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第九章 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的概念第十章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定义和内涵社会政策是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在社会公平等价值目标的指导下,为了达到满足民众基本需要、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和实现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等社会目标而采取的各种福利性社会服务行动的总和。
(李迎生和关信平主编教材综合)二、福利国家的概念指政府保障每个国民的最低所得、营养、健康、住宅、教育之水平►主要特征国家介入市场经济国家保障每位国民最基本的需要福利是一种权利而非慈善福利提供是具有强制性、集体性及无差别性►福利国家的分类(埃斯平-安德森,Andersen)●自由主义的福利国家:美国、加拿大、澳洲●保守组合主义的福利国家:德国、法国、意大利●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国家:挪威、瑞典、丹麦等►对Andersen 分类的批评缺乏对地中海国家做适当分类缺乏对澳洲与新西兰做适当分类缺乏对性别议题的讨论►东亚社会福利模式的特质社会福利居于次要地位社会福利经费与人事支出较有限不鼓励对于政府的依赖,重视其它部门(如家庭、社区、雇主等)的角色社会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性第二节一般过程与决策模式一、一般过程►一般过程的五个阶段界定社会问题、提出各种可能规划、政策合法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某个具体政策过程不一定依照此五个阶段来发展►政府、市民和社工在社会政策中的角色在社会政策不同阶段中的角色不同三方的积极互动是社会政策获得良好效果的基础二、决策模式►理性模式旨在周全考虑并计算出各种政策因素后选择最佳政策有系统分析的特征,理性化与科学化西蒙(Simon)“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观点:在某个限度范围内考虑数种政策选择,并决定出一个适当政策,该政策较能在合理成本范围内达成既定目标。
►政治模式涉及权力分配,认为政策是权力大小相互影响与抗衡的产物政府责任就是管制因权力不同产生的冲突►渐进模式主张新政策产生是在既有政策的基础上增删或变更(DiNitto,2000)新政策未必能真正处理社会问题,但能避免太多变动带来的反抗或冲突第三节理论观点一、国家社会政策形成的理论►工业主义逻辑或聚合论从经济决定论解释社会政策的形成工业化、人口迁移等导致社会问题的产生政府应对社会变迁必须制定社会政策►新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国家论从政治经济论解释社会政策的形成政府提供福利的不同动机存在矛盾:刺激经济增长vs. 保持社会稳定►国家价值说从文化决定论说明社会政策的产生文化和主流价值影响政府处理社会问题的行动家庭对儿童和老人的责任多于政府►权力资源论和社会抗争论从民主政治的观点分析社会政策的制定权力资源论:工会和左派政党的影响社会抗争论:其他利益团体(老人)的影响政府可能采取社会政策方式响应民意►扩散模型从外部环境解释政府社会政策的制定政府会以国外经验作为学习效仿的对象►国家中心论重视国家在政策制定上的自主性决定政策制定的是国家既有的制度与政策传承二、社会福利的基本理论观点►马克思主义福利国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会强化既有社会关系,不能真正改善人民的生活福祉,也不能减少贫穷或社会不平等的现象►民主社会主义主张透过民主议会方式推动社会政策的发展相信福利国家能改善人民福祉,减少贫穷与社会不平等政府的福利支出可刺激人民的购买力,刺激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有利总体经济的发展►新保守主义对福利国家的运作与效果提出质疑经济:高税率增加生产成本政治:不良运作会产生人民对政府的不信赖社会:对政府过多的依赖造成道德危机►第三条道路积极性福利(positive welfare)社会投资(social investment)新型混合经济(the new mixed economy)社会包容、个人责任和权力三、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两个议题生育及照顾责任:家庭照顾责任社会化有助于减轻女性压力,增进其就业机会和经济独立经济依赖者:社会保险方式和社会救助性质对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都会产生影响►自由主义派女性主义强调女性应该拥有与男性相同的公民权►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派女性主义既关注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又重视父权对女性的控制►激进主义派女性主义主张性别不平等的根本在于父权社会政策需要重视女性的自主权,并鼓励女性自助团体投入福利服务的提供►后现代主义派女性主义社会透过语言建立起既有秩序来规范两性关系,其背后隐含着性别权力关系的不平等女性对自我处境的重新诠释及论述,可以解构社会既定规则背后隐含的权力关系第四节政策分析一、描述分析主要陈述某项政策的内涵,包含四种类型►简单描述分析出版年报或手册,呈现政策运作的状况►历史分析►比较分析跨国比较、地区比较、政府与民间部门的比较等►政策选择分析常用于正在规划中的政策普及式 vs. 选择式现金 vs. 实物中央集权管理 vs. 地方分权方式政府推动 vs. 民间推动志愿工作者 vs. 专业工作者二、过程分析重于分析政策的制订过程呈现不同个人或团体如何推动或阻止某政策的推动发现政策制订的动态、非直线的过程三、解释性分析用于解释社会现象、社会政策发展的原因,社会政策的运作如何影响社会现象等四、评估►评估方法由政策执行机关做口头或书面的报告(不客观)进行实地参访(主观判断影响客观性)根据政策执行机关所订目标评估绩效,或根据政府所订规定评估政策执行是否符合标准(无法判断对人们的影响)►研究者可采用多角度方法,整合依靠多个方法搜集的来自政策制订者、执行者、政策对象的不同时点和场合的资料,由多个研究者共同研究,从而得出相对全面、深入、客观的结论。
第9讲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PPT课件
社会政策与生产过程
社会政策与人力资本
• 劳动者个人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 • 厂商进行人力投资的缺陷:按照投资与收益挂钩的原则,任何厂
商只应该负责为本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本投资,客观上造成人力资 本差距拉大,扩大劳动者收入的不平等;按照“谁投资谁受益” 的原则,企业只有在资本产权明确、能够获得确定收益的条件下 才能进行投资,但人力资本的产权不明 • 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意义:可以降低个人和家庭在人力 资本投资方面的成本,使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率更高,最终形成 的人力资本总量更大;政府投资可以使穷人也获得人力资本投资, 使人力资本在所有劳动者中的分布更均衡
社会政策对于劳动力再生产的意义:仅靠 工资难以有效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需 要。因此,采用社会保障和其它福利服务 的方式比简单的工资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社会政策应对生产过程中各种风险的意义:
• 厂商应对风险的方法:将补偿风险损失的费用 包括在工资里,然后将风险转移给劳动者;由 厂商自己承担风险的责任;由商业性的保险公 司来提供保险服务
•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对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存在复杂性, 其测量大致可以分为投入测量、直接成果测量和收效测量
3
社会政策发展水平的测量角度
A.社会福利投入指标 B 社会政策的 C 社会政策
直接成果
的收效
政府投入 民间投入
政府财政投入; 每个方面具体的成果, 适龄青少年平均
政府非财政性 如:
入学率;➢ 由于投入和产出 Nhomakorabea测量单位的不同,不能直接测量单个社会政策行动 的效率
➢ 由于不同的社会政策行动产出的内容不同,相互之间不能转化为相同 的测量单位,无法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类别的社会政策行动之间进行效 率比较
九章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精品
24
2020/6/27
3.技术冲击的重要性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将资本和劳动力等投入 品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产出的生产能力称为 生产技术水平,并用技术退步来解释经济 衰退。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技术退步难以置信,实 际经济周期理论提倡用更宽广的视角来看 待技术冲击,认为诸如恶劣的天气、新通 过的严苛的环保法案、世界石油价格上涨 等都会降低资本和劳动力等转化为产品和 服务产出的能力都属于技术进步。
2020/6/27
12
一、政策制定者的可信度
无规则情况下经济政策的滥用主要来自 两种因素:
1.政策制定者不称职
政治局势变化不定,经济运行本身也极 其复杂,作为政治家的政策制定者通常 不具备足够的经济知识以作出正确的判 断。且他们用一些经济“庸医”参与政 策制定。
2020/6/27
13
2.政策制定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为有力执行这些规则,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维 持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极其重要,这试图将货 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剥离与政治体制之外,从 而杜绝政局变动造成的政策偏离规则的情况。
2020/6/27
19
四、财政政策规则
财政政策规则最突出的一条是预算平衡策 略,即政府支出不得突破其税收收入,进 而维持财政收支的平衡。大多数经济学家 反对严格的预算平衡策略,认为保持一定 的赤字和盈余是完全必要的。理由有3点。
16
三、货币政策规则
货币主义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 着眼于维持一个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 弗里德曼进一步指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 时造成经济活动剧烈波动的罪魁祸首。但 由于传导机制的原因,稳定的货币供应量 并不总带来稳定的总需求,经济学家普遍 认为,货币政策规则应当允许货币供应对 经济活动中的冲击进行适当的调整。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教案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教案一、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2)让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包括威斯敏斯特体系、社会正义理论、功能主义理论等。
2. 教学内容(1)社会政策的定义与功能(2)社会政策的类型(3)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社会政策的定义、功能和类型。
(2)讨论:分析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政策问题。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政策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社会政策的作用和效果。
二、第二章: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与发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
(2)让学生掌握我国不期的社会政策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2. 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2)我国社会政策的特点与转变(3)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驱动因素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我国社会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
(2)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不期社会政策的特点及其背后的原因。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我国社会政策历史发展的理解。
(2)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分析我国社会政策的特点和转变。
三、第三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与方法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包括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
(2)让学生掌握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包括定性研究、定量研究和案例研究。
2. 教学内容(1)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2)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3. 教学方法(1)讲授:讲解社会政策的基本过程。
(2)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运用社会政策的基本方法进行实际分析。
4. 教学资源(1)教材: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2)多媒体课件5. 教学评价(1)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对社会政策基本过程的理解。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近年来,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备受瞩目。
社会政策作为一种公共政策形式,旨在改善社会福利,提升人民生活水平,而经济发展则可以提供支撑和保障。
本文将分析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并探讨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社会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励经济发展。
首先,社会政策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提高。
例如,教育和培训政策可以提高人们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使其具备更高的就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同时,社会保障政策也能够降低劳动力流动的风险,增强人们对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感,有助于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和劳动生产力。
其次,社会政策可以促进消费和需求的增长。
通过提供基本福利和公共服务,社会政策可以增加人民的可支配收入,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将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带动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繁荣。
同时,社会政策还可以改善社会公平,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提高收入分配的合理性,从而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
最后,社会政策可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通过支持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社会政策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先进的科技和技术支持。
这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同时,社会政策还能够鼓励创新企业的成立和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二、经济发展对社会政策的倾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也会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高速的经济发展会增加社会福利需求的压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医疗、居住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对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此,经济发展需要与社会政策相匹配,以确保社会福利的持续改善。
其次,经济发展还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和平衡。
高速的经济增长往往伴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这也导致了对社会政策的更高要求,需要通过调整收入分配和加强社会保障来弥补不平衡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三、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模式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讲课文档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处理资金投入与非资金投入之间的关系:
由于当代各国社会政策行动中资金性投入(通过投入资金去 调动人力和物力)的比例和重要性程度远大于非资金性投入,因 此在测量社会政策总体水平时一般都忽略了非资金性投入。 二是如何处理政府投入和民间投入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对社会政策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 展的,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时期经济条件的影响。
尽管社会政策具有非经济性的基本目标,但任何一项社会挣得的 运行过程都将是对经济体系的干预。
从某种意义上看,当代社会政策实质上是通过政府干预而对社会 财富和机会进行再分配,因此各国的社会政策都不得不面临着如 何处理福利机制与市场机制关系的问题。
意识形态的三种类型:左派、右派、超越左与右:第三条 道路
---
第十四页,共50页。
一、社会主义和社会民主主义
1、传统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理念 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新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福利制度持批判态度; 同时也有些建设性的观点如米什拉“按需分配”、结构性福 利观念
2、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
1、人道主义与人权的基本含义
人道主义:
(1)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关注人是什么;关心人和人、社 会、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的权利和价值;人性
(2)作为伦理道德:人的自由权利和价值;主张人之间的平等尊 重;宣扬博爱互助友爱 人权:要素有六
---
第十二页,共50页。
四、人道主义与人权
2、人道主义和人权观念对社会政策的影响 作为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保障公民权利;举办社会保障和 其他社会福利事业是政府的责任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互补性分析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互补性分析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社会政策是指国家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政策,包括教育、医疗保障、社会福利等。
经济发展则是指国家社会经济各行业的繁荣与进步。
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互补的关系,互相促进和支持。
首先,社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提供普遍的基本教育和培训,社会政策为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就业提供了保障。
这样一来,国家的人力资源将得到更加充分和合理的利用,从而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此外,社会政策还通过提供医疗保障和社会福利,增加了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这种稳定和凝聚力的增强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其次,经济发展也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的繁荣和进步为社会政策提供了可持续的财政支持。
只有经济持续发展,国家财政收入才能够增加,从而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此外,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和升级也为社会政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经济不再以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是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这就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从而促进了教育和培训政策的发展。
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社会政策的创新提供了空间。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社会问题也日益复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的社会政策来解决。
经济的发展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和政策工具,使社会政策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
总之,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协同互补的关系。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经济发展的繁荣也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只有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真正形成有机的整合,才能够推动国家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因此,我们需要在制定社会政策和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继续加强协同合作,以实现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的良性循环。
机遇都会伴随着挑战,必须在不断积累经验的同时勇于创新,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加强对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关系的研究,以不断推进国家的发展。
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社会政策是指政府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安排。
社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等多个方面分析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力资源和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途径。
政府制定并实施教育政策,不仅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也对个体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起到关键性作用。
在教育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合理的教育政策不仅能够提供劳动力资源,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也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医疗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领域。
政府的医疗政策应该致力于提高医疗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通过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体系,政府能够减轻个人因医疗问题而带来的负担,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此外,加强医疗设施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研发,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社会保障是提高民生福利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社会保障政策,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低保制度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保障基本生活,也能够提升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经济活动。
同时,社会保障政策还能够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就业是社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
政府应该积极推动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包括提供优质的就业信息服务、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引导创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等。
这些政策的落实能够促进劳动力的就业和就业质量的提高,增加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
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整体经济效益,也能够减轻社会的负担,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社会政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方面,政府的政策决策和执行都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学对社会政策的分析
社会学对社会政策的分析社会学是对社会行为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在社会政策制定及实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社会政策是为改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解决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如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养老金等。
在社会政策领域,社会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社会政策对社会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社会政策对于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可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从而减少医疗开支、提高经济生产率;社会救助政策等可以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等。
与此同时,社会政策的实施也要考虑到不同城市、地区与不同人群的经济状况,以充分体现政策的公平性与效益。
二、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密不可分。
社会福利是指保障社会成员基本权益,满足基本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教育、住房、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等。
社会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公平。
社会学分析可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研究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问题:政策是否能覆盖所有需要受助的人群?政策是否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政策的执行是否遵循公正的原则?等。
三、社会学对社会政策的建议社会学家可以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社会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和参考。
由于社会结构和环境的差异,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面对的问题是不同的,因此,制定出适合某一地区和人群的政策,需要对该地区的社会结构、环境及人群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
此外,社会学家还需要考虑学术研究成果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
综上所述,社会学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未来,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学研究将继续为社会政策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社会政策概论》复习资料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期末复习资料《社会政策导论》课程讲稿章节目录:第一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范畴第一节政策与公共政策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基本概念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法规体系第二章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第一节发达国家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发展第二节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社会政策实践的历史演变第三节中国大陆社会政策发展概况第三章社会政策学科的历史发展与理论体系第一节社会政策研究的发展第二节社会政策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第三节社会政策研究的基本方法第四章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及社会问题第一节社会政策与人的需要第二节当代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第五章社会政策的基本要素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主体第二节社会政策的对象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资源第四节社会政策的运行机制第六章社会政策的制定过程第一节社会政策决策的内容和决策模式第二节社会政策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节社会政策制定过程的主要环节第七章社会政策的实施、评估与变动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实施过程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管理第三节社会政策的评估与变动第八章社会政策的价值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第二节社会政策中的价值争议第三节社会政策的意识形态类型第九章社会政策的经济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第四节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政策的政治与社会分析第一节社会政策的政治分析第二节社会政策的社会分析第十一章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与社会政策第二节国际组织在社会政策中的作用第三节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政策议题第十二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一)第一节社会保障政策概述第二节社会福利服务政策第十三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二)第一节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医疗服务政策第二节住房政策第三节教育政策第四节就业社会政策第十四章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三)第一节老年人社会服务政策第二节残疾人社会政策第三节保护妇女基本权益的社会政策第四节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政策第五节反贫困社会政策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一)、选择部分★考核知识点: 政策的概念参见讲稿章节:1-1附1.1.1(考核知识点解释):政策是指政府、政党或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各种规则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和。
社会政策对失业率与福利支出的影响分析
社会政策对失业率与福利支出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失业率与福利支出成为了社会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社会政策的制定旨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然而,政策的效果却常常难以确定。
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对社会政策对失业率与福利支出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让我们从失业率角度来看。
失业率一直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社会政策在寻求降低失业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中一种常见的政策是提供就业机会和培训。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和培训,政府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升其竞争力,进而减少失业率。
此外,社会保障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政策。
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和提供经济援助,政府可以帮助那些丧失工作的人们渡过难关,减少失业率的上升。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社会政策并非能够永远解决失业问题的银弹,其实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结构等因素。
因此,政府在制定社会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
其次,我们来探讨社会政策对福利支出的影响。
福利支出是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提供经济援助和福利保障,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在一个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的国家,福利支出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福利支出可以减轻贫困和不平等问题,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
例如,提供医疗保险和住房补贴等福利措施,可以帮助贫困家庭改善生活条件。
另一方面,福利支出也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一定的压力。
如果福利支出过高,并未与国家财政状况相适应,可能会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进而削弱国家在其他领域的投入。
因此,政府需要在制定福利政策时权衡收益与成本,以确保合理、可持续的福利支出。
总结起来,社会政策对于失业率与福利支出均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和劳动力培训,政府可以降低失业率,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然而,社会政策的有效性并不仅取决于政府的努力,还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结构等因素。
另外,社会政策与福利支出也必须在考虑到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确保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社会公平性。
政治经济学(第五版)课件第九章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共15张PPT)
• 列宁的分析和“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
• 二、中国的探索
• 中国不断开展、不断深化、不断创新和突破的认识 过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jǐ ɡè)方面:
•
第一,由以国有制作为主要形式的单一公有
制开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第四页,共15页。
第二,对非公有制经济由限制、排斥调整 (tiáozhěng)为共同开展,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 重要作用。
有制结构
第一页,共15页。
第三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shèhuìzhǔyì)经济
第二页,共15页。
九章 社会主义根本(gēnběn)经济制度和所有制结构
第三页,共15页。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tèsè)社会主义的经验 总结
• 一、马克思的设想和苏联的实践
• 马克思设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可区分为两个阶段 ——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四、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开展非公
有经济,是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要内容。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 济。
五、探索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经营方
式或组织形式。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 ,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同一种实现形式。
第三,从“政策〞、“方针〞上升为“根本经济制 度〞。
第五页,共15页。
第二节 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 经济(jīngjì)制度的根据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国情
一方面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 义社会,为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 根本原那么;另一方面就社会兴旺程度而言,我 国现在尚处在初级阶段,即不兴旺阶段。这就是 (jiùshì)我国的根本国情。
社会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关联分析
社会政策与市场经济的关联分析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政策和市场经济是两个密切相关且相互影响的领域。
社会政策是政府为改善民众生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而市场经济则是以供需关系和竞争为基础的经济体系。
社会政策和市场经济之间的关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
首先,社会政策可以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调节。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和资源最优配置。
然而,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资源分配不公和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
社会政策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调整市场的行为,防止市场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发生。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设置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防止劳动力市场的不公平现象。
社会政策还可以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和住房等,并通过公共投资来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发展。
其次,市场经济也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市场经济的运行结果直接影响到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当市场经济发展顺利时,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可以在社会政策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
而当市场经济出现经济危机或者不稳定的情况时,政府可能需要调整社会政策的重点,以解决经济问题和保障社会稳定。
此外,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会对社会政策的目标和方式产生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政府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制定相应的社会政策。
另外,社会政策和市场经济之间也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良好的社会政策可以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政策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为市场经济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来支持创新和科技发展,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社会政策还可以通过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来提高劳动力素质,进而提高市场经济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社会政策和市场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社会政策通过调节市场经济,保障公平和社会稳定;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影响。
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
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分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这是因为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析社会保障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和社会效益,并探讨其实施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能够提供经济稳定,增加人们的消费能力。
通过提供退休金、医疗保障、失业救济等福利,社会保障政策能够保障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从而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
这将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市场活动,带动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保障政策还可以平衡社会资源的分配,减少贫富差距。
当社会资源公平分配时,社会成员的生产和消费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其次,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体现在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生产力方面。
社会保障政策可以提供教育保障、培训机会和福利待遇,促进劳动者的技能提升。
这将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高整体劳动力生产力和创新能力。
在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力资本的提升将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
此外,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还可以减少社会不确定性,提升社会安全感,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不确定性是指个人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如医疗费用、退休金保障等。
社会保障政策能够为个人提供保护,减轻经济负担。
这将增加个人对未来的预期收入,增强个人的信心和消费意愿,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需要合理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
社会保障政策的规模和覆盖范围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
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和管理,防止社会保障政策中的腐败和浪费现象的发生。
综上所述,社会保障政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社会效益。
它能够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力生产力,减少社会不确定性,增加社会安全感。
然而,实施社会保障政策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和管理举措。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分析
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分析近年来,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瞩目。
社会政策旨在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公平和平等的机会,而经济发展则追求国家的繁荣和增长。
这两个领域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
首先,社会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教育机会,社会政策能够为人民解决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增强他们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和动力。
例如,实施普惠教育政策可以提高国民的受教育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从而为经济的创新和竞争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样地,提供全民基本医疗保障可以减轻人民的经济负担,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内需的扩大,推动经济的增长。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收入增加,为社会政策的资金来源提供了保障。
通过高就业率和增加人民收入,经济发展可以为社会政策提供可持续的财政支持,确保其长期有效。
例如,经济的繁荣可以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使社会政策得以更加广泛和深入地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实现更加全面的公平和公正。
此外,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还互相促进着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稳定和繁荣为社会政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稳定的资源保障。
反过来,社会政策的实施有助于调节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
例如,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可以减少贫困的传递,帮助更多人实现社会流动,消除社会不平等,进一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最后,社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社会政策的实施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推动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增长。
而经济的发展又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因此,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既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
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政策是指国家对社会问题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旨在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
社会经济效应则是指这些政策措施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效果。
本文将分析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优化社会政策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果。
首先,社会政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社会经济。
以社会保障政策为例,如果国家加大了对保障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失业者等)的支持力度,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那么这些人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品质。
这样一来,他们将更有能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稳定。
另一方面,良好的教育政策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素质,增强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次,社会政策也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态度来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效应。
例如,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将提倡人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而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此外,社会政策对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的调整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投资决策,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因此,社会政策在引导人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来推动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然而,要实现社会政策的良好经济效应,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社会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和经济可行性。
如果政策过于激进或超出经济承受力,可能会导致财政压力增加、产业结构失衡等问题,进而对社会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社会政策的制定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权衡利弊,避免产生不良经济效应。
另外,社会政策的执行和监督也是实现良好经济效应的关键。
政策执行的效果取决于政府的能力和责任意识。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策实施的跟踪、评估和调整,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
同时,公众对社会政策的参与和监督也是保证其经济效果的重要因素。
通过公众参与,可以减少政策执行中的腐败和任性,并提供合理的政策建议,从而优化社会政策的质量和效果。
最后,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效应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到时间的因素。
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每个国家都致力于实现经济增长,而社会政策则被视为一种关键的工具,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对于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和持续性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首先,教育政策是社会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有着广泛的影响。
国家对教育政策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其经济发展的潜力。
一国的教育政策是否健全,是否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对于国民的人力资本积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激发了创新和创业的热情,提高了整个经济的效率和竞争力。
因此,国家应该注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的质量,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社会福利政策对经济增长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社会福利政策旨在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缓解贫困和不平等现象。
通过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可以减轻因疾病、失业或其他突发情况导致的负面影响,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此外,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还可以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和谐与安定,使经济发展能够顺利进行。
因此,社会福利政策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具有关键意义。
再次,就业政策也是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重要方面。
就业率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市场的稳定和灵活性。
稳定的就业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消费能力,激发市场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此外,具有合理的劳动法律法规和良好的劳动关系也为企业提供了投资和创新的稳定环境。
因此,就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于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最后,社会保障体系也是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保障可以提供给民众在疾病、退休等重大事件中的保障,减轻家庭和企业的经济压力,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增长。
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且高度竞争的社会中,社会政策被认为是影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社会政策是指一国或地区对于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分配。
本文将分析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其中的相互关系。
1. 社会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1 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社会政策通过教育、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等措施,促进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竞争力。
通过提供优质教育和培训机会,社会政策使得劳动力能够适应自由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1.2 降低贫困率和促进消费社会政策有助于降低贫困率,通过提供贫困救助、福利和医疗保障等福利措施,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这些措施可以同时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内需,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1.3 提升社会稳定度和增强市场信心高水平的社会福利制度能够提升社会稳定度,并增强市场信心。
当公民明白自己在面临风险时有一定的保障,他们更有意愿投资、创业和消费。
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2. 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1 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社会政策通过调节资源的分配,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社会政策的实施可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基本的权利和福利,提高社会和谐度,并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以支持人们的个人发展和自我实现。
2.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社会政策为个人和家庭提供了各种保障。
例如,社会保险制度能够保障人们在面对失业、疾病和退休等风险时的生活质量。
这些保障措施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从而促进社会发展。
2.3 促进文化和社会多样性社会政策的推动下,社会对于文化和社会多样性的认可不断增强。
社会政策鼓励公众对不同群体的尊重和包容,同时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这有助于建立开放、包容和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近年来,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备受关注。
社会政策旨在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来提升社会的整体福祉和公平。
而社会经济发展则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分析其互动关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首先,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种协同作用。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例如,通过提供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政策可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创新。
此外,社会政策还可以通过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创造更加公平和稳定的社会环境,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双向的。
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也会影响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可以为社会政策的改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只有经济发展稳定和可持续,社会政策才能在充足的物质基础上发挥作用。
同时,社会政策也需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并与其相适应。
良好的社会政策需要稳步且有针对性地推进,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规律和市场的需求。
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还体现在对社会的影响方面。
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合理的纳税制度、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与完善,社会政策可以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和福利水平。
同时,社会政策的实施也可以减少贫困和不平等现象,改善社会的整体生活水平和社会融合度。
社会经济发展受益于良好的社会政策,而良好的社会政策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复杂且动态的。
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社会政策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
政策的灵活性和及时性非常重要,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同时,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
只有基于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才能制定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益的社会政策。
综上所述,社会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所谓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首先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在一定时期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即生产能力或财富总 量;其次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模式。在本节中首先简 要介绍关于衡量经济发展与社会政策水平的指标,然 后简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模式与社会政策 的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政府干预,由政府组建社会保险 项目或提供其他福利性社会服务的方式来承担风险。由政 府在全社会的范围内组织社会保险项目,以此为厂商和劳 动者分担保险责任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 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
3、社会政策与人力资本 人们为了使自己在劳动力市场或其他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回
对社会政策进行紧急分析是整个社会政策分析中的一 个重要方面,主要因为:
(1)社会政策都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发生和发展的, 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一定时期经济条件的影响;
(2)任何一项社会政策的运行过程都将是对经济体系 的干预,它需要动用大量的经济资源,会在不同程度上 改变人们的经济行为和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并最终对 经济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生产除了简单再生产费用(一般的衣食住行费用)以外,还需 要有扩大再生产的费用(休息、子女教育、医疗、失业期间的 生活费用以及养老等费用)。在没有政府干预的纯市场情况下, 厂商通过工资将所有这些费用都致富了,但往往难以保障劳动 者实际支付其扩大再生产的费用。原因在于劳动力价格的低廉 和缺乏合理的时间安排。 因此,在考虑到满足劳动力扩大再生产需要以及厂商应该为此 负责的情况下,采用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服务的方式比简单的 工资更具有经济合理性。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3、社会政策水平的评价标准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确定以后,就可以用它去采 集数据,对社会政策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然后用测 量的结果去评价一个国家的社会政策水平。在研究和 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来选择不同 的评价指标。同时,还可以采用类似的指标对社会政 策的各个领域进行分门别类的测量和评价。
报,就必须对人力进行投资,以增大其人力资本。但人力 资本的投资主体如果由劳动者本人和厂商负责的话则无法 实行。原因在于人力资本投资费用高昂,回报具有不确定 性,产权不够明确等。 政府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的意义就凸现出来了。首先, 人力资本增大对整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 有积极意义,所以政府应该代表全社会会,运用全社会的 资源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其次,政府投资可以降低个人和 家庭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成本,使全社会人力资本投资 率更高,最终形成的人力资本总量更大。最后,政府投资 于人力资本,可以使穷人也获得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人 力资本在所有劳动者中的分布更加均衡。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二、提高社会政策行动效率的基本要求
为了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各国的社会政策决策者和研究 者都越来越强调通过各种方式去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1、在社会政策领域中重视效率问题 社会政策的运行过程是要讲效率的。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
运行效率,在社会政策过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率两者之 间进行协调。
2、建立和健全有效的公共管理体制 在实施社会政策过程中需要引入效率导向的运行管理体制,
以提高社会政策行动的运行效率。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3、采用各种方法对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进行测量和 分析
(1)同类行动比较法
即在背景相似的情况下,对同类机构和同类社会证词 行动的效率进行比较,并通过比较去分析各个机构及 其行动效率的高低。书中210页举了个例子。
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 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
二、社会政策在分配过程中的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实施社会政策的过程就是运用政府的力量对
奢华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过程。这种分配不仅会带来广泛的社会 及政治影响,而且对经济运行也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1、初次分配与再分配 初次分配是指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对蛇海产品进行的分配,其主 要特点是按照人们对生产过程做出的贡献而进行的分配。在分 配过程中,按照每个人投入生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分配生产出 来的产品。又称作“要素分配”。 再分配是指通过政府税收和社会政策来对已完成的初次分配实 施再次分配。政府实施再分配的基本目标是改变初次分配中不 符合社会价值目标的结构,或者说通过对初次分配解决的调整 而兼顾到更广泛的社会利益和政府的政治目标。 总的来看,各国的在分配过程变得越来越重要。许多国家的再 分配部分不仅包括政府的再分配行动,而且还包括各种非政府 机构的行动,即通过各种民间集资和捐赠而进行的再分配。民 间再分配最大特点是资源,因此,又被称作“第三次分配”。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2、社会政策行动效率次测量中的特殊性 (1)社会政策行动的产出难以用货币单位来测量。我们无
法计算一项社会政策行动的产出能“值多少钱”,因此难 以直接测量其投入和产出的关系。 (2)各类社会政策行动之间的效率难以比较。产出内容的 不同,且不能转化为相同的测量单位,导致不同类别社会 政策行动之间不能进行效率比较。比较教育与医疗。 (3)即时是同类社会政策行动的比较,也存在很多的困难。 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福利性社会服务的质量很难把握。服务 质量难以测量导致同类的社会服务机构之间存在着服务质 量的差异难以比较。 由于存在着以上一些复杂性,导致在社会政策行动和福利 性社会服务过程中对服务质量的测量和监督很困难。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2、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指标 社会政策水平的测量更加复杂,因为:对社会政策行动的测量
既可以从行动本身去测量,也可以从其成果方面去测量;测量 包括哪些行动存在着争议;测量目标能否换算成统一货币存在 困难。 因此,社会政策水平测量往往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测量社会政 策的发展水平,而所有这些测量大致可以概括为投入测量、直 接成果测量和收效测量等方面。书中202页表格有重点叙述。但 一般不采用收效测量。 对社会政策总体水平进行测量的最佳方案是采用投入指标,即 以一个国家在社会政策行动领域中实际投入的资源总量来测量 社会政策的水平。采用投入指标具有三个明显优点:可以将投 入进行换算和相加,从而形成同一指标;数据可靠容易手机, 在实际测量中更加准确;可以形成各国、各地区之间的比较, 总结出差距; 为了投入指标测量的准确性,需要忽略非资金性投入和民间社 会福利投入量。
一、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问题
社会政策过程不涉及财富的创造,所以能否测量其效 率及如何测量就成为问题了。我们先分析社会政策过 程中效率的基本含义和社会政策过程中效率问题的特 殊性。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1、社会政策运行效率的概念和意义 首先需要分析社会政策过程中的投入和产出,及其与其他经济
过程的不同。 (1)社会政策过程的投入 社会政策过程的投入是经济资源,包括资金以及可以换算成资
金的人力和物力。 (2)社会政策的产出 社会政策的产出是社会性的成果,比如升学率、健康水平的提
高、犯罪率的减少等等。这些社会性的产出一般被称为社会政 策的“社会效益”,即社会政策行动所获得的社会性收益。 (3)社会政策运行效率的概念 社会政策效率是指社会政策行动中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在测量 上与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测量有很大的不同。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一、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政策水平的衡量标准
1、经济发展水平指标
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可以从其规模 (存量)和速度(增量)两个方面来进行测量。经济 规模测量——指对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范围里能够生 产出来的财富总量的测量。最常用的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对经济规模的测量又分为绝对规模测量和 相对规模测量。相对规模指标则要关心一个国家的人 口与其GDP总量之间的关系,即人均GDP。对于经济 发展速度的测量通常采用GDP年增长率。
(2)评估法
评估法主要是通过人们对一个社会政策项目和社会服 务机构产出(服务)效果的主观评价来测量其服务质 量,并以此来测量和分析其效率的高低。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4、在社会政策行动中引入市场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打破公共部门在福利性服务中的垄 断,通过服务机构之间的横向竞争而提高机构和项目 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其中包括改变政府拨款方式, 增大受益者对服务机构的自由选择,并因此增大社会 服务机构所面临的市场压力,以促进服务机构重视效 率和质量。
第一节社会政策的经济基础
二、社会政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1、社会政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两个基本命题: (1)任何国家社会福利的水平及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水平的经济发展
基础上的,社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社会福利水平一 般也比较接近;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中,社会福利总水平一般 也差异较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福利水平差别的原因。 (2)社会福利水平不完全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 的国家中,事后福利水平也有差异。如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达国家 中,各国社会福利的水平也有一定的差异。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外,还 有其他许多因素也影响着社会福利发展水平。发达国家内部福利水平 差异的原因。 总之,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是有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福利分配与市场分 配的比例关系共同决定的。
总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策与其经济发展水平 及其他各种经济因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 此,经济分析成为了社会政策分析中最主要的方面之 一。
第二节社会政策行动的效率
从社会政策基本目标来看,社会政策是一个社会性的 行动,但从其调动大量经济资源的角度看,它又是一 个社会汇总经济体系和经济过程的一部分,因此需要 对其运行的效率进行分析。
第三节社会政策与经济运行:社
会政策经济功能的微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