主修改作文1.学生完成作文后自己动笔修改。
2.老师巡视指导,要求学生在修改进边读边改,注意漏字、多字和不通顺的地方。
二、赏一赏。
请两位同学读他们的习作,请大家认真听:故事情节是否合理,是否富于想象。
三、品一品。
对两位同学的作文进行点评,主要从情节合理,想象丰富,语句通顺几个方面师生共同评议,感悟习作方法。
四、改一改。
(1)引导学生交流在点评欣赏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2)运用学过的方法修改作文。
第三课时内容:作文讲评2023年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在整体读文的基础上,分部分读课文,概括段意,说出__内容,理清__思路。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
难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三、教学准备: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初识民居1、出示CAI课件,说说你认识哪些民居。
2、教师介绍:今天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份小小的礼物,那就是一段介绍各地民居的图片。
民居是人们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使用。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认识其中两个。
3、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走进文中介绍的傣家竹楼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两个地方的民居能让我们感受到些什么?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
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三、自主研读,合作梳理师:刚才我们交流了这两个地方的民居给我们留下的初步印象。
可以说是零零碎碎的,现在王老师要把大家分成六个小组,如果在相应的时间里面,你们完成了一个民居的介绍,可以接着学习另一个民居。
每个组长手里有两张卡,组长负责把你自己读到的关于民居的特点读给成员听,组员交流讨论,然后发挥你们集体的智慧,运用简炼的语言概括出民居的特点,组长负责记录下来。
明白了吗?3、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四、反馈交流,了解民居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从中原繁盛的地区迁到南方偏僻、边远的山区,为防盗版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便建造了营垒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成土楼。
人教课标版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语文全册说课稿及教案设计目录第一组21 山中访友22* 山雨(无)73 草虫的村落74* 索溪峪的“野”(无)11 第二组115 詹天佑116 怀念母亲167* 彩色的翅膀(无)228* 中华少年(无)22 第三组229 穷人2210 别饿坏了那匹马2411 唯一的听众28 12* 用心灵去倾听(无)32 第四组3213、只有一个地球32 14* 大瀑布的葬礼(无)33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3316* 青山不老(无)35 第五组3517 少年闰土351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4019* 一面(无)4320* 有的人(无)43 第六组43诗海拾贝43诗经?采薇(节选)(无)43 春夜喜雨(无)44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无)44 天净沙?秋44 天上的街市(无)45 白桦(无)45与诗同行(无)45 我们去看海(无)45 致老鼠(无)45爸爸的鼾声45给诗加“腰”(无)45诗中的“秋”(无)45第七组4521 老人与海鸥45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无)4923 最后一头战象4924* 金色的脚印词语盘点(无)52第八组5225 伯牙绝弦5226 月光曲5727* 蒙娜丽莎之约()6028* 我的舞台无(无)60六年级上册第一组1 山中访友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山中访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是一篇构思新奇、想象力丰富、充满童心的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不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哼着小曲儿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并且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热切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相对于前面两个单元的哲理性文章和后面的诗歌、科学说明文、记叙文来说,本文是比较简单、浅显的,所以设计时目标就放在让学生品味和运用语言、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
在自我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情感熏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思考,享受审美乐趣。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

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六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6篇)篇一1、能正确地看拼音写词语,能根据意思写出词语,进一步理解和积累本单元的词语。
2、训练正确地进行多种病因修改;体会排比、比喻、拟人句子的作用,积累佳句,有余力的模仿样句写句子。
3、读懂短文,积累好词佳句,划准中心句,能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并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完成第1、2、4、5(1)(2)题,继续理解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难点:准确修改病句,归纳说理。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积累好词语的知识要求。
教学过程一、揭题,讲清目标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积累好词语”的训练要求,理解积累本单元更多的词语。
二、看拼音写汉字1、学生独立做,指名板演2、反馈订正三、根据意思写词语1、完成书中练习中的4个词2、补充下列解释:1)青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2)招引朋友、同伴。
()四、照样子写词语。
家家户户aabb:活动活动abab:闪闪亮aab:金亮亮abb:五、修改病句。
1、小黑板出示:缺主语病句修改1)从这件小事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3)读了《一件小事》使我提高了认识。
搭配不当的病句修改1)联欢会上的音乐歌舞真好听。
2)天黑了,风雨越刮越猛。
3)小河两岸荡着醉人的桂花香。
4)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的。
5)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6)《养花》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关联词语使用错位的病句修改7)由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
8)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
9)尽管刮风下雨,民警总是站在马路上,指挥来往的车辆。
2、出示题目——各自阅读思考试改——四人小组议论,找出一类病因及修改办法——个人修改订正。
2、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修改病句。
3、交流讲评:说病因,讲修改办法及修改病句的结果。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完成4——4题。
2、积累佳句,划出中心句,进行说理训练。
教学过程一、单元听写二、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的写法。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小桔灯》教案

2024小学语文六年级人教版下册《小桔灯》教案一、教材分析《小桔灯》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通过描述小桔灯和主人公小明之间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阅读和理解该课文,学生能够启发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见解,培养他们欣赏大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理解和运用该课文,学生应能够:- 理解课文中小桔灯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理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性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教学的引导,学生将参与到多种教学方法中,包括:- 分组合作,共同讨论课文内容;- 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关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小桔灯的意义;- 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子;- 分析文中人物性格。
2.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四、教学准备- 课文及相关教辅资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 小组活动的分组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可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的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导读课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快速阅读课文,并简要介绍故事的情节,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阅读课文《小桔灯》。
学生可以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尝试解释小桔灯的寓意。
4.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进行讲解,并引导学生理解小桔灯的象征意义。
5. 情感教育通过与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关心。
6. 独立阅读与总结要求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记录下他们对小桔灯的理解,以及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联的内容。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进行总结,并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六、教学延伸1. 生活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际活动,如植树、观察自然景色等,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注。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篇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篇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小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学⼈教版六年级语⽂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学语⽂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教学⽬标:1、要求会写80个字,指导学⽣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得端正。
2、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默读有⼀定的速度,并能抓住⽂章⼤意。
3、能联系上下⽂和⾃⼰的积累,体会课⽂中含义深刻的句⼦,体会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能把握课⽂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法,能抓住关键词句深⼊理解课⽂,积极主动积累语⾔。
5、在习作中,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的学习,引导学⽣观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同时,培养学⽣的修改习作的能⼒。
6、在综合性学习中,把握材料的学习要求,开展好活动,会写临别赔⾔,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教学重点:1、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加快默读速度和边读边思考训练。
2、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综合运⽤已有的知识和⽅法,⾃主学习和探究,培养学⽣⾃主读书的能⼒。
3、提⾼学⽣的交际⽔平和习作能⼒,培养学⽣良好语⾔习惯和习作的能⼒教学难点:1、把握课⽂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法2、培养学⽣习作兴趣,乐于习作。
教学时数:103课时课时安排:1、第⼀组………………………………………….13课时2、第⼆组………………………………………….10课时3、第三组………………………………………….11课时4、第四组………………………………………….11课时5、第五且………………………………………….11课时6、第六组…………………………………………..7课时7、总复习………………………………………….40课时第⼀单元教学计划教学⽬标:1、会写本单元8个⽣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等词语。
2、引导学⽣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内容,从中感悟到⼈⽣的哲理,获得⼈⽣的启⽰。
3、引导学⽣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活实际,领会⽂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增强语感。
(语文教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是一篇散文,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表达了对老人自信、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一起看看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感悟对这位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敬佩之情。
2、读写结合,迁移训练,指导学生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课文第3节至第12节的内容,如何指导学生很好地朗读,并体会内心的敬佩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完成“写〞的迁移训练。
教学过程:一、阅读课文。
从“天游峰〞入手,抓住一个“险〞字指导学生朗读。
二、分析课文。
由“峰〞到“人〞,在朗读训练中完成对天游峰扫路人的清晰认识,体会内心的敬佩之情。
1、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这个扫路人是个什么样的人2、抓住对人物外貌的两次描写,在比拟中,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⑴学生读两次外貌描写。
⑴启发提问:从这两次外貌描写上,你觉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⑴思考:两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不同⑴是什么原因让“仔细〞打量这个扫路人的⑴指导读好第6节、第7节。
①读出“轻轻松松、自在悠闲〞的语气。
②抓住“一级一级扫上去,再一级一级扫下来〞,在朗读中感悟对扫路人的佩服。
3、指导读好第10节,深化对扫路人的认识。
通过反复读书,感悟“悠然〞的含义。
并在读、悟后,认识到对扫路人的敬佩。
4、齐读11、12节。
三、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回到住地的,对偶然相遇的扫路老人念念不忘,他会在心里叨念些什么呢1、相互议一议。
2、个别发言、交流。
3、写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2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绿线内的两个只识不写,联系课文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8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班级纪念册”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情谊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1.导语。
你们即将离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
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汇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
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讲评重点:有无具体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具体内容特点介绍清楚3.练习。
(1)独立思考: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推荐:哪位同学说得较好?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相互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1.3教学难点:教学目的1教学课时:一课时教法:诵读、点播、赏析。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1.:梅花一直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请大家试着背一背关于梅花的诗或词。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关尹子教射》教案三篇篇一教材分析本课讲的是关尹子教列子射箭的故事。
告诉人们要学好一种本领,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真正弄懂并遵循其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讲课文里的故事。
独立借助注释读懂课文;感悟文中讲的道理;学习要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掌握规律,明白要领。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构想这篇文章也是文言文,仍然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
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1、谁来说一说,怎样学习才能学到真知识、真本领?(学生交谈。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关尹子教射》,就能帮助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
那么,这篇古文到底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二、试读课文,理解句子意思,把课文读通顺1、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同学们在过去学过几篇文言文的基础上,借助注释,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自己读懂课文的意思。
弄不懂的词句先和同学研究,实在弄不明白再问老师。
学生自读自悟。
同桌小组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2、基本弄懂句子意思以后,练习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1)提出经过研究、讨论还弄不懂的词句,全班讨论,教师点拨。
(2)指名朗读课文,评读,研究读好每一句话。
三、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1、自己把句子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译文,看自己讲的对不对,有与译文不同的地方,想一想译文那样说好在哪里。
实在弄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老师帮助解决。
3、指名讲故事。
教师结合重点词句和难句,指点用现代语言表达古文意思的方法。
(意译古文的方法,不一定要一字一句地直译。
)四、交谈从课文中悟出的道理。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通用16篇〕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通过制作“班级纪念册”,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珍惜同学友情的思想感情,培育团队精神。
2.以生活为本位,启发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选取作文材料;开拓思路,使他们体会到:同一题材,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写出不同的作文。
3.说写结合,完成两篇作文:(1)介绍照片中的“我”;(2)为同学的照片写一份说明(照片中的“他”)。
二、教学安排1.导语。
你们即将分开生活了多年的母校,辞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必定有些依依不舍。
为了给母校留下一个永久的纪念,建议你们每人挑选一张自己认为最有意思的生活照片,聚集成一本“班级纪念册”送给母校。
你们同意吗?但是,光有照片还不够,建议你们各自为自己的照片写一点说明,附在其中,好不好?2.范例及讲评。
你为什么带这张照片来?它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能说明什么?先想一想,谁愿意说说?讲评重点:有无详细内容,是否介绍清楚。
板书:围绕一个意思要有详细内容特点介绍清楚3.练习。
(1)独立考虑: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的?其中有什么故事?(2)小组交流,练习口述。
4.大组交流。
请各小组哪位同学说得较好?讲评:进一步启发思维,介绍各自的特点。
5.当堂习作。
限定时间,快速习作。
6.互相修改。
找一个朋友,征询意见,自行修改。
7.小结。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篇2一、教材说明《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长小说,鲁滨孙是书中的主人公,本课是该书的缩写。
鲁滨孙因乘船遭遇暴风失事,漂流到荒岛,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战胜了种种困难,生活了二十多年。
课文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记叙,写了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
这些故事情节,处处紧扣“险”,塑造了一位不畏艰险、机智坚强、聪明能干的主人公。
属历险小说类,重点是鲁滨孙在岛上困难、惊险的经历。
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是惊心动魄的,“难”中处处透着“险”。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教案第一单元目的:小学阶段4篇文言文:五下《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六下《学奕》《两小儿辩日》,目的就是对文言文的样式和研究方法有一点认识和了解,为初中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正确断句;流利朗读;背诵。
(课后第一题要求)第一课需注意的问题:1:“之”的用法。
2、读音:为是其智弗若与?“为”读四声孰为汝多知乎?“为”读二声;”知“读”智“的音。
3、了解作者XXX。
4、课后第四题。
要联系生活实际,谈悟出的道理。
第二课需注意的问题:了解作者。
初次研究XXX的散文,了解他的名篇。
感受其语言的优美。
抓重点句子。
如课后第二题“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和感受。
比喻、排比、设问、反问这些修辞的典型句子要会找出来。
3、仿写。
作者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仿写几句。
如第三段①找准句式:……的时候,日子……②定好主题:珍惜时间。
第三段结尾处的拟人句,动词应用很好:跨、溜、闪仿写这种题型既注重了体味语言的美,又引导了学生仿照应用,是一种极好的语言训练方式。
背诵全文。
这是积累语言的有效方式。
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5、阅读链接:《明日歌》要球会背。
世人“苦”被明日累第三课需注意的问题:借物喻人的手法。
引导学生研究,应用与写作。
2、抓重点句子。
如课后第二题的两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先抓重点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理解,而后理解句子。
这样的重点句子应该会背。
3、欣赏积累句子。
如课后第三题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点明中心,饱含哲理的句子该重点积累。
如:9页第一段最后一句话;第二自然段的句子;第三段的课后的句子。
回顾拓展需注意的问题:1、口语交际:作①说清过程。
①叙事有条理。
②说真实感受。
②有真情实感。
③说受到的启示。
③悟道理,明中心。
2、作。
三方面内容(都练练)①要求叙事清楚;注重获得的启示。
②抓住特点,仿借物喻人的办法描写事物,谈感悟。
③看漫画,学会观察,合理想象。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5篇好的教学课件是很重要的。
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极个别生字词的把握和理解;2、难点:对课题的导入方法、解说要巧妙得当,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上一组的课文中,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真情。
你们可想过,人与自然相处同样需要我们付出真情。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组课文,首先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出示几组地球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生存的地球,它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只有一个地球》。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地球,了解地球吧!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先读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画出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出示生字、生词,学生认读和理解。
三、梳理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学生反馈。
四、学习第一部分。
1、作者讲地球很小。
运用了什么方法?找出相关于语句,体会含义。
2、课文一开始给我们描述了宇航员眼中的地球,读读相应的句子,想象地球的样子。
看到如此美丽的地球,我们不禁感叹道:“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3、抓住“母亲”一词引导,过渡到第二部分。
我们理所当然以加倍的爱来回报她。
那么,对于养育了人类的地球母亲,人类是怎样做的呢?五、学习第二部分。
1、自己读课文,找答案。
2、交流。
3、同学们,如果你是一条河,一棵树或是一只鸟,此时,你想对人类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3年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案精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老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便利大家学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别饿坏了那匹马》学习目标:学问与实力: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领悟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情感看法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妙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谢之情。
学习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妙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留意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预习达标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残疾(jījí)瞥(p iēpiě)见挣扎(zhāzhá)从(cōngcóng)容2、读读记登记面词语。
忐忑担心刻骨铭心十指连心泪流不止怒目圆睁不由分说一如既往尴尬嘱咐3、多读几遍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课文一共写了哪些人物?你喜爱其中的哪一个?为什么?5、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想一想每次的用意是什么?6、仔细读了课文,我还有以下几点疑问: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思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妙的心灵?找一找,画一画这些句子,然后专心读一读,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写在空白处并与同学沟通。
学法提示:综合运用读、画、读、想、写、议等多种语文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即:多读几遍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专心读一读,想想自己为什么感动,或者是自己从中体会到人物的什么品质。
最终把这些心得体会写下来,与同学沟通。
2、文中的其他人物也都是那么和善,我们可以从多处描写中体会到他们的美妙心灵。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狱中联欢》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狱中联欢》教案一、课程背景《狱中联欢》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题为团结互助,温馨感动。
本课程旨在通过阅读和学习该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家庭、社会、劳动等方面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狱中联欢》的结构、主旨、内涵以及基本作者背景等知识;2.掌握本文中的重要词汇、短语、句型,并能够熟练运用;3.了解人物形象、事件经过等,对文本细节进行深刻理解。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本文,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感受到爱和亲情的温馨。
三、教学重点1.教学生对《狱中联欢》的主旨、结构和元素进行分析;2.让学生能够学会感悟文中人的感情和精神。
四、教学方法课前放映电影或图片,导入至文本内容背景方面,让学生先有所了解。
在教学中以讲解、讨论、阅读分析、创作等多种形式展开,以自主探究为主,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互动,互相学习、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收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20分钟)1.通过图片、音乐让同学们了解主题以及故事情节。
2.向学生简要介绍课文《狱中联欢》的作者及背景,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学习体验。
第二步:阅读文本(30分钟)1.学生进入文本,师生讲解基础语言。
2.学生在文本中做标记、笔记。
3.针对文本细节、文本感悟进行分析讨论。
第三步:分组讨论(40分钟)1.分组选代表,每组代表讲授组内所分工作作品。
2.学生互相问答、互相讨论,并在文本分析角度开展研究探讨。
3.出创意设计,团队活动,标志性策划。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学生代表展示所学习的知识;2.教师点评,引导同学们综合分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寻找自我提高的方法。
六、教学评价评价方式1.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2.采用表格式评价,对学生的口头表达、团队活动、创意设计、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小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 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本次口语交际是即兴发言,旨在引导学生能够交际场合和对象,围绕某个交际话题快速组织语言,有条理地发言。
“即兴发言”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广泛,对学生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能根据场合、对象等,稍做准备,做即兴发言。
1.教师可先出示一些即兴发言的事例,引导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情境下展开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从教材情境切入,让学生进入情境体验角色,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关注场合和对象,说得体的话。
3.教师应事先准备一些即兴发言的题目,让每位学生都有即兴发言的机会,可将小组练习和班级展示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多给学生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交往中,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大胆表达。
1.学生搜集即兴发言口语交际的话题。
2.制作本课课件。
1课时能根据场合、对象等,稍做准备,做即兴发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出示校园电视台的采访视频。
1.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想视频中的采访对象是如何发言的?2.通过这段采访视频,我们知道对于采访中个人的发言都是临场发挥的,事先没有准备, 像这样的发言就叫即兴发言。
3.你有过类似的发言经历吗?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
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口语交际,学习怎样根据场合和对象进行即兴发言。
以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增强学习内容的亲切感,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
1.班级举行“珍惜粮食,拒绝浪费”主题班会, 主持人临时请你说一说,平时你是怎样珍惜粮食,拒绝浪费的?你想如何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2.像这种预先没有准备而当众讲话就叫作“即兴发言”。
那么应该如何快速地做好即兴发言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由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交际话题——即兴发言。
二出示教材提供的情景,感知即兴发言1.教师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情境:班里来了新同学,班主任让你代表全班同学向他表示欢迎。
谁能代表老师和全班同学向新同学表示欢迎,说上几句?预设:(1)同学,欢迎你加入我们这个积极阳光、充满活力、团结向上的集体,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或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大家都会热心地帮助你。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优秀11篇)

2024六年级下册语文书教案(优秀11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大卫爱国、勇敢和机智的英雄形象。
3.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4.帮助学生会认“跋、轴、赋、税、脯、唬”6个字,学会“铜、卵、脯、赋、税”5个字。
掌握“铜盔、鹅卵石、赋税、胸脯”等词语。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词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抓住细节,品析感悟,体会人物的品质。
【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脯”字读“pú”,不要读成“pǔ”;“卵”字的声母是边音“l”,不要读成鼻音“n”。
“脯”字不要少写右上角的“丶”;“卵”字要与“卯”区别,共有7笔,第4笔是“丿”,不是“丨”。
(二)理解感悟1.要加强朗读实践,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如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大卫一边弹琴,一边唱歌的情景,适合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景象,从而体会大卫的生活是多么快乐,他对生活多么热爱。
再如课文第二部分描写大卫向扫罗王请求应战的语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大卫爱国、勇敢的精神和迫不及待的心情。
大卫和歌利亚对话的语句,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歌利亚目中无人、狂妄自大,以及大卫针锋相对、英勇无畏的人物特点。
2.本文刻画了大卫这个少年英雄形象。
教学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有关情节和重点词句,体会大卫热爱祖国、聪明机智和正直勇敢的`特点,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来刻画人物,人物特点鲜明,形象生动。
表现大卫热爱生活,作者描写了他的神态、外貌和动作。
为表现大卫爱国、勇敢的特点,作者描写了他与扫罗王以及歌利亚的对话。
大卫请求应战言辞恳切,充满自信;还击歌利亚针锋相对,铿锵有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精品上课教案 第三单元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
4.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选择一种生活经历,理清思路写下来,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如果在事情发展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
教学难点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并与同桌交流写作感受。
2.激发学生吐露内心情感的欲望。
教学策略1.写作目的(1)激发学生吐露真心的欲望,知道写出真情实感易令人感动,也更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2)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修改作文,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2.写作内容(1)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情感体验,理清思路写下来。
(2)能够借助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还可以抓住细节描写来体现人物心情。
(3)能熟练运用常用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并与同学之间互评互改作文,相互学习。
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梳理本单元所学的写作方法。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经历,理清写作思路。
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学会运用本单元的写作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图片展示猜心情1.看图片猜心情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慕课堂,今天我们来学习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看看图片中的小朋友,猜猜她的心情怎么样。
课件出示生1:第一个小朋友很开心,第二个小朋友是愁眉苦脸的。
生2:第三个小朋友伤心得哭起来了,第四个小朋友很愤怒。
师:同学们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露出这样的表情。
生1:第一个小朋友肯定是得到表扬了,或者妈妈给她买了喜欢的玩具,所以很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
一、单元位置及主题分析:
本单元在本册的第一组,专题为“人生感悟”,选编的精读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及略读课文《顶碗少年》《手指》这5篇课文。
重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在
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运用。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正确读写“挪移、蒸融、优雅、游丝、、幸而、考验、转化、锻炼、语重心长、勃勃生机”等18个词语。
读读记记“哲理”、“英俊”等2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4.感受课文朴实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5.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
识。
三、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课文重点难点
《文言文两
则》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文
章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
能感悟到文中蕴含的道理。
《匆匆》品析文中优美的语句,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
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
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桃花心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作者的
表达方法。
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
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
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顶碗少年》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弄清顶碗
少年是如何面对失败,坚持表演。
领悟作者看表演时受到的
启示
《手指》
理解五个手指有什么特点,感
悟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领悟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