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文章: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教研活动的四个原则

有人把教师分为三个层次:教书匠、名师、人师。教书匠语含贬义,指尽信书、唯教参、恪守教条的教师;名师指把教学从单纯的技术层面提升到了艺术层面,身怀绝技、游刃有余的教师;人师则更强调能以崇高的人格和博大的情怀,给学生以人性的滋养。由此可见,社会对教师的成长期待是何等高,何等迫切!

纵观名师成长的过程,无一不是在不断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中,以专业研究的形式达到提升的。而作为学校而言,为教师的同伴互助提供支持的无疑是“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即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更大程度应该体现为教育教学专业技术水平、研究的能力与水平、研究的成果。对于教学活动的研究,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内容。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学做教师”即是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有的老师会认为,教师的日常工作已经很累了,再说什么教研更是一种负担。面对社会的高期待,老师工作的压力和心理承受的焦虑可想而知。现阶段,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议题,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够引领孩子们幸福地成长,而在半个世纪之前,苏霍姆林斯基就已经向校长们建议:“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苦差,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

教研活动是最普通、最基层的研究,是中小学的常规工作,扎实、有效的研究,可以提升教师工作效率,减轻工作量,提高工作兴趣,增长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反之,虚假无效的教研活动才是折磨教师的枷锁。

我特别羡慕上海等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教研活动的模式。在上海,学校教研活动主要以上级教育学院为主导开展。区教研员提前规划好全区本学期本学科的教研活动方案,全区的本学科教师按教研活动方案,在每周的指定日期到指定的学校开展教研。而且,相关的教研员往往是本学科的专家,能真正发挥专家引领作用。反观我们很多学校的教研活动,则差距较大,问题不少。有的学校教研流于形式,收效甚微;有的学校教研活动成为了行政安排会,传达完上级文件了事,其实是应付完成上级布置的差使;有的学校教研活动程序很完备,要填的资料很多,可老师们却叫苦不迭;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开展地也很扎实,可苦于缺少专家引领,困扰教师的问题难以突破,老师们也体会不到自己的专业成长。如何开展教研活动才能收到更大的实效呢?

在我看来,要想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必须坚持四个原则,体现为四个“关键词”。

一、共享

这是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研活动之所以成为教学常规工作,就在于它能够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加以商讨研究,提出本校本学科的具体解决办法,从而整体提高教育

教学水平。凝练集体智慧,必须实现资源共享。共享是二十一世纪的发展理念,只有共享才能实现互补共赢。作为教师,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摈弃狭隘的竞争认识,树立学习共同体的意识,在共享中共同提高,实现良性竞争。作为学校,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分享经验和成果;要搭建学校教研的管理平台,使教案、PPT、试卷、经验总结等教研成果方便修改、方便应用,保证教研基本成果的积累和共享。

二、高效

要最大限度的提高教研活动的效率,减少教师的负担尤其是时间负担。要规定教研活动的基本程序和要求,做到按规教研;要明确不同类型教研活动的方法措施,做到分类教研;要让教师针对教研内容提前做好准备,做到有备而研;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化的交流平台和手段,做到信息化教研。

三、聚焦

开展教研活动必须有聚焦意识,体现为要有“三有”。一是“有课”。就是指所有教研活动必须以课为载体,紧紧围绕课开展,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课。失去了课的教研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华东师大终身教授叶澜把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与教师生命价值的高低直接关联。研究课才能提升课,对于课的研究也是我所观摩的名校教研活动主要内容中共有的。二是“有点”。就是指

开展教研活动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在教研活动的各个环节要聚焦于一点或几点。备课、说课时要聚焦教学目标,听课评课时要聚焦具体观察点,整体教研活动要有计划地聚焦教学中重难点的突破。三是“有果”。就是指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要形成一定形式的成果,不能研而无果。要开展不同形式的教研成果的展示、评比活动,让教研成果看得见,让教师成长看得见。

四、专业

专业性是学校教研活动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教研活动的组织上要体现专业性,通过小组竞争、分工合作等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人人有事做、人人有目标、人人有收获,使教研活动生动而不枯燥,让教研成果从每名教师的心中萌芽、经教师自己思维加工而非外部灌输。在教研的主要活动——听评课上,更要体现专业性。崔允漷、吴林江等人研究提出的课堂观察,将课堂分为四个维度68个观察点,强调用学习共同体和实证理念,很值得我们积极学习和大胆尝试。专业的听评课将主要应用于集中力量攻克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难题。专业的教研活动就必须有专业的培训。要做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的培训,提高他们对教研活动的领导力。要做好对全体教师的培训,让每一名教师不仅会上课,更会说课、会听课、会评课、会反思。要帮助教研组学习课堂观察的理念和技术,共同开发相应的观察工具,让听评课成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学校还要有意识地把教研、科研和校本研修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专业的教师成长机制。

教研活动虽然是学校的常规工作,可常规工作不能因循常规做,

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革新,大胆尝试,狠抓落实,让常规工作产生超常规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持续激发教师研究的动力和兴趣,才能持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持续推动学校的发展,才能跟上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步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