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合集下载

药物治疗与药物合理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与药物合理用药指导

药物治疗与药物合理用药指导药物治疗是现代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愈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合理用药指导成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环节。

一、了解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给药途径将药物引入体内,作用于特定的靶点,改变机体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患者和医生对于药物的认识和了解是合理用药的前提。

二、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不得随意更改剂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产生不良反应。

2.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一些药物在同时使用时可能会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患者应向医生告知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不良的相互作用。

3.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常用的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使治疗变得困难。

因此,患者在使用抗生素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滥用。

4.注意饮食限制:某些药物在使用期间需要遵循饮食限制,如避免与某些食物同时摄入,以免影响药效或导致不良反应。

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咨询医生,了解药物的饮食限制。

三、合理用药指导1.明确治疗目标: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治疗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同时,患者也应对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观察和反馈,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充分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患者在使用药物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同时,也要向医生咨询并清楚了解相关信息。

3.注重用药的时间和频率:一些药物需要在特定时间或特定频率下使用,以保证药物的稳定浓度。

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不得随意更改用药时间和频率。

4.注意药物的保存和处置: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保存,避免暴露于阳光直射或潮湿环境。

同时,用完的药物应按照规定的方式处置,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药理学实验讲义

药理学实验讲义

药理学实验讲义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2010-7目录实验一实验动物操作的基本机能 (2)实验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4)实验三全血水杨酸二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测定 (5)实验四肝肾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6)实验五药物镇痛实验 (7)实验六巴比妥类药物的抗惊厥作用 (9)实验七利多卡因对抗氯化钡引起的心律失常实验 (13)实验八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及解救 (14)附录1 药理学实验基本要求 (19)附录2 药理学在新药研究中的应用 (22)实验一、实验动物操作的基本机能一、目的:学习实验动物编号、捉持、给药、采血等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一)动物:小白鼠10只,雌雄各半,体重18g ~ 22g。

家兔1只,雌雄均可。

(二)器材:1 ml注射器,5 ml注射器,针头,灌胃针头,大烧杯,天平。

三、方法1. 性别鉴别小鼠的性别鉴别通常以肛门与生殖孔之间的距离来判断,距离近者为雌性,距离远者为雄性。

家兔可以从生殖器分辨其性别。

2. 编号可根据情况和习惯而定,符合清晰易辨、简便耐久的要求即可。

例如小鼠,右前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1号,腹部右外侧皮肤涂色标记为2号,右后肢皮肤外侧涂色标记为3号,头部皮肤涂色标记为4号,背部正中皮肤标记为5号,尾巴根部标记为6号,7、8、9号在左侧同1、2、3号,第10号不色。

3.捉持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轻向后拉其尾,此时小鼠前肢抓住粗糙面不动;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皮肤和双耳;其余三指和掌心夹住其背部皮肤及尾部。

这样小鼠便可被完全固定在手中。

4. 给药(1)小鼠的给药方法①灌胃(po):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处插入口腔,沿上腭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可将灌胃针头抽出再另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造成动物死亡。

灌注量一般为0.1~0.2ml/10g,不超过0.5ml/只。

②肌内注射(im):两人合作,注射部位多选后腿上部外侧。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机体和药物: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药物剂型药物可制成溶液剂、糖浆剂、片剂、胶囊、颗粒剂、注射液、气雾剂、栓剂等用于各种不同给药途径的剂型。

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产生效应的速度和时间。

药物产生效应的速度通常是:静脉注射>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直肠>贴皮。

给药途径不同时治疗剂量可相差很大,如硝酸甘油常用量:舌下含服0.2 mg~0.4 mg,口服2.5 mg~5 mg,贴皮l0 mg,分别用于急救、常规或长期防治心绞痛。

相同药物剂型有多种药物剂量规格,适用于不同治疗目的,应按照药典(pharmacopeia)规定的剂量使用,注意处方用药不可超过每日或每单位时间最大用量(极量,maximum dose)。

生物类药剂所含的药量常用生物活性为单位,如penicillin青霉素用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I.U.),用I.U.为单位的各种药物包括抗毒素(血清)、干扰素等比一般药物容易导致过敏反应,使用前需常规做皮肤过敏试验。

近年来临床有些新的剂型,如缓释剂(slow release formulation)是指药物按一级速率缓慢释放,能较长时间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产生持久药效的剂型;延迟释放剂(extended release formulation)是指缓释剂中以缓慢释放为主的剂型;持续释放剂(sustained release formulation)是指缓释剂将不同释放速率的药物组合在一起,达到迅速生效和较长时间维持药效的效果;控释剂(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是指药物按零级速率释放,使血药浓度稳定在有效浓度水平,产生持久的效应。

2.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怍—用(synergism)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antagonism)以减少不良反应。

【医学超级全之药理机能实验】药物基本作用

【医学超级全之药理机能实验】药物基本作用

【试验步骤】
1. 取家兔一只,称重观察。 2.一侧坐骨神经窝注入普鲁卡因1ml/kg,观察该 侧肢体运动与感觉状况。 3.2-3min后,对侧肌肉注射普鲁卡因1ml/kg,观 察给药后动物表现。 4.待动物出现强直时,立即由耳缘静脉注射戊巴 比妥钠1ml/kg。
实验二、硫酸镁不同途径给药药理作用差异
【实验材料】
1.药品: 10%硫酸镁溶液
2.动物: 昆明种小鼠
【试验步骤】
1. 小鼠2只,称重并编号。
2. 1号小鼠腹腔注射10%硫酸镁溶液0.3ml;
2号小鼠灌胃给于10%硫酸镁溶液0.2ml 。
3. 观察并比较给药后两鼠表现。
实验三、氯丙嗪安定作用
【实验材料】
1.药品: 1%氯丙嗪
2.动物: SD大鼠
【试验步骤】
1. 取大鼠2只,称重置于同一笼中。 2.镊子同时钳夹两鼠夹尾部近尖1/3处,观察其表 现。 3.一鼠腹腔注射1%氯丙嗪0.1ml/100g,
另一只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4.10min后重复步骤2,观察。
大鼠捉拿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范围的影响 灌胃(口服) 腹腔注射
试验设计
1.普鲁卡因局麻作用 与中枢兴奋作用 局部、全身作用 抑制、兴奋作用
2.硫酸镁不同途径给 药药理作用差异 3.氯丙嗪安定作用
灌胃:导泻 腹腔注射:中枢抑制 中枢抑制作用
试验一、普鲁卡因局麻作用与中枢兴奋作用
【实验材料】
1.药品: 5%普鲁卡因溶液﹑2%戊巴比妥钠溶液 2.动物: 家兔
机能实验学之
药物基本作用
药理学教研室
Hale Waihona Puke 理论回顾药物的基本作用为改变机体的功能状态 使机体功能状态升高:兴奋、亢进 降低:抑制、麻痹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

药物的基本作用预习报告一、名词解释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和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局部作用:根据药物作用部位,无需药物吸收而在用药部分发挥的直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也称为吸收作用。

2.兴奋(excitation)和抑制(inhibition)兴奋:凡能使机体机能活动增强。

抑制:能使机体机能活动减弱。

3.治疗作用(therapeutic action)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治疗作用: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不良反应: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患者带来不适应或者痛苦的反应。

二、填空题1.药物基本作用的表现为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作用的结果为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2.局麻药作用的机制是阻滞Na+内流,局部麻醉的方法有表面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传导麻醉、脊髓麻醉、区域阻滞麻醉。

3.常用的局麻药有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盐酸丁卡因,不用于表面麻醉的是普鲁卡因,不用于浸润麻醉的是丁卡因,不用于腰麻的是利多卡因。

三、简述题简述地西泮的作用特点、作用机制及主要的药理作用及用途。

答:1、作用特点:缩短睡眠诱导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安全范围大2作用机制:地西泮能增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的神经传递功能和突触抑制效应。

地西泮与其受体结合后,进而促进GABA与GABA受体结合,从而使Cl-通道开放的频率增加,使更多的Cl-内流,产生中枢抑制效应。

3药理作用和用途:(1)抗焦虑作用:可用于治疗焦虑症。

(2)镇静催眠作用:可用于镇静、催眠和麻醉前给药。

(3)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可用以缓解多种由中枢神经病变引起的肌张力增强或由局部病变所致的肌肉痉挛(如腰肌劳损)。

(4)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可用于小儿高热惊厥及药物中毒性惊厥;静脉注射本药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措施。

药物的基本作用实验时间5月9日报告时间5月9日成绩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等。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药
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
传导阻滞
小剂量
神经末梢
浸润麻醉
神经干
阻滞麻醉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作用
阵挛性惊厥
中毒剂量
什么是惊厥?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群非自主性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肌紧张过强。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小剂量→局部作用→治疗作用:局麻(抑制) 大剂量→吸收作用→不良反应:惊厥(兴奋) 地西泮(安定): 加强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抗惊厥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什么是惊厥? 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性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肌紧张过强.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所致.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小白鼠惊厥强度判断标准 A级惊厥模型: 竖尾、抬头、低头、点头、 保持体位不动10秒以上 B级惊厥模型: 抬头、竖尾、跳跃、跳跃式阵挛 C级惊厥模型: 除B级表现外,还有一侧肢体阵挛或前肢阵挛
地西泮:
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抗惊厥、抗癫痫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可能是与中枢内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促进神经突触内GABA递质释放,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实验对象
实验器材与药品 注射器(5ml),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5%地西泮溶液。
实验注意事项
分析与思考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尼可刹米作用的影响。 2、掌握小白鼠灌胃法、皮下注射法及腹腔注射的方法。 3、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在临床上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机体因素 性别与年龄 机体的机能状态 心理因素 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

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给药途径和药物作用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标题: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一、引言在临床药物治疗中,药物的给药途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临床疗效。

深入了解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关系对于临床医生和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基本概念入手,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二、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基本概念1. 药物作用药物作用是指药物在机体内发挥治疗或其他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药物的作用效果与其在体内的浓度密切相关,通常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

药物的作用可以是治疗疾病、缓解症状、改善生理功能等。

2. 给药途径给药途径是指药物进入机体的途径,常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注射、皮肤贴剂等。

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分布范围、代谢途径和排泄速度都有所不同。

三、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关系1. 药物作用受给药途径影响的原因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的吸收速度和程度不同,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作用效果。

口服给药会受到胃肠道吸收的影响,而静脉注射则可以直接将药物快速输送到靶组织或器官。

2.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对药物的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

口服给药的药物通常需要经过肠胃道吸收,因此吸收速度较慢,而静脉注射则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循环系统中,产生快速而明显的药效。

3. 给药途径对药物代谢和排泄的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也受到给药途径的影响。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血浆浓度和半衰期,从而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速度。

四、临床意义了解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之间的关系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医生需要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能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情变化,灵活调整给药途径,以保证药物的稳定疗效。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临床实践中,药物作用与给药途径的关系是非常复杂和多变的。

实验报告: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报告: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 验 报 告五、实验结果六、实验分析戊巴比妥钠根据剂量不同可表现出镇静,催眠,麻醉的作用。

1号小鼠注射低浓度戊巴比妥呼吸变慢起到镇静作用,2号小鼠注射中等浓度戊巴比妥表现安静,肌肉松弛,3号小鼠注射高浓度戊巴比妥,兴奋度极度降低,触碰无反应。

1号家兔给药速度过快,血药浓度过高,产生急性中毒死亡。

若给药速度过慢,难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一、实验目的了解不同剂量戊巴比妥对小鼠的影响。

观察相同剂量的氯化钙注射液注射速度不同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二、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药。

戊巴比妥钠对中枢有抑制作用。

药物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血药浓度呈线性正相关,通过给与不同剂量的戊巴比妥钠,了解药物的量效关系。

利用直接观察的方法,通过动物药效 出现的快慢来做判断指标,了解不同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一)仪器:鼠笼,天平,注射器,针头,小鼠尾静脉注射用固定器,小鼠,兔固定箱,磅秤,家兔。

(二)试剂:0.4%戊巴比妥钠溶液,0.1%戊巴比妥钠溶液,0.2%戊巴比妥钠溶液,5%氯化钙注射液。

四、实验方法(一)不同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1.取小鼠3只,称重,编号。

2.给药,1号鼠ip0.1%戊巴比妥钠溶液0.2ml/10g 体重;2号鼠ip0.2%戊巴比妥钠溶液0.2ml/10g 体重;3号鼠ip0.4%戊巴比妥钠溶液0.2ml/10g 体重。

3.观察结果,给药后各鼠表现有何不同?把结果填入表一。

(二)不同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家兔两只,取家兔1只称重,观察正常呼吸,心跳和活动情况后,由耳静脉快速注射5%氯化钙注射液5ml/kg 。

在5~10秒内注射完成,观察家兔呼吸、心跳有何变化,注意是否发生心脏停搏。

另取家兔1只,称重,用上述相同剂量的氯化钙缓慢从耳静脉注射,4~5分钟内注射完成,观察家兔呼吸、心跳,与前一只家兔有何不同。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以下是对药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兴奋作用可以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抑制作用则使其减弱。

2、药物的作用方式(1)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2)全身作用: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

3、药物的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

(2)对症治疗:针对疾病症状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症状。

4、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3)变态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

(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5)继发反应: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

5、药物的量效关系(1)量效曲线:以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

(2)效能: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3)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6、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影响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发挥作用,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1)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2)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

(3)对神经递质、激素或自身活性物质的影响。

(4)作用于受体。

(5)影响酶的活性。

(6)影响离子通道。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1)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机体的生理状态等。

(2)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排泄过 程,影响药物作用的时间和强度。
03
CATALOGUE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
药物的吸收
01
药物吸收是指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是药物起 效的前提。
02
药物的吸收速度和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性质、
用药方式、给药Biblioteka 径等。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方式,但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会受到
非共价结合
药物与靶点通过范德华力 、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 用。
动态结合
药物与靶点在一定条件下 结合或解离,如酶抑制剂 的竞争性抑制。
药物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动力学
亲和力
药物与靶点之间的结合强度,通 常用解离常数(Kd)表示。
动力学常数
描述药物与靶点结合和分离速度的 常数,如k1、k2等。
药物分布与消除
药物的作用机制
contents
目录
• 药物作用概述 • 药物与靶点的相互作用 • 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和分布 • 药物的作用机制 • 药物的作用效果和不良反应
01
CATALOGUE
药物作用概述
药物作用的基本概念
药物作用是指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后 产生的效应,包括生理功能和生化过 程的变化。
药物作用具有针对性、选择性和双重 性的特点,即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器官 产生作用,同时药物作用具有治疗作 用和不良反应的双重性。
THANKS
感谢观看
长期效果
某些药物在长期使用后才能显现出治 疗效果,如降血压药、降血糖药等, 需要持续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能观察到 明显的降压或降糖效果。
药物的不良反应
副作用
不良反应
药物在治疗剂量下使用时出现的不期望的 生理反应,通常与治疗目的无关,但有时 也可能是治疗目的之一。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医学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颈项强直,四肢阵挛性收缩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惊厥指标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
局麻坐骨神经部位要找准确,否则 影响实验结果。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分析与思考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的因 素
二、机体因素
3.机体的机能状态 4.心理因素
5.长期用药致机体反应性变化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同一药物→剂量相同给药途径不同
1.吸收量不同→血药浓度不同→作用强度不同
2.吸收速度不同→起效快慢不同
静脉注射>呼吸道>腹腔注射>肌内注射>皮 下注射>皮内注射>口服>贴皮

注:硫酸镁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尼可刹米作用 的影响。
2、掌握小白鼠灌胃法、皮下注射法及腹 腔注射的方法。
3、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在临床上的意义。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药物剂量
影响 药物
一、药物因素
2.药物制剂及给药途径 3.药物的相互作用 1.性别与年龄
作用
2.种属的差异、个体差异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
影响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分析与思考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 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 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 物作用选择性等。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总论1、影响药物作用因素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等,都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强度,或者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1、剂量药物不同剂量产生的药物作用是不同的。

一般地说,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药物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2、制剂及给药途径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

一般的来说,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作用往往较为显著。

此外,由于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原辅料等的不同,也能影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有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则有镇痉、镇静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3、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如使药效加强或减弱,使毒副作用减少或者出现新的毒副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药理上或物理化学上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用药安全,这种情况称为“配伍禁忌”。

无论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必须注意分析,加以妥善处理。

4、机体因素(1)生理:不同年龄,特别是新生儿和老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小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应用某些在肝内代谢的药物易引起中毒,一些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巴比妥类、氨苄西林、地高辛等排泄缓慢,应用时剂量必须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影响蛋白质和钙磷的代谢,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应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差,故用药剂量一般应比成年人量减少。

性别的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妇女在月经、妊娠、分娩、授乳等特点,用药时应适当注意。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某些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或经乳汁被乳儿吸入体内,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药理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

药理学课程标准(药学专业)

《药理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药理学课程类别:职业基础课程开设学时:总计114学时,其中理论80学时,实验实训34学时。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考试/查:考试课适用专业(群):药学承担任务教研室:药理教研室1.课程性质课程的性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其目的是通过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其任务是为学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为从事药学研究及新药研制与开发打下必要的药理学基础。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医院药房及社会药房(简称药店)从事药学服务、质量管理工作;在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担任医药代表及相应管理职位,或从事市场调查、市场推广、客户服务、公关策划等营销策划工作;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采购、配送及仓储管理等工作,或自主创业、从事药品经营或开设连锁药店。

从事这些岗位工作,都要求从业者对药物的分类、管理非常熟悉,对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广泛了解。

药理学是药学专业岗位群必须具备的核心专业知识。

各种药学类职业资格考试(如执业药师、从业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资格)及药学类培训,都将《药理学》作为重要的专业课或设立为独立的考试科目。

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要求其理论研究进展为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提供重要的科学资料。

在教学教程中,药理学是运用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等基础医学知识理解药物的作用。

药理学必须严肃认真地根据客观事实和规律阐明药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重要的最近发展,使学生获得各类药物作用规律及作用特点的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应用药物防治疾病,并培养学生辩证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及开发他们的智能。

通过《药理学》学习,为药学工作中的药物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奠定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药物分析、药物化学及药学岗位知识和执业药师考试以及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

药物基本作用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

药物基本作用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

药物基本作用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影响药物的基本作用是指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通过改变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过程、调节病理状态或者增强机体抵抗力,达到治疗、预防或者诊断疾病的目的。

药物的基本作用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静息作用:药物通过抑制生物体正常的功能表现出的作用。

例如,抗高血压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血管收缩物质的合成或者阻断其作用位点,从而使得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2.兴奋作用:药物可以通过激活生物体的功能来表现出的作用。

例如,兴奋剂可以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来增加神经传导效果,从而增强人体的反应能力。

3.拮抗作用:药物与生物体内一些物质结合,从而抑制这些物质的生物学效应。

例如,抗组胺药物可以与组胺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组胺对生物体的作用。

4.替代作用:药物可以通过提供没有或者减少的生物体所需物质,来补充或者代替生物体正常功能出现问题的情况。

例如,维生素补充剂可以满足人体维生素的需求,以防止相关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不同的给药途径可以对药物的作用产生不同的影响。

主要的给药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局部用药、吸入、皮肤贴剂等。

1.口服:药物经过口服进入胃肠道,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

这种给药途径适用于稳定的药物,例如片剂、胶囊剂等。

口服给药的优点是简单易用,但药物在胃肠道内可能会受到胃酸、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药物的失效或者降低吸收率。

2.注射:包括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等。

药物经过注射进入血液循环,避开了胃肠道的吸收过程,药效可迅速发挥。

注射给药可以直接将药物输送到需要的组织或者器官,适用于急救、急性病情、生物制剂等。

但注射给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有一定的操作风险。

3.局部用药:药物直接应用于病变或者疼痛部位,例如皮肤的外用药。

这种给药途径能够局部治疗,并减少了药物对全身的影响。

例如,外用消炎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表面,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4.吸入:药物通过吸入进入呼吸道,通过肺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吸入给药主要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药物的基本作用和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缓解或诊断疾病的物质。

药物可以通过各种给药途径进入人体,产生其作用。

药物的基本作用是通过与生物体内的特定目标分子相互作用,改变其功能,从而产生治疗效果。

药物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类型:替代治疗、抑制治疗和刺激治疗。

替代治疗是指用药物替代缺乏的特定物质,以恢复生理功能。

例如,钙剂和维生素D可以替代骨骼疾病患者身体中缺乏的钙和维生素D,以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抑制治疗是通过药物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或代谢,从而减轻或消除疾病症状。

例如,抗生素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复制,从而杀死细菌引起的感染。

刺激治疗是通过药物刺激机体的自身防御反应,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例如,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药物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作用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给药途径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进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力学效应。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通过口腔被摄入体内,经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口服给药的特点是方便、易于接受,但药物吸收过程相对较慢,受胃酸和胃肠道酶的影响较大,可能会引起不适感或消化不良。

口服给药的药物作用主要发生在胃肠道和肝脏。

静脉注射是最直接、迅速地将药物引入血液循环的给药途径之一、药物通过静脉注射可迅速达到治疗剂量,因此适用于急性病症或对剂量有严格要求的药物。

静脉注射的药物作用快速、明显,但存在注射痛、感染和药物不适宜给予静脉注射等风险。

皮肤给药是将药物应用于皮肤表面,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皮肤给药的特点是安全、简便,并且可提供持续药物释放。

然而,皮肤屏障的存在使药物吸收速度较慢,使得局部浓度很高,系统作用较小。

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注射到肌肉组织中。

肌肉注射的主要优势是相对容易执行,适合药物达到中等速度和程度的吸收。

然而,肌肉注射的吸收速度相对较慢,且注射部位局部疼痛和注射不适宜给予肌肉注射等问题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3)两种特性
特异性specificity: 药物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指药物化学反 应的专一性,即所能结合生物大分子种类
选择性selectivity:
指在一定剂量下药物作用范围的差异及对不同组 织器官作用强度的差异
特点:与剂量相关;相对性
2021/2/7
9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注射器(5ml),5%盐酸普 鲁卡因溶液,5%地西泮溶液。
2021/2/7
19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1、取兔一只称重,先观察其正常活动情况,如四肢 站立和行走姿态,并用针刺其后肢,测试有无痛 觉反射。
2、由一侧坐骨神经周围(使兔做自然俯卧式,在 尾部坐骨脊与股骨头间摸到一凹陷处)注入5%盐 酸普鲁卡因溶液1ml/kg。2-3min后观察和测试同 侧后肢有无运动和感觉障碍,并与对侧相比较。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21/2/7
1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分析与思考
2021/2/7
2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药物的兴奋作 用与抑制作用,局部作用与吸收 作用,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药 物作用选择性等。
2021/2/7
25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尼可刹米作用 的影响。
2、掌握小白鼠灌胃法、皮下注射法及腹 腔注射的方法。
3、了解不同给药途径在临床上的意义。
2021/2/7
26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药物剂量
影响 药物
一、药物因素
2021/2/7
3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实验原理
1、药物的基本作用的定义
调节组织生理生化功能,即药物可以改变 机体组织的生理生化功能,以恢复其平衡。
2021/2/7
4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1)两个阶段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2021/2/7
16
地西泮:
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抗惊厥、抗 癫痫和中枢肌肉松弛作用,可能是与中枢 内苯二氮卓类受体结合,促进神经突触 内GABA递质释放,加强边缘系统GABA能 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可防止惊厥发作。
2021/2/7
17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三、实验对象
家兔
2021/2/7
18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的骨骼肌群 非自主性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收缩,肌 紧张过强。可能是由于运动神经元 的异常放电所致。
2021/2/7
15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小剂量→局部作用→治疗作用:局麻(抑制) 大剂量→吸收作用→不良反应:惊厥(兴奋)
地西泮(安定):
加强GABA对中枢的抑制作用→抗惊厥
指在药物作用下,机体组织细胞的功能在原 有水平上发生的改变
2021/2/7
5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药物作用
药理效应 药物基本作用
2021/2/7
6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2)两种表现
增强:使机体功能活动加强的。如肌肉收缩,心跳加快等 (但过度的兴奋会转入衰竭,是另一种性质的抑制)。
(4)两种作用方式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
二者的本质区别: 药物发生作用时是否进入血液循环 大多数药物需吸收以后起作用
2021/2/7
10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5)两种结果
即药物的两重性 既可以治病(防治作用) 也可以致病(不良反应)
Hale Waihona Puke 2021/2/711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颈项强直,四肢阵挛性收缩
2021/2/7
22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惊厥指标
姿态
肌张力 痛觉
正常情况
局部麻醉
肌肉注射
安定解救
2021/2/7
23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六、实验注意事项
局麻坐骨神经部位要找准确,否则影 响实验结果。
2021/2/7
24
第二部分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对象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五、试验方法与步骤 六、实验注意事项 七、分析与思考
2021/2/7
20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3、待局部作用明显后,肌肉注射5%盐酸普 鲁卡因1ml/kg,观察中毒症状(惊厥) 出现与否。
4、待明显出现中毒症状时,立即由耳缘 耳缘静脉注射0.5%地西泮溶液0.5ml/kg 至肌肉松弛为止。
5、记录观察结果,并分析其作用机制。
2021/2/7
21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家兔惊厥判断标准
吸收作用:
大剂量时减弱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作用,产生阵挛性惊 厥(先兴奋)中毒症状。
因此,同一种药物可体现药物的基本作用。
2021/2/7
13
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药
阻断电压门控Na+通道
传导阻滞
小剂量
中 毒 剂 量
2021/2/7
神经末梢 浸润麻醉
神经干
阻滞麻醉
中枢抑制性神经元作用
阵挛性惊厥
14
什么是惊厥?
2.药物制剂及给药途径 3.药物的相互作用 1.性别与年龄
作用
2.种属的差异、个体差异
的因 素
局部麻醉药
一类以适当的浓度作用于局部神经末梢 或神经干周围的药物,能暂时、完全、可逆 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到,在意识 清醒的条件下使局部痛觉暂时消失,局麻 作用消失后,神经功能可完全恢复,并对 组织无损的麻醉药物。
2021/2/7
12
第一部分 药物的基本作用
普鲁卡因:
局部作用:
局部麻醉药(浸润麻醉),为一局部麻醉药,阻断电 压门控Na+通道,使传导阻滞,小剂量对用药部位的 神经末梢产生局部浸润麻醉作用,对神经干发生局部 阻滞麻醉作用。
兴奋(excitation)、亢进(augmentation)
减弱:使机体功能活动减弱的。如血压下降,呼吸减慢、 镇静等。
抑制(inhibition)、麻痹(paralysis)、衰竭(failure)
注意:两种表现是针对药理效应而言的
2021/2/7
7
兴奋性神经元
抑制性神经元
2021/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